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海参的主要活性成分和免疫调节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5
1
作者 赵芹 王静凤 +4 位作者 薛勇 王奕 高森 雷敏 薛长湖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4-159,共6页
采用化学分析和免疫学评价方法,分析比较了美国肉参(Isostichopus badionotus)、墨西哥刺参(Isostichopus fuscus)和冰岛刺参(Cucumaria frondosa)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3种海参体壁中以冰岛刺参的皂... 采用化学分析和免疫学评价方法,分析比较了美国肉参(Isostichopus badionotus)、墨西哥刺参(Isostichopus fuscus)和冰岛刺参(Cucumaria frondosa)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3种海参体壁中以冰岛刺参的皂苷含量最高,墨西哥刺参的黏多糖含量最高。冰岛刺参体壁总氨基酸、药效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总量均为最高。对于正常小鼠,3种海参均能提高小鼠胸腺/体质量比值(美国肉参,P<0.05)、增加足跖厚度(P<0.05或P<0.01)和促进巨噬细胞对血液中碳粒的吞噬指数(P<0.05或P<0.01)。对于免疫机能低下模型小鼠,3种海参均能显著提高小鼠胸腺/体质量比值(P<0.05或P<0.01)、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和转化(P<0.05或P<0.01)、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P<0.05或P<0.01)和巨噬细胞对血液中碳粒的吞噬指数(P<0.05或P<0.01)。提示3种海参均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对于正常小鼠,主要以促进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途径为主。对于免疫机能低下小鼠,3种海参均能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其中,冰岛刺参在促进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方面的作用更突出,可能与其含有较高含量的皂苷和免疫活性氨基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 活性成分 免疫调节 血清溶血素 碳廓清 淋巴细胞转化 迟发性变态反应
下载PDF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and stage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被引量:33
2
作者 Ying-Hui Shi Chang-He Sh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25期3099-3105,共7页
Hepatitis B virus (HBV) is a common viral pathogen that causes a substantial health burden worldwide. Remarkabl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al stages of chronic HBV infection. A dynamic ba... Hepatitis B virus (HBV) is a common viral pathogen that causes a substantial health burden worldwide. Remarkabl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al stages of chronic HBV infection. A dynamic balance between viral replication and host immune response is pivotal to the pathogenesis of liver disease. Knowledge of the HBV genome organization and replication cycle can unravel HBV genotypes and molecular variants, which contribute to the heterogeneity in outcome of chronic HBV infection. Most HBV infections are spontaneously resolved in immunocompetent adults, whereas they become chronic in most neonates and infants at a great risk of developing complications such as cirrh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Those with chronic HBV infection may present in one of the four phases of infection: immune tolerance, immune clearance [hepatitis B eantigen (HBeAg)-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inactive carrier state, and reactivation (HBeAg-negative CHB). Understanding the dynamic nature of chronic HBV infection is crucial in the management of HBV carriers. Long-term monitoring and optimal timing of antiviral therapy for chronic HBV infection help to prevent progression of HBV-related liver disease to its later stage, particularly in patients with higher risk markers of HCC, such as serum DNA concentration, HBeAg status, serum aminotransferase, HBV genotypes, and pre-core or core mut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tis B virus PATHOLOGY immune tolerance immune clearance Inactive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carriers REACTIVATION T-cell response CYTOKINES
下载PDF
西黄丸挥发油抗肿瘤作用及其免疫学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杨伟 关硕 +4 位作者 胡俊霞 曾常茜 梁文波 马杰 高文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研究西黄丸挥发油组分对荷瘤大鼠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免疫学机制,筛选西黄丸抗肿瘤的活性部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抽取10只为空白对照组,剩余60只建立Walker256乳腺癌细胞荷瘤大鼠模型,建模后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 目的:研究西黄丸挥发油组分对荷瘤大鼠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免疫学机制,筛选西黄丸抗肿瘤的活性部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抽取10只为空白对照组,剩余60只建立Walker256乳腺癌细胞荷瘤大鼠模型,建模后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西黄丸高剂量组和香菇多糖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灌胃给药,2次/天,连续14天。腹主动脉采血,取瘤组织称重,计算抑瘤率;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2、IL-6、IL-10、IFN-γ和TGF-β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粘附分子B7-1(CD80)细胞含量。结果:挥发油高、中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28.4%、24.1%;与模型组比较,挥发油高、中剂量组IL-2和IFN-γ平均水平及CD3+T细胞、CD8+T细胞、B7-1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西黄丸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是西黄丸抗肿瘤活性部位之一;西黄丸挥发油可通过上调外周血IL-2、IFN-γ水平及CD3+T细胞、CD8+T细胞、B7-1细胞含量提高荷瘤大鼠免疫清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黄丸挥发油 Walker256乳腺癌细胞 大鼠 细胞因子 T细胞亚群 B7-1 免疫清除
下载PDF
车前草粗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增强作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董升 梁晗业 +4 位作者 王禹捷 王俊刚 关晓娇 姚月保 徐志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89-293,共5页
为研究车前草粗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增强作用,自车前草中提取粗多糖,将昆明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车前草粗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及左旋咪唑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小鼠通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 mg/kg)造成免... 为研究车前草粗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增强作用,自车前草中提取粗多糖,将昆明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车前草粗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及左旋咪唑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小鼠通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 mg/kg)造成免疫低下模型。造模成功后,车前草粗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900、300、100 mg/kg的车前草粗多糖;左旋咪唑组灌胃25 mg/kg;正常及模型对照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给药21 d后,考察小鼠血清中溶血素水平,炭粒廓清功能及迟发型变态反应,监测小鼠体重并计算其脾脏与胸腺指数。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车前草多糖能明显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廓清指数,增强其炭粒廓清功能,增强免疫低下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提高其血清中溶血素水平,且对模型小鼠的体重减轻、脾脏与胸腺萎缩有缓解作用。本研究表明,车前草粗多糖可增强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前草粗多糖 免疫低下 炭粒廓清 溶血素水平
下载PDF
西黄丸对荷瘤大鼠的抗肿瘤及其对炎性因子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伟 关硕 +4 位作者 胡俊霞 马杰 曾常茜 高文斌 梁文波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6期847-850,共4页
目的研究西黄丸对Walker256乳腺癌细胞荷瘤大鼠的抗肿瘤及对相关炎性因子的调节作用,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 6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抽取10只设为对照组,剩余50只建立荷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西黄丸高、中、低剂量组和香菇... 目的研究西黄丸对Walker256乳腺癌细胞荷瘤大鼠的抗肿瘤及对相关炎性因子的调节作用,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 6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抽取10只设为对照组,剩余50只建立荷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西黄丸高、中、低剂量组和香菇多糖组,每组10只,按10 mL/kg ig给药,每天2次,连续14 d。14 d后腹主动脉取血,取瘤组织称定质量,计算抑瘤率;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外周血IL-2、IFN-γ、IL-6、IL-10和TGF-β水平。结果西黄丸高、中、低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33.1%、30.7%、28.5%;与对照组比较,西黄丸高、中、低剂量均可明显提高荷瘤大鼠外周血IL-2、IFN-γ的水平,降低IL-6、IL-1、GF-β水平(P<0.05)。结论西黄丸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可通过提高荷瘤大鼠IL-2、IFN-γ水平增强免疫清除功能;降低IL-6、IL-10、TGF-β水平,减少形成免疫抑制微环境的相关炎性因子,呈现出逆转肿瘤免疫逃逸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黄丸 Walker256乳腺癌细胞 大鼠 炎性因子 免疫清除 免疫抑制微环境
原文传递
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免疫耐受期和免疫清除期的误判 被引量:10
6
作者 曾庆磊 李春霞 +1 位作者 徐光华 余祖江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6年第1期59-61,共3页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HBV )感染的自然史分为5期,分别是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活动)期、低复制期、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CHB)和HBsAg阴性期[1]。免疫耐受期的特征是 HBeAg 阳性、HBV DNA 高水平、丙氨酸转氨酶( ALT)正常或...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HBV )感染的自然史分为5期,分别是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活动)期、低复制期、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CHB)和HBsAg阴性期[1]。免疫耐受期的特征是 HBeAg 阳性、HBV DNA 高水平、丙氨酸转氨酶( ALT)正常或稍高、肝脏无或存在轻微炎症以及无或存在轻微纤维化;免疫清除期的特征是HBeAg阳性、HBV DNA水平较免疫耐受期稍低、ALT升高、肝脏炎症和(或)纤维化程度明显[1]。肝脏穿刺活检(肝活检)主要用于CHB疾病阶段的判定[2],这其中包括免疫耐受期和免疫清除期的判定,以决定下一步的诊疗方案。然而,临床上并不是每位患者均进行肝活检,再加上HBV DNA水平高低没有一个准确的界限较难把握,ALT水平可能会受多种非HBV因素影响,因此在无肝活检的情况下,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和免疫清除期可能会被误判,导致后续治疗失败、耐药和疾病进展恶化等不良后果。本研究拟对郑州大学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两个中心的394例经肝活检确定免疫耐受期和免疫清除期的HBV感染者进行分析,研究在有或无肝活检时免疫耐受期和免疫清除期诊断准确率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免疫耐受 免疫清除 活组织检查
原文传递
不同临床结局的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NK、T细胞比例及IFN-γ、TNF-α水平的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张爱芸 王煜 +3 位作者 马娟 张旭 杨蕾 张艳红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不同临床转归患者的外周血NK细胞、T细胞亚群比例及IFN-γ、TNF-α水平,探讨其在慢性HBV感染者免疫调节方面的作用。方法纳入研究的慢性HBV感染者共45例,包括慢性HBV携带者(免疫耐受期,慢性携带组)...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不同临床转归患者的外周血NK细胞、T细胞亚群比例及IFN-γ、TNF-α水平,探讨其在慢性HBV感染者免疫调节方面的作用。方法纳入研究的慢性HBV感染者共45例,包括慢性HBV携带者(免疫耐受期,慢性携带组),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免疫清除期,慢活肝组),HBV相关性肝硬化(肝硬化组)患者各15例,筛选同期健康献血员1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外周血中NK、CD4^+、CD8^+T细胞百分比;ELISA检测血清中IFN-γ、TNF-α的表达。结果四组研究对象血清总胆红素(TBil)、AST、ALT、IFN-γ、TNF-α水平和外周血NK细胞、CD4^+及CD8^+T细胞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除慢性携带组NK细胞百分比低于正常对照组外(P<0.05),其他指标这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活肝及肝硬化组血清TBil、AST、ALT、IFN-γ、TNF-α水平和外周血CD8^+T细胞百分比均高于慢性携带组和健康对照组(P均<0.05),慢活肝组、肝硬化组CD4^+T细胞百分比低于慢性携带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慢活肝组TBil、AST、ALT水平高于肝硬化组(P<0.05),肝硬化组外周血NK细胞、CD8^+T细胞百分比和血清IFN-γ、TNF-α水平低于慢活肝组(P均<0.05)。NK细胞百分比与CD8^+T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0.487,P<0.05);慢性携带组及慢活肝组NK细胞百分比与IFN-γ、TNF-α水平呈正相关(r_(携带组IFN-γ)=0.401、r_(携带组TNF-α)=0.519,r_(慢活肝组IFN-γ)=0.512、r_(慢活肝组TNF-α)=0.571,P均<0.05)。结论慢性HBV感染后不同临床结局患者,外周血NK细胞及IFN-γ、TNF-α不同程度的参与了HBV感染者的免疫耐受及免疫调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免疫耐受 免疫清除 T细胞亚群 自然杀伤细胞
下载PDF
免疫净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学武 任丽敏 安媛 《中国血液净化》 2007年第6期308-311,共4页
目的了解免疫净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难治性RA患者60例,均经过正规慢作用抗风湿药物和/或细胞毒药物治疗1年以上,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未缓解。联合治疗组3... 目的了解免疫净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难治性RA患者60例,均经过正规慢作用抗风湿药物和/或细胞毒药物治疗1年以上,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未缓解。联合治疗组34例,先行免疫净化治疗1~3次,后给予来氟米特10~20mg/d治疗,对照组为单纯服用来氟米特的26例难治性RA患者,疗程均为1年。监测患者临床症状,定期检测血常规、肝功能、ESR、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隐性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及抗AKA抗体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免疫净化联合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治疗RA1年后患者关节炎和(或)关节痛症状有明显缓解,治疗前后比较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治疗1年后ESR、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隐性类风湿因子及抗AKA抗体阳性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统计学差异均有显著性。联合治疗组在3个月和12个月时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另外,联合治疗对患者血液动力学无不良影响。结论免疫净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难治性RA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慢作用抗风湿药物治疗,且起效快,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免疫净化
下载PDF
248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免疫清除期演变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艾书玲 何清 +4 位作者 唐奇远 敖飞健 廖雪姣 吕德良 赵连三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82-386,共5页
目的阐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自然病程中免疫清除期不同阶段血清学及肝脏病理的演变规律。方法将处于免疫清除期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按照其肝组织纤维化分期由轻到重(SO、s1、s2、s3-s4)将免疫清除期划分为初、早、... 目的阐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自然病程中免疫清除期不同阶段血清学及肝脏病理的演变规律。方法将处于免疫清除期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按照其肝组织纤维化分期由轻到重(SO、s1、s2、s3-s4)将免疫清除期划分为初、早、中、后4个阶段,统计不同阶段患者年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1.T)、HBVDNA定量、肝组织炎症分级及肝组织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分布的关系。结果符合免疫清除期纳入标准患者248例,男性187例,女性61例,平均年龄(31.7±7.5)岁。处于初、早、中、后4个阶段的患者分别为15例、141例、54例、38例,相应年龄分别为(27.40±4.87)岁、(30.74±6.12)岁、(32.85±9.40)岁、(35.45±8.38)岁,ALT分别为(64.73±38.81)U/L、(103.06±82.54)U/L、(165.83±263.73)U/L、(146.34±168.23)U/L,血清HBVDNA载量分别为(7.36±1.30)lgIU/ml、(7.26±0.92)lgIU/ml、(6.92±1.08)lgIU/ml、(6.47±1.10)lgIU/ml。不同阶段患者年龄、ALT、HBVDNA载量、肝组织炎症分级及HBcAg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免疫清除期是肝组织炎症逐渐活跃,HBVDNA载量持续下降的演变过程。随着不同阶段的进展,肝组织HBcAg分布进展到以浆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免疫清除期 肝脏病理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
原文传递
西黄丸氯仿提取物对荷瘤大鼠免疫清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关硕 杨伟 +4 位作者 胡俊霞 马杰 曾常茜 高文斌 梁文波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研究西黄丸氯仿提取物对Walker256荷瘤大鼠免疫清除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 70只Wistar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剩余60只建立荷瘤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香菇多糖对照组、西黄丸氯仿提取物高、中、... 目的研究西黄丸氯仿提取物对Walker256荷瘤大鼠免疫清除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 70只Wistar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剩余60只建立荷瘤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香菇多糖对照组、西黄丸氯仿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西黄丸组。各实验组灌胃给药14 d后腹主动脉采血;ELISA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黏附分子B7-1、CD3+、CD4+、CD8+T细胞的变化,观察西黄丸氯仿提取物对荷瘤大鼠免疫清除功能的影响。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西黄丸氯仿提取物中剂量组大鼠外周血IL-2、IFN-γ含量明显增高,黏附分子B7-1、CD3+、CD4+、CD8+T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仿提取物中、低剂量组荷瘤大鼠外周血中CD3+、CD4+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黄丸氯仿提取物能通过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与活化增强荷瘤机体的免疫清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黄丸氯仿提取物 W256大鼠乳腺癌细胞 荷瘤大鼠 免疫清除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不同免疫状态的中医证候特点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丽莎 范剑薇 +3 位作者 梁志清 吴淋淋 苏元英 刘凌生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135-1137,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不同免疫状态的证候特点。方法收集慢性HBV感染的免疫耐受、免疫清除和免疫不全患者各200例,制定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调查各组患者一般情况,检测肝功能、乙肝病毒学指标,筛选主要症状及舌脉情况进...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不同免疫状态的证候特点。方法收集慢性HBV感染的免疫耐受、免疫清除和免疫不全患者各200例,制定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调查各组患者一般情况,检测肝功能、乙肝病毒学指标,筛选主要症状及舌脉情况进行中医证候分析。结果免疫耐受组前5型依次为肝郁脾虚、脾气虚、心肝郁热、肝肾阴虚及肝郁气滞;免疫清除组前5型依次为湿热内蕴、肝郁脾虚、肝郁气滞、心肝郁热及气阴不足;免疫不全组前5型依次为肝肾阴虚、气阴不足、脾气虚、肝血虚及肝郁气滞。结论慢性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患者涉及中医证候11个,免疫耐受以肝郁脾虚多见,免疫清除以湿热内蕴多见,免疫不全以肝肾阴虚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免疫耐受 免疫清除 免疫不全 中医证候
原文传递
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免疫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邬素珍 许焕英 《医学信息》 2018年第19期33-36,共4页
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双链闭环DNA病毒,主要引起皮肤黏膜的良恶性增殖性疾病,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已被证实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因素。病毒进入人体后,机体启动固有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来清除病毒。树突细胞、朗格罕氏细胞、自... 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双链闭环DNA病毒,主要引起皮肤黏膜的良恶性增殖性疾病,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已被证实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因素。病毒进入人体后,机体启动固有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来清除病毒。树突细胞、朗格罕氏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参与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抗原提呈、吞噬。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在清除HPV感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HPV也可以通过多种逃逸机制逃避机体的免疫清除,使得HPV感染持续存在,从而导致宫颈病变。因此,进一步深入明确机体感染HPV后所诱导的固有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免疫反应及免疫逃逸机制,对于下一步研发新药物、新治疗方法和新疫苗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HPV感染的机体免疫反应变化进行系统性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HPV 免疫清除
下载PDF
红车轴草总黄酮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宝剑 郭延生 +2 位作者 曲亚玲 刁鹏飞 魏彦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16410-16411,16248,共3页
[目的]研究红车轴草总黄酮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设计迟发变态反应试验、炭粒廓清试验、脏器指数试验,每个试验均用40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设对照组与高、中、低剂量3个试验组。3个试验组分别给予85mg/(kg.d)(高剂量组),53mg/(kg.... [目的]研究红车轴草总黄酮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设计迟发变态反应试验、炭粒廓清试验、脏器指数试验,每个试验均用40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设对照组与高、中、低剂量3个试验组。3个试验组分别给予85mg/(kg.d)(高剂量组),53mg/(kg.d)(中剂量组),22mg/(kg.d)(低剂量组)红车轴草总黄酮灌胃,对照组以吐温-盐水液灌胃。[结果]3个试验组48h足跖增厚与对照组均有增加,以中剂量试验组增加显著(P<0.05);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的吞噬指数较对照组有显著增高(P<0.05);脏器指数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有增加,但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试验全面评价了红车轴草总黄酮的各种生理药理功能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其开发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车轴草总黄酮 免疫 炭廓清 脏器指数 迟发变态反应
下载PDF
广西桂北地区慢性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与外周血T、B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唐翔宇 杨丽莎 +5 位作者 唐美媛 欧阳清 吴淋玲 辛胜 张兵 张敏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6-498,共3页
目的了解广西桂北地区慢性HBV感染者不同免疫状态外周血T、B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数值、相互关系及区别。方法分析和比较免疫耐受组、免疫清除组、免疫不全组及对照组共80例慢性HBV感染者,每组20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 目的了解广西桂北地区慢性HBV感染者不同免疫状态外周血T、B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数值、相互关系及区别。方法分析和比较免疫耐受组、免疫清除组、免疫不全组及对照组共80例慢性HBV感染者,每组20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分析其区别与联系。结果百分比和绝对数结果中,免疫清除组的NK细胞、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较对照组减少(P<0.05),B细胞、CD8+T细胞较对照组增加(P<0.05)。百分比数值中,免疫耐受组和免疫不全组的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较对照组减少(P<0.05),CD8+T细胞较对照组增加(P<0.05)。绝对值数值中,免疫耐受组和免疫不全组的CD4+T细胞较对照组减少(P<0.05)。不同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体内存在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检测对于了解患者免疫状态、评估病情、指导用药和疫苗开发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免疫耐受 免疫清除 免疫不全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杀伤细胞 天然
下载PDF
免疫清除期慢性乙型肝炎肝脂肪变与血清病毒学指标关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娇凤 林苏 +1 位作者 朱月永 王明芳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9期528-532,共5页
目的探讨CHB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 miRNA)-122相对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分期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38例CHB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miRNA-122的相对表达水平。检测CHB患者血清... 目的探讨CHB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 miRNA)-122相对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分期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38例CHB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miRNA-122的相对表达水平。检测CHB患者血清ALT、AST、γ-GT、碱性磷酸酶(phosphatase, ALP)、TBil、白蛋白、PT、HBV DNA的水平,并分析其与血清miRNA-122的相关性。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arve, AUC)来评价miRNA-122的诊断价值。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结果CHB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miRNA-122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4.41±1.32和1.47±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P〈0.01)。G0~G4期CHB患者血清miRNA-122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2.31±0.00、4.83±0.26、4.72±0.85、5.45±0.97、5.98±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1,P〈0.05)。S0~S4期CHB患者血清miRNA-122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5.44±0.94、5.20±0.35、4.29±1.39、3.82±1.26、3.26±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72,P〈0.05)。与轻度肝纤维化组(S0~S1)相比,显著性肝纤维化组(S2~S4)的血清miRNA-122水平显著下降。血清miRNA-122表达水平与血清ALT(r=0.45,P〈0.01)、AST(r=0.37,P〈0.05)、TBil(r=0.62,P〈0.01)、HBV DNA(r=0.32,P〈0.05)和肝组织炎症分级(r=0.33,P〈0.05)呈显著正相关,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显著负相关(r=-0.56,P〈0.01),与血清ALP(r=0.13)、γ-GT(r=0.16)、PT(r=-0.31)和白蛋白(r=0.02)的水平无相关性(均P〉0.05)。血清miRNA-122区分健康对照组和CHB患者组的AUC为0.92,预测显著性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AUC分别为0.78、0.81。结论CHB患者血清miRNA-122与HBV的复制、肝损伤程度及肝纤维化分期密切相关,可能在HBV复制及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脂肪肝 免疫清除期
原文传递
射干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金明 秦文艳 +3 位作者 齐越 陈贺 宋达夫 李国信 《实验动物科学》 2011年第3期11-13,共3页
目的研究射干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环磷酰胺制备小鼠免疫低下模型,测定腹腔注射印度墨汁后小鼠网状内皮细胞(RES,单核巨噬细胞)炭粒廓清指数,观察其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测定正常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观察射... 目的研究射干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环磷酰胺制备小鼠免疫低下模型,测定腹腔注射印度墨汁后小鼠网状内皮细胞(RES,单核巨噬细胞)炭粒廓清指数,观察其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测定正常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观察射干提取物对小鼠体液免疫的影响。结果射干提取物可增强小鼠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抗体溶血素的产生。结论射干提取物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特异性免疫功能都有增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干提取物 免疫功能 炭粒廓清 血清溶血素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清除相关微RNA分子的筛选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邢同京 徐洪涛 +1 位作者 王变 张晶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41-446,共6页
目的 筛选并分析与慢性乙型肝炎(CHB)免疫清除相关的微RNA(miRNA)分子.方法 连续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住院的12例CHB患者和9名健康体检者,采用miRCURYTM芯片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iRNA分子的表达... 目的 筛选并分析与慢性乙型肝炎(CHB)免疫清除相关的微RNA(miRNA)分子.方法 连续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住院的12例CHB患者和9名健康体检者,采用miRCURYTM芯片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iRNA分子的表达差异进行检测,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差异表达miRNA分子调控的靶基因、分子通路及功能.结果 与健康体检组比较,CHB患者PBMC中存在52个差异表达的微RNA,其中33个上调,19个下调.应用TargetScan、miRBase及miRanda数据库预测上调和下调miRNA分子的靶基因,其中上调miRNA分子调控的靶基因有354个,下凋miRNA分子调控的靶基因1935个.基因本体(GO)及分子途径(Pathway)分析表明,上调miRNA分子和下调miRNA分子可调控多个分子信号途径,其调控的靶基因具有多种分子功能.miRNA-mRNA网络分析显示,上调的hsa-miR-520d-5p、hsa-miR-106a-5p等和下调的hsa-miR-30a-5p、hsa-miR-29b-3p等可调控多个靶基因,构成复杂的分子网络.结论 CHB患者PBMC存在多个异常表达的miRNA分子,可能通过调控多个靶基因和分子途径,参与CHB的免疫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微RNAS 免疫清除 计算生物学
原文传递
广西桂北地区慢性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与HBV基因型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淋玲 杨丽莎 +2 位作者 蒋冬香 王继业 黄亚琴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249-1251,共3页
目的了解广西桂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情况及探讨慢性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与基因型的关系。方法将120例慢性HBV感染者按其免疫应答情况分为免疫耐受、免疫清除(应答)和免疫不全(病毒残留)3种免疫状态,各状态40例,运用实时... 目的了解广西桂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情况及探讨慢性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与基因型的关系。方法将120例慢性HBV感染者按其免疫应答情况分为免疫耐受、免疫清除(应答)和免疫不全(病毒残留)3种免疫状态,各状态40例,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HBV基因型。结果 B型86例,C型24例,B+C混合型6例,非B非C型4例;3种免疫状态均B型占多数,分别为70%、77.5%、67.5%,不同免疫状态基因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状态与基因型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B型HBV-DNA载量高于C型(P<0.05),大于或等于30岁组C型显著多于小于3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基因型间ALT、AST、TBil、HBe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桂北地区HBV基因型以B型为主,C型占部分比例,少量B+C混合型,偶有未能分型;还不能认为慢性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间基因型分布不同及免疫状态与基因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免疫耐受 免疫清除状态 免疫不全状态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下载PDF
HBsAg levels in HBeAg-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immune conditions 被引量:4
19
作者 Yi-Min Zhang Yi-Da Yang +4 位作者 Hong-Yu Jia Lin-Yan Zeng Wei Yu Ning Zhou Lan-Juan L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15期4407-4413,共7页
AIM: To investigate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HBeAg-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and different immune conditions.
关键词 Chronic hepatitis B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epatitis B e antigen immune tolerance immune clearance Acute on chronic liver failure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的免疫逃避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雅盼 李娇 +6 位作者 鲍丽 段萍 白冰 桑晓宇 杨娜 冯颖 姜宁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8-102,共5页
疟疾是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经蚊虫传播的一种危害严重的全球性虫媒寄生虫病。近年来,随着耐药性虫株的广泛蔓延和对杀虫剂产生耐药的蚊虫的迅速扩散,疟疾的预防与治疗面临困境,因此疟疾疫苗的研制显得更为重要。疟原虫的免疫逃避机制是疟... 疟疾是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经蚊虫传播的一种危害严重的全球性虫媒寄生虫病。近年来,随着耐药性虫株的广泛蔓延和对杀虫剂产生耐药的蚊虫的迅速扩散,疟疾的预防与治疗面临困境,因此疟疾疫苗的研制显得更为重要。疟原虫的免疫逃避机制是疟疾疫苗研究的难题之一。认识并了解疟原虫的免疫逃避机制对疟疾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论文对疟原虫抗原多态性、抗原变异、表位隐蔽等多种免疫逃避机制进行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免疫逃避 免疫清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