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稳定同位素体系理论模式及其矿床地球化学应用 被引量:107
1
作者 郑永飞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7-70,85,共15页
稳定同位素方法已成为现代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稳定同位素体系的理论模式及其地球化学应用是国际上地球化学研究的前沿方向之一。本文概括了热液体系内成矿地球化学过程引起稳定同位素组成变化的定量理论模式,包括热液矿物之... 稳定同位素方法已成为现代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稳定同位素体系的理论模式及其地球化学应用是国际上地球化学研究的前沿方向之一。本文概括了热液体系内成矿地球化学过程引起稳定同位素组成变化的定量理论模式,包括热液矿物之间的同位素平衡的判断、热液去气和矿物沉淀的储库效应、二元混合与矿床成因等。这些模型对于确定成矿温度、鉴定成矿流体源区和推测成矿地球化学机理提供了更为合理的同位素数据定量解释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热液矿床 地球化学 氧同位素 碳同位素 硫同位素 成矿流体
下载PDF
矿床形成深度与深部成矿预测 被引量:47
2
作者 张德会 周圣华 +2 位作者 万天丰 席斌斌 李建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509-1518,共10页
阐述了不同类型内生矿床的成矿深度和金属沉淀的垂直范围。热液成矿作用的深度下限可以下降到10000~12000m。不同类型矿床的成矿深度范围与成矿时的具体地质构造特征有关,且有很大的变化空间。金属矿床的形成深度受成矿母岩岩浆侵位深... 阐述了不同类型内生矿床的成矿深度和金属沉淀的垂直范围。热液成矿作用的深度下限可以下降到10000~12000m。不同类型矿床的成矿深度范围与成矿时的具体地质构造特征有关,且有很大的变化空间。金属矿床的形成深度受成矿母岩岩浆侵位深度的约束,而岩浆侵位的深度又与岩浆中挥发组分的数量、流体释放的时间、成矿元素的矿物/熔体和溶液/熔体分配系数等因素有关。据此可以解释斑岩铜-(钼)、斑岩钼-(铜)和斑岩钨矿床形成深度的差异。地温梯度和多孔岩石的渗透率也与成矿深度有关。CO2等挥发组分的溶解度对压力非常敏感,因此流体包裹体地质压力计对于成矿深度的确定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开展深部成矿预测和找矿时,探寻隐伏岩体顶上带或岩钟是寻找深部与花岗岩有关的多金属矿床的捷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深度 深部成矿预测 热液矿床 顶上带和岩钟 深部隐伏岩体
下载PDF
地壳中流体的大规模流动系统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22
3
作者 马东升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50-261,共12页
地壳中的水量相当于海洋体积的水量,已确定的水溶液活动深度可达20km。根据驱动力的不同,地壳中主要存在三大流动系统,即重力、浮力和应力驱动系统。本文评述了当前国际上有关大规模流体运移研究的主要进展和发展趋势,介绍了有... 地壳中的水量相当于海洋体积的水量,已确定的水溶液活动深度可达20km。根据驱动力的不同,地壳中主要存在三大流动系统,即重力、浮力和应力驱动系统。本文评述了当前国际上有关大规模流体运移研究的主要进展和发展趋势,介绍了有关流动系统的模式和运动机制,并简要论述了其成矿意义。文章指出,目前区域古流体场地球化学背景问题已成为区域成矿规律和热液成矿理论中一个不容回避的关键课题,地壳中大规模流体流动系统将成为今后地质流体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流体 流体运移 热液矿床 地壳 成矿意义
下载PDF
新疆霍什布拉克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张志斌 叶霖 +4 位作者 李文铅 李朝阳 高珍权 李建峰 徐力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5-217,共13页
新疆霍什布拉克铅锌矿床的矿体和含矿地层的产状一致,主矿体的矿石具有条带状、纹层状构造,矿石中大量发育霉球状、管状和环带状生物结构,显示出层控、热水沉积成因的特点。含矿地层和矿石样品的主量元素PER图解显示含矿碳酸盐岩以含石... 新疆霍什布拉克铅锌矿床的矿体和含矿地层的产状一致,主矿体的矿石具有条带状、纹层状构造,矿石中大量发育霉球状、管状和环带状生物结构,显示出层控、热水沉积成因的特点。含矿地层和矿石样品的主量元素PER图解显示含矿碳酸盐岩以含石膏的灰岩为主,围岩的白云岩化微弱,矿化与硅化关系密切。矿石、含矿碳酸盐岩和页岩、粉砂质灰岩和泥质粉砂岩等碎屑岩具有各自鲜明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上层矿体矿石中较强的富集过渡族元素Ti、V、Cr、Mn、Co、Ni、非活动性元素Zr、Hf及大离子亲石元素Sr和Pb,亏损活动性元素Na、K、Rb、Ba和非活动性元素Nb、Th。其围岩重结晶泥晶灰岩富集Ti、Mn、Ni、Sr和Pb,亏损Na、K、V、Fe、Rb、Ba、Zr、Hf、Nb和Th。下层矿体的围岩页岩和泥质、粉砂质灰岩样品的微量元素分布在平均上地壳线附近,部分样品较明显的富集Ti、V、Cr、Mn、Co、Ni、Rb、Y、Zr和Hf,亏损Na、Fe、Sr、Nb。上层矿体矿石和下层矿体围岩中的部分碎屑岩富集强亲岩浆元素Cr、Co、Ni,且上层矿体矿石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具有强的正Eu异常,部分下层矿体围岩具有较明显的正Eu异常。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矿床属于热水沉积矿床中的SEDEX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天山 霍什布拉克铅锌矿床 热水沉积矿床 矿床地质 矿床地球化学
下载PDF
黑山热液型矿床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 被引量:11
5
作者 庞奖励 孙根年 陈林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7-161,共5页
通过对岩石、矿石的稀土组成研究,揭示含矿热液稀土总量为2484~11778μg·g-1、富集轻稀土型分布模式及铕、铈负异常。δEu和δCe表明从早至晚热液体系向氧化程度增加的方向演化。稀土可能主要以(RE(C... 通过对岩石、矿石的稀土组成研究,揭示含矿热液稀土总量为2484~11778μg·g-1、富集轻稀土型分布模式及铕、铈负异常。δEu和δCe表明从早至晚热液体系向氧化程度增加的方向演化。稀土可能主要以(RE(CO3)3F)4-,(RE(CO3)F2)-,(RE(F,Cl)2)+,(RE(CO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黑山地区 地球化学 热液型矿床 矿床
下载PDF
短波红外光谱技术在矿床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田丰 冷成彪 +3 位作者 张兴春 田振东 张伟 郭剑衡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34-642,共9页
短波红外光谱(SWIR)技术是近年来从国外引入的一种新型矿床勘查研究手段,该技术具有快速、高效、低成本和高灵敏度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矿床勘查研究中。本文对SWIR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和常用仪器软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重点... 短波红外光谱(SWIR)技术是近年来从国外引入的一种新型矿床勘查研究手段,该技术具有快速、高效、低成本和高灵敏度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矿床勘查研究中。本文对SWIR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和常用仪器软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重点介绍了其在矿床勘查中的两个主要应用方向:蚀变矿物填图和成矿地质环境反演。前者为该技术手段的核心功能,通过SWIR波段对特定矿物进行识别,确定蚀变矿物的分布情况,快速划分蚀变分带,以便缩小找矿范围,从而提升找矿效率和准确率;后者是利用目标蚀变矿物反射光谱特征参数(如波长吸收位置、结晶度等)的规律性变化,反演成矿的地质环境,确定热液中心,提供找矿指标。最后,初步提出了短波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围岩蚀变 短波红外光谱 热液矿床 矿床勘查 找矿指标
下载PDF
Geochemistry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 Hydrothermal Ore Deposit in Heishan Area,Shaanxi Province 被引量:7
7
作者 庞奖励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54-58,共5页
The study on rare earth elements in hydrothermal ore deposit in Heishan area indicates that the REE concentration in rock with very weak negative Ce and Eu anomaly is far higher than those in ore. The REE pattern in o... The study on rare earth elements in hydrothermal ore deposit in Heishan area indicates that the REE concentration in rock with very weak negative Ce and Eu anomaly is far higher than those in ore. The REE pattern in ore is characterized by very low REE concentration, typical enrichment in LRE and distinctive negative Eu and Ce anomaly. δ Eu and δ Ce values vary from 0 51~0 6 to 0 71~0 77 and 0 84~0 88 to 0 60~0 78, respectively, as shown in samples from Fe Cu ore to Au ore. Different δ Eu and δ Ce values reveal that temperature gradually decreases and oxygen fugacity gradually increases when ore bearing hydrothermal solution evolves from early to late stage. It is likely that REE in solution is mainly transported in the forms of(RE(CO 3) 3F) 4- , (RE(CO 3)F 2) -, (RE(F,Cl) 2) + , (RE(CO 3) 3) 3- and (RE(CO 3) 4) 5- complex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re earths hydrothermal ore deposit GEOCHEMISTRY
下载PDF
大井铜-锡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与岩浆流体的关系 被引量:7
8
作者 储雪蕾 刘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166-1172,共7页
通过对大井铜-锡多金属矿床硫化物的硫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的氢同位素测定,确定了成矿期的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但硫主要来源于深部的岩浆流体。岩浆流体对这类热液脉型矿床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富硫和其它挥发组分的岩浆流体携带了岩浆中... 通过对大井铜-锡多金属矿床硫化物的硫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的氢同位素测定,确定了成矿期的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但硫主要来源于深部的岩浆流体。岩浆流体对这类热液脉型矿床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富硫和其它挥发组分的岩浆流体携带了岩浆中的Cu、Sn等多种成矿金属元素,它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是造成Sn、Cu和Zn等金属成矿物质逐步沉淀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井多金属矿 稳定同位素 流体包裹体 岩浆流体 热液矿床
下载PDF
湖南板溪锑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 被引量:6
9
作者 罗献林 《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231-242,共12页
矿床位于雪峰古陆南部边缘,锡矿山北北东向锑矿带向北延伸与雪峰古陆东西向锑金矿带的交汇部位;板溪群五强溪组硅铝质板岩为主要赋矿围岩;燕山晚期东西向的石英斑岩脉群产于矿区北部,其含锑金较高,少数被合锑金石英脉穿插;矿床蚀... 矿床位于雪峰古陆南部边缘,锡矿山北北东向锑矿带向北延伸与雪峰古陆东西向锑金矿带的交汇部位;板溪群五强溪组硅铝质板岩为主要赋矿围岩;燕山晚期东西向的石英斑岩脉群产于矿区北部,其含锑金较高,少数被合锑金石英脉穿插;矿床蚀变作用(毒砂化,黄铁矿化等)主要表现为热液扩散作用,蚀变矿物的生成途径包括热液带入成分的晶出和热液作用下原岩矿物解离,生成新的蚀变矿物;锑作为矿床成矿元素其迁方式以渗滤为主,扩散次之,在成矿演化过程中具有构造分异与亲断裂的特性;锑在成矿溶液中主要呈硫的络合物(NasbS3)形式搬运,可溶性SiO2是搬运锑的载体,表现为蚀变围岩明显的去硅去钠(带出)作用;变质作用与岩浆期后热液作用提供双热源,为成矿物质活化迁移的主要驱动因素。矿床属中低温热液充填辉锑矿-石英脉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矿床 脉状矿床 成矿作用 热液矿床 地质特征
下载PDF
辽西阜新地区火山岩系玛瑙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宇林 仲米山 +4 位作者 贾翠 闫楠 王宗林 王军 周春山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79-1187,共9页
根据路线地质调查、实测地质剖面及200余处典型玛瑙矿点、矿化点的调研信息,将义县组划分为5个喷发旋回,阐述了阜新地区义县组及相关潜火山岩中分泌体状玛瑙和断裂充填型玛瑙的主要特征;并得出如下结论:上述两种成因类型的玛瑙层控性明... 根据路线地质调查、实测地质剖面及200余处典型玛瑙矿点、矿化点的调研信息,将义县组划分为5个喷发旋回,阐述了阜新地区义县组及相关潜火山岩中分泌体状玛瑙和断裂充填型玛瑙的主要特征;并得出如下结论:上述两种成因类型的玛瑙层控性明显,主要产于义县组喷发旋回Ⅰ、Ⅱ中;断裂充填型玛瑙脉体走向多呈北北西至北北东向;有利赋矿岩石依次是安山玢岩及相关隐爆火山碎屑岩、玄武岩、火山碎屑岩。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指出断裂充填型玛瑙是今后玛瑙找矿的主要目标,重点勘查靶区主要位于紫都台—七家子、老河土—十家子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县组 火山岩 潜火山岩 玛瑙 热液矿床 阜新地区
下载PDF
新疆和静县查岗诺尔铁矿矿床成因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光昊 钱建平 华克强 《云南地质》 2016年第1期18-23,共6页
查岗诺尔铁矿主要赋存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组(C_1d)之中、上部火山碎屑岩及火山熔岩中,区内火山环状裂隙及与之复合的北东向向心断裂,是主要的导矿和容矿构造。查岗诺尔铁矿至少经历了两次强烈的隐爆—成矿过程,该矿床的形成早期以岩浆... 查岗诺尔铁矿主要赋存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组(C_1d)之中、上部火山碎屑岩及火山熔岩中,区内火山环状裂隙及与之复合的北东向向心断裂,是主要的导矿和容矿构造。查岗诺尔铁矿至少经历了两次强烈的隐爆—成矿过程,该矿床的形成早期以岩浆成矿为主,晚期叠加了热液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构造控矿 岩浆矿床 热液矿床 新疆和静县查岗诺尔
下载PDF
元江大班壁铜镍矿地质地球化学及找矿远景 被引量:2
12
作者 施丽明 杜泽鹏 《云南地质》 2013年第1期60-63,共4页
由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获得异常,圈定镍多金属勘查区。受超基性岩体外接触带小岩体、构造蚀变带控制,构成工业矿体的矿化为黄铁矿化、黄铜矿化、辉砷镍矿化、钴硫矿化、磁黄铁矿化和金矿化。矿床属岩浆期后中温热液型。
关键词 热液型铜镍矿床 构造蚀变带控制 地球化学异常 找矿远景 云南元江大班壁
下载PDF
黝铜矿热力学计算热液矿床成矿温度——以山西义兴寨脉状金矿为例
13
作者 孙荣良 《华南地质》 CAS 2023年第3期581-587,共7页
热液矿床成矿温度的准确限定是正确理解成矿作用过程和矿床成因的重要前提。为查明山西义兴寨金矿床的成矿温度,本文对不同期次脉状金矿中的黝铜矿和银金矿开展了电子探针元素分析和热力学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义兴寨矿床脉状金矿黄铁矿−... 热液矿床成矿温度的准确限定是正确理解成矿作用过程和矿床成因的重要前提。为查明山西义兴寨金矿床的成矿温度,本文对不同期次脉状金矿中的黝铜矿和银金矿开展了电子探针元素分析和热力学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义兴寨矿床脉状金矿黄铁矿−石英阶段、黄铁矿−黄铜矿−石英阶段和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的成矿温度分别为290~300℃、(330±10)℃、(250±10)℃。该结果与此矿床不同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一致,且更为精确,表明黝铜矿热力学温度计能准确地限定热液矿床的成矿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黝铜矿 热力学计算 热液矿床 义兴寨脉状金矿
下载PDF
云南省南华县大龙塘金矿矿床成因
14
作者 张艺瀚 刁瑞峰 《云南地质》 2015年第2期204-208,共5页
大龙塘金矿除了受层位、构造因素控制外,尤其是地下水中、低温热液改造对矿床的形成有巨大作用;金的富集也与矿石的岩石类型、结构构造,围岩蚀变等有关。
关键词 地下水活动 层位、构造控矿 热液型矿床 云南南华大龙塘
下载PDF
超临界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研究及其展望
15
作者 刘伟 《有色矿山》 2003年第6期4-7,17,共5页
超临界成矿流体研究是矿床学的前沿性领域。本文归纳了对超临界流体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从近年来的一些与热液成矿作用有关的超临界成矿流体研究提出该领域可能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超临界成矿流体 热液成矿 展望 地球化学
下载PDF
湖南东坡野鸡尾矿床H_2S-CH_4-CO_2流体包裹体研究
16
作者 黄伟林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32-337,共6页
本文利用Chaixmeca冷热台详细研究了产于野鸡尾云英岩型锡矿床中的含H_2S包裹体低温相平衡,其结果S_(H_2S)熔化温度为-98±1℃,S_(co_2)的熔化温度为-80—-90℃,L_(H_2S)与L_(CH_4+co_2)混溶至L_(H_2O+CO_2)的温度为-68.6—-70.2℃,... 本文利用Chaixmeca冷热台详细研究了产于野鸡尾云英岩型锡矿床中的含H_2S包裹体低温相平衡,其结果S_(H_2S)熔化温度为-98±1℃,S_(co_2)的熔化温度为-80—-90℃,L_(H_2S)与L_(CH_4+co_2)混溶至L_(H_2O+CO_2)的温度为-68.6—-70.2℃,在-57.2—-55.6℃范围内包裹体均一至超临界流体。根据现有相图资料推测,这类包裹体的流体体系为H_2S-CH_4-CO_2体系,其组成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矿 液包体 热液矿床
下载PDF
云南广南南瓜地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远景
17
作者 肖述刚 李国清 +1 位作者 张明文 何灿 《云南地质》 2013年第3期328-330,共3页
南瓜地土壤地球化学异常以As、Sb、Au、Ag为主,圈定Ⅰ类异常(Au、Sb、As)一个,Ⅱ类金异常2个。异常中心明显,浓度高,连续性好,沿闪长岩岩体及接触带分布。而线性构造与矿点叠合处即是找矿远景区。
关键词 热液型矿床 燕山期地下热水 构造交汇处 岩体边缘接触带 广南南瓜地区
下载PDF
滇西北衙金矿床的二次成矿作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宋焕斌 何明勤 《昆明工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15-20,共6页
北衙金矿床是哀牢山──金沙江富碱侵入岩带上的主要金矿床之一。成矿作用明显分为两次,具有典型性。第一次成矿作用为岩浆热液成矿,使围岩发生矿化。并在成矿有利部位形成矿化体,但未构成工业矿体。第二次成矿作用是次生富集作用。... 北衙金矿床是哀牢山──金沙江富碱侵入岩带上的主要金矿床之一。成矿作用明显分为两次,具有典型性。第一次成矿作用为岩浆热液成矿,使围岩发生矿化。并在成矿有利部位形成矿化体,但未构成工业矿体。第二次成矿作用是次生富集作用。由于矿区的地形、气候、地壳运动、岩石物理化学性质、水化学及水动力等条件均有利于氧化作用的进行,氧化带十分发育。在第一次成矿作用形成矿源岩的基础上,金发生溶解、迁移和重新分配,在氧化带的下部富集,形成“北衙型”金矿。同一岩带上的其他岩体,有许多也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岩浆热液矿化过程,有必要研究它们的次生富集条件,注意寻找“北衙型”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成矿 金矿床 成矿作用
下载PDF
火山热液型铅锌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预测指标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崇民 马生明 +3 位作者 胡树起 王之峰 汤丽玲 李冰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火山热液型铅锌矿床赋矿围岩、后期脉岩和蚀变岩石中成矿元素铅锌银含量高,矿体元素组合复杂,原生异常发育,并存在着原生分带现象。矿体前缘元素为I、Hg、As、Sb、B、Ba;近矿指示元素是Pb、Zn、Ag、Au、Cd、Mn、Cu;尾部或矿下指示元素... 火山热液型铅锌矿床赋矿围岩、后期脉岩和蚀变岩石中成矿元素铅锌银含量高,矿体元素组合复杂,原生异常发育,并存在着原生分带现象。矿体前缘元素为I、Hg、As、Sb、B、Ba;近矿指示元素是Pb、Zn、Ag、Au、Cd、Mn、Cu;尾部或矿下指示元素为Cu、Mo、W、Sn。根据矿床指示元素的分布规律和原生晕的分带性,研制了判别矿床剥蚀程度和评价异常的地球化学指标,建立了该类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预测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热液型铅锌矿床 原生地球化学特征 找矿标志
下载PDF
贵州戈塘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董磊 黄建国 李文杰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41-44,共4页
戈塘金矿位于黔西南金成矿区。矿床赋存在茅口组与龙潭组间的不整合面上,受层间滑脱构造控制。含矿层为一套角砾岩,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发育硅化、黄铁矿化、辉锑矿化、萤石化、雄黄化等围岩蚀变。硫同位素和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热液中... 戈塘金矿位于黔西南金成矿区。矿床赋存在茅口组与龙潭组间的不整合面上,受层间滑脱构造控制。含矿层为一套角砾岩,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发育硅化、黄铁矿化、辉锑矿化、萤石化、雄黄化等围岩蚀变。硫同位素和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热液中硫具有深部来源的特点,成矿流体中水属于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成矿温度、流体盐度和密度较低,属于中低温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中低温热液矿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