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致病性溶藻弧菌的多重耐药与毒力基因分子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胡梦华 马立才 +3 位作者 赵姝 刘旭 周俊芳 房文红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7-564,共8页
从发病的凡纳滨对虾中分离并经鉴定得到一株溶藻弧菌(命名为:V_A-76),通过对虾回感实验和药物敏感性实验分别对V_A-76菌株的耐药表型和致病能力进行了研究,并运用PCR方法检测了该菌的毒力相关基因、整合子和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对虾感... 从发病的凡纳滨对虾中分离并经鉴定得到一株溶藻弧菌(命名为:V_A-76),通过对虾回感实验和药物敏感性实验分别对V_A-76菌株的耐药表型和致病能力进行了研究,并运用PCR方法检测了该菌的毒力相关基因、整合子和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对虾感染实验结果表明,溶藻弧菌V_A-76能够导致凡纳滨对虾发病死亡。经PCR检测发现,该菌携带8种毒力相关基因:tdh、tlh、tox S、collagenase、fla A、omp W、asp A和fur。药敏结果显示,V_A-76对环丙沙星、氯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磺胺甲噁唑、复方新诺明和利福平7种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水平,且该菌包含1类整合子、4类超级整合子SXT和1型插入序列共同区(ISCR1)。此外,该菌携带arr-2、dfr A27、str A、str B、floR、cat和qnrv C耐药相关基因。从上述研究结果可知,菌株V_A-76既具有一定的感染能力,同时对多种抗菌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水平,提示应对养殖源致病性弧菌的耐药性现状予以更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弧菌 多重耐药 整合子 iscr 毒力基因
下载PDF
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和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凤平 陈清 +3 位作者 吴奎海 俞守义 王前 芮勇宇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3-297,共5页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及遗传多态性。方法用WHONET5.4分析菌株药敏情况。PCR检测大肠埃希菌I类整合酶基因、插入序列共同区(ISCR/orf513)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以肠杆菌科间的重复序列(ERIC)-PCR检测基因型...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及遗传多态性。方法用WHONET5.4分析菌株药敏情况。PCR检测大肠埃希菌I类整合酶基因、插入序列共同区(ISCR/orf513)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以肠杆菌科间的重复序列(ERIC)-PCR检测基因型,SPSS分析多态性。结果除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四环素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产ESBLs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不产ESBLs菌(P<0.05)。72株产ESBLs株中I类整合酶,ISCR,blaTEM,blaSHV,blaCTX-M的阳性率分别为51.4%,12.5%,80.6%,0%和36.1%;而27株不产ESBLs株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7.0%,3.7%,81.5%,3.7%和3.7%。根据指纹图谱把99株大肠埃希菌基因型分为79种,经SPSS系统聚类分析,可归为18个大泪。结论我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主要是CTX-M型;产ESBLs株的I类整合酶阳性率明显高于不产ESBLs株,整合子和ISCR可以共存;ERIC-PCR是一种效果较好的基因分型方法,我院大肠埃希菌散发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整合子 iscr ESBLS ERIC-PCR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杨秋 陆文婷 芮勇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4129-4132,共4页
目的:阐明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主要耐药机制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PCR方法检测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PCR-RELP分型及基因测序检测整合子Ⅰ和ISCR1,ERIC-PCR及聚类分析研究克隆相关性。结果:碳青霉烯酶基因NDM、IMP、VIM、OXA... 目的:阐明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主要耐药机制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PCR方法检测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PCR-RELP分型及基因测序检测整合子Ⅰ和ISCR1,ERIC-PCR及聚类分析研究克隆相关性。结果:碳青霉烯酶基因NDM、IMP、VIM、OXA-23-like、OXA-24-like、OXA-51-like、OXA-58-like检出率分别为4.1%、22.9%、26.0%、67.7%、63.5%、46.8%、65.6%。整合子Ⅰ可变区分为12个耐药基因盒排列类型,A6和A12首次在鲍曼不动杆菌中发现;ISCR1可变区分为6个类型。将耐药机制、ERIC-PCR及聚类分析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CRAB感染患者均为散发,粪便中CRAB不是临床感染来源。结论:CRAB主要耐药机制是产碳青霉烯酶及整合子Ⅰ、ISCR1携带率高,ERIC-PCR基因分型结合耐药机制研究适用于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酶 整合子 iscr ERIC-PCR
下载PDF
新型抗生素抗性基因传播元件ISCR及其生态风险 被引量:8
4
作者 陈琳琳 李宝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215-3225,共11页
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物,成为多个学科关注的焦点.其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扩散和传播具有极大的环境危害性,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插入序列共同区(insertion sequence common region... 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物,成为多个学科关注的焦点.其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扩散和传播具有极大的环境危害性,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插入序列共同区(insertion sequence common region,ISCR),是一种新发现的抗性基因传播元件,因其特殊的遗传结构,能够通过滚环复制及同源重组等机制移动邻近的任何DNA序列,是ARGs在不同DNA分子或不同种属细菌间水平传播的高效媒介.目前世界上发现了27种ISCR元件.大量间接证据表明,ISCR可能与许多耐药基因的移动和扩散有关,特别是多重耐药性(multiple drug resistance,MDR)形成与传播.因此,ISCR很可能是抗生素抗性基因在环境中扩散传播的关键因子.本文就ARGs水平传播、ISCR结构特征、ISCR种类及其相关ARGs及其研究方法等进行综述,并揭示ISCR元件可能的生态风险,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期为今后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cr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 多重耐药基因(MDR) 水平传播 生态风险
原文传递
维氏气单胞菌IscR异源表达调控大肠杆菌氧化应激耐受
5
作者 孙灵敏 郑渊哲 +4 位作者 李宏 李娟娟 唐燕琼 马香 刘柱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54-3660,共7页
以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基因组为模板,扩增iscR基因全长,经双酶切后与外源表达质粒pET28a连接,并利用电击转化法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通过阳性克隆子筛选,获得含有重组质粒pET28a-iscR的BL21重组菌株BL21-pET28a-isc... 以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基因组为模板,扩增iscR基因全长,经双酶切后与外源表达质粒pET28a连接,并利用电击转化法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通过阳性克隆子筛选,获得含有重组质粒pET28a-iscR的BL21重组菌株BL21-pET28a-iscR。以该重组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特定浓度的IPTG,诱导重组菌株中IscR蛋白表达,并采用0、0.5、1.0、1.5、2.0 mmol/L 5个H_(2)O_(2)终浓度对BL21-pET28a-iscR和转入空载质粒的对照菌株BL21-pET28a处理30 min,最后通过浓度梯度稀释点板试验,观察经不同H_(2)O_(2)浓度处理后细菌的菌落生长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菌株BL21-pET28a相比,在相同H_(2)O_(2)终浓度处理情况下,重组菌株BL21-pET28a-iscR的生长能力均较强,表明维氏气单胞菌来源的IscR蛋白可以异源表达并发挥功能,从而提高重组大肠杆菌的抗氧化应激能力。初步证明维氏气单胞菌IscR蛋白参与细菌响应氧化应激胁迫的调节,为后续进一步探究IscR蛋白参与病原菌环境适应和毒力等功能,并解析细菌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氏气单胞菌 iscr pET28a 过氧化氢
原文传递
70年来意大利文物保护修复领域发展简述——以中央高级文物保护修复研究院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詹长法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9年第4期1-4,共4页
意大利高级文物保护修复研究院(ISCR)成立于1939年,是集文物保护教育与科研于一体的研究机构。其第一任院长凯撒.布兰迪(Cesare Brandi)创立的文物修复理论在国际文物修复领域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意大利修复的3个主要部分的案例对ISCR工... 意大利高级文物保护修复研究院(ISCR)成立于1939年,是集文物保护教育与科研于一体的研究机构。其第一任院长凯撒.布兰迪(Cesare Brandi)创立的文物修复理论在国际文物修复领域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意大利修复的3个主要部分的案例对ISCR工作模式进行解读:建筑遗产的保护和修复,考古遗产保护和修复,博物馆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和修复。意大利在文物保护和修复方面的先进理念与高超技术,强调对历史材料和艺术内涵的尊重,尤其是后评估机制和预防性保护的策略,是当前加强文化建设与传承发展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cr 意大利 保护与修复
下载PDF
临床分离133株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和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凤平 陈清 +3 位作者 吴奎海 俞守义 王前 芮勇宇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8-22,26,共6页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及基因多态性。方法用WHONET5.4分析菌株药敏情况。PCR检测菌株I类整合酶、ISCR和ESBLs基因;ERIC-PCR检测基因型,SPSS分析其多态性。结果除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产ESBLs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不产ES...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及基因多态性。方法用WHONET5.4分析菌株药敏情况。PCR检测菌株I类整合酶、ISCR和ESBLs基因;ERIC-PCR检测基因型,SPSS分析其多态性。结果除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产ESBLs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不产ESBLs菌(P<0.005)。对I类整合酶、ISCR、blaTEM、blaSHV、blaCTX-M,88株产ESBLs株的阳性率分别为59.1%、43.2%、69.3%、4.5%、45.5%;45株不产ESBLs株的阳性率分别为40.0%、15.6%、22.2%、4.4%、6.7%。根据指纹图谱把133株肺炎克雷伯菌分为126种,经SPSS系统聚类分析,归为20个大类。结论南方医院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是CTX-M基因型,整合子和ISCR可以共存;ERIC-PCR是一种效果较好的基因分型方法,该院肺炎克雷伯菌呈散发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整合子 iscr ESBLS ERIC-PCR
原文传递
原位化学还原技术在氯代烃污染场地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峰 《上海化工》 CAS 2015年第10期16-18,共3页
上海某机械制造场地的浅层地下水受到了氯代烃的污染,主要污染物为三氯乙烷、二氯乙烷、二氯乙烯及氯乙烯。采用原位化学还原(ISCR)技术,以复配型专利药剂EHC为还原剂,以直接推进高压注射为药剂原位注射方式进行了场地的地下水污染修复... 上海某机械制造场地的浅层地下水受到了氯代烃的污染,主要污染物为三氯乙烷、二氯乙烷、二氯乙烯及氯乙烯。采用原位化学还原(ISCR)技术,以复配型专利药剂EHC为还原剂,以直接推进高压注射为药剂原位注射方式进行了场地的地下水污染修复。修复监测结果表明,ISCR修复技术能通过化学还原剂的还原脱氯作用有效去除地下水中的氯代烃污染物;EHC还原剂时效性较长,能在注射完成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进行脱氯反应,逐步降低地下水中氯代烃污染物的质量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修复 氯代烃 原位化学还原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传播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林琳 申洁心 +1 位作者 肖晓光 王晶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555-557,560,共4页
目的研究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2013-2014年期间收集的68株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药敏结果、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及传播机制。方法采用WHONET 5.6软件分析菌株耐药情况;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KPC、IMP、VIM、ISCR1及I... 目的研究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2013-2014年期间收集的68株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药敏结果、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及传播机制。方法采用WHONET 5.6软件分析菌株耐药情况;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KPC、IMP、VIM、ISCR1及ISCR1可变区;ERIC-PCR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2014年与2013年相比较,各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差异虽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均有所升高,升高率大部分约为20%;68株CRE中,KPC阳性16株,占23.5%,IMP阳性2株,占2.9%,VIM阳性17株,占25.0%,ISCR1阳性37株,占54.4%,ISCR1可变区阳性21株,占30.9%;ERIC-PCR将45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菌分为4个型别(A^D):A型占64.5%,B型占13.3%,C型占8.9%,D型占13.3%;23株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分为3个型别(A^C):A型占60.9%,B型占30.4%,C型占8.7%。结论 ISCR1是耐药基因分子间水平传播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 基因 插入序列共同区域
原文传递
插入序列共同区元件:细菌中新出现的一种基因捕获系统 被引量:6
10
作者 邓玉婷 曾振灵 +1 位作者 刘健华 陈杖榴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87-993,共7页
插入序列共同区(Insertion sequence common region,ISCR)元件是一类在结构和功能上与IS91家族相似的特殊插入序列,特点是缺少了末端反向重复序列(Inverted repeats,IRs),在插入位点不产生直接重复序列,并通过滚环式(Rolling circle,RC... 插入序列共同区(Insertion sequence common region,ISCR)元件是一类在结构和功能上与IS91家族相似的特殊插入序列,特点是缺少了末端反向重复序列(Inverted repeats,IRs),在插入位点不产生直接重复序列,并通过滚环式(Rolling circle,RC)进行转座。ISCR元件作为一种新的基因捕获系统,它可以移动邻近的任何DNA序列,为耐药基因在不同种属细菌间水平传播提供了高效的媒介。世界各地多种革兰氏阴性病原菌中已发现有19种ISCR元件,大部分ISCR元件同时携带了多种耐药基因,提示ISCR有可能会造成细菌多重耐药性的快速传播。本文就ISCR结构特征、类型、移动方式、起源及进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cr 细菌 耐药基因 水平传播
原文传递
赤泥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模拟烟气中微量氨的脱除性能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超 李长明 +5 位作者 皇甫林 李萍 杨运泉 高士秋 余剑 许光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56-1064,共9页
以赤泥固废为原料,采用酸解-碱沉淀法制备了赤泥粉体催化剂,并提出一种将催化剂直接喷入SNCR尾气中的除氨工艺,考察了催化剂加入点温度、空速、NH_3浓度及水蒸气对氨去除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该催化过程具有很高的活性和N_2的选择性,45... 以赤泥固废为原料,采用酸解-碱沉淀法制备了赤泥粉体催化剂,并提出一种将催化剂直接喷入SNCR尾气中的除氨工艺,考察了催化剂加入点温度、空速、NH_3浓度及水蒸气对氨去除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该催化过程具有很高的活性和N_2的选择性,450℃以上NH_3的转化率可达100%,同时在400~500℃间,N2的选择性高于80%,达到了很好的除氨效果;在500℃,空速为3×10~6~6×10~6h^(-1)之间时,出口NH_3浓度均为0;此工艺对于逃逸NH_3浓度的适用性较强,入口[NH_3]=50×10^(-6)~1000×10^(-6)mol/L范围内均可完全脱除,且具有一定的抗水能力。通过一系列表征发现,该种方法制备的赤泥催化剂不仅消除了原始固废的强碱性,还提高了其表面酸性,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孔容和丰富的表面微观结构,使NH_3的吸附及活化反应能力大大增加;该催化剂过程遵循iSCR机理,在400~500℃温度区间主要发生NH_3-SCO反应,低于400℃主要发生NH_3-SCR反应,粉体催化剂通过NH_3-SCR和NH_3-SCO协同反应达到了去除尾气中微量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逃逸 废物处理 赤泥 催化剂 模拟 内部催化氧化
下载PDF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凤平 陈清 +3 位作者 吴奎海 俞守义 王前 芮勇宇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0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和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PCR检测大肠埃希菌的I类整合酶、插入序列共同区(ISCR/orf51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以肠杆菌科间的重复序列(ERIC)为引物进行基因扩增,SPSS13.0分析...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和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PCR检测大肠埃希菌的I类整合酶、插入序列共同区(ISCR/orf51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以肠杆菌科间的重复序列(ERIC)为引物进行基因扩增,SPSS13.0分析其遗传多态性。结果102株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中,I类整合酶阳性菌有59株(57.8%),orf513阳性菌有6株(5.9%),ESBLs中的TEM型有91株(89.2%),SHV型有0株,CTX-M型有35株(34.3%)。根据指纹图谱,可以把102株大肠埃希菌基因型分为82种,经SPSS系统聚类分析,可归为17个大类。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整合酶阳性率较高;整合子和ISCR可以共存;ERIC-PCR是一种效果较好的基因分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整合子 插入序列共同区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肠杆菌科间的重复序列-PCR
原文传递
场地含水层氯代烃污染物自然衰减机制与纳米铁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3
作者 陈梦舫 骆永明 +4 位作者 宋静 李春平 吴春发 韦婧 罗飞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1年第3期85-89,共5页
综述了国际上典型工业场地有机溶剂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自然衰减机制及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从抽出—处理发展到治理污染源区和污染羽的纳米铁技术,涌现出一大批较为成熟的联合化学与微生物修复技术,其中潜... 综述了国际上典型工业场地有机溶剂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自然衰减机制及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从抽出—处理发展到治理污染源区和污染羽的纳米铁技术,涌现出一大批较为成熟的联合化学与微生物修复技术,其中潜力较大的有治理污染羽的渗透反应墙、原位化学氧化、原位化学还原、微生物强化降解及基于监测的自然衰减等。文章特别对原位纳米铁处理地下水中挥发性氯代烃的化学机理及环境风险作了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代烃 非饱和带 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原位化学还原 纳米铁
下载PDF
计及LCC-HVDC交直流系统静态电压稳定的综合短路比强度指标 被引量:16
14
作者 肖浩 李银红 +1 位作者 段献忠 Aniruddha M.Gole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4008-4017,共10页
针对过往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交直流系统的强度指标缺乏严密理论基础的问题,该文研究计及LCC-HVDC交直流系统静态电压稳定的强度指标定义方法。首先,定... 针对过往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交直流系统的强度指标缺乏严密理论基础的问题,该文研究计及LCC-HVDC交直流系统静态电压稳定的强度指标定义方法。首先,定量分析单馈入LCC-HVDC系统不同控制方式对交直流系统静态电压稳定的影响。其次,提出一种能够衡量交直流系统电压稳定裕度的综合短路比(integrated short circuit ratio,ISCR)强度指标。该指标考虑了交直流系统的实际潮流信息,能够同时应用于交直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运行阶段;兼顾了LCC-HVDC系统的直流功率–电压动态特性,能够研究控制方式差异性对其影响;同时,基于静态电压稳定极限定义的临界综合短路比(critical integrated short circuit ratio,CISCR)指标取值恒为1,因而能够刻画互联交流电网对直流系统的临界电压支撑强度。最后,考虑额定运行工况和负荷动态变化过程的算例分析结果,及不同强度指标的对比分析,均表明了采用ISCR和CISCR指标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 静态电压稳定 交流系统强度 综合短路比 临界综合短路比
下载PDF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和传播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郑芬 程灿灿 芮勇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10-1512,共3页
目的:了解我院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和传播机制。方法:利用PCR、RFLP分型和测序技术对临床分离的77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整合子I、ISCR1和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研究,并利用ERIC-PCR研究其传播机制。结果:77株菌中58株(75%)整... 目的:了解我院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和传播机制。方法:利用PCR、RFLP分型和测序技术对临床分离的77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整合子I、ISCR1和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研究,并利用ERIC-PCR研究其传播机制。结果:77株菌中58株(75%)整合酶I阳性,50株(65%)整合子I阳性;48株(62%)ISCR1阳性,45株(58%)ISCR1携带qnrA1和ampR耐药基因盒;8株检出复杂性整合子I;1株检出NDM-1基因,62株(80%)检出OXA-23-like基因,4株(5%)检出OXA-58-like,OXA-51-like基因100%携带,未检出KPC和OXA-24-like基因。ERIC-PCR聚类分析60%的相似水平上被聚为16个类群。结论:整合子I、ISCR1和OXA类酶在鲍曼不动杆菌介导多重耐药方面有重要作用,ERIC-PCR是进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同源性分析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整合子 iscr1 碳青霉烯酶 ERIC-PCR
下载PDF
基因捕获元件int1和ISCR1在临床菌株中的分布及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霞 袁敏 +3 位作者 李桂喜 陈燕 禹惠兰 李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46-652,共7页
目的研究临床多种细菌中的Ⅰ型整合酶编码基因int1和ISCR1的分布情况,探究其与细菌多药耐药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2012年河北省某医院临床菌株,应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和16SrDNA序列分析进行种属鉴定,利用PCR... 目的研究临床多种细菌中的Ⅰ型整合酶编码基因int1和ISCR1的分布情况,探究其与细菌多药耐药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2012年河北省某医院临床菌株,应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和16SrDNA序列分析进行种属鉴定,利用PCR方法进行int1基因和ISCR1筛查;两种可移动元件的携带情况和菌株的多药耐药表型之间的关系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计算。结果共收集临床菌株372株,包括325株革兰氏阴性菌和47株革兰氏阳性菌;int1基因和ISCR1在22种(属)175株和18种(属)90株革兰氏阴性细菌中检出,同时在17种(属)71株革兰氏阴性细菌中检出,革兰氏阳性细菌int1基因和ISCR1检测均为阴性;通过对数据分层对比,统计分析发现,在int1基因不存在时,ISCR1的存在与否与菌株是否为多药耐药的关系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存在亦能介导更广泛种类药物耐受,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int1基因存在时,ISCR1的存在能介导更广泛种类药物耐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在ISCR1不存在时,int1基因的存在与否与菌株是否多药耐药的关系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存在亦能介导更广泛种类药物耐受,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ISCR1存在的情况下,上述两种关系不明显。结论基因捕获元件int1基因及ISCR1在革兰氏阴性临床菌株中分布广泛,并与细菌的多重耐药、泛耐药明显相关,特别是ISCR1;应加强可移动元件int1基因或ISCR1流行状况的监测,为其在耐药基因捕获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和控制多药耐药细菌在临床散播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1基因 iscr1 复合型Ⅰ型整合子 多药耐药
下载PDF
非O1、非O139型霍乱弧菌中首次发现PER-1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景勇 倪语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38-341,共4页
目的明确非O1、非O139型霍乱弧菌中ESBL的基因型及其遗传背景,以探讨该耐药基因传播的机制。方法通过表型确证试验确定细菌是否产生ESBL,通过接合试验了解ESBL是否由质粒介导,通过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确定ESBL的基因型,通过反向PCR和序列... 目的明确非O1、非O139型霍乱弧菌中ESBL的基因型及其遗传背景,以探讨该耐药基因传播的机制。方法通过表型确证试验确定细菌是否产生ESBL,通过接合试验了解ESBL是否由质粒介导,通过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确定ESBL的基因型,通过反向PCR和序列分析了解ESBL基因两侧的结构。结果 ESBL表型确证试验确认菌株RJ354为产ESBL菌株,接合试验证实ESBL基因位于可接合质粒上,PCR、反向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确定其基因型为blaPER-1,该基因上游序列为ORF513,下游为gst-like基因。结论本研究国际上首次在从非O1、非O139型霍乱弧菌中检出了PER-1型ESBL,而且首次发现该酶基因与一种新的基因元件ISCR1相连,后者可能介导前者的水平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O1 非O139型霍乱弧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PER-1 iscr1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整合子Ⅰ和ISCR1分布及ERIC-PCR分型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静静 吴奎海 芮勇宇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4期640-643,共4页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整合子Ⅰ和ISCR1的分布情况,并对其进行基因分型。方法分离临床234株铜绿假单胞菌,用WHONET5.4分析菌株药敏情况,PCR检测整合酶Ⅰ、整合子Ⅰ、ISCR1以及ISCR1携带的耐药基因。ERIC-PCR进行基因分型。结...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整合子Ⅰ和ISCR1的分布情况,并对其进行基因分型。方法分离临床234株铜绿假单胞菌,用WHONET5.4分析菌株药敏情况,PCR检测整合酶Ⅰ、整合子Ⅰ、ISCR1以及ISCR1携带的耐药基因。ERIC-PCR进行基因分型。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氯霉素、头孢唑啉、米诺环素、氨苄西林/舒巴坦高度耐药,对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较敏感,118株整合酶Ⅰ阳性,95株Ⅰ类整合子可变区阳性,3株ISCR1和ISCRI携带的耐药基因阳性。118株整合酶Ⅰ阳性铜绿假单胞菌分为89个基因型。结论Ⅰ类整合子广泛存在于铜绿假单胞菌中,ISCRI携带率较低,ERIC-PCR可用于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基因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整合子 iscr1 ERIC-PCR
下载PDF
IS91的遗传特点及其与细菌耐药关系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熊在坤 陈如才 +1 位作者 赵彩冰 王鹏飞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7-733,共7页
细菌抗生素耐药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严峻问题,携带耐药基因的可移动遗传元件(mobile genetic elements,MGEs)在同种或不同种细菌之间的快速传播加速了耐药性的形成,这给临床治疗细菌感染带来了巨大挑战。插入序列(insertion sequence,... 细菌抗生素耐药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严峻问题,携带耐药基因的可移动遗传元件(mobile genetic elements,MGEs)在同种或不同种细菌之间的快速传播加速了耐药性的形成,这给临床治疗细菌感染带来了巨大挑战。插入序列(insertion sequence,IS)是最简单的MGE,其编码一个转座酶基因且它的两侧存在反向末端重复序列。IS91家族是目前已知的26种插入序列家族成员之一,其名下现有34名家族成员。近期研究表明,IS91家族的许多成员与抗生素耐药性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将从IS91家族的发现、遗传特征、IS91与插入序列共同区(ISCR)的异同以及其与耐药和毒力基因传播的关系等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未来细菌耐药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 插入元件 IS91家族 插入序列共同区(iscr)
原文传递
整合子相关元件多重PCR检测技术建立及其在弧菌中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旭 马立才 +3 位作者 赵姝 李健 王元 房文红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4-821,共8页
为了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1类整合子、4类超级整合子和1型插入序列共同区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根据Gen Bank中1类整合子整合酶基因int1、4类超级整合子整合酶基因intSXT和1型插入序列共同区转座酶基因ISCR1的序列,应用Primer Plex 2.61设计... 为了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1类整合子、4类超级整合子和1型插入序列共同区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根据Gen Bank中1类整合子整合酶基因int1、4类超级整合子整合酶基因intSXT和1型插入序列共同区转座酶基因ISCR1的序列,应用Primer Plex 2.61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改变引物浓度和退火温度对多重PCR体系进行了优化。此后,评价了所建立多重PCR体系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并应用于222株海水养殖源弧菌中3种整合子相关元件的检测。结果显示,设计的3对引物能分别单独且特异性地扩增出569 bp、430 bp和651 bp的目的条带;当int1、intSXT和ISCR13对引物(10 pmol/μL)的体积依次为0.3μL、0.6μL和0.6μL,退火温度为50℃时,多重PCR体系能特异性地扩增出3个条带清晰、区分度良好的目的条带,方法的灵敏度达到0.02 ng/μL弧菌基因组模板DNA;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222株临床分离弧菌进行3种整合子元件检测得到的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单引物检测结果一致。从上述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该多重PCR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检测Int1、SXT和ISCR1,适用于整合子相关元件流行监测及整合子相关的耐药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整合子 SXT iscr1 弧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