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芍药汤加减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 被引量:37
1
作者 齐雪阳 张勤生 张春燕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讨芍药汤加减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的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60例符合条件的UC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 目的:探讨芍药汤加减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的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60例符合条件的UC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吞服勿咀嚼,1 g/次,4次/d;及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盐灌肠液100~200 mg,保留灌肠。观察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内服及芍药汤加减保留灌肠。两组保留灌肠每周5 d,休息2 d,均连续治疗8周。进行治疗前后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Baron评分,Geboes指数和大肠湿热证评分;采用IBDQ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检测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IL-1β,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水平。结果:观察组疾病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7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Baron评分,Geboes指数和大肠湿热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IBDQ量表之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能力、社会能力4个维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IL-4和IL-10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TGF-β高于对照组,MMP-1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芍药汤加减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活动期大肠湿热型UC患者,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肠黏膜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大肠湿热 芍药汤 保留灌肠 免疫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新风胶囊通过miR-23a-3p/PTEN/PI3K/AKT/mTOR抑制骨关节炎CD4^(+)T与软骨细胞共培养的免疫炎症 被引量:13
2
作者 鲍丙溪 刘健 +3 位作者 万磊 张颖 龙琰 孙广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3-494,共12页
目的观察新风胶囊(XFC)含药血清通过调控miR-23a-3p/PTEN/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骨关节炎(OA)CD4^(+)T与软骨细胞共培养中免疫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例OA患者(OA组)及30例正常人(NC组)检测miR-23a-3p、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 目的观察新风胶囊(XFC)含药血清通过调控miR-23a-3p/PTEN/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骨关节炎(OA)CD4^(+)T与软骨细胞共培养中免疫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例OA患者(OA组)及30例正常人(NC组)检测miR-23a-3p、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观察临床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gA、IgG、IgM、补体C3、补体C4的表达,并观察通路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观察30例OA患者经XFC治疗后通路及临床指标的变化。分离及提取OA-CD4^(+)T细胞,transwell小室培养OA-CD4^(+)T细胞与OA-CH,SD大鼠给药灌胃制备XFC含药血清;采用CCK8法检测OA-软骨细胞的细胞增殖;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miR-23a-3p和PTEN的靶向关系;RT-PCR技术检测共培养细胞中miR-23a-3p、PTENmRNA、PI3KmRNA、AKTmRNA、mTOR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IL-1β、IL-6、IL-10、TNF-α的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PTEN、PI3K、AKT、p-AKT、mTOR、p-mTOR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OA组miR-23a-3p、PTEN、PI3K、AKT、IL-1β、IL-6、TNF-α表达显著上调,而PTEN、IL-10表达显著下调(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miR-23a-3p与IL-6呈正相关(P<0.01),PI3K与IL-10呈正相关,mTOR与IL-6、IL-10、补体C3、补体C4呈正相关(P<0.01或P<0.05);加入XFC含药血清,miR-23a-3p及PI3K/AKT/mTOR通路被抑制,L-1β、IL-6、TNF-α表达水平下降、IL-10表达水平升高(P<0.01);Model组miR-23a-3p、PI3K、AKT、mTOR、IL-1β、IL-6和TNF-α表达水平升高,PTEN、IL-10表达水平降低(P<0.01);miR-23a-3p经过表达后,miR-23a-3p、PI3K、AKT、mTOR、IL-1β、IL-6和TNF-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TEN、IL-10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或P<0.05);XFC组IL-1β、IL-6、TNF-α表达降低,IL-10表达升高,miR-23a-3p、PI3K、AKT、mTOR表达下调,PTEN表达上调(P<0.01或P<0.05)。结论XFC可通过下调miR-23a-3p的表达,抑制P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新风胶囊 miR-23a-3p PTEN/PI3K/AKT/mTOR 免疫炎症反应
下载PDF
药物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老年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对免疫炎症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9期756-758,共3页
目的观察药物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老年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对免疫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5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采用药物联合紫外线治疗,对照组40例仅采用药物治疗... 目的观察药物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老年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对免疫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5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采用药物联合紫外线治疗,对照组40例仅采用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液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及外周血骨桥蛋白(OPN)]。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体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4、6、8周时观察组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6及8周,观察组受损皮肤面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观察组MCP-4、VEGF、CRP和OPN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老年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中,加入紫外线照射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疗效,其机制可能与紫外线照射减轻了皮损处免疫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寻常型银屑病 紫外线 免疫炎症反应
下载PDF
aCL及aβ_(2)GPⅠ联合检测在aPL相关性习惯性流产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杜巍 于玲 +2 位作者 葛文玉 高丹丹 周莉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ies,aCL)及抗β2糖蛋白Ⅰ抗体(anti-β2-glycoproteinⅠ,aβ_(2)GPⅠ)联合检测在抗磷脂抗体相关性习惯性流产(habitual abortion,H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4月在黑...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ies,aCL)及抗β2糖蛋白Ⅰ抗体(anti-β2-glycoproteinⅠ,aβ_(2)GPⅠ)联合检测在抗磷脂抗体相关性习惯性流产(habitual abortion,H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4月在黑龙江省医院收治就诊的抗磷脂抗体相关性HA患者120例,设为HA组,另外收集101例同时期健康体检已产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对两组受试者血清中的aCL和aβ_(2)GPⅠ进行检测,并探讨两项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HA组中aCL阳性为10例,阳性率8.3%,高于对照组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β_(2)GPⅠ阳性为23例,阳性率为1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aCL和aβ_(2)GPⅠ的阳性为29例,阳性率为24.2%,显著高于单独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L和aβ_(2)GPⅠ与抗磷脂抗体相关性HA密切相关。联合检测a CL及aβ_(2)GPⅠ相较于单独检测对抗磷脂抗体相关性HA的诊断具有更高的阳性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心磷脂抗体 抗β2糖蛋白Ⅰ抗体 习惯性流产 抗磷脂抗体 抗磷脂综合征 免疫炎症反应
下载PDF
高糖对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涂亚芳 吴雄飞 +3 位作者 王娟 蔡治涛 廖雯靓 李敛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24-629,共6页
目的探索树突状细胞(DCs)在高糖环境下分化、成熟、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以期进一步探索DCs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取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在含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20 ng/ml)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 目的探索树突状细胞(DCs)在高糖环境下分化、成熟、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以期进一步探索DCs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取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在含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20 ng/ml)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10 ng/ml)的完全培养基中培养,第7天收集不成熟DCs分别在含有5.5 mmol/L D-葡萄糖、30 mmol/L D?葡萄糖、30 mmol/L D-葡萄糖+100μg/ml核因子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DTC)的RPMI1640完全培养基中继续培养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s表型;以DCs为刺激细胞、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为反应细胞按比例混合后,以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强度观察对树突状细胞抗原递呈、淋巴细胞增殖、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细胞因子浓度;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NF-κB)活化程度.采用Student-t检验分析各组之间差异的显著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30 mmol/L D-葡萄糖能明显增加DCs内NF-κB的活化(IκBɑ:0.29±0.18比0.69±0.79,t=-1.27;p65:0.87±0.18比0.35±0.13,t=2.19;均P<0.01),显著上调DCs表面标志CD11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CD80、CD86、CD40的表达(t=8.97~10.45,均P<0.05),增强了T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1:100时1.80±0.23比1.57±0.20,t=2.46;1:25时1.74±0.17比1.32±0.18,t=2.82;1:10时1.59±0.25比1.28±0.19,t=3.06;均P<0.05)、减低了T淋巴细胞的凋亡比率(12.0±2比44.0±12.3,t=4.03,P<0.05),并且促进DCs分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2(IL-12)、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3.68~7.68,均P<0.05);而NF-κB抑制剂PDTC则可不同程度阻断上述作用(均P<0.05).结论高糖能够显著增加NF-κB的活化进而促进DCs的成熟,成熟DCs加速和放大了炎症免疫反应,这可能是DCs参与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树突细胞 NF-ΚB 免疫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