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64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299
1
作者 史河水 韩小雨 +4 位作者 樊艳青 梁波 杨帆 韩萍 郑传胜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1,共4页
2019年12月起,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在武汉市爆发流行,并迅速传播到全国和全世界。至今全国已累计报告确诊病例超过2万例,其主要原因是病毒传染力强、潜伏期长。2019-nCoV肺炎CT表现多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密度影(GGO)。以双肺胸膜... 2019年12月起,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在武汉市爆发流行,并迅速传播到全国和全世界。至今全国已累计报告确诊病例超过2万例,其主要原因是病毒传染力强、潜伏期长。2019-nCoV肺炎CT表现多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密度影(GGO)。以双肺胸膜下分布为主,可伴空气支气管征、小叶间隔增厚和胸膜增厚。极少数或少数伴胸腔积液或淋巴结肿大。基于病理分期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可分为早期、进展期与重症期3期。结合胸部影像学检查与临床和实验室结果有利于2019-nCoV肺炎患者的早期筛查和早期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影像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微地震监测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111
2
作者 张山 刘清林 +1 位作者 赵群 姜宇东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2年第2期226-231,共6页
微地震监测技术是近 2 0年才出现的地球物理新技术 ,其基本做法是通过在井中或地面布置检波器排列接收生产活动所产生或诱导的微小地震事件 ,并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反演求取微地震震源位置等参数 ,然后 ,应用这些参数对生产活动进行监控或... 微地震监测技术是近 2 0年才出现的地球物理新技术 ,其基本做法是通过在井中或地面布置检波器排列接收生产活动所产生或诱导的微小地震事件 ,并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反演求取微地震震源位置等参数 ,然后 ,应用这些参数对生产活动进行监控或指导。在油气开发领域 ,该方法主要用于油田低渗透储层压裂的裂缝动态成像和油田开发过程的动态监测 ,主要是流体驱动监测。介绍了微地震监测方法的基本原理、数据采集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及应用实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监测技术 油田开发 应用 定位 偏振 成像 压裂 流体驱动 人工裂缝分布
下载PDF
Nano-Graphene Oxide for Cellular Imaging and Drug Delivery 被引量:123
3
作者 Xiaoming Sun Zhuang Liu +4 位作者 Kevin Welsher Joshua Tucker Robinson Andrew Goodwin Sasa Zaric Hongjie Dai 《Nano Research》 SCIE EI CSCD 2008年第3期203-212,共10页
Two-dimensional graphene offers interesting electronic,thermal,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at are currently being explored for advanced electronics,membranes,and composites.Here we synthesize and explore the biologica... Two-dimensional graphene offers interesting electronic,thermal,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at are currently being explored for advanced electronics,membranes,and composites.Here we synthesize and explore the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of nano-graphene oxide(NGO),i.e.,single-layer graphene oxide sheets down to a few nanometers in lateral width.We develop functionalization chemistry in order to impart solubility and compatibility of NGO in biological environments.We obtain size separated pegylated NGO sheets that are soluble in buffers and serum without agglomeration.The NGO sheets are found to be photoluminescent in the visible and infrared regions.The intrinsic photoluminescence(PL)of NGO is used for live cell imaging in the near-infrared(NIR)with little background.We found that simple physisorption viaπ-stacking can be used for loading doxorubicin,a widely used cancer drug onto NGO functionalized with antibody for selective killing of cancer cells in vitro.Owing to its small size,intrinsic optical properties,large specifi c surface area,low cost,and useful non-covalent interactions with aromatic drug molecules,NGO is a promising new material for biological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hene oxide PEGYLATION size separation cellular imaging drug delivery
原文传递
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aging sonoelastography for noninvasive staging of liver fibrosis 被引量:114
4
作者 Carmen Fierbinteanu-Braticevici Dan Andronescu +3 位作者 Radu Usvat Dragos Cretoiu Cristian Baicus Gabriela Marinosch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44期5525-5532,共8页
AIM: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 (ARFI) imaging as a noninvasive method for the assessment of liver fibrosis in chronic hepatitis C (CHC) patients.METHODS:We performed a p... AIM: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 (ARFI) imaging as a noninvasive method for the assessment of liver fibrosis in chronic hepatitis C (CHC) patients.METHODS:We performed a prospective blind com-parison of ARFI elastography,APRI index and FibroMax in a consecutive series of patients who underwent liver biopsy for CHC in University Hospital Bucharest. His-topathological staging of liver fibrosis according to the METAVIR scoring system served as the reference. A to-tal of 74 patients underwent ARFI elastography,APRI index,FibroMax and successful liver biopsy. RESULTS:The noninvasive tests had a good correlation with the liver biopsy results. The most powerful test in predicting fibrosis was ARFI elastography.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ARFI elastography,expressedas 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AUROC) had a validity of 90.2% (95% CI AUROC = 0.831-0.972,P < 0.001) for the diagnosis of significant f ibrosis (F ≥ 2). ARFI sonoelastography predicted even better F3 or F4 fibrosis (AUROC = 0.993,95% CI = 0.979-1).CONCLUSION:ARFI elastography had very good accuracy for the assessment of liver fibrosis and was superior to other noninvasive methods (APRI Index,FibroMax) for staging liver fib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asticity imaging techniques Hepatitis C Liver biopsy Liver fibrosis
下载PDF
瞬变电磁隧道超前预报成像技术 被引量:105
5
作者 薛国强 李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94-900,共7页
为解决隧道掌子面前含水带病害快速有效探测问题,尝试把对含水带结构反映敏感的瞬变电磁法引入到隧道掌子面前进行工作.文中介绍了瞬变电磁超前预报的工作装置形式;通过对掌子面特定环境的分析,提出引用"浮动薄板"理论,以二... 为解决隧道掌子面前含水带病害快速有效探测问题,尝试把对含水带结构反映敏感的瞬变电磁法引入到隧道掌子面前进行工作.文中介绍了瞬变电磁超前预报的工作装置形式;通过对掌子面特定环境的分析,提出引用"浮动薄板"理论,以二次电导微分参数为特征量建立隧道超前预报成像系统.推导出以等效导电薄板为虚拟像源的磁场响应与电导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式.通过引入辅助函数,采用遗传算法求得电导参数.最终以二次电导微分参数绘制成像剖面.对地电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和对应用实例进行了成像,结果表明成像方法对隧道掌子面前方水体病害预报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隧道超前预报 二次微分电导 成像
下载PDF
3D腹腔镜系统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4
6
作者 李汉忠 张玉石 +6 位作者 张学斌 徐维锋 李永强 纪志刚 邓建华 黄厚锋 董德鑫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25-328,共4页
目的探讨3D腹腔镜成像系统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应用Viking3DHD腹腔镜系统完成腹腔镜手术62例,包括肾上腺肿瘤切除术12例(其中嗜铬细胞瘤切除术7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例,根治性肾切除术15例,肾部... 目的探讨3D腹腔镜成像系统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应用Viking3DHD腹腔镜系统完成腹腔镜手术62例,包括肾上腺肿瘤切除术12例(其中嗜铬细胞瘤切除术7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例,根治性肾切除术15例,肾部分切除术19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6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5例,全膀胱切除术2例。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肾蒂阻断时间、缝合时间、术后住院日等数据。结果6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0—190min,其中肾上腺肿瘤切除术30~80min,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0~45min,根治性肾切除术45~90min,肾部分切除术60~80min,肾盂输尿管成形术60~90min,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120~150min,全膀胱切除术170~190min。肾部分切除手术中肾蒂阻断时间12~25rain,平均18min;肾盂输尿管成形手术吻合时间30~55min,平均40min;前列腺尿道吻合时间15—25min,平均20rain。术中出血量20~300ml。术后住院2~8d,平均5d。结论3D腹腔镜成像系统是传统腹腔镜技术的一大进步,降低了手术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该系统具备腹腔镜与开放手术共同优势,手术解剖更精确,缝合操作相对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 三维 腹腔镜 泌尿外科手术 手术时间
原文传递
中国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 被引量:96
7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 中国颅内动脉瘤计划研究组 +22 位作者 张鸿祺 杨新健 屈延 贺民 段传志 耿介文 翟晓东 吉喆 向思诗 冯华 王天龙 刘健 朱巍 李文强 米热扎提·吐尔洪 刘海啸 郭为 伍聪 李路莹 梁锐超 曾云辉 郭慎全 何旭英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34-664,共31页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较为常见,动脉瘤一旦破裂,致死率、致残率高。UIA诊疗过程包括动脉瘤检出、评估破裂风险及治疗获益、治疗策略选择及术后随访等,对UIA的全面了解和精准评估有助于更好地治疗该疾病。2015年美国卒中协会出版了颅内...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较为常见,动脉瘤一旦破裂,致死率、致残率高。UIA诊疗过程包括动脉瘤检出、评估破裂风险及治疗获益、治疗策略选择及术后随访等,对UIA的全面了解和精准评估有助于更好地治疗该疾病。2015年美国卒中协会出版了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此后关于UIA的高质量研究及先进的诊疗技术陆续发布,但目前仍缺乏适合中国人群的UIA诊疗指南推荐。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十三五”中国颅内动脉瘤计划研究组,组织专家制订了《中国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该指南对UIA的流行病学特点、影像学检查、风险评估、介入治疗、开颅治疗及术后随访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撰写,旨在以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指导我国UIA的规范性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未破裂动脉瘤 影像 风险评估 介入治疗 开颅治疗 随访
下载PDF
论反射地震偏移成像 被引量:77
8
作者 马在田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年第3期1-5,共5页
对反射地震偏移成像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比与探讨 ,并对各种偏移方法如叠后时间偏移、叠后深度偏移、叠前时间偏移、叠前深度偏移和它们之间在地质效果上的异同进行了讨论。认为 ,在当前的地面观测记录的质量条件下 ,叠后时间偏移和叠后... 对反射地震偏移成像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比与探讨 ,并对各种偏移方法如叠后时间偏移、叠后深度偏移、叠前时间偏移、叠前深度偏移和它们之间在地质效果上的异同进行了讨论。认为 ,在当前的地面观测记录的质量条件下 ,叠后时间偏移和叠后深度偏移 ,叠前时间偏移和叠前深度偏移 ,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因此 ,它们都有应用价值 ,不是互相排斥 ,而是互相补充。今后的方向是发展和完善高分辨率和高保真度的偏移成像方法。在这方面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地震偏移成像 分辨率 保真度 地震勘探
下载PDF
THz技术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49
9
作者 王少宏 许景周 +1 位作者 汪力 张希成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612-615,共4页
自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 ,THz辐射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文章介绍和讨论了以THz辐射为探测光源的时域光谱测量在基础物理、信息材料、化学和生物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以及THz成像和THz“雷达”技术在材料研究、安全检查和生物医学... 自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 ,THz辐射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文章介绍和讨论了以THz辐射为探测光源的时域光谱测量在基础物理、信息材料、化学和生物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以及THz成像和THz“雷达”技术在材料研究、安全检查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Z辐射 时域光谱 成像 电磁辐射 信息材料 Th2雷达 生物医学
原文传递
DR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对比应用 被引量:84
10
作者 袁涛 马彪 米学伟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64-66,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DR平片对外伤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2例外伤性肋骨骨折分别行DR摄片及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统计骨折部位,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肋骨骨折... 目的对比研究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DR平片对外伤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2例外伤性肋骨骨折分别行DR摄片及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统计骨折部位,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肋骨骨折确诊率及骨折合并症检出情况。结果 72例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共157处肋骨骨折,肋骨骨折多发(63.1%)多于单发(36.9%),大多发生于4~10肋(82.2%)及腋段(52.9%)。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肋骨骨折的确诊率(96.2%)显著高于DR平片(80.3%,P<0.01);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肋骨骨折的漏诊率(3.8%)显著低于DR平片(19.7%,P<0.01)。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尚发现其他部位骨折19处及肺部合并症16例。结论应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极大提高了肋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在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及并发症方面其临床价值明显优于DR平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成像 三维 DR平片
下载PDF
骨质疏松的影像学与骨密度诊断专家共识 被引量:78
11
作者 程晓光 +8 位作者 袁慧书 程敬亮 翁习生 徐浩 高剑波 徐文坚 吴艳 刘华 黄晨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49-1256,共8页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骨质疏松表现为骨量减少、易发生骨折。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平片、CT、MRI、核医学检查和骨密度测量,在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骨质疏松症防...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骨质疏松表现为骨量减少、易发生骨折。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平片、CT、MRI、核医学检查和骨密度测量,在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骨质疏松症防治涉及多学科和多专业合作,但目前缺乏统一的共识,影响着学科发展和规范临床服务。为此,由来自放射、骨科、内分泌、影像技术和核医学专业专家组成的共识专家组,在充分复习国际指南、共识、文献以及国内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医疗实际情况,针对骨质疏松的影像学和骨密度测量技术、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形成共识,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在骨质疏松的影像学与骨密度临床应用方面提供科学、具体的指导,促进我国骨质疏松症的影像学与骨密度诊断规范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影像学检查 专家共识
下载PDF
精准肝脏外科技术在复杂肝脏占位性病变切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74
12
作者 董家鸿 杨世忠 +10 位作者 段伟东 纪文斌 蔡守旺 王敬 史宪杰 姜凯 夏红天 何蕾 张文智 黄晓强 黄志强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610-1615,共6页
目的评价精准肝切除在复杂肝脏占位性病变外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06年5月至2009年6月问65例复杂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治疗方法和结果。其中51例患者进行了治愈性肝切除,包括16例肝脏三区切除、11例半肝切除、5例肝中叶切除、3例联合... 目的评价精准肝切除在复杂肝脏占位性病变外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06年5月至2009年6月问65例复杂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治疗方法和结果。其中51例患者进行了治愈性肝切除,包括16例肝脏三区切除、11例半肝切除、5例肝中叶切除、3例联合肝段切除、5例尾叶切除、11例不规则肝切除。结果51例实施了治愈性肝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死亡率为零,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9.8%(5/51)。19例实施了血管修复/重建的病例在随访结束时血管通畅。10例良性病变的病例术后1年存活,卒100%,41例恶性肿瘤肝切除术后1年存活率92.7%。未实施手术治疗的14例恶性肿瘤病例均在1年内死亡。结论对于部分传统经验评估认为不可切除的复杂肝脏占位性病变,精准肝切除作为一种积极的外科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成像 三维 精准肝切除
原文传递
太赫兹波谱与成像 被引量:69
13
作者 张存林 牧凯军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4,共14页
主要介绍太赫兹技术的两大基本应用领域:波谱技术与成像技术。总结了太赫兹波谱学中的时域光谱技术、时间分辨光谱技术和发射光谱技术以及相关的参数提取原理。介绍了太赫兹成像原理及相关的时域扫描成像、实时成像、层析成像、连续波... 主要介绍太赫兹技术的两大基本应用领域:波谱技术与成像技术。总结了太赫兹波谱学中的时域光谱技术、时间分辨光谱技术和发射光谱技术以及相关的参数提取原理。介绍了太赫兹成像原理及相关的时域扫描成像、实时成像、层析成像、连续波成像和近场成像等太赫兹成像技术。列举了太赫兹光谱和成像技术在国家安全、生物研究、材料研究、无损检测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谱 太赫兹 成像 时域光谱
原文传递
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 被引量:69
14
作者 洪伟 余超 +1 位作者 陈继新 郝张成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86-1107,共22页
本文概要介绍了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根据国内外发展趋势梳理归纳了今后的一些重要发展方向.在毫米波技术方面,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毫米波芯片的研究现状与新进展,同时也介绍了一些热点毫米波系统应用,如毫米波通信、毫米波成... 本文概要介绍了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根据国内外发展趋势梳理归纳了今后的一些重要发展方向.在毫米波技术方面,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毫米波芯片的研究现状与新进展,同时也介绍了一些热点毫米波系统应用,如毫米波通信、毫米波成像、毫米波雷达等.相对于毫米波频段,太赫兹频谱的利用还处在探索阶段.本文重点对太赫兹的一些关键技术作了概要介绍,包括太赫兹源、太赫兹传输、太赫兹检测、太赫兹元器件等.简要介绍了太赫兹在天文学、无损检测、生命科学、安全、高速通信等领域的一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太赫兹 通信 成像 雷达 集成电路
原文传递
虚拟中国人女性一号肝脏图像三维重建和虚拟手术的切割 被引量:57
15
作者 方驰华 周五一 +2 位作者 黄立伟 王博亮 钟世镇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48-752,共5页
目的研究数字化虚拟肝脏三维重建及虚拟肝脏手术的切割。方法采用数字化虚拟中国人女性一号(VirtualChineseHumanFemaleNo.1VCHF1)数据集中所有包含肝脏的连续图像,首先对组织切片图像进行配准后从中分割提取出肝实质、肝静脉、胆管、... 目的研究数字化虚拟肝脏三维重建及虚拟肝脏手术的切割。方法采用数字化虚拟中国人女性一号(VirtualChineseHumanFemaleNo.1VCHF1)数据集中所有包含肝脏的连续图像,首先对组织切片图像进行配准后从中分割提取出肝实质、肝静脉、胆管、胆囊等组织的图像信息,然后应用可视化工具包(VisualizationToolkit,VTK)三维重建,建立肝脏表面及内部结构的三维形态模型,并开发一个基于PC机和Windows平台的肝脏三维可视化演示系统。结果在肝脏三维可视化演示系统中,肝脏实体立体感强,可以通过设定肝脏及其管道系统的透明度,以及对模型的放大、缩小和上下左右不同方向的旋转,来观察肝脏及管道结构的立体形态。并可以按任意角度对虚拟的肝脏进行切割和观察切割面结构。结论利用VCHF1数据集中肝脏图像,在VTK基础上开发的基于PC机和Windows平台的肝脏三维可视化演示系统基本达到了比较满意的程度,为今后数字化虚拟肝脏及虚拟各种肝脏手术的研究做了积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一号 图像三维重建 切割 虚拟手术 Windows平台 数字化虚拟中国人 三维可视化 Chinese TOOLKIT Female 组织切片图像 可视化工具包 肝脏手术 Human 图像信息 三维形态 内部结构 肝脏实体 管道系统 立体形态 肝脏图像
原文传递
植物表型组学:发展、现状与挑战 被引量:68
16
作者 周济 Francois Tardieu +9 位作者 Tony Pridmore John Doonan Daniel Reynolds Neil Hall Simon Griffiths 程涛 朱艳 王秀娥 姜东 丁艳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0-588,共9页
随着遥感、机器人技术、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植物表型组学研究已经步入了快速成长阶段。本文首先介绍了植物表型组学的发展简史,包括其理论核心、研究方法、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国际上最新的研究动向。然后,针对各类表型技... 随着遥感、机器人技术、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植物表型组学研究已经步入了快速成长阶段。本文首先介绍了植物表型组学的发展简史,包括其理论核心、研究方法、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国际上最新的研究动向。然后,针对各类表型技术载体平台如手持、人载、车载、田间实时监控、大型室内外自动化平台和航空机载等,分析这些技术手段在室内、外植物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和实际问题。为了对表型研究中产生的巨量图像和传感器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把大数据转化为有实际意义的性状信息和生物学知识,本文着重讨论了后期表型数据解析和相应的研发过程。最后,提出表型组学的应用前景与未来展望,以期为中国的表型研究提供指导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型组学 多层次表型 遥感 成像技术 机器人技术 物联网 人工智能 高通量性状分析
下载PDF
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成像特性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67
17
作者 陆风 张晓虎 +6 位作者 陈博洋 刘辉 吴荣华 韩琦 冯小虎 李云 张志清 《海洋气象学报》 2017年第2期1-12,共12页
风云四号是中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系列卫星,该系列卫星的设计目的是满足中国气象局2020年前后的业务应用和服务需求。风云四号系列的首发星为科研试验星,代号FY-4A,已于2016年12月1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从FY-4B开始,风云四... 风云四号是中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系列卫星,该系列卫星的设计目的是满足中国气象局2020年前后的业务应用和服务需求。风云四号系列的首发星为科研试验星,代号FY-4A,已于2016年12月1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从FY-4B开始,风云四号系列卫星将提供业务服务。成像仪是风云四号系列卫星的核心载荷之一,其成像性能比目前使用的风云二号系列卫星在时间空间分辨率、光谱通道等方面有显著提升。本文将就该仪器的工作特点、观测模式设置、光谱通道的选取和特点进行介绍,由于FY-4A卫星正在进行为期一年的在轨测试,本文还将展示在轨测试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卫星 风云四号 成像 光谱通道 遥感
下载PDF
256层螺旋CT动态增强及多模式后处理技术在结肠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2
18
作者 彭荣 郝建成 +2 位作者 胡国权 范元军 怀建国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766-770,共5页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及多模式后处理技术在结肠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51例术后病理诊断及TNM分期的结肠癌病人,采用256层螺旋CT(MSCT)对51例结肠癌病人术前...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及多模式后处理技术在结肠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51例术后病理诊断及TNM分期的结肠癌病人,采用256层螺旋CT(MSCT)对51例结肠癌病人术前进行腹部CT平扫、动态增强及多模式图像后处理检查,评估病变的部位、形态、范围、浸润程度、强化程度、邻近组织侵犯、引流淋巴结受累、远处转移情况,进行CT术前诊断及TNM分期,与术后病理诊断及TNM分期的金标准进行对照。结果256层螺旋CT(MSCT)术前T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比较,≤T2期准确率为98.04%(50/51),T3期准确率为88.24%(45/51),T4期准确率为90.20%(46/51),一致性好(K=0.766,χ^2=65.623,P<0.05)。术前MSCT N分期与术后病理N分期比较,N0准确率为90.20%(46/51),N1期准确率为76.47%(39/51),N2期准确率为82.35%(42/51),一致性较好(K=0.611,χ^2=40.937,P<0.05)。结论256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及多模式后处理技术对结肠癌病人的术前诊断及分期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及术前评估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螺旋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成像 三维 早期诊断 肿瘤转移 肿瘤分期 后处理技术
下载PDF
Advances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被引量:62
19
作者 Weiyi Wang Chao Wei 《Genes & Diseases》 SCIE 2020年第3期308-319,共12页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is one of the most prevalent cancers globally.In contrast to the declining death rates observed for all other common cancers such as breast,lung,and prostate cancers,the death rates for HC...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is one of the most prevalent cancers globally.In contrast to the declining death rates observed for all other common cancers such as breast,lung,and prostate cancers,the death rates for HCC continue to increase by^2e3%per year because HCC is frequently diagnosed late and there is no curative therapy for an advanced HCC.The early diagnosis of HCC is truly a big challenge.Over the past years,the early diagnosis of HCC has relied on surveillance with ultrasonography(US)and serological assessments of alpha-fetoprotein(AFP).However,the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of US/AFP is not satisfactory enough to detect early onset HCC.Recent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offer hope for early HCC diagnosis.Herein,we review the progress made in HCC diagnostics,with a focus on emerging imaging techniques and biomarkers for early disease dia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ARKER Early diagnosi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maging Liquid biopsy
原文传递
A correlative study between AQP4 expression and the manifestation of DWI after the acute ischemic brain edema in rats 被引量:52
20
作者 鲁宏 孙善全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7期1063-1069,共7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ule of the aquaporin 4 (AQP4) expression in acute ischemic brain edema, and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QP4 expression and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 Methods Thirty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ule of the aquaporin 4 (AQP4) expression in acute ischemic brain edema, and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QP4 expression and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 Methods Thirty six Wistar rat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randomly, control group (n=12) and operation group (n=24) in which righ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f each animal had been occluded unilaterally (MCAO) at interval times of: 15 minutes, 30 minutes, 1 hours, 3 hours, 6 hours and 24 hours, respectively The operation process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the same as the operation group except for the MCAO All groups were examined using DWI Th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 relative density (rd) and relative area (rs) of the biggest hyperintensity signal layer on DWI were measured After that the animals were sacrificed and perfused with the mixture solution consisting of TTC The biggest layers of the ischemic cerebral tissues in each rat corresponding to the DWI were stained with TTC and examined with immunochemistry (△S) , in situ hybridization (α) and histology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operation group, a hyperintensity signal was found in the DWI of the right MAC territory at 15 minutes after MCAO The ADC value decreased quickly within one hour after MCAO, while the AQP4 expression, rd DWI and rs DWI increased rapidly during this stage As time progressed, the ADC value decreased further to (2 1±0 6)×10 4 mm 2/s at 3 hours, and then began to increase slowly till 24 hours But the AQP4 expression (△S and α) and rd as well as the rs continuously increased slowly between 1 hour and 6 hours after MCAO, followed a peak after 6 hours The AQP4 expression (α) showed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rs DWI, they all presented two peaks and a plateau The corresponding sequential pathologic changes were a gradual increase of intracellular edema (within one hour), then an emergence of vasogenic edema (1-6 hours), and f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chemic edema ·animal model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iffusion pathology AQUAPORI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