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府逐瘀汤对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孙晓红 陈学彬 《陕西中医》 2016年第11期1455-1457,共3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LVH)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Ⅱ的(AngⅡ)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高血压合并LVH者随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LVH)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Ⅱ的(AngⅡ)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高血压合并LVH者随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收缩压(SBP)及舒张压(SDP)及心率(HR)等有一定程度的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如心悸、胸闷、胸痛、气促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PWT、LVDd、IVST及LVMI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观察组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由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血府逐瘀汤能够显著缓解高血压合并LVH患者临床症状、抑制左室肥厚,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此类患者的炎性反应及AngⅡ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疗法 血府逐瘀汤/治疗应用
下载PDF
天麻养肝降脂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车启富 何丽杰 李维民 《陕西中医》 2016年第5期523-525,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天麻养肝降脂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5mg/次,1d1次;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天麻养肝降脂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5mg/次,1d1次;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天麻养肝降脂汤治疗。统计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中医证候积分比较,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7.4%明显高于对照组76.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2.6%明显低于对照组15.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天麻养肝降脂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疗法 @天麻养肝降脂汤
下载PDF
理虚活血祛风方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头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蔡之幸 陈越 +2 位作者 王重卿 张翼 范小利 《陕西中医》 2017年第12期1627-1629,共3页
目的:观察理虚祛风活血方配合西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与高血压患者头痛症状变化。方法:将13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降压药控制血压,治疗组予西药联合理虚活血祛风方控制血压。比较两组治疗7d、14d、21d、28d收缩... 目的:观察理虚祛风活血方配合西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与高血压患者头痛症状变化。方法:将13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降压药控制血压,治疗组予西药联合理虚活血祛风方控制血压。比较两组治疗7d、14d、21d、28d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并观察4周后头痛症状有无改善。结果:经治7d后,治疗组(152.31±3.12)mmHg与对照组(152.78±3.26)mmHg,收缩压均下降(P<0.05);两组降低收缩压的高峰集中在口服用药的前14d。治疗组(73.89±1.71)mmHg与对照组(80.12±1.79)mmHg舒张压均下降(P<0.05),14d后治疗组舒张压(78.40±1.93)mmHg下降较对照组(84.81±2.02)mmHg同期更明显(P<0.05)。从头痛疗效比较,治疗组在总有效率(84.3%)、临床治愈率(50.0%)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7.1%)、临床治愈率(37.5%)。结论:理虚活血祛风方对原发性高血压头痛患者有临床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中西医结合疗法 头痛 @理虚活血祛风方
下载PDF
眩晕3号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35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颖 黄桢 +5 位作者 张婷 朱卉 季晓霞 裴雯 李雯斌 沈亦彦 《陕西中医》 2017年第9期1155-1156,共2页
目的:探讨滋阴潜阳之眩晕3号方对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LV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奥美沙坦酯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口服,及内科治疗。治疗组加服眩晕3号方。结果:... 目的:探讨滋阴潜阳之眩晕3号方对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LV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奥美沙坦酯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口服,及内科治疗。治疗组加服眩晕3号方。结果:治疗组中显效12例、有效22例、无效1例。对照组中显效2例、有效23例、无效10例。两组治疗后血压疗效,治疗组中显效23例,有效12例,无效0例;对照组中显效12例,有效19例,无效4例。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重量指数(LVMI),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眩晕3号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LVH,能改善阴虚阳亢型高血压LVH患者的疗效、血压疗效,降低LV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疗法 肥大 左心室 @眩晕3号方/治疗应用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39例总结
5
作者 高飞 《湖南中医杂志》 2006年第6期8-9,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临床总疗效及中...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临床总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益心活血降压汤治疗气虚血瘀证型高血压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杨震 王守富 《陕西中医》 2018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益心活血降压汤治疗气虚血瘀证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98例住院治疗的气虚血瘀证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9例。观察指标包括血压测定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指标。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 目的:观察中药益心活血降压汤治疗气虚血瘀证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98例住院治疗的气虚血瘀证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9例。观察指标包括血压测定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指标。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和高血压生活质量积分。对比患者治疗后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高血压生活质量积分明显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相比治疗前,治疗组患者治疗后Hcy值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治疗组患者Hcy值亦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心活血降压汤治疗疗效显著,可以降低气虚血瘀证型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改善中医证候、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疗法 气虚血瘀 @益心活血降压汤
下载PDF
高血压肾病采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缬沙坦治疗对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琳琳 卫志锋 潘星 《陕西中医》 2016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肾病对其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从而可为临床患者规范、安全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缬沙坦80mg,1d1次治疗,治疗... 目的:通过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肾病对其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从而可为临床患者规范、安全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缬沙坦80mg,1d1次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100mg静脉滴注,1d1次;均连续治疗2周。统计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中医症状积分及SCr、Cys-C、晨尿蛋白/尿肌酐变化情况、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68.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中医症状积分、SCr、Cys-C、晨尿蛋白/尿肌酐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治疗期间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肾病患者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取得较好疗效,同时还可保护患者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丹参(中药)/治疗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