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鱼类几种新型免疫因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潘雪霞 邵健忠 +1 位作者 项黎新 孟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3-269,共7页
与人类和高等脊椎动物相比,鱼类免疫因子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进展较快.近年来已发现了多种新的免疫因子并克隆了其基因,对它们的结构与功能也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这为人们深入了解鱼类免疫系统的发生,探讨免疫因子的分子起源与进化等提供... 与人类和高等脊椎动物相比,鱼类免疫因子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进展较快.近年来已发现了多种新的免疫因子并克隆了其基因,对它们的结构与功能也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这为人们深入了解鱼类免疫系统的发生,探讨免疫因子的分子起源与进化等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对当前鱼类中报道的几种新型免疫因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免疫因子 基因结构 免疫功能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药清毒栓对宫颈癌SiHa细胞产生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楼姣英 金哲 李洋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30期33-36,40,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清毒栓含药血清对宫颈癌SiHa细胞产生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SD大鼠雌性30只[体重(220±10)g],分成两组,分别用纯净水和中药灌胃处理后抽血提取含药血清,设立空白对照组(0%含药大鼠血清)、清毒栓低、中... 目的探讨中药清毒栓含药血清对宫颈癌SiHa细胞产生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SD大鼠雌性30只[体重(220±10)g],分成两组,分别用纯净水和中药灌胃处理后抽血提取含药血清,设立空白对照组(0%含药大鼠血清)、清毒栓低、中、高剂量组(浓度分别为1%、4%、8%含药大鼠血清),采用q-PCR法检测细胞IL-2、IL-8、TNF-α、IFN-γ的基因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iHa细胞内IL-8、TNF-α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不同剂量的清毒栓含药血清在12 h、24 h、48 h对宫颈癌SiHa细胞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均有一定促进表达作用,其中以IL-8、TNF-α在8%浓度含药血清给药后12~24 h内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P<0.05);细胞内IL-8、TNF-α蛋白表达量在高剂量组给药后48 h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结论高剂量清毒栓含药血清可显著诱导免疫相关细胞因子IL-8、TNF-α基因的表达,并能够使细胞内IL-8、TNF-α蛋白的表达量增加,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来增加相应细胞因子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相关细胞因子 SIHA细胞 中药清毒栓 含药血清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对结直肠癌小鼠免疫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磊 时军利 +1 位作者 王春青 李炳庆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43-1048,共6页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菌对结直肠癌小鼠免疫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运用AOM-DSS建立结直肠癌小鼠模型,标记为AOM-DSS组,大肠埃希菌与AOM-DSS共喂养小鼠,标记为AOM-DSS+Escherichia coli组,未做任何处理组标记为Contro...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菌对结直肠癌小鼠免疫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运用AOM-DSS建立结直肠癌小鼠模型,标记为AOM-DSS组,大肠埃希菌与AOM-DSS共喂养小鼠,标记为AOM-DSS+Escherichia coli组,未做任何处理组标记为Control组;ELISA实验检测血清中炎性因子IFN-γ、IL-6、COX-2、iNOS的含量;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组织中Vasohibin-1、p65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AOM-DSS组、AOM-DSS+Escherichia coli组IFN-γ、IL-6、COX-2、iNOS含量均显著升高,Vasohibin-1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65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小鼠体质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AOM-DSS组相比,AOM-DSS+Escherichia coli组IFN-γ、IL-6、COX-2、iNOS含量均显著降低,Vasohibin-1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65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小鼠瘤质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可抑制Vasohibin-1的表达,而后可抑制结直肠癌小鼠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发挥抑癌作用,其机制与部分失活NF-κB有关,将可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Vasohibin-1 结直肠癌 NF-ΚB 免疫相关细胞因子 结直肠癌小鼠模型
下载PDF
激活鼠FcγRⅡb对天然免疫因子产生的影响
4
作者 赵睿杰 孙杨杨 +5 位作者 李梦娟 张晓晓 张梦停 张宜娜 陈静 夏平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9,共10页
目的:了解FcγRIIb对小鼠巨噬细胞天然免疫及抗病毒免疫作用的影响。方法:构建鼠源FcγRIIb原核表达质粒pET28a-FcγRIIb,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诱导表达,采用镍柱亲和层析法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以纯化后的重组蛋白... 目的:了解FcγRIIb对小鼠巨噬细胞天然免疫及抗病毒免疫作用的影响。方法:构建鼠源FcγRIIb原核表达质粒pET28a-FcγRIIb,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诱导表达,采用镍柱亲和层析法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以纯化后的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效价,利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鉴定抗体特异性,高免血清经饱和硫酸铵溶液粗纯和ProteinG Sapharose精纯获得兔抗鼠FcγRIIb多克隆抗体。以该抗体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面的FcγRIIb,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HV感染上述细胞后相关细胞因子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单独激活FcγRIIb 12~48 h时巨噬细胞中TLR3、IRF3、IFN-α、IFN-β、IFN-γ、TNF-α和IL-1β的mRNA转录水平上调,免疫抑制因子TGF-β的mRNA转录水平下调。此外,在MHV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12~48 h时,与未激活组相比,FcγRIIb激活后可上调细胞中TLR3、IRF3、IFN-α、IFN-β、IFN-γ、TNF-α和IL-1β的mRNA转录水平,下调TGF-β的mRNA转录水平,且其病毒拷贝数及病毒滴度低于未激活组。结论:研究证明FcγRIIb的活化能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天然免疫因子产生,同时具有一定抗病毒作用,为进一步探究FcγRIIb在MH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γRⅡb 多克隆抗体 小鼠肝炎病毒 细胞因子 天然免疫
原文传递
益生菌辅助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5
作者 雷韵玉 骆宇平 占文君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18期49-52,共4页
目的观察益生菌辅助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2月~2021年2月江西省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婴幼儿湿疹患儿60例(包括门急诊患儿及住院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 目的观察益生菌辅助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2月~2021年2月江西省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婴幼儿湿疹患儿60例(包括门急诊患儿及住院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口服,然后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复发情况、情绪好转时间、皮损消退时间、血清免疫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93.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P<0.05)。观察组患儿的皮疹密度降低、皮疹数量减少、皮损程度减轻、分布面积减小比例、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的情绪好转时间、皮损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较治疗前的血清IL-10水平降低幅度、Th1/Th2、IFN-α水平升高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的家长满意度90.00%(27/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χ^(2)=4.812,P<0.05)。结论益生菌辅助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湿疹 益生菌 辅助治疗 临床症状 复发 免疫相关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