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药材中水溶性及脂溶性成分的电喷雾离子阱质谱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董昕 徐立 娄子洋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048-1054,共7页
目的通过应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对丹参药材中的水溶性及脂溶性成分进行较为全面的质谱行为考察。方法分别对8个丹参对照品进行了多级质谱裂解分析,并总结了水溶性丹酚酸类和脂溶性丹参酮类成分的裂解规律。对丹参药材进行了液相-质谱... 目的通过应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对丹参药材中的水溶性及脂溶性成分进行较为全面的质谱行为考察。方法分别对8个丹参对照品进行了多级质谱裂解分析,并总结了水溶性丹酚酸类和脂溶性丹参酮类成分的裂解规律。对丹参药材进行了液相-质谱联用分析及多级质谱分析,根据裂解规律对药材中的目标成分进行归属。结果鉴别和归属了丹参药材中的30个成分。结论应用离子阱质谱的多级裂解信息对中药材中的复杂成分进行结构解析和鉴别,可以为中药材的质量控制乃至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丰富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电喷雾-离子阱质谱行为 水溶性成分 脂溶性成分
原文传递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丹参中14种水溶性成分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垚 杨德智 +2 位作者 苏斌 杜冠华 吕扬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24-1629,共6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同时测定丹参不同部位中的丹参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阿魏酸、异阿魏酸、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丹酚酸A、丹酚酸C、9 丹酚酸B单甲酯、9’丹酚酸B单甲酯、丹酚酸B二甲酯14种水溶性成分含...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同时测定丹参不同部位中的丹参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阿魏酸、异阿魏酸、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丹酚酸A、丹酚酸C、9 丹酚酸B单甲酯、9’丹酚酸B单甲酯、丹酚酸B二甲酯14种水溶性成分含量,并考察丹参药材直径和丹参植株部位对以上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50 mm,1.7μm)色谱柱,以0.5%乙酸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按梯度洗脱:0~1.02 min,90%→80%A;>1.02~4.08 min,80%→72%A;>4.08~4.76 min,72%→55%A;>4.76~5.50 min,55%→90%A;>5.50~8 min,90%A。柱温30℃,进样量1μL,检测波长286 nm,流速为0.6 mL·min^-1。结果在8 min内,上述14种水溶性成分可实现完全分离且浓度与峰面积之间线性良好,仪器和方法重复性良好,其RSD均小于2.0%,可实现准确定量,丹参药材直径和参植株部位对水溶性成分含量有很大影响。结论所建立UPLC色谱法分离度好,灵敏度高,定量准确,直径为0.1~0.5 cm的丹参药材和丹参周皮中上述14种成分含量表现出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水溶性成分 含量测定 色谱法 超高效液相
下载PDF
芦根亲水性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文博 赵伟伊 +1 位作者 庞美俊 苏艳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6,共6页
目的 研究芦根(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的根茎)的亲水性化学成分,并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初步的美白活性研究。方法 芦根乙醇提取物经有机溶剂萃取后的水部分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硅胶、SephadexLH-20凝胶、ODS及HILIC色谱柱等进行分... 目的 研究芦根(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的根茎)的亲水性化学成分,并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初步的美白活性研究。方法 芦根乙醇提取物经有机溶剂萃取后的水部分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硅胶、SephadexLH-20凝胶、ODS及HILIC色谱柱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核磁共振波谱数据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以熊果苷为阳性对照,采用斑马鱼对获得的化合物进行美白活性研究。结果 共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1′R,2′S)-丁香酚基甘油3′-O-β-D-吡喃葡萄糖苷(1)、(7R,7′R,7′′R,8S,8′S,8′′S)-丁香酚基甘油-β-丁香树脂酚醚4,4′′双-O-β-D-吡喃葡萄糖苷(2)、(1′R,2′S)-愈创木基甘油3′-O-β-D-吡喃葡萄糖苷(3)、(1′S,2′S)-愈创木基甘油3′-O-β-D-吡喃葡萄糖苷(4)、(1′R,2′R)-愈创木基甘油3′-O-β-D-吡喃葡萄糖苷(5)、(1′S,2′R)-愈创木基甘油3′-O-β-D-吡喃葡萄糖苷(6)、(1′R,2′R)-丁香酚基甘油3′-O-β-D-吡喃葡萄糖苷(7)、(1′S,2′S)-丁香酚基甘油3′-O-β-D-吡喃葡萄糖苷(8)、(1′S,2′R)-丁香酚基甘油3′-O-β-D-吡喃葡萄糖苷(9)。化合物5、7、8可抑制斑马鱼胚胎黑色素的生成。结论 化合物1、2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芦根苷C、芦根苷D;化合物3~9均为首次从芦根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7、8表现强的美白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根 亲水性成分 苯丙素苷 美白活性 芦根苷C 芦根苷D (1′R 2′R)-愈创木基甘油3′-O-β-D-吡喃葡萄糖苷 (1′R 2′R)-丁香酚基甘油3′-O-β-D-吡喃葡萄糖苷
原文传递
RP-HPLC法同时测定甘西鼠尾草中12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5
4
作者 胡伟慧 韩东岐 +5 位作者 江坤 金一宝 殷果 王珏 郭兴杰 王铁杰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86-493,共8页
目的:建立、丹酚RP酸-H PLC法同时测定甘西鼠尾草药材及饮片中的丹参素钠、咖啡酸、异阿魏酸、丹酚酸D、迷迭香酸、紫草酸B、丹酚酸:采用A、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_A 8种水溶性化合物和4种脂溶性化合物的含量。方... 目的:建立、丹酚RP酸-H PLC法同时测定甘西鼠尾草药材及饮片中的丹参素钠、咖啡酸、异阿魏酸、丹酚酸D、迷迭香酸、紫草酸B、丹酚酸:采用A、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_A 8种水溶性化合物和4种脂溶性化合物的含量。方法甲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Shim-pack XR-ODSⅡ(75 mm×2.0 mm,2.2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酸水-0.12%甘0.2 mL·min-1,柱温30钠℃,检测波长、咖啡酸、异阿27魏0酸nm,进样量、丹酚酸4μL。结果:在50 min内,西鼠尾草中的、丹酚酸12种成分可实现完全分离,丹参素D、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μA、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质量浓度分别在0.22~22.3μg·mL-(1r=0.999 8,n=6)、0.05~4.91 g·mL-(1rμ=0.999 8,n=6)、0.18~18.25μg·mL-(1r=1μ.000,n=6)、0.28~28.40μg·mL-1(r=0.999 9,n=6)、(13.50~1 349.89 g·mL^(-1)(r=0.999 9,n=6)、0.23~23.22 g·mL^(-1)(r=0.999 7,n=6)、9.9、3~993.16μg·mL^(-1)r=0.999 8,n,n=6)、0.04~3.87μg·mL-1(r=1.000,n=6)、0.81~81.33μg·mL-1(r=0.999 8,n=6)0.87~86.85μg·mL-1(r积=0.999 9=6)、0.67~67.47μg·m回L-1(r收率=(0.9n99 4,n=6)和1.01~101.12μg·mL^(-1)(r=0.999 8,n=6)与峰面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平均(=6)分别为99.2%(RSD=1.7%)、99.7%(RSD=1.4%)、101.0%RSD=2.0%)、99.7%(RSD=2.1%)、99.5%(RSD=1.9%)、101.2%(RSD=1.9%)、100.8%(RSD=1.7%)、(100.7%(RSD=1.8%)、101.6%(R简SD便=、1准.5%)、确,灵1敏00度.7%(高,专RS属D=性1.好6%)、,经方10法0.学5%(验证R可SD同=1时.4测%)和定甘西1鼠00尾.0草%中R的SD=1.7%)。结论:该分析方法12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可用于甘西鼠尾草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西鼠尾草 丹参素钠 咖啡酸 异阿魏酸 丹酚酸 丹参酮Ⅰ 丹参D 迷迭香酸 紫草酸 丹酚酸B 丹酚酸A 二氢丹参酮Ⅰ 隐丹参酮酮Ⅱ_A 高效液相色谱法 方法验证 水溶性成分 脂溶性成分 质量控制 标准提升R 917A0254-1793201603-0486-08
原文传递
^(1)H-NMR定量测定黄芪注射液中亲水性成分和疏水性成分
5
作者 杨嘉誉 徐绍静 +4 位作者 张琪 应旭辉 李文竹 潘坚扬 瞿海斌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21-3330,共10页
目的建立黄芪注射液中亲水性成分和疏水性成分的^(1)H-NMR定量分析方法。方法以10%氘代水(10%D2O)和氘代甲醇(CD3OD)为氘代溶剂制备黄芪注射液亲水性成分和疏水性成分的^(1)H-NMR样品。使用Bruker Avance Ⅲ 600型核磁共振波谱仪采集^(1... 目的建立黄芪注射液中亲水性成分和疏水性成分的^(1)H-NMR定量分析方法。方法以10%氘代水(10%D2O)和氘代甲醇(CD3OD)为氘代溶剂制备黄芪注射液亲水性成分和疏水性成分的^(1)H-NMR样品。使用Bruker Avance Ⅲ 600型核磁共振波谱仪采集^(1)H-NMR图谱,具体实验参数如下:Noesygppr1D脉冲序列;温度为298 K,数据点32 K,采集时间(AQ)为2.980 s,脉冲宽度(SW)为7211.54 Hz,弛豫延迟时间(D1)分别为15.0 s和20.0 s,频率偏移(O1)分别为2816.65 Hz和2930.31 Hz,接收器增益(RG)值为57,扫描次数(NS)32次。结果在^(1)H-NMR图谱中归属出33种成分,分别是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丙氨酸、乳酸、焦谷氨酸、天冬酰胺、γ-氨基丁酸、脯氨酸、甲酸、乙酸、富马酸、苹果酸、琥珀酸、丙二酸、蔗糖、果糖、半乳糖、葡萄糖、胆碱、甜菜碱、葫芦巴碱、尿苷、腺苷、胞苷、鸟苷、腺嘌呤、黄芪皂苷Ⅲ、黄芪甲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苷、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葡萄糖苷以及异黄烷苷。对其中27种化学成分(异亮氨酸、缬氨酸、丙氨酸、乳酸、焦谷氨酸、天冬酰胺、γ-氨基丁酸、脯氨酸、甲酸、乙酸、富马酸、苹果酸、琥珀酸、丙二酸、蔗糖、果糖、葡萄糖、胆碱、甜菜碱、葫芦巴碱、尿苷、腺苷、鸟苷、腺嘌呤、黄芪皂苷Ⅲ、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苷)进行定量,可定量的成分占注射液固含量90%以上。该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样品稳定性和耐用性良好,各个成分线性关系良好,r 2大于0.9990,加样回收回收率为98.19%~101.40%。结论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可靠的^(1)H-NMR定量方法用于测定黄芪注射液中的亲水性成分和疏水性成分,为黄芪注射液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核磁共振 黄芪注射液 含量测定 中药注射剂 亲水性成分 疏水性成分 ^(1)H-NMR定量分析方法 异亮氨酸 缬氨酸 丙氨酸 乳酸 焦谷氨酸 天冬酰胺 γ-氨基丁酸 脯氨酸 甲酸 乙酸 富马酸 苹果酸 琥珀酸 丙二酸 蔗糖 果糖 葡萄糖 胆碱 甜菜碱 葫芦巴碱 尿苷 腺苷 鸟苷 腺嘌呤 黄芪皂苷Ⅲ 黄芪甲苷 毛蕊异黄酮苷
原文传递
复合凝聚法包埋功能性食品组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余灵恩 《现代食品》 2018年第19期59-61,共3页
复合凝聚法是新兴的一种具有包埋功能的技术,对于食品组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该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对复合凝聚法运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简单介绍,并介绍复合凝聚法包埋功能性食品组分的实际研究,希望可以为我国的食品行... 复合凝聚法是新兴的一种具有包埋功能的技术,对于食品组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该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对复合凝聚法运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简单介绍,并介绍复合凝聚法包埋功能性食品组分的实际研究,希望可以为我国的食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食品组分 脂溶性组分 亲水性组分 微囊化 复合凝聚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超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研究Ⅱ——强极性组分特征图谱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存满 薛兴亚 +2 位作者 章飞芳 张秀莉 梁鑫淼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9-262,共4页
目的:发展中药白花蛇舌草强极性组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特征图谱,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建立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及其伪品水线草中强极性组分的UPLC亲水模式分析方法,并对其特征图谱进行相似度考察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目的:发展中药白花蛇舌草强极性组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特征图谱,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建立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及其伪品水线草中强极性组分的UPLC亲水模式分析方法,并对其特征图谱进行相似度考察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强极性化合物特征图谱增加了中药材特征图谱的信息量,该组分特征图谱同非强极性组分特征图谱一样具有地域性。结论:强极性组分特征图谱和非强极性组分特征图谱共同应用,有利于提高中药材质量控制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UPLC 特征图谱 强极性组分
原文传递
白花蛇舌草超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研究Ⅰ——非强极性组分特征谱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存满 梁鑫淼 +2 位作者 薛兴亚 张秀莉 章飞芳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3-258,共6页
目的:发展中药白花蛇舌草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特征图谱,考察富集后的非强极性化合物特征图谱较总提物特征图谱在药材质量控制方面的优势。方法:对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及其伪品水线草的总提物及其非强极性组分特征图谱进行相似度考察... 目的:发展中药白花蛇舌草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特征图谱,考察富集后的非强极性化合物特征图谱较总提物特征图谱在药材质量控制方面的优势。方法:对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及其伪品水线草的总提物及其非强极性组分特征图谱进行相似度考察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原药材包括对照药材利用总提物特征图谱进行分析,尽管能得到一定的聚类效果,但并不是很明显。而将其中的强极性组分有效去除,再对非强极性组分进行特征图谱统计分析时,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原药材聚类效果很好。结论:非强极性组分特征图谱较含有强极性组分的总提物特征图谱,更有利于中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UPLC 特征图谱 非强极性组分
原文传递
基于XDLVO理论的亲疏水组分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余健鑫 钟绮芸 +4 位作者 龙志宏 李婧 陈康 杨海燕 柳君侠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5-42,共8页
天然有机物的亲疏水性对膜污染的影响较大,但目前对其缺乏深入理解。以东江水为超滤原水,从界面作用角度探究不同亲疏水组分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结果显示:原水中强疏水性和弱疏水性组分主要为腐殖类和蛋白类物质,而亲水组分主要为多糖... 天然有机物的亲疏水性对膜污染的影响较大,但目前对其缺乏深入理解。以东江水为超滤原水,从界面作用角度探究不同亲疏水组分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结果显示:原水中强疏水性和弱疏水性组分主要为腐殖类和蛋白类物质,而亲水组分主要为多糖类物质;相比疏水性组分,亲水性组分对超滤膜的污染较为严重。进一步采用腐殖酸(HA)、牛血清白蛋白(BSA)、海藻酸钠(SA)作为亲疏水组分的代表,研究各类污染物在不同pH条件下的污染行为。对于SA和HA,随着pH的增加膜通量衰减趋缓,对于BSA来说,在pH远离零电荷点(pH=4.7)时膜通量衰减较为缓和;整体来看,三者对膜污染的严重程度排序为SA>HA>BSA。采用XDLVO理论从界面作用能角度来理解膜污染,结果发现:不同pH条件下三类污染物对膜污染的影响与界面能垒呈现正相关性,能垒越大,膜表面对污染物的抵抗作用越强,越有利于缓解膜污染;此外,膜过滤后期的相对平稳通量值与“污染物-污染膜”界面能垒呈线性正相关。研究结果对原水预处理及水化学调配控制污染具有重要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膜污染 亲疏水组分 XDLVO理论 界面能垒
原文传递
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强极性组分的亲水作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10
作者 李存满 田宝勇 +1 位作者 杨晓华 唐二军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57-860,共4页
目的利用亲水作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质谱联用(HILIC/ESI-MS)对白花蛇舌草药材中的强极性组分进行考察。方法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下,采用基于基峰强度的特征色谱图谱中的8个共有峰为考察对象,对不同产地的白花蛇舌草及其伪品水... 目的利用亲水作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质谱联用(HILIC/ESI-MS)对白花蛇舌草药材中的强极性组分进行考察。方法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下,采用基于基峰强度的特征色谱图谱中的8个共有峰为考察对象,对不同产地的白花蛇舌草及其伪品水线草中的强极性组分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 8个共有峰的准分子离子或加合分子离子的质荷比分别为:m/z 383.2,m/z 399.2,m/z 389.1,m/z 850.9,m/z 665.3,m/z 827.4,m/z 989.4,m/z 1151.6。通过主成分分析,白花蛇舌草药材中的强极性组分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且其与伪品水线草成分差异也十分显著。结论 HILIC/ESI-MS方法可以提供强极性组分一些基本信息,较单纯利用色谱保留时间为参数的指纹图谱分析更加可靠、准确,为进一步了解白花蛇舌草强极性组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HILIC/ESI-MS 强极性组分 指纹图谱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云南6个产地滇丹参中5种水溶性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培芳 刘小莉 +1 位作者 查志文 孙海林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836-841,共6页
目的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云南6个产地滇丹参中5种水溶性成分含量,为滇丹参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gilent 12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_(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乙腈-0.2... 目的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云南6个产地滇丹参中5种水溶性成分含量,为滇丹参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gilent 12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_(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乙腈-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nm,柱温25℃。结果 5种水溶性成分均呈现较好的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原儿茶醛、咖啡酸、紫草酸相关系数均达到0.9999,丹酚酸B为0.9998,丹参素为0.9969。其中丹参素进样范围为(6.08~39.52)×10^(-2)μg,原儿茶醛进样范围为(3.23~21.01)×10^(-3)μg,咖啡酸进样范围为(8.56~55.64)×10^(-3)μg,紫草酸进样范围为(32.56~211.64)×10^(-2)μg,丹酚酸B进样范围为(102.48~666.12)×10^(-2)μg,丹参素平均回收率为99.353%,原儿茶醛平均回收率为99.077%,咖啡酸平均回收率为99.023%,紫草酸平均回收率为98.750%,丹酚酸B平均回收率为99.098%。结论云南6个产地滇丹参药材中的水溶性成分含量有较大差异,其中新平和洱源产的药材水溶性成分总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地,丹酚酸B是这5种水溶性成分中的主成分。本检测方法简单准确、高效、稳定性好,可为滇丹参质量控制及地方药材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丹参 水溶性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云南6个产地滇丹参植株地上部分3种水溶性活性成分含量HPLC-PDA测定
12
作者 朱培芳 孙海林 +1 位作者 唐修文 饶高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263-2267,共5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PDA检测器)同时测定云南6个产地滇丹参植株地上部分3种水溶性活性成分含量,为滇丹参的合理开发和全株植物的利用提供依据。方法戴安U30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PDA检测器),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PDA检测器)同时测定云南6个产地滇丹参植株地上部分3种水溶性活性成分含量,为滇丹参的合理开发和全株植物的利用提供依据。方法戴安U30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PDA检测器),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0.2%磷酸缓冲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2 mL/min,检测波长280nm、286nm和330nm,柱温箱25℃。结果三种水溶性成分均呈较好的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相关系数丹参素为0.9979,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为0.9999。其中丹参素进样范围0.472~1.770μg,丹酚酸B进样范围0.648~2.430μg,迷迭香酸进样范围2.960~11.100μg。丹参素平均回收率为98.703%,丹酚酸B平均回收率为99.475%,迷迭香酸平均回收率为98.935%。结论云南6个产地滇丹参植株地上部分水溶性成分含量有很大差异,嵩明产药材植株地上部分水溶性成分含量最高,其中迷迭香酸含量最高。新平产药材植株地上部分中丹酚酸B含量也相对较高,6个产地中药材植株地上部分中都含这3种水溶性成分。建立了另一色谱方法,可同时测定滇丹参中11种化学成分,包括脂溶性成分3和水溶性成分8种。方法简单准确高效稳定性好,可为滇丹参地方资源及药材全株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丹参 水溶性成分 HPLC-PDA
原文传递
紫外-可见光谱研究堆肥水溶性有机物不同组分演化特征 被引量:21
13
作者 李丹 何小松 +5 位作者 高如泰 席北斗 檀文炳 张慧 黄彩红 许鹏达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412-3421,共10页
按亲疏水-极性不同将鸡粪不同堆肥阶段样品提取出的水溶性有机物(DOM)分成疏水酸性(HOA)、疏水碱性(HOB)、亲水性(HIM)及酸不溶性(AIM)4个组分,通过紫外-可见光谱,选取了14个特征参数,研究了不同组分的组成与演化特征.结果显示:4个组分... 按亲疏水-极性不同将鸡粪不同堆肥阶段样品提取出的水溶性有机物(DOM)分成疏水酸性(HOA)、疏水碱性(HOB)、亲水性(HIM)及酸不溶性(AIM)4个组分,通过紫外-可见光谱,选取了14个特征参数,研究了不同组分的组成与演化特征.结果显示:4个组分中AIM腐殖化水平最高,HOA次之,HOB第三,HIM最低;随着堆肥的进行,4个组分中HOB和HIM分子内团聚化程度提高显著,HOA、HOB及AIM的分子量显著增大,AIM及HOA的芳香类物质含量显著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波段面积积分相关性可达极显著水平,S_(275-295)与多个特征参数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因此,特征S_(275-295)、A_(226-400)、A_m/A_s、A_l/A_s及A_l/A_m比其他紫外-可见参数表征有机质腐殖化水平更为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水溶性有机物 亲疏水组分 紫外-可见光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