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胺型泥页岩抑制剂对黏土水化膨胀的抑制性能评价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洁 蔡丹 +2 位作者 陈刚 唐德尧 赵景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90,共6页
泥页岩水化膨胀和分散引起的井壁失稳一直是钻井工程中的技术难题,因此钻遇泥页岩地层的水基钻井液中必须提高钻井液对泥页岩的抑制性,最大限度地降低井下复杂情况的发生率。为此,以有机二酸与胺为原料合成多胺型泥页岩抑制剂,并通过线... 泥页岩水化膨胀和分散引起的井壁失稳一直是钻井工程中的技术难题,因此钻遇泥页岩地层的水基钻井液中必须提高钻井液对泥页岩的抑制性,最大限度地降低井下复杂情况的发生率。为此,以有机二酸与胺为原料合成多胺型泥页岩抑制剂,并通过线性膨胀性、防膨、抑制黏土造浆、钻井液性能评价等实验,评价了其抑制性。实验结果表明:草酸、丁二酸、己二酸与四乙烯五胺按照酸与胺的摩尔比为1∶2时的反应产物的抑制性最佳,浓度为0.1%的溶液与4%氯化钾溶液的抑制作用相当;钻井液加入筛选出的抑制剂后的动切力值明显降低,且土容量越大,变化越明显;在0.1%二酸-四乙烯五胺(1∶2)溶液中,90min时膨润土的线性膨胀率与同条件下4.0%氯化钾溶液中的效果相近,防膨率最高可达34.41%;室温下,多胺类抑制剂所需加量少,对水基钻井液有一定的增黏作用,对膨润土水化膨胀、分散的抑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页岩 水化 黏土膨胀 二酸 多胺抑制剂 抑制效果 评价
下载PDF
缓凝剂和减水剂作用于半水石膏水化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潘伟 王培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91-96,共6页
从缓凝剂和减水剂的缓凝作用机理、缓凝作用的影响因素、缓凝剂和减水剂对半水石膏水化硬化性能的影响几个方面论述了缓凝剂和减水剂作用于半水石膏水化硬化的研究进展。归纳了缓凝剂和减水剂的缓凝作用机理,分析了缓凝作用的影响因素,... 从缓凝剂和减水剂的缓凝作用机理、缓凝作用的影响因素、缓凝剂和减水剂对半水石膏水化硬化性能的影响几个方面论述了缓凝剂和减水剂作用于半水石膏水化硬化的研究进展。归纳了缓凝剂和减水剂的缓凝作用机理,分析了缓凝作用的影响因素,总结了缓凝剂和减水剂对半水石膏水化硬化性能的影响,重点提出了缓凝剂和减水剂复合作用的原理,最后指出研究外加剂复合作用于半水石膏水化硬化的不足及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水石膏 水化 缓凝剂 减水剂 复合
下载PDF
水化热抑制型膨胀剂HCSA-R在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贾福杰 张加奇 +1 位作者 聂风义 胡均雨 《膨胀剂与膨胀混凝土》 2013年第1期5-8,共4页
近年来随着胶凝材料体系的复杂化,混凝土早期放热量增加,混凝土结构体的冷缩量随之增加,地下室外墙因冷缩开裂的工程案例频频出现,给工程师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如何延缓混凝土早期水化热的释放,降低最高温度,减小冷缩量值,防止混凝土... 近年来随着胶凝材料体系的复杂化,混凝土早期放热量增加,混凝土结构体的冷缩量随之增加,地下室外墙因冷缩开裂的工程案例频频出现,给工程师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如何延缓混凝土早期水化热的释放,降低最高温度,减小冷缩量值,防止混凝土结构出现冷缩裂缝成为摆在施工单位面前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HC-SA-R水化热抑制型膨胀剂具有抑制水泥水化反应速率,推迟水化最高温峰的出现,同时降低水化最高温度的效果,在工程中使用能够起到控制冷缩开裂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热抑制 HCSA-R 冷缩
原文传递
蒙脱石水化膨胀抑制对煤泥水过滤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国强 刘文礼 +1 位作者 王东辉 杨宗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553-559,共7页
为了研究蒙脱石水化膨胀抑制对煤泥水过滤的影响,采用氯化钾和苄基三甲基氯化铵(TMBAC)作为抑制剂,在抑制和非抑制状态下进行了含蒙脱石煤泥水的过滤试验。结果表明:氯化钾和TMBAC对蒙脱石水化膨胀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氯化钾质量分数为1... 为了研究蒙脱石水化膨胀抑制对煤泥水过滤的影响,采用氯化钾和苄基三甲基氯化铵(TMBAC)作为抑制剂,在抑制和非抑制状态下进行了含蒙脱石煤泥水的过滤试验。结果表明:氯化钾和TMBAC对蒙脱石水化膨胀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氯化钾质量分数为1.12%和TMBAC质量分数为0.4%时,可以使蒙脱石的防膨率达90%。与非抑制状态相比,抑制状态下含蒙脱石煤泥水过滤的滤饼水分降低、过滤时间缩短和脱水速率增大,且TMBAC抑制状态下含蒙脱石煤泥水过滤效果更好。氯化钾和TMBAC通过水化能较低的K+,C6H5CH2—N+(CH3)3进入蒙脱石层间,限制层间阳离子和水分子的扩散运动,达到蒙脱石水化膨胀的抑制。C6H5CH2—N+(CH3)3还可以吸附在蒙脱石和煤颗粒表面,增加蒙脱石和煤颗粒的疏水性,起到助滤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水化膨胀 抑制剂 煤泥水 过滤
下载PDF
水化热抑制型膨胀剂在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贾福杰 张加奇 +1 位作者 聂风义 胡均雨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0-73,共4页
随着胶凝材料体系的复杂化,混凝土早期放热量增加,混凝土结构体的冷缩量随之增加,地下室外墙因冷缩开裂的工程案例频频出现。HCSA-R水化热抑制型膨胀剂具有抑制水泥水化反应速率,推迟水化最高温峰的出现,同时降低水化最高温度的效果,在... 随着胶凝材料体系的复杂化,混凝土早期放热量增加,混凝土结构体的冷缩量随之增加,地下室外墙因冷缩开裂的工程案例频频出现。HCSA-R水化热抑制型膨胀剂具有抑制水泥水化反应速率,推迟水化最高温峰的出现,同时降低水化最高温度的效果,在工程中使用能够起到控制冷缩开裂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热抑制剂 HCSA—R 冷缩
下载PDF
低热大体积混凝土微应变特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鸿盛 陈敏 +1 位作者 杨益波 何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9746-9752,共7页
为减少锚碇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外产生较大温差而引起的混凝土收缩开裂,将粉煤灰与自主研制的水化热抑制剂掺入混凝土中,探究水化热抑制剂对水泥流动度与凝结时间及不同掺量的粉煤灰与水化热抑制剂对大体积混凝土温缩变形性能的影响。结... 为减少锚碇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外产生较大温差而引起的混凝土收缩开裂,将粉煤灰与自主研制的水化热抑制剂掺入混凝土中,探究水化热抑制剂对水泥流动度与凝结时间及不同掺量的粉煤灰与水化热抑制剂对大体积混凝土温缩变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体积混凝土早期水化温度随粉煤灰与水化热抑制剂掺量的增加而降低,且水化温度峰值出现后移现象;大体积混凝土的微应变随粉煤灰与水化热抑制剂掺量的增加而降低,且水化热抑制剂在较低掺量时对水化的抑制效果更明显;未掺粉煤灰的混凝土7 d龄期的收缩值已超过180 d龄期的70%,而掺粉煤灰的混凝土在7 d收缩值仅占180 d龄期的50%左右,在28 d才达到180 d收缩值的70%,在此基础上复掺水化热抑制剂的混凝土要达到180 d的收缩的70%需要45 d。综合作用效果与成本考虑,推荐采用内掺40%粉煤灰与外掺0.2%的水化热抑制剂进行锚碇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粉煤灰 水化热抑制剂 微应变 收缩性能
下载PDF
分子模拟有机胺页岩抑制剂碳链长度对抑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冯杰 李颖颖 +1 位作者 罗亚飞 苏俊霖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95-100,共6页
有机胺钻井液体系近年来在国内外备受关注,其实质是应用了新的有机胺页岩抑制剂,因此更高效地研发胺类抑制剂是有机胺钻井液技术发展的关键。为研究有机胺类页岩抑制剂碳链长度对其抑制性能的影响规律和其抑制作用产生的作用机理,通过... 有机胺钻井液体系近年来在国内外备受关注,其实质是应用了新的有机胺页岩抑制剂,因此更高效地研发胺类抑制剂是有机胺钻井液技术发展的关键。为研究有机胺类页岩抑制剂碳链长度对其抑制性能的影响规律和其抑制作用产生的作用机理,通过分子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直链状有机胺分子——乙二胺、1,4-丁二胺、1,6-己二胺、1,8-辛二胺、1,10-癸二胺的抑制性能变化规律,并通过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有机胺页岩抑制剂对Na-蒙脱石水化抑制的作用机理以及有机胺页岩抑制剂对蒙脱石晶体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有机胺分子的抑制性能有明显的差异,1,6-己二胺的水化抑制效果最佳,乙二胺和1,10-癸二胺的抑制效果较差。可见,分子结构为直链状且两端为胺基的有机胺分子的水化抑制性随碳链长度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且在含有6个碳原子(1,6-己二胺)时水化抑制效果和蒙脱石力学性能均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蒙脱石 分子模拟 水化膨胀 页岩抑制剂 有机胺碳链长度
下载PDF
页岩水化抑制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8
作者 李思航 徐建根 +4 位作者 许佳 杨淞 汪博浛 秦灶均 段芃杉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1232-1235,1239,共5页
页岩水化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泥页岩的水化膨胀和分散等,是当前钻井液技术领域的研究重点。与油基钻井液相比,水基钻井液因其具有低成本、对环境友好等优点,被油田广泛使用。但当其与泥页岩接触时,泥页岩中的黏土矿物会发生强烈的水化作... 页岩水化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泥页岩的水化膨胀和分散等,是当前钻井液技术领域的研究重点。与油基钻井液相比,水基钻井液因其具有低成本、对环境友好等优点,被油田广泛使用。但当其与泥页岩接触时,泥页岩中的黏土矿物会发生强烈的水化作用,造成井壁失稳等问题。在水基钻井液中加入页岩水化抑制剂,是目前国内外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措施。系统介绍了无机盐类、有机盐类、聚合醇类、有机胺类、超支化聚合物类、纳米材料类页岩水化抑制剂的性质及抑制水化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钻井液技术的瓶颈问题,提出了页岩水化抑制剂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水化 井壁稳定 抑制剂 纳米材料
下载PDF
新型聚合物钾盐抑制泥页岩水化的性能与机理 被引量:3
9
作者 邵正昌 伍连松 +4 位作者 刘家才 王平全 杜琨 任妍君 余永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25-231,共7页
泥页岩水化膨胀是井壁失稳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膨润土压片浸泡与线性膨胀实验、页岩钻屑滚动回收实验以及流变性、滤失性测试,评价了一种新型聚合物钾盐抑制剂聚阴离子纤维素钾(K-PAC)的抑制性能及其对水基钻井液流变性和滤失性的影响... 泥页岩水化膨胀是井壁失稳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膨润土压片浸泡与线性膨胀实验、页岩钻屑滚动回收实验以及流变性、滤失性测试,评价了一种新型聚合物钾盐抑制剂聚阴离子纤维素钾(K-PAC)的抑制性能及其对水基钻井液流变性和滤失性的影响。评价结果表明,0.5%K-PAC的抑制泥页岩水化膨胀的性能明显优于5%KCl、2%聚醚胺-D230(PEA-D230),与0.5%聚丙烯酰胺钾盐(K-PAM)相近;0.5%K-PAC的增黏提切、降滤失性能要优于0.5%K-PAM。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K-PAC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K-PAC的阳离子部分(K+)能够进入膨润土晶层中并置换出水化钠离子,从而起到抑制黏土晶层膨胀的作用;K-PAC的阴离子部分吸附在黏土颗粒上起到护胶、降滤失的作用,二者协同增效,从而起到强抑制作用。由于K-PAC由聚阴离子纤维素和K+构成,对环境友好、成本低廉。因此,K-PAC具有成为低成本、环保型、强抑制性的水基钻井液抑制剂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壁稳定性 泥页岩水化 聚合物钾盐 页岩抑制剂 吸附 滤失
下载PDF
Synergistic inhibition of polyethylene glycol and potassium chloride in water-based drilling fluids 被引量:2
10
作者 Dan-Chao Huang Gang Xie +7 位作者 Ni-Yuan Peng Jian-Guo Zou Yao Xu Ming-Yi Deng Wei-Chao Du Yu-Rong Xiao Jin-Jun Huang Ping-Ya Luo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3期827-838,共12页
Mud shale hydration and swelling are major challen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based drilling fuids(WBDFs).In this work,the inhibition performance and inhibition mechanism of polyethylene glycol(PEG)and potassium c... Mud shale hydration and swelling are major challen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based drilling fuids(WBDFs).In this work,the inhibition performance and inhibition mechanism of polyethylene glycol(PEG)and potassium chloride(KCl)were investigated by hot rolling recovery tests,linear swell tests,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X-ray difraction,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PEG and KCl achieved higher recovery and lower linear swelling rate than those obtained by individual PEG or KCl.Compared to the d-spacing of Na-montmorillonite(Na-Mt)with PEG or KCl,the d-spacing of Na-Mt with PEG+KCl was lower,which indicates that KCl and PEG have synergistic inhibition efect.This synergistic efect can replace sodium ions and water molecules from the interlayer space of Na-Mt and decrease the d-spacing of Na-Mt.Based on the abov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analysis,a method for optimizing PEG and KCl concentrations was proposed and further verifed by rheological and hot rolling recovery tests of WBDFs.Hence,the results of this work can provide valuabl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developing other synergistic inhibi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y hydration inhibitor Synergistic inhibition Polyethylene glycol Water-based drilling fuids
下载PDF
氨基离子液体聚合物抗高温抑制剂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妍君 陈欢 杨弘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9-295,302,共8页
为解决高温地层黏土水化所引起的井壁失稳问题,合成了含双键和氨基的离子液体单体,并将其与丙烯酰胺共聚得到了一种聚合物抑制剂PAN。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PAN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浸泡膨胀和搅拌分散、线性膨胀、热滚回... 为解决高温地层黏土水化所引起的井壁失稳问题,合成了含双键和氨基的离子液体单体,并将其与丙烯酰胺共聚得到了一种聚合物抑制剂PAN。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PAN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浸泡膨胀和搅拌分散、线性膨胀、热滚回收实验评价其抑制性能。结果表明:PAN抑制黏土膨胀与分散的性能优于常用抑制剂KCl、聚醚胺D230及离子液体单体,并且抗温达250℃。通过XRD、Zeta电位、润湿性分析了PAN的抑制机理。PAN通过缠绕包覆在黏土颗粒上、压缩双电层、增加黏土颗粒间胶结性及颗粒表面疏水性而起到抑制作用,为新型抗高温强效抑制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离子液体 共聚物 黏土水化 页岩抑制剂 井眼稳定
下载PDF
Mechanism of shales stabilization by hydrophobized poly(ethylene glycol)/K^(+) in water-base drilling fluids 被引量:1
12
作者 VILLABONA-ESTUPIÑAN Santiago de ALMEIDA RODRIGUES JUNIOR Jorge +1 位作者 de ABREU Carolina Ferreira NASCIMENTO Regina Sandra Veiga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1年第3期721-731,共11页
The mechanism of the hydrophobized poly(ethylene glycol)(PEG)/K^(+) system inhibiting shale hydration was studied by laboratory experiment. The inhibition performance was evaluated through cuttings hot-rolling dispers... The mechanism of the hydrophobized poly(ethylene glycol)(PEG)/K^(+) system inhibiting shale hydration was studied by laboratory experiment. The inhibition performance was evaluated through cuttings hot-rolling dispersion, bentonite inhibition and contact angle tests. The inhibition became stronger as contact angle and PEG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A modified cuttings hot-rolling dispersion experiment suggested that these molecular systems did not act through the thermally activated mud emulsion(TAME) mechanism. The interaction of the PEG/K^(+) with clay samples 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adsorption studies an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 X-ray diffraction(XRD)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 The adsorption isotherms showed that the presence of K^(+) increased the PEG affinity for the clay surface. This inhibition effect was accompanied by a reduction of the bentonite hydration with PEG adsorption, evidenced by FT-IR, TGA and differential thermogravimetric(DTG) curves. XRD patterns were conclusive in showing that the presence of K^(+) ions limited the expansion of the clay interlamellar region to only one PEG layer, and the terminal hydrophobic segments of the PEG chains turned out to be determinant in enhancement of the inhibitory efficiency. The cuttings hot-rolling dispersion was carried out on water-base drilling fluid with PEG/K^(+), which proved the inhibition performance of PEG/K^(+) in oil field dril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hydration water-base drilling fluid hydration inhibitor poly(ethylene glycol) shale stability
下载PDF
疏水化聚乙二醇/钾离子体系提高页岩稳定性机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VILLABONA-ESTUPIÑAN Santiago de ALMEIDA RODRIGUES JUNIOR Jorge +1 位作者 de ABREU Carolina Ferreira NASCIMENTO Regina Sandra Veiga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20-629,共10页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疏水化聚乙二醇(PEG)/K^(+)体系抑制页岩水化的作用机理。通过岩屑热滚分散实验、膨润土性能测试和接触角测量,发现抑制剂体系的抑制能力随着接触角的增加和PEG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改进岩屑热滚分散实验表明抑制剂并...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疏水化聚乙二醇(PEG)/K^(+)体系抑制页岩水化的作用机理。通过岩屑热滚分散实验、膨润土性能测试和接触角测量,发现抑制剂体系的抑制能力随着接触角的增加和PEG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改进岩屑热滚分散实验表明抑制剂并未通过热活化钻井液乳化机理(TAME)机制发生作用。通过吸附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图谱和热重分析(TGA)研究了PEG/K^(+)体系与黏土样品的相互作用,吸附等温线分析表明K^(+)的存在增加了PEG对黏土表面的亲和力。FT-IR光谱、热重和微商热重分析证明,PEG的吸附可以减少黏土的含水率,即抑制性良好;XRD图谱分析K^(+)的存在使PEG的插层仅为一层,且连接在PEG链上的疏水尾增强了抑制水化的能力。最后采用添加PEG/K^(+)的水基钻井液进行了岩屑热滚分散实验,验证了PEG/K^(+)体系的抑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水化 水基钻井液 水化抑制剂 聚乙二醇 页岩稳定性
下载PDF
Pore structure formation and hyd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ement paste with temperature rising inhibitor
14
作者 ZHAO Hai-tao XIANG Yu +6 位作者 ZHANG Hao SHEN De-jian CHEN Xiao-dong HUANG Jie XU Wen LI Hua WANG Yu-ji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674-1685,共12页
The early-age thermal cracking easily generates and severely impairs the durability of concrete.The temperature rising inhibitor(TRI)was utilized to regulate the temperature evolution by controlling the cement hydrati... The early-age thermal cracking easily generates and severely impairs the durability of concrete.The temperature rising inhibitor(TRI)was utilized to regulate the temperature evolution by controlling the cement hydration process.This paper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pore structure formation and hyd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ement paste containing TRI by 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The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T_(2) peak of cement paste shifted from 7.32 ms to 0.23 ms regardless of TRI addition.But the pattern of pore structure formation was changed with TRI addition,that is,the pore structure formation was delayed,and the pore successively shifted to left in two parts.In addition,TRI addition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the duration of gel pore formation and greatly decreased the increase rate of gel water,which implied that TRI introduction hindered the growth of C-S-H,and subsequently decreased the hydration rates and delayed the main hydration peak.Meanwhile,TRI dissolved and diffused rapidly at 40℃,delaying the hydration of cement paste seriously.Moreover,TRI brought about the C-S-H nucleation homogeneous and the ion concentration uniform,which might reduce the localized curvature occurring on the sheet of C-S-H,and then decreased the T_(2) intensity of capillary water and gel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e structure formation hydration characteristics temperature rising inhibitor 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cement paste
下载PDF
阳离子化羟乙基纤维素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1
15
作者 张黎明 李卓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2-74,共3页
以工业羟乙基纤维素为原料、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醚化剂,制备了一系列水溶性阳离子化羟乙基纤维素,探讨了阳离子化反应条件并用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经性能测试表明,阳离子化产物对钻井页岩粘土水化膨胀有明显的抑... 以工业羟乙基纤维素为原料、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醚化剂,制备了一系列水溶性阳离子化羟乙基纤维素,探讨了阳离子化反应条件并用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经性能测试表明,阳离子化产物对钻井页岩粘土水化膨胀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衍生物 羟乙基纤维素 阳离子化 纤维素醚
下载PDF
国内外黏土水化抑制剂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8
16
作者 都伟超 孙金声 +2 位作者 蒲晓林 张洁 陈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013-4021,共9页
黏土水化抑制剂在钻井液中的添加可有效降低钻井事故发生,但存在效果不明显、抗温性能尚待提高等缺点。本文简述了国内外黏土水化抑制剂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从研究历程来看,黏土水化抑制剂大体上经过了从无机离子型向有机铵(胺... 黏土水化抑制剂在钻井液中的添加可有效降低钻井事故发生,但存在效果不明显、抗温性能尚待提高等缺点。本文简述了国内外黏土水化抑制剂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从研究历程来看,黏土水化抑制剂大体上经过了从无机离子型向有机铵(胺)型过渡并逐步成熟于聚合物型的过程。从最新研究结果来看,聚醚胺型抑制剂为主流研究对象,由此形成的高性能水基钻井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超支化聚合物型抑制剂因具有体型结构而具有较好抗温、抗盐性能而颇具发展优势;传统共聚物型抑制剂分子量大,在高温高密度钻井液中难以适用,仍有改进空间。指出了今后发展趋势是充分利用生物质资源,开发绿色、环保高效的黏土水化抑制剂;研究低聚物抑制剂,提高抑制剂的抗温性、普适性和一剂多效性;摆脱传统钻井液处理剂之间化学作用力观念束缚,探索超支化抑制剂的开发,积极有效结合纳米技术与钻井流体之互补点,以促进钻井液及相关技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合物 聚醚胺 黏土水化抑制剂 钻井液 页岩
下载PDF
新型聚胺页岩水化抑制剂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5
17
作者 钟汉毅 邱正松 +3 位作者 黄维安 林永学 李海斌 张国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2-77,2+1,共6页
针对油气井钻井工程中抑制泥页岩水化的难点,基于分子结构优化设计,研制出了新型聚胺页岩抑制剂SDPA.SDPA为含有胺基和醚键等多官能团的低分子聚合物.三次岩屑回收率实验和膨润土造浆实验表明,新研制的聚胺具有优异的抑制性能,且作用时... 针对油气井钻井工程中抑制泥页岩水化的难点,基于分子结构优化设计,研制出了新型聚胺页岩抑制剂SDPA.SDPA为含有胺基和醚键等多官能团的低分子聚合物.三次岩屑回收率实验和膨润土造浆实验表明,新研制的聚胺具有优异的抑制性能,且作用时间长,优于国外同类产品.采用吸附、Zeta电位测试、XRD、接触角测量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SDPA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DPA在黏土颗粒表面为单层吸附,质子化铵离子交换出层间水化阳离子,降低黏土颗粒水化斥力;静电引力和氢键共同作用将黏土颗粒层间吸附的水分子排挤出来,压缩晶层间距;SDPA分子中疏水部分覆盖在黏土颗粒表面形成疏水屏障,防止水分子吸附;SDPA在黏土颗粒表面不易解吸,能发挥长期抑制作用.现场试验表明,聚胺水基钻井液抑制性强,性能稳定且易维护,满足现场钻井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水化抑制剂 聚胺 抵制机理 井壁稳定
下载PDF
水化热抑制剂对水泥水化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3
18
作者 辜振睿 刘晓琴 王海龙 《新型建筑材料》 2021年第8期47-50,54,共5页
采用水化热、混凝土绝热温升、混凝土抗压强度、TG-DSC、XRD,分析了水化热抑制剂对水泥水化的调控作用,并采用水泥净浆温升对比了常用缓凝剂与水化热抑制剂的差别。结果表明:水泥净浆温升中,常用缓凝剂仅推迟了温峰时间3~12 h,未明显降... 采用水化热、混凝土绝热温升、混凝土抗压强度、TG-DSC、XRD,分析了水化热抑制剂对水泥水化的调控作用,并采用水泥净浆温升对比了常用缓凝剂与水化热抑制剂的差别。结果表明:水泥净浆温升中,常用缓凝剂仅推迟了温峰时间3~12 h,未明显降低温升,水化热抑制剂推迟温峰时间6 h,降低温升20.5℃;掺入水化热抑制剂,水泥的水化放热速率峰值从0.00259 W/g降至0.00178 W/g,峰时延迟5.7 h;基准、水工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曲线分别在0~1.5 d、0~5 d时间段明显降低,对应的抗压强度分别在0~2 d,0~7 d有不同程度降低,但中后期强度增长均略高于空白试样;TG-DSC、XRD分析表明,水化热抑制剂延缓了水泥0~3 d的水化,对3 d后水化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热抑制剂 水化放热速率 绝热温升 抗压强度
下载PDF
水化热抑制剂和抗裂剂对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卞桂荣 谷坤鹏 +1 位作者 陈剑 张晓乐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2-156,161,共6页
研究了水化热抑制剂(0、0.5%、1.0%、1.5%、2.0%)、抗裂剂(0、3%、5%、8%、10%)及其复合(水化热抑制剂1%+抗裂剂5%)对混凝土新拌性能、力学性能、温升特性及体积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化热抑制剂会明显降低混凝土的出机坍落度... 研究了水化热抑制剂(0、0.5%、1.0%、1.5%、2.0%)、抗裂剂(0、3%、5%、8%、10%)及其复合(水化热抑制剂1%+抗裂剂5%)对混凝土新拌性能、力学性能、温升特性及体积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化热抑制剂会明显降低混凝土的出机坍落度和扩展度,缩短混凝土的坍落度保持时间,抗裂剂掺量在5%以内对新拌混凝土性能无明显影响;水化热抑制剂会显著降低混凝土1 d强度,其它龄期强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抗裂剂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不明显;水化热抑制剂单掺会大幅度降低混凝土温升,复掺的降温效果不理想,抗裂剂会提高混凝土的温峰,但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水化热抑制剂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混凝土的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热抑制剂 抗裂剂 新拌性能 温升特性 收缩
下载PDF
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温度裂缝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凯 刘虎 +1 位作者 向姚尧 许文浩 《混凝土世界》 2023年第3期61-65,共5页
裂缝是土建工程中混凝土结构面临的最大问题。通过在大体积底板混凝土中掺入水化热抑制剂,调控水泥水化历程,减小混凝土温度收缩,进而减小混凝土温度裂缝出现概率。本文以武汉某地下室的大体积混凝土底板为例,应用温度裂缝控制技术,将... 裂缝是土建工程中混凝土结构面临的最大问题。通过在大体积底板混凝土中掺入水化热抑制剂,调控水泥水化历程,减小混凝土温度收缩,进而减小混凝土温度裂缝出现概率。本文以武汉某地下室的大体积混凝土底板为例,应用温度裂缝控制技术,将混凝土温峰保持在40℃以下,经过后期观测,混凝土未出现贯穿性有害裂缝。为进一步验证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温度裂缝控制技术的应用效果,根据实测数据,采用Midas civil软件中的水化热分析模块,对混凝土底板进行有限元分析,温度云图显示,降温过程中结构内部没有产生较大的温度梯度,混凝土温度收缩小;温度裂缝系数显示,混凝土升温、降温阶段开裂风险均很低,说明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温度裂缝控制技术可调控混凝土温度收缩,降低混凝土开裂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大体积混凝土 底板 水化热抑制剂 温度裂缝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