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OS宫腔镜与传统宫腔镜治疗宫内节育器嵌顿残留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1
作者 曲莉 郭西雨 +1 位作者 李蕊 张洁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581-583,共3页
目的比较HEOS宫腔镜与传统宫腔镜治疗宫内节育器嵌顿残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宫内节育器嵌顿残留患者4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HEOS宫腔镜组和传统宫腔镜组,每组23例。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目的比较HEOS宫腔镜与传统宫腔镜治疗宫内节育器嵌顿残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宫内节育器嵌顿残留患者4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HEOS宫腔镜组和传统宫腔镜组,每组23例。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膨宫液差值(术中膨宫液的入量与出量的差值)、取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HEOS宫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膨宫液差值分别为(24.20±10.12)min、(14.25±6.52)m L、(310.1±180.3)m L;传统宫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膨宫液差值分别为(28.52±12.43)min、(19.38±8.67)m L、(510.2±210.0)m L;HEOS宫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传统宫腔镜组(P<0.05),术中出血量和膨宫液差值显著少于传统宫腔镜组(P<0.05)。HEOS宫腔镜组患者取环成功率为100.00%(23/23),并发症发生率为4.35%(1/23);传统宫腔镜组患者取环成功率为78.26%(18/23),并发症发生率为43.48%(10/23);HEOS宫腔镜组患者取环成功率高于传统宫腔镜组(χ2=5.610,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宫腔镜组(χ2=9.678,P<0.05)。结论 HEOS宫腔镜治疗节育器嵌顿残留取环成功率高,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宫内节育器嵌顿 冷刀切除术
下载PDF
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与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2
2
作者 雷桃香 吕旺桂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21期105-107,111,共4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与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与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观察组实施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术后随访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月经量、并发症、复发及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阴道出血时间[(16.65±3.27)min、(2.04±0.35)d]均短于对照组[(25.92±3.24)min、(5.32±0.4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妊娠率分别为65.31%,高于对照组的3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与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均可获得确切效果,但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能够进一步缩短手术及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不孕症 宫腔镜 冷刀切除术 电切术 复发率 妊娠情况
下载PDF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与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 被引量:9
3
作者 温华英 何雪玲 罗雪娟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6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TCRP)与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P)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惠州市惠阳区中医院就诊的80例合并有异常子宫出血的E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TCRP)与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P)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惠州市惠阳区中医院就诊的80例合并有异常子宫出血的E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TCRP,研究组给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冷刀切除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变化、随访复发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4 d并发症发生率为1/40(2.50%),与对照组的8/40(20.00%)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1 d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后,研究组和对照组不同时间点的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不同时间点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都随访1年,研究组的复发率为1/40(2.50%),与对照组的8/40(20.00%)相比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TCRP,冷刀切除术治疗EP效果更好,可有效保护患者子宫内膜,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较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切除术 宫腔镜 冷刀切除术 异常子宫出血 子宫内膜息肉
下载PDF
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秦燕 何芳 南方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7期642-645,共4页
目的探究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宫腔镜下电... 目的探究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子宫螺旋动脉血流状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月经情况[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不良反应、预后状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阴道出血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重复测量显示,2组患者RI在时间、组间、交互作用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PI在时间及交互作用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2组患者术后1个月RI、PI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重复测量显示,2组患者PBAC评分的时间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PBAC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但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PBAC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75%,低于对照组的3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的妊娠率更高,术后12个月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有效改善子宫螺旋动脉血流,促进月经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 冷刀切除术 电切术 疗效
下载PDF
两种宫腔镜冷刀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谭琳 周静 邱乐乐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观察两种宫腔镜冷刀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宫腔镜下冷刀手术治疗的110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5例采用免扩宫宫腔镜冷刀系统(灵宝一体镜)行粘连分离术(观察组),45例采用HEOS宫腔镜冷刀... 目的观察两种宫腔镜冷刀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宫腔镜下冷刀手术治疗的110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5例采用免扩宫宫腔镜冷刀系统(灵宝一体镜)行粘连分离术(观察组),45例采用HEOS宫腔镜冷刀粘连分离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宫腔形态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月经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86,P=0.004)。结论免扩宫一体镜宫腔镜系统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手术安全性高,相较于HEOS宫腔镜冷刀,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免扩宫、术后妊娠率高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宫腔镜 冷刀切除 免扩宫 一体镜
下载PDF
宫腔镜冷刀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蒋雪琴 《系统医学》 2021年第23期140-143,共4页
目的分析在子宫黏膜下肌瘤治疗中,采用宫腔镜冷刀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优势。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5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入院患者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电刀切除术治... 目的分析在子宫黏膜下肌瘤治疗中,采用宫腔镜冷刀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优势。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5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入院患者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电刀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则予以宫腔镜冷刀治疗;对比观察不同治疗方案下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围术期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对比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0%>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8,P<0.05)。②对比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6,P>0.05),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阴道持续出血及住院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2、3.297、2.653,P<0.05)。③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1、0.102、0.031,P>0.05);治疗后,观察组IL-2、IL-6、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87、18.727、8.980,P<0.05)。④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4.00%<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7,P<0.05)。结论针对子宫黏膜下肌瘤实施宫腔镜冷刀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围术期指标,并减轻患者机体炎症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冷刀 子宫黏膜下肌瘤 炎症因子 治疗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联合戈舍瑞林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
7
作者 王敬 李盼盼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9期1055-1056,共2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联合戈舍瑞林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EP患者,按照就诊奇偶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两组术后均接受戈舍瑞...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联合戈舍瑞林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EP患者,按照就诊奇偶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两组术后均接受戈舍瑞林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PBAC评分、不良反应及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PBA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联合戈舍瑞林治疗EP的效果理想,对机体创伤轻、安全性高,可提高患者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冷刀切除术 戈舍瑞林 子宫内膜息肉
下载PDF
宫腔镜技术及其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
8
作者 孙丹 伍美容 徐大宝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6期595-600,共6页
宫腔镜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至今,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宫腔镜冷刀理念逐渐被广泛接受,尤其在生育力保护方面具有独特优势。30余年来,宫腔镜器械及技术的革新从未止步。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宫腔镜领域传统的思维方法与实践模式... 宫腔镜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至今,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宫腔镜冷刀理念逐渐被广泛接受,尤其在生育力保护方面具有独特优势。30余年来,宫腔镜器械及技术的革新从未止步。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宫腔镜领域传统的思维方法与实践模式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该文从手术方式和镜体器械的发展趋势、宫腔镜手术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方案、困难宫腔镜手术的机器人应用方面对宫腔镜技术及其应用进行阐述,并对未来发展趋势提出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冷刀技术 生育力保护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宫腔镜冷刀技术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9
作者 闫玉华 凌丹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2期118-122,共5页
宫腔镜技术是宫内疾病诊治的金标准,宫腔镜冷刀技术因其对子宫内膜的保护作用,近年来在宫内疾病中应用广泛。该文就宫腔镜各类冷刀技术的优势和应用作一综述。在宫腔镜冷刀技术的应用中,医师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化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 宫腔镜技术是宫内疾病诊治的金标准,宫腔镜冷刀技术因其对子宫内膜的保护作用,近年来在宫内疾病中应用广泛。该文就宫腔镜各类冷刀技术的优势和应用作一综述。在宫腔镜冷刀技术的应用中,医师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化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冷刀技术 门诊宫腔镜 阴道内镜技术 动力切割冷刀器械系统
下载PDF
宫腔镜操作系统宫腔镜冷刀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有效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裴雪阳 任艳 +2 位作者 崔玮 朱红娣 左欣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究宫腔镜操作系统(HEOS)宫腔镜冷刀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妇科住院的6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行HEOS宫腔镜冷刀术,对照组行宫... 目的探究宫腔镜操作系统(HEOS)宫腔镜冷刀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妇科住院的6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行HEOS宫腔镜冷刀术,对照组行宫腔镜电切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膨宫液吸收量、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两组IL-1β、IL-6、hs-CRP水平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两组IL-1β、IL-6、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3d,两组IL-1β、IL-6均高于术前,hs-CRP水平均低于术前,观察组IL-1β、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瘤整体切净率、月经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宫腔粘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OS宫腔镜冷刀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效果显著,患者手术出血少,术后宫腔炎症反应轻,有助于减少术后宫腔粘连发生,利于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黏膜下肌瘤 宫腔镜电切术 宫腔镜操作系统 宫腔镜冷刀术
下载PDF
HEOS下微型剪刀分离术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郭晨 王璐 +1 位作者 汪利群 曹华斌 《微创医学》 2019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HEOS下微型剪刀分离术治疗宫腔粘连的疗效。方法选取94例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治疗组采用HEOS下微型剪刀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 目的探讨HEOS下微型剪刀分离术治疗宫腔粘连的疗效。方法选取94例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治疗组采用HEOS下微型剪刀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膨宫液使用量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均P <0. 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月经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宫腔再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 <0. 05)。结论采用HEOS下微型剪刀分离术治疗宫腔粘连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及膨宫液使用量少、宫腔再粘连发生率低、有效改善患者月经情况等优势,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宫腔镜 宫腔粘连冷刀手术 电切术
下载PDF
对比分析宫腔镜冷刀技术与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腔妊娠物残留的疗效及对子宫内膜再生的影响
12
作者 张静 郑建军 徐珲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6期1745-1749,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宫腔镜冷刀技术与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腔妊娠物残留的疗效及对子宫内膜再生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宝鸡市中心医院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2例宫腔妊娠物残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依据随... 目的对比分析宫腔镜冷刀技术与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腔妊娠物残留的疗效及对子宫内膜再生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宝鸡市中心医院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2例宫腔妊娠物残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观察组行宫腔镜冷刀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苏醒时间、经济费用),术后恢复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术后月经复潮时间、术后人绒毛膜促性腺素(HCG)恢复正常时间],术前及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血流参数[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一次性治愈率、月经量减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7.52±5.32)h,短于对照组[(23.09±6.5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苏醒时间、经济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术后月经复潮时间、术后HCG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1.09±0.24)、(6.01±1.98)、(29.56±4.87)、(7.68±1.83)d,均短于对照组[(1.21±0.18)、(8.25±2.70)、(33.15±6.82)、(10.01±2.3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RI、P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厚度、RI、PI分别为(8.96±1.57)mm、0.54±0.09、0.80±0.16,均大于对照组[(7.05±1.36)mm、0.42±0.05、0.70±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次性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量减少率为2.44%,低于对照组(1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冷刀技术与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腔妊娠物残留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子宫内膜 宫腔妊娠物残留 宫腔镜冷刀技术 宫腔镜电切术 疗效
下载PDF
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和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绝经后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博 王金娟 张露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6期663-667,共5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TCRC)和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绝经后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级的术中及术后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8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绝经后CIN2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对C...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TCRC)和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绝经后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级的术中及术后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8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绝经后CIN2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对CIN2级患者采用锥切治疗术式的不同,将其分为TCRC组(n=30,采用TCRC治疗)和CKC组(n=30,采用宫颈CKC治疗)。对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阴道出血、术后标本切缘阳性率、术后感染情况及手术前、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率等,采用成组t检验或χ2检验等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回顾性临床对比研究。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结果 (1) 2组绝经后CIN2级患者的年龄、绝经年龄、绝经时间、术前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率及术前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结果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 2组绝经后CIN2级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未发生局部或其他部位感染。TCRC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0.7±9.6)min、(11.5±6.8)mL、(2.3±1.3)d,均短于或少于CKC组的(34.5±8.2)min、(36.0±18.7)mL、(4.1±1.4)d,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81、6.731、5.133,P<0.001)。2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率、标本切缘阳性率及手术前、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RC治疗绝经后CIN2级患者,较宫颈CKC具有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患者恢复更快等优点,是一种可视、微创、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宫腔镜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癌前状态 绝经期 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 冷刀锥切术 女(雌)性
原文传递
宫腔镜冷刀与宫腔镜电切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2
14
作者 侯俊芳 《中国实用医刊》 2020年第15期34-37,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宫腔镜冷刀与宫腔镜电切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开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10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治疗,观察组采用宫... 目的:对比观察宫腔镜冷刀与宫腔镜电切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开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10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冷刀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膨宫液吸收量);术后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月经改善率、宫腔再粘连发生情况及宫腔形态。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膨宫液吸收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98%,53/57)及月经改善率(84.21%,48/57)均高于对照组[70.59%(36/51)、56.86%(2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宫腔再粘连发生率(14.04%,8/57)低于对照组(37.25%,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正常宫腔形态占比(92.98%,53/57)高于对照组(78.43%,4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冷刀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术后月经恢复、宫腔形态恢复及妊娠情况优于宫腔镜电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宫腔镜冷刀 电切治疗 月经 宫腔形态
原文传递
两种宫腔镜手术方式切除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立 陈妍 +2 位作者 韩姣姣 柳吉羱 齐小雪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宫腔镜手术方式切除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24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45例行宫腔镜下电切术(电切组),101例行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冷刀组),比较两组... 目的比较两种宫腔镜手术方式切除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24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45例行宫腔镜下电切术(电切组),101例行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冷刀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息肉复发以及妊娠情况。结果冷刀组手术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均长于电切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84%vs 13.79%,P>0.05)。冷刀组术后妊娠率高于电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74%vs 11.03%,P<0.05)。两组术后均未见盆腔感染、闭经等主要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下冷刀切除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与传统的宫腔镜电切手术一样安全有效,虽然可能增加手术时间及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但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的生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手术 冷刀 妊娠 复发
下载PDF
辅助生殖治疗中宫腔镜手术应用及注意问题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小娟 段海霞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8-44,共7页
宫腔病变是导致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也常常是辅助生殖技术失败的重要原因。宫腔镜技术是诊断和治疗宫腔疾病的"金标准"和主要方法,对提高辅助生殖妊娠率方面有重要价值。然而,随着宫腔镜技术的大范围推广,能量器械所带来的并... 宫腔病变是导致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也常常是辅助生殖技术失败的重要原因。宫腔镜技术是诊断和治疗宫腔疾病的"金标准"和主要方法,对提高辅助生殖妊娠率方面有重要价值。然而,随着宫腔镜技术的大范围推广,能量器械所带来的并发症屡见不鲜,甚至非常严重,呼吁内镜医生在有效治疗疾病的同时,更要关注手术的安全性,关注生育力的保护。为此,宫腔镜"冷刀"技术及理念应运而生,通过更加精准的操作,不仅更好地保护子宫内膜,还可在门诊宫腔镜室"即诊即治",减少住院率,提高医疗效率。目前,各种不同的"冷刀"技术方法正在不断的探索和拓展之中,有望成为宫腔镜新的发展方向与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手术 冷刀治疗 宫腔疾病 生育力保护
原文传递
宫腔镜冷刀技术在有生育要求子宫黏膜下肌瘤病人中的应用价值
17
作者 张文莉 周秀芬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91-194,共4页
目的:探究宫腔镜冷刀技术在有生育要求子宫黏膜下肌瘤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通过宫腔镜冷刀技术进行治疗的病人45例作为观察组,通过宫腔镜电切术进行治疗的病人4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病... 目的:探究宫腔镜冷刀技术在有生育要求子宫黏膜下肌瘤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通过宫腔镜冷刀技术进行治疗的病人45例作为观察组,通过宫腔镜电切术进行治疗的病人4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情况、术前及术后第1天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术后3个月宫腔粘连情况及子宫内膜厚度、术后12个月妊娠情况等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炎症指标低、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状况良好且妊娠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宫腔镜冷刀系统在有生育要求子宫黏膜下肌瘤病人的治疗中,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宫腔粘连发生率低、对子宫内膜损伤小和术后妊娠率高等优势,是一种值得普及的微创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黏膜下肌瘤 宫腔镜冷刀 炎症反应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宫腔镜冷刀治疗有生育要求患者宫腔良性病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韦红兰 林忠 +1 位作者 吴秀芬 陈武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35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冷刀治疗有生育要求患者宫腔良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有生育要求、因宫腔良性病变行宫腔镜冷刀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成功率87.5%,所有患者宫腔恢复正常,术后半年复查B超无肌瘤及内膜息肉复发... 目的:探讨宫腔镜冷刀治疗有生育要求患者宫腔良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有生育要求、因宫腔良性病变行宫腔镜冷刀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成功率87.5%,所有患者宫腔恢复正常,术后半年复查B超无肌瘤及内膜息肉复发。结论:宫腔镜冷刀治疗有生育要求患者宫腔良性病变具有安全、有效、微创、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部分患者可采取日间手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冷刀 宫腔良性病变 日间手术
下载PDF
宫腔镜冷刀治疗Ⅰ型宫角妊娠8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乔明静 伦冰 +2 位作者 师凯歌 杨欣 杨立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冷刀在Ⅰ型宫角妊娠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经子宫三维阴超及宫腔镜诊断为Ⅰ型宫角妊娠且有生育要求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宫腔镜冷刀胚物清除术,分析其... 目的探讨宫腔镜冷刀在Ⅰ型宫角妊娠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经子宫三维阴超及宫腔镜诊断为Ⅰ型宫角妊娠且有生育要求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宫腔镜冷刀胚物清除术,分析其宫角妊娠胚物清除、术中出血、术中是否应用腹腔镜监护、术中是否中转宫角切开或切除、手术时间、术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下降及子宫恢复等情况。结果8例患者均在宫腔镜下完成手术,均未发生水中毒、大出血及子宫穿孔。术后hCG恢复正常时间为3~6(4.00±1.07)周,术后1个月复查子宫彩超,宫腔均无胚物残留,术后月经恢复时间为25~42(32.13±5.89)d,术后均无宫腔粘连发生。8例均有生育要求,其中1例已正常分娩,3例在妊娠中期,4例在计划妊娠中。结论宫腔镜冷刀可用于Ⅰ型宫角妊娠的诊治,可以有效保护子宫内膜,尤其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冷刀 宫角妊娠 生育力保护
下载PDF
宫腔镜冷刀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疗效及对患者术后月经及宫腔形态的影响
20
作者 王英熊 王素兰 《当代医学》 2023年第3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冷刀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IUA)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术后月经及宫腔形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64例中重度IU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宫腔镜电切... 目的探讨宫腔镜冷刀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IUA)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术后月经及宫腔形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64例中重度IU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宫腔镜电切治疗,观察组接受宫腔镜冷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月经改善情况、宫腔形态变化、子宫内膜容积、宫腔再粘连发生率和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改善、宫腔形态复常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容积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宫腔再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冷刀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月经量、宫腔形态及子宫内膜容积,减少术后宫腔再粘连发生,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宫腔镜冷刀 电切 月经 宫腔形态 子宫内膜容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