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9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药物-靶点-通路”网络的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分子调控机制 被引量:38
1
作者 冯燕燕 谢媛媛 +4 位作者 汪艳平 连琦 王义明 罗国安 王淑美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6-562,共7页
构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药物-靶点-通路"分子调控网络,基于"系统-系统"的模式探索其治疗脓毒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针对血必净注射液整体化学物质组中的活性成分,采用网络药理学... 构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药物-靶点-通路"分子调控网络,基于"系统-系统"的模式探索其治疗脓毒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针对血必净注射液整体化学物质组中的活性成分,采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利用基于反向药效团匹配的靶标识别服务平台分析预测潜在作用靶点,获取的靶点信息利用DAVID和KEGG数据库进行通路注释,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模型。结果显示,血必净注射液中21个主要活性成分通过调控HRAS、GSK3B、BTK和AK等550个靶点,干预B细胞受体信号转导途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和Toll样受体信号转导途径等10条通路发挥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的治疗作用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的作用特点。本研究明确了血必净注射液抗炎和调节免疫作用的物质基础,为深入阐释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作用相关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血必净注射液 脓毒症 抗炎 免疫调节 物质基础
原文传递
制川乌配伍白芍的增效作用及其作用机理 被引量:26
2
作者 李晋奇 彭成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从镇痛、抗炎、免疫调节3个方面研究制川乌配伍白芍的增效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扭体、热板、痹证足部压痛、耳廓肿胀、痹证足部肿胀、痹证免疫脏器试验;中医风寒湿痹证模型检测炎性因子(PGE2)、一氧化氮(NO)、类风湿因子及细胞因... 目的从镇痛、抗炎、免疫调节3个方面研究制川乌配伍白芍的增效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扭体、热板、痹证足部压痛、耳廓肿胀、痹证足部肿胀、痹证免疫脏器试验;中医风寒湿痹证模型检测炎性因子(PGE2)、一氧化氮(NO)、类风湿因子及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单胺类递质(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吲哚乙酸)等指标来揭示作用机理。结果制川乌配伍白芍能升高小鼠化学刺激、热刺激疼痛和大鼠痹证足部疼痛模型痛阈值,抑制小鼠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和痹证大鼠足部肿胀,纠正痹证大鼠免疫脏器的病理变化;能升高痹证大鼠血浆中PGE2、血清中NO、血清细胞因子和脑组织单胺类递质的含量,降低痹证大鼠血清类风湿因子的含量。结论制川乌配伍白芍可部分增加制川乌镇痛、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其抗炎机理可能与血浆中PGE2、血清中NO的释放有关;免疫调节机理可能是抑制类风湿因子和增加细胞因子来加强免疫作用;镇痛机理是可能增加中枢镇痛物质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川乌 白芍 配伍 增效 机理 镇痛 抗炎 免疫调节
下载PDF
灵芝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免疫活性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丽霞 张雅君 张丽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8-172,共5页
【目的】从灵芝孢子粉中提取纯化多糖,研究灵芝多糖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为灵芝开发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利用水煮醇沉法从灵芝孢子粉中提取粗多糖,经反复冻融、Sevag法脱蛋白和Sepharose CL-6B柱层析,纯化得灵芝多糖(GLP)... 【目的】从灵芝孢子粉中提取纯化多糖,研究灵芝多糖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为灵芝开发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利用水煮醇沉法从灵芝孢子粉中提取粗多糖,经反复冻融、Sevag法脱蛋白和Sepharose CL-6B柱层析,纯化得灵芝多糖(GLP)。通过HPLC鉴定GLP的纯度,G.C.分析其单糖组成。采用MTT法、中性红试验、Griess法、比色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GLP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NO产量和iNOS活性以及TNF-α产量的影响。【结果】GLP为白色粉末,分子质量为51ku,HPLC分析GLP为单一狭窄对称峰,其单糖组成为葡萄糖(Glc)和半乳糖(Gal),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6.8∶1。GLP能够刺激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并呈现剂量依赖关系;当GLP质量浓度达到100μg/mL时,能显著增强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其分泌iNOS的活力和NO的生产量;同时,当GLP质量浓度≥200μg/mL时,能显著促进腹腔巨噬细胞分泌TNF-α的能力,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GLP能够增强小鼠免疫细胞活性,有望成为重要的生物免疫调节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 脾淋巴细胞 腹腔巨噬细胞 免疫调节
下载PDF
青蒿素类药物的抗炎免疫作用机制及其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蒋为薇 钱妍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30-636,共7页
青蒿素及其已上市衍生物是临床常用的抗疟药物。现有研究发现青蒿素类药物的作用早已不再局限于疟疾的治疗,还具有抗肿瘤、抗寄生虫、抗炎免疫调节等多种抗疟外作用。本文总结了最新的青蒿素类药物抗炎免疫调节作用的文献,可以看到青蒿... 青蒿素及其已上市衍生物是临床常用的抗疟药物。现有研究发现青蒿素类药物的作用早已不再局限于疟疾的治疗,还具有抗肿瘤、抗寄生虫、抗炎免疫调节等多种抗疟外作用。本文总结了最新的青蒿素类药物抗炎免疫调节作用的文献,可以看到青蒿素类药物通过调节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释放发挥对包括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多发性硬化在内的多种免疫炎性疾病的治疗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了总结;同时也总结了现有报道到的青蒿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这对于我们将青蒿素类药物开发为新一代抗炎免疫调节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 抗炎 免疫调节 安全性
下载PDF
广叶绣球菌子实体细胞壁多糖特征及其体外激活Dectin-1受体活性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雪梦 颜梦秋 +5 位作者 李德顺 唐庆九 张劲松 杨焱 周帅 刘艳芳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91,共7页
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子实体水提残渣经超微粉碎、热水提取、20%~90%乙醇逐级沉淀获得8个细胞壁多糖组分(20E、30E、40E、50E、60E、70E、80E和90E),对其得率、多糖含量、β-葡聚糖含量、分子量分布特征、单糖组成、体外免... 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子实体水提残渣经超微粉碎、热水提取、20%~90%乙醇逐级沉淀获得8个细胞壁多糖组分(20E、30E、40E、50E、60E、70E、80E和90E),对其得率、多糖含量、β-葡聚糖含量、分子量分布特征、单糖组成、体外免疫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广叶绣球菌水提残渣超微粉水提物得率为20.80%,其多糖含量为78.16%;水提物经乙醇逐级沉淀所得组分中,20E的得率最高,占提取物总量的27.16%,其多糖和β-葡聚糖含量分别为82.58%和35.54%;其余各组分得率和β-葡聚糖含量均较低,其中30E、40E、50E、60E这4个组分的多糖含量较高,均达到80%以上,而70E、80E、90E的多糖含量为26.36%~52.55%。利用高效凝胶尺寸排阻色谱多角度激光散射示差折光检测仪联用法(HPSEC-MALLS-RI)对20E、30E、40E、50E、60E的分析结果显示,20E主要含有2个峰,其重均分子量分别为1.47×10^7和5.06×10^6;30E、40E、50E和60E组分均主要含有1个均一对称峰,且随着醇沉浓度的增加,其重均分子量逐级减小。单糖组成分析结果显示:20E、30E、40E、50E、60E中的多糖均主要由葡萄糖组成,另外还含有少量半乳糖、岩藻糖和甘露糖,葡萄糖的摩尔百分比均超过80%。20E、30E、40E、50E、60E都具有体外激活Dectin-1受体的活性,其中20E的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叶绣球菌 得率 多糖 β-葡聚糖 单糖组成 免疫调节
下载PDF
5种食用菌多糖及复配多糖对RAW264.7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董楠 李明智 +10 位作者 徐德昌 陈晓敏 谌淑平 潘世杰 王玉箫 刘文婷 胡婕伦 钟虹光 尧梅香 谢明勇 聂少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0,共10页
探究银耳多糖、茯苓多糖、香菇多糖、猴头菇多糖和竹荪多糖5种食用菌多糖及其两两复配得到的10种复配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免疫调节作用。将RAW264.7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组和样品(不同浓度的银耳多糖、茯苓多糖、香菇多糖... 探究银耳多糖、茯苓多糖、香菇多糖、猴头菇多糖和竹荪多糖5种食用菌多糖及其两两复配得到的10种复配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免疫调节作用。将RAW264.7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组和样品(不同浓度的银耳多糖、茯苓多糖、香菇多糖、猴头菇多糖和竹荪多糖及其10种复配多糖)处理组,通过检测巨噬细胞的细胞活力、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分泌水平以及吞噬能力评价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质量浓度5μg/mL~320μg/mL范围内,5种食用菌多糖在一定浓度时皆能表现出显著增强巨噬细胞RAW264.7的细胞活力,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细胞因子TNF-α的分泌效果(P<0.05)。此外,10种复配多糖在RAW264.7细胞的细胞活力、TNF-α分泌和吞噬能力皆呈现出显著的促进效果。10种复配多糖中,基于香菇多糖和猴头菇多糖的复配多糖在浓度为160μg/mL时促进细胞因子TNF-α的分泌效果最好;基于茯苓多糖和香菇多糖复配得到的复配多糖对细胞吞噬功能的增强效果最佳,且优于其组成多糖单独作用效果。基于银耳多糖和竹荪多糖复配得到的复配多糖在浓度为80μg/mL时促进RAW264.7分泌TNF-α的效果优于其组成多糖单独作用,在浓度为160μg/mL时对细胞吞噬功能的增强效果优于其组成多糖。银耳、茯苓、香菇、猴头菇、竹荪来源的多糖单独作用及其两两复配得到的复配多糖对RAW264.7细胞均具有免疫调节活性。不同多糖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复配后免疫调节活性优于单独作用时免疫调节活性,例如茯苓多糖和香菇多糖,银耳多糖和竹荪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多糖 RAW264.7细胞 复配多糖 免疫调节
下载PDF
运脾祛风除湿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琳 周东海 +3 位作者 何志兴 王俏 温成平 章云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929-934,948,共7页
[目的]探究运脾祛风除湿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型大鼠模和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影响。[方法]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4组,每组8只。以胶原注射... [目的]探究运脾祛风除湿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型大鼠模和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影响。[方法]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4组,每组8只。以胶原注射的方式构建CIA模型,中药组和西药组在初次胶原注射当天分别予运脾祛风除湿方和羟氯喹预防性灌胃治疗,通过关节评分、肿胀度、痛阈、踝关节X线摄片,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ACPA)、抗牛Ⅱ型胶原抗体水平和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s 17,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比例评估各组大鼠CIA病情。[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炎症评分、关节肿胀度均显著增高,痛域显著降低,血清中IL-6、抗Ⅱ型胶原抗体和CRP的水平显著增高,Th17/Treg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运脾祛风除湿方预防性治疗,能显著降低CIA大鼠的关节炎症评分,减轻关节肿胀程度及破坏程度,降低血清中ACPA、IL-6、CRP和抗Ⅱ型胶原抗体的水平,并且在不影响脾脏指数的情况下抑制Th17/Treg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羟氯喹预防性治疗对CIA病情的缓解效果不显著。说明运脾祛风除湿方能通过延缓RA发病、减轻RA关节炎评分发挥预防和治疗作用。[结论]运脾祛风除湿方预防性治疗可有效推迟RA的发生,缓解关节症状,降低炎症因子及抗体水平,维持Th17/Treg免疫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运脾祛风除湿方 羟氯喹 预防性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 免疫调节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炎症
下载PDF
利用斑马鱼模型研究芦笋有效成分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发生 王荣春 +7 位作者 郭敬兰 陈艳莉 夏青 孔浩天 冯润良 韩利文 张爱平 刘可春 《山东科学》 CAS 2017年第6期29-34,共6页
采用正常发育48 hpf的转基因斑马鱼为实验动物,以氯霉素处理引起免疫抑制,分别加入25.0~200.0 mg/L的芦笋多糖、6.25~100.00 mg/L的芦笋皂苷,处理24 h,观察各组斑马鱼的发育情况,拍照并统计斑马鱼体内中性粒细胞的数量。结果表明,氯霉... 采用正常发育48 hpf的转基因斑马鱼为实验动物,以氯霉素处理引起免疫抑制,分别加入25.0~200.0 mg/L的芦笋多糖、6.25~100.00 mg/L的芦笋皂苷,处理24 h,观察各组斑马鱼的发育情况,拍照并统计斑马鱼体内中性粒细胞的数量。结果表明,氯霉素处理斑马鱼后,斑马鱼体内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芦笋多糖在浓度为50.0~200.0 mg/L范围内对斑马鱼体内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具有明显改善作用,且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芦笋皂苷在实验剂量范围内均显示出显著的改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芦笋的有效成分芦笋多糖、芦笋皂苷对斑马鱼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芦笋多糖 芦笋皂苷 免疫调节 斑马鱼
下载PDF
P物质及其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侯殿东 梁再赋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09-214,共6页
神经肽P物质(SP)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的重要一员,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及组织器官。SP主要通过与细胞表面的相应神经激肽受体(NKR)结合介导其生物学活性,其中SP与NKR-1结合的亲和力最高,NKR-1广泛分布于各种免疫细胞... 神经肽P物质(SP)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的重要一员,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及组织器官。SP主要通过与细胞表面的相应神经激肽受体(NKR)结合介导其生物学活性,其中SP与NKR-1结合的亲和力最高,NKR-1广泛分布于各种免疫细胞,SP以神经内分泌的方式作用于各种免疫细胞,参与免疫调节。SP既可影响非特异性免疫,也可影响特异性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肽 P物质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omodulatory Effects of Marine 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on Human Health and Diseases 被引量:5
10
作者 ZHANG Yiran MIN Junxia ZHANG Lijuan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2期481-492,共12页
The pharmaceutical effects of 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3 PUFAs) as dietary nutrients on human health and diseases have gained much attention and are investigated for decades. Docosahexaenoic acid(DHA), eicosa... The pharmaceutical effects of 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3 PUFAs) as dietary nutrients on human health and diseases have gained much attention and are investigated for decades. Docosahexaenoic acid(DHA), eicosapentaenoic acid(EPA) and docosapentaenoic acid(DPA) are the three major n-3 PUFAs enriched in marine organisms, such as fish, shrimp, algae, and so on. It has been well known that n-3 PUFAs, especially DHA and EPA, are beneficial in reducing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ccumulating evidence suggests that n-3 PUFAs might cure inflammatory diseases through several mechanisms, such as plasma membrane remodeling of lymphocytes, down-regulating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alternating adhesion molecule expressions. Several molecular targets of n-3 PUFAs on immune-regulation have also been identified, such as GPR120(FFA4), protein kinase C(PKC), and PPAR-γ. However, it remains inconclusive if dietary n-3 PUFAs function the same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based on cohort studies. This review will focus on the molecular targets and mechanisms of 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omodulatory effects of n-3 PUFAs on human health and diseases, such as obesity, tumor, diabetes, and autoimmune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immune-regulation ANTI-INFLAMMATION mechanism
下载PDF
丙泊酚的非麻醉作用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颖 李玉文 张铁军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19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的非麻醉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对近10年丙泊酚的非麻醉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丙泊酚最常应用于静脉麻醉,此外还具有镇痛作用、神经保护作用,对其他重要脏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 目的探讨丙泊酚的非麻醉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对近10年丙泊酚的非麻醉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丙泊酚最常应用于静脉麻醉,此外还具有镇痛作用、神经保护作用,对其他重要脏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自由基清除作用、抗氧化作用、抑制钙离子通道和抗凋亡作用等相关;还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产生抗肿瘤免疫的效果,可抑制血小板聚集。结论丙泊酚的非麻醉作用为进一步扩大其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非麻醉作用 镇痛 神经保护 免疫调节 作用机制
下载PDF
Toll样受体及其与病原微生物感染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永 李子健 +8 位作者 康佳佳 闫世雄 杜彦丽 何洋 施红梅 王坤 豆腾飞 贾俊静 葛长荣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9-147,共9页
Toll样受体(TLRs)是一类胚系基因编码的Ⅰ型跨膜糖蛋白模式识别受体,其通过识别病原体,激活天然免疫,诱导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在免疫稳态和抗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TLRs在功能上参与识别自身和非自身抗原,架起了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 Toll样受体(TLRs)是一类胚系基因编码的Ⅰ型跨膜糖蛋白模式识别受体,其通过识别病原体,激活天然免疫,诱导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在免疫稳态和抗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TLRs在功能上参与识别自身和非自身抗原,架起了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TLRs可激活相关信号分子,同时也可引起胞内炎性介质的转录和表达,募集促炎因子和共刺激分子,促进炎症反应,进而激活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共同清除抗原异物。本文综述了TLRs的定义、结构及其在不同病原微生物感染时的免疫调控机制,为以后应用TLRs预防和诊断细菌性病原感染和病毒感染疾病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病原微生物 免疫调控
下载PDF
二陈汤治疗腺样体肥大的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婷 宋颖 张喜莲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第3期476-481,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二陈汤治疗腺样体肥大(AH)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医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以二陈汤为关键词对成分和作用靶点进行检索。通过GeneCard和OMIM数据库收集AH疾病靶点。运用R语言筛选交集靶点,使用Cytoscape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二陈汤治疗腺样体肥大(AH)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医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以二陈汤为关键词对成分和作用靶点进行检索。通过GeneCard和OMIM数据库收集AH疾病靶点。运用R语言筛选交集靶点,使用Cytoscape3.8.0软件对交集靶点进行网络药理的可视化分析。运用Metascape平台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共得到105个活性化合物,342节点,2076条边,主要活性化合物大多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病毒、抗炎、抗氧化及免疫调节等作用,PPI网络筛选得到23个核心靶点,排名前10的关键靶点为AKT1、MAPK1、JUN、IL6、MAPK8、STAT3、MYC、MAPK3、EGFR及HSP90AA1,KEGG富集通路主要涉及IL-17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凋亡信号通路最为相关。结论:二陈汤通过下调炎症因子表达、减少促炎因子和趋化因子活性、调节细胞增殖、干扰病毒复制以及下调ROS缓解炎症的作用多途径干预模式减轻腺样体肥大,其信号通路与IL-17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凋亡信号通路最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二陈汤 腺样体肥大 机制 免疫调节
下载PDF
天然免疫分子在糖基化异常IgA致肾小球足细胞损伤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晓 周同 陈楠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77-1280,共4页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位居各类肾小球疾病之首,是一组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为特征的免疫介导性肾小球疾病,也是引起患者终末期肾衰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足细胞是继系膜细胞与IgA肾病关系的新近关注热点,其...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位居各类肾小球疾病之首,是一组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为特征的免疫介导性肾小球疾病,也是引起患者终末期肾衰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足细胞是继系膜细胞与IgA肾病关系的新近关注热点,其系一类位于基底膜最外层的上皮细胞,并是构成肾小球滤过屏障的核心成份。目前认为,足细胞损伤及其生物学行为在IgA肾病等疾病起始进展乃至终末期肾衰中起关键作用。近年伴随着对上皮细胞尤其细胞转分化(EMT)现象在足细胞损伤机制中重要意义的认识,人们注意到糖基化异常IgA在足细胞EMT发生中的诱发作用,以及足细胞EMT过程中的病生理调控机制与IgA肾病等肾小球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为此,该文进一步基于足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免疫调节新的视角,探讨天然免疫分子在糖基化异常IgA致足细胞损伤中的调控作用,拟为进一步阐释IgA肾病发病机制及其相关研究乃至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疾病 足细胞 IGA DC-SIGN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非妊娠状态下人绒毛促性腺激素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国华 鲍时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1-143,共3页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可异位表达于肿瘤细胞,HCG具有生长因子作用和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作用,从而在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中发挥一定作用。HCG作为天然的免疫调节剂是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潜在药物,本文对HCG在非妊娠期的免疫调节作用...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可异位表达于肿瘤细胞,HCG具有生长因子作用和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作用,从而在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中发挥一定作用。HCG作为天然的免疫调节剂是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潜在药物,本文对HCG在非妊娠期的免疫调节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免疫调节 肿瘤 自身免疫
下载PDF
协同刺激分子与疾病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开胤 孙桂芝 +1 位作者 周同 陈楠 《生命科学》 CSCD 2003年第5期299-303,共5页
在T细胞表面受体中,除TCR外,协同刺激分子在调节T细胞的免疫反应中起关键性作用,目前较熟悉的协同刺激分子及其配体有: CD40/CD40L、B7-1/B7-2-CD28/CTLA-4、ICOS-B7RP-1。最近人们又发现了CD2-LFA3、CD5-CD5L、4-1BB/4-1BBL、HAS等新... 在T细胞表面受体中,除TCR外,协同刺激分子在调节T细胞的免疫反应中起关键性作用,目前较熟悉的协同刺激分子及其配体有: CD40/CD40L、B7-1/B7-2-CD28/CTLA-4、ICOS-B7RP-1。最近人们又发现了CD2-LFA3、CD5-CD5L、4-1BB/4-1BBL、HAS等新的协同刺激分子组合,它们在器官移植、肿瘤治疗、自身免疫病的治疗方面有重要作用;在基础研究中则可用于T细胞与B细胞分化、活化机制、抗原递呈、协同刺激机制、免疫耐受、移植排异反应和自体免疫等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刺激 T细胞活化 免疫调节
下载PDF
CD_2、CD_3、CD_4和CD_8四种McAb对rHuIL-2诱导人胚胸腺细胞杀伤功能的调节作用
17
作者 黄传书 金伯泉 +2 位作者 李敬霞 汪美先 刘雪松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47-250,共4页
本文观察了人胚胸腺细胞(16~40周龄)对CD_2、CD_3、CD_4和CD_8四种McAb诱导的增殖反应及这四种McAb对rHuIL-2诱导的人胚胸腺细胞杀伤功能的影响。结果提示:除CD_3McAb能诱导很弱的人胚胸腺细胞增殖外,其它三种McAb均不能诱导其增殖;CD_... 本文观察了人胚胸腺细胞(16~40周龄)对CD_2、CD_3、CD_4和CD_8四种McAb诱导的增殖反应及这四种McAb对rHuIL-2诱导的人胚胸腺细胞杀伤功能的影响。结果提示:除CD_3McAb能诱导很弱的人胚胸腺细胞增殖外,其它三种McAb均不能诱导其增殖;CD_3McAb对rIL-2所诱导的增殖有明显的协同效应,但对IL-2诱导的人胚胸腺细胞杀伤活性却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CD_4、CD_8两种McAb则有显著的促进作用;CD_2McAb无明显影响。本文还对McAb可能的调节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胸腺细胞 免疫调节
下载PDF
基于人工免疫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 被引量:30
18
作者 尤勇 盛万兴 王孙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29,98,共5页
为了克服传统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在网络结构设计、学习算法和收敛效果等方面存在的缺陷,通过借鉴免疫网络调节与免疫规划,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在人工免疫网络的设计中,创造性地融入了免疫调节原理,利用免... 为了克服传统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在网络结构设计、学习算法和收敛效果等方面存在的缺陷,通过借鉴免疫网络调节与免疫规划,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在人工免疫网络的设计中,创造性地融入了免疫调节原理,利用免疫规划来进化网络结构,采用了新的个体编码方式、神经元适应度函数和自适应混沌变异算子,通过免疫规划进行网络结构的设计,并结合免疫网络调节的进化算法进行网络的学习。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的计算实例表明,基于人工免疫网络的负荷预测方法与传统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相比,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和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免疫网络 短期负荷预测模型 电力系统 电网 时间序列分析法
下载PDF
基于免疫反应调节系统探讨中药熏蒸疗法在治疗骨关节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琪 王宝娟 +2 位作者 王琳 李田洋 郑曙光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98-102,F0003,共6页
研究表明,免疫反应调节系统在骨关节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突出作用。中药熏蒸疗法为中医治疗骨科疾病的经典外治疗法,具有活血通络、化瘀止痛、促进炎性渗出的吸收之效,目前常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骨... 研究表明,免疫反应调节系统在骨关节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突出作用。中药熏蒸疗法为中医治疗骨科疾病的经典外治疗法,具有活血通络、化瘀止痛、促进炎性渗出的吸收之效,目前常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骨质增生症等骨关节疾病。根据文献报道,中药熏蒸疗法与免疫反应调节系统存在密切关联。据此推测,中药熏蒸疗法可能是通过调节机体内部相关炎症反应因子的平衡治疗骨骼系统疾病,免疫反应调节系统可能是中药熏蒸疗法治疗骨骼系统疾病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反应调节系统 中药熏蒸疗法 骨关节疾病 炎症因子 潜在靶点
原文传递
针刺麻醉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雪 安立新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期23-25,共3页
针灸在我国具有2500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其应用记载。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针刺辅助麻醉能够降低恶心呕吐、改善术后镇痛、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变化是手术创伤和麻醉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往研究大多仅重视手术而... 针灸在我国具有2500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其应用记载。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针刺辅助麻醉能够降低恶心呕吐、改善术后镇痛、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变化是手术创伤和麻醉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往研究大多仅重视手术而忽略了麻醉的影响。针刺辅助麻醉能够通过内源性阿片肽、细胞因子、自然杀伤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机制发挥其免疫功能调节作用,在围术期应用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辅助麻醉 免疫系统调节 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