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酰半胱氨酸联合PDCA循环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2
1
作者 张琦 冯伟平 韩涛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2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联合PDCA循环法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辽宁省人民医院儿科病房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共108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4例予以基础治疗,...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联合PDCA循环法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辽宁省人民医院儿科病房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共108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4例予以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联合PDCA循环法,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IgA、IgM、IgG等免疫功能指标变化,MDA、SOD及GSH-Pxy氧化应激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IgA及IgG升高,IgM降低,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氧化应激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MDA水平降低,SOD和GSH-Pxy水平升高(P<0.05);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氧化应激指标变化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4.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结论乙酰半胱氨酸联合PDCA循环法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能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免疫功能,缩短治疗周期,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乙酰半胱氨酸 PDCA 免疫功能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免疫应激对仔猪理想氨基酸平衡模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建文 陈代文 +1 位作者 张克英 龙定彪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37,共4页
采用氨基酸部分扣除法研究了人工诱导免疫应激条件下仔猪可消化赖氨酸(DLys)、蛋氨酸(DMet)、色氨酸(DTrp)、苏氨酸(DThr)之间的平衡比例。结果表明:仔猪处于正常和免疫应激条件下的理想氨基酸模式存在差异,应激条件下,以可消化氨基酸... 采用氨基酸部分扣除法研究了人工诱导免疫应激条件下仔猪可消化赖氨酸(DLys)、蛋氨酸(DMet)、色氨酸(DTrp)、苏氨酸(DThr)之间的平衡比例。结果表明:仔猪处于正常和免疫应激条件下的理想氨基酸模式存在差异,应激条件下,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的这4种氨基酸的平衡比例为DLys 100、DMet 27、DTrp 29、DThr 59;正常条件下为DLys 100、DMet 30、DTrp 21、DThr 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模式 免疫应激 仔猪 脂多糖(LPS)
下载PDF
壳聚糖对肉仔鸡免疫应激的缓解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史彬林 朴香淑 +1 位作者 李德发 陈志国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共3页
本试验研究了日粮壳聚糖对注射脂多糖(LPS)的肉仔鸡免疫应激反应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日粮壳聚糖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肉仔鸡因LPS刺激引起的生长性能下降和应激激素水平升高,并可促进淋巴细胞增殖,说明日粮壳聚糖对肉仔鸡的免疫应激反... 本试验研究了日粮壳聚糖对注射脂多糖(LPS)的肉仔鸡免疫应激反应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日粮壳聚糖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肉仔鸡因LPS刺激引起的生长性能下降和应激激素水平升高,并可促进淋巴细胞增殖,说明日粮壳聚糖对肉仔鸡的免疫应激反应具有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学 壳聚糖 缓解作用 免疫应激 肉仔鸡
下载PDF
实验性免疫应激雏鸡免疫器官抗体生成细胞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田文霞 徐彤 +1 位作者 郑明学 任家琰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232-235,共4页
本试验用新城疫I系苗肌肉注射 2周龄健康雏鸡 ,剂量是 2头份 /只 ,复制免疫应激模型。通过对免疫应激后第 1、 3、 5、 1 0、 1 5、 2 0d的法氏囊、胸腺、脾脏和盲肠扁桃体各器官组织病理学、活性B淋巴细胞和IgG、IgM抗体生成细胞的动... 本试验用新城疫I系苗肌肉注射 2周龄健康雏鸡 ,剂量是 2头份 /只 ,复制免疫应激模型。通过对免疫应激后第 1、 3、 5、 1 0、 1 5、 2 0d的法氏囊、胸腺、脾脏和盲肠扁桃体各器官组织病理学、活性B淋巴细胞和IgG、IgM抗体生成细胞的动态变化研究 ,结果发现 :(a)与对照组相比 ,各器官中浆细胞、巨噬细胞 (MΦ)、淋巴细胞数量增多 ,而且脾脏、盲肠扁桃体中的淋巴小结数增多。 (b)各免疫器官中活性B淋巴细胞在第 5天开始显著增多 ,并且在第 1 0天达到高峰 (P <0 0 1 )。 (c)各免疫器官中IgG抗体生成细胞在应激第 1 5天达到高峰 ,呈持续增长趋势 ;IgM抗体生成细胞法氏囊在第 5天 ,脾脏和盲肠、扁桃体在第 1 0天达到高峰 ,以后缓慢下降 ,且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 1 )。这表明在本试验的免疫应激条件下体液免疫功能未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应激 雏鸡 免疫器官 抗体生成细胞 B细胞
下载PDF
Chronic liver inflammation:Clinical implications beyond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被引量:6
5
作者 Byoung-Jin Park Yong-Jae Lee Hye-Ree Le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9期2168-2175,共8页
Chronic alcohol exposure can lead to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including hepatitis, cirrh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chronic inflammation can simultaneously cause systemic medical illness. Recent evidence su... Chronic alcohol exposure can lead to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including hepatitis, cirrh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chronic inflammation can simultaneously cause systemic medical illness. Recent evidence suggests that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is a predictor for liver-related disease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mmunologic disease, and bone disease. Chronic inflammation in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is mediated by a direct inflammatory cascade from the alcohol detoxification process and an indirect inflammatory cascade in response to gut microflora-derived lipopolysaccharides (LPS). The pathophysiology of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nd its related systemic illness is characterized by oxidative stress, activation of the immune cascade, and gut-liver interactions. Integrative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include abstaining from alcohol consumption; general anti-inflammatories such as glucocorticoid, pentoxifylline, and tumour necrosis factor-&#x003b1; antagonist; antioxidants such as N- acetylcysteine; gut microflora and LPS modulators such as rifaximin and/or probiotics.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impact of chronic liver inflammation on systemic health problems and several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Oxidative stres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mmunologic disease Bone disease
下载PDF
冬虫夏草制剂对抗结核药物致肝肾损伤的“减毒”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5
6
作者 吕培 何红彦 +2 位作者 曹红涛 高江彦 马静 《西部中医药》 2020年第3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制剂对抗结核药物致肝肾损伤的"减毒"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抗结核药物致肝肾损伤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2HRZE/4HR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冬虫夏草制剂,每次1.0 g,每日3次...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制剂对抗结核药物致肝肾损伤的"减毒"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抗结核药物致肝肾损伤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2HRZE/4HR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冬虫夏草制剂,每次1.0 g,每日3次,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损伤发生率、外周血CD3^+、CD4^+、CD8^+、CD4^+/CD8^+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 hormone,GSH)含量,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肝功能损伤率为42.1%(16/38)、肾功能损伤率为34.2%(13/38),高于观察组的15.8%(16/38)、10.5%(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外周血CD3^+分别为(69.86±4.25)%、(73.06±4.35)%,CD4^+分别为(40.35±4.26)%、(43.57±4.68)%,CD4^+/CD8^+分别为(2.04±0.25)、(2.27±0.26),SOD分别为(92.35±19.68)U/m L、(108.52±17.24)U/m L,MDA分别为(4.67±1.58)noml/L、(3.36±1.24)noml/L,GSH分别为(6.24±1.25)μmol/L、(7.45±1.34)μmol/L,上述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虫夏草制剂辅助治疗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肾损伤的"减毒"作用可能与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抗氧化作用相关,且患者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肾损伤 免疫功能 氧化应激 抗结核药物 冬虫夏草制剂
下载PDF
实验性免疫应激雏鸡胸腺T细胞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贾震虎 乔淑丽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4期78-82,共5页
用ND(新城疫)Ⅰ系疫苗大剂量肌肉注射2周龄雏鸡的方法建立实验性免疫应激模型,检测胸腺中CD4+、CD8+T细胞动态变化以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免疫应激前期(1-5d)表现为CD4+T细胞数目减少,CD8+T细胞数目增加的趋势;部分T细胞发生凋亡,... 用ND(新城疫)Ⅰ系疫苗大剂量肌肉注射2周龄雏鸡的方法建立实验性免疫应激模型,检测胸腺中CD4+、CD8+T细胞动态变化以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免疫应激前期(1-5d)表现为CD4+T细胞数目减少,CD8+T细胞数目增加的趋势;部分T细胞发生凋亡,并且是一个逐渐加剧的过程,呈现从凋亡到坏死的病理学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 T细胞 免疫应激
下载PDF
罗哌卡因联合帕瑞昔布钠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免疫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8
作者 王成龙 王曙 +3 位作者 戴慧荣 苏丹 蔡国森 施我大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4期2714-2718,共5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帕瑞昔布钠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氧化应激、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南通大学第六附属医院2021年1月~2023年4月期间110例择期进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肺癌患者...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帕瑞昔布钠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氧化应激、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南通大学第六附属医院2021年1月~2023年4月期间110例择期进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罗哌卡因联合帕瑞昔布钠SAPB,55例)、对照组(罗哌卡因SAPB,55例)。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静息、咳嗽下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 h(T2)~术后48 h(T4)静息VAS、咳嗽VAS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3时间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8^(+)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为7.28%,观察组为10.92%,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帕瑞昔布钠SAPB用于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免疫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和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帕瑞昔布钠 胸腔镜 肺癌根治术 免疫功能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前锯肌平面阻滞
原文传递
高脂饲料结合免疫损伤、应激所致高脂血症血瘀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剑刚 张红霞 +3 位作者 董国菊 杨晓红 许勇钢 史大卓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17-21,共5页
目的:采用高脂、免疫损伤、应激等方法,探讨较为切合动脉粥样硬化(AS)病理变化的高脂血症血瘀动物模型造模方法。方法:应用单纯高胆固醇(模型组简称高脂组)、异体血清蛋白加高胆固醇(免疫损伤高脂组)、高胆固醇加异体血清蛋白加肾上腺素... 目的:采用高脂、免疫损伤、应激等方法,探讨较为切合动脉粥样硬化(AS)病理变化的高脂血症血瘀动物模型造模方法。方法:应用单纯高胆固醇(模型组简称高脂组)、异体血清蛋白加高胆固醇(免疫损伤高脂组)、高胆固醇加异体血清蛋白加肾上腺素(免疫损伤应激高脂组)、单纯肾上腺素(应激组)等不同方法造模,观察不同模型脂质代谢、血小板功能、白细胞活化粘附、白细胞介质、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高脂组大鼠的脂质代谢、血管活性物质、炎症介质明显升高(P<0.05,P<0.01);应激组大鼠的白细胞活化和血小板活化显著升高(P<0.05,P<0.01);免疫损伤高脂组血管活性、脂质代谢、炎症介质、白细胞活化显著增高(P<0.05,P<0.01);免疫损伤应激高脂组的血小板活化显著升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强,白细胞活化增强,炎症介质、脂质代谢变化异常,增高显著(P<0.05,P<0.01)。结论:多因素的高脂血症血瘀模型的脂质代谢、白细胞介素、白细胞粘附与活化及血小板活化、聚集、粘附程度都显著升高,为中医药多环节干预 AS 和血瘀证的作用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可靠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免疫损伤 应激 血瘀模型 脂质代谢 白细胞介素 血小板功能 血管活性物质
下载PDF
The Regulatory Action of the Modified Yu Ping Feng Tang on Cellular Immunity in Mice under Amputation-Induced Stress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新 杨路 +2 位作者 曾广仙 沈关心 毛树章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02-306,共5页
To approach the action of modified Yu Ping Feng Tang ([symbol: see text] Jade-Screen Decoction) on cellular immunity, 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mice under amputation-induced stress. On the 3rd day after amputatio... To approach the action of modified Yu Ping Feng Tang ([symbol: see text] Jade-Screen Decoction) on cellular immunity, 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mice under amputation-induced stress. On the 3rd day after amputation, acute atrophy was found in the thymus, the reactivities of T- and B-lymphocytes to Con-A and LPS were decreased, the IL-2 content and its activity reduced and the activity of NK cells lowered. The high, moderate and low concentrations of the modified Yu Ping Feng (YPF) Decoction all have antagonistic action on the above manifestations of immune inhib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juvants immunologic AMPUTATION Animals Drugs Chinese Herbal Interleukin-2 Killer Cells Natural Male MICE Mice Inbred BALB C stress Disorders Post-Traumatic
全文增补中
清宫饮胶囊对小鼠免疫功能和应激能力的影响及健脑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向东 姚文兵 吴梧桐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8-141,共4页
对清宫饮胶囊的健脑和扶正补虚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清宫饮胶囊可明显增加小鼠的记忆力,高(3.5g/kg)、中(1.75g/kg)剂量给药组小鼠的电击正确反应率最高分别比空白组增加92.7%和95.1%,停药3... 对清宫饮胶囊的健脑和扶正补虚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清宫饮胶囊可明显增加小鼠的记忆力,高(3.5g/kg)、中(1.75g/kg)剂量给药组小鼠的电击正确反应率最高分别比空白组增加92.7%和95.1%,停药3d后的记忆保持率仍分别比对照组高60.5%和36.1%。ig清宫饮胶囊可增加小鼠的游泳耐力和耐缺氧能力,并可增加小鼠胸腺和脾脏的重量,增加小鼠的碳粒廓清速率和血清溶血素抗体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宫饮 胶囊 免疫功能 应激能力 记忆 抗衰老药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the cytotoxicity,antioxidative and immune-modulatory effects of Ligusticum porteri(Osha) root extract on huma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12
作者 Khanh Nguyen Jean Sparks Felix O.Omoruy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6期465-472,共8页
OBJECTIVE: Ligusticum ported is a traditional Native American herb. The roots of L. ported are traditional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many diseases, however, its cytotoxicity, antioxidative and immune- modulatory eff... OBJECTIVE: Ligusticum ported is a traditional Native American herb. The roots of L. ported are traditional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many diseases, however, its cytotoxicity, antioxidative and immune- modulatory effects need to b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we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the root extract at different doses on huma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PBLs). METHODS: The lymphocytes were incub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he root extracts (0, 50, 100, 200, and 400 μg/mL) and harvested every 6 h for 2 d (P〈0.05).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the herb against oxidative damage was determined by inducing oxidative stress with the administration of 50 μmol/L of hydrogen peroxide (H202). RESULTS: Treatments with L. ported at 200 and 400 pg/mL increased the viability of PBLs. The deleterious effect of H2O2 was ameliorated by 400μg/mL L. ported treatment. Addition of 400 μg/mL L. ported reduced lipid peroxidation in stressed PBLs by 94% (P〈0.05). Treatment with 400 μg/mL of L. ported resulted in a 26.4% increase of reduced glutathione levels.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and catalase increased by 17.5% and 55.2% respectively, when stressed PBLs were treated with 400 μg/mL L. ported for 2 d (P〈0.05). Treatment with 400 μg/mL L. ported increased interferon-γand interleukin-2 expressions in H2O2-challenged PBLs (P〈0.05), however, the root extract did not cause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terleukin-10 level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P〉0.05). CONCLUSION: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L involving protective effects against oxidative ported might be a potential immune-modulating agent dam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usticum porteri root extract cytotoxicity immunologic oxidative stress immune-modulatory huma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Chinese Herbal Additive on Immunologic Functions and 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Dairy Cows during Heat Stress
13
作者 SUN Qi-ying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0年第4期1-3,共3页
[Objective] To study effects of Chinese herbal additive on immunologic functions and 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dairy cows, [Method] A total of 20 healthy dairy cow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 [Objective] To study effects of Chinese herbal additive on immunologic functions and 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dairy cows, [Method] A total of 20 healthy dairy cow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They were respectively fed a common basal diet and the basal diet containing 100 g Chinese herbal additives. The trial lasted for 49 d. [ Result] The 4% fat corrected milk yield (FCM) production, milk yield after weight correction, quantity of solid-not-fat and ash cont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 P 〈 0.01 ). The total lymphocytes (LYM) number of peripheral blood, the percentage of lymphocytes, and IgG concentra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Day 14, 28 and 42 ( P 〈 0.01 ). [ Conclusion] The Chinese herbal additive can enhance the lactation performance and immunologic function of dairy co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iry cows Heat stress Chinese herbal additive immunologic function Productive performance
下载PDF
维生素D在自闭症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贾飞勇 单玲 +3 位作者 冯俊燕 王冰 李洪华 杜琳 《国际神经精神科学杂志》 2014年第4期21-27,共7页
自闭症临床表现为行为障碍,存在着免疫异常、氧化应激改变甚至基因异常。自闭症患儿普遍存在着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除了传统的钙磷代谢调节作用外,尚具有免疫调节、增加谷胱甘肽的合成及基因稳定等功能。我们最新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能... 自闭症临床表现为行为障碍,存在着免疫异常、氧化应激改变甚至基因异常。自闭症患儿普遍存在着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除了传统的钙磷代谢调节作用外,尚具有免疫调节、增加谷胱甘肽的合成及基因稳定等功能。我们最新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能够改善自闭症患儿的行为,提示维生素D参与了自闭症的致病过程。本文就维生素D在自闭症中的可能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 维生素D 免疫调节 氧化应激 基因稳定
下载PDF
超声刀和电刀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免疫功能及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黄盛 王祎波 +3 位作者 焦亚彬 戴露倢 王瑜 林亚华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0年第9期691-69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刀(UAS)和电刀(E)l对乳癌改良根治术后免疫功能和应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资料,其中33例使用UAS,29例用El,比较2组淋巴结检出数、术后24h引流量、腋窝引流管留置时间、刀口拆线时间;应用流式... 目的:探讨超声刀(UAS)和电刀(E)l对乳癌改良根治术后免疫功能和应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资料,其中33例使用UAS,29例用El,比较2组淋巴结检出数、术后24h引流量、腋窝引流管留置时间、刀口拆线时间;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2组手术前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率;术后第2天检测血粒细胞计数、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血糖。结果:UAS组与El组相比,淋巴结检出数,CD3+、CD4+、CD8+、CD4+/CD8+比率,血糖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24h引流量、腋窝引流管留置时间、粒细胞计数、粒细胞百分比、CRP,UAS组较El组均有明显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2种器械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切除效果及对术后免疫功能影响无明显差异,但应用UAS术后恢复快且对术后应激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刀 电刀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免疫功能 应激
下载PDF
汉族女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71
16
作者 温丽 郭珍 +4 位作者 胡际东 田新羽 王丽丽 常春红 周欢欢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5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汉族女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研究。方法选取笔者医院10年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689例,作为病例组,选取689例正常妊娠的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多中心、大规模、随机队列研究方法分析汉族女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 目的探讨汉族女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研究。方法选取笔者医院10年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689例,作为病例组,选取689例正常妊娠的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多中心、大规模、随机队列研究方法分析汉族女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资料,并通过电话随访对家属进行固定问卷式问题,对对象的年龄、孕前体重指数、孕次、产次、流产次数、孕中期平均动脉压、子痫前期史、糖尿病或肾脏疾病史、多胎妊娠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两组研究对象的ACE基因和AT1R基因水平、Th1/Th2比值、胎盘生长因子(PLGF)、活性氧(ROS)水平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分析汉族女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与免疫学、遗传学、氧化应激的关系。结果年龄>35岁的初产女性、过高或过低的孕前体重指数、孕中期平均动脉压高、流产次数高、具有子痫前期史、糖尿病或肾脏疾病史、多胎妊娠的女性是导致汉族女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主要单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年龄>35岁的初产女性、过高或过低的孕前体重指数、孕中期平均动脉压高、具有子痫前期史、糖尿病或肾脏疾病史、多胎妊娠是导致汉族女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P<0.05);病例组的ACE基因和AT1R基因、Th1/Th2比值、PLGF、ROS和LPO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汉族女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与免疫学、遗传学、胎盘或滋养细胞缺血、氧化应激中的相关指标有关,而且>35岁的初产女性、过高或过低的孕前体重指数、孕中期平均动脉压高、具有子痫前期史、糖尿病或肾脏疾病史、多胎妊娠是导致汉族女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免疫学 遗传学 氧化应激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胆结石胆囊切除术式选择对患者免疫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2
17
作者 李承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1期2538-2540,共3页
目的:观察胆结石胆囊切除术式选择对患者免疫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2月~2015年5月于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150例进行观察,其中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75例设为LC组,行... 目的:观察胆结石胆囊切除术式选择对患者免疫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2月~2015年5月于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150例进行观察,其中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75例设为LC组,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的75例患者设为MC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后机体免疫功能、手术应激反应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术后1d患者免疫功能有所下降,MC组CD^(3+)、CD^(4+)水平降低更为明显(P<0.05);2组术后7d患者免疫功能有所提高,IgG、IgA、IgM、CD8+水平已基本恢复至术前状态,CD^(3+)、CD^(4+)仍低于术前(P<0.01);2组术后1d患者应激反应指标较术前升高,MC组升高更为明显(P<0.01);术后7d各项应激指标有所下降,但皮质醇、BG、CRP 3项指标仍高于术前(P<0.01),MC组CRP水平明显高于LC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与MC均存在着优势及不足,2种术式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但MC对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影响较大,治疗中应根据患者实际身体情况进行术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胆囊切除术 小切口术式 腹腔镜 免疫功能 应激反应
下载PDF
免疫应激介导的何首乌“九蒸九晒”炮制减毒作用及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31
18
作者 李春雨 何琴 +6 位作者 唐进法 沙孟晨 涂灿 张乐 刘振兴 王伽伯 肖小河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69-1076,共8页
基于免疫应激模型,研究何首乌经"九蒸九晒"炮制后对特异质肝损伤大鼠的代谢作用机制。将何首乌和制首乌的50%乙醇提取物单独灌胃或联合无毒剂量的脂多糖(LPS)给予SD大鼠,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 基于免疫应激模型,研究何首乌经"九蒸九晒"炮制后对特异质肝损伤大鼠的代谢作用机制。将何首乌和制首乌的50%乙醇提取物单独灌胃或联合无毒剂量的脂多糖(LPS)给予SD大鼠,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对比考察何首乌炮制前后单用或联合LPS的毒性差异。通过UPLC-QTOF/MS分析不同组别大鼠血浆样品的代谢轮廓谱,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PLS-DA)的分析方法,研究何首乌经"九蒸九晒"炮制前后对特异质肝损伤大鼠血浆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寻找何首乌炮制减毒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将鉴定到的生物标志物输入KEGG数据库中构建代谢通路。结果显示,何首乌炮制前后单次灌胃(5.4 g·kg^(-1))对大鼠ALT和AST无显著影响,肝脏切片未见明显病理学改变;而相同剂量的何首乌和制首乌联合LPS给药后,何首乌组ALT和AST均显著升高(P<0.01),肝脏切片可见明显病理学改变,而制首乌组未出现肝损伤。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LPS组、LPS/制首乌组和LPS/何首乌组血清代谢物谱得到明显分离,发现并鉴定了10个与肝损伤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推测这些生物标志物可能与鞘脂代谢、亚油酸代谢、甾类激素生物合成、半乳糖代谢、类固醇生物合成、细胞色素P450外源性物质代谢、嘧啶代谢、不饱和脂肪酸合成、初级胆汁酸合成,以及牛磺酸与亚牛磺酸代谢等10个代谢通路有关。故何首乌炮制减毒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这些代谢途径相关,以期为何首乌炮制减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免疫应激 特异质肝损伤 代谢组学 通路分析
原文传递
传统无毒中药诱导的免疫特异质型肝损伤及其机制假说 被引量:25
19
作者 柏兆方 孟雅坤 +3 位作者 贺兰芝 唐进法 王伽伯 肖小河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105-1109,共5页
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特别是传统无毒中药的肝损伤问题屡有报道,引起人们对中药安全性的严重担忧,与此同时传统无毒中药肝损伤的客观性在业内外也存在巨大争议。如何科学认知传统无毒中药的肝损伤已成为本领域最具挑战性的国际性难题。既... 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特别是传统无毒中药的肝损伤问题屡有报道,引起人们对中药安全性的严重担忧,与此同时传统无毒中药肝损伤的客观性在业内外也存在巨大争议。如何科学认知传统无毒中药的肝损伤已成为本领域最具挑战性的国际性难题。既往研究多拘泥于从药物角度寻找毒性物质及致毒机制,对可能由患者机体因素,特别是机体免疫介导的中药特异质型肝损伤鲜有关注和研究。笔者对中药肝损伤客观辨识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机体免疫与药物特异质型肝损伤的关系,同时以传统无毒中药何首乌为例,分析其诱导的免疫特异质肝损伤的客观真实性及其机制,在此基础上笔者课题组首次提出了中药特异质肝损伤免疫应激"三因致毒"机制假说,为传统无毒中药肝毒性的客观辨识和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创新和发展了中药安全性评价模式和方法,对于揭示中药肝毒性的客观性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无毒中药 中药特异质肝损伤 何首乌 免疫应激 机制假说
原文传递
中药特异质肝损伤易感因素的代谢组学研究:以何首乌制剂为例 被引量:24
20
作者 周元园 牛明 +10 位作者 涂灿 卫璐戈 葛斐林 张乐 王肖辉 李春雨 刘晓熠 张雅铭 唐怡 肖小河 王伽伯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48-962,共15页
药物特异质肝损伤的易感机制是当前临床毒理学研究的难点.本研究以何首乌制剂——润燥止痒胶囊为例,结合临床病例分析,采用代谢组学探讨其肝损伤可能的易感机制.病例分析表明润燥止痒胶囊相关肝损伤具有较典型的特异质属性,且与免疫异... 药物特异质肝损伤的易感机制是当前临床毒理学研究的难点.本研究以何首乌制剂——润燥止痒胶囊为例,结合临床病例分析,采用代谢组学探讨其肝损伤可能的易感机制.病例分析表明润燥止痒胶囊相关肝损伤具有较典型的特异质属性,且与免疫异常活化有关.在正常小鼠上,灌胃润燥止痒胶囊对肝功能生化指标和肝组织病理无显著影响;在易感模型小鼠,免疫应激造模因素并未引起肝损伤表型,仅伴随肝组织少量炎性免疫细胞浸润,但从代谢组学可见组氨酸和丙氨酸等代谢通路显著上调(P<0.01)和色氨酸等代谢通路显著下调(P<0.01),提示代谢重编程可能是其肝损伤易感因素的重要内在机制;而在免疫应激易感因素基础上,灌胃润燥止痒胶囊引起了显著的肝损伤表型,并伴有肝组织大量炎性免疫细胞浸润和炎症反应,同时代谢组学上亦表现为花生四烯酸、亚油酸、甘油磷脂、胆汁酸等与炎症相关代谢通路的显著改变.综合提示代谢重编程可能是药物特异质肝损伤易感性的重要机制之一.基于易感因素相关的代谢紊乱通路,筛选发现了亚油酸、骨化二醇、18-羟基皮质酮等10个生物标志物可较好地识别易感模型动物(ROC分析中AUC均大于0.9),对临床识别易感人群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特异质肝损伤 何首乌 易感因素 免疫应激 代谢组学 代谢重编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