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动元件ISEcp1介导bla_(CTX-M)转座机制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东 张倩 +2 位作者 王倩薇 毛英格 王丽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26期3436-3439,共4页
目的探索ISEcp1转座单元的类型及其转座机制。方法采用BLAST比对分析GenBank库中ISEcp1及其下游blaCTX-M所处的基因环境。通过ResFinder预测耐药基因,BLASTN/BLASTP等对ORF和假基因进行核实与信息完善,并利用ISfinder对移动元件进行精... 目的探索ISEcp1转座单元的类型及其转座机制。方法采用BLAST比对分析GenBank库中ISEcp1及其下游blaCTX-M所处的基因环境。通过ResFinder预测耐药基因,BLASTN/BLASTP等对ORF和假基因进行核实与信息完善,并利用ISfinder对移动元件进行精细注释,最后运用Inkscape 0.48.1绘图。结果blaCTX-M常位于移动元件ISEcp1下游,二者可形成完整的转座单元,该转座单元主要可分为6类,即:ISEcp1-blaCTX-M-Δorf477转座单元、ISEcp1-blaCTX-M-IS903-ΔiroN转座单元、ISEcp1-blaCTX-M转座单元、ISEcp1-blaCTX-M-orf3转座单元、ISEcp1-blaCTX-M-orfX转座单元和ISEcp1-blaCTX-M-ΔIS26-orf222转座单元。ISEcp1中的P1为强启动子,调控下游blaCTX-M的表达。结论 ISEcp1可通过捕获不同的基因形成相应的转座单元,这些转座单元在blaCTX-M的传播和表达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 ecp1 BLA CTX-M 转座单元 P1 表达
下载PDF
全厂失去电源对核电站的影响和控制策略分析
2
作者 原伟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 2015年第3期177-178,共2页
全厂失电在核电站整个寿期内有可能发生,文章围绕事故规程ECP1展开分析讨论,并主要分析了事故规程的主要体系,概述了ECP1事故规程的内容,全厂失去电源对核电站三道屏障造成的危险,并重点阐述了全厂失电的主要控制策略。
关键词 全厂失去电源 事故运行规程 ecp1
下载PDF
致病大肠杆菌噬菌体EcP1的生物学特性及对脓毒症腹膜炎疗效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邬锦 周静茹 +5 位作者 张旭华 杨芳 李琴 梁美婷 田婷婷 倪萍 《医学动物防制》 2021年第11期1078-1080,1085,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一株致病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噬菌体EcP1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致病大肠杆菌所致脓毒症腹膜炎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从当地三甲医院污水中筛选纯化获得一株致病大肠杆菌噬菌体。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形... 目的探讨一株致病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噬菌体EcP1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致病大肠杆菌所致脓毒症腹膜炎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从当地三甲医院污水中筛选纯化获得一株致病大肠杆菌噬菌体。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实验室测定最佳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及一步生长曲线。使用EcP1治疗致病大肠杆菌所致脓毒症腹膜炎小鼠模型,评估治疗效果。结果透射电镜显示EcP1为肌尾噬菌体,头部呈二十面体,全长约188 nm,尾部长约116 nm,宽约24 nm。MOI为0.1,一步生长曲线显示潜伏期约为20 min,爆发期约为40 min,爆发量约为136。噬菌体单独注射于小鼠未出现不良反应。72 h噬菌体治疗组小鼠存活数量由对照组的0只提高至治疗组的16只(χ^(2)=26.67,P<0.01);噬菌体治疗组小鼠12 h内血液中未检出细菌,对照组菌量达到(1.24±0.43)×10^(5)CFU/ml(t=-6.24,P<0.01);噬菌体治疗组腹腔冲洗液的含菌量低于对照组腹腔冲洗液(t=-4.782,P<0.01)。结论EcP1为裂解性噬菌体,潜伏期较短,裂解能力较强,治疗由致病大肠杆菌所致的脓毒症腹膜炎安全、有效,可作为替代抗生素的生物制剂用于治疗致病大肠杆菌所致的感染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大肠杆菌 脓毒症腹膜炎 噬菌体ecp1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