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GRT技术在校正胸腹部恶性肿瘤大分割放疗误差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黄艳萍 张国军 马国锋 《医疗装备》 2016年第7期130-131,共2页
目的探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技术在校正胸腹部恶性肿瘤大分割放疗时的误差及价值。方法对31例经病理诊断明确为胸腹部恶性肿瘤患者行大分割放疗。分次照射剂量为3~12 Gy,总剂量为30~54 Gy,其中分次剂量3 Gy为3例,5 Gy为8例,6 Gy... 目的探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技术在校正胸腹部恶性肿瘤大分割放疗时的误差及价值。方法对31例经病理诊断明确为胸腹部恶性肿瘤患者行大分割放疗。分次照射剂量为3~12 Gy,总剂量为30~54 Gy,其中分次剂量3 Gy为3例,5 Gy为8例,6 Gy为9例,8 Gy为7例,12 Gy为4例。每次治疗前行锥型束CT,在线校正摆位误差并记录误差值。结果校正后均数标准差在左右(X)、头脚(Y)和腹背(Z)方向上分别为(2.02±2.18)mm、(2.26±2.28)mm和(2.02±2.13)mm。结论应用IGRT技术在线校位能有效减小摆位误差,对及时发现肿瘤靶区变化情况和适时调整临床放射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胸腹部肿瘤 大分割放疗 锥型束CT 摆位误差 在线校位
下载PDF
46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IGRT疗效分析
2
作者 王银华 周勤 +5 位作者 韦永明 胡琴 宛新安 胡俊 叶斌 曹志红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409-412,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影像引导适形调强放疗( IGRT )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3年3月,我科治疗的4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行IGRT的临床资料,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经过保乳术后进行IGRT的患...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影像引导适形调强放疗( IGRT )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3年3月,我科治疗的4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行IGRT的临床资料,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经过保乳术后进行IGRT的患者,在中位19个月的随访后,无远处转移,除1例外无出现局部复发。患者的放疗反应轻微。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IGRT安全有效,患者副作用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RT 乳腺癌 疗效分析
下载PDF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不同验证模式对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 被引量:27
3
作者 吴冰 马广栋 王亮和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技术不同验证模式对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行调强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根据接受的验证方式分为A组及B组,每组各10例。A组患者行二维KV-KV位置验证,B组患者行三维锥体束CT(CBCT... 目的探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技术不同验证模式对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行调强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根据接受的验证方式分为A组及B组,每组各10例。A组患者行二维KV-KV位置验证,B组患者行三维锥体束CT(CBCT)位置验证。对比两组水平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及验证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水平方向上前后、头脚、左右位置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A组的验证时间及影像采集获取时间均短于B组(均P <0. 05),但B组的影像清晰度、配准区域、配准方式均优于A组。结论 IGRT技术的二维KV-KV验证模式和三维CBCT验证模式在水平方向上对摆位误差的验证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头颈部肿瘤 摆位误差 位置验证 水平方向
下载PDF
Spinal cord biological safety of image-guided radiation therapy versus conventional radiation therapy 被引量:23
4
作者 Wanlong Xu Xilinbaoleri +2 位作者 Hao Liu Ruozheng Wang Jingping Bai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5期2755-2760,共6页
Tumor models were simulated in purebred Beagles at the T9-10 levels of the spinal cord and treated with spinal image-guided radiation therapy or conventional radiation therapy with 50 or 70 Gy total radiation. Three m... Tumor models were simulated in purebred Beagles at the T9-10 levels of the spinal cord and treated with spinal image-guided radiation therapy or conventional radiation therapy with 50 or 70 Gy total radiation. Three months after radiation, neuronal injury at the T9-10 levels was observed, including reversible injury induced by spinal image-guided radiation therapy and apoptosis induced by conventional radiation therapy. The number of apoptotic cells and expression of the proapoptotic protein Fa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but expression of the anti-apoptotic protein heat shock protein 70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image-guided radiation therapy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of the same radiation dose. Moreover, the spinal cord cell apoptotic index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ratio of Fas/heat shock protein 70.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3 months of radiation therapy can induce a late response in the spinal cord to radiation therapy; image-guided radiation therapy is safer and results in less neuronal injury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radiation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e-guided radiation therapy conventional radiation therapy spinal cord NEURONS apoptosis FAS heat shock protein 70 biological safety vertebral body TUMOR
下载PDF
肿瘤精确放疗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21
5
作者 乔延伟 《中国医疗设备》 2014年第7期73-76,共4页
本文阐述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以及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等肿瘤精确放疗技术的概念、特点、发展历程及其临床应用近况,介绍了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影像系统、主要功能及其临床应用... 本文阐述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以及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等肿瘤精确放疗技术的概念、特点、发展历程及其临床应用近况,介绍了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影像系统、主要功能及其临床应用近况,指出以"精确定位、精确设计、精确治疗"为基础的精确放疗将会更有效地维护人们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下载PDF
锥形束CT引导全乳调强放疗摆位误差自适应的预测与校正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玮 李建彬 +5 位作者 徐敏 邵倩 范廷勇 张英杰 邢军 胡宏光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7-201,共5页
目的基于锥形束CT(CBCT)建立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调强放疗(IMRT)疗程中患者分次间摆位位移的变化模型,探讨连续CBCT校正所得摆位误差应用于后续疗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保乳术后行全乳IMRT的18例患者,放疗计划实施前采集CBCT图像,... 目的基于锥形束CT(CBCT)建立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调强放疗(IMRT)疗程中患者分次间摆位位移的变化模型,探讨连续CBCT校正所得摆位误差应用于后续疗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保乳术后行全乳IMRT的18例患者,放疗计划实施前采集CBCT图像,将重建好的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行像素一解剖结构密度配准,记录左右、前后和头脚方向上的位移。实施在线校正后再次采集CBCT图像,获取校正后三维方向上的位移。当CBCT扫描次数达到5次后,随CBCT扫描次数的增加,依据每位患者放疗疗程中获取的位移值分别计算基于连续多次CBCT在线配准(≥5次)获取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分析随治疗次数的增加患者摆位边界的变化趋势。结果CBCT在线校正前系统误差变化幅度〈1mm,但随着CBCT扫描次数的增加(10次之后),前后方向系统误差变大,而三维方向随机误差在CBCT扫描7次后较前均略有增加。CBCT在线校正后放疗前20次系统误差趋势稳定接近于0,但20次之后前后和头脚方向略有增加(幅度变化〈0.5mm),而三维方向随机误差在放疗20次后均变小。在线校正前后,连续5、8、11、14次在线配准间获取的三维方向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及摆位误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保乳术后IMRT整个疗程中摆位误差是相对稳定的,前期连续5次CBCT扫描作为摆位误差校正频次及适应性治疗计划循变修改时机和频次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放射疗法 锥形束CT 摆位误差 影像引导放疗 适应性放疗
原文传递
核磁共振图像引导的放疗技术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许文哲 王长建 +5 位作者 马一鸣 方春锋 巩汉顺 张高龙 曲宝林(综述) 徐寿平(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1-168,共8页
利用磁共振成像(MRI)进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一定研究进展的新技术。该技术结合了MRI成像的优点,具有在线实时追踪肿瘤和临近危及器官以及实时优化放疗计划方案的功能。为了能对该技术的研究有全方... 利用磁共振成像(MRI)进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一定研究进展的新技术。该技术结合了MRI成像的优点,具有在线实时追踪肿瘤和临近危及器官以及实时优化放疗计划方案的功能。为了能对该技术的研究有全方位的认识和了解,对国际上在此方面开展的研究进展和动态有所掌握,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和概括,以便于让该领域的研究者和医师对此技术的近况有所了解,并展开相应研究。本文就MRI的优点、核磁加速器的研究发展、剂量学相关研究进展和在线引导、自适应优化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同时也探讨了这些技术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期望本文综述能为临床医生和相关研究人员了解领域内的研究进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图像引导放疗 乌特勒支模型 核磁引导放疗 自适应放疗
原文传递
图像配准技术在图像引导放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袁峥玺 聂生东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2年第5期3628-3631,3637,共5页
简要介绍图像配准技术及其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情况。列举说明了目前常用的三种实现方法,包括自动靶区勾画快速计划以提升靶区剂量及降低正常组织照射剂量、在线校位以找到待治疗肿瘤的等中心位置并计算得到治疗... 简要介绍图像配准技术及其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情况。列举说明了目前常用的三种实现方法,包括自动靶区勾画快速计划以提升靶区剂量及降低正常组织照射剂量、在线校位以找到待治疗肿瘤的等中心位置并计算得到治疗床需要调节的参数、自适应放疗以快速判断放疗过程中解剖部位的变化、退缩和位移情况来调整靶区和优化剂量。在图像引导放疗中,充分了解配准的过程以及相关算法的准确性和局限性,依据常用的实现方法,结合不同的情况实际应用图像配准技术,可大幅提高放射治疗的精确度,因此图像配准技术近年来在图像引导放疗中应用日趋广泛。由于图像配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不存在金标准,需要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病例进行图像配准算法的验证。本文对由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技术改进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配准 在线校位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下载PDF
西门子CT图像引导下的放疗系统简介 被引量:11
9
作者 夏邦传 廖福锡 徐子海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0年第8期115-117,共3页
介绍了CT图像引导下的放射治疗系统——西门子CTVision,它将诊断级的CT扫描仪通过滑轨系统安装于加速器治疗室内,实现了直线加速器、治疗床与CT的完美结合。从CTVision的3大硬件组成入手,对其结构功能和技术优势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直线加速器 治疗床 导轨式CT
下载PDF
CyberKnife系统技术评估和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10
10
作者 朴俊杰 徐寿平 +3 位作者 巩汉顺 徐慧军 曲宝林 李玉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6年第3期114-117,共4页
介绍了Cyber Knife系统作为最新型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之一的独有优势,同时提出了临床上其仍然存有一定局限性且有待被重新认识。最后对Cyber Knife系统的技术特点及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评估和总结,指出不断拓展治疗空间、提升引导图... 介绍了Cyber Knife系统作为最新型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之一的独有优势,同时提出了临床上其仍然存有一定局限性且有待被重新认识。最后对Cyber Knife系统的技术特点及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评估和总结,指出不断拓展治疗空间、提升引导图像中组织解剖信息是Cyber Knife系统未来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BER KNIFE 立体定向 放射治疗 图像引导放疗
下载PDF
锥形束CT图像引导技术对降低肺癌放疗患者放射性肺损伤发生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硕 董量 +1 位作者 刘启为 王志武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65-769,775,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锥形束CT(CBCT)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技术对于肺癌放疗患者发生放射性肺损伤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01-2014-06-30于唐山市人民医院住院的164例肺癌放疗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放疗是否采用了CBCT IGRT技术分为CBC... 目的探讨应用锥形束CT(CBCT)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技术对于肺癌放疗患者发生放射性肺损伤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01-2014-06-30于唐山市人民医院住院的164例肺癌放疗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放疗是否采用了CBCT IGRT技术分为CBCT组(51例)和非CBCT组(113例)。以发生2级以上放射性肺损伤为研究终点,以是否行CBCT图像引导放疗和其他临床特征作为预测因素,应用Logistics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放射性肺损伤相关因素。结果CBCT组和非CBCT组组间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等临床特征均衡,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应用CBCT(OR=0.263,95%CI为0.1030.672,P<0.001)可降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风险,同时放射物理剂量学参数放疗剂量≥60 Gy(OR=2.393,95%CI为1.1305.065,χ^(2)=5.356,P=0.021)、MLD(OR=6.206,95%CI为2.85913.475,χ^(2)=23.855,P<0.001)、V5≥75%(OR=5.690,95%CI为2.31613.976,χ^(2)=18.532,P<0.001)、V20≥35%(OR=4.040,95%CI为1.8678.743,χ^(2)=13.527,P<0.001)以及同期化疗(OR=2.660,95%CI为1.3075.413,χ^(2)=7.520,P=0.006)可增加放射性肺损伤的风险。排除共线性指标后,多因素分析提示CBCT(OR=0.316,95%CI为0.1180.851,χ^(2)=5.201,P=0.023)、MLD(OR=5.742,95%CI为2.54112.975,χ^(2)=17.654,P<0.001)和同期化疗(OR=2.292,95%CI为1.0415.044,χ^(2)=4.246,P=0.039)是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应用CBCT IGRT可以降低肺癌放疗患者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放射治疗 放射性肺损伤 图像引导技术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原文传递
前列腺癌图像引导放疗中两种引导方法摆位误差的比较 被引量:9
12
作者 田龙 席强 +2 位作者 赵鑫 刘月霞 张遵浩 《癌症进展》 2019年第5期552-554,588,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图像引导放疗(IGRT)中KV级正交X线和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两种引导方法对前列腺癌摆位误差的差异。方法选取25例内植标志物的中危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于放疗前先后接受KV级正交X线和基于软组织灰...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图像引导放疗(IGRT)中KV级正交X线和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两种引导方法对前列腺癌摆位误差的差异。方法选取25例内植标志物的中危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于放疗前先后接受KV级正交X线和基于软组织灰度值校准的CBCT两种图像引导方法。以5 mm、3 mm分别作为误差允许范围,记录并比较KV级正交X线和基于软组织灰度值校准的CBCT在左右(LR)、头脚(SI)和前后(AP)3个方向上的位移情况。结果 KV级正交X线方法在LR、SI、AP方向上的位移为(0.20±0.19)mm、(1.44±1.09)mm、(1.51±1.26)mm;CBCT方法在LR、SI、AP方向上的位移为(1.27±1.18)mm、(4.08±3.75)mm、(4.25±3.82)mm。两种方法在3个方向上位移误差≤5 mm的分次百分比均在70%以上。结论 KV级正交X线和CBCT两种图像引导方法对前列腺癌放疗中的摆位误差差异较小,患者需根据临床具体的实际情况选择自适应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图像引导放疗 KV级正交X线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摆位误差
下载PDF
影像引导放疗中常用CT设备影像质量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怀文 王运来 +1 位作者 戴相昆 鞠忠建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2523-2528,共6页
目的:分析影像引导放疗中常用的模拟定位螺旋CT(MSCT)、加速器机载锥形束CT(CBCT)和螺旋断层治疗机MV螺旋CT(MVCT)的影像质量。方法:CatPhan600模体测量三种成像设备的CT值均匀性和线性、空间分辨率、低对比度分辨率、3D影像的几何准确... 目的:分析影像引导放疗中常用的模拟定位螺旋CT(MSCT)、加速器机载锥形束CT(CBCT)和螺旋断层治疗机MV螺旋CT(MVCT)的影像质量。方法:CatPhan600模体测量三种成像设备的CT值均匀性和线性、空间分辨率、低对比度分辨率、3D影像的几何准确性和金属伪影大小。结果:MSCT、CBCT和MVCT的CT值与物质密度均呈线性关系;均匀模体中的CT均匀性分别为1.07%,1.40%,39.81%;空间分辨率分别为8 lp/cm,7 lp/cm,4 lp/cm;MSCT可显示低对比度为1%的3 mm圆孔,CBCT只能略微分辨圆孔,而MVCT则无法显示圆孔,几何准确性均良好;MVCT的金属伪影较小。结论:CBCT和MVCT的成像质量均不如MSCT,但能满足患者治疗体位验证和监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引导放疗 影像质量 螺旋CT 锥形束CT MV螺旋CT
下载PDF
华北地区IGRT技术临床应用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可 陈进琥 +11 位作者 包超恩 郭跃信 王克强 刘建庭 乌晓礼 戴建荣 尹勇 翟福山 雷宏昌 徐晓 邢晓汾 郁志龙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65-670,共6页
目的 中国医学物理分会京津冀鲁晋豫地区放射物理专业组为了解华北地区IGRT应用状况进行了调查。方法 2014年12月25日至2015年4月25日采用普查方式,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发送表格的方法。结果 华北地区共有放疗单位507家,已有64家引进了I... 目的 中国医学物理分会京津冀鲁晋豫地区放射物理专业组为了解华北地区IGRT应用状况进行了调查。方法 2014年12月25日至2015年4月25日采用普查方式,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发送表格的方法。结果 华北地区共有放疗单位507家,已有64家引进了IGRT设备,60家已开展应用。(1)人员:共3 407名,其中放射肿瘤科医师1101名(副高以上372名),物理师325名(副高以上42名),技师801名(副高以上23名),维修工程技术人员63名(副高以上15名),护士1 117名(副高以上55名)。(2)设备:治疗机共163台,其中图像引导治疗机91台。(3) IGRT应用情况:不同单位采用IGRT的比例差异较大,IGRT的应用策略也不尽相同。(4) QA:主要包括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均匀度、空间变形、图像中心与治疗中心一致性、信噪比,检测频率以月检为主。(5) IGRT经验:开展图像引导有助于减小摆位误差,提高治疗精度,但延长了治疗时间,增加了患者的受量,需要针对性制定并实施适合的IGRT流程及应用策略。结论 我国放疗机普及水平与世界还有较大差距,目前IGRT工作开展情况差别较大,需要制定统一的应用规范以保证IGRT工作顺利开展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引导放射疗法 华北地区 应用状况
原文传递
肺癌图像引导放疗不同配准方式对摆位误差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志勤 张力 +7 位作者 余建义 阎华伟 杨桂强 林立 黄包记 王志玮 潘涵慧 金献测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822-824,共3页
目的:探讨图像引导肺癌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时不同图像配准方法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利用Elekta Synergy直线加速器对43例肺癌患者进行基于锥形束CT(CBCT)的图像引导放疗(IGRT)。将重建获得的CBCT图像与原计划系统CT图像进行骨性... 目的:探讨图像引导肺癌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时不同图像配准方法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利用Elekta Synergy直线加速器对43例肺癌患者进行基于锥形束CT(CBCT)的图像引导放疗(IGRT)。将重建获得的CBCT图像与原计划系统CT图像进行骨性和灰度两种模式匹配,分析X、Y、Z轴水平方向的摆位误差及旋转方向摆位误差,比较两种匹配模式之间的差异。结果:43例肺癌放疗共进行114次CBCT扫描,其中骨性配准和灰度配准在X轴水平方向的误差分别为(-0.297±3.137)mm、(0.377±2.958)mm;在Y轴水平方向的误差为(-1.415±5.313)mm、(0.719±5.451)mm;在Z轴水平方向的误差为(0.632±3.033)mm、(-0.679±2.982)mm。骨性配准和灰度配准在X轴旋转方向的误差分别为(-0.469±1.605)°、(-0.493±1.461)°;在Y轴旋转方向的误差为(-0.203±1.431)°、(0.35±1.424)°;在Z轴旋转方向的误差为(0.134±1.478)°、(0.196±1.348)°。将6个方向摆位误差计量数据配对进行统计学处理,骨性配准和灰度配准两种配准方式除了在X轴旋转和Z轴旋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外,其他4个方向的摆位误差计量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行IGRT时,两种配准方式均可选择,建议首先使用灰度配准,骨性配准辅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 配准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在体部伽马刀治疗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伟 李建国 +3 位作者 康静波 张豆豆 齐文杰 朱奇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6年第12期95-97,共3页
目的 :验证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mage guide radiation therapy,IGRT)在体部伽马刀治疗系统中的作用。方法 :体部伽马刀传统框架定位方式结合IGRT来在线校正50例患者的摆位误差,观察治疗患者在图像引导前后的位移情况,确定使用IGRT后的变... 目的 :验证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mage guide radiation therapy,IGRT)在体部伽马刀治疗系统中的作用。方法 :体部伽马刀传统框架定位方式结合IGRT来在线校正50例患者的摆位误差,观察治疗患者在图像引导前后的位移情况,确定使用IGRT后的变化。结果:经过校正50例患者治疗摆位误差,均能保证X、Y、Z 3个方向摆位平移阈值≤1 mm,转角误差偏移阈值<5°。结论:IGRT体部伽马刀比传统体部伽马刀在减少摆位误差精确放疗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 伽马刀 肿瘤
下载PDF
螺旋断层放疗图像引导技术在鼻咽癌精确放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余咏兰 黎静 +5 位作者 张晋建 尹志宇 靳怀志 叶柳清 王雅冰 金松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图像引导技术在鼻咽癌精确放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螺旋断层放疗中心2013年5月至2013年7月30例接受螺旋断层放疗的鼻咽癌患者,每例患者在每次治疗前均采用兆伏级CT(MVCT)扫描获得治疗体位图像,将该图... 目的:探讨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图像引导技术在鼻咽癌精确放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螺旋断层放疗中心2013年5月至2013年7月30例接受螺旋断层放疗的鼻咽癌患者,每例患者在每次治疗前均采用兆伏级CT(MVCT)扫描获得治疗体位图像,将该图像与定位CT图像进行配准,分别获得X轴(左右方向)、Y轴(头脚方向)、Z轴(腹背方向)3个方向的偏移数据,并根据van-Herk推荐外扩边界估计值公式计算得出靶区外扩边界的估计值。使用该估计值进行边界外扩,重新勾画靶区,在计划系统中重新计算剂量,得到调整前后的正常组织平均剂量对比。结果:30例鼻咽癌患者的摆位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在X、Y、Z方向上分别为(0.96±0.88)mm、(1.55±1.13)mm、(1.03±0.78)mm,根据van-Herk推荐外扩边界估计值公式计算得出:X方向为1.74 mm,Y方向2.14 mm,Z方向1.65 mm。使用不同外扩边界值前后,腮腺、内耳、颞颌关节、喉(食道)、下颌骨的平均剂量降低比例分别为12%、9.5%、11.9%、14.7%、22.4%。结论:TomoTherapy图像引导技术保证了精确放疗的实施,降低了正常组织的平均照射剂量,可为临床医生勾画靶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断层放疗 图像引导技术 摆位误差 外扩边界估计值
下载PDF
图像引导调强放疗治疗胸段食管癌的摆位误差分析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振华 徐开文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35期158-160,共3页
目的 研究图像引导调强放疗(IGRT)治疗胸段食管癌的摆位误差及疗效. 方法选择17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年龄46~69岁.将患者随机分为IGRT组(86例)和IMRT组(84例).两组分别接受图像引导放疗和图像调强放疗. 结果 IGRT组患者摆位误差被... 目的 研究图像引导调强放疗(IGRT)治疗胸段食管癌的摆位误差及疗效. 方法选择17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年龄46~69岁.将患者随机分为IGRT组(86例)和IMRT组(84例).两组分别接受图像引导放疗和图像调强放疗. 结果 IGRT组患者摆位误差被纠正后同纠正前相比,X轴、Y轴及Z轴误差分别少于纠正前(分别P < 0.05,P < 0.05,P < 0.01).摆位误差对累及器官和靶区剂量分布影响比较大.IGRT组和IMRT组0级+Ⅰ级上呼吸道反应比例分别为76.7%(66/86)和56.0%(47/84),IGRT组明显高于IM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IGRT组和IMRT组0级+Ⅰ级上消化道反应比例分别为74.4%(64/86)和57.1%(48/84),IGRT组高于IM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有效率相接近(P > 0.05). 结论 IGRT治疗食管癌可以明显纠正和降低摆位误差,并增强累及器官和靶区剂量分布的精确性.IGRT可将治疗过程中的毒副作用降低,且治疗食管癌的疗效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引导放疗 食管癌 摆位误差
下载PDF
中晚期食道癌IGRT放疗同步化疗的疗效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银华 周勤 +4 位作者 韦永明 胡俊 叶斌 刘飞 施秀华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69-72,共4页
目的:观察中晚期食道癌影响引导适形调强放疗(IGRT)精确放疗同步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本科收治的中晚期食道癌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同步予以紫素(TXT)+顺铂(PPD)化疗,21 d为1周... 目的:观察中晚期食道癌影响引导适形调强放疗(IGRT)精确放疗同步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本科收治的中晚期食道癌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同步予以紫素(TXT)+顺铂(PPD)化疗,21 d为1周期,共2周期,1~3个月后,巩固化疗3~4周期;对照组28例,单纯IGRT精确放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5.7%,对照组有效率67.9%,主要不良反应为放射性食道炎、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完全脱发率100%.结论:中晚期食道癌IGRT精确放疗同步化疗安全有效,其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 IGRT 食道癌 疗效分析
下载PDF
医用直线加速器获取锥形束CT的图像空间扩展技术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健 刘敏 罗立民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0-83,共4页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锥形束CT(CBCT)图像获取流程,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算法实现了CBCT图像的空间扩展.对实现算法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从放射剂量学角度对用于放射剂量计算可行性进行验证,相同放疗计划下对比胸部计划CT和扩展CBCT剂量计算结果表...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锥形束CT(CBCT)图像获取流程,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算法实现了CBCT图像的空间扩展.对实现算法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从放射剂量学角度对用于放射剂量计算可行性进行验证,相同放疗计划下对比胸部计划CT和扩展CBCT剂量计算结果表明,全肺受照射剂量大于等于20Gy的相对体积平均相差0.5%±0.22%,全肺平均受照射剂量平均相差(38.2±8.82)cGy,因此认为扩展后CBCT图像用于放射剂量计算与计划CT无显著差异.该技术拓宽了锥形束CT在影像引导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范围,提高了肿瘤放射治疗的精度,为开展自适应放疗、准确评价放疗计划提供了科学手段,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由此带来的更多低剂量辐射对患者正常器官及皮肤造成的损伤有待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直线加速器 影像引导放射治疗 锥形束CT 图像拼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