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地区褐黄血蜱的基因变异及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李中波 尧国民 +4 位作者 罗维 王湘 程天印 刘国华 侯强红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50-2159,共10页
为探究不同区域褐黄血蜱的基因变异情况及其遗传进化关系,试验以采集自湖南、河南省的20只褐黄血蜱为研究对象,通过PCR扩增其内转录间隔区Ⅱ(ITS-2)和烟酰胺脱氢酶亚基Ⅰ(nad1)基因序列,并对所获序列进行基因变异分析;在所获ITS-2和nad... 为探究不同区域褐黄血蜱的基因变异情况及其遗传进化关系,试验以采集自湖南、河南省的20只褐黄血蜱为研究对象,通过PCR扩增其内转录间隔区Ⅱ(ITS-2)和烟酰胺脱氢酶亚基Ⅰ(nad1)基因序列,并对所获序列进行基因变异分析;在所获ITS-2和nad1基因序列的基础上,对不同地区褐黄血蜱的遗传进化关系进行分析,并利用ITS-2和nad1基因序列分别构建褐黄血蜱的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褐黄血蜱ITS-2基因序列长度均为1160 bp,nad1基因序列长度均为285 bp;两省褐黄血蜱ITS-2及nad1基因的种内差异分别为0~1.9%和0~0.4%;湖南省褐黄血蜱的种内差异分别为0~1.4%和0~0.4%,而河南省的种内差异分别为0~1.2%和0~0.4%;两省褐黄血蜱ITS-2及nad1基因的种间差异分别为37.0%~52.0%和13.6%~24.8%。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所有来自于两省的褐黄血蜱共处于同一分支上。结果表明,来自于两省的褐黄血蜱之间均存在基因变异的现象,但湖南省褐黄血蜱的基因变异程度和遗传多样性均高于河南省;两省褐黄血蜱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暗示两省褐黄血蜱之间有基因交流,未出现遗传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黄血蜱 its-2基因 nad1基因 基因变异 遗传进化
下载PDF
绵阳地区山羊粪便中捻转血矛线虫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4
2
作者 蒲善秋 简克灵 +4 位作者 李波 谢跃 何冉 杨光友 古小彬 《四川畜牧兽医》 2020年第1期25-28,共4页
为鉴定绵阳地区山羊粪便中疑似血矛属线虫虫卵的虫种,本研究提取绵阳地区三个县山羊粪便中疑似血矛属线虫的虫卵DNA 60份,采用PCR技术扩增其核糖体第二内转录间隔区(rDNA ITS-2)基因序列,并与GenBank上公布的捻转血矛线虫同源序列进行... 为鉴定绵阳地区山羊粪便中疑似血矛属线虫虫卵的虫种,本研究提取绵阳地区三个县山羊粪便中疑似血矛属线虫的虫卵DNA 60份,采用PCR技术扩增其核糖体第二内转录间隔区(rDNA ITS-2)基因序列,并与GenBank上公布的捻转血矛线虫同源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60份疑似血矛属线虫的虫卵DNA样品均得到191bp的ITS-2片段;60条ITS-2序列共形成15条不同的序列,含有17个单变异位点,与GenBank中多株捻转血矛线虫的同源性达95.8%~100%;ML系统发育树显示,本研究得到的15种类型ITS-2序列与已报道的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聚类形成一个分支。综上可得,60份来自山羊的血矛属线虫均为捻转血矛线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转血矛线虫 山羊 分子鉴定 its-2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应用ITS-2基因对小熊猫源恶丝虫虫种的鉴定 被引量:2
3
作者 费宇翔 黄红松 +6 位作者 杨光友 张志和 王成东 杨智 兰景超 罗娌 刘礼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93-596,共4页
为探讨采自小熊猫的恶丝虫虫种的分类地位,测定了四川雅安地区犬源犬恶丝虫和成都及重庆两地小熊猫源恶丝虫的核糖体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2)基因序列并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显示,犬源犬恶丝虫和小熊猫源恶丝虫与来自中国台湾、印度... 为探讨采自小熊猫的恶丝虫虫种的分类地位,测定了四川雅安地区犬源犬恶丝虫和成都及重庆两地小熊猫源恶丝虫的核糖体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2)基因序列并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显示,犬源犬恶丝虫和小熊猫源恶丝虫与来自中国台湾、印度的犬恶丝虫的ITS-2基因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8.0%-100%。同时,构建的NJ树和MP树均显示不同宿主和不同地区的犬恶丝虫和小熊猫源恶丝虫聚类形成一个支系。表明,小熊猫源恶丝虫应为犬恶丝虫,而前苏联学者定名的小熊猫恶丝虫应为犬恶丝虫的同物异名虫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恶丝虫 小熊猫 its-2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一种秦岭羚牛肺线虫新种——羚牛变圆线虫的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俊伟 潘广林 +5 位作者 郭庆彬 黄爽 陈金铭 杨新 宋军科 赵光辉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04-709,共6页
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1头秦岭羚牛肺线虫样本进行了种属鉴定。首先利用蠕虫完全剖检法分离该秦岭羚牛肺脏及支气管的肺线虫,初步观察记录虫体基本形态,进一步利用乳酚透明液对虫体进行处理后利用显微镜观察这些线虫的特征性结构... 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1头秦岭羚牛肺线虫样本进行了种属鉴定。首先利用蠕虫完全剖检法分离该秦岭羚牛肺脏及支气管的肺线虫,初步观察记录虫体基本形态,进一步利用乳酚透明液对虫体进行处理后利用显微镜观察这些线虫的特征性结构,最后对虫体的ITS-2 rRNA基因进行扩增、克隆、测序以及序列分析。结果发现,从该头秦岭羚牛肺脏及支气管获得214份虫体样本,采集的新鲜虫体样本均呈淡黄色,虫体的头部、食道和尾部结构与原圆科线虫典型结构特征一致;获得了总长度为409~431 bp的ITS-2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发现本研究所得虫体序列的相似性为97.5%~100.0%,系统进化分析发现本研究所得虫体单独位于一支,且与原圆科变圆属线虫(KJ439597)位于姊妹支,但与原圆科变圆属线虫的序列差异为24.1%~25.4%。结果表明,该头秦岭羚牛肺部线虫可能为原圆科变圆属线虫的一个新种,命名为羚牛变圆线虫。研究结果为秦岭羚牛肺线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羚牛 肺线虫 种属鉴定 形态 its-2 rRNA基因
原文传递
蛤蜊科3种贝类16S rRNA基因片段及ITS2核苷酸序列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孟学平 高如承 +4 位作者 董志国 阎斌伦 程汉良 李艳杰 陈建安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8-13,共6页
利用PCR技术分别扩增连云港及启东沿海蛤蜊科的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中国蛤蜊(Mactrachinensis)和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3种双壳贝的16S rRNA基因片段和ITS2核苷酸序列,测序后用DNA star软件分析了核苷酸差异。结果... 利用PCR技术分别扩增连云港及启东沿海蛤蜊科的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中国蛤蜊(Mactrachinensis)和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3种双壳贝的16S rRNA基因片段和ITS2核苷酸序列,测序后用DNA star软件分析了核苷酸差异。结果显示:三种贝类16S rRNA基因片段长度相同,均为306bp(去除引物),核苷酸存在多态性,共有45个变异位点,54个核苷酸发生了变异,全部为碱基置换。西施舌与中国蛤蜊此片段核苷酸的同源性为88.9%,与四角蛤蜊的同源性为88.6%,中国蛤蜊与四角蛤蜊的同源性为90.6%。三种蛤蜊ITS2序列分别为390 bp(西施舌)4、41 bp(四角蛤蜊)和466 bp(中国蛤蜊),存在长度多态性,ITS2核苷酸差异分析结果显示,西施舌与中国蛤蜊的同源性为70.9%-71.1%,西施舌与四角蛤蜊的为70.5%-71.0%,中国蛤蜊与四角蛤蜊的同源性为88.1%-88.8%。ITS2序列分析结果与16S rRNA基因片段分析结果一致,2种分子分析法均显示中国蛤蜊与四角蛤蜊的亲缘关系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施舌 中国蛤蜊 四角蛤蜊 16S rRNA基因 its2
下载PDF
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DNA条形码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光辉 李焱 +3 位作者 刘东 李凤姐 阿依努尔·阿卜杜艾尼 胡红英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4-463,共10页
【目的】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Motschulsky)为世界性分布仓储物害虫,食性极广,在我国多数省(区)均有分布。由于该虫与米象Sitophilus oryzae(Linnaeus)形态极似,很难区别;目前唯一可靠的鉴别特征是雌、雄外生殖器,且要实现准确鉴... 【目的】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Motschulsky)为世界性分布仓储物害虫,食性极广,在我国多数省(区)均有分布。由于该虫与米象Sitophilus oryzae(Linnaeus)形态极似,很难区别;目前唯一可靠的鉴别特征是雌、雄外生殖器,且要实现准确鉴定必须要有成虫标本,还要经过一系列的繁琐操作,鉴定难度较大,因此需要探索更加便捷高效的鉴定技术。【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通过提取玉米象的基因组DNA,使用通用引物PCR扩增ITS1、ITS2、Cytb、COⅠ、COⅡ基因并测序,通过基因序列相似性来实现快速鉴定,进而获得用于快速鉴定的DNA条形码。【结果】通过形态特征,初步确定玉米象所属大致类群;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获得了多个基因的碱基序列作为玉米象的DNA条形码。【结论】获得多条序列用来鉴定玉米象的DNA条形码,实现玉米象快速准确鉴定,为玉米象的识别鉴定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象 DNA条形码 快速鉴定 its1 its2 CYTB COⅠ COⅡ基因
原文传递
基于ITS2序列的矮地茶药材基因识别 被引量:8
7
作者 答国政 张秀桥 +4 位作者 姚辉 王志平 赵博 张超 胡志刚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277-2280,共4页
目的:采用ITS2序列鉴定从市场上收集的矮地茶药材,为保证矮地茶用药安全提供可靠的基因识别方法。方法:收集矮地茶药材基原物种紫金牛及其混伪品共17个物种56份样品,并从NCBI下载6条相关序列,分析上述物种ITS2序列的种内和种间变异位点... 目的:采用ITS2序列鉴定从市场上收集的矮地茶药材,为保证矮地茶用药安全提供可靠的基因识别方法。方法:收集矮地茶药材基原物种紫金牛及其混伪品共17个物种56份样品,并从NCBI下载6条相关序列,分析上述物种ITS2序列的种内和种间变异位点、Kimura 2-parameter(K2P)距离,以邻接(NJ)法构建系统树,建立基于ITS2序列的矮地茶药材DNA条形码鉴定技术方法。同时,从市场上随机收集15份矮地茶药材样品,通过ITS2序列比对和构建系统聚类树判定药材真伪。结果:紫金牛ITS2序列种内K2P距离最大值(0.0059)和平均值(0.0010)均明显小于其与混伪品种间K2P距离最小值(0.0364)和平均值(0.1159),系统NJ树能将紫金牛与混伪品明显区分开;15份矮地茶药材的序列比对和系统NJ树鉴定结果表明,其中13份为正品,2份为混伪品。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基于ITS2序列的矮地茶药材DNA条形码鉴定技术方法,为快速检测市场流通的矮地茶药材真伪提供了可借鉴的基因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地茶 紫金牛 its2序列 基因识别
下载PDF
刺激隐核虫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国良 周旻曦 徐益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74-577,共4页
为提高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的病原体检出率,本研究针对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18S-ITS2基因序列设计4条LAMP引物,在内外引物浓度比2∶1~6∶1、Mg2+浓度2 mmol/L、反应温度61℃~66℃、反应时间60 min的优化条件下,扩增产物... 为提高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的病原体检出率,本研究针对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18S-ITS2基因序列设计4条LAMP引物,在内外引物浓度比2∶1~6∶1、Mg2+浓度2 mmol/L、反应温度61℃~66℃、反应时间60 min的优化条件下,扩增产物经电泳后呈现特异性的LAMP梯形条带。本研究建立的LAMP方法具有高灵敏度(10-7ng/μL DNA浓度),比常规PCR方法高100倍。将该方法应用于采集自不同地域的虫体样本、病鱼和水样以及不同组织样品的检测,结果在13份样品中有10份检出阳性,并显示该方法既能够检测发病鱼,也能够检出已感染但未发病的鱼。实验表明,该方法是一种能够快速、简易、特异、敏感地检测海水鱼类刺激隐核虫病的病原学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隐核虫 18S-its2基因序列 环介导恒温基因扩增检测法
下载PDF
新疆新地乡部分地区亚洲璃眼蜱的形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9
作者 昝晓庆 任巧云 +8 位作者 罗金 王彦龙 刁沛文 车丽妍 罗建勋 殷宏 关贵全 刘光远 赵洪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9-294,共6页
目的了解新疆裕民县新地乡所采集蜱种的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情况。方法采集该地区家畜体表寄生蜱,借助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VHX 600对收集到的蜱进行初步的形态学鉴定。提取全蜱总DNA,采用PCR技术,基于COI和ITS2基因位点对蜱DNA进行扩增,... 目的了解新疆裕民县新地乡所采集蜱种的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情况。方法采集该地区家畜体表寄生蜱,借助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VHX 600对收集到的蜱进行初步的形态学鉴定。提取全蜱总DNA,采用PCR技术,基于COI和ITS2基因位点对蜱DNA进行扩增,将阳性的PCR产物进行测序。通过NCBI数据库中Blast在线分析软件,将测序所获序列与数据库中其他相关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利用MEGA 7.0软件中的邻接法构建遗传进化树,确定蜱的进化生物学特性。结果经形态学鉴定,从裕民县新地乡采集的蜱均符合亚洲璃眼蜱的特征。基于COI和ITS2基因序列建立的遗传进化树表明,本次研究所采集的蜱与已知的亚洲璃眼蜱聚为一支。结论通过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本次研究所采集的蜱为亚洲璃眼蜱。该结果为新疆新地乡蜱种分布提供一定数据资料,为蜱种鉴定和遗传进化特征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璃眼蜱 形态鉴定 COI基因 its2基因
下载PDF
胃低分化腺癌患者中P53、KI-67、EGFR与HER-2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胜辉 李建华 +3 位作者 王翔 蔡淑云 顾玉 杨强 《中国医药导刊》 2016年第2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究分析P53、KI-67、EGFR与HER-2在胃低分化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55例人正常胃黏膜组织以及60例胃低分化腺癌组织标本中Her-2,EGFR,Ki-67,P53蛋白的表达特点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和... 目的:探究分析P53、KI-67、EGFR与HER-2在胃低分化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55例人正常胃黏膜组织以及60例胃低分化腺癌组织标本中Her-2,EGFR,Ki-67,P53蛋白的表达特点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并通过图像分析对免疫组化标记结果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探讨四者与胃低分化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胃低分化腺癌患者的过表达率分别为P53(41%)、KI-67(18.5%)、EGFR(17.9%)与HER-2(55.2%),胃低分化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分级、肿瘤分型等临床病理因素与KI-67、EGFR与HER-2表达无关(P<0.05),P53表达与胃低分化腺癌患者的组织学分级相关。胃低分化腺癌转移及淋巴结转移对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具有一定影响。结论:胃低分化腺癌患者血清P53、KI-67、EGFR及HER-2水平的检测在患者预后判断及评估中具有显著的指导价值,为临床上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提供了借鉴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低分化腺癌 表达水平 预后疗效 EGFR基因 HER-2基因
下载PDF
基于ITS2序列鉴定6种假龙胆属及3种近缘属植物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振华 龙平 +2 位作者 朱虹 张春红 李旻辉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4年第9期724-729,共6页
目的:基于ITS2序列建立6种假龙胆属植物的分子鉴定方法.方法:采集6种假龙胆属植物和喉毛花属、花锚属、龙胆属的植物各1种,所有样品进行总DNA提取,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用MEGA 4计算其种间遗传距离,最后利用ITS2序列构建其... 目的:基于ITS2序列建立6种假龙胆属植物的分子鉴定方法.方法:采集6种假龙胆属植物和喉毛花属、花锚属、龙胆属的植物各1种,所有样品进行总DNA提取,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用MEGA 4计算其种间遗传距离,最后利用ITS2序列构建其系统发育树.结果:序列长度为319 ~334 bp,GC含量为58.9% ~ 66.2%.种与种之间的遗传距离范围为0.051~0.464,通过系统进化树进行的聚类分析可以将6种假龙胆属植物有效地区分开.结论:ITS2可以成功鉴别出6种假龙胆属植物,可以作为假龙胆属植物的分子鉴定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龙胆属 its2序列 分子鉴定 系统发育树 遗传距离
下载PDF
5种蚌螨ITS2基因片段序列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浩彬 程剑 +2 位作者 文春根 谢彦海 郭维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8-183,共6页
对5种蚌螨ITS2基因片段进行了序列测定,经比对后发现序列长度为258 bp(含gap);其中保守位点186个,可变位点57个,总变异率达到22.1%,种间变异率在7.4%~14.9%之间;转换位点11个,颠换位点18个,转换颠换比值为0.61。A,G,C,T4种碱基的平均... 对5种蚌螨ITS2基因片段进行了序列测定,经比对后发现序列长度为258 bp(含gap);其中保守位点186个,可变位点57个,总变异率达到22.1%,种间变异率在7.4%~14.9%之间;转换位点11个,颠换位点18个,转换颠换比值为0.61。A,G,C,T4种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9.5%、17.2%、18.1%、35.2%,平均嘧啶含量(64.7%)明显高于嘌呤含量(35.3%),说明蚌螨的碱基偏向于AT。弯弓蚌螨(Unionicola arcuata)与Y纹蚌螨(U.ypsilophora)的种间遗传差异为16.2%,这个遗传差异的结果可以支持V idrine将沃蚌螨亚属从寄蚌螨亚属中分离的修订。以细羽螨(Proctophyllodes stylifer)作为外类群,使用邻接法(NJ)和最大似然法(ML)构建系统树,结果显示:5种蚌螨中的Y纹蚌螨(U.ypsilophora)可能是较早从祖先种分化出来的种;系统树的结果可以支持V idrine对寄蚌螨亚属的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蚌螨 its2基因 序列分析 系统发育
下载PDF
柴胡属药用植物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全芳 范阳阳 +7 位作者 刘艳艳 陈雪燕 谭晴晴 胡悦 刘国霞 汪冰 林永强 步迅 《药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2期693-696,708,共5页
目的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方法测定正品柴胡,为柴胡的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从柴胡根茎中提取总DNA,根据ITS2序列,设计合成针对南柴胡和北柴胡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以及柴胡的通用引物与探针,通过对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反... 目的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方法测定正品柴胡,为柴胡的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从柴胡根茎中提取总DNA,根据ITS2序列,设计合成针对南柴胡和北柴胡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以及柴胡的通用引物与探针,通过对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筛选,建立了多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在同一聚合酶链式反应反应体系中可以同时鉴别南、北柴胡。结果结果表明本试验设计的引物和探针具有很好的物种特异性,且灵敏度高,DNA检出限为0.08 ng。对46份样品检测,其中17份检出北柴胡源性成分,5份为南柴胡,其他样品均检测为伪品柴胡,检测结果与DNA测序结果一致。结论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鉴别出南、北柴胡源性成分,及伪品柴胡,对于保证柴胡药材的质量及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s2基因 多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 南柴胡 北柴胡
下载PDF
3种DNA分子标记法联合鉴别草珊瑚及其混伪品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育 黄春喜 +3 位作者 吴耀生 蔡丹昭 郭宏伟 朱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33-740,共8页
目的采用18 S rRNA基因、ITS2序列、SCAR标记等3种DNA分子标记法鉴别草珊瑚,为其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通过PCR扩增、克隆测序后获得草珊瑚18 S rRNA基因序列,并进行Blast比对;通过PCR扩增、测序并注释后获得草珊瑚ITS2序列,从GenBank... 目的采用18 S rRNA基因、ITS2序列、SCAR标记等3种DNA分子标记法鉴别草珊瑚,为其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通过PCR扩增、克隆测序后获得草珊瑚18 S rRNA基因序列,并进行Blast比对;通过PCR扩增、测序并注释后获得草珊瑚ITS2序列,从GenBank上收集混伪品和其他植物的ITS2序列,使用MEGA5.5软件,计算种内种间遗传距离,构建系统聚类树;通过RAPD法获得草珊瑚SCAR分子标记,克隆测序后,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草珊瑚及其混伪品。结果获得的草珊瑚18 S rRNA基因长度为1820 bp,Blast比对显示草珊瑚与金粟兰科同源性最高,同源性为99%,证明其为草珊瑚的18 S rRNA基因。获得的草珊瑚ITS2序列长度为500 bp,草珊瑚与其混伪品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190~0.219,混伪品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074,聚类分析显示草珊瑚聚为一支,混伪品聚为一支,与其他植物距离较远。获得草珊瑚的SCAR分子标记,用特异性引物扩增出现草珊瑚特异性产物,混伪品未出现特异性产物。结论3种分子标记法联合可更有效地鉴别草珊瑚及其混伪品,从而建立一套新的鉴别草珊瑚与混伪品的方法,为其鉴别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珊瑚 混伪品 18 S RRNA基因 its2序列 SCAR标记 鉴别
原文传递
灯盏花ITS2基因克隆及RNA二级结构预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熊勇 赵春艳 +1 位作者 杨青松 王锦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151-155,共5页
利用PCR方法扩增灯盏花ITS2基因并克隆,获得ITS2基因序列.用生物软件对ITS2序列进行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和RNA二级结构,得到灯盏花的ITS2核苷酸序列为205 bp,基于ITS序列飞蓬属11种共分为5支,分支与地理分布情况基本一致.ITS2 RNA二级... 利用PCR方法扩增灯盏花ITS2基因并克隆,获得ITS2基因序列.用生物软件对ITS2序列进行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和RNA二级结构,得到灯盏花的ITS2核苷酸序列为205 bp,基于ITS序列飞蓬属11种共分为5支,分支与地理分布情况基本一致.ITS2 RNA二级结构在飞蓬属种间表现基本一致,而TS2区结构表现出属间差异.利用r DNA ITS区序列一结构和二级结构相结合达到鉴定药用植物灯盏花分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 基因克隆 its2 系统树 RNA二级结构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ND1基因和核糖体ITS2基因对猪疥螨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福强 唐志强 +3 位作者 李静 孙悦翔 钟秉洲 戚少贤 《特产研究》 2021年第5期19-25,共7页
本研究为了探究广东省疥螨猪变种(Sarcoptes.scabiei var.suis)的基因型及与其他疥螨变种的进化关系,通过提取疥螨基因组DNA,利用PCR扩增、Sanger测序获取线粒体的ND1基因和核糖体DNA的ITS2基因,对两个目标基因核苷酸应用生物信息学分... 本研究为了探究广东省疥螨猪变种(Sarcoptes.scabiei var.suis)的基因型及与其他疥螨变种的进化关系,通过提取疥螨基因组DNA,利用PCR扩增、Sanger测序获取线粒体的ND1基因和核糖体DNA的ITS2基因,对两个目标基因核苷酸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LAST和MEGA-X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所扩增广东猪疥螨的线粒体ND1基因序列大小为211 bp,1TS2 r DNA基因片段大小均为417 bp。在nt数据库疥螨亚目的所有序列中,本试验扩增的广东猪疥螨ND1基因序列与疥螨属ND1基因相似性最高(Identity>99%,E-value<6.20E-106),其次是户尘螨(Identity=80%,E-value=1.37E-44)、兔痒螨Psoroptes cuniculi(Identity=74%,E-value=9.84E-34)和粉尘螨Dermatophagoides farina(Identity=74%,E-value=4.18E-32)。本试验扩增的ITS2+序列与疥螨属ITS2基因序列相似性高(Identity为97.3%~99.3%,E-value=0),其次为背肛螨属(Identity为95.50%~97.80%,E-value为7.16E-35~4.83E-37)。通过序列比对与进化分析发现,在疥螨属内核糖体ITS2基因变异较小,线粒体ND1基因在疥螨属内有一定程度的变异。广东所采疥螨猪变种的ND1基因和ITS2基因与其他动物或人体内采集的疥螨相似程度高,疥螨ITS2基因在不同地域、不同宿主条件下的变异程度很小,在进行疥螨属内的遗传变异分析时不宜做目标分子,而通过对疥螨线粒体ND1基因分析发现其在疥螨属内存在一定的变异,可以作为疥螨属内遗传变异分析的候选分子。本研究可为今后疥螨的分类、鉴定及遗传变异分析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疥螨猪变种 ND1基因 its2基因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新疆地区淡水贝类的形态学及分子分类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国武 孟庆玲 +8 位作者 乔军 贡莎莎 王熙凤 张凯 钟文强 陈英 黄运福 蔡扩军 才学鹏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2-78,共7页
为了解新疆地区淡水贝类种类及地理分布情况,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12个地区采集的淡水贝类进行分类鉴定。利用基于线粒体DNA(mtDNA)COI基因、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序列2(ITS2)基因的DNA条形码技术进行PCR扩增、克隆及测... 为了解新疆地区淡水贝类种类及地理分布情况,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12个地区采集的淡水贝类进行分类鉴定。利用基于线粒体DNA(mtDNA)COI基因、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序列2(ITS2)基因的DNA条形码技术进行PCR扩增、克隆及测序,对其进行分子分类鉴定。结果发现,21种淡水贝类主要隶属于腹足纲(Gastropoda)和双壳纲(Bivalvia),共4目、10科、14属;其中隶属双壳纲的贝类仅有1科1种;隶属于腹足纲的淡水螺占9科、13属,分属田螺科1种、豆螺科1种、扁卷螺科2种、椎实螺科7种、膀胱螺科2种、巴蜗牛科1种、坚齿螺科4种、琥珀螺科1种、嗜石螺科1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贝类 形态学 COI基因 its2基因 分子分类
下载PDF
钩棘单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ITS2序列测定及其种系发育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梅雪芳 李树清 +3 位作者 胡长红 黄腾飞 陈志飞 黄维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43-1949,共7页
本试验将从犬猫肠道中分离的钩棘单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用盐酸卡红染色后观察其形态学特征;PCR扩增其ITS2基因序列并测序,并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同属异形科的多棘单睾吸虫和横川后殖吸虫序列进行比对;应用Mega 6.05软件采用邻位相连法... 本试验将从犬猫肠道中分离的钩棘单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用盐酸卡红染色后观察其形态学特征;PCR扩增其ITS2基因序列并测序,并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同属异形科的多棘单睾吸虫和横川后殖吸虫序列进行比对;应用Mega 6.05软件采用邻位相连法构建种系发育树进行分析。盐酸卡红染色后显示,钩棘单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各形态学特征符合经典的分类学描述。PCR测序后获得钩棘单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ITS2序列长度分别为295和297bp,G+C含量分别为49.5%(146/295)和54.2%(161/297)。提交至GenBank后获得登录号分别为钩棘单睾吸虫KJ137221-KJ137223,KP165437-KP165439;扇棘单睾吸虫KP165440。序列比对结果显示,钩棘单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种内差异性为0,4种异形吸虫种间差异为15.2%-28.9%。基于ITS2序列建立的种系发育树显示钩棘单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构成自展值为78%的拓扑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棘单睾吸虫 扇棘单睾吸虫 its2基因 种系发育分析
下载PDF
基于ITS2条形码序列对新型“香料”毒品植物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雪莹 曹海丹 +1 位作者 裴黎 徐鹏 《刑事技术》 2015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应用DNA条形码片段ITS2对新型毒品样品中的植物成分进行分析。方法提取可疑毒品样本"spike99","K2","7号"中的植物基因组DNA,用ITS2通用引物进行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对序列校对拼接,应用BLAST... 目的应用DNA条形码片段ITS2对新型毒品样品中的植物成分进行分析。方法提取可疑毒品样本"spike99","K2","7号"中的植物基因组DNA,用ITS2通用引物进行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对序列校对拼接,应用BLAST方法在NCBI数据库中比对。结果 "spike 99"、"7号"各得到1条ITS2基因序列,"K2"得到2条ITS2基因序列,分别与紫花苜蓿、大麻、啤酒花、黄蜀葵的ITS2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100%。结论应用条形码技术可以成功分析新型毒品中的植物种属,为案件中植物样本的种属鉴定提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its2基因 毒品 植物 种属鉴定
下载PDF
南宁市市售猫华支睾吸虫感染调查 被引量:2
20
作者 区方奇 王子玥 +3 位作者 韦海艳 韦尧宝 杨益超 石云良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9-300,314,共3页
目的了解南宁市猫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为华支睾吸虫保虫宿主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南宁市猫屠宰点购买猫肝,解剖胆囊和肝脏,查找华支睾吸虫并计数;对收集到的不同形态和大小的华支睾吸虫进行形态学观察和ITS2基因扩增和测序,通过BLAST比... 目的了解南宁市猫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为华支睾吸虫保虫宿主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南宁市猫屠宰点购买猫肝,解剖胆囊和肝脏,查找华支睾吸虫并计数;对收集到的不同形态和大小的华支睾吸虫进行形态学观察和ITS2基因扩增和测序,通过BLAST比对分析确定虫体种类。结果从南宁市2个猫屠宰摊面共收集了105个猫肝脏,其中有68个发现有华支睾吸虫感染,感染率为64.76%。单个肝脏虫体数量最多达980条,中位数为72条。从检出的虫体中分离到3种不同大小和形态的吸虫,经形态学和ITS2基因扩增、测序、比对分析鉴定,均为华支睾吸虫。结论南宁市市售猫华支睾吸虫感染率较高,应该加强相关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 its2基因 保虫宿主 南宁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