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易卜生主义 被引量:2
1
作者 郑宇红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07-110,共4页
"五四"时期,易卜生及其作品被源源不断地介绍到中国来,而中国的思想家、文学家们也在一次又一次解读易卜生的思想以及他在作品中表达的内涵。这种解读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即便在我们今天看来,解读里也许包含着些许误读的成分... "五四"时期,易卜生及其作品被源源不断地介绍到中国来,而中国的思想家、文学家们也在一次又一次解读易卜生的思想以及他在作品中表达的内涵。这种解读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即便在我们今天看来,解读里也许包含着些许误读的成分,但它们依然在那个时代里起着积极的作用。易卜生主义是一面含义丰富的旗帜,它不仅代表现实主义,更代表个性主义,它不仅促进语言、形式上的革命,更促进思想观念的革命。易卜生主义所代表的个人主义和现实主义,对整个现代文学的审美观念和思想倾向是有力的冲击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卜生主义 个人主义 写实主义 胡适
下载PDF
仅仅是“妇女解放”问题吗?——《玩偶之家》及“易卜生主义”考辨 被引量:2
2
作者 蒋承勇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共5页
以往我国评论界认为,《玩偶之家》从提倡"妇女解放"的角度讨论了"社会问题",易卜生是反对"男权主义",为妇女争取自由的戏剧之先驱。这种解读当然不无道理,该剧本确实也因此对欧洲,尤其是"五四"... 以往我国评论界认为,《玩偶之家》从提倡"妇女解放"的角度讨论了"社会问题",易卜生是反对"男权主义",为妇女争取自由的戏剧之先驱。这种解读当然不无道理,该剧本确实也因此对欧洲,尤其是"五四"时期我国的妇女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但这种理解只接纳了文本的表层含义,没有揭示"易卜生主义"之本质内涵,也不符合易卜生创作的初衷。实际上,该剧讨论的问题已由"妇女解放"等一般"社会问题"上升为超前性、革命性的"关于人类和人类命运"的问题,揭示的是西方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危机以及危机中"人"的觉醒与解放的问题,这才是《玩偶之家》和"易卜生主义"的深层内涵,也是易卜生戏剧之"现代性"特征在文化哲学内涵上的表现。由此而论,我国五四时期思想文化界对《玩偶之家》以及"易卜生主义"的理解与接受存在偏差,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卜生《玩偶之家》妇女解放 “人”的觉醒 易卜生主义
原文传递
论近代中国母性主义思想的产生与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若颖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7-72,共6页
近代中国母性主义思想产生于20世纪初期,新文化运动以后母性主义思想开始富有本土色彩并且产生了重要影响;母性主义并不等同于贤妻良母主义,其与易卜生主义也并非存在分歧,三者的关系说明任何有关近代中国妇女解放的思想都要顺应构建现... 近代中国母性主义思想产生于20世纪初期,新文化运动以后母性主义思想开始富有本土色彩并且产生了重要影响;母性主义并不等同于贤妻良母主义,其与易卜生主义也并非存在分歧,三者的关系说明任何有关近代中国妇女解放的思想都要顺应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需要,母性主义思想最终成为了建构近代中国新女性形象和话语的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性主义 贤妻良母主义 易卜生主义 新女性
原文传递
“健全的个人主义”与五四文学的激进姿态 被引量:1
4
作者 罗晓静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4期64-70,共7页
五四文学中的"问题小说"、"娜拉热"等思潮和现象的产生,其深层的思想根源是五四时期风行一时的"健全的个人主义"。这意味着五四知识分子激进的启蒙思想、文化姿态和文学主张,如果不以个性解放或个人主义... 五四文学中的"问题小说"、"娜拉热"等思潮和现象的产生,其深层的思想根源是五四时期风行一时的"健全的个人主义"。这意味着五四知识分子激进的启蒙思想、文化姿态和文学主张,如果不以个性解放或个人主义的价值体系来定位,是很难进行恰如其分的阐发和解释的。激进主义是五四文化转型时期居于主导地位的思想、文化、文学潮流之一,个性解放或个人主义不仅是其所蕴含的一种核心文化精神,更是这股思潮得以形成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动力支撑,而它自身的限度、矛盾及其发展、流转也同样纠结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卜生主义 问题小说 个人主义
下载PDF
易卜生主义下自我认知的“悖论”——以《培尔·金特》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詹梦琦 《宜春学院学报》 2016年第10期96-99,共4页
以易卜生笔下培尔·金特的人生历程为分析视角,分别探讨培尔·金特所经历的自我认识的三个阶段:自我认识萌芽——自我认识错位——自我认知内省。培尔·金特作为一个典型性人物,不仅不构成易卜生主义的"悖论",相... 以易卜生笔下培尔·金特的人生历程为分析视角,分别探讨培尔·金特所经历的自我认识的三个阶段:自我认识萌芽——自我认识错位——自我认知内省。培尔·金特作为一个典型性人物,不仅不构成易卜生主义的"悖论",相反,却通过对人物性格的自我否定,呼应了"易卜生主义"所指征的人道主义、人文主义和伦理道德主义,成为了易卜生主义式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认知 否定性人物 易卜生主义 救赎
下载PDF
被阐释的易卜生与“五四”个性主义文学
6
作者 李媛君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45-47,共3页
易卜生及其所负载的个性主义在"五四"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五四新文学的建设者们引进易卜生的剧作,由此对"易卜生主义"进行阐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本实验,在当时的社会收到了振聋发聩的反响。先将一个文学现象解... 易卜生及其所负载的个性主义在"五四"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五四新文学的建设者们引进易卜生的剧作,由此对"易卜生主义"进行阐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本实验,在当时的社会收到了振聋发聩的反响。先将一个文学现象解释成符合自己文学观念,再予以集中评价的做法,成了当时引进西方文学的一个普遍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卜生 易卜生主义 个性主义文学
下载PDF
Law, Ethics and Gender: China's Quest for a Modern Selfhood as Reflected in its Adaptations of Ibsen's A Doll's House
7
作者 Kwok-kan Tam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8年第2期145-159,共15页
In this paper, I will discuss Chinese adaptations of A Doll's House as a point of departure to see how problems arise when the self and the behaviour of a person is defined in legal terms at the expense of moral moti... In this paper, I will discuss Chinese adaptations of A Doll's House as a point of departure to see how problems arise when the self and the behaviour of a person is defined in legal terms at the expense of moral motives and how men and women have different concepts of law and morality. Gender issues in the formation of selfhood and philosophical concepts of behavioural "performativity" will be examined in the context of China's experimentations in projecting new concepts of womanhood and the female self. As a context, I will also outline some of the changes in cultural values and ethical categories in China over the past century, so as to see why the individualist conception of the self has played such a paramount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quest for modern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FHOOD Chinese ibsenism INDIVIDUALISM GENDER ETHICS
原文传递
“五四”时期胡适人生观评价——从《易卜生主义》到《不朽》
8
作者 陈科华 《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62-65,共4页
不认同“‘五四’时期胡适的人生观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个人’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向”的观点 ,认为胡适在这一时期所提倡的以《易卜生主义》为代表的西方个人主义实际上只是他基于民族主义这一时代需要而“引进”的从而也是经过精心... 不认同“‘五四’时期胡适的人生观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个人’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向”的观点 ,认为胡适在这一时期所提倡的以《易卜生主义》为代表的西方个人主义实际上只是他基于民族主义这一时代需要而“引进”的从而也是经过精心“曲解”的一种西方个人主义 ,它体现了一种试图以西方价值观来整合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思想努力 ,而稍后的《不朽》一文也只不过是这种思想的自觉努力的自然延伸而已 ,二者并不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易卜生主义》 《不朽》 人生观 "五四"时期 西方个人主义 中国 价值观
下载PDF
为中国话剧“寻路”——试论宋春舫的戏剧理念及其探索
9
作者 林树帅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94-100,共7页
宋春舫是中国现代戏剧发展历程中的先驱式人物。其家世显赫,在家庭雄厚财力的支持下,他走上了戏剧之路,并逐渐形成了自由、自我、纯粹的戏剧理念。特别是在对于现代戏剧的世界性、现代性及舞台性内容方面的积极引介,为中国现代剧坛做出... 宋春舫是中国现代戏剧发展历程中的先驱式人物。其家世显赫,在家庭雄厚财力的支持下,他走上了戏剧之路,并逐渐形成了自由、自我、纯粹的戏剧理念。特别是在对于现代戏剧的世界性、现代性及舞台性内容方面的积极引介,为中国现代剧坛做出了巨大的开拓性贡献。同时,基于对戏剧的自我认知,宋春舫对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即其认为以“易卜生主义”为代表的现代戏剧思潮严重阻碍了中国现代话剧在大众化方面的普及。为此,宋春舫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他通过倡导并创作具有巧妙艺术结构的喜剧作品试图对此进行弥补与纠正。然而由于他的理念与中国现代戏剧发展主潮之间存在差异,宋春舫始终处于现代戏剧发展的边缘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春舫 现代戏剧 戏剧理念 易卜生主义 喜剧创作
下载PDF
文明戏的1920年突围——对《华伦》事件的双重坐标考查
10
作者 方冠男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2017年第4期78-86,共9页
《华伦》事件,处于中国戏剧历史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上,从这个层面上来观照该事件,可以更清楚地观测到该事件的坐标意义。对于《华伦》事件,我们应立体认知。从历史坐标而言,该事件发挥了积极的历史作用,成就了汪仲贤等人在文明戏... 《华伦》事件,处于中国戏剧历史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上,从这个层面上来观照该事件,可以更清楚地观测到该事件的坐标意义。对于《华伦》事件,我们应立体认知。从历史坐标而言,该事件发挥了积极的历史作用,成就了汪仲贤等人在文明戏后期的历史贡献;从思潮坐标而言,该事件是文明戏群体对新文化的一次主动示好与靠拢接受,可以视为文明戏面对颓势的一次突围。但是,事实上,针对文明戏时代的认知水准和文化高度,从文明戏自身而言,即便是选择了《华伦》这样陈义之高的剧本演出,也无法改变其必将被历史淘洗、完成代谢的必然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 文明戏 易卜生主义 《华伦夫人之职业》
下载PDF
误读与祛弊:胡适《易卜生主义》新解
11
作者 穆杨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5-63,共9页
胡适《易卜生主义》的本意不在干宣扬写实主义戏剧,而在于启蒙中国戏剧工作者的自由意志。虽然把《易卜生主义》纳入戏剧学的研究范畴有一点勉强,但胡适的启蒙思想仍然对中国戏剧的发展有着指导性的意义:只有当戏剧工作者首先是一个现... 胡适《易卜生主义》的本意不在干宣扬写实主义戏剧,而在于启蒙中国戏剧工作者的自由意志。虽然把《易卜生主义》纳入戏剧学的研究范畴有一点勉强,但胡适的启蒙思想仍然对中国戏剧的发展有着指导性的意义:只有当戏剧工作者首先是一个现代人时,我们才有可能确保戏剧作品的现代性,确保中国戏剧真正走进现代社会。《易卜生主义》一文在文化层面指引了中国戏剧的价值追求,印现代戏剧的自由意志和独立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易卜生主义 启蒙 自由意志 现代戏剧
原文传递
关于易卜生主义的再思考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忠祥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44,共3页
易卜生主义是一种易卜生式的人道主义,充满审美的乌托邦伦理道德理想。在易卜生的戏剧创作过程中,无论是题材的选择、主题的表现、人物的塑造,还是细节的描绘,都凸显了积极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光辉和强烈的社会批判锋芒。易卜生笔下一些重... 易卜生主义是一种易卜生式的人道主义,充满审美的乌托邦伦理道德理想。在易卜生的戏剧创作过程中,无论是题材的选择、主题的表现、人物的塑造,还是细节的描绘,都凸显了积极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光辉和强烈的社会批判锋芒。易卜生笔下一些重要的人物形象的“独白”和“对话”,实际上是剧作家审美心理的自我呈现或自我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卜生主义 审美的人道主义 伦理道德 再思考 人道主义理想 人物形象 道德理想 创作过程 社会批判 “对话”
下载PDF
论萧伯纳早期对易卜生的创造性误读
13
作者 姬蕾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129-138,共10页
对易卜生的批评,是萧伯纳戏剧理论的起点并贯穿其整个戏剧创作生涯。作为萧伯纳最早的易卜生评论文集,《易卜生主义的精髓》因过分强调易卜生剧作中的教化因素而忽略其诗意和艺术之美,对易卜生笔下人物的错误定位以及重在讲述事件而非... 对易卜生的批评,是萧伯纳戏剧理论的起点并贯穿其整个戏剧创作生涯。作为萧伯纳最早的易卜生评论文集,《易卜生主义的精髓》因过分强调易卜生剧作中的教化因素而忽略其诗意和艺术之美,对易卜生笔下人物的错误定位以及重在讲述事件而非阐述戏剧价值,很长时间以来备受冷落甚至指责,被认为是对易卜生的严重误读。结合萧伯纳写作此书时的特定目的和社会背景,萧伯纳的早期易卜生批评并非完全脱离了易卜生的创作初衷,他对易卜生的定位和作品解读不无道理,这种创造性的演绎,对易卜生在西方语境中的成型、对萧伯纳的戏剧创作乃至整个西欧现代戏剧改革,都起过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伯纳 易卜生 《易卜生主义的精髓》 理想主义者 现实主义者
下载PDF
论易卜生诗歌的流浪汉情愫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远年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6年第2期28-31,共4页
易卜生汲取民间文学的语言、技巧和精神气韵,在挪威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运动中开展创作。易卜生的诗歌创作中体现出强烈的流浪汉情愫,塑造不惜生命追求自由和财富的北欧海盗形象,讴歌冲破一切束缚的自由主义者,表现向往绝对精神自... 易卜生汲取民间文学的语言、技巧和精神气韵,在挪威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运动中开展创作。易卜生的诗歌创作中体现出强烈的流浪汉情愫,塑造不惜生命追求自由和财富的北欧海盗形象,讴歌冲破一切束缚的自由主义者,表现向往绝对精神自由、冲破一切束缚的主题,闪耀出无拘无束、豪迈率真的流浪汉精神。这种流浪汉情愫是易卜生坚定不移、不屈不挠的个人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易卜生主义的一种表现。易卜生的诗歌创作在某种程度上是他生命轨迹的艺术性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卜生诗歌 流浪汉情愫 易卜生主义 北欧海盗 自由主义者
下载PDF
作为艺术家的易卜生:易卜生与中国重新思考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宇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15,170,共9页
Based on its author’s previous research, the present essay observes China’s Ibsen studies in a broader context of modernity and East-West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To the author, the early recept... Based on its author’s previous research, the present essay observes China’s Ibsen studies in a broader context of modernity and East-West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To the author, the early reception of Ibsen in China indeed promoted the process of China’s cultural modernity, but it should als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misunderstanding and misconstruction of the image of Ibsen as a revolutionary thinker rather than an artist. In current international Ibsen scholarship, "return to Ibsen as an artist" represents the forefront research of Ibsen and his dramatic works. Inspired by the Marxian aesthetic construction of Shakespeareanization and Said’s conception of "traveling theory", the author for the first time creatively puts forward his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Ibsenization", on the basis of which he is carrying on an equal dialogue with international Ibsen scholarsh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rnity ibsenization AESTHETIC TURN RECEPTION
下载PDF
易卜生与世界主义:兼论易剧在中国的改编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宁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0-119,共10页
讨论易卜生与世界主义的关系应该首先对世界主义这个概念进行重新定义。作者在对世界主义作了十个方面的界定后指出,易卜生与世界主义的关系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1)易卜生的世界主义观念以及他的流散经历;(2)易卜生剧作的世界主义题材... 讨论易卜生与世界主义的关系应该首先对世界主义这个概念进行重新定义。作者在对世界主义作了十个方面的界定后指出,易卜生与世界主义的关系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1)易卜生的世界主义观念以及他的流散经历;(2)易卜生剧作的世界主义题材以及他的作品所表现出的全球性意义;(3)易卜生的全球关怀以及他本人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作者接着从世界主义的视角对《培尔·金特》这部最具有世界主义特征的易剧作了深入的分析。作者认为,易卜生的世界主义元素尤其体现在他的作品在中国的被改编上。总之,在作者看来,易卜生不仅为他的同时代读者和观众而写作,同时也更为未来的读者和观众而写作。同样,他不仅仅为自己祖国的人民所诵读和欣赏,而且也更为其他国家的人民所诵读和欣赏。这就是为什么易卜生有着如此广泛的世界性声誉和影响的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主义 易卜生 流散 《培尔·金特》 全球关怀
原文传递
什么是好戏剧?——易卜生、福瑟的回答及其启示
17
作者 汪余礼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7,共15页
什么是好戏剧?易卜生认为:好戏剧是兼具真实性、戏剧性和诗意的戏剧,着重写人性内在的冲突,通过深邃的自审引发观者的共鸣,“在创造者与接受者之间架起一座感通之桥”;好戏剧既与时俱进,又敢于“跨越前人留下的边界”;好戏剧追求“诗歌... 什么是好戏剧?易卜生认为:好戏剧是兼具真实性、戏剧性和诗意的戏剧,着重写人性内在的冲突,通过深邃的自审引发观者的共鸣,“在创造者与接受者之间架起一座感通之桥”;好戏剧既与时俱进,又敢于“跨越前人留下的边界”;好戏剧追求“诗歌、哲学与宗教的融合”,最终有助于“实现我们每个人真正的自由和高贵”。福瑟认为:好戏剧是“站立的诗”,能呈现出“新感性、新的音乐性和新思维”;好戏剧“可以让天使穿过舞台”,能带给人某些“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心灵感通的瞬间”;好戏剧关注生活中最重要的、无法言说的存在,以独特形式直呈人类处境与本质。由此进一步探析,可以说:一流的好戏剧,是真实性、戏剧性、诗性、神性完美融合的戏剧,它们既是灵魂之诗、思想之诗与时代之诗,又是人类之镜、心灵之灯与通神之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卜生 福瑟 真实性 诗性 戏剧性 神性 戏剧评价标准
原文传递
失信、失序、失语与失位——浅析家庭伦理视阈中的《玩偶之家》 被引量:5
18
作者 艾秀梅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3-130,共8页
《玩偶之家》常被作为社会问题剧经典剧目,这一归类限制了对作品的理解。《玩偶之家》在题材上具有鲜明的跨时代性、恒常性特点,集中反映了普泛性的人类家庭伦理困境。剧中主要人物在灵魂层次的失信引起伦理层次的失序,体现为家庭生活... 《玩偶之家》常被作为社会问题剧经典剧目,这一归类限制了对作品的理解。《玩偶之家》在题材上具有鲜明的跨时代性、恒常性特点,集中反映了普泛性的人类家庭伦理困境。剧中主要人物在灵魂层次的失信引起伦理层次的失序,体现为家庭生活中的失语——即夫妻沟通伦理的断裂,以及父亲角色功能的失位。问题的解决仍要从此出发,首先在灵魂世界建立对爱的生命本体而非对爱的果实的爱,然后在伦理层次重建守约精神,渐次恢复断裂的关系链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卜生 《玩偶之家》 婚姻伦理 守约精神
下载PDF
易卜生与世界文学:《玩偶之家》在中国的传播、改编与接受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何成洲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57,共12页
1918年出版的《新青年》杂志"易卜生专号"发表了罗家伦和胡适翻译的第一个《玩偶之家》中文译本。百年来,《玩偶之家》在中国的传播、改编和接受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研究资料也极为丰富。本文从世界文学在地化的视角出发,将... 1918年出版的《新青年》杂志"易卜生专号"发表了罗家伦和胡适翻译的第一个《玩偶之家》中文译本。百年来,《玩偶之家》在中国的传播、改编和接受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研究资料也极为丰富。本文从世界文学在地化的视角出发,将百年来《玩偶之家》在中国的接受过程分成三个重要阶段,结合对于少数几个有代表性的《玩偶之家》改编和演出的分析,重点讨论以下几个问题:娜拉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经历过哪些重大的变化?与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与文化有什么样的关联性?对于我们思考中外戏剧与文学关系、世界文学与文化全球化有什么重要的启发性?本文认为,娜拉的中国化丰富了易卜生作为世界文学的蕴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卜生 《玩偶之家》 娜拉 世界文学 改编
原文传递
曹禺《雷雨》与易卜生《野鸭》的深层关联 被引量:4
20
作者 汪余礼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8-68,共11页
《雷雨》为什么成为20世纪中国最经典的一部名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曹禺此剧对易卜生戏剧的借鉴与创化。以往学界对二者关系的研讨,多集中于分析《雷雨》对易卜生中期戏剧《群鬼》的借鉴与创新;但事实上,易卜生晚期戏剧《野鸭》... 《雷雨》为什么成为20世纪中国最经典的一部名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曹禺此剧对易卜生戏剧的借鉴与创化。以往学界对二者关系的研讨,多集中于分析《雷雨》对易卜生中期戏剧《群鬼》的借鉴与创新;但事实上,易卜生晚期戏剧《野鸭》对曹禺创作《雷雨》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细读可以发现,这两部名剧在隐性艺术家的设置、太极图式的运用、宇宙秩序的探索、宗教意识的隐蕴等方面存在深层关联。深入探讨曹禺《雷雨》与易卜生《野鸭》的深层关联,对我们灵活化用外国戏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卜生 《雷雨》与《野鸭》 隐性艺术家 太极图式 宇宙秩序 宗教意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