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公藤多苷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免疫球蛋白A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关毅标 罗福漳 赵学峰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87-789,共3页
目的:评价雷公藤多苷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免疫球蛋白A( IgA)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5例免疫球蛋白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与试验组34例。对照组予以口服盐酸贝那普利5~20 mg· d-1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 目的:评价雷公藤多苷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免疫球蛋白A( IgA)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5例免疫球蛋白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与试验组34例。对照组予以口服盐酸贝那普利5~20 mg· d-1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口服雷公藤多苷20 mg,每天3次,2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相关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67.74%( 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仅尿蛋白定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他各项指标尿白蛋白、血清肌酸酐和肾小球滤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试验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0%,试验组为14.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免疫球蛋白A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A肾病 雷公藤多苷 盐酸贝那普利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IgA肾病伴黏膜感染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浩锋 丁少波 +1 位作者 曾文谊 徐国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6期4-6,共3页
目的研究探讨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伴黏膜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25例IgA肾病伴黏膜感染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5例)。两组均给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在此... 目的研究探讨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伴黏膜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25例IgA肾病伴黏膜感染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5例)。两组均给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他克莫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尿素氮、血肌酐、24h尿蛋白)、血清炎症因子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尿素氮、血肌酐、24h尿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s-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EGF、ET-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与糖皮质激素联合用于IgA肾病伴黏膜感染患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可更好地改善肾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A肾病 他克莫司 黏膜感染 糖皮质激素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筛选IgA肾病铁死亡关键基因
3
作者 杨柏新 付少杰 +2 位作者 闫冀 贾冶 徐弘昭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10期1160-1169,共10页
目的本研究利用机器学习探索IgA肾病(IgAN)铁死亡的潜在诊断标志物及其生物学过程,并研究其与IgAN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来自IgAN患者和对照组的肾小球组织的微阵列数据集(GSE93798,GSE104948),通过FerrDb数据库获... 目的本研究利用机器学习探索IgA肾病(IgAN)铁死亡的潜在诊断标志物及其生物学过程,并研究其与IgAN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来自IgAN患者和对照组的肾小球组织的微阵列数据集(GSE93798,GSE104948),通过FerrDb数据库获取全部铁死亡相关基因数据,获得IgAN组和对照组中有差异表达的铁死亡相关基因(P<0.05)。用LASSO回归、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三种机器学习策略来确定潜在的IgAN铁死亡诊断标志物。为了评估这些潜在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效果,分别绘制了训练集和验证集的ROC曲线。此外,还采用CIBERSORT算法评估了IgAN肾组织的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并研究了生物标志物和免疫细胞浸润之间的关系。结果共鉴定出157个IgAN组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DEGs);其中64个基因明显上调,93个基因明显下调。IgAN组和对照组中有特别显著差异表达的铁死亡相关基因52个。使用LASSO回归、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三种机器学习策略最终确定了ZFP36被鉴定为IgAN的潜在诊断标志物。ZFP36在训练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4,在验证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4。免疫细胞浸润分析结果表明,静止树突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静止的NK细胞可能参与了IgAN的发展。此外,ZFP36与这些免疫细胞亚型有不同程度的关联。结论铁死亡与IgA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ZFP36作为IgAN铁死亡的潜在诊断标志物,将为IgAN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铁死亡 机器学习
下载PDF
IgA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侯丕华 方静 +2 位作者 李深 邵明晶 史载祥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80-1084,共5页
目的探讨IgA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高血压分级、慢性肾脏病(CKD)分期等主要预后指标的相互关系,为IgA肾病合并高血压中医证型诊断的规范化和临床准确辨证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收集154例经肾脏病理确诊... 目的探讨IgA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高血压分级、慢性肾脏病(CKD)分期等主要预后指标的相互关系,为IgA肾病合并高血压中医证型诊断的规范化和临床准确辨证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收集154例经肾脏病理确诊为IgA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中医症候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分析IgA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中医证型分布及与高血压分级、CKD分期等的相关性。结果在154例IgA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中医辨证分型以虚证最多,共146例(94.81%),分别为脾肾两虚58例(37.66%),肾气阴两虚48例(31.17%),肝肾阴虚40例(25.97%)。其中虚中夹实者80例(54.79%);纯实证者共8例(5.2%)。高血压3级最多见于肾气阴两虚证和肝肾阴虚证中,高血压1级多见于脾肾两虚证中。CKD4期脾肾两虚证最多见,CKD1~2期肾气阴两虚证多见,肝肾阴虚证主要分布在CKD1~3期。中医证型与24h尿蛋白定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脾肾两虚、肾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证是IgA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主要中医辨证分型,虚中夹实最多见;高血压1级多见于脾肾两虚证,高血压3级多见于肾气阴两虚证和肝肾阴虚证;CKD1~2期多见于肾气阴两虚证,CKD1~3期多见于肝肾阴虚证,CKD4期多见于脾肾两虚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合并高血压 中医证型 相关因素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