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房颤与孤立性房颤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查滨 关伟华 张丽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6年第10期84-85,共2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房颤(HAF)与孤立性房颤(LAF)的临床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高血压房颤患者106例,孤立性房颤患者102例,分别对其性别,年龄,家族史,并发症,持续性房颤发生情况,超声心动图等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二者相比,LAF... 目的:分析高血压房颤(HAF)与孤立性房颤(LAF)的临床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高血压房颤患者106例,孤立性房颤患者102例,分别对其性别,年龄,家族史,并发症,持续性房颤发生情况,超声心动图等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二者相比,LAF组发病年龄轻,左房增大者少,持续性房颤者少;两组中左房增大均与持续性房颤者,并发症呈正相关。高血压程度与持续性房颤者,并发症呈正相关。结论左房增大是房颤发生的主要机制,左房是否增大是判断愈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房颤 孤立性房颤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测参数探讨 被引量:11
2
作者 邹祎 王晋明 +3 位作者 肖秀金 张庆华 吴钢 朱中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2年第3期178-180,共3页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 (PAF)的临床相关无创预测参数。 78例EH患者按有无PAF分为二组 ,对比分析一般临床特征、2 4h动态血压 (ABPM)、标准 12导联心电图 (ECG)、多普勒超声等临床数据 ,多元逐步回归探讨PAF的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 (PAF)的临床相关无创预测参数。 78例EH患者按有无PAF分为二组 ,对比分析一般临床特征、2 4h动态血压 (ABPM)、标准 12导联心电图 (ECG)、多普勒超声等临床数据 ,多元逐步回归探讨PAF的预测参数。结果 :与无PAF组比较 ,PAF组ABPM显示 2 4h、白昼、夜间收缩压均值偏高(16 0 .1± 8.1vs 14 7.6± 8.6mmHg ,16 9.9± 7.2vs 15 9.8± 7.8mmHg ,14 9.8± 11.1vs 130 .7± 10 .1mmHg ,P均 <0 .0 1) ;ECG最宽P波 (Pmax)、P波离散度 (Pd)偏大 (12 2 .7± 11.7vs 10 8.5± 7.6ms,4 6 .6± 5 .4vs 31.5± 6 .7ms ,P均<0 .0 1) ;多普勒超声提示左房直径 (LA)较大 (48.5± 5 .7vs 37.7± 3.2mm ,P <0 .0 1) ,左室肥厚 (LVH)比例增加 (12 /2 7vs 16 /5 1,P <0 .0 1) ,舒张期二尖瓣流量A波最大速度较小 (36 .4± 6 .7vs 6 1.2± 5 .2cm/s,P <0 .0 1)。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夜间收缩压均值、Pd、LVH、LA、A波最大速度均是预测PAF的独立参数。结论 :EH患者夜间收缩压均值、Pd、LVH、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并发症 阵发性心房颤动 预测参数
下载PDF
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并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慧敏 曹小织 盖晓波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1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房颤(PAF)患者的抗心律失常效应。方法:选取99例高血压并发PAF患者,分成厄贝沙坦治疗组(A组)49例和氨氯地平治疗组(B组)50例,在口服胺碘酮的基础上分别加用厄贝沙坦、氨氯地平治疗12个月。比较2组...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房颤(PAF)患者的抗心律失常效应。方法:选取99例高血压并发PAF患者,分成厄贝沙坦治疗组(A组)49例和氨氯地平治疗组(B组)50例,在口服胺碘酮的基础上分别加用厄贝沙坦、氨氯地平治疗12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第3、6、12个月房颤复发率和治疗后第6、12个月的左心房内径(LAD)。结果:2组均能显著降低血压。治疗后第3、6个月,2组的房颤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12个月2组房颤复发率分别为20.8%和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2个月A组LAD小于B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能延缓高血压并发PAF患者的左心房扩大,并明显降低房颤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高血压 心房颤动
下载PDF
P波离散度与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关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胡钦 毛国顺 祝匡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1625-1627,共3页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与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关系。方法:测量57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Ⅰ组)窦性心律时12导联心电图的P波离散度[Pd=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房内径(LAD)、...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与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关系。方法:测量57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Ⅰ组)窦性心律时12导联心电图的P波离散度[Pd=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单纯高血压组(Ⅱ组)55例比较。检测阵发性房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结果:PmaxⅠ组显著高于Ⅱ组[(121.5±16.3)msvs(107.3±10.3)ms,P<0.05];PdⅠ组显著高于Ⅱ组(45.3±12.7)msvs(24.7±10.5)ms,P<0.05);两组间Pmin、LAD、LVEF差异无显著性。Pmax>100ms预测的敏感性为89.5/,特异性为80.0/;Pd≥40ms预测的敏感性为86.0/,特异性为75.9/;Pmax>100ms+Pd≥40ms的敏感性为78.5/,特异性为88.9/。结论:P波离散度是高血压病患者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预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房颤动 心电描记术 P波离散度
下载PDF
B型利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岑强 杨明 王青 《北京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B型利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心房颤动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2月连续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10例,根据超声心动图(UCG)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B型利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心房颤动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2月连续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10例,根据超声心动图(UCG)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根据ECG将患者分为房颤组(AF组,116例)及无房颤组(NAF组,104例),测定2组患者的血清BNP、hs-CRP水平。探讨高血压患者的血清BNP、hs-CRP水平其与房颤之间的关系。结果 AF组中阵发性房颤59例,持续性房颤24例,永久性房颤33例。AF组患者的BNP(198.66±118.84pg/mlvs.86.37±66.97pg/ml)与LVMI(127.19±28.05g/m2vs.83.70±17.22g/m2)明显高于NAF组(P<0.01)。永久性房颤患者BNP明显高于阵发性房颤患者(242.45±134.37pg/mlvs.178.95±102.72pg/ml,P<0.05),而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患者BNP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间hs-CRP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房颤患者BNP与患者LVMI、LA、房颤持续时间成正相关,与LVEF成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患者血清BNP水平升高,房颤的可能性增大。hs-CRP与房颤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BNP与高血压房颤之间关系密切。BNP可作为高血压左心室心肌肥厚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房颤动 C反应蛋白 利钠肽
下载PDF
左房扩大并心房纤颤患者心脏利钠肽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乔延国 张开 +1 位作者 黄志刚 韩盈 《武警医学》 CAS 2004年第12期909-911,共3页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左房扩大并心房纤颤患者血浆利钠肽水平的变化 ,探讨房颤时心脏内分泌的病理生理改变。方法  10 2例高血压左房扩大患者入选 ,其中 5 2例伴心房纤颤 (Atrialfibrillation ,AF) ,5 0例无AF ,另有 36例健康个体为参照...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左房扩大并心房纤颤患者血浆利钠肽水平的变化 ,探讨房颤时心脏内分泌的病理生理改变。方法  10 2例高血压左房扩大患者入选 ,其中 5 2例伴心房纤颤 (Atrialfibrillation ,AF) ,5 0例无AF ,另有 36例健康个体为参照。放射免疫法测定脑利钠肽 (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和心房利钠肽 (Atrialnatriureticpeptide ,ANP)。结果 所有高血压病左房扩大者 ,无论有无AF ,血浆ANP、BNP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AF组与无AF组BNP水平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AF组ANP显著低于无AF组 (P <0 .0 1)。结论 左房扩大的高血压患者在心脏功能失代偿前 ,BNP已经出现代偿性地合成和分泌增加。AF后心房合成和分泌ANP较无AF者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房扩大 BNP ANP 患者 心房纤颤 利钠肽 高血压病 水平 结论 参照
下载PDF
高血压并房颤与同型半胱氨酸、踝臂指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国锋 陈图刚 +2 位作者 谭维羚 马战清 钟志英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29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AF)发作与血同型半胱氨酸、踝臂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按照有无合并AF发作分为两组:AF组为合并AF发作组65例;对照组为不合并AF发作(窦性心律组)55例,分别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AF)发作与血同型半胱氨酸、踝臂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按照有无合并AF发作分为两组:AF组为合并AF发作组65例;对照组为不合并AF发作(窦性心律组)55例,分别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和踝臂指数的检测,比较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踝臂指数的高低。结果:高血压并AF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踝臂指数小于窦性心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并AF发作有更高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更低的踝臂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房颤动 血同型半胱氨酸 踝臂指数
下载PDF
缬沙坦对高血压并阵发性房颤患者P波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慧敏 曹小织 盖晓波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9年第3期141-142,160,共3页
目的:评价缬沙坦对高血压并阵发性房颤(PAF)患者P波离散度(Pd)的影响。方法:选取215例高血压并发PAF患者,分成缬沙坦组(97例)和氨氯地平组(118例),分别口服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采用同步12导联体表心电图分别测量最大... 目的:评价缬沙坦对高血压并阵发性房颤(PAF)患者P波离散度(Pd)的影响。方法:选取215例高血压并发PAF患者,分成缬沙坦组(97例)和氨氯地平组(118例),分别口服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采用同步12导联体表心电图分别测量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并计算出Pd值,比较其差异性。结果:两组Pd和Pmax均显著缩短(P<0.01),但缬沙坦组比氨氯地平组缩短更明显(P<0.01)。缬沙坦组发生PAF17例(17.5%);氨氯地平组发生PAF52例(44.1%)(P<0.01)。结论:在同等降压条件下,缬沙坦能明显缩短Pd,降低PAF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P波离散度 高血压 心房颤动
下载PDF
稳心颗粒联合氟伐他汀治疗高血压病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董艳 卢军利 +3 位作者 邢兰访 侯艳茹 李保民 朱爱华 《西部医学》 2009年第2期208-210,共3页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氟伐他汀治疗高血压病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3例高血压病并发心房颤动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治疗组(53例),两组均接受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联合氟伐他汀口服,随访...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氟伐他汀治疗高血压病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3例高血压病并发心房颤动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治疗组(53例),两组均接受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联合氟伐他汀口服,随访1年。治疗前后、随访期每3个月对两组的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分别给予记录,检验血清CRP、P-选择素浓度,并监测血压、肝肾功能、肌酶、血脂。结果随访1年后,治疗组房颤复发率少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清CRP、P-选择素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明显。结论稳心颗粒联合氟伐他汀治疗高血压病并发心房颤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心颗粒 氟伐他汀 高血压病 心房颤动 CRP P-选择素
下载PDF
有氧运动对高血压并发房颤患者血小板表面糖蛋白受体的影响
10
作者 李玉峰 王士雯 +2 位作者 赵玉生 卢才义 薛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1303-1305,共3页
目的:探讨规律运动对高血压并发房颤患者血小板表面活化分子标志蛋白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门诊就诊的高血压并发房颤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1例,规律运动组(实验组)30例,后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中... 目的:探讨规律运动对高血压并发房颤患者血小板表面活化分子标志蛋白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门诊就诊的高血压并发房颤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1例,规律运动组(实验组)30例,后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中等量的运动疗法3个月。采用流式细胞术以单克隆抗体分子作为探针,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运动前后血小板膜上CD62P、CD61的阳性百分率及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进行运动疗法3个月后,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收缩压(mmHg)分别为158±3.8及151±4.3(P<0.05),舒张压(mmHg)分别为98±3.4及90±3.1(P<0.01);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4.6±4.7及60.3±3.6(P<0.05);血小板膜上CD62P阳性百分率(%)分别为27.4±2.2及20.5±3.1(P<0.05)、CD61阳性百分率(%)分别为27.2±3.5及21.3±2.9(P<0.05);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81.2±4.3及73.6±4.6(P<0.05)。结论:规律运动能降低高血压并发房颤患者血小板表面活化受体分子的密度及血小板聚集率,有利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栓前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房颤动 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 有氧运动
下载PDF
美托洛尔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心率变异性及血BNP、AngII水平的影响
11
作者 胡中耀 赵文艺 丁守坤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5期2145-2149,共5页
目的探讨美托诺尔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心率变异性、血清B型钠尿肽(BNP)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2例高血压合... 目的探讨美托诺尔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心率变异性、血清B型钠尿肽(BNP)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2例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不同分组,其中80例口服美托洛尔治疗者纳入常规组,82例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者纳入联合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变异性和血清BNP、AngⅡ、明胶酶A(MMP-2)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房颤动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27.15±8.48)mm Hg、(82.55±6.07)mm Hg,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32±10.54)mm Hg、(85.47±5.38)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常规组患者的窦性心率R-R间期的标准差(SDNN)[(155.06±16.91)ms vs(132.96±15.98)ms]、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145.92±30.55)ms vs(123.65±27.19)ms]、相邻R-R间期差均方根(r MSSD)[(39.15±5.02)ms vs(35.61±4.17)ms]、高频率段(HF)[(544.21±129.74)m^(2)vs(478.35±126.96)m^(2)]比较,联合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低频率段(IF)为(357.14±90.28)m^(2),明显低于常规组的(423.61±101.65)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常规组患者的血清BNP[(115.03±15.62)ng/L vs(140.21±10.33)ng/L]、AngⅡ[(29.13±7.12)pg/mL vs(35.59±6.47)pg/mL]、MMP-2[(251.06±35.19)μg/L vs(278.31±42.16)μg/L]比较,联合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房颤发生次数为(11.07±2.83)次,明显少于常规组的(13.46±3.65)次,房颤持续时间为(5.86±1.18)h,明显短于常规组的(6.75±1.42)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98%,略高于常规组的3.75%,但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 美托洛尔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 心率变异性 B型钠尿肽 血管紧张素Ⅱ
下载PDF
冠心病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临床治疗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钰 《中外医疗》 2015年第20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 目的探讨冠心病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房颤复发率、持续时间以及发生频率上,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1年后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组左心房内径为(33.17±1.15)mm,对照组则为(36.12±1.0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降低患者房颤的复发率,促进其转复成功率的提高,有助于患者长期预后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而且安全性较高,应当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血压 心房颤动 临床治疗
下载PDF
缬沙坦对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恩德 王爱媛 +1 位作者 王修卫 丁思华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5期369-371,共3页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复律后阵发性房颤的再发率、持续性房颤的发生率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房利钠肽(ANP)水平及左心房内径(LAD)的影响,探讨缬...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复律后阵发性房颤的再发率、持续性房颤的发生率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房利钠肽(ANP)水平及左心房内径(LAD)的影响,探讨缬沙坦的抗房颤作用及机制。方法 90例高血压合并初发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5)。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缬沙坦降压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降压治疗,治疗周期1年。观察2组阵发性房颤复律后的再发率和持续性房颤的发生率,并检测2组治疗前后hs-CRP、IL-6、TNF-α、LAD及AN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房颤再次发作7例(15.6%),略低于对照组(14例,31.1%);治疗组转为持续性房颤2例(4.4%),略低于对照组(5例,11.1%),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hs-CRP、IL-6、TNF-α、LAD及ANP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用缬沙坦治疗,能够降低炎症因子及ANP水平、减小LAD,有降低阵发性房颤的再发率及持续性房颤发生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高血压病 阵发性心房颤动 持续性心房颤动
原文传递
培朵普利单用及与中药稳心颗粒合用治疗老年高血压房颤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4
作者 汪月南 田会旗 《西部医学》 2015年第3期372-373,376,共3页
目的比较培朵普利单用及与中药稳心颗粒合用治疗老年高血压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2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8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培哚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培哚普利联合中... 目的比较培朵普利单用及与中药稳心颗粒合用治疗老年高血压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2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8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培哚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培哚普利联合中药稳心颗粒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左心房内径和左心室质量指数进行比较,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均P〈0.05)。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和左心室质量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均P〈0.05)。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88.1%)明显高于对照组(64.4%,P〈0.01)。结论中药稳心颗粒与培朵普利合用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可明显降低血压,改善心脏负担,提高临床疗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药结合 高血压合并房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P波离散度预测高血压病患者发生阵发性房颤的价值 被引量:7
15
作者 卢辉和 王毅 +2 位作者 盛臻强 张莉 管耘园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6年第1期42-43,45,共3页
目的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发生阵发性房颤的危险因素。方法:记录44例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Ⅰ组)和45例高血压病不伴阵发性房颤(Ⅱ组)患者的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量P波最大时限(Pmax)、P波最小时限(Pmin)及P波离散度,左房直径(LAD)和左室射... 目的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发生阵发性房颤的危险因素。方法:记录44例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Ⅰ组)和45例高血压病不伴阵发性房颤(Ⅱ组)患者的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量P波最大时限(Pmax)、P波最小时限(Pmin)及P波离散度,左房直径(LA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Ⅰ组P波离散度显著高于Ⅱ组(P<0.01);Ⅰ组Pmin和LVEF显著低于Ⅱ组(P<0.01);Pmax和左房直径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别(P>0.05)。单变量分析显示Pmin、P波离散度和LVEF对阵发性房颤有显著的预测价值,但多变量分析显示仅P波离散度对阵发性房颤具有独立预测价值。结论P波离散度可以识别高血压病患者发生阵发性房颤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患者 阵发性房颤 P波离散度 预测价值 同步12导联心电图 P波最大时限 多变量分析 左室射血分数 左房直径 LVEF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浆内皮素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6
16
作者 肖雪云 谭锦平 苏小杰 《临床医学工程》 2010年第12期34-35,共2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变化,比较阿司匹林和华法林抗栓治疗对心房颤动患者内皮素的影响,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栓治疗。方法将2009~2010年某医院57例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29例)和华法林...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变化,比较阿司匹林和华法林抗栓治疗对心房颤动患者内皮素的影响,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栓治疗。方法将2009~2010年某医院57例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29例)和华法林组(28例),另外选择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测定3组血浆内皮素水平,并心脏超声下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各项指标。阿司匹林组和华法林组分别给予阿司匹林100mg/d和调整剂量华法林[国际标准化比值(2~3)]治疗并随访一年,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法)测定内皮素(ET),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内皮素变化。结果阿司匹林组和华法林组均能有效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华法林组的内皮素水平略低于阿司匹林组。结论阿司匹林和华法林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两者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 阿司匹林 华法林 抗栓治疗 血浆内皮素
下载PDF
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心脏超声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燕娜 曾秀芳 卢敏儿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18期45-47,共3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心脏超声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1月收治的88例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88例单纯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对比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飞利浦IE33超声仪进行心脏超声检查... 目的:研究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心脏超声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1月收治的88例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88例单纯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对比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飞利浦IE33超声仪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观察指标:患者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舒张早期心室快速充盈峰值速度/舒张晚期心房收缩峰值速度(E/A比值)、室间隔/左室后壁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左房内径为(44.89±3.13)mm,明显比对比组(32.81±2.31)mm高,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t=12.824,P<0.01);研究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43.82±12.42)mm,跟对比组(41.23±12.12)mm比较,t检验统计学差异不显著(t=0.342,P>0.05);研究组E/A比值为(0.82±0.21),明显比对比组(0.61±0.12)高,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t=5.924,P<0.01);研究组室间隔/左室后壁为(1.12±0.13),跟对比组(1.09±0.12)比较,t检验统计学差异不显著(t=0.241,P>0.05)。结论: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心脏超声临床特点为左房内径明显增大,E/A比值增大,说明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跟左心房扩大有密切关系,可因血压升高而导致心脏结构发生变化,引起形态学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 心脏超声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疗效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余凌 金雪娥 《现代医院》 2016年第11期1581-1583,共3页
目的探究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62例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按照患者住院尾号的奇偶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观察... 目的探究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62例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按照患者住院尾号的奇偶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坎地沙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比较,观察组更优(P<0.05);两组转复时间和转复率、持续窦性心律、左房内径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胺碘酮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临床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深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坎地沙坦 胺碘酮 老年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功能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曾诚 宋钰 +1 位作者 王德锐 陈重泽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第3期74-76,共3页
目的: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室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入选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同期选择5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诊断,... 目的: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室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入选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同期选择5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诊断,分析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左心房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室收缩末容积和舒张末容积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AEF、LVA_(max)、LVA_(min)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舒适功能相对较低,舒张功能障碍会出现在心肌肥厚之前,而心肌肥厚者EF较低,此时说明患者还存在收缩功能下降的表现,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血流多普勒、组织多普勒检查中,可以评估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因此,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具有较高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 超声心动图 评估价值
下载PDF
依那普利降低腹主动脉结扎大鼠房颤诱发率
20
作者 刘英明 朱智明 +3 位作者 卢才义 石湘芸 徐斌 王士雯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60-762,共3页
目的 :研究依那普利对腹主动脉结扎大鼠房颤诱发率的影响 ,探讨高血压相关性房颤的防治措施。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 )、腹主动脉结扎组 (AB组 )和腹主动脉结扎 +依那普利组 (AB E组 ) ,每组 12只。在肾上部位进行腹主动... 目的 :研究依那普利对腹主动脉结扎大鼠房颤诱发率的影响 ,探讨高血压相关性房颤的防治措施。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 )、腹主动脉结扎组 (AB组 )和腹主动脉结扎 +依那普利组 (AB E组 ) ,每组 12只。在肾上部位进行腹主动脉结扎。动物麻醉后通过多导生理记录仪记录Ⅰ导体表心电图和颈动脉压力曲线。在体外灌流的条件下 ,采用心房短阵刺激评价房间传导时间 (IACT)和心房对猝发刺激的反应。结果 :与C组比较 ,AB组P波持续时间和IACT延长 ,诱发出 4例房颤 ,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和心房纤维化程度增加 ;与AB组比较 ,AB E组P波持续时间和IACT缩短 ,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和心房纤维化程度降低 ;C组和AB E组均未能诱发出房颤。结论 :依那普利通过降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 ,减轻心房纤维化 ,降低腹主动脉结扎大鼠房颤诱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普利 腹主动脉结扎 大鼠 诱发率 高血压 心房颤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