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化图像时代的视觉编码与修辞 被引量:13
1
作者 朱永明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7-70,共4页
通过对信息化时代视觉符号组合编码与语法修辞关系的分析思考,探讨了符号化视觉编码设计的语言化功能与特点,论述了组合式视觉语言结构所具有的句法和类比的意义转换机制,进而分析论证了视觉符号形义语法、语境与概念修辞对提升创造性... 通过对信息化时代视觉符号组合编码与语法修辞关系的分析思考,探讨了符号化视觉编码设计的语言化功能与特点,论述了组合式视觉语言结构所具有的句法和类比的意义转换机制,进而分析论证了视觉符号形义语法、语境与概念修辞对提升创造性艺术表达和沟通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图像时代 视觉传播设计 视觉编码 概念 修辞 语境
下载PDF
论红色文化的图像传播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8
2
作者 张珊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34-42,共9页
红色文化图像传播的实质是遵循图像传播的规律,把握红色文化传播中的"人"、"场域"、"内容"和红色文化传播规律。在图像时代的语境下,首先要深刻认识红色文化图像传播的缘由,解决"为什么传播"... 红色文化图像传播的实质是遵循图像传播的规律,把握红色文化传播中的"人"、"场域"、"内容"和红色文化传播规律。在图像时代的语境下,首先要深刻认识红色文化图像传播的缘由,解决"为什么传播"的问题,增强红色文化图像传播的意识;其次厘清红色文化图像传播的基本内容,解决"传播什么"的问题,突出红色文化图像传播的重点;最后提出推进红色文化图像传播的具体路径,包括用图像构建红色文化传播的实践场域、用图像开发创造红色文化传播的图本以及用图像建设红色文化传播的话语体系,解决"怎么传播"的问题,以增强红色文化图像传播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图像时代 图像传播 场域
下载PDF
电影的幻象——王安忆小说与图像化时代的对峙 被引量:5
3
作者 柴平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4年第3期56-58,共3页
本文从传播学和读者接受的角度研究了当下影视占据文艺格局中心位置的情境下 ,当代著名作家王安忆所持的文学立场。文中不仅分析了王安忆通过电影的幻象酿成悲剧结局的小说情节安排 ,揭露了电影的欺骗性 ,而且还深入探讨了诸多作家迎合... 本文从传播学和读者接受的角度研究了当下影视占据文艺格局中心位置的情境下 ,当代著名作家王安忆所持的文学立场。文中不仅分析了王安忆通过电影的幻象酿成悲剧结局的小说情节安排 ,揭露了电影的欺骗性 ,而且还深入探讨了诸多作家迎合电影 ,在小说中透露出过多的影像化信息时 ,王安忆是如何始终坚持小说的原创性来对抗电影对小说的蚕食 ,对抗图像化时代图像对语词的消解。最后 ,论述了王安忆的小说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实验 ,对电影强势背景下当代小说的发展所提供的新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幻象 图像时代 原创文学
下载PDF
“图像时代”背景下的道德困境与反思 被引量:6
4
作者 朱敏 李兵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4,共7页
图像经历了从古代图像到现代图像的演变历程。到现代社会,图像拜物教的形成标志着“图像时代”已经到来。“图像时代”给现代人视看方式、认知方式、生存方式带来很大变革,由此必然引发一系列的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为:“非礼亦视”背后的... 图像经历了从古代图像到现代图像的演变历程。到现代社会,图像拜物教的形成标志着“图像时代”已经到来。“图像时代”给现代人视看方式、认知方式、生存方式带来很大变革,由此必然引发一系列的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为:“非礼亦视”背后的道德失范、“有图亦无真相”背后的道德缺失以及“悦目未必赏心”背后的道德虚无。“图像时代”影响下的道德困境从根本上已上升为虚无主义存在危机,究其根源是由资本逻辑主导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成的。追求“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人的逻辑实现对资本逻辑的批判和超越,是摆脱“图像时代”道德困境和生存危机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时代” 图像拜物教 道德困境 以人民为中心
下载PDF
面向图像时代的文学研究——赵宪章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6
5
作者 赵宪章 李新亮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7,共7页
作为新世纪以来的新学问,"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获得了长足进展,其中,"文学图像论"的研究范式尤为引人注目。"文学图像论"以其强烈的现实关怀研究这一问题,即便是历史研究也考虑如何回应"文学遭遇图... 作为新世纪以来的新学问,"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获得了长足进展,其中,"文学图像论"的研究范式尤为引人注目。"文学图像论"以其强烈的现实关怀研究这一问题,即便是历史研究也考虑如何回应"文学遭遇图像时代"。就文学观而言,"文学图像论"并不局限于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坐标系",而是认为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就是语言的"图像化",而语言的"图像化"则是语言艺术化的主要表征,所以,"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的核心在于语象和图像的关系,"语图符号学"方法由此应运而生。"文学图像论"的观念与方法,对于面向图像时代的文学研究,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时代 现实关怀 文学图像论
下载PDF
图像时代学生的公共理性:意涵、异化与治理
6
作者 郭仕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2,共6页
在图像成为人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重要媒介的时代,培养学生的公共理性是教育的时代使命,也是教育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图像时代的公共理性是以平等理性的个体为基础,追求公共利益的价值目标,探求对话协商为共识途径。面对图像,学生的公共... 在图像成为人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重要媒介的时代,培养学生的公共理性是教育的时代使命,也是教育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图像时代的公共理性是以平等理性的个体为基础,追求公共利益的价值目标,探求对话协商为共识途径。面对图像,学生的公共理性呈现一定程度的异化症候,学生难以作为平等独立的理性个体而存在;沉醉于图像世界疏离共同价值观,关注娱乐化难以承担公共责任;在参与对话时出现意见领袖掌握话语权,形成群体的极化。为此,学校要通过建立图像自觉的文化,建构系列制度以及采取多元行动促进学生公共理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时代 公共理性 对话 协商
下载PDF
视觉文化转向的三种理路 被引量:3
7
作者 方刚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7-140,共4页
当前社会的“视觉文化转向”不仅仅是一个文化事件,其确切含义关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视觉文化转向有三种发展理路:一是社会文化转向以视觉文化为主导的文化形态,二是社会政治实践由广义的政治转向视觉政治,三是哲学思想上的视觉转向... 当前社会的“视觉文化转向”不仅仅是一个文化事件,其确切含义关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视觉文化转向有三种发展理路:一是社会文化转向以视觉文化为主导的文化形态,二是社会政治实践由广义的政治转向视觉政治,三是哲学思想上的视觉转向。哲学层面视觉文化转向的学理根据在于西方哲学思想中的“图像时代”,政治层面视觉文化转向的学理奠基于视觉政治和哲学的“图像时代”,视觉媒介、视觉政治和哲学的“图像时代”递进地解释了文化形态层面视觉文化转向的学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文化转向 视觉媒介 视觉政治 图像时代 视觉性
下载PDF
浅议图像时代的大学语文教学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波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13-113,115,共2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当下社会步入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图像时代。视觉文化普及使得大学语文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将影视改编作品与文学教学相结合是迎接这一挑战最佳途径。
关键词 图像时代 影视作品 大学语文
原文传递
高校普及影视艺术教育的构想与举措 被引量:2
9
作者 孙钢军 《中州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54-57,共4页
现今的社会,已经进入到"影像化时代"。尤其是数码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更进一步促进了影像文化的繁荣。现今的大学生是在影像文化的影响、浸染、包围之中成长的。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与生活习惯都不可避免地与影... 现今的社会,已经进入到"影像化时代"。尤其是数码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更进一步促进了影像文化的繁荣。现今的大学生是在影像文化的影响、浸染、包围之中成长的。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与生活习惯都不可避免地与影像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在高校中大力开展影视艺术教育,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本文阐述了如何在高校中大力开展影视艺术教育的整体构想和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化时代 影视艺术教育 构想与举措
下载PDF
异化与律化:图像时代产生的道德问题与应对举措 被引量:2
10
作者 普晓娟 杜帮云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88-95,共8页
“图像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视看和认知方式。图像的功能发生了异化,人们服从和遵从于图像所传递的信息和价值观。图像控制着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各种道德问题也随之出现,主要表现为窥视行为反映出的道德堕落、... “图像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视看和认知方式。图像的功能发生了异化,人们服从和遵从于图像所传递的信息和价值观。图像控制着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各种道德问题也随之出现,主要表现为窥视行为反映出的道德堕落、网络谣言泛滥反馈出的道德失范以及图像作品庸俗与图像审美异化。“图像时代”道德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当前的道德建设机制不能有效解决“图像时代”的道德问题、网络世界成为道德问题的最大产地和载体、图像世界监管难度大以及行为主体道德意识薄弱等造成的。解决“图像时代”背景下的道德问题必须培养文明自律的图像行为,提高图像主体的自律自觉性;法律法规协同群众监督,增强图像行为的他律约束性;建立学校德育长效机制,久久为功解决图像道德问题;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则是要以人为本,回归人民的真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时代” 功能异化 道德问题 文明自律 德育机制
原文传递
图像时代的理解方式与语文教学变革 被引量:2
11
作者 余庆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2-106,共5页
世界图像时代到来,人类理解世界的方式发生变化,伴随视觉快感的读图成为主导,文字学习对形象思维的塑造功能被弱化,汉语学习的文化传承意义遭到消解。对比不同文字的行文方式,以象形为基础的汉字在形象思维和想象力培育上具有不可替代... 世界图像时代到来,人类理解世界的方式发生变化,伴随视觉快感的读图成为主导,文字学习对形象思维的塑造功能被弱化,汉语学习的文化传承意义遭到消解。对比不同文字的行文方式,以象形为基础的汉字在形象思维和想象力培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师需要明晰汉字对思维的形塑功能,挖掘汉字中的形象成分,亲身践行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时代 汉字 语文教师 文化传承
下载PDF
浅谈建筑表皮图像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智勤 郑志 《福建建筑》 2012年第4期22-24,共3页
今天,"图像"作为一种视觉元素,成为时髦的丰富建筑作品表情、传达信息、建立与外界环境交流联系的一种手段。本文通过概述图像的定义,分析建筑表皮图像的类型和表现手法,来探讨建筑表皮图像化趋势。
关键词 图像时代 建筑表皮 图像化
下载PDF
视觉隐喻在哲理小说书籍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谭淳尹 陈立民 《设计艺术研究》 2019年第6期56-59,共4页
目前我国书籍设计的总体现状,是造型雷同、细节粗糙、形式与内容不符。以哲理小说书籍作为研究对象,将视觉隐喻的概念引入书籍设计中,做到书籍外部视觉与内部内容的契合,同时增加书籍的趣味性和丰富性,为这类型小说的设计风格提供一个... 目前我国书籍设计的总体现状,是造型雷同、细节粗糙、形式与内容不符。以哲理小说书籍作为研究对象,将视觉隐喻的概念引入书籍设计中,做到书籍外部视觉与内部内容的契合,同时增加书籍的趣味性和丰富性,为这类型小说的设计风格提供一个新的方向,使读者更快、更好地了解故事内容,提升阅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隐喻 哲理小说 书籍设计 隐喻 图像时代
下载PDF
图像时代背景下对学生阅读方式的反思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红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17-19,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图像时代已经来临,大多数学生的阅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偏移,对视觉效果刻意追求的,存在着很多局限。这就需要以合理的教育价值观对学生的阅读方式进行引导,转变学生的角色,从传统阅读方式中的被动地位向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图像时代已经来临,大多数学生的阅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偏移,对视觉效果刻意追求的,存在着很多局限。这就需要以合理的教育价值观对学生的阅读方式进行引导,转变学生的角色,从传统阅读方式中的被动地位向读图时代的主动地位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时代 阅读方式 教育价值观 学生角色
下载PDF
论微博的图文景观及其内在张力
15
作者 杨向荣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相比传统的纸媒时代,在网络媒介时代,观者的自觉意识前所未有地加强了,其阅读心理与阅读期待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微博作为现代新兴的网络媒体之一,其表现出来的图文景观无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图像的兴起以及对文字的优势,也反映了更深... 相比传统的纸媒时代,在网络媒介时代,观者的自觉意识前所未有地加强了,其阅读心理与阅读期待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微博作为现代新兴的网络媒体之一,其表现出来的图文景观无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图像的兴起以及对文字的优势,也反映了更深层次的当下社会文化和审美心理的转型,其表征出来的图文景观在一定程度体现了当前视觉文化语境中图文关系的发展趋势。以微博的图文景观为切入点,进而探讨虚拟空间中图文关系的生成和建构,将有助于我们在视觉文化语境中明确图文关系的内在张力及其言说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读图时代 图文景观 张力
下载PDF
图像时代中小学生课外生活的道德引领
16
作者 易连云 汪楚楚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08-116,共9页
当今社会正经历着一个特殊的转折时代,即由“文本世界”向“图像世界”转变。这种转向揭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也就是现在人们看到的“图像时代”。图像时代,广大青少年学生也因为生存方式的巨大转变而被称为“屏幕少年”。这需要人们... 当今社会正经历着一个特殊的转折时代,即由“文本世界”向“图像世界”转变。这种转向揭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也就是现在人们看到的“图像时代”。图像时代,广大青少年学生也因为生存方式的巨大转变而被称为“屏幕少年”。这需要人们重新审视图像中的“见”与“不可见”。学校可运用这种“可见”的图像来进行“看不见”的德育渗透,利用新的媒体技术手段,通过课外活动这一方式,对中小学生进行有效的道德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时代 图像化生存 屏幕少年 中小学生 课外生活 道德引领
下载PDF
图像时代背景下文学认知的动态影像呈现探析——以文学纪录片为例
17
作者 郑飞 《媒介批评》 2022年第2期225-238,共14页
“图像时代”是对当下文化领域普遍运用图像技术境况的一种简要概括,文学纪录片正是该背景下出现的关于文学讨论的新型艺术形式。与传统的文学认知相比,文学纪录片摆脱了对文字的绝对依赖,转而以动态影像为主要媒介探讨文学问题,这种转... “图像时代”是对当下文化领域普遍运用图像技术境况的一种简要概括,文学纪录片正是该背景下出现的关于文学讨论的新型艺术形式。与传统的文学认知相比,文学纪录片摆脱了对文字的绝对依赖,转而以动态影像为主要媒介探讨文学问题,这种转变将“视觉”视作一种思维方式而非简单的信息获取媒介。然而由于动态影像的“工业技术”特性,它对文学的探讨显得简单化和片面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时代 文学认知 动态影像 文学纪录片
下载PDF
涉渡之舟:图像时代的翻译文学
18
作者 刘曦 王大智 《理论界》 2019年第1期81-86,27,共7页
在"图像化生存"的景观社会,数码技术的"无所不能"与视觉文化的"无远弗届"鲸吞着翻译文学的"领土",带动了文学翻译的巨大变革。本文章从影视改编热、图文书的崛起、封面表达变迁三个方面论述文... 在"图像化生存"的景观社会,数码技术的"无所不能"与视觉文化的"无远弗届"鲸吞着翻译文学的"领土",带动了文学翻译的巨大变革。本文章从影视改编热、图文书的崛起、封面表达变迁三个方面论述文学翻译场域中图像与文字的张力:一方面图像拓展了翻译文学的生存方式和阐释空间,另一方面图像的直观性与泛审美化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文化惰性,不利于翻译文学的阅读、思考与接受。对此,文中指出翻译工作者应展开翻译文学与图像之间有建设性的对话,拓展翻译文学意象的扩大再生产以及翻译文学的接受,对图像一味地感性铺张进行有力的反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时代 翻译文学 影视改编 图文书 封面变迁
原文传递
“图像时代”影响下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究
19
作者 朱敏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90-96,共7页
“图像时代”给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的认知方式、交往方式和主体关系带来重大转变,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从加强思想引领,利用图像资源滋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图像素养实现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三个方面探讨“图像时代”影... “图像时代”给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的认知方式、交往方式和主体关系带来重大转变,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从加强思想引领,利用图像资源滋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图像素养实现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三个方面探讨“图像时代”影响下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对提升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水平和道德素养,促进民族地区团结稳定、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时代” 边疆民族地区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具体路径
下载PDF
图像时代艺术创作的路径与思考
20
作者 龚晨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0-141,共2页
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造型艺术面临着转型,即由“自然资源”向“图像资源”的转化。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创作的“真实”引发人们思考。作者认为,在使用图像过程中应凸显绘画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弱图像所带来的弊端。本文通过对创作中图... 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造型艺术面临着转型,即由“自然资源”向“图像资源”的转化。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创作的“真实”引发人们思考。作者认为,在使用图像过程中应凸显绘画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弱图像所带来的弊端。本文通过对创作中图像资源的优劣进行讨论,探究图像与艺术真实之间的关联,找寻图像时代艺术创作的语言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时代 艺术创作 真实 绘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