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后向轨迹的秋冬季漯河重污染输送及典型个例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武威 单铁良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2年第3期65-74,共10页
利用常规气象数据、颗粒物观测数据、全球大气同化系统GDAS数据、NCEP再分析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等,结合数理统计、轨迹聚类、天气学分析等方法对2015—2019年秋冬季漯河重污染特征、污染输送及潜在源区分布进行分析,并通过一次典型重... 利用常规气象数据、颗粒物观测数据、全球大气同化系统GDAS数据、NCEP再分析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等,结合数理统计、轨迹聚类、天气学分析等方法对2015—2019年秋冬季漯河重污染特征、污染输送及潜在源区分布进行分析,并通过一次典型重污染个例进行证明。结果表明:近5 a秋冬季漯河重污染过程发生频次高、持续时间长、污染程度重,AQI、PM_(2.5)变化趋势不明显,PM_(10)浓度下降趋势明显,PM_(2.5)/PM_(10)比值逐年递增,以PM_(2.5)重污染为主。秋冬季漯河主要有6种气团输送路径,东北路、偏东路轨迹短、移速慢且高度低,近距离近地层污染输送特征明显,为重要重污染通道;西北路远距离下沉沉降输送和西南轨迹近距离输送下的AQI均值及重污染概率较低,对漯河重污染贡献不高。漯河潜在源区来源复杂、范围广、强度大,其污染潜在源主要分布在河南中东部、尤其是东北部,对应东北路径、偏东路径等气团轨迹。重污染时地面偏北风是其主导风,尤其是2—4 m·s^(-1)之间偏北到东北风最为显著。两次跨区域输送表明,北路或东北路近地层输送是AQI峰值维持发展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split轨迹 重污染 聚类分析 区域传输 潜在源区
下载PDF
2020年西双版纳持续重霾天气成因和来源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字冉 孔震 +3 位作者 明蕊 张启悦 高婷婷 王利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22年第5期10-18,共9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环境监测站点的空气污染物浓度监测资料、欧洲中心(ECMWF)提供的ERA-5逐时0.25°×0.25°再分析资料和NOAA研发的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分析了2020年3月29日-4月5日低纬高原的西双版纳地区持续性重度...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环境监测站点的空气污染物浓度监测资料、欧洲中心(ECMWF)提供的ERA-5逐时0.25°×0.25°再分析资料和NOAA研发的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分析了2020年3月29日-4月5日低纬高原的西双版纳地区持续性重度霾空气污染事件的特征、气象成因和污染物颗粒主要来源。结果表明:①重度霾污染期间,AQI值及PM_(2.5)浓度值有显著日变化特征,表现为白天低、夜间高。②冷空气势力偏弱,脊前暖平流使中低层大气增温,有利于西双版纳地区大气层结的稳定,无明显水汽输送带,整个过程空气湿度较低,连续8 d重度霾污染并未出现传统上高湿的气象霾特征。稳定的大气层结和逆温层削弱了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对流交换。③受均压场控制,地面和低空风速小,较低的混合层厚度和较小的通风系数等共同作用,使得污染物颗粒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扩散受到抑制,导致污染物颗粒聚集。④各污染物浓度值与MODIS/Terra卫星反演东南亚境外火源点数有显著相关性,其中火源点个数与AQI正相关高达0.5。⑤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表明此次重霾污染过程中颗粒物的可能来源主要是缅甸马圭、曼德勒和东枝境外的输入型累积传输。西双版纳位于低纬高原地区,受地形影响,污染物积聚在景洪城区及周边澜沧江河谷地带之后,很难通过水平输送离开,这也是造成此次连续重度霾污染事件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地区 重度霾污染 气象成因 hysplit轨迹
下载PDF
吉林市两次重污染天气成因对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炜 宗振涛 辛羽婷 《气象灾害防御》 2019年第2期22-26,共5页
利用空气质量监测小时数据、卫星监测数据和常规气象资料,采用后向轨迹分析等方法,对吉林地区2016年12月16-23日和2017年1月3-10日的两次重污染天气事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对。结果表明:两次过程的环流背景均为高压前部控制,均有逆温... 利用空气质量监测小时数据、卫星监测数据和常规气象资料,采用后向轨迹分析等方法,对吉林地区2016年12月16-23日和2017年1月3-10日的两次重污染天气事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对。结果表明:两次过程的环流背景均为高压前部控制,均有逆温层存在。但两次过程主要成因不同,第一次过程主要成因为本地排放遇到静稳天气条件,污染物外源输送虽然存在但不占主要成分;第二次过程的峰值阶段主要成因则为由低层偏西或西北气流带来的长春、松原、齐齐哈尔一带的颗粒物向吉林地区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稳天气 hysplit轨迹 对比分析 重污染
下载PDF
基于HYSPLIT后向轨迹订正污染物浓度的霾预报方法
4
作者 郭佰汇 王优 +4 位作者 孙嘉骏 于芳健 王晓霞 刘鹏飞 冯雪菲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0年第23期70-73,共4页
选用2014年~2017年辽宁朝阳站气象要素资料与PM2.5数据,根据最新霾预报预警标准确定霾日,利用Spearman,Pearson和Kendall's Tau-b三种相关对PM2.5日差与气象要素以及气象要素间作了相关性检验,确定了PM2.5日差方程影响因子;利用逐... 选用2014年~2017年辽宁朝阳站气象要素资料与PM2.5数据,根据最新霾预报预警标准确定霾日,利用Spearman,Pearson和Kendall's Tau-b三种相关对PM2.5日差与气象要素以及气象要素间作了相关性检验,确定了PM2.5日差方程影响因子;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PM2.5日差方程,结合过去一日PM2.5值作出PM2.5预报方程;利用PM2.5预报方程对2017年1月~10月的朝阳地区的PM2.5值进行了预报,检验得出此预报方法的PM2.5浓度预报准确率为60.5%,霾日预报准确率为84.82%;利用HYSPLIT后项轨迹模拟出的污染物路径和沉降对2014年~2016年间霾天气进行了分型,根据总结得出的6类路径和5类沉降类型的PM2.5预报方程误差,对2017年1~10月间的PM2.5预报浓度进行订正,根据路径订正的PM2.5预报效果最好,准确率提高2.7%,根据路径和沉降共同订正的霾日预报效果最好,准确率提高了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霾预报 逐步回归 hysplit轨迹
下载PDF
南京北郊污染物来源及跨区域输送过程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黄乾 王海波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1-541,共11页
利用全国空气质量指数( Air Quality Index,AQI)、PM2. 5地面观测数据、全球数据同化系统GDAS 数据和FNL 再分析气象资料,研究了2015 /2016 年冬季南京北郊空气质量变化特征以及环境输送条件和污染物源区。结果表明:以AQI 为代表的冬季... 利用全国空气质量指数( Air Quality Index,AQI)、PM2. 5地面观测数据、全球数据同化系统GDAS 数据和FNL 再分析气象资料,研究了2015 /2016 年冬季南京北郊空气质量变化特征以及环境输送条件和污染物源区。结果表明:以AQI 为代表的冬季江淮地区污染程度存在3 种典型的污染物跨区域输送路径—西北路径、北方路径和西南路径。西北路径通常发生在蒙古高压较强,且处于平均位置时刻,南京北郊上空有冷平流,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北方路径对应蒙古高压弱,东北附近为弱高压控制,偏北气流将污染物带至南京北郊,如跨海洋,则污染减弱;西南路径对应南京北郊为边界层内反气旋式环流中心,下沉气流十分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影响南京北郊污染的潜在源区主要分布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南部、安徽东部和湖北西部。河北省是重要的污染源区,河北南部和山东西部污染物通过北方路径输送至南京北郊,因此北方路径虽发生污染概率少于其他两种,却是形成南京北郊严重污染的重要路径。河南南部污染物通过西北路径输送。安徽和湖北污染物通过西南路径输送。定量分析表明,平流输送是南京北郊重度污染的重要原因,近地层风速对AQI 的平流输送占AQI 变化的贡献率超过70%,甚至可达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I hysplit轨迹模式 聚类分析 PSCF CWT
下载PDF
芜湖市一次引发严重内涝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特征
6
作者 付伟 魏秋实 +1 位作者 邱学兴 司红君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6-497,共12页
基于自动气象观测站降水数据、中国降水数据集、ERA5再分析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数据,使用水汽收支分析、HYSPLIT后向轨迹追踪和水汽输送贡献率等方法对2022年6月5日凌晨芜湖市一次引发严重内涝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 基于自动气象观测站降水数据、中国降水数据集、ERA5再分析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数据,使用水汽收支分析、HYSPLIT后向轨迹追踪和水汽输送贡献率等方法对2022年6月5日凌晨芜湖市一次引发严重内涝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出现在200 hPa分流区和850 hPa低空急流左前方,500 hPa冷空气在低空急流出口北侧不断激发对流云团,形成强降水。高层辐散和低层辐合增强了水汽的水平辐合和垂直输送,西南低空急流持续加强,将水汽不断输送至暴雨区,为暴雨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水汽条件,使芜湖市在强降水发生前水汽充沛,湿层深厚且持续增湿。暴雨出现时大气可降水量、850 hPa比湿、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散度分别达到71.0 kg·m^(-2)、16.0 g·kg^(-1)、15.0 g·hPa^(-1)·cm^(-1)·s^(-1)和-3.0×10^(-6)g·cm^(-2)·hPa^(-1)·s^(-1)。850 hPa水汽通量散度的变化与暴雨的出现和强度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雨强最强时段可达-8.0×10^(-6)g·cm^(-2)·hPa^(-1)·s^(-1)。水汽收支和追踪分析结果显示:水汽流入主要发生在对流层低层的西边界和南边界,暴雨发生前流入层深厚,有向上的水汽垂直输送。整层水汽流入量约为56.0×10^(7)t·h^(-1),主要流入高度为850~700 hPa,单层流入量最大可达9.0×10^(7)t·h^(-1),水汽主要源自孟加拉湾和南海,其水汽通道轨迹占比为32.0%,水汽输送贡献率达55.4%。暴雨出现时水汽流入层降低,流入量减少,水汽垂直输送减弱,总水汽净流入集中在850 hPa,净流入量为1.0×10^(7)t·h^(-1)左右,水汽主要源自南海,其水汽通道轨迹占比为46.0%,水汽输送贡献率达6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水汽输送 水汽收支 hysplit轨迹追踪 水汽输送贡献率
下载PDF
宜昌市致洪中尺度极端降水成因分析
7
作者 成勤 王清龙 +3 位作者 孟芳 李芳 彭福强 雷东洋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8-97,共10页
极端降水对河流防洪调控、水库蓄水泄洪等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极端降水成因成为强化区域洪水资源管理的必要环节。基于多源观测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和锋生强度诊断等方法,对2023年8月26日夜间宜昌市致洪中尺... 极端降水对河流防洪调控、水库蓄水泄洪等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极端降水成因成为强化区域洪水资源管理的必要环节。基于多源观测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和锋生强度诊断等方法,对2023年8月26日夜间宜昌市致洪中尺度极端降水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此次极端降水过程关键影响系统为低空急流、超低空急流、边界层冷空气和中尺度低涡。强降水可以分为中尺度低涡新生、低空急流发展,冷暖对峙、冷锋南下,低涡中心东移3个阶段。②此次过程中低层主要有4条暖湿输送通道,强降水区水汽通量超800 kg/(m·s),可降水量超70mm。③强降水时段低层相对涡度正值中心与垂直速度负值中心基本重合,加之锋生作用增强,强降水中心低层垂直速度达-7.1 Pa/s。④强降水时段,地形过渡带附近形成θ_(se)(假相当位温)能量锋区,垂直方向上出现高能舌,800 hPa附近中心强度达360 K以上。⑤中尺度地形形成了“西北冷干、东南暖湿”中尺度温湿锋区,并起到了阻挡抬升和触发作用,使强降水出现在山前喇叭口内。研究成果可为汛期区域洪水资源管理策略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超低空急流 边界层冷空气 中尺度锋区 地形作用 hysplit轨迹模式 宜昌市
下载PDF
2018年杭州市主城区气溶胶散射特性的观测
8
作者 黄意晚 康娜 +5 位作者 杨焕强 谢筠 齐冰 程昊 徐宏辉 辛金元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73-1583,共11页
本文利用2018年杭州国家基准气候站Aurora-3000浊度仪和相关气象要素观测资料,研究了杭州市主城区大气环境中气溶胶散射系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8年杭州市主城区年平均散射系数为(217.4±161.9)Mm^(-1).受大气环流形势,季节性... 本文利用2018年杭州国家基准气候站Aurora-3000浊度仪和相关气象要素观测资料,研究了杭州市主城区大气环境中气溶胶散射系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8年杭州市主城区年平均散射系数为(217.4±161.9)Mm^(-1).受大气环流形势,季节性气象条件变化以及人为源的影响,气溶胶散射系数表现为冬季和春季高于秋季和夏季.在逆温层,交通排放,人为活动的共同作用下,散射系数呈“一峰一谷型”的日变化特征,峰值出现在8:00(北京时,下同),谷值出现在15:00.随着PM_(2.5)质量浓度的增加,散射系数和PM_(2.5)质量浓度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散射系数随地面风的增大而减小.并且由于春季地面风速达全年最大值,具有较好的扩散条件,因此导致散射系数较冬季小;秋冬季,由于人为排放的气溶胶局地性很强,因此不同风向的散射系数分布差异不大.对2018年11月27日—12月3日一次典型的空气污染过程分析表明,混合层高度与散射系数,PM_(2.5)浓度呈现负相关关系.该过程中散射系数的高值区一般都保持高湿低温的状态.结合天气形势和后向轨迹模式分析可知,该时段由于受到西南低空急流的影响,污染气团主要是来自我国西南及周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散射系数 浊度仪 PM_(2.5)浓度 气象要素 hysplit轨迹模式 杭州市
下载PDF
常德市一次重污染过程天气特征及成因
9
作者 叶日新 胡振菊 +2 位作者 唐晓 刘志鹏 刘勇军 《陕西气象》 2023年第2期35-42,共8页
为探讨常德重污染过程中气象成因和污染物来源,利用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高空、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结合月移动第30百分位法、后向轨迹模式、时滞相关等方法,对湖南省常德市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1月5日出现的一次持续重污染过程进行分析... 为探讨常德重污染过程中气象成因和污染物来源,利用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高空、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结合月移动第30百分位法、后向轨迹模式、时滞相关等方法,对湖南省常德市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1月5日出现的一次持续重污染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此次重污染过程最高峰出现于北方弱冷空气渗透南下,地面风向转为东北风、中低层大气辐散下沉加强之时。②月移动第30百分位法定量估算此次重污染过程中污染物外来源和本地源各自的贡献率,发现外来源与PM 2.5质量浓度监测值变化趋势一致,相关系数为0.97,5日重污染最强时段外来源直接贡献了PM 2.5总质量浓度的73.0%。③后向轨迹追踪此次过程污染气团来源于河北、山东、河南等重污染区域;时滞相关分析表明:北京、济南、武汉和荆州的重污染分别超前于常德约50、40、12 h和5 h。④常德“两山夹一凹朝东北开口”的特殊地形具有“避风港”效应,北方污染气团随弱冷空气南下,低层大气下沉运动及特殊的地形共同为本次污染过程的形成和维持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污染 月移动第30百分位法 hysplit轨迹模式 时滞相关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近3年秋冬季典型霾天气成因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邓欣柔 欧晔 +2 位作者 李云丹 李贤灏 康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共9页
针对2016-2018年3年长三角地区冬季的3次典型霾污染过程,利用颗粒物质量浓度资料、地面天气图、地面气象要素观测资料,结合逆温层、混合层资料以及后向轨迹进行分析研究,深入探讨霾的形成及发展机制。结果表明:2016年12月14-21日、2018... 针对2016-2018年3年长三角地区冬季的3次典型霾污染过程,利用颗粒物质量浓度资料、地面天气图、地面气象要素观测资料,结合逆温层、混合层资料以及后向轨迹进行分析研究,深入探讨霾的形成及发展机制。结果表明:2016年12月14-21日、2018年1月16-24日、2019年1月11-17日3个霾天气过程期间,长三角地区维持较稳定的地表温度、较高的相对湿度、较小的风速值。期间长三角地区混合层高度的降低压制大气长距离水平输送,且均出现逆温层。2016年12月霾过程主要受来自境外西北地区及国内北部地区的长距离输送气团的影响;2018年1月霾过程主要受国内西北地区以及长三角地区气团的影响;2019年1月霾污染过程主要受来自山东半岛的海洋性气团的影响,较前2次霾过程此次污染程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霾污染 颗粒物PM2.5、PM10质量浓度 逆温层 混合层高度 hysplit轨迹模式
下载PDF
中国北方地区寒潮活动对对流层大气臭氧时空分布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世昌 宋哲 +4 位作者 黎成超 汪明圣 黎海凤 侯开 李豪杰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73-781,共9页
基于2005-2009年期间NCEP/NCAR再分析逐日温度分层资料和ECMWF提供的臭氧质量分数分层资料、2006年逐日位势高度资料,研究了寒潮发生过程对中国北方地区对流层臭氧分布的影响.其结果显示,寒潮过程中冷空气从70。N以北的源地把含有... 基于2005-2009年期间NCEP/NCAR再分析逐日温度分层资料和ECMWF提供的臭氧质量分数分层资料、2006年逐日位势高度资料,研究了寒潮发生过程对中国北方地区对流层臭氧分布的影响.其结果显示,寒潮过程中冷空气从70。N以北的源地把含有臭氧的气团沿着寒潮路径向南输送,随着寒潮的爆发,大气运动的动力输送作用将会影响我国北方高空的臭氧分布,导致对流层250hPa上的臭氧质量分数增加而700hPa臭氧质量分数降低,影响的时间长度为I~4d.同时发现,寒潮发生的季节和强度不同,对臭氧分布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质量分数 寒潮 对流层 中国北方 hysplit轨迹分析
原文传递
北疆暴雪发生条件的卫星遥感监测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崧 黄富祥 +1 位作者 杨莲梅 韩爽爽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94-1001,共8页
利用大气红外探测器(AIRS)大气温度和水汽两种遥感产品,结合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模型(HYSPLIT)后向轨迹分析方法,对乌鲁木齐地区2015年12月10 12日和2016年3月2 3日两次暴雪天气冷、暖气团及水汽的来源地、输送路径进行监测分析,并... 利用大气红外探测器(AIRS)大气温度和水汽两种遥感产品,结合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模型(HYSPLIT)后向轨迹分析方法,对乌鲁木齐地区2015年12月10 12日和2016年3月2 3日两次暴雪天气冷、暖气团及水汽的来源地、输送路径进行监测分析,并对冬季和春季暴雪发生条件、降雪强度差异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北疆地区暴雪天气是冷、暖气团与水汽条件配合的产物。(2)在这两次暴雪过程中,水汽主要来自西部黑海、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以及南部阿拉伯海等地;冷气团主要来自北欧、挪威海-巴伦支海、西西伯利亚以及伊朗高原等地;暖气团的来源和输送路径一般与水汽相同或紧密相关。(3)2015年12月10 12日降雪过程是北疆创纪录的一次超强暴雪,此次降雪天气中冷气团来自挪威海-巴伦支海、北欧和伊朗高原等地,暖气团和水汽来自黑海-里海一带。在降雪过程中,来自阿拉伯海的充沛水汽源源不断进入,是导致此次降雪天气强度空前的重要原因。(4)2016年3月2 3日是一次较弱的春季降雪过程,冷气团来自北欧-西西伯利亚地区,暖气团和水汽则分别来自北疆当地和巴尔喀什湖附近,降雪过程中由于缺乏后续水汽补充,导致降雪持续时间较短、强度较弱。(5)对比两次降雪过程可见,降雪过程中有无持续充足水汽补充,是决定降雪持续时间和降雪强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 水汽 AIRS遥感数据 hysplit轨迹追踪
下载PDF
基于激光雷达观测网的杭州及周边地区颗粒物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达 张全 +4 位作者 范广强 姚德飞 田旭东 王界 李文刚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3期171-178,共8页
激光雷达观测网是研究区域大气颗粒物污染分布特征的有力工具.长三角地区激光雷达观测网部分站点的激光雷达资料与地面气象数据、PM2.5、PM10质量浓度数据,以及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模拟的后向轨迹相结合,对2016年9月杭州及其周边地区一... 激光雷达观测网是研究区域大气颗粒物污染分布特征的有力工具.长三角地区激光雷达观测网部分站点的激光雷达资料与地面气象数据、PM2.5、PM10质量浓度数据,以及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模拟的后向轨迹相结合,对2016年9月杭州及其周边地区一次颗粒物污染的来源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9月8日杭州颗粒物污染过程是该地区局地污染与高空输送共同作用的结果,且粗粒子主要来源于西北方向.杭州地区S02浓度整体较低,PM2.5浓度与N02浓度呈正相关,细颗粒物主要以硝酸盐为主.较高的N02浓度和高湿度、低风速的不利气象条件,是该地区局地细粒子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激光雷达 hysplit轨迹模型 颗粒物污染
下载PDF
基于ERA5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6月江淮区域水汽源汇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丁安 卢楚翰 +2 位作者 孔阳 信飞 秦育婧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4-50,共7页
2020年6月,我国江淮区域出现大范围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并引发了洪涝灾害。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对江淮区域的水汽收支平衡进行分析,并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分析了其水汽源地。结果表明:(1)ERA5再分析资料能较好地描述本次过程中江淮区... 2020年6月,我国江淮区域出现大范围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并引发了洪涝灾害。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对江淮区域的水汽收支平衡进行分析,并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分析了其水汽源地。结果表明:(1)ERA5再分析资料能较好地描述本次过程中江淮区域的水汽收支特征,其中水汽辐合项为主要贡献项,对水汽汇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同时,降水和水汽汇之间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变化。(2)南海是江淮区域6月持续性降水最主要的水汽源地,约50%的水汽来自南海。(3)6月江淮区域降水分布与水汽的输送密切相关,而水汽输送主要取决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及其与北侧冷涡活动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 水汽收支 hysplit轨迹模式 江淮区域
下载PDF
西南地区不同类型风场与对流层臭氧分布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易香妤 郭世昌 +2 位作者 刘二影 田孟坤 窦艳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17年第4期25-33,共9页
本文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1996-2015年间月平均风场、臭氧质量混合比分层资料,通过分类合成方法将中国西南地区夏、冬半年的风场分成三种不同类型,并研究了不同类型风场与对流层臭氧分布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1)1996-2015年... 本文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1996-2015年间月平均风场、臭氧质量混合比分层资料,通过分类合成方法将中国西南地区夏、冬半年的风场分成三种不同类型,并研究了不同类型风场与对流层臭氧分布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1)1996-2015年,我国西南地区700 hPa夏半年风场可分为S1西南风型与S2东南风型,冬半年主要为W强西风型;(2)从700 hPa臭氧质量混合比的分布来看,三种风型均在青藏高原东南侧的四川省西部出现臭氧低值区,S1型和S2型大致都是围绕该低值中心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增加,但由于东南风的平流作用,S2型更偏向于经向分布,而W型则几乎是呈北低南高的纬向分布;(3)500 hPa上S1型和S2型同样能在四川省西部发现臭氧质量混合比低值区,而W型低值区却消失,呈现出十分平直的南高北低的纬向分布;(4)300 hPa臭氧质量混合比普遍高于中低层,三种风型的臭氧质量混合比几乎都是呈纬向分布,但分布情况变成了北高南低型;此外还发现,中低层冬半年的风型的臭氧混合比都低于夏半年。(5)本文为了更真实探究气块的运动路径,选取三种不同代表月份,运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观察了重庆、昆明、贵阳三地上空700 hPa的气块运动路径并对其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南地区 对流层臭氧 臭氧质量混合比 hysplit轨迹模型
下载PDF
鲁西地区一次持续性污染天气过程的风场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分析
16
作者 纪凡华 孟宪贵 +1 位作者 王丽 徐娟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5期59-66,共8页
基于空气污染数据、风廓线雷达资料、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2.5°×2.5°)和全球同化系统(GDAS)资料(1°×1°),对比分析了山东西部地区2016年1月一次持续性污染天气过程中3个天气阶段的风场结构特征及对污... 基于空气污染数据、风廓线雷达资料、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2.5°×2.5°)和全球同化系统(GDAS)资料(1°×1°),对比分析了山东西部地区2016年1月一次持续性污染天气过程中3个天气阶段的风场结构特征及对污染天气和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次过程中,污染物质量浓度有持续时间长和存在波动变化的特点;500 hPa冷暖平流强弱、850 hPa上暖脊、925 hPa切变线和地面冷高压可影响地面污染物的积聚和输送;对应垂直风场上水平气流输送通道越低,地面污染物积聚越快,垂直气流下降到500 m时会引起霾和雾天气的转化;水平风对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影响明显大于垂直气流的影响;近地面风速越小、持续时间越长,越有利于积聚类污染天气产生,地面到1000 m大气层偏北风为4 m·s^(-1)<风速≤6 m·s^(-1)时,有利于输送类污染天气产生,混合类污染天气受上游输送作用和本地积聚作用共同影响,是重度污染天气最主要的形成方式;1500 m至3000 m大气层风速为8 m·s^(-1)以上的西风和西北风对地面污染物消散具有明显的作用,风速越大或风向的经向分量越大,污染物消散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廓线雷达 风场结构 污染天气 hysplit-4轨迹 鲁西
下载PDF
南京一次辐射雾过程的边界层特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礼春 朱彬 范晓青 《气象科技进展》 2014年第4期65-68,共4页
选取2007年12月13—14日南京一次辐射雾的外场观测资料及NCEP的2.5°×2.5°NC再分析资料和GDAS全球1°×1°气象资料,从天气形势背景、气象要素以及物理量场等方面,探讨雾形成和持续的主要边界层物理和天气学... 选取2007年12月13—14日南京一次辐射雾的外场观测资料及NCEP的2.5°×2.5°NC再分析资料和GDAS全球1°×1°气象资料,从天气形势背景、气象要素以及物理量场等方面,探讨雾形成和持续的主要边界层物理和天气学成因;并利用HYSPLIT-4轨迹模式对此次雾过程进行后向轨迹分析。分析表明:(1)此次雾过程期间始终存在逆温层,甚至出现多层逆温。逆温层的存在,使大气层结更加稳定,利于雾的形成和发展。(2)此次辐射雾过程水汽输送较平流辐射雾小,水汽来源主要来自本地辐射降温后的水汽凝结。(3)此次雾过程地面受高压控制,低层水汽通量散度为正值,近地面有弱辐散,利于辐射降温水汽凝结,而持续的水汽辐散造成的水汽流出以及雾后期随着北部干冷空气南下使得这次辐射雾寿命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边界层 水汽通量 hysplit-4轨迹
下载PDF
2015年12月末北极地表爆发性增温事件的卫星遥感监测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富祥 任素玲 +3 位作者 韩爽爽 孙冷 张艳 惠雯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6期3946-3957,共12页
北极地表天气尺度的爆发性增温事件,往往是由于强烈的大气环流或洋流将低纬度热量输送到北极造成的.2015年12月29日发生的北极地表温度达到0℃以上的爆发性增温事件,引起全球广泛关注.本文利用AIRS获得的多种遥感资料,监测弗拉姆海峡上... 北极地表天气尺度的爆发性增温事件,往往是由于强烈的大气环流或洋流将低纬度热量输送到北极造成的.2015年12月29日发生的北极地表温度达到0℃以上的爆发性增温事件,引起全球广泛关注.本文利用AIRS获得的多种遥感资料,监测弗拉姆海峡上空大气温度、水汽和臭氧的急剧变化.卫星遥感监测表明,水汽和温度从27日开始出现明显增加,29日达到峰值,然后开始回落和振荡,直到1月2日都维持在12月平均值以上;与此同时,大气臭氧则呈现相反的变化,从27日开始显著减少,29日达到极小值,然后开始回升和振荡,到1月2日才回复到12月平均值附近.水汽变化主要发生在从地表到100 hPa高度,29日水汽在400 hPa高度最大增幅达到12月平均值的6倍;温度变化主要发生在从地表到250 hPa高度,29日地表温度达到0℃以上.臭氧总量的变化速度快、幅度大,与26日相比,29日臭氧总量减少102 DU达到12月平均值1/3以上;臭氧垂直廓线变化主要发生在400~5 hPa高度,与27日相比,29日臭氧垂直廓线在此高度层内的减少量占臭氧总量减少量的80%~90%.利用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再分析资料,结合Hybrid Single 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HYSPLIT)气团后向轨迹追踪,分析表明造成此次地表爆发性增温事件的作用机制是,北大西洋低压风暴将大量低纬度温暖、潮湿的空气快速输送到北极,导致低层温度和水汽含量的急剧增加,同时大气从低纬度向高纬度的输送,配合大气从低层向高层的垂直运动,导致对流层上部到平流层中上层臭氧分布的急剧变化,从而造成臭氧总量和垂直廓线的急剧变化.此次典型个例的卫星遥感监测表明,天气尺度的动力输送造成北极地区热量、水汽和臭氧的快速剧烈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增温放大 AIRS遥感资料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分析资料 Hybrid Single 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hysplit)轨迹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