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支持是否促进了产学研协同创新 被引量:112
1
作者 白俊红 卞元超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3-50,共8页
本文利用2004—2013年我国30个省份的地区面板数据,在澄清政府支持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内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产学研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测算产学研协同创新复合系统的协同度,考察政府支持是否促进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发现,考察期... 本文利用2004—2013年我国30个省份的地区面板数据,在澄清政府支持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内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产学研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测算产学研协同创新复合系统的协同度,考察政府支持是否促进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我国政府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支持力度逐年上升,但是产学研协同创新复合系统的协同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实证结果显示,全国范围、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政府支持显著地促进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西部地区的模型估计结果不显著。"门槛"面板回归模型表明,除西部地区外,政府支持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促进效应大致呈递减趋势。本文的研究结论将为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支持 产学研协同创新 复合系统 门槛回归模型
下载PDF
数字化驱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吗?——兼论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28
2
作者 袁胜超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81,共22页
深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当前不断深化的数字化进程能否驱动产学研协同创新?首先从强化知识溢出的广度与深度、增强创新系统的知识增值能力以及吸引需方参与促进成果转化三大维度剖析了数字化驱动... 深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当前不断深化的数字化进程能否驱动产学研协同创新?首先从强化知识溢出的广度与深度、增强创新系统的知识增值能力以及吸引需方参与促进成果转化三大维度剖析了数字化驱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机制,并将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纳入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基于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定量考察了数字化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效应,并对其异质性和长期效应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深入探讨。研究发现:数字化水平能够显著促进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在替换解释变量、处理内生性以及采用动态面板估计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分区域来看,数字化对东部地区和南方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提升效应要显著强于中西部地区和北方地区。数字化发展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具有长期效应,呈现边际效应递增的趋势;进一步地,数字化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受到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和企业吸收能力的门槛调节,在跨越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吸收能力门槛后,数字化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基于此,从推动数字化发展、重塑数字经济空间格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增强企业吸收能力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产学研协同创新 知识产权保护 企业吸收能力 门槛效应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政策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余文涛 杜博涵 王雅云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1,共9页
借助2013—2019年我国27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政策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并探究了在这一影响过程中区域数字化的中介作用以及区域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政策的出台有助于显著提升城市... 借助2013—2019年我国27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政策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并探究了在这一影响过程中区域数字化的中介作用以及区域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政策的出台有助于显著提升城市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其中,区域数字化水平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而区域吸收能力的高低则起到了显著的调节作用。研究还发现,地方政府的数字经济政策存在显著的同群效应。无论是采用安慰剂检验还是进行替换自变量回归,上述结果依然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政策 产学研协同创新 区域吸收能力 区域数字化 同群效应
原文传递
政府支持、产学研协同与技术创新绩效 被引量:6
4
作者 卞元超 白俊红 《南大商学评论》 CSSCI 2017年第3期46-74,共29页
利用2004-2013年中国大陆30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通过阐述政府支持、产学研协同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机理,采用两步法系统GMM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政府支持、产学研协同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非线性特征。研究发... 利用2004-2013年中国大陆30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通过阐述政府支持、产学研协同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机理,采用两步法系统GMM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政府支持、产学研协同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非线性特征。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我国政府R&D补贴、税收优惠、产学研协同在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政府R&D补贴和滞后两期的税收优惠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产学研协同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反映出当前我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并不理想;门槛回归的结果表明,政府R&-D补贴和税收优惠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三重门槛特征,且随着门槛水平的逐步提高,其影响效应也不断地增大,而产学研协同的影响则呈U型特征。稳健性检验结果支持了以上研究结论。研究结论为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技术创新政策时的政策权衡,以及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协同互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支持 产学研协同 技术创新绩效 门槛回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