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IPv6过渡技术综述 被引量:79
1
作者 王晓峰 吴建平 崔勇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5-395,共11页
IPv6融合和涵盖了多种先进的网络技术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已经成为下一代互联网中的主流网络层协议.一种新的协议从诞生到广泛应用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对于当前Internet上广泛存在的IPv4用户群、FG应用与设备,IPv6的部署不得不考虑如何... IPv6融合和涵盖了多种先进的网络技术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已经成为下一代互联网中的主流网络层协议.一种新的协议从诞生到广泛应用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对于当前Internet上广泛存在的IPv4用户群、FG应用与设备,IPv6的部署不得不考虑如何实现IPv4到IPv6的平滑过渡.本文介绍了互联网IPv6过渡的技术背景,并分别讨论了三类过渡技术基于IPv4的IPv6网络互连、IPv4/v6透明互通和基于IPv6的IPv4网络互连的过渡技术,对每一类过渡技术中的各个主要过渡技术,详细分析了其工作机制、适用范围安全性以及优点,剖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各种过渡技术进行了综合对比.本文针对我国建设大规模纯IPv6骨干网CNGI情况,讨论了基于IPv6的IPv4网络互连过渡技术.最后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过渡机制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一代互联网 ipv6 ipv4 过渡
下载PDF
IPv4向IPv6过渡技术综述 被引量:45
2
作者 马严 赵晓宇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共5页
如何渐进的、无伤害的由IPv4过渡到IPv6是当前Internet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就现存的过渡策略做了介绍和比较.
关键词 ipv4 ipv6 过渡机制 双协议栈 协议转换 隧道
下载PDF
IPv6过渡机制:研究综述、评价指标与部署考虑 被引量:46
3
作者 葛敬国 弭伟 吴玉磊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96-912,共17页
随着IPv4地址资源逐渐耗尽,IPv4向IPv6的全面过渡更加紧迫.现有过渡机制在大规模部署中仍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缺少统一的评价指标,如何选择合适的过渡方案成为难题.研究并总结了ISP网络中潜在的IPv6过渡场景及典型的过渡机制;提... 随着IPv4地址资源逐渐耗尽,IPv4向IPv6的全面过渡更加紧迫.现有过渡机制在大规模部署中仍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缺少统一的评价指标,如何选择合适的过渡方案成为难题.研究并总结了ISP网络中潜在的IPv6过渡场景及典型的过渡机制;提出统一的评价指标,在功能、应用、性能、部署以及安全方面对IPv6过渡机制进行评价比较;依据评价指标,提出ISP网络中核心网和接入网IPv6过渡部署的策略.最后,结合软件定义网络,提出基于SDN架构的IPv6过渡部署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过渡 评价指标 部署 软件定义网络
下载PDF
IPv4/IPv6过渡机制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23
4
作者 罗万明 阎保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5期146-148,205,共4页
IPv6是面向下一代因特网的IP协议。与IPv4相比,IPv6有许多优点,例如提供更大的地址空间,提供路由聚集和即插即用等自动配置功能,因而提高了因特网的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性能。在因特网全部采用IPv6之前,显然会存在一个需要v4和v6共存和... IPv6是面向下一代因特网的IP协议。与IPv4相比,IPv6有许多优点,例如提供更大的地址空间,提供路由聚集和即插即用等自动配置功能,因而提高了因特网的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性能。在因特网全部采用IPv6之前,显然会存在一个需要v4和v6共存和相互通信的过渡期。在过渡期间,必须要有一整套强有力的、灵活的v4到v6过渡机制。该文对目前各种过渡机制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能使IPv4和IPv6直接互通的转换器NAT-PT,给出了设计的总体方案和实现过程,并在实际的网络环境下进行了测试,证明了文章实现的转换器是可行和实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 过渡机制 转换器
下载PDF
IPv6安全脆弱性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振强 赵晓宇 马严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9-112,共4页
IPv6作为可控、可信、可扩展的下一代网络核心协议已经从试验阶段走向实际应用。普遍认为IPv6因有IPSec而比IPv4更安全,但IPv6网络在实际部署中往往没有实施IPSec。IPv6协议在没有IPSec时的安全性,特别是过渡时期和IPv6协议自身的安全... IPv6作为可控、可信、可扩展的下一代网络核心协议已经从试验阶段走向实际应用。普遍认为IPv6因有IPSec而比IPv4更安全,但IPv6网络在实际部署中往往没有实施IPSec。IPv6协议在没有IPSec时的安全性,特别是过渡时期和IPv6协议自身的安全性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主要研究了IPv6在没有IPSec时的安全性。首先对IPv6网络中的攻击和安全问题进行了分类和概述,然后分两部分重点讨论了过渡时期的安全性和IPv6特有的安全性,并给出了一些攻击和漏洞的防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 安全性 过渡技术 下一代网络
下载PDF
IPv6过渡技术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仝亚鹏 李振强 魏冰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2-60,共9页
本文对正在IETF进行热烈讨论的6rd、DS-lite、A+P、NAT64、PNAT、IVI等最新IPv6过渡技术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比较。
关键词 ipv6 过渡 隧道 翻译
下载PDF
面向NAT用户的IPv6隧道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吴贤国 刘敏 李忠诚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共9页
目前只有Teredo协议是专为NAT用户设计的一种IPv6隧道技术.但是,该协议不能为用户分配固定的IPv6地址,不支持对称类型的NAT用户,并且不能有效防御源地址欺骗攻击.针对这些不足,文章基于客户端-服务器隧道模式和服务器的有状态特性,提出... 目前只有Teredo协议是专为NAT用户设计的一种IPv6隧道技术.但是,该协议不能为用户分配固定的IPv6地址,不支持对称类型的NAT用户,并且不能有效防御源地址欺骗攻击.针对这些不足,文章基于客户端-服务器隧道模式和服务器的有状态特性,提出一种新的IPv6隧道技术Silkroad.Silkroad协议在网络中引入隧道服务器,负责为NAT用户分配IPv6地址,然后作为中继器转发用户和IPv6网络之间的数据流.针对客户端-服务器隧道模式的不足,对NAT用户之间的通信进行优化,有效降低了通信开销.Silkroad协议支持所有类型的NAT用户和IPv6网络进行互连,能为用户分配固定不变的IPv6地址,并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 过渡 NAT 隧道 Teredo
下载PDF
4over6:基于非显式隧道的IPv4跨越IPv6互联机制 被引量:13
8
作者 吴建平 李星 +2 位作者 崔勇 徐恪 王晓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54-458,共5页
IPv6骨干网正在逐步建成并走向实用,纯IPv6的骨干网(如中国下一代互联网:CNG I)已经出现,而已有的大量互联网应用和服务仍存在于IPv4网络中,因此出现了大规模复杂IPv4网络通过IPv6骨干网互联的需求,然而目前没有满足这种需求的过渡机制... IPv6骨干网正在逐步建成并走向实用,纯IPv6的骨干网(如中国下一代互联网:CNG I)已经出现,而已有的大量互联网应用和服务仍存在于IPv4网络中,因此出现了大规模复杂IPv4网络通过IPv6骨干网互联的需求,然而目前没有满足这种需求的过渡机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Pv6的IPv4网络互联过渡机制框架,对4over6过渡机制框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通过原型系统实现,对4over6机制框架进行了原理和功能验证测试.为减小路由开销,提出了ISP独立部署方案,增强了4over6机制框架的可实施性.4over6过渡机制框架具备对网络和端系统透明性、轻型和可自适应动态选路特性,网络管理维护负担小,可适应于大规模、复杂的网络互联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ver6 n6 ipv4 过渡 互联网
下载PDF
校园网IPv4到IPv6过渡技术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申健 朱婧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5-148,共4页
IPv4因其固有缺陷已不能满足网络服务和应用的不断普及和发展,由IPv4向IPv6过渡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针对IPv4和IPv6在互联网发展阶段必定长期共存的实际情况,分析了IPv4的局限性及其在地址资源、服务质量、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 IPv4因其固有缺陷已不能满足网络服务和应用的不断普及和发展,由IPv4向IPv6过渡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针对IPv4和IPv6在互联网发展阶段必定长期共存的实际情况,分析了IPv4的局限性及其在地址资源、服务质量、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介绍了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技术等三种过渡技术,讨论了各种技术的适用范围和工作机制。结合校园网网络实际环境,考虑到原有IPv4网络的复杂性、多样性、现实性和过渡过程必须平稳、安全、可靠的原则,利用过渡技术选择了一种适合校园网的IPv4到IPv6过渡解决方案,从而高效合理地利用了现有校园网资源、降低了成本投入。实际应用证明,达到了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网 ipv4 ipv6 过渡技术 解决方案
下载PDF
基于IPv6过渡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瑾 吴启山 《通信技术》 2008年第9期142-144,共3页
整个网络从IPv4过渡到IPv6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所以两种网络将在今后长期共存。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也将面临这种情况,所以研究基于IPv4向IPv6的过渡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文中主要研究IPv4向IPv6过渡的技术,... 整个网络从IPv4过渡到IPv6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所以两种网络将在今后长期共存。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也将面临这种情况,所以研究基于IPv4向IPv6的过渡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文中主要研究IPv4向IPv6过渡的技术,并分析了双栈协议、隧道技术、地址/协议翻译技术这三种常用的过渡机制。结合目前校园网建设的现状,阐述了IPv6过渡技术在校园网改造的不同时期的应用现状,并提出过渡策略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 过渡技术 校园网 隧道技术
原文传递
基于IPv6的校园网升级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罗辉琼 聂瑞华 郑凯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0年第3期132-135,139,共5页
针对华南师范大学校园网IPv6技术升级进行研究。分析对比了IPv4和IPv6技术及IPv4向IPv6过渡的转换机制。在对华南师范大学校园网的网络现状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校园网IPv6整体升级方案及纯IPv6子网建设方案,其中包括有校园网升... 针对华南师范大学校园网IPv6技术升级进行研究。分析对比了IPv4和IPv6技术及IPv4向IPv6过渡的转换机制。在对华南师范大学校园网的网络现状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校园网IPv6整体升级方案及纯IPv6子网建设方案,其中包括有校园网升级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大学城校区纯IPv6子网建设、三校区IPv6地址规划I、Pv6路由设计、接入主干网设计等,并进行了相关的部署实施,实现了华南师范大学校园网从IPv4到IPv6的平滑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4 ipv6 升级 部署 过渡
下载PDF
基于隧道技术的IPv6迁移策略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杜根远 邱颖豫 《中国有线电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0-24,共5页
介绍IPv4向IPv6平滑迁移的几种方案及实现的工作原理 ,着重探讨隧道技术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隧道 ipv6 迁移策略 双协议栈
下载PDF
基于SNORT的IPv6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振强 徐一元 马严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2-36,共5页
本文探讨了实现IPv6入侵检测系统的关键技术——规则构造和解析、IPv6包结构解析、IPv6快速规则匹配、IPv6分段重组、对过渡技术的支持、兼容IPv4等,并以SNORT的最新版本V2.2为基础实现了一个支持IPv4、IPv6和过渡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 本文探讨了实现IPv6入侵检测系统的关键技术——规则构造和解析、IPv6包结构解析、IPv6快速规则匹配、IPv6分段重组、对过渡技术的支持、兼容IPv4等,并以SNORT的最新版本V2.2为基础实现了一个支持IPv4、IPv6和过渡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通过测试,该入侵检测系统能够检测出各种常见的IPv6入侵行为,在最小包长情况下能达到百兆比特每秒线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检测系统 ipv6 SNORT 过渡技术 快速匹配算法 结构解析 ipv4 规则匹配 最新版本 通过测试
下载PDF
IPv6网络安全威胁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连成 郭毅 《信息通信技术》 2019年第6期7-14,共8页
IPv6是全球公认的下一代互联网商业解决方案,当前世界各国IPv6网络的部署日益广泛。IPv6作为新一代网络协议,在部署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文章介绍和分析IPv6地址、报头、ICMPv6、邻居发现协议、地址自动配置和过渡机制... IPv6是全球公认的下一代互联网商业解决方案,当前世界各国IPv6网络的部署日益广泛。IPv6作为新一代网络协议,在部署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文章介绍和分析IPv6地址、报头、ICMPv6、邻居发现协议、地址自动配置和过渡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信息泄露、拒绝服务、重定向、网络欺骗等主要安全威胁,并给出相应的IPv6网络研究现状及防护建议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网络 ipv6部署 邻居发现 ipv6过渡 安全威胁 安全防护
下载PDF
IPv6-IPv4隧道技术的研究及互连方案实现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润知 赵红领 谭同德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76-79,共4页
介绍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包括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和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NAT-PT)技术,并对隧道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当前的网络环境,在不增加双栈网络设备的前提下,采用双网卡主机模拟双栈网络设备的功能,设计2种有代表性的利... 介绍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包括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和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NAT-PT)技术,并对隧道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当前的网络环境,在不增加双栈网络设备的前提下,采用双网卡主机模拟双栈网络设备的功能,设计2种有代表性的利用隧道技术完成IPv4/IPv6网络互联的方案,分别实现了IPv4网络主机通过隧道访问IPv6网络以及2个纯IPv6网络通过隧道跨IPv4网络实现互联.最后给出了隧道配置步骤及详细的配置命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 过渡技术 隧道 双网卡主机
下载PDF
IPv4/IPv6互通技术 被引量:9
16
作者 孙红兵 石晶林 钟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6期20-23,35,共5页
IPv4向IPv6过渡的基本技术包括双协议栈、隧道技术和NAT-PT技术。基于这三种技术派生出多种互通和转换机制。这些机制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现IPv4海洋中的IPv6节点之间的通信;一类是IPv6小岛与Ipv4海洋之间的通信。该文对这些实现机制进行... IPv4向IPv6过渡的基本技术包括双协议栈、隧道技术和NAT-PT技术。基于这三种技术派生出多种互通和转换机制。这些机制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现IPv4海洋中的IPv6节点之间的通信;一类是IPv6小岛与Ipv4海洋之间的通信。该文对这些实现机制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通技术 通信协议 ipv4协议 ipv6协议 隧道技术 网络协议
下载PDF
一个加强的NAT-PT模型(英文) 被引量:7
17
作者 曾立安 程朝辉 凌力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037-2044,共8页
NAT-P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 protocol translation)允许IPv6节点与IPv4节点之间进行通信.NAPT-PT则通过一定的映射方法以充分复用注册地址的所有端口,应用NAPT-PT模型,每个注册V4地址最多可建立63K从V6节点到V4节点的TCP会话... NAT-P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 protocol translation)允许IPv6节点与IPv4节点之间进行通信.NAPT-PT则通过一定的映射方法以充分复用注册地址的所有端口,应用NAPT-PT模型,每个注册V4地址最多可建立63K从V6节点到V4节点的TCP会话和UDP会话.然而,对于从V4节点到V6节点的会话,每个注册IP地址只能映射到一个V6地址.当地址池中的地址耗尽时,V4节点不能再访问其他V6节点.ENAT-PT (enhanced NAT-PT)模型是对NAT-PT的改进.其主要思想是同时使用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来识别一个会话.ENAT-PT模型可通过一个注册地址同时建立大量从V4节点到V6节点的会话,在实际应用中对解决IPv4地址短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AT-PT ipv6过渡技术 NAT-PT NAPT
下载PDF
IPv6过渡研究综述 被引量:14
18
作者 毕军 王优 冷晓翔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22,共11页
IPv6已被确定为下一代互联网所使用的协议,现有网络向IPv6网络的过渡问题正成为研究热点。由于现有使用IPv4的互联网规模已经十分庞大,如何保护现有投资,使网络平稳过渡到IPv6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对IPv6过渡中的研究问题进行了综... IPv6已被确定为下一代互联网所使用的协议,现有网络向IPv6网络的过渡问题正成为研究热点。由于现有使用IPv4的互联网规模已经十分庞大,如何保护现有投资,使网络平稳过渡到IPv6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对IPv6过渡中的研究问题进行了综述,总结了IPv6过渡中使用的基本技术,对不同过渡场景下IPv6过渡技术的选择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对过渡中的安全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分别从网络拓扑和协议层次角度对IPv6过渡进行了展望,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 ipv6 互联网
下载PDF
基于SDN架构的IPv6过渡技术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3
19
作者 孙琼 解冲锋 +2 位作者 赵慧玲 卢绪山 刘树成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21,共7页
重点研究了基于SDN的IPv6过渡技术,首次创新性地提出了在运营商网络中引入基于SDN的IPv6过渡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及实施优势、系统实现架构、关键技术及相关部署要求,该方案的提出对于运营商网络中基于SDN的IPv6过渡技术的引入具有重要... 重点研究了基于SDN的IPv6过渡技术,首次创新性地提出了在运营商网络中引入基于SDN的IPv6过渡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及实施优势、系统实现架构、关键技术及相关部署要求,该方案的提出对于运营商网络中基于SDN的IPv6过渡技术的引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网络 ipv6 过渡技术
下载PDF
IPv4/IPv6共存与过渡策略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国祥 《微计算机信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7X期89-90,15,共3页
INTERNET的飞速发展正成为其自身巨大成功的受害者。通过对双协议栈、NAT-PT技术的研究,在Linux系统上实现了IPv4与IPv6共存与过渡的策略,解决了地址空间、路由表等制约网络高速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关键词 ipv4 ipv6 NAT-PT 共存 过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