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合并胫骨骨缺损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9
1
作者 韩立仁 赵北 +3 位作者 贺新兵 闫军 韩士章 杨晓飞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4期356-358,共3页
目的探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伴有大段骨缺损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自2003-09—2012-04对51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伴骨缺损者根据骨缺损长度进行分组,其中24例一期行外固定架结合腓骨钢板固定骨折端,二期骨缺损处行髂骨植骨;27例一期行Ilizaro... 目的探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伴有大段骨缺损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自2003-09—2012-04对51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伴骨缺损者根据骨缺损长度进行分组,其中24例一期行外固定架结合腓骨钢板固定骨折端,二期骨缺损处行髂骨植骨;27例一期行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结果骨缺损均得以重建,患者肢体长度完全恢复,患者肢体长度与健侧之差均<2 cm,无一例出现畸形,皮肤软组织得到修复。结论外固定架结合钢板固定是治疗合并胫骨骨缺损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骨缺损6 cm以内患者肢体功能及长度得以重建。Ilizarov骨搬移技术也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尤其适用于骨缺损长度大于6 cm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骨缺损 骨移植 骨搬移 外固定架 ilizarov技术
原文传递
I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 被引量:27
2
作者 赵玉峰 刘华渝 +6 位作者 任永川 郭庆山 宗兆文 陈辉 唐颖 沈岳 张连阳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4-298,共5页
目的探讨I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l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治疗的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患者42例,其中股骨感染13例,胫骨感染29例。30例行病灶清除... 目的探讨I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l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治疗的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患者42例,其中股骨感染13例,胫骨感染29例。30例行病灶清除+骨折断端加压+干骺端延长治疗,12例行病灶清除+骨搬移技术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48个月[(15.0±4.5)个月]。其中38例手术感染得到I期控制,4例再次行1~3次清创术,最终感染均得到控制。30例行骨折断端加压一干骺端延长患者中,26例骨折I期愈合,另4例骨不连,再次行自体骨移植术后骨折愈合。12例采用骨搬移技术治疗患者,Ⅱ期行骨折断端清理和自体骨移植后骨折愈合。截骨延长长度为2.5—11.0cm,平均4.5cm。延长停止和骨折愈合后,患肢长度较对侧短缩〈2.5cm36例,2.5~3.0cm4例,3.0~4.5cnl2例。术后针道感染8例,经切开引流或更换外固定针治愈,无继发骨感染发生。3例出现外固定针松动,随后给予更换外固定针治疗。结论I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在治疗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中有其优越性,但术后需要积极的康复治疗,预防关节功能障碍、针道感染、外固定针松动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炎 伊利扎罗夫技术 骨搬移
原文传递
骨搬移、骨延长术治疗长骨慢性骨髓炎和感染性骨不连体会 被引量:23
3
作者 班照楠 黄富国 王莹 《华西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900-903,共4页
目的探索分析IIizarov骨搬移、骨延长术治疗长骨感染和肢体短缩,以及感染所致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10月,用骨感染病灶清除、IIizarov外固定支架固定及骨干骺端截骨骨搬移和骨延长术治疗13例长骨感染... 目的探索分析IIizarov骨搬移、骨延长术治疗长骨感染和肢体短缩,以及感染所致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10月,用骨感染病灶清除、IIizarov外固定支架固定及骨干骺端截骨骨搬移和骨延长术治疗13例长骨感染、缺损的股骨、胫骨和腓骨慢性骨髓炎和感染性骨不连患者,其中股骨和胫骨慢性骨髓炎8例(伴股骨病理性骨折1例),感染性骨不连4例;腓骨慢性骨髓炎1例。结果13例患者感染均得到一期治愈,窦道愈合,骨搬移结合处正常愈合。其中2例出院后自行搬移过程中出现钉道感染(1例经再次清创后治愈,1例经清创后感染复发截肢),1例在骨愈合后发生再骨折,经髓内钉固定后骨折愈合。13例患者骨搬移长度5~13cm,平均7.5cm;13例患者中有11例骨搬移后双下肢等长,2例患侧下肢较健侧下肢短缩。所有患者未出现神经损伤。结论IIizarov骨搬移和骨延长技术是治疗长骨感染及感染性骨不连的一种有效办法,手术可祛除感染,治愈窦道,恢复肢体长度,从而解决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骨髓炎 感染性骨不连 ilizarov外固定支架 骨搬移 骨延长
原文传递
骨搬运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是否需要加用抗生素骨水泥?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永红 秦泗河 +1 位作者 王栋 刘来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1-335,共5页
[目的]探讨加用抗生素骨水泥能否减少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复发率。[方法]将18例胫骨慢性骨髓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10例,不使用抗生素骨水泥,用油纱填塞骨缺损处;骨水泥组8例,在骨缺损处填充万古霉素骨水泥(20 ... [目的]探讨加用抗生素骨水泥能否减少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复发率。[方法]将18例胫骨慢性骨髓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10例,不使用抗生素骨水泥,用油纱填塞骨缺损处;骨水泥组8例,在骨缺损处填充万古霉素骨水泥(20 g骨水泥加入3 g万古霉素)。骨段搬运的过程中,骨缺损处的空间越来越小,逐渐拉出骨水泥链珠或油纱。根据Paley等感染性骨缺损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10例对照组中的1例出院后失访,其余17例术后获12~47个月(平均31个月)随访,所有的患者感染治愈。骨水泥组平均创口闭合时间为63 d,对照组平均创口闭合时间为69 d;骨缺损端愈合时间骨水泥组平均4.4个月,对照组平均4.3个月。并发症包括钉道感染:骨水泥组7例,对照组9例;>10°的力线偏移:骨水泥组5例,对照组3例,均在随访过程中纠正;关节僵硬:骨水泥组1例,对照组2例;根据Paley感染性骨缺损的评分标准:骨水泥组优7例,良1例,对照组优7例,良2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即使在骨缺损处不填充抗生素骨水泥,通过彻底清创,骨搬运技术可以很好的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骨髓炎 骨水泥 骨搬运 ilizarov技术
原文传递
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感染、骨缺损的疗效 被引量:17
5
作者 辛晓林 张林峰 +1 位作者 王顺利 史迎宾 《临床骨科杂志》 2018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II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感染、骨缺损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胫骨骨折术后感染、骨缺损患者依据Ilizarov技术标准进行治疗。术后定期摄X线片复查,评估牵张成骨情况。结果 6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8~30个月... 目的探讨应用II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感染、骨缺损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胫骨骨折术后感染、骨缺损患者依据Ilizarov技术标准进行治疗。术后定期摄X线片复查,评估牵张成骨情况。结果 6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8~30个月。骨搬运完成时间2~7个月,骨搬运长度6~18 cm。患者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6例出现钉道反应,1例切口皮缘水肿,均经治疗后愈合;17例搬运后期出现对线不良,经调整骨搬运方向、少量植骨,均获对位对线骨性愈合。骨搬运完成后9个月,按Paley et al骨折愈合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45例,良6例,可8例,差1例。骨缺损断端骨愈合及牵张成骨区成骨愈合满意,软组织创面愈合满意,所有患肢长度恢复良好,与健侧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技术进行感染扩创、炎性病变切除、骨段搬运修复骨缺损,对胫骨术后感染的控制、肢体功能的重建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 胫骨感染 骨缺损 骨搬运 功能重建
下载PDF
成人胫骨缺损新分型与骨搬移治疗策略:附58例报告 被引量:15
6
作者 秦泗河 郭保逢 +4 位作者 彭爱民 郑学建 焦绍锋 臧建成 秦绪磊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0年第5期402-408,共7页
背景:胫骨缺损常合并软组织损伤、肢体畸形、不等长等问题。目前的临床分型并不能涵盖一些复杂胫骨缺损情况。目的:从Ilizarov骨搬移技术角度探讨成人非感染性胫骨缺损临床新分型及治疗策略。方法:分析2000年4月至2017年1月应用Ilizaro... 背景:胫骨缺损常合并软组织损伤、肢体畸形、不等长等问题。目前的临床分型并不能涵盖一些复杂胫骨缺损情况。目的:从Ilizarov骨搬移技术角度探讨成人非感染性胫骨缺损临床新分型及治疗策略。方法:分析2000年4月至2017年1月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的58例成人无感染性胫骨缺损。依据胫骨缺损的长度、部位、是否合并畸形以及相应的Ilizarov骨搬移手段分为5个类型。Ⅰ型:1 cm<中下/上段骨缺损≤6 cm,无明显成角畸形。采用胫骨单节段截骨,向缺损端搬移。Ⅱ型:6 cm<中下/上段骨缺损≤10 cm,无明显成角畸形。采用双节段截骨同步向缺损端骨搬移。Ⅲ型:6 cm<中段骨缺损≤10 cm,无明显成角畸形,胫骨上、下双节段截骨,向心性骨搬移。Ⅳ型:6 cm<上、下两段缺损≤10 cm,中段残留活骨≥6 cm,无明显成角畸形。将胫骨中间残留的一段活骨2处截骨,成为3块骨,中间骨块固定作为两块骨搬移再生的"母骨"支点,上下两段骨块反向分离牵拉,一期修复上下2区骨缺损。Ⅴ型:胫骨缺损>10 cm,合并骨干>7°成角畸形。采用腓骨上下两处截骨,先纵向牵拉使胫骨缺损间隙加大、成角畸形矫正,再横向牵拉将腓骨中间段搬移至胫骨缺损处,使其腓骨胫骨化。观察5个临床分型组骨缺损修复骨愈合、畸形矫正、有无肢体短缩等并发症、汇合端愈合情况等。拆除外固定后随访,采用改良Paley骨不连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55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104个月,平均(32.0±21.4)个月。所有患者均实现骨缺损修复并最终骨性愈合,骨愈合指数35~60d/cm,平均(49.0±6.4)d/cm。1例Ⅳ型,4例Ⅴ型患者术后肢体短缩>2.5 cm(2.7~3.5 cm)。末次随访无>7°局部畸形病例。未发生1例深部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17例因汇合端骨愈合迟缓,二次手术取自体髂骨植骨。带外固定架时间5~28个月。治疗效果:优41例、良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胫骨缺损 分型 ilizarov技术 骨搬移 手术策略
下载PDF
Role of the Ilizarov non-free bone plasty in the management of long bone defects and nonunion: Problems solved and unsolved 被引量:14
7
作者 Dmitry Y Borzunov Sergei N Kolchin Tatiana A Malkova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0年第6期304-318,共15页
BACKGROUND Ilizarov non-free bone plasty is a method of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using the Ilizarov apparatus for external fixation which originated in Russia and was disseminated across the world. It has been used in... BACKGROUND Ilizarov non-free bone plasty is a method of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using the Ilizarov apparatus for external fixation which originated in Russia and was disseminated across the world. It has been used in long bone defect and nonunion management along with free vascularized grafting and induced membrane technique. However, the shortcomings and problems of these methods still remain the issues which restrict their overall use.AIM To study the recent available literature on the role of Ilizarov non-free bone plasty in long bone defect and nonunion management, its problems and the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treatment outcomes.METHODS Three databases(Pub Med, Scopus, and Web of Science) were searched for literature sources on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free vascularized grafting and induced membrane technique used in long bone defect and nonunion treatment within a five-year period(2015-2019). Full-text clinical article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were selected for analysis only if they contained treatment results,complications and described large patient samples(not less than ten cases for congenital, post-tumor resection cases or rare conditions, and more than 20 cases for the rest). Case reports were excluded.RESULTS Fifty full-text articles and reviews on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were chosen.Thirty-five clinical studies containing large series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this method and problems with its outcome were analyzed. It was found that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techniques provide treatment for segmental bone defects and nonunion of the lower extremity in many clinical situations, especially in complex problems. The Ilizarov techniques treat the triad of problems simultaneously(bone loss, soft-tissue loss and infection). Management of tibial defects mostly utilizes the Ilizarov circular fixator. Monolateral fixators are preferable in the femur. The use of a ring fixator is recommended in patients with an infected tibial bone gap of more than 6 cm. High rates of successf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e defect ilizarov method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bone transport bone nonunion Free vascularized grafts Induced membrane technique complication
下载PDF
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重建技术改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曹鑫杰 贾中伟 +5 位作者 郭秀生 王晓东 余建平 牛佳伟 刘建友 魏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5期3592-3596,共5页
目的观察胫骨横向骨搬移传统术式与改良术式对家犬下肢微血管再生的情况.方法10只实验犬全身麻醉后,双侧胫骨分别施行传统和改良的胫骨横向骨搬移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骨瓣骨膜完全游离),实验组采用改良方法(保留开窗骨瓣腓侧骨膜).... 目的观察胫骨横向骨搬移传统术式与改良术式对家犬下肢微血管再生的情况.方法10只实验犬全身麻醉后,双侧胫骨分别施行传统和改良的胫骨横向骨搬移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骨瓣骨膜完全游离),实验组采用改良方法(保留开窗骨瓣腓侧骨膜).均于术后5d开始每天以1 mm速度向外分次牵拉,搬移1周后间隔3 d进行回搬1周.观察伤口及双下肢活动情况,并于不同时期经股动脉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局部组织切片测量血管内皮细胞密度等方法观察血管新生情况.手术前后数据比较采用配对设计t检验.结果10只实验犬的手术皆顺利完成,且所有伤口均于术后1周左右愈合.所有实验犬双下肢活动未见明显异常.下肢DSA小腿中段周围血管面积:2组术后4周和8周血管面积分别为(5.9±0.4)mm^2、(6.2±0.6)mm^2和(6.9±0.6)mm^2、(8.0±0.6)mm^2,均较术前[分别为(5.0±0.4)mm2和(4.9±0.4)mm^2]显著改善(F=446.457、829.192,均P<0.05),但术后4周两组血管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6,P=0.240);术后8周两组血管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23,P=0.000).术后8周2组搬移区和足背区血管内皮细胞占镜下染色细胞百分比分别为4.42%±0.28%、5.35%±0.26%和5.63%±0.53%、7.18%±0.25%,均较术前显著提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5、8.30,均P<0.05).结论胫骨横向骨搬移微血管网再生技术可重建家犬小腿以下微血管,术中将开窗截骨方式改进为"门"形开窗,保留胫骨嵴外侧骨膜,微血管网再生更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搬移 血管再生 糖尿病足 ilizarov
原文传递
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护理措施 被引量:13
9
作者 丁晓云 李丹 +3 位作者 张永灵 王群 何培培 刘娟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及护理方法,以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对35例行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归纳,评价效... 目的探讨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及护理方法,以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对35例行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归纳,评价效果。结果 35例均获得良好的治疗及护理,患者创面修复,骨缺损愈合,均按治疗计划拆除Ilizarov外固定架,未因护理不当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在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运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中,全面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外固定架 骨搬运 胫骨感染 感染性骨缺损 护理
下载PDF
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优势及改进策略 被引量:12
10
作者 贺国宇 张永红 王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870-3876,共7页
背景:Ilizarov技术在治疗胫骨骨缺损方面优势明显,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胫骨骨缺损,但该技术仍存在诸多不足,急待解决。目的:就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优势、不足及改进策略进行综述。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1971至2019年Pub... 背景:Ilizarov技术在治疗胫骨骨缺损方面优势明显,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胫骨骨缺损,但该技术仍存在诸多不足,急待解决。目的:就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优势、不足及改进策略进行综述。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1971至2019年PubMed、CNKI及万方数据库,以"bone defect,bone transport,accordion maneuver,ultrasonography,energy spectrum CT,pin site infection"为英文检索词,以"胫骨骨缺损,骨搬移技术,手风琴技术,超声,能谱CT,针道感染"为中文检索词,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57篇,并以此对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优势、不足及改进策略作一综述。结果与结论:①Ilizarov技术在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损伤、感染及畸形的胫骨骨缺损方面优势明显;②对于骨搬移技术的并发症,如针道感染、搬移区新骨矿化不良、对合端愈合困难等问题,可采用新的消毒剂、手风琴技术并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能谱CT等辅助检查来解决,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③仍需改善现有的治疗技术或选择新的方法来进一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技术 胫骨骨缺损 骨搬移技术 手风琴技术 超声 能谱CT 针道感染 对合端
下载PDF
骨搬移后对合端延迟愈合、不愈合的机制研究与规范化临床应用技术 被引量:10
11
作者 殷海阳 张永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6期5858-5863,共6页
背景:骨搬移技术是治疗大段骨缺失的常用技术之一,但治疗过程中对合端延迟愈合、不愈合发生率较高,亟待解决。目的:针对目前四肢长骨骨搬移后对合端延迟愈合、不愈合的研究报道进行综述,明确目前的治疗方法、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研究方... 背景:骨搬移技术是治疗大段骨缺失的常用技术之一,但治疗过程中对合端延迟愈合、不愈合发生率较高,亟待解决。目的:针对目前四肢长骨骨搬移后对合端延迟愈合、不愈合的研究报道进行综述,明确目前的治疗方法、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研究方向。方法:检索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PubMed、中国知网及万方医学网数据库中关于骨搬移、对合端/对接点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docking site""bone transport""distraction osteogenesis",中文检索词为对合端、对接点、骨搬移和牵拉成骨。结果与结论:①骨搬移是治疗四肢长骨大段骨缺损尤其是合并感染情况时的金标准,对合端延迟愈合、不愈合是该技术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73%,总体呈较高水平;②导致对合端延迟愈合、不愈合的原因众多,包括对位不良接触面积减小、间隙内软组织嵌顿、血液供应差等;③预防以注意术前评估、术中精确操作、术后定期复查,早期干预为主,针对其治疗方法以断端切新+植骨的手术方法为主,此外衍生出了关节镜下断端清理+植骨修复、联合钢板、髓内针等内固定及非手术治疗等方法,并可辅助体外震波治疗、电磁场刺激、高压氧疗法和基因治疗等手段;③"手风琴"技术是保守治疗的方法之一,具有创伤小、费用低、无需植骨等优点,可单独应用于对合端不愈合的治疗,然而已报道的"手风琴"操作方案不一,病例较少,且机制尚不明确,限制了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④今后应进一步扩大临床应用研究范围并深入基础研究该技术的作用机制,优化统一操作方案,使其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搬移 ilizarov技术 对合端 并发症 骨不愈合 延迟愈合 植骨
下载PDF
Ilizarov技术治疗骨不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娄盛涵 张里程 唐佩福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1308-1311,共4页
骨不连是骨折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创伤骨科最为棘手的难题之一。Ilizarov技术是治疗骨不连,尤其是软组织缺损或严重感染骨不连的有效方法。随着Ilizarov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Ilizarov技术的联合治疗方式在骨不连治... 骨不连是骨折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创伤骨科最为棘手的难题之一。Ilizarov技术是治疗骨不连,尤其是软组织缺损或严重感染骨不连的有效方法。随着Ilizarov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Ilizarov技术的联合治疗方式在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正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将对近年来Ilizarov技术在治疗骨不连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技术 骨不连 骨折 骨搬运
下载PDF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of the Ilizarov bone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 Current practice and research (dedicated to 100th birthday of G. A. Ilizarov) 被引量:10
13
作者 Tatiana A Malkova Dmitry Y Borzunov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1年第8期515-533,共19页
The Ilizarov method is one of the current methods used in bone reconstruction.It origin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past century and comprises a number of bone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 executed with a ring external fixa... The Ilizarov method is one of the current methods used in bone reconstruction.It origin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past century and comprises a number of bone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 executed with a ring external fixator developed by Ilizarov GA.Its main merits are viable new bone formation through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high union rates and functional use of the limb throughout the course of treatment.The study of the phenomenon of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induced by tension stress with the Ilizarov apparatus was the impetus for advancement in bone reconstruction surgery.Since then,the original method has been used along with a number of its modifications developed due to emergence of new fixation devices and techniques of their application such as hexapod external fixators and motorized intramedullary lengthening nails.They gave rise to a relatively new orthopedic subspecialty termed“limb lengthening and reconstruction surgery”.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search,we summarized the recent clinic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in bone reconstruction by the Ilizarov method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its modification and recognition by the world orthopedic community.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the Ilizarov method was reviewed in regard to the origin country of the authors and journal’s rating.The Ilizarov method and other techniques based on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have been used in many countries and on all populated continents.It proves its international significance and confirms the greatest contribution of Ilizarov GA to bone reconstruction sur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 method ilizarov apparatus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bone lengthening bone defect bone transport ARTHRODESIS
下载PDF
Ilizarov技术改善骨搬运中轴向偏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景双 胡思斌 +1 位作者 马杰 崔路宽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6-550,共5页
目的 探讨Ilizarov技术改善骨搬运中轴向偏移的角度、发生率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Ilizarov骨搬运技术治疗的14例胫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11例,女3例;年龄18~70岁,平均38.8岁。感染性骨缺损10例,非感染性骨缺... 目的 探讨Ilizarov技术改善骨搬运中轴向偏移的角度、发生率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Ilizarov骨搬运技术治疗的14例胫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11例,女3例;年龄18~70岁,平均38.8岁。感染性骨缺损10例,非感染性骨缺损4例。根据Paley等提出的骨缺损分型:B1型(不合并短缩的骨缺损)7例,B3型(合并短缩的骨缺损)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72个月,平均11.9个月。采用外固定支架构型和调整固定骨搬运段半针与全环的距离,改变四边形边角关系,调整骨搬运段与对合端骨段的对合关系及对合端两骨段的力线,使患肢力线达到满意程度,以纠正轴向偏移。结果 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31个月,平均19.1个月。术后4例患者骨对合端自然愈合,余10例经植骨处理后愈合。术后1周初次复查X线片,发生冠状位成角10例(3~12°,平均4.9°),矢状位成角9例(2~12°,平均3.8°);轴向偏移6例(43%),通过矫正,5例轴向偏移明显纠正,1例因患者依从性差错失调整搬移环半针的最佳时机,末次随访时仍有6°力线偏差。末次随访时冠状位成角5例(2~4°,平均1.1°),矢状位成角6例(2~6°,平均1.6°),轴向偏移1例(7%),均较术后初次复查时显著改善。末次随访时根据Paley等提出的评价标准,骨性结果优12例、良2例,功能结果优12例、良2例。结论 Ilizarov骨搬运技术通过安装骨搬运段外固定支架构型,术后搬运过程中逐渐调整半针与搬移环间的距离,可以改善骨对合端轴向偏移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技术 骨搬运 轴向偏移
原文传递
I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 被引量:9
15
作者 朱安礼 潘童 +2 位作者 刘德强 范孟坡 李邦国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5期613-615,共3页
目的探讨I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的效果。方法采用I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治疗10例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患者。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28个月。9例手术感染得到一期控制,1例术后进行1次清... 目的探讨I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的效果。方法采用I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治疗10例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患者。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28个月。9例手术感染得到一期控制,1例术后进行1次清创术后感染得到控制。骨折愈合、延长停止后,8例患肢长度比对侧缩短<2.5cm,2例患肢长度比对侧缩短2.5cm和3.0cm。结论 I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在控制感染和改善患肢功能方面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 骨延长 骨搬移 慢性骨髓炎
下载PDF
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16
作者 雷中华 林杨 方文广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1383-1385,共3页
目的:探讨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5例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病人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其中对照组采用Ilizarov骨搬运治疗,观察组行Iliz... 目的:探讨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5例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病人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其中对照组采用Ilizarov骨搬运治疗,观察组行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治疗,分析2组病人的手术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病人的住院时间、骨缺损愈合时间及创面闭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0%(P<0.01);观察组病人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术后骨缺损愈合时间较短,有助于病人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软组织缺损 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 ilizarov骨搬运
下载PDF
Ilizarov骨搬移技术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华清 曲龙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903-907,共5页
前苏联Ilizarov教授发明的以张力-应力法则为理论基础的Ilizarov骨外固定技术体系,是20世纪骨科发展的里程碑之一[1]。骨搬移(bone transport)技术则是Ilizarov外固定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Ilizarov技术面世之前,临床大量无菌... 前苏联Ilizarov教授发明的以张力-应力法则为理论基础的Ilizarov骨外固定技术体系,是20世纪骨科发展的里程碑之一[1]。骨搬移(bone transport)技术则是Ilizarov外固定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Ilizarov技术面世之前,临床大量无菌性或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患者的治疗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难题,直到Ilizarov骨搬移技术的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技术 外固定 骨搬移 骨缺损 骨不连 骨髓炎
下载PDF
骨搬运与包裹植骨治疗单纯胫骨大段骨缺损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剑 周子红 +2 位作者 刘宇 冯德宏 王建兵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856-1861,共6页
[目的]比较骨搬运与包裹植骨治疗单纯胫骨大段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6年12月80例皮肤条件相对良好的胫骨骨缺损>5 cm患者。按修复骨缺损方法不同分为骨搬运组(49例)和包裹植骨组(3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 [目的]比较骨搬运与包裹植骨治疗单纯胫骨大段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6年12月80例皮肤条件相对良好的胫骨骨缺损>5 cm患者。按修复骨缺损方法不同分为骨搬运组(49例)和包裹植骨组(3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缺损原因、缺损距离骨修复时间和合并伤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下地时间、负重时间、骨不连、骨愈合时间、并发症、骨缺损修复手术费用和末次随访患肢邻近关节功能恢复(Johner-Wruhs评价方法)等情况。[结果]骨搬运组与包裹植骨组在卧床时间[(23.36±6.72) d vs(27.26±12.21) d,P>0.05]、负重行走时间[(95.98±15.67) d vs (102.55±17.54) d,P>0.0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骨搬运组的骨不连发生率显著高于包裹植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49) vs (1/31),P<0.05],对骨不连者行二次手术清创植骨内固定,二次术后均达到骨性愈合。骨搬运组的骨愈合时间显著长于包裹植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10±3.44)个月vs (7.77±1.67)个月,P<0.05]。此外,骨搬运组的治疗费用显著高于包裹植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6±2.05)万元vs (4.46±1.20)万元,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Johner-Wruhs评定的临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单纯胫骨大段骨缺损,骨搬运和包裹植骨均是有效方法,但包裹植骨在骨愈合效果、治疗费用和并发症方面优于骨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胫骨 ilizarov骨搬运 包裹植骨
原文传递
Ilizarov技术联合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的护理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晓霞 吴件姿 +2 位作者 甘春红 周柳晓 潘红英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10期1433-1435,共3页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联合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应用Ilizarov技术联合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12例患者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骨愈合时间(9.4±2.6)个月,平均...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联合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应用Ilizarov技术联合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12例患者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骨愈合时间(9.4±2.6)个月,平均外固定拆除时间(10.6±2.6)个月。1例钉道少许感染,给去除痂皮,局部用75%乙醇棉签清洗干净并保持干燥,2 d后好转;1例搬移骨段与远端骨段之间骨不连给再次植骨;2例肢体疼痛,延缓骨搬移后好转。无一例患者因护理不当出现并发症。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联合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具有创伤小、骨愈合快、双下肢等长、膝关节活动良好的优点,而加强术后并发症观察和护理,做好心理护理、骨搬移期护理、功能锻炼、出院指导,是确保手术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护理 胫骨骨缺损 ilizarov技术 骨搬移
原文传递
自拟骨九汤配合Ilizarov技术骨搬移治疗胫骨感染性骨折不愈合的疗效及对骨代谢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卓伟 王朝辉 +1 位作者 何斌 杨松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观察自拟骨九汤配合Ilizarov技术骨搬移治疗胫骨感染性骨折不愈合的疗效及对骨代谢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8年11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胫骨感染性骨折不愈合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局... 目的观察自拟骨九汤配合Ilizarov技术骨搬移治疗胫骨感染性骨折不愈合的疗效及对骨代谢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8年11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胫骨感染性骨折不愈合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局部感染控制后行Ilizarov技术骨搬移,观察组在术后给予自拟骨九汤内服2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2周、1个月的疼痛程度,统计2组患者拆除外固定架后骨延长区域的矿化时间、带架时间和骨搬移时间,根据Ilizarov方法研究与应用协会评分标准评价2组患者拆除外固定架后的骨愈合及肢体功能情况,检测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2个月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特异性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 (TRACP5b)水平及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2周和1个月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拆除外固定架后骨延长区域的矿化时间、带架时间和骨搬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骨愈合和肢体功能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个月、2个月时2组血清ALP、BMP-2、IGF-1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P均<0.05),TRACP5b水平及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低于术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自拟骨九汤可以提高患者血清中的骨合成因子含量,降低骨分解因子含量以及改善血液流变学,从而提高Ilizarov技术骨搬移治疗胫骨感染性骨折不愈合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九汤 ilizarov技术 骨搬移 骨折 骨代谢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