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源照射双/多基地SAR成像 被引量:3
1
作者 武俊杰 孙稚超 +6 位作者 吕争 杨建宇 李财品 孙华瑞 陈天夫 赵良波 任航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35,共23页
星源照射双/多基地合成孔径雷达(SAR),采用卫星发射,卫星、临近空间、飞机、地面等平台接收,实现对地海面场景和目标的高分辨成像。该技术具有可成像范围广、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且可以通过波束调控实现扫描、聚束、滑动聚束... 星源照射双/多基地合成孔径雷达(SAR),采用卫星发射,卫星、临近空间、飞机、地面等平台接收,实现对地海面场景和目标的高分辨成像。该技术具有可成像范围广、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且可以通过波束调控实现扫描、聚束、滑动聚束等多种组合成像模式,从而获取更加丰富的成像信息,具有十分广阔的民用和军事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针对星源照射双/多基地SAR成像技术开展了多年的研究,积累了诸多研究成果。该文分别从系统组成、构型方法、回波模型、成像方法、收发同步与试验验证等方面对该技术进行阐述与分析,同时对相关的研究工作进行较系统的回顾,并展望了星源照射双/多基地SAR成像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双基SAR 星载平台 成像算法 试验验证
下载PDF
Dose reconstruction with Compton camera during proton therapy via subset-driven origin ensemble and double evolutionary algorithm 被引量:2
2
作者 Zhi-Yang Yao Yong-Shun Xiao Ji-Zhong Zhao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35-148,共14页
Compton camera-based prompt gamma(PG) imaging has been proposed for range verification during proton therapy. However, a deviation between the PG and dose distributions, as well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constru... Compton camera-based prompt gamma(PG) imaging has been proposed for range verification during proton therapy. However, a deviation between the PG and dose distributions, as well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constructed PG and exact values, limi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pproach in accurate range monitoring during clinical applications.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realize a PG-based dose reconstruction with a Compton camera, thereby further improving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in vivo range verification and providing a novel method for beam monitoring during proton therapy.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n approach based on a subset-driven origin ensemble with resolution recovery and a double evolutionary algorithm to reconstruct the dose depth profile(DDP) from the gamma events obtained by a cadmium-zinc-telluride Compton camera with limited position and energy resolution. Simulations of proton pencil beams with clinical particle rate irradiating phantoms made of different materials and the CT-based thoracic phantom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the monoenergetic proton pencil beam irradiating homogeneous-material box phantom,the accuracy of the reconstructed DDP was within 0.3 mm for range prediction and within 5.2% for dose prediction. In particular, for 1.6-Gy irradiation in the therapy simulation of thoracic tumors, the range deviation of the reconstructed spreadout Bragg peak was within 0.8 mm, and the relative dose deviation in the peak area was less than 7% compared to the exact value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and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n future Compton-based accurate dose reconstruction and range verification during proton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mpt gamma imaging Dose reconstruction Range verification Origin ensemble Compton camera Evolutionary algorithm
下载PDF
胸片影像学改变应用于氧化铝粉尘作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的验证 被引量:5
3
作者 顾明华 陈轶君 +2 位作者 王忠诚 李延红 章敏华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09-814,共6页
[背景]粉尘作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是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但风险评估结果缺乏客观和有效的验证方法。[目的]探讨胸片影像学改变在氧化铝粉尘作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验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某磨料磨具制造企业中氧化铝粉尘作... [背景]粉尘作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是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但风险评估结果缺乏客观和有效的验证方法。[目的]探讨胸片影像学改变在氧化铝粉尘作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验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某磨料磨具制造企业中氧化铝粉尘作业岗位的劳动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澳大利亚职业健康与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澳大利亚模型)和新加坡有害化学物质职业接触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新加坡模型)进行氧化铝粉尘作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比较评估结果的一致性。计算研究对象的累积风险值和累积风险等级。对研究对象进行后前位高千伏胸片检查和诊断,比较不同岗位风险等级和不同累积风险等级研究对象铝尘阴影检出率的差异。[结果]澳大利亚模型和新加坡模型对该企业氧化铝粉尘作业岗位的风险评估得出的平均风险比值RR均为0.49±0.10,即该企业氧化铝粉尘作业岗位的职业健康风险总体处于中等水平。2种模型评估结果具有明显的一致性(kappa检验,k=0.823,P<0.001)。192名作业工人胸片检出铝尘阴影62人(32.3%),无尘肺病病例。铝尘阴影形态以s影为主(30.7%);密集度以“不到0/1”为主(31.3%);分布肺区数量以2个肺区为主(18.8%),分布肺区位置以右下肺最多(18.8%),两上肺均未见铝尘阴影。澳大利亚模型评估得出的重大风险岗位研究对象的铝尘阴影检出率(41.7%)高于中等风险岗位(22.9%)(P<0.01)。新加坡模型得出的中等风险岗位研究对象的铝尘阴影检出率(42.7%)明显高于低风险岗位(23.3%)(P<0.01)。2种模型评估得出的累积风险等级均为Ⅰ~Ⅲ级,研究对象铝尘阴影的检出率随着累积风险等级的增加,均呈现明显增高趋势(P<0.05)。[结论]澳大利亚模型和新加坡模型的风险评估结果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可联合应用于粉尘作业的风险评估。胸片影像学改变应用于氧化铝粉尘作业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健康 风险评估 粉尘 影像学改变 验证
原文传递
放射治疗射野影像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伟 宋轶鹏 江学文 《医疗设备信息》 2005年第8期22-22,5,共2页
放射治疗射野影像系统EPID是治疗计划所实施的重要质量保证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射野验证和剂量验证。
关键词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 射野影像 剂量验证 放射治疗
下载PDF
嵌入式模组中火灾热感成像采集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5
作者 黄钰彬 曾献雯 苗利明 《计算机与网络》 2023年第14期50-53,共4页
以串行通信方式输出图像的热感成像模组存在丢包和像素数据缺失的问题,这种情况会造成热感成像失真,给进一步的目标检测带来更多困难。为了能够采集到完整、无差错的热感成像,通过分析热感成像原理和传输协议设计并实现了热感成像采集... 以串行通信方式输出图像的热感成像模组存在丢包和像素数据缺失的问题,这种情况会造成热感成像失真,给进一步的目标检测带来更多困难。为了能够采集到完整、无差错的热感成像,通过分析热感成像原理和传输协议设计并实现了热感成像采集算法。将采集算法部署到了高级精简指令集机器M3系列(ARM Cortex-M3)模组中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集算法可以稳定运行,能够实时采集、校验、纠错和传输图像数据,无失真热感图像达到了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 热感成像 通信协议 火灾检测 数据校验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微创骨科穿刺规划平台构建与临床验证
6
作者 季达峰 张长青 张愈峰 《中国数字医学》 2023年第2期86-92,共7页
目的:探讨MATLAB的影像微创骨科穿刺规划平台建立所需技术及临床应用指标。方法:利用MATLAB建立图像导入、三维重建与定位平台。选取重度椎间盘脱出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所得CT数据导入三维骨科微创定向系统(3... 目的:探讨MATLAB的影像微创骨科穿刺规划平台建立所需技术及临床应用指标。方法:利用MATLAB建立图像导入、三维重建与定位平台。选取重度椎间盘脱出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所得CT数据导入三维骨科微创定向系统(3DDisplay2.0)中进行三维重建,利用平台进行穿刺点定位、角度与穿刺深度测量;对照组CT数据打印成醋酸酯胶片,在术中进行定位、角度与深度测量。利用C臂机进行术中透视确认穿刺效果,记录穿刺耗时与术中并发症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建立起图像导入,三维显示与断层定位3个主要模块;试验组与对照组穿刺时程卡方值为14.546>10.828(P=0.001),透视次数卡方值为28.972>10.828(P=0.001);穿刺时程与透视次数的t值分别为6.022>4.144(P=0.001),10.314>4.144(P=0.001);试验组术中出现酸胀与疼痛为2例(10%),低于对照组的15例(75%)。结论:以MATLAB为基础的模块设计可有效对CT术前影像进行重构、定位与三维重建;病灶、棘突与穿刺点的三角关系可对穿刺方向进行有效修正;基于三维可视与夹角修正的骨科微创引导平台在椎间孔镜穿刺中可显著降低穿刺时程,减少透视次数与术中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 骨科微创穿刺 穿刺技术指标 计算机辅助手术 临床验证
下载PDF
对盆腔肿瘤患者体在剂量验证结果与摆位误差关系分析
7
作者 陈阳栋 许青 +2 位作者 夏凡 于蕾 胡轶雯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探究盆腔部肿瘤患者在体剂量验证结果与经影像引导后摆位误差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1位盆腔部肿瘤患者,记录其在治疗过程中的影像验证结果和在体剂量验证Gamma通过率结果。分别比较腹背、头脚、左右及总位移误差与在体剂量验证Gamm... 目的:探究盆腔部肿瘤患者在体剂量验证结果与经影像引导后摆位误差间的关系。方法:选取41位盆腔部肿瘤患者,记录其在治疗过程中的影像验证结果和在体剂量验证Gamma通过率结果。分别比较腹背、头脚、左右及总位移误差与在体剂量验证Gamma通过率间的关系。结果:在体剂量验证Gamma通过率与总位移误差大小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大,仅为-30.2%。结论:影像验证和在体剂量验证各有优劣,并不能相互取代。在影像验证已经全面推广的情况下,在体剂量验证可以作为一种日常辅助验证手段,提示影像验证时机或调整影像验证频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验证 在体剂量验证 电子射野成像设备(EPID) 盆腔部肿瘤 位移误差
下载PDF
光学合成孔径成像技术计算机仿真与实验验证
8
作者 王治乐 龙夫年 +1 位作者 张伟 赵仲明 《光学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02-504,507,共4页
首先阐明了光学合成孔径成像系统的原理。合成孔径成像系统在获得高截止频率的同时,降低了系统的中频性能,并且合成孔径成像系统的信息获取在方向上具有可选择性。然后对合成孔径成像系统的点扩散函数和光学传递函数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首先阐明了光学合成孔径成像系统的原理。合成孔径成像系统在获得高截止频率的同时,降低了系统的中频性能,并且合成孔径成像系统的信息获取在方向上具有可选择性。然后对合成孔径成像系统的点扩散函数和光学传递函数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与合成孔径系统的成像原理一致。最后通过对辐射靶标的成像实验,再次对合成孔径成像系统的特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仿真 合成孔径 成像技术 实验验证
原文传递
复杂地表障碍浅层缺口成像预判及快速验证技术
9
作者 石一青 陈习峰 +3 位作者 胡国斌 朱峰 冯晓强 谈晓东 《复杂油气藏》 2023年第4期400-404,共5页
复杂地表障碍区域的采集缺口会造成地震资料近偏移距数据缺失,采集数据的均匀性下降,不仅影响缺口附近资料及中深目的层的信噪比,还会影响叠前偏移的成像质量。以往无论是观测系统设计时的模型正演还是现场资料处理,都无法实现缺口快速... 复杂地表障碍区域的采集缺口会造成地震资料近偏移距数据缺失,采集数据的均匀性下降,不仅影响缺口附近资料及中深目的层的信噪比,还会影响叠前偏移的成像质量。以往无论是观测系统设计时的模型正演还是现场资料处理,都无法实现缺口快速成像,难以在采集前对炮点设计进行有效指导和及时验证。为解决这一问题,借助三维水平层状模型,实现浅表层单炮记录模拟及基于实际切除参数的叠加,并针对不同地质需求设计不同尺寸障碍区,分析障碍区中心位置成像缺口、建立炮点设计原则;引入实际炮、检位置,应用叠前实际切除参数分析工区整体缺口成像质量,实现缺口采集效果的快速验证。TJB工区采集效果显示剖面浅层缺口模拟成像与实际采集资料的成像完全一致,保证了障碍区缺口符合地质设计要求,解决了在采集资料现场处理前难以及时判断效果的难题,也补齐了全节点采集的质量控制滞后的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缺口 成像预判 质量控制 快速验证
下载PDF
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超光谱探测仪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伟刚 胡斌 +13 位作者 杜国军 段鹏飞 井亚舟 李碧岑 柯君玉 郭永祥 夏晨晖 安宁 崔程光 李云飞 崔博伦 伏瑞敏 毛一岚 LIU Yuxiang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8-78,共11页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超光谱探测仪(简称超光谱探测仪)是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句(gōu)芒号”四个有效载荷之一。超光谱探测仪是国际上首台专门设计探测太阳诱导植被荧光载荷,光谱范围670nm~780nm,光谱分辨率0.3nm,对地观测幅宽34km...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超光谱探测仪(简称超光谱探测仪)是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句(gōu)芒号”四个有效载荷之一。超光谱探测仪是国际上首台专门设计探测太阳诱导植被荧光载荷,光谱范围670nm~780nm,光谱分辨率0.3nm,对地观测幅宽34km。为了保证探测精度,探测仪要求在10mW·m^(-2)·sr^(-1)·nm^(-1)输入光谱辐亮度下信噪比大于200。针对高精度定量化探测需求,国内首次采用高稳定双焦距望远光学系统设计,实现了光学系统的公差比传统设计低4倍,采用高性能AD量化器件和电路抑制设计实现513.1高信噪比,采用高稳定漫反射板(Quasi Volume Diffuser,QVD),实现在轨高稳定性能监测,采用间接控温实现0.08℃精密控温。文章给出了探测仪设计与实验室验证情况,并给出了外场试验结果和在轨初步反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 光栅成像光谱仪 设计与验证 超光谱 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
下载PDF
基于立体成像技术的三维环境设计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田婧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72-74,78,共4页
针对环境设计中的三维建模需求,文中在非平行双向立体投影框架下,提出基于立体匹配算法的三维环境建模方法。通过构造并最小化匹配代价函数计算最优三维建模坐标,为了进一步提高三维建模的精度,文中采用基于图像深度提取的重构优化补偿... 针对环境设计中的三维建模需求,文中在非平行双向立体投影框架下,提出基于立体匹配算法的三维环境建模方法。通过构造并最小化匹配代价函数计算最优三维建模坐标,为了进一步提高三维建模的精度,文中采用基于图像深度提取的重构优化补偿算法。该算法可以利用像素几何关系提取深度信息并反解三维坐标,优化补偿重构误差。仿真验证与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所提算法在空间多点三维建模中的误差精度较小,且在相同环境下的重构精度和复杂度方面的性能明显优于现有三维重构算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设计 三维建模 立体成像 匹配代价函数 重构误差 仿真验证
下载PDF
空间目标双基地雷达ISAR成像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洋 金胜 黄璐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5-489,495,共6页
由于双基地雷达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的独特优势,日益成为现代雷达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构建双基地雷达系统,开展空间目标双基地ISAR成像技术研究对空间监视、探测识别等技术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对双基地雷达的工作原理、ISAR成像原... 由于双基地雷达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的独特优势,日益成为现代雷达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构建双基地雷达系统,开展空间目标双基地ISAR成像技术研究对空间监视、探测识别等技术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对双基地雷达的工作原理、ISAR成像原理、系统关键参数等分析计算,实现了双基地ISAR成像系统设计,并利用现有系统构建了双基地雷达,开展双基地ISAR成像技术研究,利用实际试验数据进行了技术验证,结果表明双基地雷达ISAR对空间目标成像的可行性及其系统成像效果的良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目标 双基地雷达 ISAR成像 试验验证
下载PDF
机载三维激光雷达系统误差分析及精度验证 被引量:2
13
作者 江振治 王刃 +1 位作者 胡海彦 陈虹 《测绘科学与工程》 2015年第6期41-46,共6页
机载三维激光雷达精度验证是考核激光雷达性能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是新型激光雷达走向实用不可或缺的步骤之一。本文针对某型新型激光雷达系统,在构建严格成像模型的基础上,对系统误差进行了详细分析,设计了一套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 机载三维激光雷达精度验证是考核激光雷达性能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是新型激光雷达走向实用不可或缺的步骤之一。本文针对某型新型激光雷达系统,在构建严格成像模型的基础上,对系统误差进行了详细分析,设计了一套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机载激光雷达飞行试验精度验证方案,并进行了实际飞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构建模型合理,验证方案科学、可行,结果可靠,可为开展相关技术研究提供借鉴,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雷达 成像模型 误差分析 精度验证
下载PDF
Accuracy Comparison of 4D Computed Tomography (4DCT) and 4D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4DCBCT)
14
作者 Tzu-Cheng Lee Stephen R. Bowen +3 位作者 Sara St. James George A. Sandison Paul E. Kinahan Matthew J. Nyflo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Physics, Clinical Engineering and Radiation Oncology》 2017年第3期323-335,共13页
The ability of respiratory-correlated fan beam CT (4DCT) and respiratory-correlated cone beam CT (4DCBCT) to accurately estimate tumor volume is critical to accurate dosimetry and treatment verification for lung stere... The ability of respiratory-correlated fan beam CT (4DCT) and respiratory-correlated cone beam CT (4DCBCT) to accurately estimate tumor volume is critical to accurate dosimetry and treatment verification for lung 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SBRT) and other motion-managed therapies. However, it is known that 4DCT and 4DCBCT differ in aspects of image acquisition and reconstruction that may lead to 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 two modalities. To evaluate quantitative differences between 4DCT and 4DCBCT imaging under respiratory motion, we performed a phantom study in the ground truth setting. A programmable respiratory motion phantom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1D S-I position of a known-size lesion. Ten sinusoidal and twenty patient-specific breathing waveforms were applied to drive lesion motion during the 4DCT and 4DCBCT acquisitions. The difference in lesion volume acquired between the two imaging modalities was as high as 34.4% and 18.4% for sinusoidal and patient-specific breathing motions, respectively. When compared to the true volume, 4DCT measurement often underestimated the lesion size whereas 4DCBCT overestimated the lesion volume in most of the cases. 4DCBCT gave more accurate recovery of the volume than 4DCT for most settings tested in this study. These findings may be helpful for improving the definition of internal target and planning target volume margins, and extracting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from on-board treatment verification imag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DCT 4DCBCT verification imaging RESPIRATORY MOTION PHANTOM
下载PDF
用多模分析改善双全法成像
15
作者 李衍 《无损探伤》 2022年第1期1-5,共5页
介绍如何同时处理多模式组合,使全矩阵捕获-全聚焦法(FMC/TFM)即"双全法"成像的检测和可靠性均可优化。借助于像素值乘法,并引入非线性波幅因子,可大大提高信噪比(SNR),改善像质。此新法特命名为TFMi^(TM)法。在人工三曲裂纹... 介绍如何同时处理多模式组合,使全矩阵捕获-全聚焦法(FMC/TFM)即"双全法"成像的检测和可靠性均可优化。借助于像素值乘法,并引入非线性波幅因子,可大大提高信噪比(SNR),改善像质。此新法特命名为TFMi^(TM)法。在人工三曲裂纹和实际典型焊接缺陷试样上作了检测验证,确认TFMi^(TM)法效果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相控阵 双全法技术 多模分析 乘法组合 缺陷表征 成像验证
原文传递
不同位置强光源作用微光电视系统成像特征建模及分析
16
作者 郭冰涛 王晓蕊 +2 位作者 荆卫国 王小兵 陈玉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1-86,共6页
以强光源作用微光电视成像机理为基础,借助端到端成像建模思想,综合考虑强光源作用目标表面辐射特性及系统自动亮度控制特性,建立了不同位置强光作用后系统成像特征量化模型.以模型为基础,利用三维场景仿真平台实时计算强光源作用后地... 以强光源作用微光电视成像机理为基础,借助端到端成像建模思想,综合考虑强光源作用目标表面辐射特性及系统自动亮度控制特性,建立了不同位置强光作用后系统成像特征量化模型.以模型为基础,利用三维场景仿真平台实时计算强光源作用后地物成像灰度,实现了不同位置微光系统成像数字仿真.结合外场实验数据,通过对比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中目标和背景灰度及目标成像对比度,对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与外场实验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模型可靠性较高.最后探讨了强光作用后不同干扰因素对系统成像质量的影响,当强光源位于系统视场外时,其对目标表面辐射特性的作用是影响系统输出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当强光源位于系统视场内时,其对系统增益的作用则成为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电视 成像系统 仿真 强光源 辐射特性 信号响应特性 对比度 验证
下载PDF
大口径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演示样机及其实验室验证 被引量:46
17
作者 刘立人 周煜 +7 位作者 职亚楠 孙建锋 吴亚鹏 栾竹 闫爱民 王利娟 戴恩文 鲁伟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4-108,共5页
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SAIL)的主要技术指标如光学足趾尺寸和成像分辨率等都必须在所设计的远距离传输后实现。提出了一种在实验室空间近距离实现SAIL全系统贯通验证的方法,即在SAIL中附加光学装置使得其在近距离产生发射光束的准几何... 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SAIL)的主要技术指标如光学足趾尺寸和成像分辨率等都必须在所设计的远距离传输后实现。提出了一种在实验室空间近距离实现SAIL全系统贯通验证的方法,即在SAIL中附加光学装置使得其在近距离产生发射光束的准几何投影和足够大的外差接收视场,从而产生近距离二维SAIL成像必需的并且适当的光学足趾和方位向二次项相位历程。给出了一种Φ300 mm口径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演示样机的主体结构和光学附件装置的设计方案,实现了实验室空间近距离演示验证,给出了在14 m传输距离上的二维SAIL成像动态演示的结果,实验测得光学足趾达到22 mm×22 mm,成像分辨率优于1.4 mm(方位向)×1.2 mm(距离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合成孔径激光成像雷达 实验室空间近距离验证 相位历程
原文传递
嫦娥二号卫星CCD立体相机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20
18
作者 赵葆常 杨建峰 +3 位作者 汶德胜 高伟 常凌颖 薛彬 《航天器工程》 2011年第1期14-21,共8页
介绍了嫦娥二号卫星CCD立体相机的设计思想与结果、发射前检测与地面推扫成像试验。嫦娥二号卫星CCD立体相机仍采用与嫦娥一号相同的线阵推扫成像模式,但嫦娥二号卫星CCD立体相机的技术指标要求大幅度提高,主要表现为地元分辨率由嫦娥... 介绍了嫦娥二号卫星CCD立体相机的设计思想与结果、发射前检测与地面推扫成像试验。嫦娥二号卫星CCD立体相机仍采用与嫦娥一号相同的线阵推扫成像模式,但嫦娥二号卫星CCD立体相机的技术指标要求大幅度提高,主要表现为地元分辨率由嫦娥一号的120m提高为嫦娥二号在100km圆轨上优于7m与在100km/15km椭圆轨道近月弧段优于1m。地元分辨率提高,加之轨道降低造成地速增大,致使在100km/15km椭圆轨道上对虹湾极低反射率的月面成像时最长曝光时间不能超过0.6ms。同时又要求相机在100km圆轨上曝光时间为4.5ms时不产生饱和,即CCD立体相机既要满足100km圆轨的全月面立体成像,同时又要满足在100km/15km椭圆轨道上1m成像分辨率的局域高精细探测,从而要求扩大相机的动态范围以及提高探测灵敏度,这些都使嫦娥二号CCD相机的设计、研制难度大幅增加。实际设计与发射前检测表明,嫦娥二号卫星CCD立体相机很好地满足了任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二号卫星 月球探测器 双线阵CCD立体成像 光学总体方案 光学设计 试验验证
下载PDF
复杂型面叶片裂纹的超声红外热成像检测 被引量:20
19
作者 寇光杰 杨正伟 +2 位作者 贾庸 张炜 杜莹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1-99,共9页
复杂型面叶片由于其结构复杂,缺陷检测困难,针对这类叶片的无损检测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文中基于超声激励下含缺陷介质的摩擦生热模型,分析缺陷处的热流传导,推导了含裂纹叶片简化模型的表面温度场。针对复杂型面叶片裂纹处的... 复杂型面叶片由于其结构复杂,缺陷检测困难,针对这类叶片的无损检测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文中基于超声激励下含缺陷介质的摩擦生热模型,分析缺陷处的热流传导,推导了含裂纹叶片简化模型的表面温度场。针对复杂型面叶片裂纹处的生热模型,应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激励时间越长,裂纹缺陷区域温升越大;温升速率随时间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利用超声红外热成像检测平台,对含裂纹的汽轮机叶片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当预紧力处于100~150 N时,裂纹区域生热最明显,叶片裂纹检测效果最好。基于数值仿真和实验表明,超声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出复杂型面叶片中的裂纹缺陷,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和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红外热成像 叶片 裂纹 摩擦生热 数值仿真 实验验证
下载PDF
基于EPID三维剂量验证系统的物理模型测试及临床应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黄妙云 陈明秋 +3 位作者 陈远贵 李小波 徐本华 陈立新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35-1340,共6页
目的 使用EPID三维剂量验证系统进行物理建模和物理参数优化,并行临床应用前的初步研究.方法 通过EPID采集3、5、10、15、20、25 cm的方野图像建立物理模型,比较在均匀水模体中系统重建的百分深度剂量、射野总散因子及10 cm深度处的离... 目的 使用EPID三维剂量验证系统进行物理建模和物理参数优化,并行临床应用前的初步研究.方法 通过EPID采集3、5、10、15、20、25 cm的方野图像建立物理模型,比较在均匀水模体中系统重建的百分深度剂量、射野总散因子及10 cm深度处的离轴比曲线,优化物理模型参数.采用指型电离室和免冲洗胶片,在均匀模体和仿真人模体中测量单野、组合野及IMRT计划点剂量和平面剂量,并与系统重建结果比较.在仿真人模体和10例不同部位IMRT计划中,比较系统重建和TPS计算的5%/3 mm、3%/3 mm标准下的γ通过率,并对临床病例进行靶区和OAR剂量体积分析.结果 对于单野、组合野以及IMRT计划,系统重建剂量和电离室测量及TPS计算的点剂量平均偏差分别〈0.5%和2.0%;在均匀或仿真人模体中以及临床病例中其平面或三维剂量的5%/3 mm、3%/3 mm平均γ通过率均〉95%;但临床病例中体现小体积的OAR有较大剂量偏差.结论 通过一系列临床应用前测试,明确了该三维剂量验证系统可有效应用于临床剂量验证,并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射野影像装置 三维剂量验证 质量保证 调强放射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