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祁连山首次发现冰楔假形及其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吴吉春 孙立平 +2 位作者 盛煜 吴青柏 李金平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5-598,共4页
2007年11月,在祁连山东段南坡大通河上游河谷右岸的取土坑内(37°51′N,100°08′E;海拔3618m)首次发现楔形构造,成群分布在表层草根腐殖土之下约0.5m深度处。楔体呈袋状或舌状,楔口宽度和楔体高度约在2.0~3.0m,宽... 2007年11月,在祁连山东段南坡大通河上游河谷右岸的取土坑内(37°51′N,100°08′E;海拔3618m)首次发现楔形构造,成群分布在表层草根腐殖土之下约0.5m深度处。楔体呈袋状或舌状,楔口宽度和楔体高度约在2.0~3.0m,宽高比值接近1。楔体周围地层为冲洪积相碎石土堆积,充填物为土黄色、灰黑色粉质土。楔体两壁附近的卵、碎石长轴具有平行于楔壁的定向性,说明这些碎石曾经受到过挤压,据此初步判断这些楔形构造为冰楔假形。这些冰楔假形发现对于研究该地区冻土演化和古气候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楔假形 祁连山地区 发现 古环境
下载PDF
乌海盆地内末次冰期砂楔/冰楔铸型的发现及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大伟 李德文 +3 位作者 沈晓明 孙昌斌 康艳蕊 张亚娇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410-419,共10页
砂楔/冰楔铸型等具有定量古环境意义的冰缘现象在中国北方已有多处报道,但多集中在末次冰期晚冰阶。报道了首次发现于乌海盆地的冰缘现象,从楔体形态特征、填充物粒度特征和光释光测年等方面对其成因和发育年代进行了深入研究。楔体和... 砂楔/冰楔铸型等具有定量古环境意义的冰缘现象在中国北方已有多处报道,但多集中在末次冰期晚冰阶。报道了首次发现于乌海盆地的冰缘现象,从楔体形态特征、填充物粒度特征和光释光测年等方面对其成因和发育年代进行了深入研究。楔体和填充物剖面穿插关系、物质组成和形态特征分析等指示其形成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原生砂楔发育与楔壁近平行的充填-挤压构造;晚期冰楔铸型(包括冰楔形成、融化和填充)在砂楔之上进行叠加。冰楔切穿早期砂楔,导致楔壁物质发生强烈挤压变形,结构扰动,楔体表现为弯曲的不规则形态。光释光测年结果显示,原生砂楔发育的年代主要集中在(62.69±6.81)^(66.45±7.08)ka B.P.,即末次冰期早冰阶,对应于MIS4阶段,并可能部分延续至MIS3b阶段;冰楔铸型填充物年代为(5.95±0.61)^(6.62±0.73)ka B.P.,对应于全新世中期。由于冰楔铸型的填充晚于冰楔发育年代,推测冰楔发育年代可能为末次冰期晚冰阶。基于砂楔/冰楔铸型的发育过程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初步估算出砂楔和冰楔发育时期年均气温比现在低12.1℃~13.6℃,砂楔发育时期(即末次冰期早冰阶)年降水量与现在相当。乌海盆地砂楔/冰楔铸型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北方末次冰期尤其是末次冰期早冰阶纬度多年冻土分布及古气候环境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缘现象 砂楔 冰楔铸型 古气候 末次冰期 光释光测年 粒度分析 乌海盆地
下载PDF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NEWLY DISCOVERED STRATA AND WEDGE CASTS DATING 0.73—0.90 Ma B. P. IN ZHOUKOUDIAN REGION, BEIJING
3
作者 曹伯勋 田明中 李长安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1年第2期130-134,共5页
During 1985—1987, the authors discovered new fossiliferous strata bearing ice wedge casts of Early Pleistocene on the northern Taipingshan in Zhoukoudian, and established Taipingshan Formation (Q<sub>1</sub... During 1985—1987, the authors discovered new fossiliferous strata bearing ice wedge casts of Early Pleistocene on the northern Taipingshan in Zhoukoudian, and established Taipingshan Formation (Q<sub>1</sub>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houkoudian Early Pleistocence ice wedge cast.
原文传递
黄土高原北缘中部末次冰期冰楔假型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建勇 张绪教 +3 位作者 何泽新 赵秋晨 何祥丽 盛余应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6-824,共9页
冰楔假型是反映古气候环境的重要标志,其蕴涵的气候地层信息对地貌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通过对黄土高原北缘中部环江T1阶地上新发现的冰楔假型群特征的研究和光释光(OSL)测年,结果显示这些发育在冲积砂砾石中的冰楔假型的充填... 冰楔假型是反映古气候环境的重要标志,其蕴涵的气候地层信息对地貌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通过对黄土高原北缘中部环江T1阶地上新发现的冰楔假型群特征的研究和光释光(OSL)测年,结果显示这些发育在冲积砂砾石中的冰楔假型的充填砂体的年代为(30.01±3.31)ka B.P.,其上部的河流相粉砂层的年代为(28.64±3.13)ka B.P.。冰楔假型的年代结果和发育地层揭示出晚更新世末次冰期的MIS 3阶段出现的一次寒冷波动事件,并根据冰楔假型的形成环境推测当时的年平均地温比现今要低17.7℃。该冰楔假型的发现也为末次冰期阶段性冻土南界的位置和变迁提供了证据。另外,据冰楔与阶地冲积物的关系推测,在冰楔形成的冰冻期河流阶地的堆积缓慢甚至停滞,在(28.64±3.13)ka B.P.之后的气候温暖期河流快速下切、T1阶地形成。这为河流阶地成因机制的探讨提供了依据,反映了气候波动对阶地发育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楔假型 末次冰期 气候变化 河流阶地 黄土高原 光释光测年
下载PDF
北京周口店地区早更新世古冰楔遗迹的发现及其研究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曹伯勋 李长安 田明中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39-2,共1页
1987年,作者等在周口店太平山北坡,新发现的古地磁年龄距今73~90万年地层中,发现古冰楔遗迹多处。古冰楔遗迹(Ice Wedge Cast)保存在太平山组上部粘土层中,为土楔,最深50cm左右。这是中国境内首次发现的有哺乳动物化石断代和古地磁年... 1987年,作者等在周口店太平山北坡,新发现的古地磁年龄距今73~90万年地层中,发现古冰楔遗迹多处。古冰楔遗迹(Ice Wedge Cast)保存在太平山组上部粘土层中,为土楔,最深50cm左右。这是中国境内首次发现的有哺乳动物化石断代和古地磁年龄早于73万年的古冰楔遗迹。从而揭示出距今73~90万年的气候恶化事件,对中国东部这一时段古气候、古环境和地层研究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新世 古冰楔 太平山组 北京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