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快速测定布洛芬注射液中15种元素的含量 被引量:15
1
作者 姚春毅 李彪 +3 位作者 贾海涛 于趁 剧京亚 李昱瑾 《中国药师》 CAS 2016年第5期1000-1003,共4页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快速测定布洛芬注射液中铝、钙、铬、镁、锌、钾、硼、锶、镉、钡、铅、砷、锑、钠、锂15种元素的含量。方法:样品被2%的硝酸溶液稀释后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通过在线内标的方式校正...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快速测定布洛芬注射液中铝、钙、铬、镁、锌、钾、硼、锶、镉、钡、铅、砷、锑、钠、锂15种元素的含量。方法:样品被2%的硝酸溶液稀释后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通过在线内标的方式校正基体干扰和漂移。结果:15种元素的方法检出限在0.031~5.1μg·L^(-1),加样回收率在82.6%~107%,RSD小于5%。结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布洛芬注射液中金属元素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以为布洛芬注射液质量控制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布洛芬注射液 元素
下载PDF
布洛芬注射液用于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术后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强 胡华琨 +3 位作者 叶玲玲 沈世晖 程丽群 李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0-363,共4页
目的探讨布洛芬注射液用于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12月在我院拟行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300例,其中双侧腹股沟斜疝92例,单侧腹股沟斜疝208例,男278例,女22例,年龄10个月至4岁,体重8.5~22... 目的探讨布洛芬注射液用于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12月在我院拟行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300例,其中双侧腹股沟斜疝92例,单侧腹股沟斜疝208例,男278例,女22例,年龄10个月至4岁,体重8.5~22.0 kg,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布洛芬注射液组(I组)、布洛芬栓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00例。麻醉维持开始时,I组予以布洛芬注射液10 mg/kg静脉滴注,S组予以布洛芬栓(50 mg/粒)约5 mg/kg塞肛,C组予以同I组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滴注,4 h后均重复给药1次。术后均采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FLACC评分>3分时,补充给予舒芬太尼0.05~0.1μg/kg。记录术后1、2、4、6、8 h的FLACC评分和术后1、1~2、2~4、4~6和6~8 h内FLACC评分>3分的患儿例数。记录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术后舒芬太尼补充量,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 h内和术后1~2 h I组FLACC评分>3分的例数明显少于S组、S组明显少于C组(P<0.05)。S组和C组舒芬太尼补充量明显多于I组(P<0.05)。三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和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布洛芬栓比较,布洛芬注射液静脉给药可有效减轻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的术后疼痛,对阿片类药物术后镇痛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芬注射液 腹腔镜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儿童 术后镇痛
下载PDF
布洛芬赖氨酸盐及其注射剂的研制 被引量:6
3
作者 栾立标 张钧寿 朱家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0-82,共3页
制备了布洛芬赖氨酸盐及其注射剂,考察了其稳定性和镇痛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该注射剂较稳定,室温留样观察2年,含量和色泽变化不大,镇痛作用强于口服等剂量的布洛芬。
关键词 布洛芬 赖氨酸盐 注射剂 稳定性
下载PDF
布洛芬注射液包材相容性研究中铅、镉、砷、锑的测定 被引量:7
4
作者 唐健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8年第2期76-79,共4页
建立中性硼硅玻璃包材加速试验后布洛芬注射液中铅、镉、砷、锑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微波消解仪以硝酸分解样品,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铅、镉含量,测定波长铅为283.3 nm,镉为228.8 nm,铅、镉分别在5.0~50.0,0.5~5.0μg/L范围内有... 建立中性硼硅玻璃包材加速试验后布洛芬注射液中铅、镉、砷、锑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微波消解仪以硝酸分解样品,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铅、镉含量,测定波长铅为283.3 nm,镉为228.8 nm,铅、镉分别在5.0~50.0,0.5~5.0μ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7,0.996 2,检出限分别为0.26,0.01μg/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6%,2.40%(n=6),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2%~101.9%,97.1%~105.1%。用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砷、锑含量,测定波长砷为193.7 nm,锑为217.6 nm,砷、锑在1~10μg/L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9,0.999 5,检出限分别为0.03,0.01μg/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4%,2.65%(n=6),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4.2%~96.5%,92.6%~96.5%。该测定方法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内包装材料加速试验后药品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芬注射液 微波消解 原子荧光光谱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下载PDF
微波消解-ICP-AES法测定布洛芬注射液包材相容性研究中微量元素含量 被引量:7
5
作者 唐健 朱晓蕾 张厚森 《化学工程师》 CAS 2018年第4期30-32,36,共4页
建立了中性硼硅酸玻璃安瓿相容性试验后的布洛芬注射液中微量元素硼、铝、钡和硅含量测定的方法。采用微波辅助酸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以硼249.772nm、铝396.152nm、钡493.408nm和硅288.158nm为检测波长,... 建立了中性硼硅酸玻璃安瓿相容性试验后的布洛芬注射液中微量元素硼、铝、钡和硅含量测定的方法。采用微波辅助酸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以硼249.772nm、铝396.152nm、钡493.408nm和硅288.158nm为检测波长,线性范围:硼和铝0.1~1.0mg·L^(-1),钡0.01~0.1mg·L^(-1),硅0.5~5.0mg·L^(-1),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硼0.9999、铝0.9998、钡0.9998和硅0.9997;检出限:硼0.006mg·L^(-1)、铝0.02mg·L^(-1)、钡0.0005mg·L^(-1)和硅0.0mg·L^(-1);加标回收率:硼95.1%~102.0%,铝104.8%~106.8%,钡101.5%~104.2%,硅101.2%~105.1%。该测定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药品内包装材料加速试验后的药品中金属元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布洛芬注射液 微量元素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布洛芬注射液中布洛芬和精氨酸的含量 被引量:5
6
作者 刘静 马鹤群 +2 位作者 朱萌 王欢 张天虹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05-1009,共5页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布洛芬注射液中布洛芬和精氨酸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精氨酸与衍生化试剂2,4-二硝基氟苯(DNFB)反应后,与布洛芬同时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PLC-PDA)上检测。采用BEH C18色谱柱(50 mm×2.1 mm,...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布洛芬注射液中布洛芬和精氨酸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精氨酸与衍生化试剂2,4-二硝基氟苯(DNFB)反应后,与布洛芬同时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PLC-PDA)上检测。采用BEH C18色谱柱(50 mm×2.1 mm,1.7μm),以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 2.5)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分别为357 nm(精氨酸衍生物)和220 nm(布洛芬)。结果表明,布洛芬与精氨酸分别在2.0~100.5 mg/L和1.7~84.5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为0.999 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和99.6%,相对标准偏差(RSDs)分别为0.37%和0.25%;定量限(信噪比(S/N)=10)分别为0.1 ng和0.2 ng;检出限(S/N=3)分别为0.03 ng和0.05 ng。本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较全面地评价布洛芬注射液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柱前衍生 布洛芬 精氨酸 布洛芬注射液
下载PDF
布洛芬注射液的制备及其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6
7
作者 嵇元欣 沈雁 +3 位作者 董少华 王艳芳 陈城 涂家生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1年第2期186-188,共3页
目的: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和配伍稳定性试验考察自制布洛芬注射液的稳定性。方法:以精氨酸作为助溶剂,与布洛芬按1︰1摩尔比配制布洛芬注射液;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强光、高温和冻融试验),考察注射液稳定性;与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 目的: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和配伍稳定性试验考察自制布洛芬注射液的稳定性。方法:以精氨酸作为助溶剂,与布洛芬按1︰1摩尔比配制布洛芬注射液;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强光、高温和冻融试验),考察注射液稳定性;与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考察24 h内的配伍稳定性。结果:制得的布洛芬注射液无色澄明,pH值在7.8左右;经影响因素试验考察,各指标无明显变化;配伍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与两种输液配伍后24 h内,配伍液外观和pH值均无明显变化,布洛芬含量基本没有变化,有关物质检查合格。结论:制备的布洛芬注射液经影响因素考察稳定性良好,与两种输液在25℃、24 h内配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芬注射液 稳定性 影响因素试验 配伍
下载PDF
基于布洛芬注射剂的药剂学综合性设计实验教学效果初探
8
作者 秦凌浩 王晓明 +2 位作者 李晓芳 胡巧红 郭波红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184-185,191,共3页
综合设计性实验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行搜集资料,设计操作,数据分析,验证结果的一种主动学习性实验。为切实提高我校药学专业本科生实验教学水平,我系引入了布洛芬注射剂综合性设计实验,可有效帮助学生熟悉药品开发的一般流程,激发... 综合设计性实验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行搜集资料,设计操作,数据分析,验证结果的一种主动学习性实验。为切实提高我校药学专业本科生实验教学水平,我系引入了布洛芬注射剂综合性设计实验,可有效帮助学生熟悉药品开发的一般流程,激发主观学习能动性和提升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和实践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学 综合性设计实验 布洛芬注射液
下载PDF
布洛芬注射液的研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亚楠 《华夏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276-279,共4页
目的:制备布洛芬注射液,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并考察其稳定性和安全性。方法:优化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并进行性状、鉴别、检查等质量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关物质和含量,稳定性试验考察其稳定性,血管刺激性试验、溶血性试验以及... 目的:制备布洛芬注射液,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并考察其稳定性和安全性。方法:优化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并进行性状、鉴别、检查等质量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关物质和含量,稳定性试验考察其稳定性,血管刺激性试验、溶血性试验以及过敏性试验评价其用药的安全性。结果:药品经酸、碱、氧化、高温、光照破坏后所产生的杂质峰均能与主峰有效分离,最低检测限0.03ng。布洛芬在0.26~1.24mg/ml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5%,RSD为0.64%。加速试验6个月和长期试验12个月,其性状、pH值、有关物质、含量等均未见明显改变。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可行,质量可控,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芬注射液 研制 质量控制 稳定性
下载PDF
HPLC法和旋光光度法测定布洛芬注射液中精氨酸含量的方法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郝玲花 戚燕 +3 位作者 杨庆云 盛晓枫 杜冠华 吴松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42-445,477,共5页
目的采用HPLC法和旋光度法测定布洛芬注射液中精氨酸的含量,并从中选择适宜的方法。方法 HPLC法采用Kromasil NH2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磷酸氢二钾溶液(取磷酸氢二钾4.56 g,加水1 000 mL使溶解,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3.... 目的采用HPLC法和旋光度法测定布洛芬注射液中精氨酸的含量,并从中选择适宜的方法。方法 HPLC法采用Kromasil NH2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磷酸氢二钾溶液(取磷酸氢二钾4.56 g,加水1 000 mL使溶解,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3.5)(体积比57∶43)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4 nm,柱温30℃;旋光度法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附录ⅥE旋光度测定法项下的方法操作直接测定布洛芬注射液的旋光度。结果 HPLC法:主药布洛芬与精氨酸分离度良好,精氨酸质量浓度在0.078~0.780 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8.016×104ρ-1.039×103(r=0.999 8,n=6),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50 ng,平均回收率为99.72%,RSD为0.98%(n=9);旋光度法:主药布洛芬不干扰精氨酸测定,溶液质量浓度在63.0101.0 g.L-1内旋光度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α=104.5ρ-3.039(r=0.999 7,n=6),平均回收率为99.10%,RSD为0.58%(n=9)。结论两种方法均适用于布洛芬注射液中精氨酸的含量测定,可有效测定精氨酸的含量,测定结果也比较一致。相比较而言,旋光度测定法简便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旋光度 布洛芬注射液 精氨酸
下载PDF
布洛芬注射液的特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曹冲 高梅 +1 位作者 杨麟珂 张婷婷 《中国药物警戒》 2015年第8期458-461,共4页
目的通过对布洛芬注射液特殊安全性进行试验研究,评价其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将布洛芬注射液配成适当浓度,分别进行溶血性试验,家兔血管刺激性试验及豚鼠全身过敏性试验,观察布洛芬注射液是否具有溶血作用,是否可引起过敏和对血管的刺激... 目的通过对布洛芬注射液特殊安全性进行试验研究,评价其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将布洛芬注射液配成适当浓度,分别进行溶血性试验,家兔血管刺激性试验及豚鼠全身过敏性试验,观察布洛芬注射液是否具有溶血作用,是否可引起过敏和对血管的刺激性。结果布洛芬注射液4 mg·mL^(-1)未见溶血及凝集反应,静脉注射未见明显血管刺激性,25 mg·mL^(-1)给药后未出现过敏反应。结论布洛芬注射液可供静脉注射试用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芬注射液 溶血性 血管刺激性 过敏性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布洛芬注射液的有关物质 被引量:3
12
作者 郝玲花 戚燕 +1 位作者 杜冠华 吴松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96-1399,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布洛芬注射液有关物质。方法:采用Thermo 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以乙腈-磷酸氢二钾溶液(磷酸氢二钾2.28 g,加水1 000 mL使溶解,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2.0)(54∶46)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1,柱温30℃,检...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布洛芬注射液有关物质。方法:采用Thermo 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以乙腈-磷酸氢二钾溶液(磷酸氢二钾2.28 g,加水1 000 mL使溶解,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2.0)(54∶46)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14 nm。结果:各杂质与布洛芬分离度良好。布洛芬、4-异丁基苯乙酮、2-(4-异丁酰苯基)丙酸、4-异丁基苯甲酸的最低检测量分别为1,3,2,10 ng。结论:该法快速简便,分离度好,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布洛芬注射液中有关物质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布洛芬注射液 有关物质 4-异丁基苯乙酮 2-(4-异丁酰苯基)丙酸 4-异 丁基苯甲酸
原文传递
布洛芬超前镇痛对婴幼儿腭裂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彭哲哲 孙瑛 +2 位作者 张马忠 郑吉建 王燕婷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54-657,共4页
目的:评价布洛芬注射液对婴幼儿腭裂手术后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6例拟行腭裂修补术治疗的患儿,按照是否接受布洛芬注射液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23例。采用8%七氟醚合并8 L/min氧气吸入麻醉诱导,待患儿意识消失... 目的:评价布洛芬注射液对婴幼儿腭裂手术后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6例拟行腭裂修补术治疗的患儿,按照是否接受布洛芬注射液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23例。采用8%七氟醚合并8 L/min氧气吸入麻醉诱导,待患儿意识消失后开放静脉,静脉注射阿托品0.01 mg/kg、芬太尼2μg/kg、异丙酚2 mg/kg、罗库溴铵0.6 mg/kg,肌松效果满意后插入气管导管。调节七氟醚浓度,维持麻醉深度在1~2 MAC值。麻醉诱导后,A组立即静脉泵注布洛芬10 mg/kg,B组泵注等容量生理盐水,2组静脉泵注时间均设置为10 min。术毕停用七氟醚,符合拔管指征后拔出气管内导管,转运至麻醉复苏室(PACU)。记录患儿手术时间、停药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与拔管时间。记录患儿入PACU即刻(T0)、10 min(T1)、20 min(T2)、30 min(T3)的FLACC疼痛评分和PAED躁动评分,对重度疼痛患儿或严重躁动持续5 min的患儿,采用芬太尼1μg/kg缓慢注射治疗,记录围术期不良事件。采用SAS 9.1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儿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与拔管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2组FLACC疼痛评分在T0、T1及T2时间点差异显著(P<0.05);2组PAED躁动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有显著差异(P<0.05);A组4例患儿接受芬太尼治疗(18%),B组9例(43%)患儿接受芬太尼治疗,差异显著(P<0.05);B组1例患儿使用芬太尼治疗后出现SpO2<93%,持续吸氧后情况改善,未延长PACU留观时间。结论:麻醉诱导后使用布洛芬注射液,不影响婴幼儿术毕自主呼吸恢复与拔管,可降低其PACU内疼痛与躁动水平,改善麻醉苏醒期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布洛芬 婴幼儿 镇痛
下载PDF
布洛芬注射液微量元素与中性硼硅玻璃安瓿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白晓换 杨欣 +2 位作者 程怡凡 郑中强 王发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7期69-72,共4页
目的 考察布洛芬注射液中微量元素与中性硼硅玻璃安瓿的相容性。方法 通过加速试验[温度(40±2)℃,相对湿度(90±10)%,时间3个月]模拟布洛芬注射液的存放条件,制备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布洛芬注射液中... 目的 考察布洛芬注射液中微量元素与中性硼硅玻璃安瓿的相容性。方法 通过加速试验[温度(40±2)℃,相对湿度(90±10)%,时间3个月]模拟布洛芬注射液的存放条件,制备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布洛芬注射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通过在线内标的方式消除基质效应和干扰,测量模式为KED模式,等离子体射频功率为1 550 W,等离子气流速为15.0 L/min,载气流速为1.02 L/min,泵速为40 r/min,进样延迟时间为30 s,氧化物为CeO^(+)/Ce^(+)<2%,双电荷为Ce^(++)/Ce^(+)<2%。结果 钾(K)、镁(Mg)、铝(Al)、铁(Fe)、钠(Na)的质量浓度在50~2 000 ng/mL范围内,硼(B)、铬(Cr)、锰(Mn)、锌(Zn)、砷(As)、镉(Cd)、锑(Sb)、钡(Ba)、铅(Pb)的质量浓度在1.0~100.0 ng/mL范围内与仪器信号强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n=6);检测限分别为1.00~3.00 ng/mL、0.009~0.251 ng/mL,定量限分别为2.00~9.00 ng/mL、0.025~0.837 ng/mL;精密度和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低于2.5%(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82.47%~115.07%,RSD为1.23%~3.71%(n=9)。5批样品中均未检出Mg,Cd,Sb,Pb,其余元素的浸出量均低于规定限值。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考察布洛芬注射液中微量元素与中性硼硅玻璃安瓿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芬注射液 微量元素 中性硼硅玻璃安瓿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相容性
下载PDF
布洛芬注射液治疗急性发热患者的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魏国旭 朱贺 韩晟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9年第12期10-14,29,共6页
目的对布洛芬注射液治疗急性发热患者进行经济学评价,为临床实践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证据。方法从健康保健体系角度出发,基于布洛芬注射液的国内Ⅲ期临床研究,构建短期决策树分析模型,分别计算治疗所需的成本和健康产出。使用3倍人均国... 目的对布洛芬注射液治疗急性发热患者进行经济学评价,为临床实践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证据。方法从健康保健体系角度出发,基于布洛芬注射液的国内Ⅲ期临床研究,构建短期决策树分析模型,分别计算治疗所需的成本和健康产出。使用3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支付意愿阈值,比较布洛芬注射液和安慰剂组的成本-效用,并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基线研究结果显示,布洛芬注射液和安慰剂组的人均治疗成本分别为201.14元和187.08元,产出分别为0.86质量调整生命日(QALD)和0.75 QALD,增量成本-效用比(ICUR)为127.49元/QALD,小于支付意愿阈值。敏感性分析支持结果的稳健性。结论从健康保健体系角度出发,基于短期的成本-效用分析,布洛芬注射液具有良好的经济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效用分析 布洛芬注射液 急性发热 决策树分析模型 经济学评价
原文传递
布洛芬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标准的制订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静静 高天勤 《齐鲁药事》 2012年第12期710-710,716,共2页
目的考察布洛芬注射液对细菌内毒素检查试验的干扰情况,并建立其细菌内毒素检查的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E进行试验。结果供试品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作用。结论建立了本品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标准。
关键词 布洛芬注射液 鲎试剂 细菌内毒素
下载PDF
布洛芬注射液的安全性试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隽 宋红萍 +2 位作者 刘忠 平成斌 陈冠容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093-1095,共3页
目的:考察布洛芬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测定布洛芬注射液的半数致死量进行急性毒性研究,选用家兔耳静脉血管刺激性试验和溶血性试验评价其用药的安全性。结果:布洛芬注射液的小鼠LD50为304.91 mg.kg-1,95%可信限为301.23~308.65 mg... 目的:考察布洛芬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测定布洛芬注射液的半数致死量进行急性毒性研究,选用家兔耳静脉血管刺激性试验和溶血性试验评价其用药的安全性。结果:布洛芬注射液的小鼠LD50为304.91 mg.kg-1,95%可信限为301.23~308.65 mg.kg-1,对家兔耳缘血管无刺激作用,对家兔体外红细胞形态无影响,无溶血现象发生。结论:布洛芬注射液毒性低,无血管刺激性、无溶血性,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芬注射液 LD50 血管刺激性 溶血性
原文传递
HPLC法同时测定布洛芬注射液中的13种有关物质 被引量:2
18
作者 郝晓丽 刘小云 +3 位作者 马攀勤 马永付 孙志苏 孙进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2015年第6期196-204,共9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布洛芬注射液中的13种有关物质。方法以COSMOSIL C18-ARⅡ(1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磷酸溶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4 nm;柱温为30℃;流速为1.0 m L·min-1。结果在...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布洛芬注射液中的13种有关物质。方法以COSMOSIL C18-ARⅡ(1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磷酸溶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4 nm;柱温为30℃;流速为1.0 m L·min-1。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布洛芬主峰与各杂质峰和辅料峰均可基线分离,有关物质的检查结果均在限度范围内。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为布洛芬注射液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学 有关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布洛芬 注射液
下载PDF
布洛芬精氨酸盐注射液的制备及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静 王振龙 +2 位作者 王晓琳 王国才 刘会臣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247-1250,共4页
目的:制备布洛芬精氨酸盐注射液并对其进行稳定性考察。方法:优化处方工艺后对布洛芬精氨酸盐注射液进行稳定性考察。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布洛芬含量。结果: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及长期试验结果表明,布洛芬精氨酸盐注射液稳定... 目的:制备布洛芬精氨酸盐注射液并对其进行稳定性考察。方法:优化处方工艺后对布洛芬精氨酸盐注射液进行稳定性考察。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布洛芬含量。结果: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及长期试验结果表明,布洛芬精氨酸盐注射液稳定。结论:布洛芬精氨酸盐注射液处方设计合理,工艺可行,质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芬精氨酸盐 注射液 稳定性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布洛芬注射液中精氨酸的含量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瑞 刘福利 +2 位作者 罗国平 李品颖 杨丽英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61-365,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布洛芬注射液中精氨酸含量的HPLC法。方法采用因子设计优化色谱条件。采用Venusil XBP-CN(250mm×4.6 mm,5μm)氰基柱;流动相:磷酸盐溶液(磷酸调pH至3.3)-乙腈(30∶70);检测波长:199nm;流速:1mL.min-1;柱温:30℃;...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布洛芬注射液中精氨酸含量的HPLC法。方法采用因子设计优化色谱条件。采用Venusil XBP-CN(250mm×4.6 mm,5μm)氰基柱;流动相:磷酸盐溶液(磷酸调pH至3.3)-乙腈(30∶70);检测波长:199nm;流速:1mL.min-1;柱温:30℃;进样量:5μL。结果精氨酸质量浓度在0.4~1.0 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实验的RSD分别为0.28%,0.37%和0.46%(n=6),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0.55%。结论该方法准确,简单,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布洛芬注射液中精氨酸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布洛芬注射液 精氨酸 因子设计 氰基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