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3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噻吩烷烃在分子筛上裂化脱硫的研究 被引量:51
1
作者 王鹏 傅军 何鸣元 《石油炼制与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8-62,共5页
考察了反应条件、不同烷烃和不同分子筛对含噻吩烷烃裂化脱硫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较低的反应温度和空速、较高的剂油比有利于裂化脱硫反应 ;几种分子筛的裂化脱硫活性按下列次序递减 HY,Hbeta,HZSM 5 ;噻吩的裂化与烷烃的类型及其裂... 考察了反应条件、不同烷烃和不同分子筛对含噻吩烷烃裂化脱硫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较低的反应温度和空速、较高的剂油比有利于裂化脱硫反应 ;几种分子筛的裂化脱硫活性按下列次序递减 HY,Hbeta,HZSM 5 ;噻吩的裂化与烷烃的类型及其裂化能力密切相关。在与烷烃共存的条件下 ,噻吩在分子筛上的裂化脱硫主要是通过噻吩与 B酸中心及烷烃间的氢转移反应实现的 ,所以有利于氢转移反应的条件也有利于含噻吩烷烃的裂化脱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脱硫 分子筛 汽油 噻吩烷烃
下载PDF
氢转移反应与催化裂化汽油质量 被引量:43
2
作者 路勇 何鸣元 +1 位作者 宋家庆 舒兴田 《炼油设计》 1999年第6期5-12,共8页
加工重质含硫原油以生产高辛烷值、低硫和低烯烃含量的汽油是催化裂化装置所面临的挑战。氢转移是催化裂化的特征反应之一。氢转移反应的进行程度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改变裂化产品的分布。调控氢转移反应对氢的分配作用可直接降低催化裂化... 加工重质含硫原油以生产高辛烷值、低硫和低烯烃含量的汽油是催化裂化装置所面临的挑战。氢转移是催化裂化的特征反应之一。氢转移反应的进行程度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改变裂化产品的分布。调控氢转移反应对氢的分配作用可直接降低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和烯烃含量,这已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概述了氢转移反应及其对汽油产率和辛烷值的影响,介绍了利用氢转移反应对氢的分配作用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硫和烯烃含量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和探讨操作条件和催化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装置 氢转移 汽油 辛烷值 配方
下载PDF
氢转移反应在烯烃转化中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42
3
作者 许友好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8-41,共4页
以催化裂化汽油为原料在不同类型的催化剂上进行了催化转化试验 ,探讨了不同类型的氢转移反应在烯烃转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烯烃在硅铝比较高的分子筛催化剂上或在较高的反应温度下或在较低的空速下进行氢转移反应 ,可以生成较多的芳... 以催化裂化汽油为原料在不同类型的催化剂上进行了催化转化试验 ,探讨了不同类型的氢转移反应在烯烃转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烯烃在硅铝比较高的分子筛催化剂上或在较高的反应温度下或在较低的空速下进行氢转移反应 ,可以生成较多的芳烃 ;反之 ,烯烃在硅铝比较低的分子筛催化剂上或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或在较高的空速下进行氢转移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转移反应 烯烃转化 作用 分子筛催化剂 硅铝比 反应温度
下载PDF
纳米Ni催化剂在超稠油水热裂解降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0
4
作者 李伟 朱建华 齐建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6-180,共5页
采用甲基环己烷-水-正辛醇-AEO9形成的微乳液体系制备纳米金属Ni催化剂,并利用该催化剂催化辽河超稠油的水热裂解反应。研究结果表明,280℃时纳米金属Ni能够促进超稠油的水热裂解反应。与原超稠油相比,反应后样品的硫质量分数由0.45%降... 采用甲基环己烷-水-正辛醇-AEO9形成的微乳液体系制备纳米金属Ni催化剂,并利用该催化剂催化辽河超稠油的水热裂解反应。研究结果表明,280℃时纳米金属Ni能够促进超稠油的水热裂解反应。与原超稠油相比,反应后样品的硫质量分数由0.45%降到0.23%,胶质、沥青质质量分数分别降低了15.83%、15.33%;GC-MS分析结果表明,甲基环己烷在改质过程中能够脱氢生成甲苯;C、H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后样品中胶质、沥青质的H/C原子比增加,说明从甲基环己烷上脱下的氢能够转移到超稠油中。表面活性剂AEO9、水和油,在改质结束后的降温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油包水型乳液,起到乳化降黏作用;而添加的甲基环己烷、正辛醇均能起到稀释降黏作用;在上述降黏作用的协同影响下,反应后样品50℃时的黏度由原来的139 800mPa.s降至2 400mPa.s,由此表明,纳米Ni催化剂对辽河超稠油水热裂解降黏的催化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催化剂 水热裂解 降黏 超稠油 供氢体
下载PDF
无羧酸条件下清洁合成环氧大豆油 被引量:37
5
作者 邓芳 魏俊发 石先莹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1-283,共3页
在无羧酸条件下,以乙酸乙酯为溶剂、甲基三辛基硫酸氢铵为相转移催化剂,用30%(质量分数)过氧化氢溶液直接环氧化大豆油合成了环氧大豆油。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黏度测定等方法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并... 在无羧酸条件下,以乙酸乙酯为溶剂、甲基三辛基硫酸氢铵为相转移催化剂,用30%(质量分数)过氧化氢溶液直接环氧化大豆油合成了环氧大豆油。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黏度测定等方法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并根据国家标准的方法对产物的色泽、酸值、环氧值和碘值进行了测定。同时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溶液pH对产物环氧值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选了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无羧酸条件下,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可以成功地实现大豆油的环氧化,在溶液pH为2、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7h的条件下,产物的环氧值为6.27%,碘值(100g)为5.80g。此方法避免了反应中生成过酸,副产物生成量减少,提高了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环氧化 环氧大豆油 过氧化氢 清洁合成 羧酸 催化剂 相转移
下载PDF
催化裂化过程中热裂化反应与二次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王刚 高金森 +1 位作者 徐春明 冯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0-444,共5页
利用连续式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实验装置,研究了重油催化裂化过程中热裂化反应和二次反应的特点;考察了反应温度、剂油比和油气停留时间对热裂化和二次反应(氢转移和异构化反应)的影响;给出了不同反应条件下催化裂化过程中的过裂化点,考... 利用连续式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实验装置,研究了重油催化裂化过程中热裂化反应和二次反应的特点;考察了反应温度、剂油比和油气停留时间对热裂化和二次反应(氢转移和异构化反应)的影响;给出了不同反应条件下催化裂化过程中的过裂化点,考察了过裂化点前后热裂化反应在催化裂化过程中所占比例及氢转移和异构化反应的变化。结果表明,降低反应温度,缩短停留时间,增加剂油比可以抑制催化裂化过程中不利的热裂化反应,有利于氢转移和异构化反应的发生;在由反应温度、剂油比和停留时间引起的过裂化点前后,热裂化、氢转移和异构化反应表现出各自的变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热裂化 二次反应 氢转移 异构化
下载PDF
催化裂化过程中氢转移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高永灿 张久顺 《炼油设计》 2000年第11期34-38,共5页
氢转移反应是催化裂化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二次反应 ,是一个低活化能、快速、放热的过程 ,其活化能仅为43 .3kJ/mol。研究表明催化剂的酸结构和孔结构特性、反应温度、焦炭污染状况和反应接触时间能显著地影响催化裂化过程中的氢转移反应 ... 氢转移反应是催化裂化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二次反应 ,是一个低活化能、快速、放热的过程 ,其活化能仅为43 .3kJ/mol。研究表明催化剂的酸结构和孔结构特性、反应温度、焦炭污染状况和反应接触时间能显著地影响催化裂化过程中的氢转移反应 ,决定着裂化产物中的烯烃含量、产物的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 催化裂化 氢转移反应 催化剂 焦炭 反应时间 温度
下载PDF
卤素类阻燃剂的阻燃基础理论 被引量:16
8
作者 朱新生 郑安呐 +1 位作者 李引擎 卢红 《火灾科学》 CSCD 1999年第4期31-37,共7页
本文从阻燃化学反应、化学键能、热传递和反应动力学角度分析卤素类阻燃剂的阻燃机理。
关键词 卤素阻燃剂 阻燃
下载PDF
MIP系列技术降低汽油硫含量的先进性及理论分析 被引量:24
9
作者 许友好 刘宪龙 +1 位作者 龚剑洪 唐津莲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19,共5页
硫传递系数以相近汽油干点作为基准可以准确有效地评估不同催化裂化技术对汽油的降硫效果。MIP系列技术与常规FCC技术汽油硫含量对比的研究发现,当汽油干点基准相同时,MIP系列技术的汽油硫传递系数均低于常规FCC技术的汽油硫传递系数。M... 硫传递系数以相近汽油干点作为基准可以准确有效地评估不同催化裂化技术对汽油的降硫效果。MIP系列技术与常规FCC技术汽油硫含量对比的研究发现,当汽油干点基准相同时,MIP系列技术的汽油硫传递系数均低于常规FCC技术的汽油硫传递系数。MIP-CGP技术与其它多产丙烯催化裂化技术的汽油硫含量对比研究发现,当汽油干点小于185℃时,MIP-CGP技术的硫传递系数为3.93,小于FDFCC-Ⅲ技术和ARGG技术;当汽油干点大于190℃时,MIP-CGP技术的硫传递系数为5.60,而DCC技术的硫传递系数为19.10,表明MIP-CGP技术降低汽油硫含量远优于其它多产丙烯的技术。分析了MIP汽油硫含量降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料 硫化物 烯烃 氢转移
下载PDF
A comparison study of alkali metal-doped g-C_3N_4 for visible-light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被引量:24
10
作者 Jing Jiang Shaowen Cao +1 位作者 Chenglong Hu Chunhua Chen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81-1989,共9页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 based on semiconductor photocatalysts has been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strategies to resolve the global energy shortage.Graphitic carbon nitride(g‐C3N4)has been a st...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 based on semiconductor photocatalysts has been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strategies to resolve the global energy shortage.Graphitic carbon nitride(g‐C3N4)has been a star visible‐light photocatalyst in this field due to its various advantages.However,pristine g‐C3N4usually exhibits limited activity.Herein,to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g‐C3N4,alkali metal ion(Li+,Na+,or K+)‐doped g‐C3N4are prepared via facile high‐temperature treatment.The prepared samples are characterized and analyzed using the technique of XRD,ICP‐AES,SEM,UV‐vis DRS,BET,XPS,PL,TRPL,photo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s,photocatalytic tests,etc.The resultant doped photocatalysts show enhanced visible‐light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for hydrogen production,benefiting from the increased specific surface areas(which provide more active sites),decreased band gaps for extended visible‐light absorption,and improved electronic structures for efficient charge transfer.In particular,because of the optimal tuning of both micro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the Na‐doped g‐C3N4shows the most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photogenerated electrons during the water reduction process.As a result,the highest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is achieved over the Na‐doped g‐C3N4photocatalyst(18.7?mol/h),3.7times that of pristine g‐C3N4(5.0?mol/h).This work gives a systematic study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doping effect of alkali metals in semiconductor photocat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3N4 Alkali metal doping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 Visible light Charge transfer
下载PDF
MIP-CGP工艺专用催化剂CGP-1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21
11
作者 邱中红 龙军 +1 位作者 陆友保 田辉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共6页
阐述了生产汽油组分满足欧Ⅲ排放标准并多产丙烯的催化裂化工艺(简称MIP-CGP)专用催化剂(简称CGP-1)的研究开发与工业应用结果。CGP-1催化剂的基质具有良好的容炭性能,使活性组元受到良好保护,其优势作用在第二反应区得以充分发挥,具有... 阐述了生产汽油组分满足欧Ⅲ排放标准并多产丙烯的催化裂化工艺(简称MIP-CGP)专用催化剂(简称CGP-1)的研究开发与工业应用结果。CGP-1催化剂的基质具有良好的容炭性能,使活性组元受到良好保护,其优势作用在第二反应区得以充分发挥,具有更高的氢转移活性和强的汽油小分子烯烃裂化活性。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和镇海炼化公司的MIP-CGP工业试验标定结果表明,与常规FCC相比,采用CGP-1催化剂的MIP-CGP技术在生产烯烃体积分数小于18%的汽油组分的同时,丙烯产率达到8%以上。此外,汽油诱导期大幅提高,抗爆指数增加;总液体收率有所提高,干气产率下降,焦炭选择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丙烯 烯烃 氢转移 积炭
下载PDF
Ziegler-Natta催化丙烯聚合中氢气的作用 被引量:20
12
作者 雷华 徐宏彬 +3 位作者 冯连芳 杨爱武 翁志学 徐国斌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87-1090,共4页
在氢气链转移机制的基础上,综述了给电子体对氢气调节聚丙烯相对分子质量作用的影响,以及氢气对聚丙烯规整性的提高和对催化剂活性的强化等方面的作用,并介绍了氢气在聚合体系中与各组分的物理作用,为建立氢气影响的定量关系及对过程建... 在氢气链转移机制的基础上,综述了给电子体对氢气调节聚丙烯相对分子质量作用的影响,以及氢气对聚丙烯规整性的提高和对催化剂活性的强化等方面的作用,并介绍了氢气在聚合体系中与各组分的物理作用,为建立氢气影响的定量关系及对过程建立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ZIEGLER-NATTA催化剂 丙烯 链转移 聚丙烯
下载PDF
氢转移反应控制技术 被引量:14
13
作者 倪炳华 黄风林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13-315,共3页
氢转移反应是催化裂化过程中的重要二次反应,对催化裂化的产品分布、产品质量以及裂化产物中的烯烃含量存在显著影响。本文结合氢转移反应的机理及热力学、动力学特征,从剂油比、反应温度、停留时间等操作条件及孔结构、稀土交换量等催... 氢转移反应是催化裂化过程中的重要二次反应,对催化裂化的产品分布、产品质量以及裂化产物中的烯烃含量存在显著影响。本文结合氢转移反应的机理及热力学、动力学特征,从剂油比、反应温度、停留时间等操作条件及孔结构、稀土交换量等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方面,介绍了催化裂化反应中氢转移反应的优化控制技术及对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控制技术 催化裂化 氢转移 催化剂 汽油
下载PDF
噻吩在稀土离子改性Y型分子筛上吸附与催化转化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秦玉才 高雄厚 +4 位作者 裴婷婷 郑兰歌 王琳 莫周胜 宋丽娟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89-896,共8页
以NaY、HY、液相Ce离子交换改性Y分子筛(L-CeY)和稀土离子改性超稳Y分子筛(HRSY-3)为研究对象,运用XRD、N2吸附、NH3-TPD和Py-FTIR表征样品的物化性能;采用原位红外光谱技术与程序升温脱附-同步质谱检测联用技术(TPD-MS)研究噻吩在活性... 以NaY、HY、液相Ce离子交换改性Y分子筛(L-CeY)和稀土离子改性超稳Y分子筛(HRSY-3)为研究对象,运用XRD、N2吸附、NH3-TPD和Py-FTIR表征样品的物化性能;采用原位红外光谱技术与程序升温脱附-同步质谱检测联用技术(TPD-MS)研究噻吩在活性中心上的吸附及催化转化行为。结果表明,稀土离子改性不改变分子筛晶体的基本结构但改变其精细结构,并形成一定的介孔,同时降低分子筛强酸位的强度,并生成与稀土离子物种有关的弱L酸位。REY与HY均可通过B酸中心的质子化作用活化噻吩,而稀土离子物种促进氢转移反应及低聚反应的进行,进而利于噻吩裂化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吩 REY 吸附 氢转移 催化裂化
下载PDF
饱和烃热裂化夺氢氢转移能力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郭爱军 王宗贤 阙国和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4-407,共4页
研究了在热反应条件下石油渣油中饱和烃夺氢氢转移能力的测定方法和结果。饱和烃受热生成的自由基可从氢化芳烃四氢萘夺取活泼氢 ,由此可测定不同饱和烃的夺氢能力。研究结果表明 ,饱和烃可剧烈裂化而具有较强的夺氢能力 ,且这种夺氢能... 研究了在热反应条件下石油渣油中饱和烃夺氢氢转移能力的测定方法和结果。饱和烃受热生成的自由基可从氢化芳烃四氢萘夺取活泼氢 ,由此可测定不同饱和烃的夺氢能力。研究结果表明 ,饱和烃可剧烈裂化而具有较强的夺氢能力 ,且这种夺氢能力随反应条件苛刻度增大而增强。对于正构烷烃或石蜡系列 ,其夺氢能力随分子量增大而增强。而对于不同来源石油渣油的饱和分 ,其夺氢能力的差别不大。沥青质的存在可诱导饱和烃剧烈裂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饱和烃 热裂化 夺氢能力 氢转移 测定方法
下载PDF
煤液化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倪中海 刘毅 +3 位作者 周长春 张丽芳 宗志敏 魏贤勇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22,共6页
综述了煤结构、煤相关模型化合物反应及煤与生物质共液化的研究进展 .着重讨论了煤结构的研究方法、煤的物理结构及煤分子结构的发展情况 ,供氢溶剂、金属及其硫化物在煤液化中的作用 ,模型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反应性的关系及模型化合物... 综述了煤结构、煤相关模型化合物反应及煤与生物质共液化的研究进展 .着重讨论了煤结构的研究方法、煤的物理结构及煤分子结构的发展情况 ,供氢溶剂、金属及其硫化物在煤液化中的作用 ,模型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反应性的关系及模型化合物反应的动力学 ,煤与废塑料和木屑共液化等 .指出基于煤分子结构和煤液化理论研究的突破 ,可望开发出可行的煤液化工艺 ,实现煤的高附加值转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结构 氢转移 共液化 煤液化 基础研究 进展
下载PDF
The embedded CuInS2 into hollow-concave carbon nitride for photocatalytic H2O splitting into H2 with S-scheme principle 被引量:15
17
作者 Jinhua Luo Zhexing Lin +2 位作者 Yan Zhao Shujuan Jiang Shaoqing Song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2-130,共9页
It is still a great challenge to effectively optimize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photocatalysts for the sustainable and efficient conversion of solar energy to H2 energy.To resolve this issue,we report on the optimiz... It is still a great challenge to effectively optimize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photocatalysts for the sustainable and efficient conversion of solar energy to H2 energy.To resolve this issue,we report o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hollow-concave carbon nitride(C3N4)by deviating the sp2-hybridized structure of its tri-s-triazine component from the two-dimensional plane.The embedded CuInS2 into C3N4(CuInS2@C3N4)demonstrates an increased light-capturing capability and the promoted directional transfer of the charge carrier.Research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hollow structure with an apparent pot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ncave and convex C3N4 drives the directional transfer of the photoinduced electrons from the Cu 2p orbital of CuInS2 to the N 1s orbital of C3N4 with the S-scheme principle.The H2 evolution efficiency over CuInS2@C3N4 is up to 373μmol?h^-1 g^-1 under visible irradiation,which is 1.57 and 1.35 times higher than those over the bulk g-C3N4 with 1 wt%Pt(238μmol?h^-1 g^-1)and g-C3N4 with 3 wt%Pd(276μmol?h^-1 g^-1),respectively.This suggests that the apparent potential difference of the hollow C3N4 results in an efficient reaction between the photogenerated electrons and H2O.This work supplies a new strategy for enhancing the sustainable solar conversion performance of carbon nitride,which can also be suitable for other semicondu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llow carbon nitride hydrogen evolution Solar light absorption Directional charge transfer Apparent potential difference
下载PDF
催化裂化过程中负氢离子转移反应和氢转移反应的不同特征 被引量:13
18
作者 龚剑洪 龙军 许友好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7-72,共6页
基于重质油在酸性Y分子筛催化剂上的反应,区分了负氢离子转移反应和氢转移反应,认为负氢离子转移和氢转移是重质油催化反应过程中的两个不同过程.确定了大庆减压蜡油在酸性Y分子筛催化剂上反应时,负氢离子转移反应主要发生在反应前... 基于重质油在酸性Y分子筛催化剂上的反应,区分了负氢离子转移反应和氢转移反应,认为负氢离子转移和氢转移是重质油催化反应过程中的两个不同过程.确定了大庆减压蜡油在酸性Y分子筛催化剂上反应时,负氢离子转移反应主要发生在反应前期(转化率为5%~10%)至反应中后期(转化率为60%~70%)的转化深度区间,而氢转移反应主要发生在反应后期(转化率〉60%~70%).负氢离子转移反应基本不产生焦炭,焦炭主要通过氢转移反应产生.Y分子筛上发生的主要是汽油烯烃和环烷烃之间的氢转移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油 催化裂化 负氢离子转移 氢转移
下载PDF
氨基酸分子构象稳定性与光电离解离动力学的氢键效应 被引量:13
19
作者 田善喜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00-605,共6页
本文综述了氨基酸分子内氢键种类和数目对分子构象稳定性和光电离解离动力学的各种效应:得出分子内含有N…H—O和C O…H—O氢键的构象具有较高的热力学稳定性;N…H—O氢键导致分子第一电离能数值的增加,同时可以导致电离过程中的质子转... 本文综述了氨基酸分子内氢键种类和数目对分子构象稳定性和光电离解离动力学的各种效应:得出分子内含有N…H—O和C O…H—O氢键的构象具有较高的热力学稳定性;N…H—O氢键导致分子第一电离能数值的增加,同时可以导致电离过程中的质子转移以及后续二氧化碳释放的解离过程;氨基酸分子正离子的稳定性或碳碳化学键断裂解离动力学也不尽相同,丝氨酸分子在电离阈值附近解离过程中表现出奇特的立体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构象稳定性 电离能 解离动力学 氢键 质子转移 立体效应
原文传递
煤与废塑料共液化中氢转移的示踪试验研究 Ⅱ.富氢塑料中的氢转移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力 陈鹏 +2 位作者 王琦 廖莎 蔡晓东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9-312,共4页
采用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聚乙烯塑料进行了先锋褐煤与低密度聚乙烯 (LDPE)的共液化示踪试验 ,并考察了钼灰 (FAMo)催化剂和不同溶剂的影响。示踪试验结果表明 ,在先锋煤与LDPE共液化过程中 ,富氢塑料LDPE中的含氢基团确实起着供氢作用 ... 采用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聚乙烯塑料进行了先锋褐煤与低密度聚乙烯 (LDPE)的共液化示踪试验 ,并考察了钼灰 (FAMo)催化剂和不同溶剂的影响。示踪试验结果表明 ,在先锋煤与LDPE共液化过程中 ,富氢塑料LDPE中的含氢基团确实起着供氢作用 ,而且这种含氢基团向煤液化自由基的氢转移无需经过供氢溶剂进行传递。钼灰催化剂能够加速LDPE塑料的供氢作用。使用非供氢溶剂时 ,在煤与LDPE共液化反应初期 ,LDPE中的含氢基团在钼灰催化剂作用下较易向煤热裂解产物转移 ,并出现供氢竞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液化 共液化 氢转移 放射性示踪 废塑料 氢3标记 富氢塑料 反应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