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头蚴及囊液促体外培养小鼠脾细胞TGF-β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小林 印双红 +1 位作者 吴向未 陈雪玲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23-526,共4页
目的观察细粒棘球蚴囊液及原头蚴对体外培养BABL/c小鼠脾细胞TGF-β表达的影响。方法取BABL/c小鼠脾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加入不同浓度囊液/原头蚴共培养72h,用ELISA检测上清液TGF-β含量;同时收集细胞并提取mRNA,用RT-PCR检测TGF-βmRNA... 目的观察细粒棘球蚴囊液及原头蚴对体外培养BABL/c小鼠脾细胞TGF-β表达的影响。方法取BABL/c小鼠脾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加入不同浓度囊液/原头蚴共培养72h,用ELISA检测上清液TGF-β含量;同时收集细胞并提取mRNA,用RT-PCR检测TGF-βmRNA的相对表达量。试验以PBS与脾细胞混合培养组为对照。结果 ELISA检测囊液组和原头蚴组TGF-β分泌均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囊液组和原头蚴不同浓度组及对照组TGF-βmRNA的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囊液/原头蚴不同浓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头蚴和囊液均能刺激体外培养小鼠脾细胞TGF-β表达增加,提示原头蚴和囊液中含有能促使宿主产生TGF-β的抗原物质,这些抗原物质在包虫病的免疫逃避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液 原头蚴 脾细胞 TGF-Β
原文传递
细粒棘球蚴囊液对体外培养小鼠T淋巴细胞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小林 印双红 +1 位作者 吴向未 陈雪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5-270,共6页
目的:观察细粒棘球蚴囊液对体外培养的BABL/c小鼠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BABL/c小鼠脾细胞与100μl、200μl、300μl、500μl不同浓度的细粒棘球蚴囊液共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亚群和CD4+CD25+T细胞,RT-PCR法检... 目的:观察细粒棘球蚴囊液对体外培养的BABL/c小鼠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BABL/c小鼠脾细胞与100μl、200μl、300μl、500μl不同浓度的细粒棘球蚴囊液共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亚群和CD4+CD25+T细胞,RT-PCR法检测Foxp3基因的表达量;相同浓度的囊液和BABL/c小鼠脾细胞悬液共培养,在0、12、24、36、48小时收集细胞,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和Foxp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随着囊液浓度的增加,CD4+T细胞比例逐渐下降,CD8+T细胞比例上升,CD4+/CD8+的比值下降;CD4+CD25+T细胞则没有随着囊液量的增加而上升,而是在100μl组达到高峰值。RT-PCR的结果显示,在低浓度100μl和200μl组的时候Foxp3 mRNA的相对表达量最高。结论:细粒棘球蚴囊液促使CD4+/CD8+的比值下降,Treg细胞增加,可能在包虫免疫逃逸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液 T细胞亚群 TREG细胞 FOXP3
下载PDF
原头蚴成囊过程中内参基因的确定及水通道候选基因的转录表达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芬 刘许诺 +3 位作者 吴宏烨 李锴 范俊杰 叶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533-1541,共9页
目的筛选合适的内参基因以检测细粒棘球绦虫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 of 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AQPs)基因在原头蚴发育为棘球蚴过程中的转录表达水平。方法通过geNorm软件分析5个候选内参基因(ND1、ATP6、elp、actin和ActⅡ)在原头... 目的筛选合适的内参基因以检测细粒棘球绦虫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 of 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AQPs)基因在原头蚴发育为棘球蚴过程中的转录表达水平。方法通过geNorm软件分析5个候选内参基因(ND1、ATP6、elp、actin和ActⅡ)在原头蚴成囊过程中的稳定性,并运用RT-q PCR方法检测体外培养原头蚴及原头蚴在小鼠体内囊化形成的继发棘球蚴中EgAQPs基因转录表达量。结果actin和ActⅡ、ATP6和ND1分别为检测体外培养原头蚴和原头蚴囊化形成的继发棘球蚴囊壁生发层细胞EgAQPs基因转录表达状态的理想内参基因。EgAQP3和EgAQP9在体外培养第3天的原头蚴中转录表达量最高,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转录表达量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且不同培养时间转录表达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AQP4在体外培养第25天的原头蚴中转录表达量最高(P<0.05),在体外培养第3、15、35天的原头蚴中转录表达量较低,这3个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AQP3、EgAQP4和EgAQP9在原头蚴中转录表达量最高(P<0.05),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EgAQP3、EgAQP4和EgAQP9的转录表达水平在接种原头蚴感染小鼠后第3~7个月的继发棘球蚴囊壁生发层细胞中转录表达水平很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AQP、EgAQP1、EgAQPFA-CHIP和EgAQPAnG在原头蚴和继发棘球蚴囊壁生发层细胞中的转录表达水平均很低,基本上检测不到。结论通过geNorm软件筛选了原头蚴发育为棘球蚴过程中稳定的内参基因;原头蚴囊化的继发棘球蚴囊壁生发层细胞中EgAQPs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很低,可能与棘球蚴液形成或积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原头蚴 棘球蚴 棘球蚴液 水通道蛋白 内参基因 转录表达
下载PDF
多房棘球蚴对巨噬细胞糖代谢表型转变及极化类型影响的初步研究
4
作者 沈银红 张涛 +5 位作者 杨紫晗 张耀刚 黄登亮 侯静 田美媛 马艳艳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90-603,613,共15页
目的探讨多房棘球蚴对巨噬细胞糖代谢表型转变、极化类型及炎症反应的影响,为多房棘球蚴病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分离6~8周龄C57BL/6J小鼠骨髓细胞,用小鼠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诱导... 目的探讨多房棘球蚴对巨噬细胞糖代谢表型转变、极化类型及炎症反应的影响,为多房棘球蚴病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分离6~8周龄C57BL/6J小鼠骨髓细胞,用小鼠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诱导成骨髓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BMDM)⁃M0(对照组);以BMDM⁃M0经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4诱导24 h后的M2型巨噬细胞作为IL⁃4诱导组,以BMDM⁃M0与2.4 ng/mL多房棘球蚴囊液(cystic fluid,CF,)共培养的细胞作为BMDM与多房棘球蚴CF共培养组,以BMDM⁃M0与多房棘球蚴原头节(protoscolex,PSC)按500∶1共培养的细胞作为BMDM与PSC共培养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与多房棘球蚴CF、PSC共培养后的巨噬细胞极化类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Western blotting分析其标志物、炎症因子、糖代谢相关酶的表达水平,并通过细胞能量代谢分析各组细胞葡萄糖代谢表型。结果4组细胞精氨酸合酶1(arginase⁃1,Arg1)(F=1457.00,P<0.0001)、巨噬细胞衍生趋化因子22(macrophages⁃derived C⁃C motif chemokine 22,Ccl22)(F=22203.00,P<0.0001)、抵抗素样α(resistin⁃likeα,Retnla)(F=151.90,P<0.000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F=107.80,P<0.001)、己糖激酶(hexokinase,HK)(F=9389,P<0.0001)、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F=641.40,P<0.0001)、磷酸果糖激酶1(phosphofructokinase1,PFK1)(F=43.97,P<0.01)、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GK)(F=432.50,P<0.0001)、丙酮酸脱氢酶激酶(pyruvate dehydrogenase kinases,PDK1)(F=737.30,P<0.0001)、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F=3632.00,P<0.0001)、葡萄糖转运体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F=532.40,P<0.0001)、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F=460.00,P<0.0001)、柠檬酸合酶(citrate synthase,CS)(F=5642.00,P<0.01)、糖原合成酶1(glycogen synthase 1,GYS1)(F=273.30,P<0.0001)、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蚴 囊液 原头节 巨噬细胞极化 葡萄糖代谢 代谢表型
原文传递
原头蚴及囊液促进小鼠脾细胞产生IL-2 被引量:3
5
作者 蒋红群 方海瑞 +2 位作者 陈聪哲 董丹 陈雪玲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5-219,共5页
目的观察细粒棘球绦虫幼虫原头蚴及囊液对体外培养小鼠脾细胞产生IL-22的影响。方法取Balb/c小鼠脾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原头蚴或囊液共培养48 h,检测上清液IL-22表达量及细胞IL-22 m RNA的相对表达量。同浓度原头蚴或囊液分别在0、12... 目的观察细粒棘球绦虫幼虫原头蚴及囊液对体外培养小鼠脾细胞产生IL-22的影响。方法取Balb/c小鼠脾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原头蚴或囊液共培养48 h,检测上清液IL-22表达量及细胞IL-22 m RNA的相对表达量。同浓度原头蚴或囊液分别在0、12、24、36和48 h收集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4+IL-22+T细胞比例变化。RPMI 1640培养基与脾细胞共培养设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LISA和q RT-PCR检测显示在原头蚴为1 000/ml和囊液蛋白质量浓度为2.05 mg/ml时脾细胞产生IL-22增加;流式细胞术检测原头蚴组及囊液组CD4+IL-22+T细胞比例逐渐增加。结论原头蚴及囊液均可促进小鼠脾细胞产生IL-22增加,提示IL-22可能参与宿主防御细粒棘球蚴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头蚴 囊液 脾细胞 IL-22
下载PDF
铜仁市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护理需求 被引量:2
6
作者 田芬 毛宏 《铜仁学院学报》 2017年第9期24-27,共4页
目的了解铜仁市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和护理需求,为开展农村老年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铜仁市川硐镇、大兴镇60岁及以上常住农村的38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护理需求进行调查,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 目的了解铜仁市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和护理需求,为开展农村老年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铜仁市川硐镇、大兴镇60岁及以上常住农村的38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护理需求进行调查,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健康状况、健康知识和护理需求。结果 71.6%的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居首位(25.8%),其次为关节炎(20.3%)、高血压(15.8%)、胃溃疡(14.2%)。85.80%的老年人表示对老年保健知识根本不了解或了解较少,40.5%的老年人希望获得老年保健知识。结论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较差,慢性疾病患病率较高。加强健康和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农村老年人慢性病,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老年人 健康状况 护理需求 调查
下载PDF
绵羊牦牛棘球蚴囊液及囊壁抗原的SDS-PAGE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学勤 朱兴全 +2 位作者 窦兰清 史晓红 牛炳享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6-37,共2页
本文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绵羊、耗牛棘球蚴囊液及绵羊棘球蚴囊壁可溶性粗抗原的蛋白组分进行了分析。使用10%凝胶,采用垂直板型电泳、考马斯亮兰R—250染色进行SDS-PAGE的结果表明,绵羊及耗牛棘球蚴囊... 本文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绵羊、耗牛棘球蚴囊液及绵羊棘球蚴囊壁可溶性粗抗原的蛋白组分进行了分析。使用10%凝胶,采用垂直板型电泳、考马斯亮兰R—250染色进行SDS-PAGE的结果表明,绵羊及耗牛棘球蚴囊液分别含有16及11种蛋白组分,分子量范围分别为270~16.5KD及280~17KD;主带均为8条。绵羊棘球蚴囊壁可溶性粗抗原共显示17条蛋白带,分子量范围245~17KD,主带8条。本项研究为进一步分析分离特异性抗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牦牛 棘球蚴囊液 囊壁抗原
下载PDF
包虫囊液接种昆明小鼠后某些细胞因子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许晏 王松 +2 位作者 朱明 觉肯.阿海 付玉才 《地方病通报》 2001年第4期29-31,共3页
为研究昆明小鼠在接种包虫囊液后的免疫机制 ,选昆明小鼠 2 3只 ,取其 1 6只分两组人工腹腔接种包虫囊液 ,其中8只于初次接种 1 0日后二次接种 ,第 3组 7只作正常对照 ,检测血清中 IL - 4、IL- 2、GM- CSF、IFN-γ水平 ,接种囊液小鼠在... 为研究昆明小鼠在接种包虫囊液后的免疫机制 ,选昆明小鼠 2 3只 ,取其 1 6只分两组人工腹腔接种包虫囊液 ,其中8只于初次接种 1 0日后二次接种 ,第 3组 7只作正常对照 ,检测血清中 IL - 4、IL- 2、GM- CSF、IFN-γ水平 ,接种囊液小鼠在注射后均正常存活 ,无过敏性休克症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实验小鼠 IL- 4、GM- CSF水平均明显增高 (P<0 .0 1 )。而IFN-γ、IL- 2水平低于正常组 (P<0 .0 5)。表明在小鼠对包虫囊液的免疫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小鼠 包虫囊液 细胞因子 TH1细胞 TH2细胞
下载PDF
用斑点免疫结合试验比较三种棘球蚴液抗原在诊断泡球蚴病上的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兰珍 张京元 黄菱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1-33,共3页
本文用人、羊、牛肝棘球蚴液抗原对43例泡球蚴病,81例非泡球蚴病患者和75例健康人进行了斑点免疫结合试验(DIBA)。结果显示:人、羊、牛棘球蚴液抗原检测的阳性率各为100%、100%和86.0%,前二者与后者差异显... 本文用人、羊、牛肝棘球蚴液抗原对43例泡球蚴病,81例非泡球蚴病患者和75例健康人进行了斑点免疫结合试验(DIBA)。结果显示:人、羊、牛棘球蚴液抗原检测的阳性率各为100%、100%和86.0%,前二者与后者差异显著(P均<0.05);假阳性率分别为0.6%、0.6%和0%,三者无显著差别。泡球蚴患者抗体滴度在1∶400~1∶6400范围者,前两者均占97.7%,显著高于后者的56.1%(P均<0.01)。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前两者分别是后者的5.18倍和4.62倍,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说明在诊断泡球蚴病时宜用前两种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球蚴病 免疫诊断 抗原 棘球蚴液 斑点免疫结合
下载PDF
自制高吸水性树脂对棘球蚴囊液吸水性能的测试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静 孔璟 +2 位作者 叶彬 邹晓毅 武卫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90-1093,共4页
目的制备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测试其对棘球蚴囊液吸水性能及影响因素。方法以玉米淀粉和丙烯酸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分别测定高吸水性树脂在不同环... 目的制备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测试其对棘球蚴囊液吸水性能及影响因素。方法以玉米淀粉和丙烯酸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分别测定高吸水性树脂在不同环境温度(37℃、25℃、20℃)、不同粒径对去离子水、0.9%生理盐水、无水酒精和棘球蚴囊液吸水倍率,并测定了不同粒径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后凝胶的保水性能。并通过光镜观察吸水前后的凝胶结构。结果自制的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在去离子水中瞬时吸水倍率在700倍以上,在棘球蚴囊液中为200~300倍,生理盐水中为25倍左右,在无水乙醇中树脂颗粒几无吸水能力。160~180目大小的颗粒其对去离子水的最大吸水倍率可达到700倍,在4~8min内即可达到吸水高峰;80~120目大小的颗粒吸水倍率亦可达700倍,但在吸水后16min时才达到吸水高峰。160~180目大小的颗粒常压室温(25℃)放置2d保水率为55%,0.5mm×0.5mm×0.5mm颗粒常压室温(25℃)放置5d保水率为58%。20℃、25℃和37℃时同样大小的树脂颗粒其吸水倍率接近。10倍光镜即可观察到树脂颗粒吸液后形成的网格状结构。结论成功制备各种粒径的高吸水性树脂颗粒,其吸水倍率可达700倍;树脂颗粒越小,其吸水速度越快,但保水效果较差;颗粒越大,吸水速度越慢,但保水效果好。温度变化对吸水速率影响不大。溶液性质,尤其是溶液含水量对树脂颗粒吸水率影响较大,因此树脂颗粒在去离子水中吸水倍率最高,其次棘球蚴囊液,生理盐水和对无水酒精几乎无吸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 吸液倍率 棘球蚴囊液
下载PDF
适用于细粒棘球蚴囊液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居怡 刘巧媚 +2 位作者 黄文静 阮周莹 邓艾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1-714,共4页
目的建立适用于细粒棘球蚴囊液蛋白质组的双向电泳分离条件。方法冷冻干燥法制备囊液总蛋白提取物,观察不同的蛋白样品处理方法、IPG胶条pH范围和电泳上样量对双向电泳图谱的影响。结果经ReadyPrepTM2-D Cleanup Kit处理的提取物上样量... 目的建立适用于细粒棘球蚴囊液蛋白质组的双向电泳分离条件。方法冷冻干燥法制备囊液总蛋白提取物,观察不同的蛋白样品处理方法、IPG胶条pH范围和电泳上样量对双向电泳图谱的影响。结果经ReadyPrepTM2-D Cleanup Kit处理的提取物上样量为400μg,在pH7-10范围的胶条进行双向电泳分离,可获取蛋白斑点较多、重复性较好的二维电泳图谱。结论建立的细粒棘球蚴囊液双向电泳技术及图谱,可为细粒棘球蚴虫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囊液 蛋白质组学 双向电泳
下载PDF
Serodiagnosis of human hydatidosis with an ELISA developed based on antigens derived from sheep hydatid cysts and comparison with a commercial human ELISA kit
12
作者 Fotoohi S Hashemi Tabar G.R Borji H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13年第9期723-727,共5页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serodiagnosis of hydatid cyst in human using different antigens of sheep(hydatid fluid,somatic and Lxcretory/secretory antigens of protoscolexi by ELISA and compares this result with commerci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serodiagnosis of hydatid cyst in human using different antigens of sheep(hydatid fluid,somatic and Lxcretory/secretory antigens of protoscolexi by ELISA and compares this result with commercial human ELISA kit.Methods:one hundred blood samples from patients with history of severe abdominal pain and cosinophilia were obtained.Ten serum samples were obtained from surgically and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cystic echinococcosis patients from Mashhad university hospital as positive control and 5 serum samples from infant under one year old as negative control.Blood samples were centrifuged at 3000xg at 20℃for 15 min and sera were stored at-20℃.First,these samples were tested for the presence of antibody by commercial human ELISA.Then.ELISA was developed on microplates coated with hydatid fluid,Somatic and Excretory/secretory antigens of protoscolex of sheep.Results: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s analyzed by Kappa test showed that,hydatid fluid antigen could be used as a precise source of detection in indirect ELISA test.Conclusions:Hydatid fluid in comparison with Excretory-secretory and somatic antigens showed more compatibility agreement in kappa test which can be used for further studies in development of any ELISA test for diagnosis of human hydatid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atidOSIS HUMAN hydatid fluid PROTOSCOLEX SHEEP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排泄分泌抗原研究——绵羊牦牛棘球蚴囊液几项生化指标的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窦兰清 朱兴全 +5 位作者 孙学勤 史晓红 牛炳亨 叶炳辉 朱昌亮 鲁德松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3年第2期7-9,共3页
本文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IEF)电泳首次对绵羊、牦牛棘球蚴囊液的蛋白质、糖、脂及酯酶同功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蛋白质分别显示38及36条带;用RAS染糖,分别显示19及22条带;用Nile's蓝染脂,均显示7条... 本文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IEF)电泳首次对绵羊、牦牛棘球蚴囊液的蛋白质、糖、脂及酯酶同功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蛋白质分别显示38及36条带;用RAS染糖,分别显示19及22条带;用Nile's蓝染脂,均显示7条带;用坚固蓝染酯酶同功酶,分别显示20及10条带。两者上述几项生化指标的差异是宿主特性不同的一个反映。本项研究为进一步阐明绵羊、牦牛棘球蚴囊液的生化特性积累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 抗原 生化指标
下载PDF
棘球蚴囊液、头节和囊壁抗原的二维电泳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昌亮 叶炳辉 +3 位作者 朱晓龙 赵学忠 黄俭 张京元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7-29,共3页
本文采用二维电泳和银染色法对棘球蚴囊液、头节和囊壁抗原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三者分别显示多肽斑点111、116和123个,其中特异斑点74、67和60个,共有斑点37、49和63个。在共有斑点中,三者共有斑点7个;两者共有斑点在囊液和头节为... 本文采用二维电泳和银染色法对棘球蚴囊液、头节和囊壁抗原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三者分别显示多肽斑点111、116和123个,其中特异斑点74、67和60个,共有斑点37、49和63个。在共有斑点中,三者共有斑点7个;两者共有斑点在囊液和头节为8个,囊液和囊壁22个,头节和囊壁34个。本文对多肽斑点和抗原的关系作了讨论。本结果可望对抗原的纯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 囊液 囊壁抗原 二维电泳
全文增补中
包虫囊液对体外培养小鼠NK细胞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印双红 陈小林 +2 位作者 张俊波 吴向未 陈雪玲 《铜仁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4,共4页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K细胞活性受体NKG2D的表达变化,乳酸脱氢酶细胞毒性检测法(LDH)分析脾细胞的杀伤活性。通过细粒棘球蚴囊液对体外BABL/c小鼠NK细胞的检测结果的分析讨论,得到细粒棘球蚴囊液可降低NKG2D的表达水平,进而使NK细胞杀伤...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K细胞活性受体NKG2D的表达变化,乳酸脱氢酶细胞毒性检测法(LDH)分析脾细胞的杀伤活性。通过细粒棘球蚴囊液对体外BABL/c小鼠NK细胞的检测结果的分析讨论,得到细粒棘球蚴囊液可降低NKG2D的表达水平,进而使NK细胞杀伤活性降低,从而得到有利于包虫免疫逃逸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液 细粒棘球蚴 NK细胞
下载PDF
盐析纯化包虫囊液抗原及其应用价值的评价
16
作者 曹和洵 苏东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7-39,共3页
本文评价了半饱和硫酸铵盐析纯化包虫囊液抗原方法及其在诊断包虫病中的应用价值。虽盐析方法简单,但其提纯的包虫囊液经免疫印迹证实,去除了不少非包虫抗原性蛋白组分(由粗囊液20条带减为14条带)及保留了较多的抗原信息(剩余蛋白带大... 本文评价了半饱和硫酸铵盐析纯化包虫囊液抗原方法及其在诊断包虫病中的应用价值。虽盐析方法简单,但其提纯的包虫囊液经免疫印迹证实,去除了不少非包虫抗原性蛋白组分(由粗囊液20条带减为14条带)及保留了较多的抗原信息(剩余蛋白带大多与包虫病人血清呈阳性反应)。用两剂量抗原诊断(ELISA)40例包虫病人,盐析纯囊液比粗囊液无论是阳性符合率(1μg/ml时:85%对70%;0.3μg/ml时:75%对55%)或免疫比值(1μg/ml时:12.33±8.58对5.01±3.59;0.3μg/ml时:9.34±8.15对4.48±5.79)都有所提高。盐析纯囊液用于IHA中,也使52例正常人与46例包虫病人的凝集滴度拉开距离,阳性、阴性模式界线分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囊液 抗原 盐析 包虫病
下载PDF
同种和异种抗原诊断泡球蚴病的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京元 李富荣 黄俭 《地方病通报》 1989年第2期38-43,共6页
本文用ABC-ELISA法比较研究了HHF和GAH抗原对71例泡球蚴病患者、107例非泡球蚴病患者和86例健康人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1)在以S/N≥2.2为阳性标准时,泡球蚴患者用HHF和GAH抗原的敏感性相同,均为98.59%,假阳性率前者为3.63%,后者为2... 本文用ABC-ELISA法比较研究了HHF和GAH抗原对71例泡球蚴病患者、107例非泡球蚴病患者和86例健康人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1)在以S/N≥2.2为阳性标准时,泡球蚴患者用HHF和GAH抗原的敏感性相同,均为98.59%,假阳性率前者为3.63%,后者为2.07%,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别不显著(t=0.92);(2)泡球蚴患者的S/N值在6.0以上者,HHF抗原占67.61%,非常显著地高于GAH的36.62%(t=3.89),棘球蚴患者的HHF抗原占59.75%,也非常显著地高于GAH抗原的6.09%(t=8.91);(3)泡球蚴患者的ABC-ELISA抗体滴度在1∶6400以上者,HHF和GAH抗原各占67.61%和74.61%,两者无显著差别,说明同种和异种抗原均可用于泡球蚴病的诊断;(4)泡球蚴病的ABC—ELISA抗体几何平均滴度用在GAH抗原时为1∶8577.39,为用HHF抗原(1∶7555.04)的1.14倍,而棘球蚴病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在HHF抗原为1∶2891.39,为GAH抗原(1∶1252.15)的2.31倍,说明在诊断上宜用同种抗原;(5)泡球蚴患者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比棘球蚴患者高,在用HHF抗原时前者为后者的2.61倍,GAH抗原前者为后者的6.8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球蚴病 抗原 免疫诊断
下载PDF
小鼠后肢跖部免疫法在抗包虫囊液抗原单克隆杂交瘤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景涛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1994年第2期27-29,共3页
在抗包虫囊液抗原(EgCFAg)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技术中,采用改进的一次基础免疫法免疫淋巴细胞供体小鼠后肢跖部,9d后剖取后肢引流淋巴结用于细胞融合。与常规体内免疫法相比,该法所需抗原少,免疫周期短,融... 在抗包虫囊液抗原(EgCFAg)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技术中,采用改进的一次基础免疫法免疫淋巴细胞供体小鼠后肢跖部,9d后剖取后肢引流淋巴结用于细胞融合。与常规体内免疫法相比,该法所需抗原少,免疫周期短,融合后抗体分泌细胞株多,抗体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尤其适用于来源困难的抗原免疫,是McAb融合技术中淋巴细胞供体免疫较好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 包虫 囊液 抗原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囊液抗原纯化方法的比较评价 被引量:8
19
作者 严雷 柴君杰 +3 位作者 李雄 焦伟 叶尔江.苏里唐 杨旭 《地方病通报》 1992年第1期11-17,共7页
对于绵羊肝脏细粒棘球蚴囊液用常规粗制法,通过抗绵羊全血清抗体免疫吸附柱的亲和层析法,Oriol氏纯化法,Burstein氏纯化法,以及将纯化抗原再经酚提取法制备的六种抗原,以SDS-PAGE,免疫电泳,ELISA,IHA等方法进行了抗原得率、纯度、组份... 对于绵羊肝脏细粒棘球蚴囊液用常规粗制法,通过抗绵羊全血清抗体免疫吸附柱的亲和层析法,Oriol氏纯化法,Burstein氏纯化法,以及将纯化抗原再经酚提取法制备的六种抗原,以SDS-PAGE,免疫电泳,ELISA,IHA等方法进行了抗原得率、纯度、组份、免疫活性和特异性等方面的比较。结果表明:亲和层析抗原得率最高(l6.25%~22.64%),Oriol氏法纯化抗原最低(3.35%)。与囊液粗抗原相比,纯化抗原中Burstein抗原组份最多。经酚提取的纯化抗原组份最少。各种抗原组份数目显然相差明显,但在免疫电泳中均出现弧5沉淀线。酚提取法不能达到将抗原5和抗原B分离的目的。在ELISA和IHA中,Burstein法纯化抗原的活性最高。作者分析了亲和层析抗原活性低于Burstein和Oriol两种抗原的原因可能是亲和层析抗原缺少68kDa和36.5kDa两种宿主组份。因而认为这两个组份可能同时具有寄生虫抗原的性质。在ELISA试验中,各种纯化抗原均与囊虫病人血清产生部分交叉反应,但比粗抗原低。在IHA试验中,纯化抗原均不与囊虫病人血清产生交叉反应。作者推荐由于Burstein法纯化抗原得率高,提纯程序较简单,抗原活性高而且在IHA中没有与囊虫病人血清的交叉反应,因而可作为常规诊断抗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囊液 抗原 纯化
下载PDF
包虫病诊断抗原的纯化及诊断效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中敏 陆家海 +2 位作者 胡旭初 单志新 余新炳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适合基层的包虫病诊断方法。[方法]采用简便的一步层析方法从包囊液内纯化具有诊断价值的脂蛋白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诊断试纸法(Dipstick法),对血清进行检测,评价其效果。[结果]ELISA检测包虫...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适合基层的包虫病诊断方法。[方法]采用简便的一步层析方法从包囊液内纯化具有诊断价值的脂蛋白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诊断试纸法(Dipstick法),对血清进行检测,评价其效果。[结果]ELISA检测包虫病人血清48份,阳性45份,检出率93.7%,和10份羊多房棘球蚴血清中的1份起交叉反应,而和羊细颈囊尾蚴、弓形虫、血吸虫血清不起反应。用Dipstick方法检测24份包虫病人血清,19份阳性,检出率79.2%,和其它寄生虫血清无交叉反应。[结论]本试验为包虫病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诊断 纯化 细粒棘球蚴 包囊液 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诊断试纸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