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t effective polyclonal antisera in one month 被引量:45
1
作者 YUAN XIN HU, Ju YUAN QUO, Lu SHEN, YAN CHEN, Zu CHUAN ZHANG, YONG LIAN ZHANG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Biology, Institute of Biochemistry and Cell Biology, Shanghai Institutes for Biologic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320 Yue Yang Road,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7-160,共4页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immunization procedure, after the first injection of the sample A (emulsion of aimed antigen and 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 to immunize rabbit, successive injections of the sample B (...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immunization procedure, after the first injection of the sample A (emulsion of aimed antigen and 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 to immunize rabbit, successive injections of the sample B (emulsion of aimed antigen and Freund's incomplete adjuvant) were followed every 2-4 weeks. In general,high titer of the corresponding polyclonal antisera will be observed after 4-5 injections of sample B in 3-4months. This report presents a simply modified procedure that was able to stimulate the antisera formation in one month and achieve enough avidity to satisfy either Western blot or immunohistochemistry analysis.It just applied an additional injection of the sample A to the rabbit at the 3rd day after the primary immunization injection. You could gain the high titer of the antisera right after the first sample B injection in one month. This method has produced the desired results in three different recombinant antigens with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 (5.9 KD-55 KD) expressed from prokaryotic or eukaryotic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body Formation immunologic Techniques Animals Blotting Western Emulsions Freund's Adjuvant Immune Sera Immunohistochemistry MICE Mice Inbred BALB C Rabbits Rats Research Support Non-U.S. Gov't Serum Albumin Bovine Specific Pathogen-Free Organisms Time Factors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孙冰洁 朱伟 张波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268-1274,共7页
黄曲霉毒素(AFT)是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在湿热地区食品尤其是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麦等粮油产品中,AFT检出率较高,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对人类健康危害极为突出的一类霉菌毒素。检测粮食、大豆等食品中... 黄曲霉毒素(AFT)是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在湿热地区食品尤其是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麦等粮油产品中,AFT检出率较高,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对人类健康危害极为突出的一类霉菌毒素。检测粮食、大豆等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很多,本文着重概述国内外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技术,尤其是基于免疫学原理的各种检测技术和方法,并对比分析各方法的优缺点,为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免疫学方法 单克隆抗体
原文传递
基于抗体标记的新型碳点在呕吐毒素检测中的研究
3
作者 杜郁 刘智勇 +2 位作者 张毅 张明月 林肖惠 《职业与健康》 CAS 2024年第8期1046-1049,共4页
目的免疫荧光技术是标记免疫技术中发展最早、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检测技术,本研究期望利用该技术制备1种低毒、经济、高效的碳点作为免疫荧光的标记物,并将其标记于呕吐毒素抗体上,利用这种免疫探针去检测识别样品中的呕吐毒素(deoxyn... 目的免疫荧光技术是标记免疫技术中发展最早、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检测技术,本研究期望利用该技术制备1种低毒、经济、高效的碳点作为免疫荧光的标记物,并将其标记于呕吐毒素抗体上,利用这种免疫探针去检测识别样品中的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方法利用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作为表面修饰剂,以柠檬酸为碳源通过微波辅助法制备了1种可以标记于抗体上的碳点,并使用氨基/羧基偶联的方法将这种碳点与DON的抗体相结合,制成免疫荧光探针并镜下观察探针与DON结合的情况。结果这种碳点在激发光为334 nm时能够发出445 nm的强烈蓝光,经过红外表征确定该碳点表面含有羧基,以及PEI所修饰的氨基,因此能够与表面含氨基的抗体结合,并能够发出荧光信号,作为免疫荧光探针去检测相应抗原,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荧光信号。结论将制备的荧光碳点通过氨基/羧基偶联的方法与抗体结合制备了呕吐毒素的免疫荧光探针,并成功将这种免疫探针用于检测D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抗体 免疫学方法 免疫荧光探针
原文传递
粉叶地锦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月华 刘健 +2 位作者 刘菁 刘腾先 张覃沐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2年第4期335-338,共4页
采用免疫器官称重法,溶血素形成、脾抗体分泌细胞及对ConA、LPS诱导的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等实验方法(MTT法)观察粉叶地锦水提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并与绞股蓝水提物相比较。发现二者在等剂量时均可增加小鼠胸腺及脾脏的重量,并能... 采用免疫器官称重法,溶血素形成、脾抗体分泌细胞及对ConA、LPS诱导的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等实验方法(MTT法)观察粉叶地锦水提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并与绞股蓝水提物相比较。发现二者在等剂量时均可增加小鼠胸腺及脾脏的重量,并能提高溶血索形成及脾抗体分泌细胞的形成。体外实验亦证实二者对T、B淋巴细胞均有兴奋作用。提示粉叶地锦同绞股蓝一样均具有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叶地锦 绞股蓝 免疫功能 溶血素
下载PDF
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及保存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邹海珍 《现代食品》 2021年第10期28-30,共3页
食品作为人们生存生活的必要物品,其安全问题是社会各界关心的焦点,微生物无处不在,对食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作为食品安全检验工作的重要基础,其采集流程的规范性及保存技术的实施效果都与最后食品微生物检验结果具... 食品作为人们生存生活的必要物品,其安全问题是社会各界关心的焦点,微生物无处不在,对食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作为食品安全检验工作的重要基础,其采集流程的规范性及保存技术的实施效果都与最后食品微生物检验结果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本文对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与保存进行分析,探讨检验样品质量的重要性以及目前的检验技术,以期提高食品安全检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微生物检验 样品 免疫学法
下载PDF
基于生物免疫的化工园区危险耐受机理及能力评估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国华 李雯雯 陈清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2-148,共7页
为确定化工园区(CIP)危险承受能力,基于生物免疫系统中淋巴细胞形成对特定抗原不发生免疫反应(即对该抗原形成免疫耐受)的原理,从化工园区系统发展历程、危险来源、危险控制的角度,分析园区形成危险耐受的机理。运用多因素评估理论,建... 为确定化工园区(CIP)危险承受能力,基于生物免疫系统中淋巴细胞形成对特定抗原不发生免疫反应(即对该抗原形成免疫耐受)的原理,从化工园区系统发展历程、危险来源、危险控制的角度,分析园区形成危险耐受的机理。运用多因素评估理论,建立化工园区危险耐受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指标权重,用改进的可拓评价法-最大对比度法综合评估化工园区危险耐受能力。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某化工园区。结果表明,该化工园区危险耐受能力良好,但有可能降低,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这个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园区(CIP) 免疫耐受 危险耐受 危险源 危险控制 可拓评价法 层次分析法(AHP)
下载PDF
HBV DNA原位杂交与HBsAg免疫金银法双标记技术
7
作者 赵勇 沈明 +1 位作者 王亮 梁英锐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285-288,共4页
用生物素标记HBV DNA探针与免疫金银法相结合,对5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组织进行了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双染色。结果显示,在同一组织切片上,HBV DNA阳性物(鲜红色)与HBsAg阳性物(黑色)对比鲜明,背景清晰,组织结构完整,方法稳定。文中讨... 用生物素标记HBV DNA探针与免疫金银法相结合,对5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组织进行了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双染色。结果显示,在同一组织切片上,HBV DNA阳性物(鲜红色)与HBsAg阳性物(黑色)对比鲜明,背景清晰,组织结构完整,方法稳定。文中讨论了影响双染色的几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免疫学技术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58株产肠毒素血清型的鉴定
8
作者 董邦全 雷祚荣 +1 位作者 李恩善 郑玉玲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2年第5期356-358,共3页
作者以琼脂免疫扩散试验和免疫斑点法,对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58株通过产毒培养产生的不同血清型的肠毒素进行了鉴定.两法检出的阳性率分别是62.0%(36/58)和77.5%(45/58),前法以检出单一型肠毒素的菌株占多数(24/36),尤以A型居多(... 作者以琼脂免疫扩散试验和免疫斑点法,对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58株通过产毒培养产生的不同血清型的肠毒素进行了鉴定.两法检出的阳性率分别是62.0%(36/58)和77.5%(45/58),前法以检出单一型肠毒素的菌株占多数(24/36),尤以A型居多(21/36);后法则以检出1型以上(多型)肠毒素占多数(34/45),亦以A型出现频率最高(42/45).结果提示,本地区葡萄球菌的产毒率比较高,且以A型肠毒素最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肠毒素 血清型 免疫学
下载PDF
新生儿溶血病预报与产前孕妇IgG抗体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刘光箭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5年第5期900-902,共3页
在妊娠血型不合的胎儿前孕妇就有多种原因产生高效价的IgG抗体,近年来对IgG血型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HDN的早期诊断与防治已受到临床广泛研究。本文就湖北地区1 567例ABO血型不合孕后血清IgG血型抗... 在妊娠血型不合的胎儿前孕妇就有多种原因产生高效价的IgG抗体,近年来对IgG血型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HDN的早期诊断与防治已受到临床广泛研究。本文就湖北地区1 567例ABO血型不合孕后血清IgG血型抗体的实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湖北地区妊娠以后血型不合有流产、死胎或可疑HDN史1 567例孕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 新生儿溶血病 免疫血清学试验 IGG抗体效价
原文传递
免疫平衡调节阴阳法治疗气血虚弱湿热壅滞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丰存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610-611,共2页
目的:观察免疫平衡调节阴阳法治疗气血虚弱湿热壅滞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中医康复科住院或门诊收治的气血虚弱湿热壅滞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2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8例,采用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SASP)治疗,... 目的:观察免疫平衡调节阴阳法治疗气血虚弱湿热壅滞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中医康复科住院或门诊收治的气血虚弱湿热壅滞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2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8例,采用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SASP)治疗,3次.d-1,每次1 g,口服。治疗组158例,给予芪翁愈溃汤,水煎服,1剂.d-1;并配合神阙穴中药外敷,每3d更换1次。两组均治疗8周,治疗期间忌辛辣油腻生冷饮食、注意休息、心情舒畅,并给予必要的对症处理。结果:对照组68例,痊愈22例,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16例,有效率76.47%;治疗组158例,痊愈123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14例,有效率91.14%;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χ2=8.885,ν=1,P=0.003)。观察显示,患者均完成了研究,治疗药物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芪翁愈溃汤联合神阙穴外敷免疫平衡调节阴阳法治疗气血虚弱湿热壅滞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满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气血虚弱湿热壅滞型 芪翁愈溃汤 免疫平衡调节阴阳法 中药外敷
下载PDF
隐孢子虫免疫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红玉 菅复春 +1 位作者 张素梅 张龙现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78-182,共5页
隐孢子虫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机会性致病原虫病,可通过食源和水源等途径传播,主要引起免疫抑制人群和易感动物腹泻,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免疫学检测方法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应用广泛。该文主要介绍了免疫荧光检测、酶... 隐孢子虫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机会性致病原虫病,可通过食源和水源等途径传播,主要引起免疫抑制人群和易感动物腹泻,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免疫学检测方法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应用广泛。该文主要介绍了免疫荧光检测、酶免疫分析法、免疫层析法、酶联免疫电转印法、免疫磁珠分离法、流式细胞仪技术等几种常用的隐孢子虫免疫学检测方法,并初步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孢子虫 免疫学检测方法 腹泻
原文传递
基于异病同治探讨器官移植与免疫型复发性流产治疗思路
12
作者 缪颖琦 凌琳 +3 位作者 陶颖莉 赵淑航 吕品秋 谢婷婷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6期196-200,共5页
通过分析器官移植与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西医病理机制和中医病因病机,认为二者存在诸多相同点,在中医上则均以肾虚为本,兼有脾虚,以瘀血、痰浊等为标,形成本虚标实之证。二者具有异病同治之理论基础,故治疗方法可相互借鉴,主要有补肾安... 通过分析器官移植与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西医病理机制和中医病因病机,认为二者存在诸多相同点,在中医上则均以肾虚为本,兼有脾虚,以瘀血、痰浊等为标,形成本虚标实之证。二者具有异病同治之理论基础,故治疗方法可相互借鉴,主要有补肾安胎法、健脾祛湿法、活血化瘀法,在药物上可选择运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如冬虫夏草、丹参、山茱萸、雷公藤等。同时,在重视“证同”之外,还需注意“病异”之处,针对二者的疾病特点及临床表现,宜在治法和用药上加以区别。尤其是妊娠用药的特殊性,宜考虑部分用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免疫型复发性流产 异病同治 补肾安胎法 健脾祛湿法 活血化瘀法 妊娠用药
原文传递
干旱和盐胁迫诱导甜菜叶中的甜菜碱醛脱氢酶的积累 被引量:45
13
作者 梁峥 骆爱玲 +1 位作者 赵原 汤岚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SCD 1996年第2期161-164,共4页
应用双向免疫扩散方法测定表明,甜菜叶片的甜菜碱醛脱氢酶能与菠菜的甜菜碱醛脱氢酶抗体发生交叉反应。渗透势-0.65 ̄-2.6MPa的甘露醇溶液或200~300mmol/L的NaCl溶液,诱导甜茶叶片甜菜碱醛脱氢酶积累明... 应用双向免疫扩散方法测定表明,甜菜叶片的甜菜碱醛脱氢酶能与菠菜的甜菜碱醛脱氢酶抗体发生交叉反应。渗透势-0.65 ̄-2.6MPa的甘露醇溶液或200~300mmol/L的NaCl溶液,诱导甜茶叶片甜菜碱醛脱氢酶积累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干旱胁迫 盐胁迫 甜菜碱醛脱氢酶
下载PDF
运动免疫学研究概述 被引量:31
14
作者 陈佩杰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7-41,共5页
运用文献综述方法,论述了运动免疫学的研究方法,运动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讨论了运动免疫学的分子基础;提出了运动免疫学今后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运动免疫学 运动训练 研究方法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3
15
作者 赵青菊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0年第5期283-285,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实施肠内营养对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16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GCS≤8分)半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每组84例。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两组患者在入院后10d血清中IgG、IgA、IgM及Ig...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实施肠内营养对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16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GCS≤8分)半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每组84例。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两组患者在入院后10d血清中IgG、IgA、IgM及IgE含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值,对比两组的免疫功能变化。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后病人免疫功能明显下降,而EN组患者血清中的IgG、IgA、IgM显著高于PN组(P<0.05);CD4+水平及CD4+/CD8+比值明显高于PN组(P<0.05);IgE明显低于PN组(P<0.05)。EN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N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肠内营养 免疫功能 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组化法
下载PDF
PBL联合LBL模式在肿瘤免疫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葵 郑朝晖 +8 位作者 缪金林 丁进 冯媛 马樱 许英明 冷南 吴振彪 贾俊峰 朱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2137-2140,共4页
目的:比较传统的以授课为主的教学方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模式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s based learning,PBL)联合LBL教学模式对肿瘤免疫教学效果的影响,以期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在2016年肿瘤免疫教学中,选取空军军医... 目的:比较传统的以授课为主的教学方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模式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s based learning,PBL)联合LBL教学模式对肿瘤免疫教学效果的影响,以期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在2016年肿瘤免疫教学中,选取空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两个班级共112名本科生,并将两个班级分别作为对照组(LBL)和实验组(LBL联合PBL),通过书面考试与调查问卷评估教学效果。结果:在理论考试中,实验组的考核总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两组之间的客观题成绩无显著差异(P>0.05),而实验组的理解应用题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91.7%的学生认为PBL模式优于传统LBL模式,且86.7%学生认为PBL联合LBL优于单一的PBL模式。结论:PBL联合LBL教学模式可提高肿瘤免疫课程的教学质量,并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 教学方法 PBL教学模式 LBL教学模式
下载PDF
食源性致病菌免疫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7
作者 章钢刚 赖卫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3414-3419,共6页
食源性致病菌广泛存在,因其能引起人的疾病甚至死亡,而越来越受世界各国的关注。食源性致病菌传统检测方法为培养法,其费时耗力,不适用于快速检测。本文介绍的免疫学方法具有方便、快速等优点,因而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免疫学检测方法主... 食源性致病菌广泛存在,因其能引起人的疾病甚至死亡,而越来越受世界各国的关注。食源性致病菌传统检测方法为培养法,其费时耗力,不适用于快速检测。本文介绍的免疫学方法具有方便、快速等优点,因而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免疫学检测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层析法、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乳胶凝集法等。本文着重对这些方法的原理及其应用进行综述,阐述其优缺点,同时对免疫学检测方法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免疫学方法 快速检测
下载PDF
提高医学免疫学教学效果探讨 被引量:13
18
作者 林巧爱 薛向阳 +1 位作者 张丽芳 陈庆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11年第5期407-409,共3页
为让学生在学习医学免疫学的过程中易懂易学,增加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进行本科医学免疫学教学实践中,把握初学者的认知规律,换位思考,从学生思维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和次序、前后知识滚动强化、多种教学... 为让学生在学习医学免疫学的过程中易懂易学,增加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进行本科医学免疫学教学实践中,把握初学者的认知规律,换位思考,从学生思维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和次序、前后知识滚动强化、多种教学手段结合使用、应用PBL教学理念等进行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教学方法 换位思考
下载PDF
文献汇报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实践和探讨 被引量:12
19
作者 侯晋 周烨 +2 位作者 刘星光 李楠 王全兴 《基础医学教育》 2011年第11期969-971,共3页
医学免疫学是基础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理论抽象、知识点更新迅速和研究方法独特等特点。在八年制医学生的免疫学教学中,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和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科研思维目前广受关注。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医学免疫学是基础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理论抽象、知识点更新迅速和研究方法独特等特点。在八年制医学生的免疫学教学中,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和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科研思维目前广受关注。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员自主文献汇报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员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学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形成合理的科研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教学方法 文献汇报 教学研究
下载PDF
副溶血弧菌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阳 孔繁德 +2 位作者 徐淑菲 吴德峰 林立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49-54,62,共7页
副溶血弧菌引发食物中毒的规模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目前已超过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跃居首位。因此需要从多方面加强检测,以防止该菌对食品造成的大面积污染,保证人的身体健康。为此本文全面介绍了副溶血弧菌的各种检测方法,包括:传统方法,... 副溶血弧菌引发食物中毒的规模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目前已超过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跃居首位。因此需要从多方面加强检测,以防止该菌对食品造成的大面积污染,保证人的身体健康。为此本文全面介绍了副溶血弧菌的各种检测方法,包括:传统方法,免疫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传感器技术等,为副溶血弧菌的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检测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 食物中毒 免疫学方法 传感器技术 上升趋势 沙门氏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