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PTA1的细胞分布及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田方 金伯泉 +3 位作者 姜绍谆 刘雪松 申立中 夏海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53-57,共5页
PTA1分子是一种新的人类T细胞活化抗原,同时表达于血小板表面,最近基因克隆序列表明,PTA1分子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一个新的成员。PTA1分子与杀伤性T淋巴细胞的分化密切相关,并参与血小板的凝集和活化。本文应用P... PTA1分子是一种新的人类T细胞活化抗原,同时表达于血小板表面,最近基因克隆序列表明,PTA1分子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一个新的成员。PTA1分子与杀伤性T淋巴细胞的分化密切相关,并参与血小板的凝集和活化。本文应用PTA1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分析,对PTA1抗原在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人胎儿胸腺细胞及各种血液细胞系的分布及表达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结果表明,正常人PBMC经PHA刺激后PTA1有较高水平表达,并与Tac抗原(CD25)表达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MA刺激的胎儿胸腺细胞、PMA刺激的Jurkat细胞和T淋巴细胞杂交瘤细胞系47C7均有高水平的表达,而B淋巴细胞系和绝大多数髓样细胞系则不表达该抗原。此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PTA1分子的功能,以及对PTA1配体的鉴定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 抗原 淋巴细胞 免疫球蛋白 超家族 PTA1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介导炎症与粘附分子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方亚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37-40,共4页
粘附分子与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之间有密切关系。炎症过程中,粘附分子介导的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粘附是第1步也是较为关键的步骤。主要有3类粘附分子家族参与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之间的粘附:选择素家族、整合素家族和... 粘附分子与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之间有密切关系。炎症过程中,粘附分子介导的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粘附是第1步也是较为关键的步骤。主要有3类粘附分子家族参与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之间的粘附:选择素家族、整合素家族和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子。不同种类的粘附分子依次表达或活化与去活化在这一粘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首先,中性粒细胞减速,在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滚动,这由选择素介导;接着,活化的整合素分子与内皮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子(ICAM_s)结合使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之间牢固结合;然后,中性粒细胞游出管,这依赖于趋化因子、整合素及PECAM-1。因粘附分子与炎症有密切关系,故可考虑用粘附分子抑制剂来治疗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附分子 中性粒细胞 内皮细胞 炎症 选择素 整合素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下载PDF
Myosin binding protein C:Structural abnormalities in famili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被引量:2
3
作者 Cecily E OAKLEY Brett D HAMBLY +1 位作者 Paul MG CURMI Louise J BROWN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2期95-110,共16页
The muscle protein myosin binding protein C (MyBPC) is a large multi-domain protein whose role in the sarcomere is complex and not yet fully understood. Mutations in MyBPC ar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the heart diseas... The muscle protein myosin binding protein C (MyBPC) is a large multi-domain protein whose role in the sarcomere is complex and not yet fully understood. Mutations in MyBPC ar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the heart disease famili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FHC) and these experiments of nature have provided some insight into the intricate workings of this protein in the heart. While some regions of the MyBPC molecule have been assigned a function in the regulation of muscle contraction, the interaction of other regions with various parts of the myosin molecule and the sarcomeric proteins, actin and titin, remain obscure. In additic n, several intra-domain interactions between adjacent MyBPC molecules have been identified. Although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molecule (a series of immunoglobulin and fibronectin domains) has been elucidated, the assembly of MyBPC in the sarcomere is a topic for debate. By analysing the MyBPC sequence with respect to FHC-causing mutations it is possible to identify individual residues or regions of each domain that may be important either for binding or regulation. This review looks at the current literature, in concert with alignments and the structural models of MyBPC, in an attempt to understand how FHC mutations may lead to the disease st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结构异常 肥大型心肌病 肌原纤维蛋白 免疫球蛋白总科 突变
下载PDF
神经粘附分子CHL1在神经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欣 朱玲玲 范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25-928,共4页
粘附分子通过介导细胞间相互作用发挥其在发育、再生和突触修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神经细胞粘附分子CHL1(close homologue of L1)是近年发现的粘附分子,属于粘附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集中表达于神经系统,通过亲异性作用(heterophilic in... 粘附分子通过介导细胞间相互作用发挥其在发育、再生和突触修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神经细胞粘附分子CHL1(close homologue of L1)是近年发现的粘附分子,属于粘附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集中表达于神经系统,通过亲异性作用(heterophilic interaction)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进而参与神经系统的发育、轴突的生长、迁移及导向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神经粘附分子CHL1 神经系统
下载PDF
细胞黏附分子在食管鳞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余小琴 杨雪妮 +3 位作者 杨春森 周素伊 朱奕颖 杨俊宝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14期2789-2795,共7页
钙黏蛋白中的多个成员与食管鳞癌的侵袭转移有关,其中上皮钙黏素通过Wnt/β联蛋白等通路影响食管鳞癌的进展和预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对食管鳞癌细胞的生长转移有显著影响,可作为预后指标和治疗靶点;整合素家族的α_(5)、α_(6)、α_... 钙黏蛋白中的多个成员与食管鳞癌的侵袭转移有关,其中上皮钙黏素通过Wnt/β联蛋白等通路影响食管鳞癌的进展和预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对食管鳞癌细胞的生长转移有显著影响,可作为预后指标和治疗靶点;整合素家族的α_(5)、α_(6)、α_(7)、α_(11)、β_(1)等在食管鳞癌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上调,可作为侵袭指标;选择素主要参与食管鳞癌细胞的血行转移;其他细胞黏附分子,如CD44、闭合蛋白、上皮细胞黏附分子也可影响食管鳞癌的侵袭转移。深入研究黏附分子与食管鳞癌的关系对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预后和治疗靶点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钙黏蛋白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整合素 选择素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与支气管哮喘
6
作者 沈雪艳 沈华浩 《国际呼吸杂志》 2007年第11期835-837,共3页
本文概述了免疫球蛋白超家族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结构、表达和调节。主要阐述VCAM-1、ICAM-1参与嗜酸粒细胞(EOS)、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的黏附、迁移过程,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和气道重构过程... 本文概述了免疫球蛋白超家族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结构、表达和调节。主要阐述VCAM-1、ICAM-1参与嗜酸粒细胞(EOS)、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的黏附、迁移过程,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和气道重构过程,探讨支气管哮喘(哮喘)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细胞间黏附分子-1 支气管哮喘
原文传递
模式匹配分析方法检索免疫球蛋白样功能区
7
作者 王槐春 吴加金 +1 位作者 白炎 唐佩弦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1年第2期249-256,共8页
运用计算机进行核酸和蛋白质的序列分析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较新发展,这项技术已越来越多地用于研究大量积累的序列数据。蛋白质功能区是蛋白质分子中能独立折叠成具有一定结构并执行特定功能的结构域,所有具有同一类功能区的分子统... 运用计算机进行核酸和蛋白质的序列分析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较新发展,这项技术已越来越多地用于研究大量积累的序列数据。蛋白质功能区是蛋白质分子中能独立折叠成具有一定结构并执行特定功能的结构域,所有具有同一类功能区的分子统称为一个蛋白质的超族(protein superfamily)。本文通过对免疫球蛋白(Ig)超族及其功能区序列所进行的分析,建立了一种根据功能区之保守片段残基组成的模式匹配分析检索蛋白质功能区的方法,它先根据多序列的对准比较确定某一类功能区之保守片段,再对已知的保守片段各位置上氨基酸残基组成进行统计分析,然后根据与统计数值相匹配的方法,计算待检序列残基组成的统计学意义,由此确定功能区的存在。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它不仅可以检出已知的具有某一类功能区的分子,而且还可能发现新的具有该功能区的分子,从而推测后者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功能区 模式匹配分析
下载PDF
IgSF CAMs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8
作者 冯京汇 杨皓翔 +4 位作者 马梦宇 刘艺丹 褚旭 张彦可(综述) 孔庆霞(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471-473,共3页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子(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IgSF)是指至少含有一个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的蛋白质,该家族是基因组编码的最常见蛋白质类别之一。IgSF中的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CAMs)部分成员在神经系统中高度表达,...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子(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IgSF)是指至少含有一个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的蛋白质,该家族是基因组编码的最常见蛋白质类别之一。IgSF中的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CAMs)部分成员在神经系统中高度表达,包括接触蛋白亚家族(Contactins,CNTNs)、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NCAM)、L1亚家族,通过调节神经元发育、神经网络形成,突触维持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接触蛋白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
下载PDF
IgSF类细胞粘附分子与腺样囊性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薛凡 张引成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 研究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immunoglobulinsuperfamily ,IgSF)类细胞粘附分子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3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间粘附分子 - 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 1,I... 目的 研究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immunoglobulinsuperfamily ,IgSF)类细胞粘附分子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3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间粘附分子 - 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 1,ICAM - 1)、血管间细胞粘附分子 - 1(VascularCellAdhesionMolecule - 1,VCAM - 1)和神经细胞粘附分子 (NeuralCellAdhesionMolecule,NCAM )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ICAM - 1,VCAM - 1和NCAM的表达率分别是 72 .2 % ,6 3.9%和 2 2 .2 % ,表达程度与肿瘤的分型相关。ICAM - 1,VCAM- 1与淋巴结的转移及复发呈正相关 ;NCAM与淋巴结的转移及复发负相关。结论 ICAM - 1和VCAM - 1可能通过与相应的配体作用而使肿瘤发生侵袭转移 ;NCAM则通过调控细胞的增殖是一种具有抗侵袭力的粘附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AM-1 NCAM ICAM-1 SF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 表达 癌侵袭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负相关 调控
下载PDF
补体受体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子在调节肝脏免疫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杨树森 李京涛 +1 位作者 闫曙光 焦俊喆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3-609,共7页
库普弗细胞(KC)是肝脏免疫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维持组织稳态和应对肝损伤的快速反应至关重要。补体受体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子(CRIg)是KC膜上的一种受体蛋白,其既能以补体结合的方式捕获流经肝脏血液中的病原体,也可以通过调节肝... 库普弗细胞(KC)是肝脏免疫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维持组织稳态和应对肝损伤的快速反应至关重要。补体受体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子(CRIg)是KC膜上的一种受体蛋白,其既能以补体结合的方式捕获流经肝脏血液中的病原体,也可以通过调节肝脏内的免疫细胞介导肝脏免疫反应。近年来CRIg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其在调节肝脏免疫中的关键地位,本文综述了CRIg的主要作用方式以及其在调节肝脏免疫中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受体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子 库普弗细胞 肝脏免疫 病原体
下载PDF
探讨免疫球蛋白超级家族成员9促进肺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邱萍英 林裕龙 +2 位作者 卢敏莹 徐鹏 杨凤啸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1-447,共7页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位于第一位的恶性肿瘤。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大约占整个肺癌的40%。但是,目前对肺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尚未阐明。TCGA在线数据库GEPIA证实,免疫球蛋白超级家族成员9(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位于第一位的恶性肿瘤。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大约占整个肺癌的40%。但是,目前对肺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尚未阐明。TCGA在线数据库GEPIA证实,免疫球蛋白超级家族成员9(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member 9,IGSF9)在肺腺癌中的平均表达量是6.56,其在正常癌旁组织中的平均表达量是0.55,提示IGSF9在肺腺癌中的表达量是正常癌旁组织的11.93倍。人类蛋白组学数据库也提示,IGSF9在肺腺癌中高表达。通过qRT-PCR检测IGSF9在肺腺癌细胞中的表达量,发现其在A549和H1299细胞中的表达量分别是其在BEAS-2B细胞中的4.17倍和6.6倍。细胞功能实验发现,过表达IGSF9,其LUAD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增加。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发现,在A549细胞中,对照组平板克隆大约有240个,过表达IGSF9后,该组细胞的平板克隆数大约是385个,实验组的克隆数目是对照组的1.60倍(P<0.01)。敲低IGSF9,则LUAD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发现,在H1299细胞中,对照组平板克隆大约有320个,敲低IGSF9后,该组细胞的平板克隆数大约是164个,实验组的克隆数目仅为对照组的51.25%(P<0.01)。生物信息学预测结合后期研究证实,IGSF9可显著抑制叉头蛋白K2(forkhead box protein K2,FOXK2)的表达。MTS实验发现,过表达FOXK2可显著逆转IGSF9对LUAD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而敲低FOXK2则可明显补偿敲低IGSF9对LUAD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这些结果提示,IGSF9通过下调FOXK2从而促进LUAD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超级家族成员9 叉头蛋白K2 肺腺癌 增殖
下载PDF
ISLR通过活化PI3K-AKT通路促进上皮-间质转化影响骨肉瘤细胞恶性进展研究
12
作者 李青山 郭红生 贾天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7-21,29,共6页
目的 研究含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亮氨酸丰富重复蛋白(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containing leucine-rich repeat protein,ISLR)参与骨肉瘤细胞恶性进展的作用及其潜在调节机制。方法 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骨肉瘤组织... 目的 研究含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亮氨酸丰富重复蛋白(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containing leucine-rich repeat protein,ISLR)参与骨肉瘤细胞恶性进展的作用及其潜在调节机制。方法 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骨肉瘤组织和细胞中ISLR mRNA水平。通过转染ISLR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序列或阴性对照shRNA(negative-control shRNA,NC shRNA)序列至U2OS细胞,后用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 kinase,PI3K)激活剂740 Y-P处理细胞。通过CCK-8法、Transwell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活力、侵袭能力和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ISLR蛋白、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上皮钙黏蛋白(epitheia-cadherin,E-cadherin)、神经钙黏蛋白(nerve-cadherin,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Snail]、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通路相关蛋白、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yl aspartate-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 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Bax)]和肿瘤增殖标志物Ki67蛋白表达。采用慢病毒转染的U2OS细胞注射裸鼠构建异种移植瘤模型,监测肿瘤生长情况。结果 与癌旁组织(1.01±0.02)相比,骨肉瘤组织(5.14±1.63)中ISLR mRNA水平显著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332,P<0.001)。与正常人成骨细胞hFOB1.19(1.01±0.01)相比,骨肉瘤细胞MG63(3.05±0.57),U2OS(4.55±0.79),HOS(2.46±0.41),Saos-2(2.62±0.44)和143B(3.62±0.51)中ISLR mRNA相对表达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83,8.473,3.471,3.854,6.247,均P<0.05)。与对照组和NC shRNA组比较沉默ISLR明显抑制了U2OS细胞增殖(t=6.593,6.835)及侵袭(t=8.621,8.448),促进细胞凋亡(t=25.505,25.5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沉默ISLR明显促进U2OS细胞中Caspase-3活性(t=13.489,13.366)及Bax蛋白(t=8.628,8.524)表达,抑制Bcl-2蛋白(t=10.948,10.7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细胞增殖 上皮-间质转化 含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亮氨酸丰富重复蛋白 PI3K/AKT通路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8及其翻译后修饰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可 李旭 王妍 《军事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36-239,F0003,共5页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8(IgSF8)是IgSF成员之一,其胞内短尾结构域与细胞的多种生物学效应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棕榈酰化和糖基化是IgSF8分子主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形式。IgSF8和CD9的棕榈酰化可能对二者的异源聚合体形成以及发挥生物学功能起...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8(IgSF8)是IgSF成员之一,其胞内短尾结构域与细胞的多种生物学效应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棕榈酰化和糖基化是IgSF8分子主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形式。IgSF8和CD9的棕榈酰化可能对二者的异源聚合体形成以及发挥生物学功能起支持作用。近年来的多项研究表明,IgSF8在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和神经系统发育等多种生物学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该文主要对IgSF8的分子特征和翻译后修饰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解析IgSF8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8 棕榈酰化 糖基化 四跨膜蛋白超家族
原文传递
IGSF10通过抑制FAK/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右美托咪定对乳腺癌促进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娜萍 张磊 +1 位作者 方琦 王磊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052-1061,共10页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10(IGSF10)对右美托咪定(DEX)干预的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以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人乳腺癌细胞MCF-7、ZR-75-1、MDA-MB-231和MDA-MB-415为...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10(IGSF10)对右美托咪定(DEX)干预的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以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人乳腺癌细胞MCF-7、ZR-75-1、MDA-MB-231和MDA-MB-415为研究对象,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IGSF10在细胞中的表达。选取IGSF10表达最低的细胞株为后续实验的研究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过表达阴性对照组和IGSF10过表达组,用于研究IGSF10对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分为空白对照组、DEX组、DEX+过表达阴性对照组和DEX+IGSF10过表达组,用于研究IGSF10对DEX诱导的乳腺癌细胞的影响。IGSF10过表达质粒载体转染乳腺癌细胞;细胞计数盒8(CCK8)、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IGSF10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IGSF10对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Ki-67、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E-钙黏蛋白(E-cadb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黏着斑激酶(FA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蛋白激酶B(AKT)表达的影响。结果与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相比,乳腺癌细胞系MCF-7(0.66±0.06和0.76±0.07)、ZR-75-1(0.60±0.04和0.69±0.05)、MDA-MB-231(0.31±0.04和0.38±0.06)和MDA-MB-415(0.39±0.03和0.43±0.05)中IGSF1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F值分别为105.80和66.41,均P<0.001),选择IGSF10表达最低的MDA-MB-231细胞株进行后续实验。与空白对照组和过表达阴性对照组相比,IGSF10过表达组24和48 h细胞活力(F_(24 h)=35.84,F_(48 h)=28.30,均P<0.001)、克隆数量(F=57.42,P<0.00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F_(迁移)=67.81,F_(侵袭)=84.22,均P<0.001)降低,PCNA、Ki-67、MMP-2、MMP-9、N-cadherin、Vimentin、磷酸化(p-)FAK/FAK、p-PI3K/PI3K和p-AKT/AKT蛋白表达下调(F值分别为20.68、22.58、38.49、31.93、35.49、28.33、78.22、52.17和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10 右美托咪定 FAK/PI3K/AKT信号通路 增殖 侵袭 迁移
原文传递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补体受体参与疾病发生的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曾斌 江翠华 张吉翔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8-650,共3页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补体受体(complement receptor of the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CRIg)可通过T细胞和细胞因子等调节免疫反应,参与多种疾病发生。文中对动物模型研究CRIg在免疫性肝损伤、肠缺血再灌注损伤、Ⅰ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补体受体(complement receptor of the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CRIg)可通过T细胞和细胞因子等调节免疫反应,参与多种疾病发生。文中对动物模型研究CRIg在免疫性肝损伤、肠缺血再灌注损伤、Ⅰ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及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补体受体 疾病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胰腺癌组织中TRPC6、B7-H1蛋白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福昌 张洪彦 焦宇柯 《实用癌症杂志》 2021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6(TRPC6)、B7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1(B7-H1)蛋白表达与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后胰腺癌病理标本112例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2组标本中的TRPC6、B7-H...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6(TRPC6)、B7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1(B7-H1)蛋白表达与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后胰腺癌病理标本112例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2组标本中的TRPC6、B7-H1蛋白表达强度,比较不同年龄、性别、病灶大小、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病理标本中TRPC6、B7-H1蛋白表达强度差异。结果胰腺癌癌组织中的TRPC6蛋白、B7-H1蛋白表达强度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结阳性转移的胰腺癌组织中的TRPC6蛋白、B7-H1蛋白表达强度均高于淋巴结阴性胰腺癌患者(P<0.05);在不同TNM分期的胰腺癌组织中,Ⅰ期、Ⅱ期、Ⅲ期胰腺癌组织中的TRPC6、B7-H1蛋白表达强度呈逐渐增强的趋势,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癌组织中TRPC6蛋白、B7-H1蛋白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并且与胰腺癌的发生及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6 B7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1 病理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Siglec-4b like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杜娟娟 董浚键 +3 位作者 叶星 孙成飞 田园园 卢迈新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76,共10页
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嗜中性粒细胞中克隆了唾液酸结合型免疫球蛋白凝集素Siglec-4b like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的表达;2)成鱼组织中的分布;3)人工感染无乳链球菌(S... 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嗜中性粒细胞中克隆了唾液酸结合型免疫球蛋白凝集素Siglec-4b like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的表达;2)成鱼组织中的分布;3)人工感染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GBS)后组织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Siglec-4b like具有与哺乳类Siglec-4相似的特异性结构域及保守氨基酸残基;早期胚胎发育Siglec-4b like基因在卵子中有一定表达量,受精后7 h即卵裂期表达上调,随后表达下降;Siglec-4b like基因在所检测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鳃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肌肉、皮肤、头肾和肠,其他组织的表达量较低;人工感染无乳链球菌后,Siglec-4b like在鳃、肾与肠等多个组织的表达均呈下调趋势。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Siglec-4b like对罗非鱼免疫系统的调控作用及其与无乳链球菌免疫逃逸机制关系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唾液酸结合型免疫球蛋白凝集素Siglec-4b LIKE 组织表达 胚胎发育 无乳链球菌GBS
下载PDF
补体免疫抑制剂-免疫球蛋白超家族补体受体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陶思跃 尤涛 +1 位作者 毕意辉 苏盖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67-1269,共3页
目的构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补体受体(CRIg)的原核表达质粒pSmartⅠ-SUMO-CRIg,并通过大肠杆菌表达体系对其进行表达和纯化,并检测表达产物活性.方法从人肝脏细胞HHMa中提取总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DNA无缝克隆技术,将编... 目的构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补体受体(CRIg)的原核表达质粒pSmartⅠ-SUMO-CRIg,并通过大肠杆菌表达体系对其进行表达和纯化,并检测表达产物活性.方法从人肝脏细胞HHMa中提取总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DNA无缝克隆技术,将编码人CRIg胞外段基因序列克隆至pSmart-Ⅰ载体上,选择阳性菌落进行质粒提取和测序,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对其表达产物进行检测,预测SDS-PAGE检测结果位于40 000处.最后通过补体旁路途径溶血实验检测其活性.重复3次实验取算术平均值绘制溶血曲线.结果扩增出的人CRIg片段长度为819 bp,测序结果比对为人CRIg胞外段序列,提取质粒转化至Rosetta菌株后通过IPTG诱导发现CRIg可以稳定在上清中表达.溶血实验证明25 μm蛋白浓度可以几乎完全抑制溶血.结论 CRIg可以在原核表达体系中实现可溶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补体受体基因 补体 免疫抑制剂 无缝克隆 原核表达载体
原文传递
神经元GPI锚定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李光涛 隋玮 +2 位作者 刘炳岩 袁建刚 强伯勤 《生物工程进展》 CSCD 2001年第5期52-55,共4页
神经系统中的IgSF蛋白是一类重要的神经细胞表面分子 ,种类繁多 ,功能多样 ,其中一类分子缺乏跨膜区 ,通过GPI锚结合在细胞膜上 ,表现出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本文对该类神经元GPI锚定蛋白分子作一系统介绍。根据结构特点 ,神经元GPI锚... 神经系统中的IgSF蛋白是一类重要的神经细胞表面分子 ,种类繁多 ,功能多样 ,其中一类分子缺乏跨膜区 ,通过GPI锚结合在细胞膜上 ,表现出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本文对该类神经元GPI锚定蛋白分子作一系统介绍。根据结构特点 ,神经元GPI锚定蛋白分子可分为三类 ,各类分子通过Ig结构域与其自身或其它蛋白分子进行顺式或反式结合 ,调节神经细胞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GPI锚定蛋白 结构 功能
下载PDF
高危型HPV感染共刺激分子B7-H1的表达及其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相关性
20
作者 王珍 应慧群 舒媚 《浙江实用医学》 2021年第2期115-118,142,共5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感染协同刺激分子B7同源物l(B7-H1)的表达及其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6月浙江省永康市中医院收治的HPV阳性患者160例。采用qRT-PC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并比较不同HPV型感染者阴道灌洗...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感染协同刺激分子B7同源物l(B7-H1)的表达及其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6月浙江省永康市中医院收治的HPV阳性患者160例。采用qRT-PC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并比较不同HPV型感染者阴道灌洗液B7-H1的表达水平,比较不同宫颈上皮内瘤级别变阴道灌洗液B7-H1表达水平。结果160例共检出HPV16、HPV18、HPV52、HPV56、HPV58共5种高危型HPV,其中HPV16感染最多,占40.63%。65例HPV16感染患者中无病变者20例(30.77%)、LSIL者22例(33.85%)、HSIL者15例(23.08%)、宫颈癌患者8例(12.31%)。高危型HPV16感染者阴道灌洗液B7-H1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其他高危型HPV感染患者(P<0.05);随着高危型HPV16感染患者宫颈上皮内瘤变级别的升高,其阴道灌洗液B7-H1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HPV16感染者阴道灌洗液B7-H1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表达水平与其宫颈上皮内瘤变级别均呈正相关(r_(B7-H1 mRNA相对表达量)=0.878、r_(B7-H1 mRNA蛋白表达水平)=0.825,P<0.05)。结论高危型HPV中以HPV16感染最多见;B7-H1与高危型HPV16感染及其宫颈病变均密切相关,可能作为高危型HPV16感染的宫颈癌癌前病变预防性干预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 宫颈上皮内瘤变 B7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