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2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人群2年自然转归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94
1
作者 杜群 石福彦 +3 位作者 丁奇龙 李子玲 宋颖 贾凤英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3-226,共4页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受损 (IFG)、糖耐量受损 (IGT)人群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 1999年 7月~ 12月包钢集团公司 2万余人糖尿病普查中IFG、IGT患者 73 0人于 2 0 0 1年 9~ 11月进行随访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受损 (IFG)、糖耐量受损 (IGT)人群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 1999年 7月~ 12月包钢集团公司 2万余人糖尿病普查中IFG、IGT患者 73 0人于 2 0 0 1年 9~ 11月进行随访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 ,作过夜空腹 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 ,同时测定空腹胰岛素 (FINS)及服糖后 2h胰岛素 (PINS) ,血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结果 随访的 65 6人中 13 8人发生糖尿病。其中孤立性IFG (I IFG)糖尿病年转变率为 5 .1% ,孤立性 (I IGT)为 11.5 % ,IGT为 14 .0 % ,IFG/IGT为 2 0 .2 %。I IGT、IGT及IFG/IGT糖尿病年转变率明显高于I IFG(均P <0 .0 0 1)。与I IFG比较 ,I IGT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比为 2 .65 ,IFG/IGT为 5 .96。I IFG转归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年龄 (OR 1.0 5 )和BMI(OR 1.0 3 )。I IGT是 2h血糖 (OR 2 .0 2 )、家族史 (OR2 .19)及腰围 (OR 1.0 8)。各项临床指标 2年的变化结果 :转归为I IFG、I IGT者 2年前后的年龄、体重、腰围、BMI、血压、TC均值及其肥胖、腹型肥胖、血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的患病率均比NGT转归组高 ;I IFG与I IGT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I IGT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明显高于I IFG ,主要危险因素为腰围、餐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受损 糖耐量受损 自然转归 影响因素 糖尿病 发病率
原文传递
糖耐量受损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与胰岛素敏感指数、脂联素的关系 被引量:50
2
作者 袁国跃 周丽斌 +10 位作者 唐金凤 杨颖 顾卫琼 李凤英 洪洁 顾燕云 徐敏 杜鹏飞 李小英 宁光 陈名道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07-510,共4页
目的分析糖耐量受损(IGT)、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糖、血胰岛素、血脂、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分泌功能、血清脂联素等的相关性.方法用减少样本数的Bergnan微小模型技术结合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正常人、IGT、2... 目的分析糖耐量受损(IGT)、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糖、血胰岛素、血脂、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分泌功能、血清脂联素等的相关性.方法用减少样本数的Bergnan微小模型技术结合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正常人、IGT、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指数(SI)及急性胰岛素反应(AIR),同时测定受试者的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检测空腹状态下血脂、血清hs-CRP、脂联素水平.结果正常组血清hs-CRP[0.40(0.21~1.67mg/L)]显著低于IGT[3.56(1.73~9.47 mg/L)]及2型糖尿病组[2.46(1.04~6.66 mg/L)](均P<0.01),正常组的SI[(6.6±2.4)×10-4(min·mU/L)-1]和脂联素[7.77(6.35~10.70 mg/L)]显著高于IGT[分别为(1.5±1.1)×10-4(min·mU/L)-1,4.29(3.59~6.22 mg/L)]及2型糖尿病组[分别为(1.5±1.0)×10-4(min·mU/L)-1,3.46(2.37~4.72 mg/L)](均P<0.01).后两组间这些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组AIR[27.4(-2.5~76.5 mU/L)]显著低于正常组[(270.5±128.3)mU/L]及IGT组[(213.3±154.4)mU/L](均P<0.01),正常组与IGT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hs-CRP与高密度脂蛋白(HDL)、SI、脂联素呈负相关(P<0.05或P<0.01),与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PG)、BMI、WHR、餐后2 h血糖(P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PSI)呈正相关(P<0.05或P<0.01),在校正BMI、WHR后,hs-CRP与SI、脂联素仍存在负相关(P<0.05或P<0.01),与FPG、PPG正相关(均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以hs-CRP为应变量,脂联素进入方程(P<0.01).结论IGT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升高,hs-CRP与SBP,BMI、WHR、FPG、PPG、FINS、PSI正相关,与HDL、SI,尤其是与脂联素负相关,提示hs-CRP升高与代谢综合征、IGT、2型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量受损 糖尿病 2型 C反应蛋白质 脂联素 胰岛素敏感指数
原文传递
空腹血糖受损人群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特点分析 被引量:43
3
作者 全国糖尿病防治协作组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 探讨我国空腹血糖受损 (IFG)人群胰岛素抵抗 (IR)和胰岛 β细胞功能的特点。 方法 根据口服 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将 13 0 45例≥ 2 5岁的中国人群分为糖耐量正常 (NGT)组 ,IFG组 ,糖耐量低减 (IGT)组和IFG/IGT组 ,利用HOMA胰岛素... 目的 探讨我国空腹血糖受损 (IFG)人群胰岛素抵抗 (IR)和胰岛 β细胞功能的特点。 方法 根据口服 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将 13 0 45例≥ 2 5岁的中国人群分为糖耐量正常 (NGT)组 ,IFG组 ,糖耐量低减 (IGT)组和IFG/IGT组 ,利用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HOMAβ细胞功能指数 (HBCI)、第 1和第 2时相胰岛素释放指数等进行组间比较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1)与NGT组相比 ,IFG组体重指数、腰臀围比值、空腹胰岛素、血清甘油三酯、血压、HOMA IR明显升高 ,而HBCI、第 1和第 2时相胰岛素释放指数明显降低 (P <0 .0 1~P <0 .0 0 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HOMA IR与IFG发生的一致性高达 0 .66~ 0 .79(均P <0 .0 0 1)。 (2 )与IGT组相比 ,IFG组OGTT 2h胰岛素水平显著低于IGT(P <0 .0 0 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HOMA IR、第 1和第 2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与IFG发病显著正相关 ,HBCI与IFG发病显著负相关 ,各方程预测IFG发生的一致性高达 0 .5 6~ 0 .74(均P <0 .0 0 1)。结论 IFG者空腹状态下的胰岛素敏感性和 β细胞功能均较NGT和IGT者差 ,而糖负荷后的胰岛素分泌状态比NGT者差 ,但明显好于IGT者 ,因此 ,IFG者可能存在空腹及餐后IR和 β细胞功能的分离状态 ,是一组有别于IGT的糖稳态受损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受损人群 胰岛素抵抗 胰岛Β细胞功能 特点 糖尿病
原文传递
不同糖耐量水平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阿卡波糖干预的影响 被引量:43
4
作者 王先令 陆菊明 潘长玉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4-256,共3页
目的 比较不同糖耐量水平者血清C反应蛋白 (CRP)水平 ;观察糖耐量低减 (IGT )患者应用阿卡波糖降糖治疗后血CRP水平的变化。方法  15 4例受试者 ,行口服 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确诊糖耐量正常 (NGT) 44例 ,IGT 89例 ,新诊断的 2... 目的 比较不同糖耐量水平者血清C反应蛋白 (CRP)水平 ;观察糖耐量低减 (IGT )患者应用阿卡波糖降糖治疗后血CRP水平的变化。方法  15 4例受试者 ,行口服 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确诊糖耐量正常 (NGT) 44例 ,IGT 89例 ,新诊断的 2型糖尿病 ( 2型DM ) 2 1例 ,其中 60例IGT患者进行为期 16周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阿卡波糖 ( 15 0mg/d)干预治疗试验。血清CRP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结果  ( 1)NGT、IGT、新诊断的 2型DM者中 ,血清CRP水平逐渐升高〔中位数 (四分位距 )〕 ,分别为 4.60 ( 4 .10~ 5 .2 5 )、5 .2 5 ( 4 .5 0~ 6.0 0 )和 5 .70 ( 5 .2 0~ 7.5 0 )mg/L(F =15 7.0 0 ,P <0 .0 0 1)。血清CRP水平与OGTT 2h血糖 (r =0 .3 6,P <0 .0 0 1)、HbA1C(r =0 .2 7,P <0 .0 5 )、总胆固醇 (TC ,r =0 .17,P<0 .0 5 )、甘油三酯 (TG ,r =0 .2 7,P <0 .0 1)呈正相关。 ( 2 )在IGT患者 ,应用阿卡波糖治疗 16周后 ,血清CRP水平从 5 .3 5 ( 4 .40~ 6.60 )mg/L下降到 4.90 ( 4 .40~ 5 .5 0 )mg/L(P <0 .0 5 ) ,对照组从 5 .2 5 ( 4 .60~ 5 .80 )mg/L下降到 5 .0 5 ( 4 .60~ 6.0 0 )mg/L(P >0 .0 5 )。 结论  ( 1)随着糖耐量受损的加重 ,血清CRP水平逐渐升高 ;( 2 )血清CRP水平与OGTT 2h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糖耐量低减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急相反应
原文传递
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8
5
作者 陈妍 刘建国 +4 位作者 徐磊 滑劲咏 王惠梅 常冉 郭春丽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4-537,共4页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对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2月至2011年8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和郑州市中心医院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餐后2h血糖(2h-PG)的738例临床...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对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2月至2011年8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和郑州市中心医院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餐后2h血糖(2h-PG)的738例临床资料完整的、HbAlc在5.4%~7.0%的就诊者入选该研究,采用ROC曲线确定HbAlc预测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的诊断界点。结果:以FPG≥7.0mmol/L和(或)餐后2h-PG≥11.1mmol/L为诊断DM的金标准作ROC曲线,HbAlc=6.35%为诊断DM的最佳阈值,此切点敏感度0.698,特异度0.680,阳性似然比为2.18,阴性似然比为0.44。以FPG6.1~6.9mmol/L和(或)餐后2h-PG在7.8~11.1mmol/L作为诊断糖调节受损的金标准作ROC曲线,HbAlc=6.0%为诊断糖调节受损的最佳阈值,此切点敏感度0.646,特异度0.659,阳性似然比为1.89,阴性似然比为0.54。结论:用HbAlc诊断糖尿病敏感度中等,诊断糖调节受损敏感性不高,联合实验有助于提高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曲线 糖尿病 糖调节受损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糖调节受损人群发病特点和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6
6
作者 邢小燕 杨文英 杨兆军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4-506,共3页
目的 分析糖调节受损(IGR)人群的发病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将1994年全国糖尿病协作组调查资料库中925岁12085例经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IT)的中国成年人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糖耐量低减(IGT)组... 目的 分析糖调节受损(IGR)人群的发病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将1994年全国糖尿病协作组调查资料库中925岁12085例经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IT)的中国成年人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糖耐量低减(IGT)组、IFG和IGT并存(IFG/IGT)组。比较各组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中的分布状况以及临床特点。结果在IFG组、IFG/IGT组,男性发病比例高于女性;在IGT组,男女比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IGT组和IFG/IGT组分布频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IGI、组高峰在〉65岁段。IFG/IGT组高峰在55—65岁段。IFG组在各年龄段分布频率接近.随年龄增加的趋势不明显,在25—34岁段比例高于IGT组。IFG、IGT、NGT组间比较,多项临床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IFG/IGT组与其他组比较变化趋势更为明显.结论IFG和IGT人群在性别和年龄上发病特点不同。IGT具有比IFG更强的致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当IFG和IGT并存时,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糖调节受损 空腹血糖受损 糖耐量低减 糖尿病
原文传递
糖尿病前期尿白蛋白排泄率和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的比较 被引量:42
7
作者 王先令 陆菊明 +1 位作者 潘长玉 田慧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目的 比较糖耐量正常 (NGT)、单纯空腹血糖受损 (I IFG)、单纯糖耐量低减 (I IGT)、糖耐量低减合并空腹血糖受损 (IGT/IFG)、新诊断的 2型糖尿病 (2型DM ) 5种不同糖代谢状态的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和微量白蛋白尿 (MAU )患病率。方法... 目的 比较糖耐量正常 (NGT)、单纯空腹血糖受损 (I IFG)、单纯糖耐量低减 (I IGT)、糖耐量低减合并空腹血糖受损 (IGT/IFG)、新诊断的 2型糖尿病 (2型DM ) 5种不同糖代谢状态的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和微量白蛋白尿 (MAU )患病率。方法 根据 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75gOGTT)结果 ,将 2 93 4例受试者分为 :NGT组 13 3 2例、I IFG组 186例、I IGT组 470例、IGT/IFG组 2 3 6例、新诊断的 2型DM组 710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过夜 12h尿白蛋白。UAE在 2 0~ 2 0 0μg/min之间定义为MAU。 结果  (1)UAE水平 [中位数 (四分位数 ) ] ,在新诊断的 2型DM组为8 50 (4 89~ 15 95) μg/min、IGT/IFG组为 6 93 (4 85~ 10 89) μg/min、I IGT组为 6 51(4 0 9~10 74) μg/min ,均高于I IFG组的 5 56(3 70~ 9 2 3 ) μg/min(P值均 <0 0 1) ;I IFG组与NGT组的 5 2 6(3 50~ 8 12 ) μg/min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MAU的患病率在新诊断的 2型DM组为 2 0 7%、IGT/IFG组为 13 1%、I IGT组为 11 7%、I IFG组为 5 8%、NGT组为 5 6% ,同样呈现上述变化规律。(2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UAE与OGTT 2h血糖、舒张压、体重指数呈现独立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导致MAU危险性增加的因素有OGTT 2h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尿白蛋白排泄率 微量白蛋白尿 患病率 糖耐量低减
原文传递
二甲双胍和食物纤维在糖耐量低减人群向2型糖尿病发展中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4
8
作者 陆菊明 潘长玉 +9 位作者 田慧 李春霖 杨国庆 张效良 李溪雅 成筱鹏 许志秀 蔡爱军 樊爱平 李永昌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40-343,共4页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和食物纤维预防糖耐量低减 (IGT)人群进展为 2型糖尿病 (DM)的作用。 方法 以口服 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确诊 (WHO标准 )的 IGT2 93例中男 2 16例 ,女 77例。入选者年龄 35岁以上 ,体重指数 (BMI)在 19kg/ m2...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和食物纤维预防糖耐量低减 (IGT)人群进展为 2型糖尿病 (DM)的作用。 方法 以口服 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确诊 (WHO标准 )的 IGT2 93例中男 2 16例 ,女 77例。入选者年龄 35岁以上 ,体重指数 (BMI)在 19kg/ m2以上。随机分为对照组 72例 ,教育组 5 7例 ,食物纤维组 84例 ,二甲双胍组 8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健康教育 ;教育组进行饮食指导 ,每半年1次 ;食物纤维组除健康教育外 ,每日口服食物纤维 12 g;二甲双胍组每日口服二甲双胍 0 .75 g,分 3次餐后口服。对四组参试者每半年作 1次 OGTT,同时测身高、体重、BMI、12 h尿白蛋白 ,复查日当天不服干预药物或食物纤维。共观察 3年。若 2次 OGTT或最后 1次复查结果为 DM,则判断为已发展为 DM。 结果  2 93例 IGT在观察中有 2 3例 (7.8% )退出。空腹血糖 (FBS)和服糖后 1h血糖 (1hPBS)在对照组、教育组和食物纤维组均较治疗前略有升高 ,但在二甲双胍治疗组均有下降。四组间FBS比较 F=8.118,P<0 .0 1,四组间 1h PBS比较 F=3.6 97,P=0 .0 12。观察期末对照组 16例 (2 5 .0 % )、教育组 11例 (2 1.6 % )、食物纤维组 13例 (16 .3% )、二甲双胍组 7例 (9.3% )转化为 DM,二甲双胍组在治疗后 DM转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χ2 =6 .318,P<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量低减 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食物纤维 治疗
下载PDF
糖代谢紊乱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变化 被引量:35
9
作者 张松菁 严孙杰 +2 位作者 刘新秀 潘时中 杨立勇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观察糖耐量受损(IGT)、2型糖尿病(DM)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F)、血清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的变化。方法30例IGT患者、30例2型DM患者及33名正常对照者... 目的观察糖耐量受损(IGT)、2型糖尿病(DM)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F)、血清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的变化。方法30例IGT患者、30例2型DM患者及33名正常对照者(NGT)纳入本研究。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葡萄糖(FPG)、胰岛素(FINS)、SOD、MDA、hsCRP、sVCAM-1,并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采用高分辨率血管外彩超测定肱动脉的血管内径,以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前后血管内径变化百分比反映EDF。结果(1)IGT组、DM组的EDF较NGT组显著下降(均P<0.01),DM组较IGT组更低(P<0.01)。(2)IGT组、DM组的SOD较NGT组显著下降(均P<0.01),而MDA显著上升(均P<0.01)。DM组与IGT组比较SOD显著下降(P<0.01),MDA显著上升(P<0.01)。(3)hsCRP、sVCAM-1在NGT、IGT、DM组逐渐上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4)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EDF与HOMA-IR、hsCRP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059、-0.447,均P<0.01,n=93)。结论EDF的损害在IGT阶段即可出现,而在DM患者中损害更为严重。胰岛素抵抗、hsCRP与EDF的损害密切相关。SOD、MDA、hsCRP、sVCAM-1可能参与上述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量受损 2型糖尿病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胰岛素抵抗
原文传递
精氨酸刺激试验在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0
10
作者 马晓静 吴松华 +3 位作者 项坤三 陆俊茜 陆蔚 丁虹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5-218,共4页
目的探讨精氨酸刺激试验能否用于评价胰岛β细胞储备功能及其判断标准。方法分别检测225人空腹及盐酸精氨酸刺激后2、4、6 min时血糖(PG)、真胰岛素(TI)、C肽(CP)水平的变化,其中正常糖耐量组(NGT)39名、糖耐量受损组(IGT)29例、1型糖... 目的探讨精氨酸刺激试验能否用于评价胰岛β细胞储备功能及其判断标准。方法分别检测225人空腹及盐酸精氨酸刺激后2、4、6 min时血糖(PG)、真胰岛素(TI)、C肽(CP)水平的变化,其中正常糖耐量组(NGT)39名、糖耐量受损组(IGT)29例、1型糖尿病组(T1DM)11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组(NT2DM)43例和原诊断2型糖尿病组(PT2DM)103例。结果(1)NGT组空腹TI/PG显著高于IGT组(P<0.05),但两组的空腹CP/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CP/PG在T1DM、NT2DM、PT2DM组显著低于NGT、IGT组(均P<0.01),并且PT2DM组显著低于NT2DM组(P<0.01)。(2)精氨酸刺激后T1DM组无快速TI、CP分泌。其余各组在刺激后TI/PG、CP/PG除IGT组与NG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NT2DM、TP2DM组均显著低于NGT、IGT组(均P<0.01),并且2 min时PT2DM组亦显著低于NT2DM组(均P<0.01)。(3)精氨酸刺激后TI/PG、CP/PG的增值及曲线下面积在NGT、NT2DM、PT2DM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1)精氨酸刺激试验可用于判别和评估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胰岛β细胞功能,尤其是DM人群β细胞功能的判别。(2)精氨酸刺激后TI/PG值及其峰值/空腹值、TI/PG的增值和曲线下面积均可能作为评价β细胞功能异常的指标,其中以TI/PG的增值和曲线下面积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刺激试验 糖代谢 临床应用 胰岛Β细胞 糖尿病
原文传递
糖耐量受损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各代谢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35
11
作者 张翼飞 詹维伟 +8 位作者 洪洁 顾卫琼 杨义生 桂明辉 唐金凤 王卫庆 刘建民 赵咏桔 宁光 《中华糖尿病杂志(1006-6187)》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差异及其与各代谢指标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11名正常人、12例单纯性肥胖患者、新诊68例糖耐量受损(IGT)患者及25例空腹血糖受损(IFG)合并IGT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Bergman最小模型技术(MMM)...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差异及其与各代谢指标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11名正常人、12例单纯性肥胖患者、新诊68例糖耐量受损(IGT)患者及25例空腹血糖受损(IFG)合并IGT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Bergman最小模型技术(MMM)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受试者的颈总动脉(CCA)和颈内动脉(ICA)的IMT.结果(1)CCA-IMT在IGT组及IFG+IGT组显著高于正常组及肥胖组(P值分别为<0.01及<0.05),但前两组之间及后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CA-IMT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相关研究显示,在所有IGT患者中(包括IFG+IGT),CCA-IMT与年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ISI呈显著正相关,与体质指数(BMI)及腰围呈显著负相关(P<0.05~0.01);ICA-IMT与年龄、TC及ISI呈显著正相关,与BMI呈显著负相关(P<0.05~0.01).(3)偏相关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年龄因素的影响后,CCA-IMT及ICA-IMT值与TC、LDL-C、BMI、腰围及ISI值之间无显著相关.结论初发的IGT患者中颈动脉IMT值已有显著升高,而在校正了年龄因素的影响后,没有观察到包括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及中心性肥胖在内的各种代谢异常状态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由此预示IGT是早期A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T IGT 患者 糖耐量受损 颈动脉内中膜 人群 BMI 代谢指标 LDL-C 腰围
下载PDF
空腹血糖受损诊断标准下调的合理性分析 被引量:37
12
作者 张波 王金平 +5 位作者 杨文英 姜亚云 胡泽溪 萧建中 胡英华 李光伟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96-398,共3页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受损 (IFG)诊断点从 6.1mmol/L下调至 5 .6mmol/L的合理性。方法对1986年入选的 468名非糖尿病人群〔3 41例正常糖耐量 (NGT) ,12 7例糖耐量受损 (IGT)〕在 1988年 ,1990年和 1992年分别进行OGTT复查 ,测定空腹血糖 (...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受损 (IFG)诊断点从 6.1mmol/L下调至 5 .6mmol/L的合理性。方法对1986年入选的 468名非糖尿病人群〔3 41例正常糖耐量 (NGT) ,12 7例糖耐量受损 (IGT)〕在 1988年 ,1990年和 1992年分别进行OGTT复查 ,测定空腹血糖 (FPG)及 2h血糖 (2hPG)。以COX模型分析不同基线血糖水平增加糖尿病的风险。结果  (1) 10 9例 6年后发生糖尿病。COX成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 (BMI)影响后发现FPG与 2型糖尿病发病显著相关 (P =0 .0 0 0 1)。基线FPG 5 .6~ 6.0mmol/L组糖尿病发病危险性比FPG <5 .6mmol/L组已显著增加 ,RR为 3 .3 (95 %CI 2 .0~ 5 .3 ,P =0 .0 0 0 1)。 (2 )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分析FPG预测糖尿病发病的最佳阈值是 5 .6mmol/L ,以FPG 5 .6mmol/L为诊断点IFG预报糖尿病发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45 .0 % ,92 .8%和 65 .3 %。 (3 )NGT个体中COX成比例风险模型校正年龄、性别、BMI后显示 ,FPG分组 (5 .0~ 6.0mmol/L与 <5 .0mmol/L)与糖调节受损 (IGR ,包括IFG或IGT)发生显著正相关 (P =0 .0 0 7)。ROC曲线显示 ,FPG预测糖耐量恶化而进展为DM或IGR的最佳阈值为 5 .3mmol/L。结论  (1)本组非糖尿病人群中FPG预测糖尿病发病的最佳阈值为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糖尿病 诊断 发病 空腹血糖受损 糖耐量 NGT COX 性比 人群 阀值
原文传递
降糖补肾方对糖耐量低减患者干预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32
13
作者 范冠杰 罗广波 +3 位作者 覃美琳 李双蕾 唐爱华 唐咸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7-320,共4页
目的 观察饮食、运动和中药 (降糖补肾方 )干预对预防糖耐量低减 (impairedglucosetolerance,IGT)人群进展为 2型糖尿病 (type 2diabetesmellitus,T2DM)的作用。方法 按WHO 1999年诊断标准确诊的IGT患者 5 1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 2 6例... 目的 观察饮食、运动和中药 (降糖补肾方 )干预对预防糖耐量低减 (impairedglucosetolerance,IGT)人群进展为 2型糖尿病 (type 2diabetesmellitus,T2DM)的作用。方法 按WHO 1999年诊断标准确诊的IGT患者 5 1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 2 6例和中药干预组 2 5例 ,对照组参加糖尿病宣传教育课程和饮食、运动治疗 ,中药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降糖补肾方 ,参试者均在 3、6、12个月复查葡萄糖耐量试验 (oralglucosetolerancetest,OGTT)及体重指数、血脂、空腹胰岛素等 ,观察时间 1年。 结果  5 1例参试者有 6例(11 7% )退出 ,对照组 1年后与干预前比较 ,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轻度降低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OGTT 2h后血糖、体重指数下降明显 (P <0 0 5 )。中药干预组空腹血糖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但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体重指数、OGTT 2h后血糖均明显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观察期结束 ,转变为糖尿病者对照组 3例 (13 6 % ) ,中药干预组为 1例(4 3% ) ,χ2 检验显示 ,两组IGT转化糖尿病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中药干预组正常糖耐量 (normalglucosetolerance ,NGT)年转化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χ2 =8 31,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糖补肾方 糖耐量低减 2型糖尿病 空腹血糖 空腹胰岛素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武汉地区中老年人糖耐量受损和2型糖尿病患病率调查 被引量:32
14
作者 赵林双 陈玉石 +6 位作者 向光大 候洁 乐岭 蒋文 曹红燕 徐琳 郑敏 《中华糖尿病杂志(1006-6187)》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8-449,共2页
采用抽样分层横断面现场调查方法对武汉地区2600名40岁以上成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武汉地区40~90岁一般人群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7.7%,糖耐量异常的标化患病率7.3%,从总体上看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现象.
关键词 糖尿病 糖耐量受损 患病率 中年人 老年人
下载PDF
高热量饲料诱发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田爱平 郭赛珊 +1 位作者 陈跃腾 申竹芳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27-831,共5页
目的研究高热量饲料诱发胰岛素抵抗(IR)动物模型的特征以及影响因素。方法两种性别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由高蔗糖、高脂肪组成的高热量饲料喂养的模型组,模型组大鼠于高热量饲料喂养前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霉素。用胰岛素耐量、糖耐... 目的研究高热量饲料诱发胰岛素抵抗(IR)动物模型的特征以及影响因素。方法两种性别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由高蔗糖、高脂肪组成的高热量饲料喂养的模型组,模型组大鼠于高热量饲料喂养前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霉素。用胰岛素耐量、糖耐量及糖异生等试验评估模型动物的胰岛素敏感性。结果给予高热量饲料6周可诱发实验动物产生以腹型肥胖、糖耐量异常、胰岛素耐量异常、糖异生能力增强、肝脏脂质沉积等为特征的IR动物模型。高热量饲料的加工方式以及实验动物的性别影响IR动物模型的形成。结论高热量饲料可诱发IR动物模型,但受饲料的加工方式及动物性别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热量饲料 糖尿病 糖耐量减低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广东省住院病人糖尿病调查 被引量:35
16
作者 翁建平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15-818,共4页
目的 调查住院病人中糖尿病和糖调节异常(IGR)的流行情况和新诊断糖尿病病人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各科医务人员对糖尿病早期防治意识和水平。方法 2004年世界糖尿病日前一周,我们对广东省10所大学附属医院同期住院病人,先行空腹血糖(... 目的 调查住院病人中糖尿病和糖调节异常(IGR)的流行情况和新诊断糖尿病病人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各科医务人员对糖尿病早期防治意识和水平。方法 2004年世界糖尿病日前一周,我们对广东省10所大学附属医院同期住院病人,先行空腹血糖(FPG)登记,其中FPG 5.6~6.9mmol/L之间而未诊断糖尿病的病人进行13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糖代谢分类采用2003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标准。结果 8753例住院病人中原已诊断糖尿病占8.3%,新诊断糖尿病占6.8%,新诊断IGR占4.9%。433例的住院病人进行了OGTT,其中27.9%可诊断为糖尿病,49.9%为IGR。在新诊断糖尿病中,伴发高血压194例(41.8%),伴发蛋白尿152例(43.2%),伴发血脂异常244例(67.6%)。结论 住院病人合并糖尿病和IGR的比例分别为15.1%和4.9%。在入院时未诊断为糖尿病而FPG于5.6~6.9mmol/L之间的病人,OGTT提示其中27.9%诊断为糖尿病。在新诊断的糖尿病病人中,已有较多的人伴发蛋白尿、血脂异常、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耐量异常 空腹葡萄糖损害 广东 住院
原文传递
糖尿病前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7
作者 应焱燕 许国章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250-253,共4页
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低减。该期是一种可逆阶段,是糖尿病预防控制的重点和关键期。世界糖尿病联盟估计糖耐量低减人群目前有3.16亿人,或者说有6.9%的成人。随着研究的深入,糖尿病前期的界定标准在更新。不同的糖尿病前... 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低减。该期是一种可逆阶段,是糖尿病预防控制的重点和关键期。世界糖尿病联盟估计糖耐量低减人群目前有3.16亿人,或者说有6.9%的成人。随着研究的深入,糖尿病前期的界定标准在更新。不同的糖尿病前期状况,糖尿病转化率也不同,以糖耐量低减合并空腹血糖受损的转化率最高。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健康的饮食和身体运动能预防糖尿病前期进展为糖尿病。该文从界定标准、流行状况、转归和防治策略等方面对糖尿病前期的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糖耐量低减 空腹血糖受损 流行病学 预防
原文传递
运动干预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8
作者 王梅 李玉霞 +6 位作者 张田丽 曾斯琴 杜亮 柴丽 董燕飞 邱卓英 李安巧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72-1278,共7页
目的探讨运动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和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数据库2014年至2019年9月运动干预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相关文献。追溯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结果和结论运动以及运动结合饮食等,对糖尿病... 目的探讨运动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和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数据库2014年至2019年9月运动干预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相关文献。追溯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结果和结论运动以及运动结合饮食等,对糖尿病前期患者有明确疗效。运动种类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和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它们对血糖、胰岛素抵抗、血脂、血管内皮功能、脑的葡萄糖代谢、脑乳酸代谢都有正面影响。对于糖尿病患者,HIIT省时、高效、依从性好,与持续中等强度训练一样,可降低空腹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改善胰岛素抵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耐量受损 运动 高强度间歇训练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胰岛素抵抗及葡萄糖代谢异常 被引量:27
19
作者 周亚茹 曾正陪 +11 位作者 张晶 童安莉 卢琳 宋爱羚 夏维波 付勇 姜艳 陈适 梁伟 茅江峰 张化冰 李伟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4-297,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与胰岛素抵抗、葡萄糖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北京协和医院2003年9月至2005年12月期间诊治的103例肾上腺皮质腺瘤(APA)患者,75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患者及56例代谢综合征(MS)患者为研究对象。所...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与胰岛素抵抗、葡萄糖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北京协和医院2003年9月至2005年12月期间诊治的103例肾上腺皮质腺瘤(APA)患者,75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患者及56例代谢综合征(MS)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对象均行3h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稳态模型(HOMA model)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MS患者的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NS_(AUS) 270.8(192.7,370.4)mU·L^(-1)·h^(-1)]、HOMA-IR[3.2(2.4,4.7)]及胰岛素抵抗所占百分率(64.3%)均高于APA患者[113.2(81.5,193.6)mU·L^(-1)·h^(-1)、1.4(1.0,2.2)、16.5%]和IHA[186.9 (116.6,243.3)mU·L^(-1)·h^(-1)、2.0(1.4,3.1)、32.0%]患者(均P<0.01);IHA患者的INS_(AUC)、HOMA-IR及胰岛素抵抗所占百分率均高于APA患者(P<0.05或P<0.01)。APA、IHA患者发生糖调节受损(41.7%和34.7%),糖尿病(15.5%和16.0%)的比例与MS(41.1%和26.8%)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其中IHA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胰岛素抵抗 糖耐量受损
原文传递
抗性淀粉对饮食诱发葡萄糖耐量异常的预防 被引量:24
20
作者 王竹 杨月欣 +2 位作者 韩军花 门建华 洪洁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 : 研究抗性淀粉对长期高蔗糖饮食诱发大鼠葡萄糖耐量异常的预防作用。方法 : 将 3 0只健康成年雄性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 3组 ,分别给予基础饲料、高蔗糖 (5 0 % )普通淀粉饲料 (HDS) ,高蔗糖抗性淀粉饲料 (HRS,含抗性淀粉 1 4% ... 目的 : 研究抗性淀粉对长期高蔗糖饮食诱发大鼠葡萄糖耐量异常的预防作用。方法 : 将 3 0只健康成年雄性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 3组 ,分别给予基础饲料、高蔗糖 (5 0 % )普通淀粉饲料 (HDS) ,高蔗糖抗性淀粉饲料 (HRS,含抗性淀粉 1 4% )。从第 4w开始每 2 w进行 1次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 ,至第 1 2 w为止。处死大鼠并收集血样、肝脏、肌肉等组织 ,测定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浆淀粉酶、肝糖原、肌糖原、红细胞膜 Na+ ,K+ - ATP酶活性等生化指标。结果 : 从第 1 0 w起 ,HDS组大鼠开始出现餐后血糖升高的现象 ,1 2 w时 HDS组大鼠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和 HRS组 (P<0 .0 5 ) ;肝糖原升高 ,而肌糖原降低 ,血浆淀粉酶和红细胞膜 Na+ ,K+ - ATP酶活性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相比 (P<0 .0 5 )。 HRS组大鼠除血浆淀粉酶活性低于对照组外 (P<0 .0 5 ) ,其他指标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别。结论 : 抗性淀粉可部分阻止高蔗糖饮食诱发的大鼠葡萄糖耐量异常的发生 ,这可能与降低餐后葡萄糖吸收 ,改善葡萄糖转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 预防 抗性淀粉 葡萄糖耐量异常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