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KAP模式护理在产后缺乳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9
1
作者 王仙 唐毅松 余莉梅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18期2396-2399,共4页
目的探讨IKAP模式护理在产后缺乳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8月在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分娩的产后缺乳初产妇108人,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IKAP模式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各54人,比较两组初产妇的护理效... 目的探讨IKAP模式护理在产后缺乳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8月在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分娩的产后缺乳初产妇108人,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IKAP模式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各54人,比较两组初产妇的护理效果、血清催乳素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痊愈28人,有效16人,无效10人,总有效率为81.48%;对照组痊愈16人,有效16人,无效22人,总有效率为59.26%。护理前,两组初产妇的血清催乳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05,P〉0.05)。护理后,观察组初产妇的血清催乳素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57,P〈0.05)。观察组54人中非常满意39人,基本满意13人,一般或不满意2人;对照组54人中非常满意21人,基本满意22人,一般或不满意11人。结论IKAP模式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初产妇产后缺乳问题,明显提高血清催乳素水平,产妇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乳素 初产妇 IKAP模式 缺乳
原文传递
中医护理干预对产后缺乳的影响 被引量:27
2
作者 甘凤琴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5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缺乳的影响。方法:将产后缺乳产妇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措施,观察比较2组产妇开始泌乳时间、泌乳量和成功喂养率。结果:观察组...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缺乳的影响。方法:将产后缺乳产妇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措施,观察比较2组产妇开始泌乳时间、泌乳量和成功喂养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开始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泌乳量及成功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婴儿满足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可促进产妇早期泌乳,减少产后缺乳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乳 产妇 中医 护理干预
下载PDF
早产儿母亲在患儿住院期间泌乳量不足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栾丹丹 于秀荣 方秀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4期756-759,共4页
目的测定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母亲在患儿住院期间的泌乳量,分析其泌乳量不足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2016年2-12月在该院NICU住院的早产儿母亲进行为期2周的每日泌乳量跟踪测定,采用早产产妇泌乳相关因素综合问... 目的测定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母亲在患儿住院期间的泌乳量,分析其泌乳量不足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2016年2-12月在该院NICU住院的早产儿母亲进行为期2周的每日泌乳量跟踪测定,采用早产产妇泌乳相关因素综合问卷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调查、分析其泌乳量不足的影响因素。结果 100例中53例(53%)在产后14 d泌乳量<500 ml,平均泌乳量为(341.08±89.70)ml。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妇年龄、妊娠期高血压、泌乳Ⅱ期启动时间、EPDS分值是NICU住院早产儿母亲产后泌乳量不足的影响因素。结论 NICU住院早产儿母亲产后泌乳量水平较低,泌乳量不足发生率高;医护人员应针对影响泌乳的相关因素采取预见性干预措施,提高产妇泌乳量,降低泌乳量不足发生率,保障早产儿出院后母乳喂养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泌乳量 泌乳量不足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耳穴贴压联合催乳颗粒口服治疗产后气血虚弱型缺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周海燕 李力 +6 位作者 谢沛霖 薛莎 贺漪 李丹 李霞 曹翠琴 杨小环 《天津中医药》 CAS 2011年第5期389-391,共3页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联合催乳颗粒口服治疗产后气血虚弱型乳汁分泌不足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102例剖宫产后气血虚弱型乳汁分泌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采用耳穴贴压,每日按压4次,同时口...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联合催乳颗粒口服治疗产后气血虚弱型乳汁分泌不足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102例剖宫产后气血虚弱型乳汁分泌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采用耳穴贴压,每日按压4次,同时口服催乳颗粒,每日1剂,分两次口服;对照组仅耳穴贴压。治疗5 d后,评价两组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泌乳量、补授乳量、血清催乳素(PRL)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愈显率为96.1%,对照组为88.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泌乳量、减少补授乳量,升高产妇PRL水平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穴贴压联合催乳颗粒口服治疗剖宫产术后气血虚弱型乳汁分泌不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贴压 催乳颗粒 缺乳
下载PDF
穴位按摩治疗初产妇肝气郁滞型缺乳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玉宇 《护理学报》 2013年第2期61-64,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治疗初产妇肝气郁滞型缺乳的效果。方法将90例产后24 h辨证为肝气郁滞型缺乳的初产妇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产后护理及心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4...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治疗初产妇肝气郁滞型缺乳的效果。方法将90例产后24 h辨证为肝气郁滞型缺乳的初产妇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产后护理及心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48 h、72 h及7 d泌乳量充足与乳腺管通畅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72 h及7 d泌乳量充足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乳腺管通畅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穴位按摩治疗初产妇肝气郁滞型缺乳的临床疗效显著,产妇易接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乳 肝气郁滞 初产妇 穴位按摩 情志护理
下载PDF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在肝郁气滞型产后缺乳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姚菲 程霖 苟雪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339-341,共3页
目的探索中医五行音乐疗法治疗肝郁气滞型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就诊的经产后辨证为肝郁气滞型缺乳的初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探索中医五行音乐疗法治疗肝郁气滞型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就诊的经产后辨证为肝郁气滞型缺乳的初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播放中医五行音乐之角调式音乐+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在不同时段泌乳量的变化、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及在14d达到纯母乳喂养的例数。结果 3项指标在进入研究的第3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入研究后的第7天、14天试验组的泌乳量充足的产妇比例高于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的例数高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减分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五行音乐疗法辨证治疗产后缺乳,能够使肝郁气滞型产妇达到疏肝理气、气机伸展条达、舒畅情志的功效,间接促进产后泌乳,有利于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五行音乐 肝郁气滞 产后 缺乳
下载PDF
中药内服联合穴位按摩治产后缺乳52例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爱香 马雪玲 赵舒煊 《西部中医药》 2012年第7期91-93,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8例初产后缺乳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联合穴位按摩组(52例)、中药组(52例)、穴位按摩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中药组口服催乳汤,1剂/d;穴位按摩组采用乳房和穴位按摩,2次/d...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8例初产后缺乳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联合穴位按摩组(52例)、中药组(52例)、穴位按摩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中药组口服催乳汤,1剂/d;穴位按摩组采用乳房和穴位按摩,2次/d;中药联合穴位按摩组将中药组、按摩组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对照组每日用鲫鱼250 g煮汤随餐食用。治疗5天后,观察4组泌乳量、补授乳量的变化。结果:泌乳量、补授乳量4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组与其他治疗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穴位按摩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可明显提高泌乳量、减少补授乳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乳 催乳汤 穴位 按摩
下载PDF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Post-cesarean Hypogalactia by Auricular Points Sticking-Pressing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海燕 李力 +6 位作者 李丹 李霞 孟红娟 高雪梅 姜慧君 曹丽蓉 朱一麟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2009年第2期117-120,共4页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uricular points sticking-pressing(APSP) in treating postcesarean hypogalactia(PCH).Methods:A randomized,controlled,single-blinded clinical trial on 116 patients with PCH was carried...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uricular points sticking-pressing(APSP) in treating postcesarean hypogalactia(PCH).Methods:A randomized,controlled,single-blinded clinical trial on 116 patients with PCH was carried out.They were equally assigned 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APSP,with the pellets pressed for 4 times daily,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only asked to do lactation to meet infant demand.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the changes in scores of traditio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ricular points sticking-pressing post-ceasarean hypogalactia
原文传递
推拿治疗气血不足型产后缺乳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9
作者 黄菲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第2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气血不足型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查随机数字表将100例气血不足型缺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推拿组,每组各50例,推拿组以推拿手法治疗为主,每日1次,对照组采用催产素治疗,5天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泌乳素水平、...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气血不足型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查随机数字表将100例气血不足型缺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推拿组,每组各50例,推拿组以推拿手法治疗为主,每日1次,对照组采用催产素治疗,5天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泌乳素水平、乳房充盈程度评分、人工喂养容量,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乳房充盈程度评分升高,人工喂养容量降低,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推拿组优于对照组(P<0.05);推拿组有效率94%,对照组有效率76%,推拿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治疗气血不足型缺乳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泌乳水平,值得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气血不足 缺乳
下载PDF
产褥期营养干预治疗产妇泌乳不足的效果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慧杰 胡江 +1 位作者 弓晓艳 刘婕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7期1484-1486,共3页
目的探究产褥期营养干预对产妇泌乳不足的治疗效果,可有效防止产后泌乳不足,促进产妇恢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产科出现泌乳不足的产褥期妇女12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营养组(61例)和常规组(61例)。常规组产妇采用催乳仪治... 目的探究产褥期营养干预对产妇泌乳不足的治疗效果,可有效防止产后泌乳不足,促进产妇恢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产科出现泌乳不足的产褥期妇女12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营养组(61例)和常规组(61例)。常规组产妇采用催乳仪治疗,营养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营养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营养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显著早于常规组(P<0.05);分娩24 h后,营养组产妇泌乳量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营养组产妇血清泌乳素含量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营养组贫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对产妇增加营养干预可有效提升泌乳始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干预 泌乳不足 泌乳量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通络生乳方治疗剖宫产后缺乳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马征 王娟 +2 位作者 肖凯 杨艳 杨智 《中药药理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目的:评价通络生乳方治疗剖宫产术后产妇缺乳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202例剖宫产术后缺乳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n=102),口服给予通络生乳方连续7天,每日3次,每次50 ml(每次相当于50 g生药);对照组(n=100)不服用任何催乳药物。治疗... 目的:评价通络生乳方治疗剖宫产术后产妇缺乳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202例剖宫产术后缺乳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n=102),口服给予通络生乳方连续7天,每日3次,每次50 ml(每次相当于50 g生药);对照组(n=100)不服用任何催乳药物。治疗前后进行常规体检,观察乳房胀度,测量血清泌乳素、泌乳量和乳汁中蛋白质含量,评价疗效。结果:观察期间未见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产妇在治疗前的血清泌乳素、乳房胀度和泌乳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产妇服用通络生乳方7天后,血清泌乳素水平达到(369.2±87.7)μg/L,乳房胀度显著增加,总积分均值达(7.6±2.6),泌乳量平均增加了(24.0±14.7)ml,与自身试验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7天后,总有效率治疗组达90.2%,与对照组的4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产妇乳汁中蛋白质含量未见明显差别。结论:通络生乳方对剖宫产术后缺乳产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生乳方 缺乳 剖宫产 泌乳素 乳房胀度 泌乳量
原文传递
滞针配合手法治疗肝郁气滞型产后乳汁不行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章梅玲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第4期386-390,共5页
目的观察滞针配合手法治疗肝郁气滞型产后乳汁不行的疗效,为临床治疗寻求一种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和疗效更佳的治疗肝郁气滞型产后缺乳的治疗方法。方法按统一的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将63例确诊为产后乳汁不行的患者按随机分组的方法... 目的观察滞针配合手法治疗肝郁气滞型产后乳汁不行的疗效,为临床治疗寻求一种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和疗效更佳的治疗肝郁气滞型产后缺乳的治疗方法。方法按统一的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将63例确诊为产后乳汁不行的患者按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穴位(乳根、太冲、肩井、膻中、少泽、内关)针刺得气后采用滞针手法出针,然后给予乳房局部手法按摩,对照组单纯口服中药治疗,连续治疗5 d后休息2 d,共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记录患者血清PRL含量、泌乳量及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PRL含量及泌乳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产后乳汁不行的伴随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滞针配合手法治疗能明显增加产妇泌乳量,改善肝郁气滞型乳汁不行的伴随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口服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肝郁气滞 泌乳障碍 缺乳 推拿
下载PDF
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50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程力 赵超 +2 位作者 曾莉 罗窅 席雅芳 《中国药业》 CAS 2011年第16期79-80,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穴位按摩对产后缺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产后缺乳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组50例,口服中药对照组50例,穴位按摩对照组50例,治疗6 d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组94.00%,口服中药对...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穴位按摩对产后缺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产后缺乳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组50例,口服中药对照组50例,穴位按摩对照组50例,治疗6 d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组94.00%,口服中药对照组78.00%,穴位按摩对照组76.00%,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临床疗效显著,该方案优于单纯应用中药或穴位按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按摩 缺乳
下载PDF
低频脉冲治疗仪结合手法按摩对缺乳初产妇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
14
作者 岳要娜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期91-93,97,共4页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治疗仪结合手法按摩对缺乳初产妇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沂南县人民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12例缺乳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低频脉冲治疗仪干预,研...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治疗仪结合手法按摩对缺乳初产妇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沂南县人民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12例缺乳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低频脉冲治疗仪干预,研究组采用低频脉冲治疗仪结合手法按摩干预,比较两组乳房胀痛程度(VAS)、母乳喂养状况(MBFES)及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研究组产后3、4 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组内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MBF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脉冲治疗仪结合手法按摩可以缓解产妇乳房胀痛,改善母乳喂养状况,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脉冲治疗仪 手法按摩 缺乳 初产妇 母乳喂养
下载PDF
基于“养肝扶脾”理论的针刺与颞三针联合治疗产后缺乳性偏头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慧 张雪梅 +1 位作者 张丰正 江花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11期128-131,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养肝扶脾”理论的针刺结合颞三针治疗产后缺乳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产后缺乳性偏头痛患者采用“养肝扶脾”选穴针刺并配合颞三针治疗。选穴:膻中、少泽、肩井、乳根,颞三针,并随症加减。膻中、乳根采用叩刺法... 目的:观察基于“养肝扶脾”理论的针刺结合颞三针治疗产后缺乳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产后缺乳性偏头痛患者采用“养肝扶脾”选穴针刺并配合颞三针治疗。选穴:膻中、少泽、肩井、乳根,颞三针,并随症加减。膻中、乳根采用叩刺法,余穴常规针刺,颞三针连接电针,每次留针30 min,每天1次,5天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隔2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头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和头痛积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通过乳汁分泌评估缺乳情况,分析缺乳与头痛疗效的相关性。结果:首次治疗后、疗程结束后以及随访期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疗程结束后及随访期患者VAS评分均低于首次治疗时(P<0.05);随访时患者的头痛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头痛总有效率为90.6%,缺乳总有效率为87.5%,且头痛疗效与缺乳疗效有相关性(P<0.05)。治疗过程中及随访期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基于“养肝扶脾”理论针刺结合颞三针对产后缺乳性偏头痛患者头痛和缺乳均有疗效,二者疗效存在关联性,且针刺具有操作安全、起效迅速、持久镇痛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缺乳 针刺 颞三针 养肝扶脾
下载PDF
基于离散选择实验的“互联网+手法排乳”患者偏好研究
16
作者 慕晓莹 周芬 +4 位作者 樊英怡 袁婷 王玉玺 吕云鹏 荣红国 《护理学报》 2024年第9期72-78,共7页
目的探究急性乳腺炎及缺乳患者对“互联网+手法排乳”的偏好及需求。方法采用离散选择实验对急性乳腺炎、缺乳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构建混合Logit模型进行“互联网+手法排乳”偏好、支付意愿及相对重要性分析。结果97%患者愿意接受“互联网... 目的探究急性乳腺炎及缺乳患者对“互联网+手法排乳”的偏好及需求。方法采用离散选择实验对急性乳腺炎、缺乳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构建混合Logit模型进行“互联网+手法排乳”偏好、支付意愿及相对重要性分析。结果97%患者愿意接受“互联网+手法排乳”;患者更偏好费用为200元的服务。对于平台服务评价五星、上门护士工龄>10年、30 min上门、监管力度大、提供健康教育与随访、双人上门的服务,患者愿分别多付288.2元、151.7元、151.7元、125.2元、74.8元、62.6元、36.6元;不同服务属性的相对重要性排序为:服务费用>护士资质>服务评价>上门速度>服务安全保障>医院/第3方监管力度>健康教育与随访。结论急性乳腺炎及缺乳患者对“互联网+手法排乳”需求高涨,建议优化护理资源配置,推广落实“互联网+手法排乳”,协助广大服务适用群体获取更多健康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服务 急性乳腺炎 缺乳 手法排乳 离散选择实验
下载PDF
通肝生乳汤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泌乳不足(肝郁气滞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丽娟 张文娟 《四川中医》 2022年第8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究通肝生乳汤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泌乳不足(肝郁气滞型)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80例泌乳不足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穴位按摩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通肝生乳汤治疗,比较... 目的:探究通肝生乳汤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泌乳不足(肝郁气滞型)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80例泌乳不足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穴位按摩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通肝生乳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干预1周内泌乳量变化情况、产后开始泌乳时间、产后48h母乳喂养率、产后30d纯母乳喂养率及血清激素[催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临床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d、5d、7d后两组乳汁分泌评分均依次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各时间点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联合组产后开始泌乳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48h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30d纯母乳喂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两组血清PRL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E2、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肝生乳汤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母乳不足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加快症状改善,促进泌乳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乳不足 穴位按摩 通肝生乳汤 泌乳量 催乳素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吕一男 兰艳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14期135-137,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肌肉注射+口服维生素E软胶囊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通乳汤+艾灸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肌肉注射+口服维生素E软胶囊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通乳汤+艾灸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乳房充盈评分和泌乳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疲乏无力、心悸、情志郁闷、食欲不振、胸肋胀痛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乳房充盈评分、泌乳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汁不足 产后缺乳 气血虚弱型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催乳丸调治缺乳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梦婷 施琳 +2 位作者 侯晨 于猛 李建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5-85,共11页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催乳丸调治缺乳的主要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蛋白,构建有效成分-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开展分子对接验证,探讨催乳丸调治缺乳的潜在分子机制。经筛选,催乳丸中主要包括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香...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催乳丸调治缺乳的主要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蛋白,构建有效成分-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开展分子对接验证,探讨催乳丸调治缺乳的潜在分子机制。经筛选,催乳丸中主要包括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香叶木素、叶酸、β-谷甾醇等12个活性成分;药物与疾病靶点的交集包括STAT3、MAPK1、JAK2、EGFR、ESR1、STAT5A等16个关键蛋白靶点;经过富集分析和筛选,发现与催乳丸活性成分作用的靶点蛋白富集在催乳素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β-谷甾醇、木犀草素与关键靶点STAT3、MAPK1、ESR1、EGFR的结合能力较强,其通过调控转录因子、激酶、雌激素受体蛋白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影响乳腺上皮细胞生长,发挥调治缺乳作用。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催乳丸治疗缺乳的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机制,为缺乳症状的治疗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乳丸 网络药理学 乳汁分泌 泌乳不足 缺乳
下载PDF
产宝口服液催乳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蒋俊和 姜海斌 蒋锐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观察产宝口服液对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产宝口服液催乳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缺乳患者(气血两虚证)60例随机分为空白组、补血生乳颗粒组、产宝口服液组,观察治疗前和治疗5d的泌乳量和血清催乳素水平及疗效。结果:产宝口服... 目的:观察产宝口服液对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产宝口服液催乳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缺乳患者(气血两虚证)60例随机分为空白组、补血生乳颗粒组、产宝口服液组,观察治疗前和治疗5d的泌乳量和血清催乳素水平及疗效。结果:产宝口服液组泌乳量治疗前(20.5±13.2)ml,治疗后第1-5d泌乳量分别为(56.0±22.6)ml、(104.0±25.27)ml、(130.5±20.9)ml、(159.0±25.5)ml、(197.5±20.7)ml;催乳素治疗前(19.88±2.24)ng/ml,治疗后(24.11±2.46)ng/ml,治疗前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且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产宝口服液组总有效率90%,补血生乳颗粒组总有效率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宝口服液通过提高血清催乳素水平促进泌乳,对产后缺乳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乳 气血两虚证 催乳素 产宝口服液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