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诗歌意境的“情景交融”与“象外之象”——Burton Watson译《寻隐者不遇》评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陈大亮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2年第4期52-57,共6页
诗歌意境的审美内涵可以从情景交融和象外之象两个方面来界定,前者是意境生成的基本条件,后者是意境生成的必要条件。这个研究成果为意境翻译批评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点,有助于确立译作意境的批评原则和具体标准。文章选择了贾岛的《寻隐...
诗歌意境的审美内涵可以从情景交融和象外之象两个方面来界定,前者是意境生成的基本条件,后者是意境生成的必要条件。这个研究成果为意境翻译批评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点,有助于确立译作意境的批评原则和具体标准。文章选择了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为个案来解析诗歌意境的本质特征,依据意境的批评标准从18种译文中挑选出华兹生译本探讨了诗歌意境翻译批评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目的是为印象式的诗歌意境提供一种科学的翻译批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意境
情景交融
象外之象
翻译批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象外之象:从中国古典意象论看马勒交响曲的“鸟鸣符号”
被引量:
2
2
作者
武宁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3-180,共8页
以中释西,从中国美学范畴的视角审视西方音乐,可凸显中国人对西方音乐的独特审美理解与价值评价。马勒交响曲中以"鸟鸣符号"构建的音乐意象,不仅承载着作曲家"以象达意"的表意性,带有主体"以象含情"的人...
以中释西,从中国美学范畴的视角审视西方音乐,可凸显中国人对西方音乐的独特审美理解与价值评价。马勒交响曲中以"鸟鸣符号"构建的音乐意象,不仅承载着作曲家"以象达意"的表意性,带有主体"以象含情"的人格化特质,更蕴含"以象寓理"的文化性探寻与体悟,不论是表征天堂召唤的莺啼意象,追忆逝去青春的鹃蹄意象还是感悟神秘深境的鸮鸣意象,此类旨远寄深的审美境界正契合中国古典意象论"象外之象"的至高境界,而正是这种超越性的审美意象使"马勒复兴"热潮获得某种内在层面的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意象论
象外之象
马勒
鸟鸣
意象
以中释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国古代题画诗的“语-图”关系
被引量:
1
3
作者
殷雪
张玉勤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17-121,共5页
中国绘画独有的性格品质使其无论是在客观形制上,还是在精神内蕴上都与题画诗结下了不解情缘。无画不成诗,无诗不成画,二者缺一而不完满。作为语图关系的重要一脉,题画诗与画本体之间的关联因为审美主体观看行为的差异性而在"语-图...
中国绘画独有的性格品质使其无论是在客观形制上,还是在精神内蕴上都与题画诗结下了不解情缘。无画不成诗,无诗不成画,二者缺一而不完满。作为语图关系的重要一脉,题画诗与画本体之间的关联因为审美主体观看行为的差异性而在"语-图"互文的大语境下呈现别样风味。首先,就画对诗的作用而言,作为图像符号的画因为"所指"的不确定性,而成为诱发不同风格题画诗创作的原发体。其次,其由画面"辐射"而出的"画外画"使得题画诗对画本体的摹仿演变成题者"在场"的一种"内摹仿"。第三,就诗对画的作用而言,题诗并非以再现画作本意为第一要务,其以强势的"我在说话"的"表现性"凌驾于图像之上,重构画本体的再生意义,同时导致诗画互仿、互文中"语—图"缝隙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画诗
“语—图”关系
画外画
内模仿
“语-图”缝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司空图“韵味”说
4
作者
周盼
胡焕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08-110,共3页
司空图是晚唐著名诗人,诗歌理论家。他总结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丰富经验,创立了"韵味说",他认为"味"是诗歌必须具有的属性。首先对"味"这一审美范畴进行简单的梳理,从而更好地理解司空图的"韵味"...
司空图是晚唐著名诗人,诗歌理论家。他总结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丰富经验,创立了"韵味说",他认为"味"是诗歌必须具有的属性。首先对"味"这一审美范畴进行简单的梳理,从而更好地理解司空图的"韵味"说的内容——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其次,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司空图提出的诗歌创作如何达到有"韵味"的途径。这一点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从诗歌形象创作来说,作者在创造形象时要直致所得,万取一收;二是从诗歌意境的营造来说,创作者要做到离形得似,思与境谐。也就是说在创作过程中,做到"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司空图从内容到方法对"韵味"说这一诗学理论做了详细的论述,在诗歌理论方面有很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韵味说
韵外之致
味外之旨
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诗歌意境的“情景交融”与“象外之象”——Burton Watson译《寻隐者不遇》评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陈大亮
机构
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出处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2年第4期52-57,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0FYY007)
文摘
诗歌意境的审美内涵可以从情景交融和象外之象两个方面来界定,前者是意境生成的基本条件,后者是意境生成的必要条件。这个研究成果为意境翻译批评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点,有助于确立译作意境的批评原则和具体标准。文章选择了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为个案来解析诗歌意境的本质特征,依据意境的批评标准从18种译文中挑选出华兹生译本探讨了诗歌意境翻译批评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目的是为印象式的诗歌意境提供一种科学的翻译批评模式。
关键词
诗歌意境
情景交融
象外之象
翻译批评
Keywords
poetic
ideorealm
fusion
of
emotion
and
setting
image
beyond
image
translation
criticism
分类号
H159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象外之象:从中国古典意象论看马勒交响曲的“鸟鸣符号”
被引量:
2
2
作者
武宁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3-180,共8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242019S30047)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以中释西,从中国美学范畴的视角审视西方音乐,可凸显中国人对西方音乐的独特审美理解与价值评价。马勒交响曲中以"鸟鸣符号"构建的音乐意象,不仅承载着作曲家"以象达意"的表意性,带有主体"以象含情"的人格化特质,更蕴含"以象寓理"的文化性探寻与体悟,不论是表征天堂召唤的莺啼意象,追忆逝去青春的鹃蹄意象还是感悟神秘深境的鸮鸣意象,此类旨远寄深的审美境界正契合中国古典意象论"象外之象"的至高境界,而正是这种超越性的审美意象使"马勒复兴"热潮获得某种内在层面的解答。
关键词
中国古典意象论
象外之象
马勒
鸟鸣
意象
以中释西
Keywords
Chinese
Classical
image
ry
image
beyond
image
Mahler
Birdsong
image
Interpreting
the
we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Aesthetics
分类号
J60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古代题画诗的“语-图”关系
被引量:
1
3
作者
殷雪
张玉勤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17-121,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BZW005)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10YJC751125)
+3 种基金
江苏省高校哲社项目(项目编号:2010SJB750009)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江苏师范大学博士科研支持计划资助项目
文摘
中国绘画独有的性格品质使其无论是在客观形制上,还是在精神内蕴上都与题画诗结下了不解情缘。无画不成诗,无诗不成画,二者缺一而不完满。作为语图关系的重要一脉,题画诗与画本体之间的关联因为审美主体观看行为的差异性而在"语-图"互文的大语境下呈现别样风味。首先,就画对诗的作用而言,作为图像符号的画因为"所指"的不确定性,而成为诱发不同风格题画诗创作的原发体。其次,其由画面"辐射"而出的"画外画"使得题画诗对画本体的摹仿演变成题者"在场"的一种"内摹仿"。第三,就诗对画的作用而言,题诗并非以再现画作本意为第一要务,其以强势的"我在说话"的"表现性"凌驾于图像之上,重构画本体的再生意义,同时导致诗画互仿、互文中"语—图"缝隙的产生。
关键词
题画诗
“语—图”关系
画外画
内模仿
“语-图”缝隙
Keywords
poems
in
paintings
relationship
of
"word-
image
"
image
beyond
image
inner
initation
gap
of
"word-
image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司空图“韵味”说
4
作者
周盼
胡焕
机构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学校
出处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08-110,共3页
文摘
司空图是晚唐著名诗人,诗歌理论家。他总结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丰富经验,创立了"韵味说",他认为"味"是诗歌必须具有的属性。首先对"味"这一审美范畴进行简单的梳理,从而更好地理解司空图的"韵味"说的内容——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其次,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司空图提出的诗歌创作如何达到有"韵味"的途径。这一点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从诗歌形象创作来说,作者在创造形象时要直致所得,万取一收;二是从诗歌意境的营造来说,创作者要做到离形得似,思与境谐。也就是说在创作过程中,做到"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司空图从内容到方法对"韵味"说这一诗学理论做了详细的论述,在诗歌理论方面有很大的意义。
关键词
韵味说
韵外之致
味外之旨
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
Keywords
theory
of
lasting
appeal
interest
beyond
appeal
connotation
beyond
appeal
image
beyond
image
scene
beyond
scene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诗歌意境的“情景交融”与“象外之象”——Burton Watson译《寻隐者不遇》评析
陈大亮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象外之象:从中国古典意象论看马勒交响曲的“鸟鸣符号”
武宁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中国古代题画诗的“语-图”关系
殷雪
张玉勤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司空图“韵味”说
周盼
胡焕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