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像叙事学视域下响堂山石窟动态图形的数字化演绎 被引量:3
1
作者 倪春洪 许妍娜 《湖南包装》 2022年第5期115-120,共6页
5G时代下,以媒体终端为导向的数字化产业蓄势勃发,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创造了新机遇。为深化响堂山石窟文化的挖掘阐释,助推中华石窟文化遗产的展示传播,文章以叙事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综述法、田野调查法和实践性研究法,探寻响堂... 5G时代下,以媒体终端为导向的数字化产业蓄势勃发,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创造了新机遇。为深化响堂山石窟文化的挖掘阐释,助推中华石窟文化遗产的展示传播,文章以叙事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综述法、田野调查法和实践性研究法,探寻响堂山石窟装饰图像与历史文化间的关联,解读图像成因。采用“文遗+媒介”“共享+体验”的创新发展模式,延续响堂山石窟文化基因。通过构建响堂山石窟动态可变式图形应用体系,拓宽石窟历史文物的传播途径与应用领域,实现响堂山石窟文脉内核的演绎创新。分别从设计层、宣传层、体验层3个维度进行动态可变式图形的数字化创新与应用实践,拓宽文化遗产活化路径的同时迎合了新媒体语境的传播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叙事学 响堂山石窟 文化遗产 动态可变式图形 数字化
下载PDF
广西恭城瑶族梅山图数字活化路径研究
2
作者 秦慧敏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3年第3期133-135,共3页
数字媒体产业的蓬勃发展助推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展示传播,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创造了新的机遇。瑶族梅山文化是反映瑶族历史的重要见证,是瑶族文化的瑰宝。挖掘阐释,解读图像成因,本文以图像叙事理论为基础,运用田野调查法和实践... 数字媒体产业的蓬勃发展助推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展示传播,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创造了新的机遇。瑶族梅山文化是反映瑶族历史的重要见证,是瑶族文化的瑰宝。挖掘阐释,解读图像成因,本文以图像叙事理论为基础,运用田野调查法和实践探究法探寻瑶族梅山文化与少数民族地区生活的关联,延续瑶族梅山文化基因,拓宽瑶族梅山文化的传播途径与应用领域。从设计层、宣传层、应用层3个维度进行图形的数字化创新与应用实践,拓宽文化遗产活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叙事学 瑶族梅山文化 文化遗产 数字化
下载PDF
婚配观察类综艺节目话题叙事策略研究--以《心动的信号》(第二季)为例
3
作者 杨庆仪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77-81,共5页
观察类节目作为近年来综艺市场上竞争力较强的节目类型,与观察类节目主题相关的话题均获得了较为持续的热度和关注。《心动的信号》第二季打破婚恋综艺节目旧有模式,在新时代发展的基础上聚焦新的感情问题和婚恋市场。借助观察类综艺节... 观察类节目作为近年来综艺市场上竞争力较强的节目类型,与观察类节目主题相关的话题均获得了较为持续的热度和关注。《心动的信号》第二季打破婚恋综艺节目旧有模式,在新时代发展的基础上聚焦新的感情问题和婚恋市场。借助观察类综艺节目的新形式掌握了一定的收视的话语权,对这一节目类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心动的信号》第二季的叙事建构和话语分析等方面,为观察类节目的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察类综艺 影像叙事学 节目类型学 话语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