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8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思政育人格局下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研究
1
作者 翁云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32期139-143,共5页
“大思政”育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充分调动政府、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来培养社会主义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必须打破以往思政课“孤岛化”的局面,让政治引导、社会资助、地方资源和课堂教学互融互通,达到教育引导和社会影... “大思政”育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充分调动政府、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来培养社会主义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必须打破以往思政课“孤岛化”的局面,让政治引导、社会资助、地方资源和课堂教学互融互通,达到教育引导和社会影响相结合的效果。红色文化资源是进行思政教育的“活教材”。该文旨在回答在“大思政”育人格局之下,地方高校该如何有效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突破传统思政课一成不变的讲述式教学的藩篱,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思政课教育,增强思政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用身边人、身边事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育人 红色文化资源 融入 高校 思政课 教育
下载PDF
课程思政背景下公安院校新时代政治伦理教育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谭羚雁 李艺博 李梓铭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06-111,共6页
立德树人是检验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下的教育改革前沿。新时代政治伦理教育的开展不仅契合课程思政德性教育与政治教育的双向目标导向,而且也是体现公安院校特殊政治属性的课程思政建设新思路。... 立德树人是检验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下的教育改革前沿。新时代政治伦理教育的开展不仅契合课程思政德性教育与政治教育的双向目标导向,而且也是体现公安院校特殊政治属性的课程思政建设新思路。公安院校政治伦理教育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与西方政治思想中的“公共人”精神基础上,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重点突出公安机关与公安工作的新时代政治伦理内涵。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公安院校新时代政治伦理教育需充分发挥思政课的政治引领与价值引领作用,分门别类构建政治伦理教育教学体系,并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努力锻造公安院校师生的政治伦理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公安教育 政治伦理
下载PDF
提高思政课课堂实效性的探索
3
作者 朱娅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41-42,90,共3页
思政课教学落后于学生思想认识水平与需求模式的发展,导致缺乏实效性。针对思政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不断转变教学理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构建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参与,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提... 思政课教学落后于学生思想认识水平与需求模式的发展,导致缺乏实效性。针对思政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不断转变教学理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构建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参与,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谈新课标背景下中职思政课教师的角色转变 被引量:4
4
作者 马婕姝 宋爽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11期9-12,共4页
在大中小思政一体化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新标准应运而生,确定了思想政治课在中职教育阶段育人过程中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本文主要从新课标实施产生的新变化入手,分析当代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目前中职学校思想... 在大中小思政一体化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新标准应运而生,确定了思想政治课在中职教育阶段育人过程中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本文主要从新课标实施产生的新变化入手,分析当代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目前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对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师角色转变提供可行性建议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中职思政课 教师 角色转变
下载PDF
创新:“两课”改革的主攻点 被引量:3
5
作者 袁玲儿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81-83,共3页
从分析新形势下“两课”改革出现的新问题入手,提出创新是“两课”改革的主攻点这一命题。探讨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关键词 “两课”改革 主攻点 创新
下载PDF
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从华东地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谈起 被引量:1
6
作者 崔亚军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12-114,共3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甘肃省高校要充分借鉴华东地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结合甘肃省各学校的实际情况,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为契机,从5个方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甘肃省高校要充分借鉴华东地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结合甘肃省各学校的实际情况,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为契机,从5个方面入手,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强化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阵地建设的意识,开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的新境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甘肃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东地区 甘肃省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理论课 有效性 针对性
下载PDF
论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不同载体的良性互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继平 石海兵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年第4期4-7,共4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加强以高校思想政治课为核心的不同教育载体间的协调与配合,其中,实现高校思想政治课之间、高校思想政治课与专业课之间、高校思想政治课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间以及高校思想政...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加强以高校思想政治课为核心的不同教育载体间的协调与配合,其中,实现高校思想政治课之间、高校思想政治课与专业课之间、高校思想政治课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间以及高校思想政治课与思想政治教育新兴载体之间的良性互动是提升教育实效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课
下载PDF
试论自我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志德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14-118,共5页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教学中要注重提供自我教育的心理基础,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社会思考人生。同时,将考试的过程变为自我教育的过程。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自我教育
下载PDF
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性化教学之我见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力化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38-141,共4页
分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性化教学的内涵及必要性,指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性化的缺失,并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性化教学的对策,笔者认为,改变不良教学现状必须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整体素质,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 人性化
下载PDF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地区产业双向融合创新机制研究——以株洲地区开展“大思政课”协同为例
10
作者 郭晨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27期41-44,共4页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是基于新时代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目标的必然之举。遵循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用好“大思政课”创新协同育人格局,破解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精准”不足、“定制”不...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是基于新时代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目标的必然之举。遵循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用好“大思政课”创新协同育人格局,破解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精准”不足、“定制”不足、“联动”不足的难题,探索工学融合、理实融合、校企社融合机制,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理论教学与地方特色实践相互联动,打通本地区学校、企业和社会三方共赢平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思政课 融合
下载PDF
“大思政课”理念下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蕾 郑岩 《大连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16-22,共7页
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成为新时代推进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变革的重大命题。本研究以大连大学旅游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例,通过深化教师三全育人的“大思政”观念,在建立专业课程“大思政教学”管理体系、建设专业课程“大思政观”育人教师队... 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成为新时代推进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变革的重大命题。本研究以大连大学旅游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例,通过深化教师三全育人的“大思政”观念,在建立专业课程“大思政教学”管理体系、建设专业课程“大思政观”育人教师队伍、完善校内外协同“大思政”育人机制三方面开展“大思政观”与专业知识的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旅游管理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旅游高等教育 旅游管理类专业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基于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教学要素及机制探析 被引量:311
12
作者 朱广琴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84-87,共4页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中心任务和根本目标。"课程思政"对此进行有效的推动,有助于提升"思政课程"的实效性和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本文从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出发,详细分析了"课程思政"的内涵实质并...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中心任务和根本目标。"课程思政"对此进行有效的推动,有助于提升"思政课程"的实效性和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本文从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出发,详细分析了"课程思政"的内涵实质并指出:必须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核心要素,全面建立"课程思政"的运行机制,为有效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可能的规范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
下载PDF
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内涵探索——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 被引量:179
13
作者 蔡基刚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57,112,共7页
2020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新增内容之一就是提出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任务,这对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开展具有指导作用。由于缺乏对课程思政的正确认识和定位,一些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出现了拷贝思政课程内容的情况。我们认为大... 2020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新增内容之一就是提出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任务,这对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开展具有指导作用。由于缺乏对课程思政的正确认识和定位,一些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出现了拷贝思政课程内容的情况。我们认为大学英语是一门以提高大学生英语能力为目标的课程,大学英语教师应该通过选材,隐性地开展立德树人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术诚信和科学伦理,助其成为一个正直、诚实、勇于奉献、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 大学英语 立德树人 教材选择 教学指南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66
14
作者 蒲清平 黄媛媛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86-298,共13页
课程思政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入行的有效渠道。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教育引导大学生牢牢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民族复兴的使命任务、团结奋... 课程思政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入行的有效渠道。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教育引导大学生牢牢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民族复兴的使命任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既是党和国家永续发展的政治要求,亦是时代新人成长成才的时代要求,更是课程思政教学提质增效的实践要求。要把新时代十年取得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新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党和国家的最新要求等主要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思政,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切实提升融入的系统性、有效性、学理性和实践性。一是把握系统性、有机性、实践性原则,切实提升融入的系统性。把握系统性原则,整体统筹、分类实施、协同推进、开放发展,把党的二十大精神整体融入课程思政课程体系;把握有机性原则,“基因式”植入教材、“生态式”融入教案、“化学式”融入教法,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科学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把握实践性原则,整合实践资源、丰富实践内容、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完善支持机制,把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实践体系。二是紧扣“融料”“融点”“融机”,切实提升融入的有效性。紧扣各学科专业新时代十年的发展史、奋斗史、贡献史,各学科专业新时代十年诞生的杰出榜样、孕育的精神谱系,各学科专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事业中的角色定位,精选“融料”;紧扣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实践类课程的育人目标,找准融入的着力点、侧重点、落脚点等“融点”;紧扣学生的关注热点,思想堵点、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国式现代化 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 融入 道理学理哲理 内化外化 新时代十年
下载PDF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目标指向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161
15
作者 常益 张守伟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4-32,共9页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既有其身体教育的相对独特性,同时又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一直是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领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公...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既有其身体教育的相对独特性,同时又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一直是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领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目标指向进行了阐释,并提出了相应的实践路径。研究认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实质是高校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途径、是深化“三全育人”改革的有效举措。目标指向于让大学生通过公共体育课享受乐趣,培养积极的精神状态;增强体质,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健全人格,培育积极向上的个性;锤炼意志,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在深入开展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实践中,需要紧紧围绕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以合理定位归正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育人本位,以文化渗透引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实践创新,以教学重建推进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过程优化,以学生为中心完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评价激励机制,不断开创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 学校体育 体育教学
原文传递
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中工程伦理因素的融入——“课程思政”的新形式 被引量:158
16
作者 夏嵩 王艺霖 +1 位作者 肖平 富海鹰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2-176,共5页
由于工程伦理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长期缺位,工程伦理在工程专业的开展会遇到专业融入度不足与实践参与度浮浅的难题。我们经过两年的探索将伦理思想教育贯穿在桥梁设计专业课教学中,从深入理解把握工程思维与伦理学原理、重新设计课程... 由于工程伦理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长期缺位,工程伦理在工程专业的开展会遇到专业融入度不足与实践参与度浮浅的难题。我们经过两年的探索将伦理思想教育贯穿在桥梁设计专业课教学中,从深入理解把握工程思维与伦理学原理、重新设计课程开始,开展了两轮教学实验。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和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提升来看效果都十分明显。我们的案例为解决"课程思政"与工程技术教育这两大类不同学科思维的交叉和不同知识领域的协同开展,为解决前述专业性与实践性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工程伦理 实践教学
原文传递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研究 被引量:123
17
作者 杨晓宏 郑新 梁丽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1-78,共8页
“课程思政”的提出为创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和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产生了新的挑战,“互联网+”背景下课程思政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意义。文章认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有四点,分别为“... “课程思政”的提出为创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和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产生了新的挑战,“互联网+”背景下课程思政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意义。文章认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有四点,分别为“互联网+”赋能深度融合思政元素、“互联网+”赋能合理重构课堂生态系统、“互联网+”赋能全面构建思政教育共同体、“互联网+”赋能有效突破思政教育时空边界。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应从六个方面实施“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分别为构建针对不同学科的“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推进融合课程思政的“互联网+”时代隐性课程新形态变革、建设融合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开展“互联网+课程思政”优秀案例评选及教师培训、合理利用教育大数据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机制、强化基于“互联网+”的日常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互联网+ 价值 实践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中小学“课程思政”的功能及其实现方式 被引量:117
18
作者 汪瑞林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7-83,共7页
中小学阶段,在思政课程之外的学科课程中落实课程思政的理念,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的学科课程二者相互协同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共同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中小学学科课程应多维度发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 中小学阶段,在思政课程之外的学科课程中落实课程思政的理念,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的学科课程二者相互协同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共同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中小学学科课程应多维度发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从价值导向、文化传承、品德养成及科学精神培育等方面,实现学科课程的思政功能和育人价值。中小学学科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采用有机融合、联系生活、实践探究的教与学的方式,以便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功能,取得较好的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 立德树人
下载PDF
“三全育人”视角下工科课程思政实践探究 被引量:97
19
作者 富海鹰 杨成 +1 位作者 李丹妮 张铮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4-99,165,共7页
基于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的改革要求和前期实践经验,为了在工科人才培养体系中将课程思政贯穿所有课程,针对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实践课的不同特点,本文提出对数理类基础课侧重辩证唯物主义,专业课侧重历史... 基于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的改革要求和前期实践经验,为了在工科人才培养体系中将课程思政贯穿所有课程,针对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实践课的不同特点,本文提出对数理类基础课侧重辩证唯物主义,专业课侧重历史唯物主义的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具体方法;以及在专业实践类课程中采用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分析视角,从正确的历史观出发,解读工程史中社会制度的影响和意义。根据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有机结合的工科课程思政执行路径,展示了六个课程思政实施案例,并结合课堂问卷调查的结果,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为工科课程思政实施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课程思政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认识论
原文传递
深刻把握“大思政课”的本质要义 被引量:80
20
作者 石书臣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2022年第7期104-112,共9页
善用“大思政课”,要以习近平重要指示和有关论述为指导,深刻把握“大思政课”的本质和要义,避免把“大思政课”概念泛化的倾向。“大思政课”的要义在于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大思政课”的育人思维主要体现在大局思维、... 善用“大思政课”,要以习近平重要指示和有关论述为指导,深刻把握“大思政课”的本质和要义,避免把“大思政课”概念泛化的倾向。“大思政课”的要义在于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大思政课”的育人思维主要体现在大局思维、系统思维、历史思维、协同思维等方面。“大思政课”的价值旨归体现在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着力在坚持守正创新、致力讲好道理、促进全面发展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内涵定位 育人思维 价值旨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