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小儿日间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佘应军 宋兴荣 +1 位作者 王怀贞 梁惠红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探讨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小儿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拟于本院日间手术室择期行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手术等的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号随机分为:Le组(左布比卡因组... 目的探讨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小儿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拟于本院日间手术室择期行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手术等的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号随机分为:Le组(左布比卡因组,n=20),Li组(利多卡因组,n=20)与对照组(n=20)。对3组患儿均常规进行基础麻醉,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0.01mg/kg+丙泊酚2mg/kg+氯胺酮2mg/kg。Le组与Li组在台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引导下,分别采用0.25%左布比卡因(0.5mL/kg)与2%利多卡因(0.5mL/kg)进行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对照组在手术消毒时,再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氯胺酮1mg/kg。记录3组患儿镇痛不足再次静脉注射氯胺酮的次数和剂量与患儿苏醒时间。记录3组患儿诱导前(T0)、诱导后(T1)、切皮时(T2)、牵拉疝囊时(T3)、缝皮时(T4)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及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如尿潴留,瘙痒、恶心呕吐等发生率,并采用FLACC疼痛行为评分量表对术后2h,4h以及6h进行疼痛评分(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3组患儿年龄、体重、性别、疾病种类、手术时间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Li组和Le组T2,T3时点的MAP,HR,R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在T2,T3时点的MAP,HR,RR与T0时点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照组患儿术中再次静脉注射氯胺酮剂量和次数,明显多于Li组与Le组,对照组复苏时间也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e组再次静脉注射氯胺酮次数和剂量,显著少于L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Li组与Le组术后表现出良好镇痛效果,FLACC疼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腹股沟 神经阻滞 日间手术 儿童
原文传递
腹横平面联合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高危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效德 潘阳阳 +3 位作者 乔南南 刘晓勇 赵芳玉 徐桂萍 《中华老年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2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腹横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神经阻滞联合髂腹下-髂腹股沟(Ilioinguinal-iliohypogastric,ⅢH)神经阻滞作为主要麻醉方法,在老年高危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 目的探讨腹横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神经阻滞联合髂腹下-髂腹股沟(Ilioinguinal-iliohypogastric,ⅢH)神经阻滞作为主要麻醉方法,在老年高危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择期行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术的68例老年高危患者。其中35例采用TAP联合ⅢH神经阻滞(TAP-ⅢH组),33例采用局部麻醉浸润(local anesthesia infiltration,LAI)(LAI组)。术前两组患者均给予咪哒唑仑2 mg+舒芬太尼5μg镇静。术中观察记录两组患者T1(切皮时)、T2(打开腹外斜肌腱膜时)、T3(游离疝囊时)、T4(分离腹膜前间隙置入补片时)、T5(缝合腹横筋膜时)、T6(缝合腹外斜肌筋膜)、T7(皮肤切口闭合时)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观察记录2、12、24 h时患者休息和运动(咳嗽)状态下的VAS;记录术中舒芬太尼追加使用量、术后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评分、麻醉费用、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随访麻醉并发症至手术后4周。结果 TAP-ⅢH组患者6个时点(T2~T7)的VAS均较LAI组低(t=-4.635、-7.309、-5.994、-8.888、-4.499、-8.132,均P<0.01)。术后2、12 h时,休息或活动状态下TAP组的VAS均明显低于LAI组(t=-7.295、77.283,-6.606、-3.034;P<0.05或0.01);术后24 h时,无论休息或运动状态下,两组患者VA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293、-1.365,均P>0.05)。与LAI组患者比较,TAP-ⅢH组患者舒芬太尼的追加量更少、患者满意度评分更高、手术时间更短、术后恢复活动时间更短,但麻醉费用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33、3.639、-4.238、-2.518、21.645,P<0.05或0.0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97,P>0.05),均未发生明显的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 TAP-ⅢH神经阻滞作为主要的麻醉方式在老年高危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腹横平面 髂腹下-髂腹股沟 麻醉 传导 腹股沟 视觉模拟评分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凯 闭玉华 +2 位作者 莫彩鲜 潘武家 黄俊萍 《右江医学》 2014年第4期464-466,470,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麻醉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84例行腹股沟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儿行单纯的全身麻醉,观察组患儿行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麻醉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84例行腹股沟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儿行单纯的全身麻醉,观察组患儿行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麻醉。记录两组患儿入手术室时(T0)、手术切皮时(T1)及苏醒时(T2)三个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清醒时间,氯胺酮、丙泊酚总用量以及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HR、SpO2和MAP在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HR、MAP在T1和T2时点明显高于T0(P<0.05);观察组HR、MAP在T1和T2时点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麻醉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氯胺酮、丙泊酚总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术中体动、术后躁动及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全身麻醉,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麻醉不仅能更好地保证患儿心率、呼吸、循环的稳定,且患儿苏醒快、静脉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小,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区手术 小儿 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全身麻醉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在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4
作者 杨宁 左明章 +1 位作者 孟小燕 刘鹏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3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在老年患者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单纯局部浸润麻醉(LA组)和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联合局麻(ⅡNB+LA组)下行老年人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在老年患者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单纯局部浸润麻醉(LA组)和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联合局麻(ⅡNB+LA组)下行老年人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各26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术中局麻药物和镇痛等辅助药用量、术中视觉模拟评分。结果 LA组和ⅡNB+LA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均稳定,LA组患者在T_3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ⅡNB+LA组,LA组患者在疝囊牵拉时的VAS评分高于ⅡNB+LA组(P<0.05),牵拉疝囊时追加的局麻药量多于ⅡNB+LA组(P<0.05),芬太尼和阿托品的使用剂量均多于ⅡNB+LA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联合局部浸润麻醉比局部浸润麻醉下行老年患者疝气修补术更舒适、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 腹股沟疝 老年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在腹腔镜小儿疝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5
作者 吴云 金啸 叶松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73-976,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在腹腔镜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间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行腹腔镜下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患儿5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I级、年龄...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在腹腔镜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间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行腹腔镜下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患儿5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I级、年龄4~8岁,按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超声组(U组)和骶管神经阻滞组(C组),每组25例,均采用丙泊酚、芬太尼诱导七氟烷维持、喉罩,机控呼吸的麻醉方法。U组两侧4个位点分别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并注入0.15%罗哌卡因混合液0.1 m L·kg^(-1),C组行骶管神经阻滞并注人相同局麻药0.75 m L·kg^(-1)。采用北美疼痛行为评估量表(CHEOPS)按评分对患儿在术后恢复室(PACU)的不同时间点及回到病房后的每个时间点做术后疼痛评估,统计应用曲马多镇痛病例数,出院前对患儿家长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U组患儿在PACU、回病房后4及8 h的疼痛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回病房后需要曲马多镇痛:U组7例;C组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组患儿家长满意度评分3(2,3)与C组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中及术后均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于儿童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超声引导下的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能提供和骶管神经阻滞相当的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 腹直肌鞘阻滞 小儿疝高位结扎术
下载PDF
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联合经腹横筋膜平面阻滞与单纯经腹横筋膜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被引量:26
6
作者 周雁 许莉 +1 位作者 种皓 王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5期67-71,85,共6页
目的 探讨经腹横筋膜平面(TAP)阻滞联合髂腹下-髂腹股沟(IIIH)神经阻滞是否可以改善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试验方法,选取42例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单纯TAP阻滞组(T组)和TAP阻滞联合IIIH神经... 目的 探讨经腹横筋膜平面(TAP)阻滞联合髂腹下-髂腹股沟(IIIH)神经阻滞是否可以改善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试验方法,选取42例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单纯TAP阻滞组(T组)和TAP阻滞联合IIIH神经阻滞组(C组),各2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腰硬联合麻醉。手术结束后T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双侧TAP阻滞,每侧给予0.5%罗哌卡因20 m L;C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双侧TAP阻滞联合IIIH神经阻滞,给予0.5%罗哌卡因10 m L。所有患者术后每6小时口服双氯芬酸钾50 mg至术后48 h。若服药间期最高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4分,静脉给予曲马多或肌注杜冷丁镇痛。患者术后48 h内评估静息及运动NRS评分,阿片类药物使用量;记录首次下地及排气时间;记录恶心、呕吐、过度镇静的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术后镇痛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所有患者腰Petit三角处解剖结构在超声下均清晰可见。C组除2例患者在髂前上棘(ASIS)附近IIIH神经均清晰可见,这2例患者在ASIS内侧1~3 cm处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之间可视及旋髂深动脉,在超声下无法视及IIIH神经时将局麻药注射于旋髂深动脉附近即可。C组有1例患者出现了单侧股神经阻滞症状,并伴有直腿抬高不能,运动阻滞于术后8 h时消退,而股神经支配区感觉阻滞持续至术后24 h。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静息及运动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间隔(0~12 h、〉12~24 h、〉24~36 h及〉36~48 h)比较,曲马多及杜冷丁使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首次下地时间、排气时间、患者对镇痛方式满意程度,恶心、呕吐发生率及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P阻滞时联合使用IIIH神经阻滞并未改善TAP阻滞于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区域阻滞 腹横筋膜平面 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 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与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22
7
作者 薛杭 丁萌萌 +1 位作者 孙楠 赵平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705-709,713,共6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 TAPB)与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ilioinguinal/iliohypogastric nerve block, IINB)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术中及术后早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进行单侧...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 TAPB)与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ilioinguinal/iliohypogastric nerve block, IINB)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术中及术后早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进行单侧腹股沟区手术的患儿80例,年龄2-4岁,ASA分级I级。按随机数余数法分为TAPB组和IINB组,每组40例。两组患儿均于全身麻醉下行超声引导下TAPB或超声引导下IINB。分别观察与记录患儿的入室基础情绪,入室(T1)、切皮(T2)、缝皮(T3)时的HR、BP,手术时间、苏醒时间、PACU留观时间,改良加拿大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量表(modified children's hospital of eastern ontario pain scale, m-CHEOPS)评分、儿童麻醉后躁动评分(p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 PAED)、PACU给药人数、术后恶心呕吐人数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超声引导下TAPB组与IINB组在一般情况、基础情绪、局部麻醉药用量及入室的HR、BP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INB组患儿在PACU首次、10、20、30min的m-CHEOPS评分都低于TAP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PACU给药人数IINB组也低于TAPB组[IINB组6人(15%),TAPB组15人(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INB组的PAED评分明显低于TAPB组{IINB组PAED评分[中位数(四份位数间距)]3(0—14),TAPB组PAED评分6(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NB组在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家长满意度均低于TAP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相比于TAPB,IINB能为腹股沟区术后的小儿提供更为安全、高效的镇痛,是小儿腹股沟区手术术后镇痛的较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腹横肌平面阻滞 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 小儿 术后镇痛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斜疝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洪飚 郑利民 《罕少疾病杂志》 2012年第2期5-7,M0002,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行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斜疝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择期行斜疝手术患者60例,年龄58-70岁,ASAI~II级。随机分为两组(n=30)。组I采用超声引导法,组Ⅱ采用体表标志法实施骼腹股沟/髂腹下神经联合阻滞。采用盲...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行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斜疝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择期行斜疝手术患者60例,年龄58-70岁,ASAI~II级。随机分为两组(n=30)。组I采用超声引导法,组Ⅱ采用体表标志法实施骼腹股沟/髂腹下神经联合阻滞。采用盲法即未告知术者麻醉采用何种方法,由同一位手术医生完成手术。两组术中均泵注瑞芬太尼辅助镇痛,必要时予局麻药浸润。观察并记录:麻醉时间;瑞芬太尼及利多卡因用量;术后24小时镇痛效果;及局部麻醉部位有无血肿等并发症。结果采用超声引导法术中瑞芬太尼用量,需加用利多卡因的次数和总量较体表标志法少(P﹤0.01);同时表现出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术后24小时曲马多用量组I较组Ⅱ少(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行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斜疝手术时,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并且能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 镇痛 腹股沟区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神经及髂腹下神经阻滞在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覃兆军 占乐云 +4 位作者 向春艳 周密 刘婷婷 陶虓嫣 邓鹏飞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6期460-464,共5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行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神经及髂腹下神经阻滞在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三峡大学人民医院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患者30例。A组采用0.6μ...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行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神经及髂腹下神经阻滞在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三峡大学人民医院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患者30例。A组采用0.6μg/kg右美托咪定混合0.4%罗哌卡因20 ml进行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神经及髂腹下神经阻滞;B组采用传统方法单用0.4%罗哌卡因20 ml进行神经阻滞。观察2组麻醉前(T0)、手术开始后15 min(T1)、30 min(T2)及结束时(T3)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及Ramsay评分;术中麻醉效果优秀率、患者整体满意率、恶心呕吐、体动、心动过缓及呼吸抑制发生率、镇痛药辅助率、利多卡因使用量、术后12、24 h静态及动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结果与B组相比,A组T1~3时平均动脉压、心率均降低、Ramsay评分均增加(P<0.05);术中麻醉效果优秀率及患者整体满意率均升高(P<0.05);术中体动发生率、镇痛药辅助率及利多卡因使用量均降低(P<0.05);术后12 h时静态及动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降低(P<0.05)。2组术中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及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神经及髂腹下神经阻滞,可为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和术后短期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右美托咪定 超声引导 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阻滞 老年人
原文传递
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儿科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万帆 郑利民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74-376,共3页
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具有麻醉效果确切,对患者全身影响小和术后镇痛时间长等优点,尤其适合小儿腹股沟区手术的麻醉和镇痛。现就其应用解剖、操作方法、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 神经阻滞 儿科麻醉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曾秋谷 岑相如 +3 位作者 洪思友 黎达锋 杨奕尤 黎瑶瑶 《现代医院》 2018年第3期429-43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腹股沟区手术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超声组(U组)与传统组(T组),每组各50人。超声组予以喉罩全麻后在B超引导...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腹股沟区手术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超声组(U组)与传统组(T组),每组各50人。超声组予以喉罩全麻后在B超引导下行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使用0.2%罗哌卡因和0.5%利多卡因混合液0.2 ml·kg^(-1)),传统组予以喉罩全麻后在体表标志定位下行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等量局麻药)。记录两组患儿入手术室时(T0)、切皮时(T1)、缝皮时(T2)的HR、MAP、SpO_2。记录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丙泊酚及芬太尼总用量,记录术中镇痛不足需增加镇痛药的例数。观察记录术中体动、恶心呕吐、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在苏醒时、术后2 h及8 h采用FLACC行疼痛评分,评分>3分者予对乙酰氨基酚栓剂塞肛,记录两组术后镇痛无效的例数。结果 U组各时点HR、MAP、SpO_2变化不大(P>0.05);T组T1较T0心率增快、血压升高(P<0.05),T1心率和血压T组较U组明显增高(P<0.05);U组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所需丙泊酚和芬太尼用量较T组明显减少(P<0.05);U组患儿在苏醒时、术后2 h疼痛评分较T组明显降低,术中镇痛不足需增加镇痛药的例数及术后镇痛无效的例数明显少于T组(P<0.05);U组患儿术中体动、术后躁动发生率较T组低(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应用于小儿腹股沟区手术,麻醉效果确切,成功率高,副作用少,术后镇痛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 小儿 腹股沟区手术
下载PDF
肾移植术前两种神经阻滞对术中及术后智能化病人自控镇痛药物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沈月坤 陈晓翔 +2 位作者 熊玮 杨璐 黄文起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11期1101-1105,共5页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前两种神经阻滞对术中及术后智能化病人自控镇痛(Ai-PCA)镇痛药物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13例14岁以上、ASAⅡ~Ⅳ级、术后行单一舒芬太尼静脉Ai-PCA的肾移植手术病例资料,根据神经阻滞方式分为3组:术后单纯静脉PCA组...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前两种神经阻滞对术中及术后智能化病人自控镇痛(Ai-PCA)镇痛药物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13例14岁以上、ASAⅡ~Ⅳ级、术后行单一舒芬太尼静脉Ai-PCA的肾移植手术病例资料,根据神经阻滞方式分为3组:术后单纯静脉PCA组(IV组,n=45)、术前腹横肌平面(TAP)阻滞+术后静脉PCA组(TAP组,n=36)及术前TAP+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IIIH)阻滞+术后静脉PCA组(TAP+IIIH组,n=32);3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主要指标为术中及术后72 h舒芬太尼使用量,次要指标为术后24 h VAS评分及镇痛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 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舒芬太尼的使用量上TAP组和TAP+IIIH组明显低于IV组(P<0.05),但TAP组和TAP+IIIH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44).IV组在术后72 h舒芬太尼使用量和平均每天使用量上与TAP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移植术前TAP阻滞和TAP+IIIH阻滞均能减少术中舒芬太尼的使用,TAP阻滞可减少术后舒芬太尼的使用,而TAP+IIIH阻滞无明确证据证明较单纯TAP阻滞可进一步减少围术期舒芬太尼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腹横肌平面阻滞 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 人工智能 病人自控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老年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绪贤 姜建华 +2 位作者 史周鼐 高冰涛 刘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34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老年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腹股沟疝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常规硬膜外阻滞)和观察组(n=50,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比较...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老年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腹股沟疝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常规硬膜外阻滞)和观察组(n=50,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切片时(T_(1))、疝囊剥离时(T_(2))、缝补片时(T_(3))、术毕时(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呼吸频率(RR)与患者麻醉前(T_(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和T_(3)时,观察组的HR、MAP及R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麻醉恢复室停留时及术后2、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中体动、呼吸抑制、追加镇痛药及术后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能够显著提高老年腹股沟疝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 老年 腹股沟疝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与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用于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比较
14
作者 李盼 韦登飞 +1 位作者 乔克坤 李熊刚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3期326-33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的骶管阻滞与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用于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因腹股沟疝住院进行手术的患儿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根...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的骶管阻滞与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用于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因腹股沟疝住院进行手术的患儿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患儿分为Ⅰ组(骶管阻滞组)和Ⅱ组(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组)。监测围手术期各时间节点2组患儿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记录围手术期麻醉效果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在患儿苏醒时,术后4、8、12 h进行疼痛评分和躁动评分。结果2组患儿在各时间点的心率、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苏醒后2组患儿在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麻醉起效时间更快[(3.64±0.86)min比(12.47±2.75)min],手术结束后患儿躁动发生率Ⅱ组明显更少(7.5%比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手术持续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术中体动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尿潴留、分泌物增多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与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均可安全用于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后者起效更快,患儿躁动发生更少,更能满足小儿手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阻滞 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 腹腔镜 疝囊高位结扎术 儿童 超声引导
原文传递
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联合阻滞在腹股沟疝日间手术患儿围手术期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媛 《实用医药杂志》 2019年第10期895-89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联合阻滞(IINB)对腹股沟疝日间手术患儿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2例腹股沟疝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两组均行腹股沟疝日间手术,对照组进行常规全身...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联合阻滞(IINB)对腹股沟疝日间手术患儿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2例腹股沟疝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两组均行腹股沟疝日间手术,对照组进行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常规全身麻醉基础上于超声引导下行IINB,观察两组入室时(T0)、切皮时(T1)、术毕时(T2)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记录其术中全身麻醉药物使用剂量、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躁动发生率、麻醉不良反应及术后追加使用曲马多镇痛情况,并以特殊患者疼痛评估量表(FLACC)评估两组患儿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T0时间点HR、SBP、DBP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T1、T2时间点HR、SBP、DB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舒芬太尼和丙泊酚使用剂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躁动发生率和术后追加使用曲马多比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min、术后2 h、术后6 h和术后12 h FLAC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IINB有利于维持腹股沟疝日间手术患儿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促进麻醉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联合阻滞 儿童腹股沟疝 日间手术 血流动力学 麻醉恢复
下载PDF
内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镇痛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新华 赵晓亮 徐桂萍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中,超声引导下的内侧腹横肌平面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治疗的年龄≥18岁、ASA麻醉分级为Ⅰ~Ⅱ级的100例男性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盲试验。患者... 目的探讨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中,超声引导下的内侧腹横肌平面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治疗的年龄≥18岁、ASA麻醉分级为Ⅰ~Ⅱ级的100例男性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盲试验。患者前瞻性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切口前同侧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50例(对照组)、内侧腹横肌平面阻滞50例(试验组)。观察2组术后24 h镇痛剂的消耗量、疼痛评分、术后副作用等。结果试验组患者第1次要求镇痛剂的时间、术后24 h镇痛剂用量、麻醉满意度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时间节点8、12 h的术后疼痛数字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其他时间点1、4、18、24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侧腹横肌平面阻滞是一种简单易行的麻醉方法,可用作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的替代方案,用于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患者的术后疼痛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 内侧腹横肌平面阻滞 疝修补术
原文传递
小儿单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术后不同镇痛方法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建光 张冰 +1 位作者 徐振兴 寿红艳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824-1825,共2页
目的观察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与对乙酰氨基酚直肠给药用于小儿疝修补手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择期行单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90例,随机分为神经阻滞组、对乙酰氨基酚组和对照组,各30例。各组患儿行基础麻醉后,神经阻滞... 目的观察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与对乙酰氨基酚直肠给药用于小儿疝修补手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择期行单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90例,随机分为神经阻滞组、对乙酰氨基酚组和对照组,各30例。各组患儿行基础麻醉后,神经阻滞组行患侧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对乙酰氨基酚组经肛门塞入直肠对乙酰氨基酚栓剂;对照组未予任何药物镇痛。分别于术后1、3、6、8h进行疼痛评分,由患儿父母评价总体满意度。记录各组镇痛24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神经阻滞组、对乙酰氨基酚组与对照组比较,患儿术后1、3、6h疼痛评分显著降低,总体满意度显著提高。延迟性股神经阻滞在神经阻滞组较对乙酰氨基酚组、对照组发生例数显著增多(F=4.22P<0.05)。结论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对乙酰氨基酚直肠给药均可用于小儿疝修补手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对乙酰氨基酚直肠给药更易被小儿接受,实施方法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疝修补术 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 对乙酰氨基酚 儿童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老年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蓓 许日昇 汪洪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3期276-280,共5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老年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安徽省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行老年腹股沟疝手术6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Ⅲ级,年龄60~85岁,体质...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老年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安徽省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行老年腹股沟疝手术6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Ⅲ级,年龄60~85岁,体质量指数18~25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腰椎麻醉;观察组患者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比较2组进入手术室时(T0)、麻醉完成后5 min(T1)、切皮后(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6 h(T4)不同时刻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对比2组患者术后时刻、术后6 h、术后12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比2组患者住院时间、麻醉满意度评分及术后恢复活动的时间;对比T0、T3、T4胃泌素(GAS)和胃动素(MTL);记录2组患者术后24 h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SpO_(2)在T0~T4不同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R在T1~T3时刻显著低于T0时刻,而且对照组的MAP在T1、T2、T3时刻较观察组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6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0,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较对照组短,麻醉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73,2.845,3.097;P<0.05)2组患者在T4时GAS、MTL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刻均较T0时刻低,说明手术影响胃肠激素水平表达,观察组T4时刻较对照组高(P<0.05),说明观察组术后胃肠道恢复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使用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术,能减少老年患者的生理影响,加快患者的术后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 老年人 腹股沟疝手术 胃肠激素水平 血流动力学指标
原文传递
两种不同的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方法在小儿腹股沟手术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素红 吕微 勾宝晶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阻滞在儿童腹股沟手术应用的效果及成功率。方法择期行儿童腹股沟手术患者120例,年龄3~11岁,ASAⅠ~Ⅱ级。予以0.25%布比卡因2 mg/kg,行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阻滞。第一组中,针被插入置于髂前上棘至... 目的探讨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阻滞在儿童腹股沟手术应用的效果及成功率。方法择期行儿童腹股沟手术患者120例,年龄3~11岁,ASAⅠ~Ⅱ级。予以0.25%布比卡因2 mg/kg,行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阻滞。第一组中,针被插入置于髂前上棘至脐连接线外侧四分之一和内侧四分之三交点处,第二组中,在第一组穿刺点内侧上方1 cm处.两组分别记录各时间点HR、NIBP、Sp O2,并记录术后1~2 h、3~4 h、4 h后的镇痛效应。阻滞失败定义为操作过程中需要镇痛。结果在研究观察期间,ILIH神经阻滞在第一组中的成功率为94.8%,在第二组中成功率94.5%,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生命体征,包括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SPO2变化,两组无显著差异(P>0.5)。复苏后,两组间疼痛变化的严重程度也无显著差异。结论两种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阻滞应用于儿童腹股沟手术时,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靠,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两种阻滞效果及成功率是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术 腹股沟疝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两种不同定位法神经阻滞在老年斜疝手术应用中的比较
20
作者 王梅芳 濮健峰 潘四磊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745-747,共3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分别以旋髂深动脉定位和神经定位的髂腹股沟一髂腹下神经阻滞在老年斜疝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斜疝手术患者40例,年龄65~90岁,ASA分级I~Ⅲ级,随机分成2组(n=20)。v组:采用超声引导下以旋髂深动脉定位的髂腹股...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分别以旋髂深动脉定位和神经定位的髂腹股沟一髂腹下神经阻滞在老年斜疝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斜疝手术患者40例,年龄65~90岁,ASA分级I~Ⅲ级,随机分成2组(n=20)。v组:采用超声引导下以旋髂深动脉定位的髂腹股沟一髂腹下神经阻滞方法;N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直接髂腹股沟一髂腹下神经阻滞定位方法。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术中、术后6h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麻醉满意度以及尿潴留、误入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麻醉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中、术后6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麻醉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未发生误人血管、尿潴留等并发症。结论超声下以旋髂深动脉定位的神经阻滞与直接定位神经的髂腹股沟一髂腹下神经阻滞均能为老年斜疝手术提供安全有效的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旋髂深动脉 髂腹股沟一髂腹下神经 定位 老年斜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