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ckett综合征继发下肢静脉曲张或下肢肿胀25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朱健 王孝运 陈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28-431,共4页
目的探讨Cockett综合征继发下肢静脉曲张或下肢肿胀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科对25例经血管造影明确诊断的Cockett综合征(继发下肢静脉曲张22例,下肢肿胀3例)行髂静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 目的探讨Cockett综合征继发下肢静脉曲张或下肢肿胀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科对25例经血管造影明确诊断的Cockett综合征(继发下肢静脉曲张22例,下肢肿胀3例)行髂静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graphy,PTA),19例支架置入,22例静脉曲张二期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结果 25例均行髂静脉PTA,下肢静脉曲张17例行髂静脉支架置入,下肢肿胀2例行髂静脉支架置入。22例下肢静脉曲张介入术后1个月行下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术后无明显下肢肿胀、下肢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随访下肢肿胀治愈20例,好转5例。25例随访3~15个月,平均12.4月,无一例出现下肢明显肿胀、下肢静脉曲张复发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Cockett综合征行髂静脉PTA,根据髂静脉狭窄情况决定是否行支架置入,术后下肢肿胀能够明显缓解,对于继发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1个月后再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手术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KETT综合征 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肿胀 髂静脉狭窄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髂静脉狭窄支架植入与否近中期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孝运 段鹏飞 倪才方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40-1143,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血栓清除后发现髂静脉狭窄/闭塞是否植入支架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下肢DVT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导管接触溶栓(CDT)和/或AngioJet机械吸栓清除血... 目的比较分析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血栓清除后发现髂静脉狭窄/闭塞是否植入支架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下肢DVT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导管接触溶栓(CDT)和/或AngioJet机械吸栓清除血栓后造影发现髂静脉狭窄/闭塞,其中32例行髂静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支架组),28例未予髂静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对照组)。比较两组近期溶栓率、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出院前下肢消肿率,中期深静脉通畅率、DVT复发率、髂静脉闭塞率、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调查量表(CIVIQ)评分^([3])及临床表现、病因、解剖和病理生理学(CEAP)分级。结果 6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支架组与对照组溶栓时间、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率、出院前下肢消肿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20.4±7.8)个月,支架组中期深静脉通畅率、DVT复发率、髂静脉闭塞率、CIVIQ评分、CEAP分级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清除后同期髂静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对提高急性下肢DVT伴髂静脉狭窄/闭塞患者近中期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接触溶栓 机械吸栓 髂静脉狭窄 支架植入 深静脉通畅率
下载PDF
导管接触性溶栓联合髂静脉支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文斌 詹焱青 +2 位作者 韩珑 李阳洋 李永生 《中华全科医学》 2021年第9期1439-1441,1446,共4页
目的比较导管接触性溶栓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与外周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髂静脉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9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普外科就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髂静脉狭窄患者,42例患者中15例行外... 目的比较导管接触性溶栓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与外周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髂静脉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9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普外科就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髂静脉狭窄患者,42例患者中15例行外周溶栓术(系统溶栓组),27例行导管接触性溶栓或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术(导管溶栓组),比较2组并发症、血栓溶解有效率以及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系统溶栓组及导管溶栓组的溶栓剂量分别为(335±134)万U和(304±116)万U,系统溶栓组出现并发症4例,导管溶栓组出现并发症2例,2组溶栓剂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系统溶栓组和导管溶栓组的溶栓有效率分别为53.33%和88.89%,导管溶栓组的血栓溶解有效率高于系统溶栓组(P<0.05),系统溶栓组和导管溶栓组的Villalta评分分别为2.53分和1.77分,导管溶栓组的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低(P<0.01);此外,系统溶栓组VEINES-QOL/Sym分别为35.33分及32.67分,而导管溶栓组VEINES-QOL/Sym分别为49.00分及45.67分,显著高于系统溶栓组(P<0.01)。结论导管接触性溶栓联合髂静脉支架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伴有髂静脉狭窄的患者有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髂静脉狭窄 导管接触性溶栓 髂静脉支架 疗效
原文传递
盆腔恶性肿瘤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腔内介入治疗(附32例) 被引量:9
4
作者 陈千益 胡晓曼 +1 位作者 费哲为 王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612-616,共5页
目的:探讨盆腔恶性肿瘤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原因及腔内治疗经验。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经导管接触性溶栓(CDT)及球囊扩张(PTA)或联合支架植入(髂静脉狭窄≥50%时)治疗32例盆腔恶性肿瘤并发急性下肢DVT患者临床... 目的:探讨盆腔恶性肿瘤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原因及腔内治疗经验。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经导管接触性溶栓(CDT)及球囊扩张(PTA)或联合支架植入(髂静脉狭窄≥50%时)治疗32例盆腔恶性肿瘤并发急性下肢DVT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CDT前均置入腔静脉滤器(VCF),溶栓时间为(5.3±2.6)d,尿激酶用量(320±130)万U,溶栓后下肢深静脉平均通畅率为(83.7±16.9)%,溶栓期间仅3例出现轻度出血,调整用药后消失。13例髂静脉狭窄≥50%行支架植入治疗,共植入支架17枚;11例髂静脉狭窄在30%~49%之间仅行PTA;8例髂静脉狭窄<30%未行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治疗期间无症状性肺栓塞(PE)发生。3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13.6±5.4)个月,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其中1例支架内血栓复发,4例血栓复发原髂静脉狭窄在30%~49%之间,1例血栓复发原髂静脉狭窄<30%。均再次CDT联合PTA及支架植入治疗成功。结论:盆腔恶性肿瘤及放疗是发生急性下肢DVT、血栓复发的危险因素,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当髂静脉狭窄超过30%时,我们建议支架植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瘤 髂静脉狭窄 深静脉血栓形成 支架 导管溶栓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髂静脉狭窄的患者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文东 李晓强 +3 位作者 杜晓龙 于慧颖 张晔青 魏森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61-764,共4页
目的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合并髂静脉狭窄(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的患者发生症状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苏州大学... 目的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合并髂静脉狭窄(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的患者发生症状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苏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DVT伴有IVCS75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年龄、性别、合并基础性疾病、IVCS程度及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滤器植入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59例患者中行IVC滤器植入410例,滤器内血栓有32例,其中3例滤器内血栓患者发生了PE;未行IVC滤器植入者349例,发生症状性PE者39例。对影响症状性PE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和右下肢DVT是影响症状性PE发生的危险因素,而IVC滤器植入与症状性PE呈负相关,与年龄、性别、髂静脉狭窄程度无相关性。滤器内血栓是导致滤器植入患者发生PE的危险因素。结论DVT合并IVCS的患者仍有发生症状性PE的危险,呼吸系统疾病及右下肢DVT是影响症状性PE发生的危险因素,IVC滤器可有效避免PE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危险因素 髂静脉狭窄 腔静脉滤器
原文传递
AngioJet吸栓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髂静脉狭窄的短期疗效 被引量:6
6
作者 叶琨 万圣云 丁洋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4期314-318,共5页
目的评价AngioJet吸栓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髂静脉狭窄的疗效,并比较同期植入支架与分期植入支架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采用AngioJet吸栓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 目的评价AngioJet吸栓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髂静脉狭窄的疗效,并比较同期植入支架与分期植入支架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采用AngioJet吸栓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6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资料。结果术后即刻Ⅰ级、Ⅱ级和Ⅲ级血栓清除率分别为0、8.3%和91.7%,术后平均随访2年,髂静脉支架通畅率达95.0%(57/60),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发生率为35.0%(21/60)。同期组即刻临床缓解率高于分期组(93.3%vs 63.3%),住院天数少于分期组[(5.17±0.91)d vs(6.40±0.97)d],Villata评分[(3.37±1.40)分vs(4.33±1.37)分]和Vein-Qol评分[(25.00±2.61)分vs(31.63±2.57)分]均低于分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大腿周径差[(8.23±2.73)cm vs(7.10±1.97)cm]、静脉反流时间[(1.25±0.39)s vs(1.28±0.41)s]、支架通畅率(96.7%vs 93.3%)和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发生率(26.7%vs 43.3%)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ioJet吸栓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髂静脉狭窄的短期疗效满意,同期支架植入和分期植入相比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髂静脉狭窄 机械血栓清除 支架植入
下载PDF
髂静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闭塞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预测模型构建
7
作者 魏磊 金星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8期633-638,共6页
目的:探讨髂静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闭塞的危险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方法:纳入接受髂静脉支架置入术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年内髂静脉支架通畅与否分为闭塞组(5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 目的:探讨髂静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闭塞的危险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方法:纳入接受髂静脉支架置入术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年内髂静脉支架通畅与否分为闭塞组(5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的单因素进行独立危险因素检验,筛选髂静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闭塞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绘制模型校准曲线并计算一致性指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临床决策曲线(DCA)验证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结果:两组患者性别、CRP水平、APTI、病因、合并高血压病、合并动静脉瘘、髂外静脉再通率、支架总长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性别、病因、合并动静脉瘘、APTI和髂外静脉再通率是髂静脉支架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预测模型,计算模型预测一致性指数为0.865,运用内部验证方法验证后的一致性指数为0.861。模型校准曲线与实际曲线重合良好。验证模型准确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9,证实该模型的准确性较好。结论:性别、病因、合并动静脉瘘、APTI和髂外静脉再通率是影响髂静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构建的髂静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闭塞的临床预测模型准确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狭窄 髂静脉支架置入 髂静脉闭塞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血栓性髂静脉狭窄的诊疗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4
8
作者 章杰 张喜成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369-373,共5页
目的总结近年来血栓性髂静脉狭窄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近5年相关文献资料并对血栓性髂静脉狭窄诊断及治疗的现状与趋势进行综述。结果关于血栓性髂静脉狭窄的诊断方法,目前主要有多层螺旋CT、静脉造影、腔内超声、磁共振静脉成像... 目的总结近年来血栓性髂静脉狭窄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近5年相关文献资料并对血栓性髂静脉狭窄诊断及治疗的现状与趋势进行综述。结果关于血栓性髂静脉狭窄的诊断方法,目前主要有多层螺旋CT、静脉造影、腔内超声、磁共振静脉成像、彩色多普勒超声等影像学检查,这些方法各有利弊。血栓性髂静脉狭窄的治疗方法较多,以腔内治疗为主。然而急性血栓性髂静脉狭窄患者是否需要放置滤器、是否需要支架置入、如何放置支架以及狭窄处理时机目前仍无统一标准;对慢性血栓性髂静脉狭窄患者何时以及怎样有效干预目前亦无定论。结论血栓性髂静脉狭窄发病率高,后遗症严重,早诊断和合理治疗至关重要。只有严格把握适应证、综合医生技术水平与患者病情以及采取恰当的治疗策略,才能使患者受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髂静脉狭窄
原文传递
经同侧大隐静脉入路髂静脉成型及支架植入术在日间治疗模式中的应用
9
作者 冯琦琛 盖铄 +1 位作者 王昌明 李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2-325,共4页
目的:探讨髂静脉狭窄患者经同侧大隐静脉入路髂静脉成型及支架植入术在日间治疗模式中应用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2年3月经同侧大隐静脉入路实施髂静脉成型及支架植入术日间模式治疗的病例,共21例,男6例,女1... 目的:探讨髂静脉狭窄患者经同侧大隐静脉入路髂静脉成型及支架植入术在日间治疗模式中应用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2年3月经同侧大隐静脉入路实施髂静脉成型及支架植入术日间模式治疗的病例,共21例,男6例,女15例,年龄37~79岁[(62.5±10.2)岁]。髂静脉狭窄中单纯累及髂总静脉16例,单纯累及髂外静脉2例,同时累及髂总及髂外静脉3例,均通过同侧大隐静脉入路行髂静脉成型及髂静脉支架植入术,同时存在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单纯髂静脉狭窄患者同期行大隐静脉射频闭合及曲张静脉硬化治疗术。术后规律直接口服抗凝药治疗及压力治疗,所有患者住院时间均于小于24 h。结果:所有21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成功率100%),术中无并发症,术后即刻并发症中穿刺点出血1例,加压包扎纱布被完全浸湿,经再次压迫止血5 min后渗血停止,所有患者住院时间均于小于24 h。随访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率100%,其中绝对有效18例(18/21,85.7%),相对有效(术后仍有色素沉着,但范围减小)3例(3/21,14.3%)。髂静脉支架均通畅,同期行大隐静脉射频治疗患者射频治疗段大隐静脉主干均闭合良好。术后6个月随访率71.4%(15/21),其中绝对有效14例(14/15,93.3%),相对有效(术后仍有色素沉着,但范围减小)1例(1/15,6.7%)。髂静脉支架均通畅,同期行大隐静脉射频治疗患者射频治疗段大隐静脉主干均闭合良好。结论:经大隐静脉入路髂静脉狭窄的介入治疗技术在日间治疗模式中可行,有明确优势,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 髂静脉狭窄 日间治疗模式
下载PDF
髂静脉狭窄腔内治疗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4
10
作者 梁卫 黄晓钟 +4 位作者 薛冠华 叶猛 张皓 张岚 张纪蔚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76-679,共4页
目的评价腔内技术治疗髂静脉狭窄的近期疗效。方法2006年9月—2008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接受腔内治疗的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患者21例,男9例,女12例;年龄25~80岁,平均年龄为(55±4)岁。其中左侧髂静脉病变19... 目的评价腔内技术治疗髂静脉狭窄的近期疗效。方法2006年9月—2008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接受腔内治疗的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患者21例,男9例,女12例;年龄25~80岁,平均年龄为(55±4)岁。其中左侧髂静脉病变19例,右侧2例。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17例,慢性血栓1例,无下肢DVT3例。所有患者临床均表现为肢体肿胀。17例伴急性DVT的患者先行下肢深静脉导管溶栓。本组行髂静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8例,髂静脉PTA并支架置入治疗13例。结果行PTA治疗的8例患者术后影像学评价示治愈、显效、好转各2例(6/8),无效2例(2/8);肢体肿胀治愈3例(3/8)、有效2例(2/8)、无效3例(3/8)。髂静脉PTA并支架置入治疗的13例患者术后影像学评价示治愈12例(12/13)、显效1例(1/13),肢体肿胀治愈7例(7/13)、有效3例(3/13)、无效3例(3/13)。行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的17例患者术后血栓溶解Ⅲ级6例(6/17)、Ⅱ级11例(11/17)。结论PTA并支架置入是治疗髂静脉狭窄的较好方法。导管溶栓可有效地治疗急性下肢DVT,使髂静脉流入、流出道的血流通畅,是维持腔内治疗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狭窄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溶栓 腔内治疗
下载PDF
髂静脉支架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广信 尚遂源 +4 位作者 孙波 裴长安 汲武广 胡潍青 张杰峰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1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评价髂静脉支架在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有髂静脉狭窄或者闭塞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并行腔内治疗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髂静脉狭窄或闭塞患者80例。根据手术... 目的评价髂静脉支架在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有髂静脉狭窄或者闭塞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并行腔内治疗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髂静脉狭窄或闭塞患者80例。根据手术是否行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通过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导管接触性溶栓(CDT)+髂静脉支架治疗;对照组采用置入下腔静脉滤器+CDT治疗。对比2组患者术后效果、患肢消肿率、静脉通畅率分别为及流行病学和经济研究-生活质量/症状(VEINES-QOL/SYM)问卷调查评分。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2组大腿、小腿周径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组大腿、小腿周径差及消肿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3、6、12个月后,观察组静脉通畅率分别为45例(100.0%)、43例(95.5%)、41例(91.1%)及41例(91.1%),对照组分别为29例(82.8%)、27例(77.1%)、26例(74.2%)及25例(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发生率分别为0(0.00%)与4例(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DVT复发率分别为4例(8.89%)与5例(14.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VEINES-QOL/SY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VEINES-QOL/SYM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髂静脉支架在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有髂静脉狭窄或者闭塞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置管溶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髂静脉狭窄 髂静脉闭塞 下腔静脉滤器 髂静脉支架 置管溶栓
下载PDF
植入支架治疗恶性肿瘤压迫致髂静脉狭窄14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邓美香 金泳海 +2 位作者 倪才方 李智 李克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压迫引起髂静脉狭窄支架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诊治的14例罹患恶性肿瘤伴下肢肿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下肢深静脉造影证实存在髂静脉受压狭窄,并行髂静脉支架成形治疗。结果14例患者成功植入1...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压迫引起髂静脉狭窄支架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诊治的14例罹患恶性肿瘤伴下肢肿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下肢深静脉造影证实存在髂静脉受压狭窄,并行髂静脉支架成形治疗。结果14例患者成功植入15枚外周血管支架,其中1例患者因狭窄段较长而植入2枚支架。治疗后2—3d所有患肢肿胀明显消退。随访1年,2例治疗后1个月症状复发,1例为支架上端再狭窄,再次支架治疗后症状缓解,另1例为淋巴性水肿,余12例临床效果满意。治疗后6个月所有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支架段管径7-11mm,血流通畅。随访过程中未见支架内疵栓形成、断裂和抗凝相关出血。结论恶性肿瘤压迫引起髂静脉狭窄的支架治疗能有效重建静脉回流通道、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缓解患肢肿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髂静脉狭窄 支架治疗
下载PDF
介入治疗髂静脉狭窄术中应用三维静脉造影影像融合导航 被引量:3
13
作者 程永佳 盛玉国 +2 位作者 武建 王天佑 吴绍省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8-60,共3页
随着血管外科的微创化及精准化,可融合多幅三维图像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CT、MRI等多模态影像融合导航技术应运而生。常见影像融合导航包括神经外科术中颅内动脉三维造影导航[1]、腹主动脉瘤CT血... 随着血管外科的微创化及精准化,可融合多幅三维图像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CT、MRI等多模态影像融合导航技术应运而生。常见影像融合导航包括神经外科术中颅内动脉三维造影导航[1]、腹主动脉瘤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DSA融合导航及介入治疗肝恶性肿瘤术中动脉三维造影导航等,其主要三维模型为动脉CTA或三维动脉造影[2],而经静脉入路造影及三维重建应用较少。本研究基于静脉造影图像三维重建,将静脉三维造影与实时透视图进行融合以实现导航[3-4],并观察其引导介入治疗髂总静脉狭窄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疾病 静脉造影术 髂静脉狭窄 影像融合导航
下载PDF
Zilver vena静脉支架治疗髂静脉狭窄或闭塞7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解志磊 徐敦元 +2 位作者 李艳梅 王文利 房涛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7年第2期657-658,共2页
目的研究Zilver vena支架治疗髂静脉狭窄或闭塞的介入治疗。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7例左侧髂静脉狭窄患者,均给予Zilver vena支架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结果 7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患者左侧下肢肿胀消退,随访3~6个月,髂... 目的研究Zilver vena支架治疗髂静脉狭窄或闭塞的介入治疗。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7例左侧髂静脉狭窄患者,均给予Zilver vena支架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结果 7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患者左侧下肢肿胀消退,随访3~6个月,髂静脉通畅。结论 Zilver vena支架治疗髂静脉狭窄,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狭窄 介入治疗 Zilver vena支架
下载PDF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2
15
作者 章翊民 李晓强 徐介预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6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髂静脉受压综合征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33例患者,均经下肢深静脉造影明确诊断.经股静脉穿剌行髂静脉球囊扩张,内置支架术31例,单纯球囊扩张2例.二期行大隐静脉曲张激光治疗术31例,22例术后随访6~8月(平均7月).结果手术全... 目的探讨髂静脉受压综合征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33例患者,均经下肢深静脉造影明确诊断.经股静脉穿剌行髂静脉球囊扩张,内置支架术31例,单纯球囊扩张2例.二期行大隐静脉曲张激光治疗术31例,22例术后随访6~8月(平均7月).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出院时所有患肢疗效良好.术后随访,所有静脉曲张消失、溃疡愈合,20例慢性下肢肿胀消失17例,轻度肿胀3例.结论髂静脉受压综合征介入治疗疗效良好,对继发的大隐静脉曲张病变应作二期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介入治疗 骼静脉狭窄
下载PDF
深静脉瓣膜重建治疗髂静脉狭窄合并重度深静脉反流73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杰 马韬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18-1320,1328,共4页
目的探讨行仅纠正静脉反流而不处理髂静脉狭窄的手术治疗深静脉功能不全(DVI)合并左髂静脉狭窄(LIVS)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14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0医院经下肢静脉造影及彩超检查诊断为左髂静脉狭窄并伴有重度深... 目的探讨行仅纠正静脉反流而不处理髂静脉狭窄的手术治疗深静脉功能不全(DVI)合并左髂静脉狭窄(LIVS)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14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0医院经下肢静脉造影及彩超检查诊断为左髂静脉狭窄并伴有重度深静脉反流73例。其中男14例,女59例;年龄37—62岁,平均49.7岁。全部C4~c6的DVI病人实施胭静脉瓣膜重建并处理大小隐静脉和交通静脉;手术前后观察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左髂静脉血栓的发生以及静脉疾病临床严重度评分(VCSS)来评价效果。结果顺行静脉造影发现73例LIVS,其中60例(82.1%)髂静脉狭窄率为50.6%~58.7%,13例(17.9%)狭窄率为60.1%-65.6%。所有病人深静脉造影均为Ⅲ-Ⅳ级反流。手术前血管彩超检测胭静脉平均每分反流量为(812.63±57.42)mL,术后(165.61±10.25)mL(t=12.17,P〈0.01)。VCSS评分术前(7.98±1.35),术后(1.474-0.68)(t=54.62,P〈0.01)。病人术后平均随访58个月,未发现髂静脉狭窄处血栓形成,肢体疼痛及肿胀消失,溃疡愈合率96-2%,复发率为3.8%。结论对非血栓性LIVS合并DVI采用深静脉瓣膜重建及浅静脉和交通静脉手术,不需处理LIVS(〉Sn%。6S%、韵青凄可行有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髂静脉狭窄 腘静脉 深静脉瓣膜重建手术
原文传递
慢性髂静脉狭窄继发深静脉血栓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影像学变化特点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观强 孙元 +3 位作者 黄献琛 胡波 尹心怡 张喜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7-839,共3页
目的为髂静脉狭窄继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研究以及实验性器具研发提供良好的动物模型。方法将12只波尔山羊编号后采用随机目数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4只),建立50%、70%、90%髂静脉狭窄模型。采用球囊阻断髂静脉、注射凝血酶诱... 目的为髂静脉狭窄继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研究以及实验性器具研发提供良好的动物模型。方法将12只波尔山羊编号后采用随机目数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4只),建立50%、70%、90%髂静脉狭窄模型。采用球囊阻断髂静脉、注射凝血酶诱导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后采用机械血栓清除系统(AngioJet)清除血栓,并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观察静脉管腔及内膜变化,多组数据之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数据之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A组和B组山羊凝血酶诱导技术成功率均为100%(8/8),所有山羊经凝血酶诱导后均发生髂静脉血栓形成。C组1只山羊出现髂静脉闭塞,另2只山羊单独用凝血酶诱导血栓失败,辅助球囊损伤内膜后成功诱导血栓形成。A、B两组取栓后管腔通畅、显影良好,术后髂静脉内膜较术前增厚(t=-9.21,P<0.01)。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在50%~70%的慢性髂静脉狭窄中,采用球囊阻断联合凝血酶注射具有更高的建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狭窄 深静脉血栓形成 动物实验 影像学特点
原文传递
盆腔放疗后髂静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述 权晖 +4 位作者 杨哲 李金保 于伟峰 毕远航 付浩哲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9-572,共4页
目的 探讨盆腔放疗后下肢水肿的病因及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37例接受盆腔放疗后出现下肢持续性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彩色多普勒及静脉顺行造影检查,57例患者诊断为髂静脉狭窄,29例接受球囊扩张及... 目的 探讨盆腔放疗后下肢水肿的病因及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37例接受盆腔放疗后出现下肢持续性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彩色多普勒及静脉顺行造影检查,57例患者诊断为髂静脉狭窄,29例接受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治疗。结果 29例患者经过介入治疗,患肢水肿快速消退。其中3例(10.3%)患者术后仍有间歇水肿,但较术前明显减轻,复查显示支架内血流通畅。结论 髂静脉狭窄可能是引起盆腔放疗后下肢水肿的重要原因,有必要进行影像学检查评估;介入治疗能有效重建静脉回流通道,缓解患肢肿胀,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狭窄 盆腔放疗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支架植入术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髂静脉狭窄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目显 张桂阳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第4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支架植入术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髂静脉狭窄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2—10月该院收治的髂静脉重度狭窄伴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观察组实... 目的探讨支架植入术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髂静脉狭窄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2—10月该院收治的髂静脉重度狭窄伴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观察组实施支架植入术后导管接触性溶栓,比较两组下肢消肿比例、静脉通畅程度和溶栓耗时,治疗前后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统计两组并发症,比较随访1年两组髂静脉狭窄复发率和临床整体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下肢消肿比例(68.5±3.9)%大于对照组的(60.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通畅程度为(0.8±0.1)分优于对照组(1.5±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栓耗时为(3.2±0.3)d短于对照组(4.5±0.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73、19.799、16.444,P<0.05)。治疗后,观察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分别为(3.6±0.1)g/L和(2.5±0.1)g/L均低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照组的(5.4±0.2)g/L和(3.3±0.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鼻出血、泌尿系统出血、皮下出血、颅内出血及肺栓塞的总比例为2例(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例(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40,P<0.05)。随访1年,观察组髂静脉狭窄复发率1例(2.5%)低于对照组9例(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整体有效率为38例(95.0%)高于对照组的28例(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髂静脉重度狭窄伴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实施支架植入术后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其溶栓效果可靠,并发症少,且治疗后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植入术 导管接触性溶栓 髂静脉狭窄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肿瘤压迫性髂静脉狭窄的疗效
20
作者 钱宇轩 苏旭东 +1 位作者 杨涛 郝斌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7期787-789,794,共4页
目的探讨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肿瘤压迫性髂静脉狭窄的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同济山西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25例行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肿瘤压迫性髂静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 目的探讨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肿瘤压迫性髂静脉狭窄的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同济山西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25例行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肿瘤压迫性髂静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术后3、6、12个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下肢静脉通畅情况,采用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量表评估患者下肢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8例患者植入1枚支架,7例患者植入2枚支架。1例患者于术后第7个月因原发病死亡,3例患者因髂静脉支架受压狭窄再次行介入手术干预,术后第12个月24例患者的患肢静脉一期通畅率为87.5%(21/24)。所有患者的患肢肿胀、疼痛等症状均于术后2~3 d改善。术后3 d,患侧和健侧膝上10、15 cm平均周径差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VCSS评分依次为(4.78±0.85)、(3.56±0.73)、(3.23±0.61)分,均低于术前的(10.45±0.7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压迫性髂静脉狭窄患者行髂静脉支架植入,可有效缓解患肢肿胀、疼痛等一系列因下肢回流受阻导致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支架 肿瘤压迫 髂静脉狭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