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ICDP)进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苏德辰 杨经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73-886,共14页
直接进入地球内部观察研究地球的成分、结构构造和各种地质作用是人类的长期梦想,就目前人类的科学技术条件,人们还不可能直接钻入地下进行实地取样与观察。科学钻探是获取地球深部物质、了解地球内部信息的最直接、最有效、最可靠的方... 直接进入地球内部观察研究地球的成分、结构构造和各种地质作用是人类的长期梦想,就目前人类的科学技术条件,人们还不可能直接钻入地下进行实地取样与观察。科学钻探是获取地球深部物质、了解地球内部信息的最直接、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成立以来,已经在许多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发表了大量的文章。本文对科学钻探的发展过程、大陆科学钻探的意义、国际大陆科学钻探委员会成立的背景与建立过程、组织结构、立项程序、立项准则以及研究领域做了简要概述。对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近年来在气候变化与全球环境、陨石撞击坑及撞击过程研究、地球生物圈、火山系统和热流机制、地幔柱和大洋裂谷、活动断裂、汇聚板块边界和碰撞带、自然资源等主要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做了综述,重点介绍了日本的云仙火山钻探项目、美国夏威夷火山科学钻探和圣安德列斯断裂深部观测计划的主要进展。概括和总结了中国实施的3个国际大陆科学钻探项目所取得的成果进展和中国的大陆科学钻探事业近期的主要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 气候变化 陨石撞击 地球生物圈 地幔柱 活动断裂
下载PDF
太湖冲击坑溅射物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鹤年 谢志东 钱汉东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7-444,共8页
太湖冲击成因说由来已久,但始终未成定论。近几年在太湖及周边湖泊的淤泥层中发现了许多形态各异的奇石,经多种方法测试研究,确定为太湖冲击坑的溅射物。根据成份,溅射物分为两大类。一类富铁质,以菱铁矿及其胶结的碎屑为主,包括微小球... 太湖冲击成因说由来已久,但始终未成定论。近几年在太湖及周边湖泊的淤泥层中发现了许多形态各异的奇石,经多种方法测试研究,确定为太湖冲击坑的溅射物。根据成份,溅射物分为两大类。一类富铁质,以菱铁矿及其胶结的碎屑为主,包括微小球粒、棍状及各种形态的块状和片状体;另一类贫铁质,以方解石及其胶结的长英质碎屑为主,碎屑为锐角状的石英晶屑及少量粘土和长英质岩屑。溅射物的大小从厘米级块体到毫米级球粒,再至微米级尘粉都有。溅射物外形多具有旋转扭曲形态及熔壳特征,显示了熔融、塑性-半塑性特征。这些特征显示其成因经历了冲击震碎、熔融、挖掘抛射、空中飞行,最后溅落在冲击坑及其周围。溅射物的成分反映了太湖靶岩基岩岩性特征。太湖冲击坑溅射物的发现是继太湖诸岛石英砂岩中石英晶体的冲击变质微结构发现之后,又一重大突破。综合其它特征,可以确定太湖为一冲击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冲击坑 冲击变质 冲击溅射物 击变岩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月球大地构造纲要图编制:以LQ-4地区为例 被引量:16
3
作者 陈建平 王翔 +5 位作者 许延波 颜丹平 刘少峰 郑永春 闫柏琨 吴昀昭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4,共14页
月球表面的地质构造要素主要包括环形构造、线性构造、地体构造及大型盆地构造等。月球大地构造纲要图从物质组成、构造要素、构造单元上对月表的构造状态进行全面的梳理、统计和分析。利用CE-1CCD 2C像数据、LROC宽视角影像数据、CE-1I... 月球表面的地质构造要素主要包括环形构造、线性构造、地体构造及大型盆地构造等。月球大地构造纲要图从物质组成、构造要素、构造单元上对月表的构造状态进行全面的梳理、统计和分析。利用CE-1CCD 2C像数据、LROC宽视角影像数据、CE-1IIM 2C干涉成像光谱仪数据、Clementine紫外可见光影像数据、LOLA激光高度计数据识别月球表面各类矿物组分、线形构造、环形构造、火山构造和穹窿构造以及确定构造要素和构造单元的时代、古老撞击坑和大型盆地边界以及对月球表面撞击坑形态、大小、分布、密度及月球断裂和环形影像解译,充分认识月表基本情况,精细划分月表构造地貌单元,综合利用上述分析结果与国际上研究的进展,确定大地构造区划的基本原则,厘定月表重大构造事件与演化序列。依据岩石、月壤、构造地貌与构造形迹的综合分类,拟定大地构造区划的图例、图识规范,确定不同类型环形构造影像、线性构造影像、高地、盆地和月海等大地构造单元,进而编制大地构造区划图,并对重点区域构造形迹进行研究。虹湾区域(LQ-4)月球数字构造编图研究,充分借鉴国际行星地质编图的已有技术标准和规范,结合国内数字地质编图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建立了中国自己的月球与行星地质编图标准、规范和制图流程,也为最终完成月球大地构造区划提供地貌和构造方面的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 构造单元 构造要素 撞击坑 构造纲要图
下载PDF
太湖三山岛击变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傅成义 俞锦标 +5 位作者 王赐银 严正富 尹琳 胡志宏 李旭平 傅国飞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53-256,T002,共5页
太湖三山岛击变岩,宏观特征表现为崩解裂理;微观特征出现石英颗粒的晶体弯曲、多组微页理的面型特征、机械双晶、震变玻璃、焦石英及柯石英相变产生的放射状裂隙等,是陨石撞击地表的一种特殊地质现象。它的发现,是太湖成因研究中的重要... 太湖三山岛击变岩,宏观特征表现为崩解裂理;微观特征出现石英颗粒的晶体弯曲、多组微页理的面型特征、机械双晶、震变玻璃、焦石英及柯石英相变产生的放射状裂隙等,是陨石撞击地表的一种特殊地质现象。它的发现,是太湖成因研究中的重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三山岛 击变岩 石英砂岩
下载PDF
岩石的动态压缩行为与超高速动能弹毁伤效应计算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明洋 李杰 +1 位作者 李海波 邱艳宇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00-1217,共18页
目前正在研制的超高速动能武器对地打击速度达(5~15)马赫左右,具有侵彻机理独特,毁伤效应倍增的特点,现有理论难以准确描述。本文系统总结了侵爆近区岩石介质的动态可压缩性行为,发现(5~15)马赫超高速弹侵彻近区岩石介质介于流体和固体... 目前正在研制的超高速动能武器对地打击速度达(5~15)马赫左右,具有侵彻机理独特,毁伤效应倍增的特点,现有理论难以准确描述。本文系统总结了侵爆近区岩石介质的动态可压缩性行为,发现(5~15)马赫超高速弹侵彻近区岩石介质介于流体和固体弹塑性之间的内摩擦侧限压力状态,创新提出流体弹塑性内摩擦侵彻理论模型,填补了低应力弹塑区到高应力流体区之间的应力状态表征空区,首次获得随弹体侵速变化的弹靶相互作用全过程阻抗演变公式,界定了钻地弹固体侵彻、拟流体侵彻和流体侵彻的最小动能阈值,系统提出了超高速动能弹打击侵深、成坑及地冲击安全厚度的计算方法。通过弹体侵速1 100~4 200 m/s的(超)高速侵彻实验,验证了理论计算公式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动能弹 内摩擦 侵彻深度 撞击成坑
下载PDF
月表形貌特征研究进展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程维明 王娇 周成虎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03-1014,共12页
在月球探测及科学研究过程中,对月表形貌特征的认识和分析是月球探测计划的关键任务之一,有助于理解和揭示月球的形态特征及空间分异规律,对于分析月球岩石构造、估算月表年龄、反演月壤厚度、恢复月球的起源和演化历史等都具有重要意... 在月球探测及科学研究过程中,对月表形貌特征的认识和分析是月球探测计划的关键任务之一,有助于理解和揭示月球的形态特征及空间分异规律,对于分析月球岩石构造、估算月表年龄、反演月壤厚度、恢复月球的起源和演化历史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从月表形貌特征的塑造及表达、宏观特征的分析与定量刻画、月表撞击坑的识别与分类及空间分异特征等几方面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提出了未来月表形貌的研究方向,包括全月球形貌特征的多级分区划分、撞击坑类型的划分、全月球撞击坑空间分异特征及规律的研究、基于撞击坑空间分布探讨月球演化、基于形貌特征的比较行星学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表形貌 撞击坑 特征分析 月球科学 比较形貌学
原文传递
基于嫦娥一号CCD数据空间特征的特定目标识别 被引量:5
7
作者 陈伟涛 闫柏琨 张志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9年第4期40-44,共5页
基于嫦娥一号CCD数据的空间特征,开展月球表面陨石坑和线性构造目标识别的探索研究。利用图像边缘检测算法将影像分割成许多目标体;为了解决过度分割和错分问题,根据分割结果对分割后的目标体进行合并;为获取地质意义和语义信息更丰富... 基于嫦娥一号CCD数据的空间特征,开展月球表面陨石坑和线性构造目标识别的探索研究。利用图像边缘检测算法将影像分割成许多目标体;为了解决过度分割和错分问题,根据分割结果对分割后的目标体进行合并;为获取地质意义和语义信息更丰富的陨石坑和线性构造目标,将合并结果导入ArcGIS进行手动修改。最后,以影像数据的空间特征为基础,基于规则分类原理,根据研究需要设定不同的识别规则,进行陨石坑和线性构造的自动识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一号 CCD 影像空间特征 陨石坑 线性构造
下载PDF
核爆炸玻璃、撞击玻璃和玻璃陨石源岩 被引量:7
8
作者 林文祝 欧阳自远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48-158,共11页
本文根据核爆炸岩石熔融玻璃的地球化学研究结果,与超速陨石撞击坑的熔岩进行比较,获得在远离热力学平衡条件下,各种玻璃和熔岩在化学成分上分布十分均匀的重要结论。岩石玻璃和熔岩是由基岩各组成岩石按一定比例混合熔融形成的。它们... 本文根据核爆炸岩石熔融玻璃的地球化学研究结果,与超速陨石撞击坑的熔岩进行比较,获得在远离热力学平衡条件下,各种玻璃和熔岩在化学成分上分布十分均匀的重要结论。岩石玻璃和熔岩是由基岩各组成岩石按一定比例混合熔融形成的。它们的主量元素和痕量元素丰度受基岩元素背景值制约。文中根据熔体和靶岩的化学成分,计算了熔岩各组成岩石的百分比。玻璃陨石是地壳岩石受撞击熔融形成的。同一撒布区的玻璃陨石化学成分相近,说明起源于同一源坑;而玻璃陨石化学成分的不同,则说明母岩组成分量的差异。因此,文中通过模拟计算,得出各玻璃陨石的组成源岩。澳大利亚撒布区的玻璃陨石,Al_2O_3,K_2O 和Na_2O 与 SiO_2及 K_2O/Na_2O 比值不完全相同,说明澳大利亚撒布区存在着几个不同的源岩和源坑,至少有印支、爪哇、菲律宾和澳大利亚四个相应撞击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坑 熔岩 玻璃陨石 击变玻璃
下载PDF
应用地球物理方法研究撞击坑 被引量:7
9
作者 林文祝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3-68,共6页
陨石的撞击作用使靶岩形成一个特殊的地球物理场,具有低密度、低电阻率、低速度、磁力异常等不同于周边的岩性。因此,可利用重力、电法、磁法、地震等地球物理方法探测撞击坑的形态特征和寻找新的冲击构造。
关键词 撞击坑 地球物理场 陨石 地球物理法
下载PDF
小行星撞遇陆地成坑动力学的计算模拟
10
作者 徐文杰 刘芹芹 申旭辉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5-202,共8页
小行星撞遇陆地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过程,难以通过模型试验的方法开展相关研究。数值计算为这一灾害动力学过程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基于自主研发的CoSim软件中离散元(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模块初步实现了小行星撞遇陆地... 小行星撞遇陆地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过程,难以通过模型试验的方法开展相关研究。数值计算为这一灾害动力学过程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基于自主研发的CoSim软件中离散元(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模块初步实现了小行星撞遇陆地的大规模计算模拟。基于小行星撞遇陆地三维动力学全过程的数值仿真结果:实现了初始接触、撞遇挖掘、高速抛射和回落调整4个撞击阶段全过程仿真;小行星的碰撞入射角及撞遇过程中动力学行为将影响撞击坑的地形地貌特征。研究也表明大规模数值计算方法可较好地实现小行星撞遇地球这一动力学过程,为小行星防御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行星 撞击坑 离散元法 数值仿真
下载PDF
岫岩陨石坑石英的冲击变质特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鸣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直径1.8 km的岫岩陨石坑位于辽宁省岫岩县苏子沟镇。坑区基岩为下元古界变质岩,由变粒岩、片麻岩、角闪岩、透闪岩和大理岩等岩石组成。坑内充填的撞击角砾岩石英颗粒呈现典型的冲击变质特征,其中包括沿着石英(0001)、{10 11}、{10 12}... 直径1.8 km的岫岩陨石坑位于辽宁省岫岩县苏子沟镇。坑区基岩为下元古界变质岩,由变粒岩、片麻岩、角闪岩、透闪岩和大理岩等岩石组成。坑内充填的撞击角砾岩石英颗粒呈现典型的冲击变质特征,其中包括沿着石英(0001)、{10 11}、{10 12}和{10 13}等方向发育的多组面状变形页理,以及石英发生相转变形成二氧化硅玻璃和柯石英。产出在二氧化硅玻璃中的针状和粒状柯石英表明从二氧化硅熔体中结晶形成。石英面状变形页理的发育特点限定冲击压力高达35 GPa,而二氧化硅熔体玻璃的存在表明冲击压力高达50 GPa。当压力释放和温度升高,二氧化硅熔体首先被形成。随着压力进一步释放到2.5~13 GPa,柯石英从二氧化硅熔体中结晶析出。岫岩陨石坑中石英面状变形页理和柯石英的存在提供了矿物冲击变质的诊断性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陨石坑 石英 冲击变质 面状变形页理 柯石英
下载PDF
撞击坑统计技术在行星表面定年应用中的误区 被引量:5
12
作者 肖智勇 Robert G.Strom 曾佐勋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45-160,共16页
撞击坑大小-频率统计技术在其理论基础与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尚未引起国内外行星地质学界的广泛关注.使用该技术分析行星表面的年龄时,应注意:(1)由于晚期大轰击事件的存在,该技术不能用于估算内太阳系天体表面老于~38亿年的... 撞击坑大小-频率统计技术在其理论基础与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尚未引起国内外行星地质学界的广泛关注.使用该技术分析行星表面的年龄时,应注意:(1)由于晚期大轰击事件的存在,该技术不能用于估算内太阳系天体表面老于~38亿年的地质体的年龄;(2)由于内、外太阳系的撞击历史不同,不能直接使用月球上的撞击坑的产生方程估算外太阳系天体表面地质单元的绝对模式年龄;(3)由于二次撞击坑的干扰,须谨慎使用小撞击坑统计估算年龄;(4)分析撞击坑统计的结果前,首先需分析统计区的饱和状态;(5)避免使用太阳入射角小的影像数据统计撞击坑,避免选择地形复杂的区域作为统计区.另外,建议优先使用相对分布法、并结合累积分布法分析撞击坑统计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坑 大小-频率分布 行星地质 二次撞击坑 地质年代学
原文传递
依兰陨石坑形成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健康 张庆明 +6 位作者 刘文近 龙仁荣 龚自正 张品亮 宋光明 武强 任思远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5-125,共11页
基于iSALE-2D仿真代码对依兰陨石坑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欧拉算法开展数值模拟,探讨了依兰陨石坑的撞击条件,统计分析了成坑过程中熔化层的形成与分布规律,结合点源成坑相似律模型,拟合得到强度机制下的成坑半径关系式。研究结果... 基于iSALE-2D仿真代码对依兰陨石坑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欧拉算法开展数值模拟,探讨了依兰陨石坑的撞击条件,统计分析了成坑过程中熔化层的形成与分布规律,结合点源成坑相似律模型,拟合得到强度机制下的成坑半径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一颗直径120 m、撞击速度12 km/s的花岗岩质小行星垂直撞击地表形成一个与依兰陨石坑形态相似的陨石坑,再现了成坑形成的3个阶段:接触与压缩阶段、开坑阶段、后期调整阶段。大部分熔体在坑底呈分层堆叠分布,少量熔体随抛射物沉积在靶体表面,呈离散状分布,完全熔化材料质量约为撞击体质量的24倍。直径120 m、撞击速度12 km/s工况模拟结果与拟合的成坑半径关系式结果相对误差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陨石坑 iSALE-2D 超高速碰撞 冲击熔化
下载PDF
神秘的金星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中为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8-92,93-95,I0002,I0003,共10页
金星是地球的近邻"姐妹行星",它们的大小和质量相当。早先曾推想金星有类似于地球的生机环境,甚至存在生物。但近半个世纪的探测表明,金星是跟地球差异甚多的神秘奇特世界。例如,金星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反(逆向自转),且特缓慢... 金星是地球的近邻"姐妹行星",它们的大小和质量相当。早先曾推想金星有类似于地球的生机环境,甚至存在生物。但近半个世纪的探测表明,金星是跟地球差异甚多的神秘奇特世界。例如,金星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反(逆向自转),且特缓慢,金星的一昼夜相当于116.75(地球)日,不到两昼夜就度过一金星年———"度日(昼夜)如年";它被浓密的大气和云层笼罩,难见表面的"庐山真面貌",表面气压达93 bar(1 bar=100 kPa),强烈的温室效应使表面气温达467℃,酷热而干燥的环境显然不会存在生物;60%表面高程差不超过500 m,仅5%表面高出2 km;跟有古老而严重陨击的月球和水星不同,金星整个表面似乎都是地质上年轻的,陨击坑少,而火山地貌占主导,平均年龄可能不超过5亿年,几乎90%的表面是固结的玄武岩浆,到处有熔岩流和各种火山,断裂和断层交割景观,但没有地球那样的板块构造特征,也没有海洋和河流。金星的很多秘密还需要进一步探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星 飞船探测 逆向自转 强温室效应 火山地貌 陨击坑 构造特征
下载PDF
基于多层次分割的月表撞击坑自动检测
15
作者 李海鹏 董有福 张昊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22,共5页
对月表不同尺寸撞击坑的提取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目前针对直径1 km以下的撞击坑检测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但对于相对较大的撞击坑检测率有待进一步提升。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良好稳健性的撞击坑自动检测模型,基于LOLA发布的全月DEM数据生成... 对月表不同尺寸撞击坑的提取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目前针对直径1 km以下的撞击坑检测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但对于相对较大的撞击坑检测率有待进一步提升。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良好稳健性的撞击坑自动检测模型,基于LOLA发布的全月DEM数据生成了月表地形参数,采用面向对象的多层次分割方法并结合机器学习技术提取撞击坑,选取3个典型样区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直径范围在1~120 km内的撞击坑,召回率和精确率分别为86.5%和81.2%,具有良好的检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坑 自动检测 面向对象 多层次分割
下载PDF
基于光学图像的撞击坑识别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6
作者 丁萌 李海波 +1 位作者 曹云峰 庄丽葵 《深空探测学报》 2015年第3期195-202,共8页
当前,随着深空探测研究工作的需要,将信息科学的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技术应用到空间探测领域成为必然。基于光学图像的撞击坑自主检测技术就是将信息科学的图像处理技术应用到空间科学研究中的一个很好例证,近年来得到了各国学者的重视... 当前,随着深空探测研究工作的需要,将信息科学的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技术应用到空间探测领域成为必然。基于光学图像的撞击坑自主检测技术就是将信息科学的图像处理技术应用到空间科学研究中的一个很好例证,近年来得到了各国学者的重视。本文针对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介绍与分析。首先,对这一技术的研究意义从地质学、天体表面结构和特征数据库建设、探测器导航三个角度加以说明;其次,详细阐述了该技术的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其中一些经典算法,并将相关算法分为三类:全自主检测算法、半自主检测算法和组合检测算法;最后,提出了该技术研究所面临的难点和未来研究方向与应用空间,以及介绍了作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图像 撞击坑 自主检测
下载PDF
中、新生代全球尺度地质过程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杜品仁 马宗晋 高祥林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U08期38-44,共7页
中、新生代是地球岩石圈经历重大构造演化 ,最终形成现今地球面貌的时代。研究对中、新生代全球级环境变化有重大影响的地质作用过程 ,对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环境演变的规律和原因 ,最终实现对环境变化的预测有重要意义。中生代开始不久 ... 中、新生代是地球岩石圈经历重大构造演化 ,最终形成现今地球面貌的时代。研究对中、新生代全球级环境变化有重大影响的地质作用过程 ,对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环境演变的规律和原因 ,最终实现对环境变化的预测有重要意义。中生代开始不久 ,位于赤道附近的联合古陆便解体分裂 ,全球大陆和大洋逐渐演变成现今的分布格局。与此相伴 ,地球的地形、地貌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中生代造山运动造就的山脉和其后由构造隆升形成的高原 ,也是影响全球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中、新生代的多次大规模火山活动 ,造成气候、环境的快速变化 ,甚至导致大规模生物灭绝。在中白垩世期间 ,发生了一系列全球规模的构造运动现象 ,它们与地球深部的超地幔柱有关。文中也通过天体撞击作用探讨了地外因素对地球环境和生命演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生代 环境 联合古陆 造山作用 火山活动 超地幔柱 撞击坑
下载PDF
地月系统不同成因环形构造及其影像特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岳宗玉 吴淦国 +1 位作者 刘建忠 欧阳自远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1-447,共7页
环形构造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特别是在月球上分布更为普遍。本文论述了三种成因的环形构造,即:侵入岩成因的环形构造,火山成因的环形构造,以及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文中详细介绍了它们的成因与结构特征,指出侵入岩成因的环形构造... 环形构造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特别是在月球上分布更为普遍。本文论述了三种成因的环形构造,即:侵入岩成因的环形构造,火山成因的环形构造,以及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文中详细介绍了它们的成因与结构特征,指出侵入岩成因的环形构造主要由岩浆冷凝收缩形成,在遥感影像上主要表现为影像色调的不同;火山成因的环形构造为火山口,在遥感影像上具有环形结构;而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形态复杂,如碗形坑、中心锥环形坑与多环撞击坑,撞击坑的坑沿外缓内陡,遥感影像上表现为环形或弧形构造,有些撞击坑具有辐射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构造 岩浆体冷缩环 撞击坑 火山口
下载PDF
受冲击石英砂岩碎屑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大红 余泉友 +1 位作者 熊大和 徐道一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89-393,T001,共6页
利用二级轻气炮将6mm直径的钢球加速到5~7km/s后撞击石英砂岩靶,利用磁性分选、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岩靶受击后形成的碎屑进行了矿物分类和鉴别。碎屑主要由石英、高硅玻璃、微量柯石英以及铁碎屑、微细钢球等组成。70%的... 利用二级轻气炮将6mm直径的钢球加速到5~7km/s后撞击石英砂岩靶,利用磁性分选、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岩靶受击后形成的碎屑进行了矿物分类和鉴别。碎屑主要由石英、高硅玻璃、微量柯石英以及铁碎屑、微细钢球等组成。70%的碎屑分布在0.097~0.90mm范围内。无一弱磁性碎屑约占总重量的92%,其它为强磁性碎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抗 石英砂岩 碎屑 砂岩
下载PDF
大型河道水下抛填格栅石笼河底防护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留超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5年第7期4-7,共4页
本文介绍了大型河道冲击坑防护所采用的水下抛填格栅石笼和砂袋防护的设计与施工方法,该工法使用船载GPS和带声纳装置的超声波水位计进行水下高程测量与控制抛填位置和方量。此外,本文介绍了关键部位水下防护最前端包角与最后端齿墙根... 本文介绍了大型河道冲击坑防护所采用的水下抛填格栅石笼和砂袋防护的设计与施工方法,该工法使用船载GPS和带声纳装置的超声波水位计进行水下高程测量与控制抛填位置和方量。此外,本文介绍了关键部位水下防护最前端包角与最后端齿墙根部的设计与施工措施,对类似工程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抛填 格栅石笼 河底防护 冲击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