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南直隶乡试试经流变考述 被引量:1
1
作者 丁蓉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7-141,共15页
明代科举考试中对儒家经典的测试,集中体现于乡试、会试试经,采用“专试一经”的政策,命士子从儒家五经中自由选择一经应试。对明代举人数量最多的直省——南直隶(约今苏、皖、沪三地)——共64科、8904名举人的试经情况的统计分析表明:... 明代科举考试中对儒家经典的测试,集中体现于乡试、会试试经,采用“专试一经”的政策,命士子从儒家五经中自由选择一经应试。对明代举人数量最多的直省——南直隶(约今苏、皖、沪三地)——共64科、8904名举人的试经情况的统计分析表明:试经中五经分布不均,偏经现象严重,中式《诗》者最多,中式《春秋》《礼记》者最少。从流变上看,明前期各经的试经占比波动较大;明中后期中式《易》者渐增,各经占比趋于稳定。南直隶乡、会的试经分布、流变情况高度关联,与全国会试试经情况类似。试经分布与流变受习经人数、社会思潮、地域学风等因素影响。为防止五经偏废,科举设计者对试经进行了配额录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科举 乡试研究 科举试经 南直隶 流变
下载PDF
乾隆朝“保举经学”考述 被引量:3
2
作者 宋元强 《大连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制科是皇帝临时下诏设置的考试科目,乾隆朝开设"保举经学"制科,是在乾隆帝特别尊崇和重视研习儒家经典的历史背景下举行的。保举经学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实际问题,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此科取中者仅4人,均是明经行修之士,名实相... 制科是皇帝临时下诏设置的考试科目,乾隆朝开设"保举经学"制科,是在乾隆帝特别尊崇和重视研习儒家经典的历史背景下举行的。保举经学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实际问题,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此科取中者仅4人,均是明经行修之士,名实相符,众望所归。它虽只举行了一次,但对清代学风的转变和国史馆修史中"儒林传"的确立,有很直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科举 制科 保举经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