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光学纹影摄影术观察分析定容燃烧室内氢燃料的燃烧过程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元迪 池田大志 三轮惠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29-432,共4页
论述了采用纹影摄影术和高速摄影法观察分析氢气和空气预混合燃料在定容燃烧室内的火花点火燃烧过程 ,定性地分析了预混合氢气燃料燃烧的火焰形态和变化过程 ,以及燃烧室内的初始压力和空燃比对火焰传播速度及其燃烧压力的影响。通过采... 论述了采用纹影摄影术和高速摄影法观察分析氢气和空气预混合燃料在定容燃烧室内的火花点火燃烧过程 ,定性地分析了预混合氢气燃料燃烧的火焰形态和变化过程 ,以及燃烧室内的初始压力和空燃比对火焰传播速度及其燃烧压力的影响。通过采用纹影摄影术方法 ,初步揭示了预混合氢气燃料在定容燃烧室内燃烧时火焰初期紊流产生的机理 ,以及由开始的层流状火焰发展到湍流状火焰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燃料 燃烧 火焰速度 火焰形态 空燃比 燃烧压力 燃烧室 汽车 光学纹影摄影术 发动机
下载PDF
富氢富氧调控的甲烷预混火焰结构和排放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玮杰 左睿烨 +3 位作者 胡光亚 李德立 王金华 黄佐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92-2800,共9页
基于单头部钝体旋流模型燃烧器,以H_(2)、O_(2)和CO_(2)为添加剂对甲烷空气预混火焰(CH4/air)进行调控,探究其对火焰结构、火焰稳定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规律。对各个掺混气进行变量控制和工况设计,利用数码相机和OH基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 基于单头部钝体旋流模型燃烧器,以H_(2)、O_(2)和CO_(2)为添加剂对甲烷空气预混火焰(CH4/air)进行调控,探究其对火焰结构、火焰稳定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规律。对各个掺混气进行变量控制和工况设计,利用数码相机和OH基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测量火焰结构,利用Testo340烟气排放仪测量烟温及污染物CO和NO_(x)排放量。研究结果表明:H_(2)和O_(2)掺混使火焰更加紧凑并增强燃烧强度,而CO_(2)添加对此具有调节作用,它使火焰分布更宽,燃烧强度降低。O_(2)掺混促成富氧燃烧之后,CO和NO_(x)排放量均明显增加,不利于排放特性优化。相比之下,H_(2)掺混在降低CO排放的同时能基本不影响NO_(x)排放水平,同时以CO_(2)替代N_(2)虽然会提高CO排放,但可大幅降低NO_(x)排放。H_(2)和CO_(2)掺混的影响具有较好的互补性,两者结合是实现甲烷稳定低排放燃烧调控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调控 富氢燃烧 富氧燃烧 CO排放 NO_(x)排放
下载PDF
煤电与新能源技术现状及协同发展路径
3
作者 韩元 王超 +3 位作者 朱愉洁 刘铠瑞 王利民 车得福 《新型电力系统》 2024年第4期386-405,共20页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中国正加速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尽管如此,燃煤发电作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压舱石,依然在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方面扮演着基础和兜底的重要角色。燃煤发电与新能源发电并非对立关系,而是需...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中国正加速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尽管如此,燃煤发电作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压舱石,依然在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方面扮演着基础和兜底的重要角色。燃煤发电与新能源发电并非对立关系,而是需要协同推进,实现煤电转型与新能源发展的双赢局面。为了促进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该文从煤电转型、新能源发电稳定运行和煤电与新能源耦合技术3个方面系统且深入地探讨了当前煤电与新能源协同发展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挑战。最后,提出一个煤电与新能源深度融合的新型能源系统,旨在为低碳、经济、安全稳定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发电 新能源 新型电力系统 氢能 富氧燃烧
下载PDF
冲压加速器非平衡流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君 《弹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35,共5页
采用改进的流动项与化学反应生成源项解耦处理的化学非平衡流动计算方法 ,从薄层近似N -S方程出发 ,采用ENO差分格式和 7组分 8反应机理 ,数值模拟了超声速冲压加速器在H2 /Air预混合气体中激波诱导燃烧流场 .计算结果与文献进行比较符... 采用改进的流动项与化学反应生成源项解耦处理的化学非平衡流动计算方法 ,从薄层近似N -S方程出发 ,采用ENO差分格式和 7组分 8反应机理 ,数值模拟了超声速冲压加速器在H2 /Air预混合气体中激波诱导燃烧流场 .计算结果与文献进行比较符合得很好 ,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在此基础上 ,采用 13组分 32反应CH4 /Air机理 ,对冲压加速器在组分摩尔数为 2O2 + 3CH4 + 10N2 的预混合气体中激波诱导燃烧流场进行数值模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非平衡流动 碳氢燃料燃烧 计算流体力学方法
下载PDF
CH4/H2混合气在O2/CO2气氛下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戴鎏 王凯峰 +1 位作者 徐朴方 胡贤忠 《冶金能源》 2020年第3期29-32,64,共5页
运用本生灯法,对常温常压下(25℃、1.01×105Pa)的CH 4/H 2/O 2/CO 2预混气体的层流火焰传播速度进行实验研究,使用基于火焰图像为基础的全面积法计算预混气体层流火焰传播速度。主要研究了化学当量比(0.7~1.4)、氧气体积分数(30%、... 运用本生灯法,对常温常压下(25℃、1.01×105Pa)的CH 4/H 2/O 2/CO 2预混气体的层流火焰传播速度进行实验研究,使用基于火焰图像为基础的全面积法计算预混气体层流火焰传播速度。主要研究了化学当量比(0.7~1.4)、氧气体积分数(30%、35%、40%)、氢气体积分数(0%~40%)对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H 4/H 2/O 2/CO 2混合气的火焰传播速度随着化学当量比的增加先增大后降低,化学当量比在1~1.1之间,火焰传播速度取得最大值;层流火焰传播速度随氧气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增大,增长率也呈增长趋势;层流火焰传播速度随着氢气体积分数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氢气 甲烷 火焰传播速度 本生灯 富氧燃烧
下载PDF
基于电解水制氢和生物质电厂的电与甲醇联产系统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玉亭 张钟 +2 位作者 张淇钧 陈衡 徐钢 《科技和产业》 2022年第5期288-294,共7页
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中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新能源的利用是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降低碳排放的最有效的方法。氢能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电解水制氢和生物质电厂的电与甲醇联产系统,通过电... 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中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新能源的利用是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降低碳排放的最有效的方法。氢能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电解水制氢和生物质电厂的电与甲醇联产系统,通过电解水技术制取氢气和氧气,氧气用于生物质富氧燃烧电厂发电,而电厂产生的富含二氧化碳的尾气用于与氢气合成甲醇。使用Aspen对该系统进行仿真计算的结果显示,该系统年产甲醇26674 t,综合能量效率可达51.98%,氢到甲醇的转化效率为59.84%,动态回收周期为3.47年。此系统在生产电力及甲醇的同时,实现了碳的近零排放,可为中国氢能利用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利用 电解槽 甲醇合成 生物质富氧燃烧
下载PDF
富燃料条件下CH_(4)对H_(2)S氧化及COS和CS_(2)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松灵 李洋 +6 位作者 喻昕蕾 陶迅 梁钦锋 丁路 许建良 代正华 王辅臣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2021年第5期414-423,445,共11页
研究了H_(2)S/CH_(4)的富燃料燃烧过程,考察了三种燃气比例(H_(2)S与CH_(4)体积比为4:1,1:1,1:4)下,CH_(4)对H_(2)S氧化及COS和CS_(2)生成过程的影响。实验过程中,采用同轴双通道烧嘴,H_(2)S与CH_(4)经烧嘴中心通道进入射流反应器,空气... 研究了H_(2)S/CH_(4)的富燃料燃烧过程,考察了三种燃气比例(H_(2)S与CH_(4)体积比为4:1,1:1,1:4)下,CH_(4)对H_(2)S氧化及COS和CS_(2)生成过程的影响。实验过程中,采用同轴双通道烧嘴,H_(2)S与CH_(4)经烧嘴中心通道进入射流反应器,空气经烧嘴环隙通道进入反应器,形成扩散火焰,测定了稳定后反应器中心轴向各位置的温度和气体浓度。结果表明:靠近烧嘴区域,H_(2)S在与CH_(4)的竞争氧化中处于优势,产物主要有S_(2)和H_(2)O,CO与CO_(2)的生成受到抑制;生成的S_(2)能与未氧化的CH_(4)进行反应生成CS_(2),可以观察到CS_(2)浓度明显高于CO_(2),由此推断此时CH_(4)与S_(2)的反应速率可能快于其与O_(2)的反应速率。在温度峰值区域大量生成H_(2),CO和C_(2)H_(4),并在反应器中下游被氧化消耗,开始大量生成SO_(2)。此外,由于CO浓度低,难以与S_(2)和SH等含硫物质反应生成COS,因而COS浓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甲烷 碳硫化物 富燃料燃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