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冰浆存蓄含冰率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时国华 周文博 +1 位作者 王玉乔 傅豪杰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39,共9页
提升蓄冰槽内含冰率可有效提高冰浆蓄冷技术的经济性,有助于推进我国集中供冷和冷热联供的发展。为此,本文在回顾和总结冰浆蓄冷机理和冰浆蓄冷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冰浆存蓄含冰率的关键影响因素,总结了提高蓄冰槽内含冰率的方法,并对... 提升蓄冰槽内含冰率可有效提高冰浆蓄冷技术的经济性,有助于推进我国集中供冷和冷热联供的发展。为此,本文在回顾和总结冰浆蓄冷机理和冰浆蓄冷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冰浆存蓄含冰率的关键影响因素,总结了提高蓄冰槽内含冰率的方法,并对大规模冰浆蓄冷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研究结果表明:冰浆存储过程中Ostwald熟化和团聚作用会增大冰晶粒径,不利于富冰层的均匀堆积,应削弱Ostwald熟化和团聚效应以提升含冰率;在Tanino模型基础上,实验验证了利用Ergun方程可准确预测跨季节冰浆蓄冷的含冰率;制备冰浆时添加冰点抑制剂、蓄冰槽内设置搅拌器、提高蓄冰槽入口冰浆流量、减小入口冰浆含冰率等措施有利于蓄冰槽内富冰层的均匀堆积,提高蓄冰槽内含冰率;短期冰浆蓄冷优先选用圆柱体蓄冰槽,跨季节冰浆蓄冷优先选用地下梯台型蓄冰槽。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推进跨季节大规模冰浆蓄冷的实施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冰率优化 冰浆 蓄冰槽 冰浆蓄冷机理 富冰层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长期蠕变变形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世伟 张建明 +1 位作者 张虎 郑波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3245-3253,共9页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蠕变特性,在青藏高原北麓河盆地多年冻土区开展长期蠕变试验,长期蠕变试验采用土工原位测试中的承台静载试验。承载板埋设于多年冻土上限附近,由钻孔资料可知,承载板下多年冻土属高温–高含冰量冻土。综合承...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蠕变特性,在青藏高原北麓河盆地多年冻土区开展长期蠕变试验,长期蠕变试验采用土工原位测试中的承台静载试验。承载板埋设于多年冻土上限附近,由钻孔资料可知,承载板下多年冻土属高温–高含冰量冻土。综合承载板下岩性及含冰量大小,确定可压缩层厚度并提出冻土加权平均含水量的概念。通过对承台下地温资料分析可知:在年变化深度范围内,承台下不同深度年平均温度逐年降低,说明承台下冻土地基处于放热降温状态。由多年冻土蠕变变形特性分析可知:压缩层温度变化是影响多年冻土蠕变变形的决定性因素,随着温度的升高,蠕变速率增大,反之减小;当压缩层的温度受气温变化影响不大时,可以采用高温–高含冰量冻土的蠕变方程近似预测现场蠕变变形发展。多年冻土长期蠕变变形的发展对寒区工程结构的长期稳定性具有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高温–高含冰量冻土 长期蠕变试验 承台地温 压缩层 加权平均含水量
下载PDF
火星伊西底斯平原的壁垒撞击坑:遥感分析及环境启示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芶盛 岳宗玉 +1 位作者 邸凯昌 牛胜利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74-1384,共11页
伊西底斯平原是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的预选着陆区之一,地表广泛发育指纹地形和壁垒撞击坑。壁垒撞击坑具有一层或多层流态化的连续溅射物,一般被认为是地下富含水/冰的地层(以下简称"地下水冰层")与超... 伊西底斯平原是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的预选着陆区之一,地表广泛发育指纹地形和壁垒撞击坑。壁垒撞击坑具有一层或多层流态化的连续溅射物,一般被认为是地下富含水/冰的地层(以下简称"地下水冰层")与超高速撞击体作用的产物,是分析火星当前和过去地下水冰层的关键研究对象。基于高分辨率影像,本文采用影像解译、形貌分析、撞击坑统计定年等方法,开展了伊西底斯平原壁垒撞击坑的遥感综合分析。解译发现该平原目前共存在120个壁垒撞击坑,它们的最小直径为1.5 km,连续溅射物平均分布在撞击坑周围约1.3个半径范围之内,且外观不规则程度(弯曲度)高。采用撞击坑直径—频率分布定年方法确定了15个连续溅射物保存完整的壁垒撞击坑的绝对模式年龄(地质年龄),发现它们全部形成于亚马逊纪。根据连续溅射物与指纹地形的空间叠加关系,本文推断构成指纹地形的锥状物形成于2.38—3.24 Ga(早亚马逊纪)。它们更可能是大量岩浆流过湿润或冰冻地面时下覆(融化)水分迅速气化而发生爆裂并冲破岩浆形成的无根锥/伪火山口。根据撞击坑直径和挖掘深度之间的经验关系,本文揭示伊西底斯平原有利于形成壁垒撞击坑的地下水冰层的平均埋藏深度至少稳定保持在1 km,并可能因火星自转倾角周期性变化对气候的影响而发生0.1 km的小幅上升或下降。本文研究成果对于重建伊西底斯平原地下水冰环境演变历史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有望得到中国"天问一号"巡视器和轨道器次表层探测雷达探测结果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 伊西底斯平原 天问一号 壁垒撞击坑 绝对模式年龄 地下水冰层 指纹地形
原文传递
冰浆在蓄冰槽内的蓄冰特性及其均匀度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青春耀 肖睿 +4 位作者 宋文吉 黄冲 何世辉 张海潮 冯自平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46,共6页
对动态冰蓄冷中蓄冰槽蓄冰过程的动态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影响蓄冰形成富冰层形状变化的参数:入口冰浆流量、固相含量、初始液面高度及入口管布置。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规律表明:冰浆流量与固相含量对富冰层变形影响较大,其它因... 对动态冰蓄冷中蓄冰槽蓄冰过程的动态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影响蓄冰形成富冰层形状变化的参数:入口冰浆流量、固相含量、初始液面高度及入口管布置。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规律表明:冰浆流量与固相含量对富冰层变形影响较大,其它因素次之;增大上述两参数能够有效提高堆积富冰层的均匀性,提高蓄冰槽的有效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浆 蓄冰槽 蓄冰特性 富冰层 均匀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