期刊文献+
共找到475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不透水面与相关城市生态要素关系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42
1
作者 徐涵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456-2462,共7页
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展已使得原来以植被为主的自然景观逐渐被人工不透水建筑物所取代,并对区域乃至全球的生态系统造成了明显的影响。因此,准确了解城市不透水面及其与植被、水体、城市热环境的相关关系对于城市的科学规划和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展已使得原来以植被为主的自然景观逐渐被人工不透水建筑物所取代,并对区域乃至全球的生态系统造成了明显的影响。因此,准确了解城市不透水面及其与植被、水体、城市热环境的相关关系对于城市的科学规划和城市生态系统的修复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福州市为例,采用遥感空间信息技术,获得了城市不透水面、地表温度、植被和水体的信息,并对它们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了城市不透水面与地表温度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很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说明高不透水面比例地区的升温效应要明显高于低不透水面比例地区。多元统计分析表明不透水面是引发城市热岛的最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水面 城市生态系统 遥感 图像处理
下载PDF
一种快速提取不透水面的新型遥感指数 被引量:133
2
作者 徐涵秋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50-1153,F0003,共5页
首次采用复合波段的形式创建了归一化差值不透水面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impervious surfaceindex,NDISI)。它可以用于大区域范围内快速、自动地提取不透水面信息。通过Landsat ETM+和ASTER两种影像的实验证明,新的指数能够有效... 首次采用复合波段的形式创建了归一化差值不透水面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impervious surfaceindex,NDISI)。它可以用于大区域范围内快速、自动地提取不透水面信息。通过Landsat ETM+和ASTER两种影像的实验证明,新的指数能够有效地增强不透水面信息,并具有较高的提取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水面 NDISI 遥感
原文传递
基于城市地表参数变化的城市热岛效应分析 被引量:129
3
作者 徐涵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3890-3901,共12页
以不透水面、植被、水体为代表的地表参数的变化决定了城市的热环境质量。针对福州从一个非"火炉"城市一跃成为中国新三大"火炉"之首,对福州市1976—2006年间的地表参数变化及其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La... 以不透水面、植被、水体为代表的地表参数的变化决定了城市的热环境质量。针对福州从一个非"火炉"城市一跃成为中国新三大"火炉"之首,对福州市1976—2006年间的地表参数变化及其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Landsat卫星影像反演了福州市1976、1986、1996、2006年的不透水面、植被、水体、地面温度等主要地表参数,并对其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和相关关系的定量分析。研究发现:不透水面对地面温度的影响可接近或超过植被和水体之和,查明了福州城市主要地表参数在这30 a里发生的变化及其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总的看来,城市地表不透水面斑块的增加和集聚、植被和水体面积的减少和破碎,以及通风不畅,是造成福州成为"火炉"城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 不透水面 遥感 热红外影像 福州
下载PDF
地表不透水面信息遥感的主要方法分析 被引量:121
4
作者 徐涵秋 王美雅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70-1289,共20页
全球范围内的城市扩张已使得大量的不透水面取代了以植被为主的地表自然景观,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不透水面作为一个影响生态环境的关键因子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及时快速地掌握不透水面的空间分布信息,准确无... 全球范围内的城市扩张已使得大量的不透水面取代了以植被为主的地表自然景观,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不透水面作为一个影响生态环境的关键因子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及时快速地掌握不透水面的空间分布信息,准确无误地量化不透水面的动态变化信息,是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而遥感以其快速、大范围、多尺度、可重复的对地观测优势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不透水面遥感研究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多种针对不透水面信息反演的遥感创新技术与方法被相继提出。本文重点分析了这些针对遥感不透水面提出的创新技术,详细地指出了它们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遥感工作者在不透水面遥感方面的研究工作。当前许多不透水面信息的反演精度都可以达到85%以上,但是不透水面与裸土和阴影信息的混淆仍是困扰不透水面信息精准反演的主要问题。由于大部分不透水面材料具有和砂土石同源的特点,因此在现有影像光谱分辨率不足的情况下,单靠光谱是很难进一步提高不透水面信息的反演精度,而借助LiDAR等其他辅助数据,将有望帮助解决这一瓶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水面 遥感 信息反演 影像处理 生态环境
原文传递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现状、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93
5
作者 李锋 王如松 赵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0-200,共11页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保证。生态系统服务是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与关键。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保障生态基础设施的结构完整性和功能完善性尤为重要。在阐述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上...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保证。生态系统服务是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与关键。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保障生态基础设施的结构完整性和功能完善性尤为重要。在阐述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上,对生态基础设施的概念与类型进行了概述;从城市湿地生态基础设施、绿地生态基础设施以及城市地表硬化的生态工程改造3个方面对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对生态基础设施结构与功能评估方法进行了总结,对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首次提出了城市表面生态学的概念与研究展望,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强化与调控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与表面生态学的整合研究将对城市水文效应(内涝)、灰霾效应(PM2.5)、热岛效应、水体污染与富营养化等备受关注的重大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与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生态基础设施 表面生态学 生态系统服务 地表硬化
下载PDF
基于混合光谱分解的城市不透水面分布估算 被引量:73
6
作者 岳文泽 吴次芳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14-922,共9页
城市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不透水面分布比率的上升,城市内部不透水面分布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规模较大的大城市,采用高性价比的中等分辨率影像,获取不透水面的分布,是当前国际研究的一个热点。本研究利用Landsat 7的ETM... 城市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不透水面分布比率的上升,城市内部不透水面分布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规模较大的大城市,采用高性价比的中等分辨率影像,获取不透水面的分布,是当前国际研究的一个热点。本研究利用Landsat 7的ETM+影像,在线性光谱分解的技术上,提取了上海市的不透水面分布并对其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ETM+影像对于城市尺度的信息提取,其成本是较低的;对于城市地域来说,利用植被、高反照度、低反照度和裸露的土壤四种最终光谱端元的线性组合,可以较好地模拟ETM+波谱特征,而除了水面以外的高反照度、低反照度两种最终光谱端元,可以较好地表达城市不透水表面信息。结果显示,利用中等分辨率影像对上海中心城区不透水面分布提取的精度还是令人满意的,总体上,上海市不透水面分布比率较高,不透水面分布的空间差异进一步揭示了城市土地覆被空间结构以及城市空间扩展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 光谱混合分析 不透水面 上海
下载PDF
不透水面遥感提取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4
7
作者 王浩 卢善龙 +1 位作者 吴炳方 李晓松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7-336,共10页
不透水面信息的提取方法与应用是近年来城市规划、热岛效应分析、水环境监测和水资源管理等诸多领域的研究热点。遥感技术的发展使不透水面快速准确提取成为可能。从影像特征(光谱、空间几何、时间)选择、分类器(参数、非参数)选择和空... 不透水面信息的提取方法与应用是近年来城市规划、热岛效应分析、水环境监测和水资源管理等诸多领域的研究热点。遥感技术的发展使不透水面快速准确提取成为可能。从影像特征(光谱、空间几何、时间)选择、分类器(参数、非参数)选择和空间尺度(像元、亚像元尺度)选择3个方面归纳和总结了各种不透水面遥感提取方法原理、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回顾了不透水面在城市化监测、人口估计、水环境监测、热岛效应分析、水文气候建模分析等领域的应用,指出了不透水面遥感提取和应用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水面 遥感提取 特征选择 亚像元尺度 不透水面应用
原文传递
京津唐城市群不透水地表增长格局以及水环境效应 被引量:53
8
作者 匡文慧 刘纪远 陆灯盛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86-1496,共11页
不透水地表(Impervious Surface Area,ISA)时空格局是城市化与全球环境变化交互影响下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生态系统过程—区域气候变化相互作用机理以及导致的环境效应研究的重要内容。如何快速准确地实现区域尺度不透水地表遥感信息... 不透水地表(Impervious Surface Area,ISA)时空格局是城市化与全球环境变化交互影响下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生态系统过程—区域气候变化相互作用机理以及导致的环境效应研究的重要内容。如何快速准确地实现区域尺度不透水地表遥感信息的获取是上述研究面临的重要瓶颈问题。本研究嵌入中国LUCC信息改进了基于MODISNDVI与夜间灯光指数(DMSP-OLS)提取不透水地表信息的方法,反演了2000年与2008年京津唐城市群2期250m不透水地表信息,进而分析其变化的时空格局,结合子流域单元与河流污染物监测数据评价其对海河流域地表水环境的影响。结论表明:受环渤海经济区,天津滨海新区开发等政策的影响,京津唐城市群在21世纪初8年不透水地表沿着城—乡梯度带、城市交通廊道及海岸带高速增长。城乡建设用地不透水地表增长呈现显著的时空差异特征,由于北京市受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产业发展不断向周边地区转移,天津与河北唐山、廊坊、秦皇岛三市具有更快的不透水地表增长速度。京津唐城市群城市高密度的不透水地表分布对于海河流域地表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不透水地表的增长加剧了流域河流水质的污染程度。同时也发现,子流域不透水地表面积比例与COD、NH3-N浓度均值呈现显著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水地表 水环境 城市 遥感 京津唐城市群
原文传递
上海市城区非渗透性地面径流的污染特性研究 被引量:50
9
作者 林莉峰 李田 李贺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30-1434,共5页
通过2003-2005年连续3a对上海市城区非渗透性地表径流的采样与检测,获得了19个采样点56组径流水样污染物(COD、BOD5、SS、NH4^+-N、TP、TN)浓度随降雨历时的变化过程线.据此分析了径流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降雨特性之间的关... 通过2003-2005年连续3a对上海市城区非渗透性地表径流的采样与检测,获得了19个采样点56组径流水样污染物(COD、BOD5、SS、NH4^+-N、TP、TN)浓度随降雨历时的变化过程线.据此分析了径流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降雨特性之间的关系,计算了地表径流水质的事件平均浓度,分析了事件平均浓度的分布规律及其与降雨特性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上海市区非渗透性地面径流事件平均浓度中值(mg/L)为:COD205,BO耽68,KS185,NH4^+-N3.14,TP0.40,TN7.23,大大高于法国巴黎同类研究的结果;BOD5与COD的比值约为0.37,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相关监测的结果.结果表明,上海市城区地表径流污染严重,即使实现了理想的分流制也难以控制面源污染对城市水环境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 径流污染 非渗透性地表 事件平均浓度
下载PDF
武汉市夏季城市热岛与不透水面增温强度时空分布 被引量:49
10
作者 樊智宇 詹庆明 +2 位作者 刘慧民 杨晨 夏宇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6-235,共10页
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使自然地表不断被不透水面所取代,城市地表温度高于乡村,形成了显著的热岛效应。城市热岛给城市生态发展与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对其空间模式与背后形成机制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以武汉市为例,基于2001、2007... 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使自然地表不断被不透水面所取代,城市地表温度高于乡村,形成了显著的热岛效应。城市热岛给城市生态发展与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对其空间模式与背后形成机制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以武汉市为例,基于2001、2007和2016年夏季Landsat系列影像使用辐射传导方程法反演了城市地表温度,并采用MOD11A1数据进行了验证;同时,计算了不同时期的城市温度等级和热岛比例指数,分析了城市热岛的时空变化。此外,为了探究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即不透水面与热环境的关系,全局角度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比了其增温效果与植被水体降温效果的强弱,空间局部角度采用地理加权回归结合地形数据得到了其增温强度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①辐射传导方程法适用于实验中研究区的反演;武汉市城市热岛比例指数先增后减,但温度等级高的地区仍在不断扩张;②多元线性回归可以准确地反映不同地表覆盖对地表温度的影响,R2值为0.910,总体上武汉市不透水面的增温效果强于植被的降温效果,并弱于水体的降温效果;③2001-2016年不透水面增温强度较高区域的分布呈现"单中心"到"多中心"的变化趋势,由单一集中于中心城区变为了分散集中于三环线附近的汉阳沌口工业区、青山工业区、阳逻开发区和东西湖区等地区。综上所述,武汉市夏季热环境问题仍然较为严重,城市外部地区的不透水面增温强度正在逐渐增大,规划治理应当给予这些地区更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市 热岛效应 热红外反演 不透水面 多元线性回归 地理加权回归
原文传递
1989~2015年海口城市热环境与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48
11
作者 雷金睿 陈宗铸 +4 位作者 吴庭天 李苑菱 陈小花 杨琦 何荣晓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34-1743,共10页
利用1989,1999,2007和2015年的4期Landsat5TM/8OLI-TIRS遥感数据,综合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景观生态学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海口城市热环境与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关系.结果显示,1989~2015年间,海口城市陆地表面温度(LST)总... 利用1989,1999,2007和2015年的4期Landsat5TM/8OLI-TIRS遥感数据,综合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景观生态学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海口城市热环境与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关系.结果显示,1989~2015年间,海口城市陆地表面温度(LST)总体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城市热岛面积逐步扩大,空间质心向西南方向转移,且在2007年以后转移速率明显加快;冷岛质心则向东部生态核心区转移.城市LST较高的区域往往与不透水表面分布一致,较低的LST与绿地或水体分布一致.4期绿地的平均LST比不透水表面低4.17℃,其中2015年绿地景观类型百分比(PLAND)每增加10%导致LST下降0.57℃;不透水表面每增加10%,LST则上升0.78℃.不同时期绿地和不透水表面的平均LST与PLAND、最大斑块指数(LPI)、聚集度指数(AI)均表现为一致的极显著相关关系,且相关性逐年增强,其中绿地为负相关,不透水表面为正相关;景观斑块的大小和聚集程度对城市LST有较大影响.研究结果可以拓展对城市热环境与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关系的认识,为城市规划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 陆地表面温度 景观格局 土地覆盖 不透水表面 绿地 海口
下载PDF
福州城区不透水面的光谱混合分析与识别制图 被引量:38
12
作者 周存林 徐涵秋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75-881,共7页
作为Ridd V-I-S模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不透水面在监测城市扩展和解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可以迅速地从遥感图像中提取城市不透水面信息。本文以福州城区为例,利用最小噪音分量变换... 作为Ridd V-I-S模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不透水面在监测城市扩展和解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可以迅速地从遥感图像中提取城市不透水面信息。本文以福州城区为例,利用最小噪音分量变换法研究Landsat ETM+影像中城市不透水面信息的提取。通过选取最小噪音分量变换后的前3个分量和线性光谱混合模型,测算得到了高反照率、低反照率、植被及土壤4个模拟城市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终端地类分量。通过综合低反照率和高反照率两个终端地类,最后得到了不透水面分量。结果表明,城市不透水面的增加对城市生态环境有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水面 光谱混合分析 最小噪音分量变换 遥感
下载PDF
流域尺度的不透水面遥感提取 被引量:39
13
作者 王浩 吴炳方 +1 位作者 李晓松 卢善龙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88-400,共13页
一个地区的不透水面覆盖度不仅是该地区城镇化程度重要指示因子,也是该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示因子。现有的不透水面遥感提取方法,多集中在城区尺度上。而流域尺度上快速、准确的不透水面遥感提取方法在国内外还鲜有研究。本研究以... 一个地区的不透水面覆盖度不仅是该地区城镇化程度重要指示因子,也是该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示因子。现有的不透水面遥感提取方法,多集中在城区尺度上。而流域尺度上快速、准确的不透水面遥感提取方法在国内外还鲜有研究。本研究以覆盖海河流域同一季节的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已有土地利用数据集中的道路、城市、农村和工业用地对非不透水区进行掩膜,通过选取亮暗植被、高低反照度不透水面、干湿土壤端元,采用多端元光谱混合分解模型提取了流域尺度上的不透水面。精度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估算的不透水面与真实结果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2.1%,相关系数为0.83,精度较高,适合于流域尺度的不透水面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水面 流域尺度光谱混合分解 遥感 海河流域
原文传递
基于Landsat 8劈窗算法与混合光谱分解的城市热岛空间格局分析——以兰州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39
14
作者 李瑶 潘竟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119,共9页
在ENVI和GIS支持下,提出了基于Landsat 8遥感影像的地温反演劈窗算法,提取兰州市中心城区地表温度。利用FNEA和混合光谱分解法确定了兰州市中心城区的城市热岛中心、不透水面和植被盖度,分析了城市热岛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地表温度与下垫... 在ENVI和GIS支持下,提出了基于Landsat 8遥感影像的地温反演劈窗算法,提取兰州市中心城区地表温度。利用FNEA和混合光谱分解法确定了兰州市中心城区的城市热岛中心、不透水面和植被盖度,分析了城市热岛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地表温度与下垫面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基于Landsat 8数据地温反演的劈窗算法是可行的。兰州中心城区的高温区分布较集中,地表温度与植被呈较强的负相关,与不透水面呈不显著的正相关,与其他非光合物质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 遥感反演 Landsat8 劈窗算法 不透水面 兰州
下载PDF
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热环境生态调控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8
15
作者 匡文慧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43-1652,共10页
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与热环境生态调控是城市生态学和城市气候适应性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提出城市LUCC/空间结构与生态服务热调节功能连接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综述了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在热岛减缓和气候适应性... 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与热环境生态调控是城市生态学和城市气候适应性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提出城市LUCC/空间结构与生态服务热调节功能连接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综述了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在热岛减缓和气候适应性发挥的作用,评述了观测实验、定量遥感和过程模型方面以及热调控的进展情况。基于此认为,局地或区域尺度城市高精度结构组分高精度遥感探测方法、城市高精度下垫面多尺度(功能区/覆盖组分/构造或材质等)对局地气温和辐射能量平衡影响机理和定量贡献识别、城市生态系统热调节功能的城市地表结构组分调控阈值确定、以及区域或全球尺度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影响的生物地球物理机制定量化认知等,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城市热岛 热环境生态调控 气候适应性 不透水地表 定量遥感
下载PDF
北京城市不透水层覆盖度遥感估算 被引量:36
16
作者 周纪 陈云浩 +1 位作者 张锦水 李京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7年第3期13-17,27,共6页
应用线性光谱混合模型研究城市环境生物物理组成,端元的确定是其关键。城市地表同物异谱现象显著,光谱变异强烈,对于高反照率地物尤其突出。端元的光谱变异对线性光谱混合模型拟合结果产生重要影响。以同种纯净地物光谱曲线形状具有相... 应用线性光谱混合模型研究城市环境生物物理组成,端元的确定是其关键。城市地表同物异谱现象显著,光谱变异强烈,对于高反照率地物尤其突出。端元的光谱变异对线性光谱混合模型拟合结果产生重要影响。以同种纯净地物光谱曲线形状具有相似性为出发点,提出了一种端元优化选取方法,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北京城市地表不透水层覆盖度。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端元光谱变异性对线性光谱混合模型拟合结果的影响,进而提高城市不透水层覆盖度的估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元 光谱相似性 线性光谱混合模型 不透水层 城市生物物理组成
下载PDF
基于TM影像的北京市热环境及其与不透水面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2
17
作者 徐永明 刘勇洪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39-643,共5页
城市化进程将自然景观转换为以不透水面为主体的人工景观,改变了地表与大气间的水分和能量交换过程,导致了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热岛效应对区域气候、生态环境等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其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分析已经成为城市气候与环境... 城市化进程将自然景观转换为以不透水面为主体的人工景观,改变了地表与大气间的水分和能量交换过程,导致了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热岛效应对区域气候、生态环境等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其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分析已经成为城市气候与环境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2011年7月26日的Landsat/TM卫星影像运用单通道算法反演了北京市的地表温度来表征城市热环境,运用线性光谱分解及VIS模型提取了北京市不透水面盖度来,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城市热环境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不透水面盖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表明:北京主城区的地表温度明显高于郊区,城市热岛效应非常显著,其空间分布呈现单核特征,且南部城区的热岛效应要强于北部城区。北京市高温热岛区域和不透水面盖度较高的区域基本重合,两者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一致性。地表温度随着不透水面盖度的增加而升高,并且其变化速率依赖于不透水面盖度。当不透水面盖度低于40%时,地表温度随着不透水面盖度增加呈指数关系迅速上升,而当不透水面盖度高于40%时,地表温度呈线性缓慢上升。研究结果揭示了不透水面与地表温度的关系,表明不透水面盖度可以作为城市热环境的一个重要指示因子,为城市规划建设及环境评价等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环境 北京市 地表温度 不透水面
下载PDF
城市化对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8
作者 王强 庞旭 +2 位作者 王志坚 袁兴中 张耀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6275-6288,共14页
城市化可以引发一系列"城市溪流综合症",对河流健康造成巨大胁迫。大型底栖动物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因子敏感,能够较好的反映流域环境的变化。城市化后,流域人口增加,建设用地比例上升,入河污染物浓度和总量... 城市化可以引发一系列"城市溪流综合症",对河流健康造成巨大胁迫。大型底栖动物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因子敏感,能够较好的反映流域环境的变化。城市化后,流域人口增加,建设用地比例上升,入河污染物浓度和总量增多,底栖动物中敏感物种比例降低甚至消失,寡毛类、摇蚊等耐污物种成为优势类群;群落多样性显著降低,并且一般与城市化强度成负指数关系;底栖动物总密度普遍大幅度增加,收集者为主要摄食功能群;不透水地表面积比例的增加改变了流域自然的水文过程,群落组成的季节波动减弱,但密度的波动增大;次级生产力明显增加,食物网趋于简化。初步分析了城市化过程中水质污染、水文、生境破坏、流域土地利用等因素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的规律和机制,并且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我国城市河流生态学研究、流域生态管控和河流生态系统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河流生境 时空格局 不透水地表 土地利用 大型底栖动物 摄食功能群
下载PDF
北京城市扩展对热岛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30
19
作者 崔耀哥 刘纪远 +3 位作者 秦耀辰 董金玮 路婧琦 张帅帅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485-3493,共9页
以北京市为例,基于多期土地利用变化(LUCC)数据集,城市和郊区气象观测数据及一期Landsat TM影像,对北京市的城市扩展与地表温度和近地表气温的对应关系及变化过程作了分析。利用混合像元分解技术实现北京市区下垫面的分类,并联立"... 以北京市为例,基于多期土地利用变化(LUCC)数据集,城市和郊区气象观测数据及一期Landsat TM影像,对北京市的城市扩展与地表温度和近地表气温的对应关系及变化过程作了分析。利用混合像元分解技术实现北京市区下垫面的分类,并联立"单窗算法"反演的地表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在北京市范围内利用多期LUCC和气象站点观测数据,对北京城市扩展对气候的影响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地表温度的高低主要与不透水层的比例有关,不透水层对地表增温的作用要大于植被层的降温作用;从时间上看,初步证实了城市热岛强度前期随着城市扩展而增加,但在一定条件下,其强度随城市扩展并非一味升高,反而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稳定甚至降低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展 热岛强度 土地利用 不透水层 北京市
原文传递
基于不透水面的粤港澳大湾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 被引量:27
20
作者 冯珊珊 樊风雷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907-2914,共8页
城市不透水面是反映城市化程度和城市环境质量的关键指标,基于不透水面研究城市景观格局演变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利用遥感数据结合景观格局指数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2006—:2016年城市不透水面时空演变状况,分析了基于不透水面的景观格局... 城市不透水面是反映城市化程度和城市环境质量的关键指标,基于不透水面研究城市景观格局演变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利用遥感数据结合景观格局指数探讨了粤港澳大湾区2006—:2016年城市不透水面时空演变状况,分析了基于不透水面的景观格局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06—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不透水面扩张显著,总面积从12127.69 km2增至20188.87km2年增长速率高达806.12 km2·a-1,并且在珠江东、西两岸分布形成广佛、深莞高密度聚集区.总体上,湾区内不透水面斑块数量明显增多,斑块密度和边缘密度变大,不透水面的优势度越来越突出,不透水面斑块形状趋复杂化,聚集程度降低,整体景观格局呈无序、破碎化、不规则化的趋势.湾区内各城市不透水面的景观格局演变具有明显差异,其中,澳门、香港的不透水面连通性最强,城市景观趋于稳定性、规则化、聚集性;惠州、江门市的不透水面斑块形状复杂,城市景观趋于破碎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不透水面 景观格局 城市景观 粤港澳大湾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