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2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生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危险因素预测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许浩丽 丘映 +1 位作者 滕联秧 贾丽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0年第3期141-144,共4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母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ET/ICSI)助孕患者中发生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患者与非OHSS患者相关指标,筛选出其中的危险因素指标,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回顾分析接受IVF-ET/ICSI治疗的...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母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ET/ICSI)助孕患者中发生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患者与非OHSS患者相关指标,筛选出其中的危险因素指标,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回顾分析接受IVF-ET/ICSI治疗的不孕患者共1032个周期,发生中重度OHSS38周期为OHSS组,随机选择同期接受IVF-ET/ICSI治疗的患者中未发生OHSS患者38周期作为对照组。结果OHSS组年龄轻,LH/FSH比值高,注射HCG日血E2水平高。启动Gn的用量少,获卵数多,临床妊娠率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01).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为保护因素,获卵数,临床妊娠为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基础LH/FSH比值,注射日血E2水平,获卵数,妊娠对中重度OHSS发生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体外受精-胚胎移彬卵母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危险因素 预测
原文传递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发生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杨芳 赵亚琼 +1 位作者 包俊华 金锐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878-880,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发生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患者与非OHSS患者一般情况、治疗周期、用药情况等相关指标,筛选出其中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预防治疗工作。方法回顾分析接受(IVF-ET)治疗的不孕患者共... 目的通过比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发生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患者与非OHSS患者一般情况、治疗周期、用药情况等相关指标,筛选出其中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预防治疗工作。方法回顾分析接受(IVF-ET)治疗的不孕患者共635个周期,发生中重度OHSS 22例为OHSS组,选择同期接受IVF-ET治疗患者中未发生OHSS的患者30例为非OHSS组,比较2组的临床特征。结果 OHSS组患者启动日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高,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雌二醇(E2)水平高、HCG诱排剂量大,与非OHS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启动日FSH、LH水平,HCG日E2水平,对中重度OHSS发生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危险因素 预测
下载PDF
在OHSS高危患者中卵裂期胚胎移植与囊胚移植的临床结局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倪晓蓓 王珊珊 +1 位作者 张宁媛 孙海翔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610-613,共4页
目的比较卵裂期胚胎移植与囊胚移植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高危患者首次冷冻复苏周期中应用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本中心进行体外受精的首次冷冻复苏周期OHSS高危患者,均有卵裂期胚胎冷冻和囊胚冷冻,总... 目的比较卵裂期胚胎移植与囊胚移植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高危患者首次冷冻复苏周期中应用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本中心进行体外受精的首次冷冻复苏周期OHSS高危患者,均有卵裂期胚胎冷冻和囊胚冷冻,总例数为232例,将卵裂期胚胎移植组设为A组共84例,囊胚移植组设为B组共148例;分析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基础激素水平、内膜厚度及临床结局。结果 A组患者84例,行卵裂期胚胎移植,临床妊娠61例,临床妊娠率72.62%;B组患者148例,临床妊娠125例,临床妊娠率84.46%,临床妊娠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基础激素水平、体重指数、内膜厚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OHSS高危患者可以优先考虑囊胚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HSS 卵裂期胚胎 囊胚 临床妊娠率
下载PDF
辅助生殖技术并发症诊断及处理共识 被引量:81
4
作者 刘风华 杨业洲 +2 位作者 张松英 乔杰 刘嘉茵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31-439,共9页
促排卵治疗是辅助生殖技术(ART)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其改善临床妊娠率的同时,亦使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多胎妊娠、多部位妊娠等并发症发生几率增高。本文从ART并发症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进行阐述,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领域... 促排卵治疗是辅助生殖技术(ART)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其改善临床妊娠率的同时,亦使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多胎妊娠、多部位妊娠等并发症发生几率增高。本文从ART并发症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进行阐述,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部分专家对ART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达成共识,以指导规范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ART) 促排卵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医源性多胎妊娠 多部位妊娠
原文传递
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IVF-ET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6
5
作者 赵磐琳 童英 庞春元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7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5年6月本院行IVF-ET治疗的PCOS不孕症患者390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组、... 目的:探讨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5年6月本院行IVF-ET治疗的PCOS不孕症患者390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短效组及GnRH-a长效组。其中拮抗剂组126例,短效组135例,长效组129例。比较3组临床指标。结果:Gn用量和时间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在3组间两两比较存在差异(P均<0.05),其中Gn用量、时间及子宫内膜厚度长效组最高,短效组最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拮抗剂组高于另外两组;而E_2水平拮抗剂组低于另外两组,且短效组低于长效组(P均<0.05)。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周期取消率及妊娠率拮抗剂组低于长效组(P<0.05),长效组OHSS发生率高于短效组(P<0.05)。结论:短效GnRH-α长方案的促排卵方案具有用药量少、用药时间短等优点,可减少治疗时间和费用,且能保证较满意的妊娠结局,降低OHSS发生风险,是PCOS患者行IVF-ET治疗的一种较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控制性促排卵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下载PDF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4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7
6
作者 钟依平 周灿权 +2 位作者 庄广伦 焦泽旭 于丛一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539-540,共2页
目的 总结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varianhyperstimulationsyndrome ,OHSS)的临床表现及相应的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 43例OHSS的临床资料。结果 OHSS绝大多数发生在促排卵治疗后 ,临床表现主要为腹胀、恶心、腹水、胸水、水肿、尿... 目的 总结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varianhyperstimulationsyndrome ,OHSS)的临床表现及相应的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 43例OHSS的临床资料。结果 OHSS绝大多数发生在促排卵治疗后 ,临床表现主要为腹胀、恶心、腹水、胸水、水肿、尿少、血液浓缩、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氮质血症 ,经严密监护、输白蛋白或血浆、扩容及放腹水等对症治疗后治愈。结论 OHSS在严密监护下 ,经相应的对症治疗可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排卵诱导 OHSS 治疗
原文传递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育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7
作者 邵明君 叶碧绿 +3 位作者 赵军招 林金菊 林文琴 黄学锋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评价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IVF ET)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育妇女的治疗效果。 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本中心行 IVF ET或 ICSI的PCOS不育患者作回顾性分析,A组为55例PCOS不育患者72周期,...  目的 评价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IVF ET)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育妇女的治疗效果。 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本中心行 IVF ET或 ICSI的PCOS不育患者作回顾性分析,A组为55例PCOS不育患者72周期,对照组(B组)为输卵管阻塞性不育患者95例共100周期,比较两组妊娠率、流产率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 结果 临床妊娠率A组为40%,B组为49%,流产率分别为7%及 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OHSS发生率 A组 10%、B组 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 对于经常规治疗无效的PCOS不育患者, IVF ET不失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但OHSS发生率较非PCOS不育妇女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避孕药 多囊卵巢综合征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下载PDF
辅助生殖治疗中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防治 被引量:21
8
作者 石玉华 蒋琪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19,共7页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最常见、复杂的医源性并发症,其病理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普遍认为是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体液大量外渗引起的全身血流动力学改变。OHSS发生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低龄、低体质量、高雌激素水...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最常见、复杂的医源性并发症,其病理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普遍认为是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体液大量外渗引起的全身血流动力学改变。OHSS发生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低龄、低体质量、高雌激素水平、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OHSS既往史等。OHSS预防在于高危人群监测及合理运用促排卵药物。对中、重度OHSS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以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辅助生殖技术 超促排卵 防治
原文传递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相关急腹症的诊治 被引量:21
9
作者 舒静 匡琳 张松英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444-447,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相关急腹症的发生情况、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合理的应对措施。方法回顾分析678个IVF-ET周期急腹症的发生率及其病因,评价获卵数、输卵管病变与急腹症发生的关系,比较生殖专科医生及非生殖专科医生的...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相关急腹症的发生情况、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合理的应对措施。方法回顾分析678个IVF-ET周期急腹症的发生率及其病因,评价获卵数、输卵管病变与急腹症发生的关系,比较生殖专科医生及非生殖专科医生的误诊率。结果 IVF-ET后急腹症发生率为 4.3%,主要病因有: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异位妊娠、卵巢扭转、宫内外同时妊娠。获卵>15个组急腹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获卵≤15个组(P<0.01)。所有异位妊娠和宫内外同时妊娠急腹症均有输卵管性不孕因素。生殖专科医生误诊率显著低于非生殖专科医生(P<0.05)。结论促排卵药诱发过多卵泡发育、输卵管病变是IVF-ET急腹症发生的危险因素。需要对非生殖专科医生进行IVF-ET知识的普及,对患者进行并发症的宣教以减少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并发症 急腹症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异位妊娠 卵巢扭转 宫内外同时妊娠
原文传递
GnRH激动剂联合小剂量HCG双扳机对PCOS患者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李赛姣 周丹妮 +4 位作者 尹太郎 徐望明 谢青贞 程丹 杨菁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978-982,共5页
目的比较使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小剂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发排卵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IVF-ET的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促排卵后行IVF-ET的PCOS患者,分别使用GnR... 目的比较使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小剂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发排卵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IVF-ET的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促排卵后行IVF-ET的PCOS患者,分别使用GnRH-a联合2 000 U HCG(双扳机组,31例)、低剂量HCG(8 000 U,37例)以及10 000U HCG(对照组,52例)诱导卵泡成熟,比较3组患者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可移植胚胎数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等并发症。结果优胚率双扳机组与低剂量HCG组及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双扳机组及低剂量HCG组的可移植胚胎数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双扳机组与低剂量HCG组和对照组相比较,OHSS发生率和平均住院天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使用GnRH-a联合小剂量HCG诱发排卵可提高优胚率及可移植胚胎数,降低OHSS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双扳机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下载PDF
血清抗苗勒管激素水平预测卵巢储备及在控制性超排卵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1
作者 叶云 欧建平 +4 位作者 吴日然 林秀峰 廖月婵 杜静 杜彦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66-671,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预测卵巢储备力及在控制性超排卵(COH)中对卵巢反应性的预测价值并指导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12月在本中心接受IVF/ICSI-ET治疗的416周期。根据患者COH卵巢反应将患者分为3组:卵巢... 【目的】探讨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预测卵巢储备力及在控制性超排卵(COH)中对卵巢反应性的预测价值并指导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12月在本中心接受IVF/ICSI-ET治疗的416周期。根据患者COH卵巢反应将患者分为3组:卵巢低反应组67例、卵巢正常反应组319例、卵巢高反应(OHSS)组30例。根据是否发生中重度OHSS分为OHSS组12例,非OHSS组404例。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AMH(无月经周期限制)和FSH、LH、E2水平(月经第2~5天抽血),同时行阴道B超检查测定窦卵泡数(AFC)。以获卵数为评价标准进行诊断试验的诊断价值评价。【结果】与获卵数的相关性由强到弱是AMH水平、AFC、FSH/LH比值、基础FSH水平、基础LH水平,控制年龄因素后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494、0.414、-0.310、-0.261、0.233(P<0.01)。预测卵巢低反应ROC曲线下面积除年龄外的前3项为AMH水平0.901、AFC0.889、FSH/LH比值0.734;AMH水平界值≤1.795μg/L,其Youden指数为0.629,高于其他指标。预测卵巢高反应ROC曲线下面积前3项为AFC0.882、AMH水平0.828、FSH/LH比值0.759;AMH水平界值≥3.725μg/L,其Youden指数0.558,仅次于AFC的0.661。预测OHSS时ROC曲线下面积前3项为AMH水平0.879、AFC0.838、FSH/LH比值0.716;AMH水平界值≥5.690μg/L,其Youden指数0.655,高于其他指标。AMH水平、年龄和总促排剂量与获卵数的多元回归模型:获卵数(个)=5.802+1.080×AMH(μg/L)。【结论】血清AMH水平能反应卵巢的储备力,可以在COH前预测卵巢反应和获卵数,是良好的卵巢反应预测指标之一,对临床用药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抗苗勒管激素 控制性超排卵 卵巢反应性 卵巢过度刺激
下载PDF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大鼠模型建立 被引量:21
12
作者 付永伦 林其德 仲汗威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2002年第1期16-19,共4页
为建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大鼠模型 ,将 2 2日龄大鼠 1 8只随机分成卵巢过度刺激组、超排卵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 ,每组 6只。按照改良的 Ujioka方法 ,卵巢过度刺激组从第2 2日龄起皮下注射 PMSG1 0 IU连续 4d,第 2 6日龄注射 HCG1 0 0 IU... 为建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大鼠模型 ,将 2 2日龄大鼠 1 8只随机分成卵巢过度刺激组、超排卵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 ,每组 6只。按照改良的 Ujioka方法 ,卵巢过度刺激组从第2 2日龄起皮下注射 PMSG1 0 IU连续 4d,第 2 6日龄注射 HCG1 0 0 IU;超排卵组从第 2 4日龄皮下注射 PMSG 1 0 IU,第 2 6日龄注射 HCG 1 0 IU,其余时间同上注射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对照组经皮下注射生理盐水 0 .1 ml连续 5d即从第 2 2~ 2 6日龄。在 HCG注射 72h后 ,尾静脉注射 1 % Evans blue( EB) 0 .1 ml以评价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EB注射 3 0 min后 ,观察卵巢重量、腹腔 EB含量及有无腹水出现。结果表明 :卵巢过度刺激组卵巢重量 ( 0 .3 53± 0 .0 2 2 8g)显著高于超排卵组和对照组卵巢重量 ( 0 .1 3 5± 0 .0 2 8g,0 .0 57± 0 .0 1 0 ;分别 P<0 .0 0 1 ) ;卵巢过度刺激组腹腔 EB含量 ( 2 .3 3± 1 .0 6μg)显著高于超排卵组和对照组卵巢重量 ( 0 .79± 0 .1 8μg,0 .68± 0 .1 9μg;分别 P<0 .0 0 1 )。卵巢过度刺激组出现腹水 ,而超排卵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无腹水出现。这提示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大鼠模型建立是成功的 ,该模型为系统性探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确切发病机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大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取卵后黄体期应用来曲唑降低血中雌激素水平不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雅琴 杨菁 +6 位作者 徐望明 谢青贞 闫文杰 尹太郎 程丹 肖卓妮 李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69-872,共4页
目的:探讨取卵后黄体期药物干预体内雌激素水平对超促排卵后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行全胚冷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同期因OHSS行全胚冷冻的139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在取卵后第1天起连续5 d... 目的:探讨取卵后黄体期药物干预体内雌激素水平对超促排卵后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行全胚冷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同期因OHSS行全胚冷冻的139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在取卵后第1天起连续5 d口服来曲唑2.5 mg,每日2次,并同时给予扩容对症治疗;对照组96例在取卵后给予常规扩容、白蛋白等处理。测定两组患者取卵后第2、5、8天血清甾体水平,观察两组患者轻、中、重度OHSS发生比率、OHSS临床自觉症状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取卵后第2、5、8天血清雌二醇水平均明显下降(P<0.001),血清黄体生成素及孕酮水平两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43例,中、重度OHSS 7例(16.27%),对照组96例,重度OHSS 18例(18.75%),比较两组重度OHS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结论:取卵后口服来曲唑可明显降低全胚冷冻OHSS患者黄体期血清雌激素水平,但并不能明显降低重度OHSS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芳香化酶抑制剂 黄体期 受精 体外
下载PDF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5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郭晓玲 谢庆煌 +1 位作者 马文敏 阳星娥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7-98,共2页
目的 :通过 5 1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HSS)病例分析 ,总结其发生诱因及监护治疗的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发生的 5 1例中、重度OHSS病例资料。结果 :OHSS大多发生在应用促排卵药物后 3~ 13天 ,多囊卵巢综合征、年轻体瘦及应用HCG... 目的 :通过 5 1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HSS)病例分析 ,总结其发生诱因及监护治疗的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发生的 5 1例中、重度OHSS病例资料。结果 :OHSS大多发生在应用促排卵药物后 3~ 13天 ,多囊卵巢综合征、年轻体瘦及应用HCG诱发排卵为发生OHSS的高危因素。经住院监护及扩容、利尿、腹腔穿刺引流等治疗 ,效果满意。结论 :在促排卵药物的应用过程中 ,应注意预防OHSS的发生。对于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临床分析 不孕 诱导排卵 治疗
下载PDF
超促排卵并发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护理 被引量:20
15
作者 蔡微微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9期48-49,76,共3页
目的探讨超促排卵治疗过程中并发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患者中,80例因超促排卵并发中、重度卵巢过度刺... 目的探讨超促排卵治疗过程中并发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患者中,80例因超促排卵并发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体会。结果 80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及护理后,均全部康复,其中32例获得妊娠、48例终止妊娠。结论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的护理重点应包括预防性监测及护理、心理护理、饮食及用药护理、腹胀及腹痛的护理、腹水引流的护理及出院后指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不孕 辅助生育技术 护理
下载PDF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高危周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6
作者 董华 陈士岭 邢福祺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代替hCG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诱发排卵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对采用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或卵泡刺激素促排卵治疗的14例PCOS患者(18个周期),于卵泡≥18mm...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代替hCG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诱发排卵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对采用绝经期促性腺激素或卵泡刺激素促排卵治疗的14例PCOS患者(18个周期),于卵泡≥18mm时给予GnRHa,观测血清雌二醇(E2)水平、排卵率、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和多胎妊娠发生情况。结果14例18个治疗周期给予GnRHa日血清E2为(8379±2958)pmol/L,周期排卵率和妊娠率分别为833%和222%。中度OHSS和多胎妊娠各1例。结论在PCOS不孕患者中以GnRHa代替hCG具有相似的排卵率和妊娠率,但能明显降低OHSS发生率,减少多胎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素释放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 nRH-a
原文传递
提高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 被引量:19
17
作者 乔杰 李红真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2,共2页
在世界范围内,约10%~15%的育龄夫妇受到不孕症的困扰。自1978年首例试管婴儿诞生以来,辅助生殖技术(ART)呈蓬勃发展之势,并由此引发相关领域在临床医学和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方面的快速进展。但至今,ART的成功率并不理想,且进步... 在世界范围内,约10%~15%的育龄夫妇受到不孕症的困扰。自1978年首例试管婴儿诞生以来,辅助生殖技术(ART)呈蓬勃发展之势,并由此引发相关领域在临床医学和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方面的快速进展。但至今,ART的成功率并不理想,且进步缓慢。探讨影响ART成功率的因素,并予以相应的改进,以改善ART成功率是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选择适宜的促排卵方案、深入研究导致不孕症的病因、降低ART的并发症,将有助于ART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技术 辅助 不育 女(雌)性 排卵诱导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下载PDF
来曲唑在克罗米芬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8
作者 林淑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2期217-220,共4页
目的 探讨来曲唑(Letrozole,LE)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uman menopausal gonadotropin,HMG)序贯治疗及单用HMG治疗枸橼酸氯米芬(clomiphene citrate,CC)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的疗效及安... 目的 探讨来曲唑(Letrozole,LE)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uman menopausal gonadotropin,HMG)序贯治疗及单用HMG治疗枸橼酸氯米芬(clomiphene citrate,CC)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诊治的42例CC抵抗的PCOS患者共125周期的治疗资料.根据患者促排卵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单纯用HMG诱发排卵,20例患者,共63周期)和观察组(使用LE和HMG序贯治疗诱发排卵,22例患者,62周期)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促排卵周期相关指标、HCG日E2水半及子宫内膜厚度、妊娠结局和促排卵治疗安全性相关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促排卵时间短于观察组,但HMG用量多于观察组.两组患者周期排卵率相当,但观察组患者单卵泡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多卵泡发生率(成熟卵泡≥3个)则低于对照组.对照组HCG日的E2水平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间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观察组间临床妊娠率(22.2%vs 21.0%)和流产率(14.3%vs1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卵巢囊肿发生率、OHSS发生率及多胎妊娠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其中多胎妊娠发生率受限于例数较少,未能显示出统计学差异.结论联合应用LE和HMG治疗CC抵抗的PCOS患者,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曲唑 克罗米芬抵抗 多囊卵巢综合征 促排卵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下载PDF
初步探讨针刺治疗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何晓霞 张学红 魏清琳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17-821,837,共6页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在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过程中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将进行IVF/ICSI-ET治疗的304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黄体...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在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过程中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将进行IVF/ICSI-ET治疗的304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黄体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进行控制性超促排卵,研究组患者从控制性超促排卵第1日开始接受针刺治疗,直至胚胎移植日(取卵日不进行针刺治疗),对照组不作针刺治疗,其余同研究组。观察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促性腺激素(Gn)用量、血清雌二醇(E2)水平、OHSS发生率、获卵数、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等。结果:①研究组OHSS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3%vs 7.33%,P<0.05);②研究组胚胎移植日血清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③研究组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52.90%vs 50.74%,P>0.05;10.96%vs 10.14%,P>0.05).结论:针刺辅助治疗对降低IVF-ET治疗过程中OHSS的发生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治疗 IVF/ICSI-ET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临床妊娠率
原文传递
补肾健脾利湿中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防治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葛明晓 张金玉 +3 位作者 邓伟民 赵彦鹏 梁欣媚 林德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研究补肾健脾利湿中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防治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效果。【方法】筛查IVF-ET超促排卵周期OHSS高危因素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中药组(37例)和对照组(31例),2组应用相同的超促排卵方案,中药组... 【目的】研究补肾健脾利湿中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防治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效果。【方法】筛查IVF-ET超促排卵周期OHSS高危因素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中药组(37例)和对照组(31例),2组应用相同的超促排卵方案,中药组加用补肾健脾利湿中药。比较2组的临床各项指标及OHSS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促性腺激素(Gn)用量、Gn天数、获卵数、应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HCG日)雌二醇(E2)水平及临床妊娠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移植日中药组OHSS发生率(21.6%)显著低于对照组(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新鲜周期胚胎移植率(94.6%)显著高于对照组(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共19例患者为了预防中、重度OHSS的发生进行了全部胚胎冻存。【结论】对于IVF-ET周期OHSS高危患者加用补肾健脾利湿中药,能显著降低OHSS发生率和OHSS严重程度,增加OHSS高危患者新鲜周期胚胎移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中药疗法 补肾健脾利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