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交技术在冠状动脉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赵强 夏利民 +2 位作者 陈安清 王哲 徐德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421-422,共2页
目的 总结29例杂交技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0年1月~2005年4月,29例冠心病接受杂交技术进行心肌血管化.均为男性,年龄(62.8±9.7)岁.其中合并高血压23例,糖尿病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4例.二支病变10例... 目的 总结29例杂交技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0年1月~2005年4月,29例冠心病接受杂交技术进行心肌血管化.均为男性,年龄(62.8±9.7)岁.其中合并高血压23例,糖尿病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4例.二支病变10例,三支病变19例.左室射血分数0.576±0.108. 结果 29例接受33根移植物,其中左乳内动脉(left internal mammary artery,LIMA)27支,大隐静脉6支.共植入支架41个.平均每例心肌血管化2.5支.全组无死亡,无住院并发症.LIMA血流量(45±14) ml/min.胸腔引流量(274±197) ml,2例(6.9%)接受输血.ICU时间(1.9±0.1) d.术后住院4~11 d,平均7.5 d.29例随访0.5~5.1年,(2.2±0.9)年,无远期死亡和心肌梗死.术后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25例,Ⅱ级4例.冠脉造影共4例,大隐静脉桥血管闭塞1例,支架内再狭窄2例. 结论 杂交技术治疗冠心病中期疗效满意,适用于高危病人,其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杂交技术 微创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机器人分站式杂交技术治疗冠心病的近期随访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明 高长青 +3 位作者 刘帅 吴扬 肖苍松 王嵘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66-1169,共4页
目的总结机器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与支架植入的杂交手术近期临床结果。方法2007年1月~2013年5月,35例患者接受器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与支架植入的分站式杂交手术。患者的年龄为56.7±9.6岁,其中男性32例,女性3例;冠脉双支病变1... 目的总结机器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与支架植入的杂交手术近期临床结果。方法2007年1月~2013年5月,35例患者接受器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与支架植入的分站式杂交手术。患者的年龄为56.7±9.6岁,其中男性32例,女性3例;冠脉双支病变10例,三支病变25例,冠脉病变支数2.7±0.5支。首先完成机器人辅助下内乳动脉游离和非体外循环下、内乳动脉到前降支的吻合,术后2周内行其余病变冠脉的支架植入术,支架植入同期造影检查桥血管的通畅性。术后6个月、1至5年时复查64排CT,明确动脉桥血管和支架的通畅性,随访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和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接受分站式杂交手术,无并发症发生。平均动脉桥血流量为36.0±22.5mL/min,支架植入时动脉桥血管造影检查通畅率为100%。35例患者共植入49枚支架,植入1.34±0.6枚,其中23例患者植入支架1枚,11例植入2枚,1例植入3枚。无失访患者,随访时间6~62(17.5±11.6)月。术后6个月时桥血管和支架内闭塞各1例,但无临床症状,其余患者桥血管及支架保持通畅,无心绞痛及MACE事件发生。结论机器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支架植入的分站式杂交有良好的近期桥血管和支架通畅率,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多支冠脉病变的微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杂交技术 微创手术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冠状动脉分期杂交治疗的抗凝和抗血小板临床经验总结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有余 杨小东 +3 位作者 王晓民 许哲通 张鲁锋 万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5期453-455,共3页
目的 探索冠状动脉分期杂交技术围手术期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2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冠心病患者接受分期杂交冠状动脉治疗.按照制订的治疗计划,患者首先接受... 目的 探索冠状动脉分期杂交技术围手术期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2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冠心病患者接受分期杂交冠状动脉治疗.按照制订的治疗计划,患者首先接受微创不停跳左乳内动脉至前降支搭桥,5d后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非前降支血管.手术前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连续5d以上;手术中使用肝素1~3mg/kg,维持活化凝血时间>300 s,术毕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比例为1∶2.手术后第一日起口服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直至第5日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完成冠脉介入治疗之后终身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及1年硫酸氯吡格雷75mg/d.评价住院期间及随访1年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统计出血并发症,总结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本研究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20例患者均按计划顺利接受冠状动脉分期杂交治疗.住院期间及随访1年内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患者出血风险未增加.结论 冠状动脉分期杂交治疗所采用的围手术期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杂交技术 抗血小板治疗 抗凝治疗
下载PDF
Hybrid技术治疗复杂冠心病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蔡红雁 肖践明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8年第1期84-87,共4页
介绍Hybrid技术在复杂冠心病中运用的历史与现状以及进展,对其适应证、手术方法、疗效评估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hybrid技术 复杂冠心病
下载PDF
分期杂交技术治疗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鲁锋 宋之明 +2 位作者 杨航 凌云鹏 万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3期224-226,共3页
目的 分期杂交技术是治疗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的新式治疗方法,总结分期杂交技术治疗多支冠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80例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于我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微创小切口直视不停跳冠... 目的 分期杂交技术是治疗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的新式治疗方法,总结分期杂交技术治疗多支冠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80例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于我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微创小切口直视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结合的分期杂交治疗.我们对患者围手术期资料和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分期杂交技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80例患者均顺利接受分期杂交治疗,平均植入冠状动脉内支架1.5个/人.10例患者为先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余患者先接受微创直视搭桥手术.无患者手术中转为开胸手术.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7.3±3.1)h,监护室停留时间(20.1±10.4)h.75例患者未输血,占93.8%(75/80).造影提示左乳内动脉至前降支血管桥通畅.1例患者发生围手术期下壁心肌梗死,在闭塞右冠状动脉植入支架后恢复出院.住院期间无死亡、脑卒中等情况发生.随访期间效果良好.结论 分期杂交技术是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治疗策略需要心外科医师与介入医师共同决定.围手术期抗凝药物的使用与分期治疗顺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技术 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杂交技术
下载PDF
杂交技术在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何伟 刘志勇 +2 位作者 蒋杰 周建明 陆启同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776-1778,共3页
目的探讨胸骨下段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杂交技术)在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1例冠心病患者中,两支冠脉血管病变4例,三支冠脉血管病变17例;均采用杂交技术进行心肌再血管化... 目的探讨胸骨下段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杂交技术)在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1例冠心病患者中,两支冠脉血管病变4例,三支冠脉血管病变17例;均采用杂交技术进行心肌再血管化。采用胸骨下段小切口,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左乳内动脉至前降支吻合;其余狭窄冠脉血管行药物涂层支架植入。结果 21例患者共植入支架38个,平均每例心肌再血管化2.6支,手术均成功,无围术期心肌梗死及手术死亡。患者术后平均ICU观察时间为26.2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d。随访2-16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心绞痛症状发作。结论杂交技术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近、中期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杂交技术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原文传递
Hybrid minimally invasive coronary artery revascularization
7
作者 谢斌 郭惠明 《South China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14年第1期12-21,98,共11页
Background Hybrid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 (HCR) is an altemative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 strategy that combines a minimally invasive, survival advantage of the left internal mammary artery (LIMA) -left anter... Background Hybrid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 (HCR) is an altemative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 strategy that combines a minimally invasive, survival advantage of the left internal mammary artery (LIMA)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LAD) coronary artery bypass with less-invasiv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to non-LAD coronary lesions by using drug-eluting stents. We report our experience of hybrid minimally invasive approach in 15 patients. Methods From December 2012 to October 2013, 15 patients underwent revascularization of 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through minimally invasive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MIDCAB). All patients by endoscopic assist beating heart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Seven patients were scheduled for a hybrid procedur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of non- LAD was performed 3 to 5 days preoperatively. Demographic data, perioperative outcome, and annual follow-up were obtained from all the patients. Results In-hospital mortality was 6.67%. The rate of conversion to full median sternotomy was 13.3%. Ventilation time was 6.9 ± 5.1 h. Blood loss volume was 241 ± 67.8 mL. ICU stay was 21.3 ± 10.8 h. Hospital postoperative stay lasted for 7.5 ± 1.3 days. Prior to PCI patients showed 100% patent LIMA (Tables 3 and 4). A mean follow-up was 8.5 months. One year graft patency rate was 100% (8/8 patients for 254-slice tomography). Two patients required reintervention. Conclusions Minimally invasive hybrid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 is a safe, feasible and efficacious approach with good results and should be performed in selected patients by surgeons with experience in minimally invasive bypass surgery plus collaboration with cardiologists, eluting st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 revascularization minimally invasive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endoscopic assistance OFF-PUMP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 drug multivessel coronary disease
原文传递
“一站式”复合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临床及造影中期随访结果:附42例造影结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史艺 胡盛寿 +7 位作者 郑哲 高润霖 徐波 王巍 熊辉 柳枫 夏然 张晶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43-145,共3页
目的通过临床和冠脉造影评价"一站式"复合技术旁路的中期通畅率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0.10~2011.12共42例接受"一站式"复合技术治疗患者随访观察,所有患者均免于主要心脏或脑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or... 目的通过临床和冠脉造影评价"一站式"复合技术旁路的中期通畅率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0.10~2011.12共42例接受"一站式"复合技术治疗患者随访观察,所有患者均免于主要心脏或脑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or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发生的生存率,同时行冠脉造影确认患者左内乳动脉(left internal mammaryar tery LIMA)旁路及非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LAD)靶血管药物支架通畅率。男37例,女5例,年龄64.3±9.6岁,平均随访时间18±8.9个月。结果 42例患者均无MACCE。患者心功能Ⅰ级19例,Ⅱ级23例。冠脉造影结果显示:LIMA旁路42支,狭窄1支,闭塞1支,通畅率95.2%(40/42)。药物支架植入靶血管52支,再狭窄5支。LIMA旁路闭塞后LAD再次支架植入1支,原支架再狭窄再次植入支架病变冠脉2支,再次支架植入治疗冠脉新发病变3支。非LAD病变冠脉通畅率82.7%(43/52)。结论 "一站式"复合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术后18个月的LIMA-LAD旁路和非LAD靶血管的药物支架具有较高的通畅率,提示一站式复合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术后1年通畅率及临床疗效优于文献报道的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的通畅率,其长期效果需要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手术 冠状动脉造影 通畅率
原文传递
分站式杂交再血管化治疗在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志胜 肖连波 +5 位作者 张玉辉 王彦山 杨明 李红梅 周继梧 凌云鹏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353-355,36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联合经左胸小切口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MIDCAB)治疗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临床经验。方法收...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联合经左胸小切口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MIDCAB)治疗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了2012-01/2014-01期间的208例行PCI治疗累及左前降支的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6例患者行分站式杂交手术(hybrid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HCR)治疗。另在其中配对选择16例单纯行PCI患者作为对照组。全部HCR患者在MIDCAB后3~7天经充分抗血小板治疗后行PCI治疗。结果 16例HCR患者住院期间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与PCI组患者相比,住院时间较长(11.88±1.15,7.19±1.11)d住院费用较高(103 186.16±8743.86,64645.66±4929.50)元。随访3~24个月,两组患者均无死亡和心肌梗死病例,在PCI组一例患者因心绞痛发作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左前降支支架再狭窄,再次行PCI治疗并植入一枚药物洗脱支架。结论对于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分站式HCR手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的优点,适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药物洗脱支架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微创 杂交再血管化治疗
原文传递
一站式杂交技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治疗复杂冠心病的meta分析 被引量:25
10
作者 马建赢 李金 +3 位作者 杨崛圣 项海燕 刘晨 唐燕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89-2094,共6页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对一站式杂交技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疗效的临床研究进行综合性定量研究。方法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CBM,web of Science,scopus,Googl...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对一站式杂交技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疗效的临床研究进行综合性定量研究。方法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CBM,web of Science,scopus,Google scholar and Controlled Trails metaRegister,Pubmed及Medline等数据库的文献,收集有关比较一站式杂交技术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对照研究实验,评价入选研究的质量。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5篇,共40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杂交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住院费用多于传统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住ICU的时间住院时间失血量、输红细胞悬浮液量术后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杂交组的非计划再次手术、术后新发房颤发生率及随访期死亡发生率与传统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杂交组随访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传统组且重返工作或正常活动时间短于传统组(P<0.05)。结论一站式杂交治疗复杂冠心病的疗效可能优于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站式杂交技术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冠状动脉介入 微创手术 冠心病
下载PDF
“分站式”杂交血运重建技术对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cTnT、血流动力学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道虎 刘辉 +1 位作者 何书武 葛广全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27-1131,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分站式"杂交血运重建技术(HCR)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MVD)及对心肌肌钙蛋白T(cTnT)、血流动力学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110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应用"分站式"杂交血运重建技术(HCR)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MVD)及对心肌肌钙蛋白T(cTnT)、血流动力学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110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行单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观察组患者行HCR治疗。术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两年的院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血管通畅率。结果①术后两组患者的血清丙二醛(MD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cTnT)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MDA、CK-MB和cTn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术后两组患者的心输出量(CO)、左室舒张早期血流传播速度(FPV)、每搏输出量(SV)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CO、FPV、SV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3.6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④观察组患者的血管通畅率(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72.22%)(P<0.05)。结论应用HCR对MVD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损伤情况以及血流动力学情况,减少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较好的近中期预后,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支冠状动脉病变 “分站式”杂交血运重建技术 心肌损伤标志物 血流动力学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一站式”复合(Hybrid)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35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盛寿 高润霖 +4 位作者 李立环 熊辉 郑哲 高培显 徐波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总结“一站式”复合(“Hybrid”)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经验,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35例冠心病病人在“一站式”复合手术室内接受治疗。冠状动脉病变平均2.5支/例。左心室射血分数0.62±0.0... 目的总结“一站式”复合(“Hybrid”)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经验,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35例冠心病病人在“一站式”复合手术室内接受治疗。冠状动脉病变平均2.5支/例。左心室射血分数0.62±0.07。经胸骨下端小切口在不停跳状态下行左乳内动脉(LIMA)至前降支(LAD)旁路移植术。即刻冠状动脉造影证实LIMA—LAD通畅后同期对其他冠状动脉病变靶血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结果住院期间无出血再次开胸、卒中、围术期心梗、急性。肾功能衰竭或死亡等发生。全组34例顺利行“一站式”复合手术,旁路移植后即刻冠状动脉造影示吻合口通畅,LAD血运重建满意。1例PCI时因钝缘支夹层转为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全组PCI治疗冠状动脉病变61处,其中6处病变行单纯球囊扩张冠状动脉成形术,其余部位病变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共62枚,平均1.8枚/例,置入支架的平均直径为(3.2±0.5)mm,每例病人支架的平均长度为37.3mm。顺利进行“一站式”复合手术的34例病人呼吸机辅助平均(10.8±7.9)h,其中4例在术后即刻于手术室拔除气管插管;ICU滞留平均(33.6±33.0)h;24例病人未使用血液制品;术后恢复顺利,平均(9±3)天出院。结论“一站式”复合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安全可行,尤其对合并高危因素病例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分流术 心脏导管插入术 复合技术
原文传递
一站式杂交技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安景辉 陈子英 +5 位作者 石凤梧 马千里 张洁琼 李仁乐 吴雪达 刘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评价一站式杂交技术在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多支病变中的手术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行一站式冠状动脉杂交手术患者23例和胸骨正中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23例,其中杂交组在经胸骨下段小... 目的评价一站式杂交技术在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多支病变中的手术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行一站式冠状动脉杂交手术患者23例和胸骨正中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23例,其中杂交组在经胸骨下段小切口以左乳内动脉至左前降支搭桥,术毕行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手术,治疗"罪犯"血管,另外23例患者行常规胸骨正中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围手术期均无患者死亡。杂交组手术时间较常规组短(P<0.05)。杂交组输注红细胞和血浆量较常规组少(P<0.05);杂交组术中出血量、24 h引流量及血肌钙蛋白量较常规组少(P<0.05);杂交组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引流管保留时间较常规组短(P<0.05)。结论一站式杂交技术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较常规冠状动脉搭桥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少及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手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分站式冠状动脉杂交术对比PCI术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的中期预后及血管通畅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何松坚 翁建新 +2 位作者 刘强 谭宁 李华龙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803-811,共9页
目的探讨分站式冠状动脉杂交术对比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的中期临床预后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从2012年1月到2016年6月,入选冠心病患者106例,作为冠状动脉杂交术组(HCR组),前降支病变行微创小切口下冠状... 目的探讨分站式冠状动脉杂交术对比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的中期临床预后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从2012年1月到2016年6月,入选冠心病患者106例,作为冠状动脉杂交术组(HCR组),前降支病变行微创小切口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处理,其余冠状动脉分支病变于术后7天行单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处理;采用倾向性评分方法,匹配临床基线特征,入选106例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作为PCI组,冠状动脉病变单纯行PCI处理。术后1、3、6、9、12月及2年各进行一次随访,记录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及次要终点事件。使用SYNTAX评分、Euro SCORE评估术后2年冠状动脉病变复杂及风险程度;评估2年靶血管通畅率;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随访期间MACCE发生率及靶血管通畅生存时间;术后2年评估心功能指标,包括心脏超声参数、B型脑利钠肽、6 min步行距离。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2.3年,平均18.2±8.3个月。HCR组和PCI组MACCE发生率分别为9.5%和25.9%(P=0.035);HCR组再次血运重建率低于PCI组(4.8%比11.5%,P=0.038),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主要出血事件、死亡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HCR组全因死亡率为0.9%,PCI组全因死亡率为4.8%(P=0.104);HCR组2年生存率为99.1%,PCI组为95.2%(P=0.532)。HCR组急性心衰、复发心绞痛发生率低于PCI组(P=0.048和P=0.011);术后2年HCR组MACCE的发生率低于PCI组(P=0.003);2年随访结束,两组总造影复查率为90.1%;HCR组术后2年随访中期靶血管通畅率为94.6%,高于PCI组的84.5%(P=0.037)。术后2年HCR组靶血管通畅率高于PCI组(P=0.042),HCR组SYNTAX评分低于PCI组(12.2±3.1比19.6±4.8,P〈0.001),HCR组Euro SCORE低于PCI组(2.2±1.1比2.7±1.3,P=0.031),HCR组LVEF高于PCI组(63.3%±9.4%比60.1%±8.5%,P=0.029),HCR组LVEDD、LVESD均低于PCI组(P=0.043和P=0.037),HCR组6 min步行距离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分站式冠状动脉杂交术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下载PDF
分站式杂交技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移植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潘砚鹏 袁义强 +4 位作者 陈红卫 于力 陈文宽 陈刚 吕涵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12期890-893,共4页
目的:比较分站式杂交(Hybrid)技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的近中期临床结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共26例包括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在内的多支... 目的:比较分站式杂交(Hybrid)技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的近中期临床结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共26例包括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在内的多支血管病变患者接受分站式杂交手术治疗,同期665例实施OPCAB,均为包含前降支病变在内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应用倾向性评分(propensity score)方法,按1:l比例匹配26例患者与分站式复合技术组患者进行配对,分为Hybrid技术组和OPCAB组。研究终点为患者随访期间的无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MACCE)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主要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有前降支病变。分站式杂交技术组的胸腔引流量(498±206)m L,呼吸机辅助时间[(3.5±0.5)小时,平均ICU滞留时间为22.5小时,均相应低于OPCAB组分别为:(988±88)m L,P=0.02;9.6小时,P=0.035,(48.6±8.6)小时,P=0.01]。经过平均(18±9.2)个月的随访,Hybrid组与OPCAB组相比MAC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结论:分站式杂交技术在更小的创伤下,获得了与常规OPCAB相近的近中期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分站式杂交技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
下载PDF
“一站式”冠状动脉杂交手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临床应用
16
作者 张航 石凤梧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67-470,480,共5页
“一站式”冠状动脉杂交手术(HCR)是将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这两种传统的再血管化方式相结合而组成的一种新型再血管化的治疗方式。与传统的再血管化治疗方式相比,“一站式”HCR具有手术效果更确切、创伤更小... “一站式”冠状动脉杂交手术(HCR)是将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这两种传统的再血管化方式相结合而组成的一种新型再血管化的治疗方式。与传统的再血管化治疗方式相比,“一站式”HCR具有手术效果更确切、创伤更小、风险更低、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等优势,是传统外科手术与介入导管治疗技术为顺应疾病的发展及患者自身的需要而实现的有机结合,其实施充分体现了一体化诊疗过程中内外结合的思想,形成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新局面,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诊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将对“一站式”HCR的发展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广大临床工作者对该术式的认识,进一步促进该术式的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 “一站式”冠状动脉杂交手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经左胸前外侧小切口冠状动脉手术161例总结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硕 尤斌 +6 位作者 陈长城 徐屹 李平 许李力 李光 曲政 张竞为 《中国医药》 2018年第8期1148-1151,共4页
目的探讨经左胸前外侧小切口进行微创冠状动脉手术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进行经左胸小切口冠状动脉手术的161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122例、女39例,平均年龄(60±... 目的探讨经左胸前外侧小切口进行微创冠状动脉手术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进行经左胸小切口冠状动脉手术的161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122例、女39例,平均年龄(60±10)岁,平均体质量(72±8)kg。2例右乳内动脉-右冠状动脉主干搭桥的病例选择右胸切口。共进行单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16例(包括普通单支病变70例、分站式冠状动脉杂交手术38例、Davinci机器人辅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例、前降支肌桥3例、川崎病1例),两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3例,三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冠状动脉肌桥松解术3例,冠状动脉瘘结扎术3例,一站式冠状动脉杂交手术4例。结果围术期手术成功及顺利出院159例,死亡2例(1.2%),分别为1例一站式冠状动脉杂交术和1例微创两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手术时间2~7 h,平均手术时间(4.0±1.3)h;术后第1天引流量10~1 380 ml,平均引流量(354±318)ml;术后气管插管时间5~38 h,平均(14±7)h;输血患者33例,输血率为20.6%;术后住院时间4~11 d,平均(6.0±1.8)d。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49±5)mm,术后为(48±6)mm,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7年6个月,随访中绝大多数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活满意度较高。结论经左胸前外侧小切口进行冠状动脉手术创伤小,效果可靠,恢复快,在有相关手术适应证的患者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小切口 冠状动脉杂交手术 冠状动脉肌桥松解术 冠状动脉瘘结扎术
下载PDF
Major risk-stratification models fail to predict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multivessel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undergoing simultaneous hybrid procedure 被引量:3
18
作者 WANG Hao-ran ZHENG Zhe XIONG Hui XU Bo LI Li-huan GAO Run-lin HU Sheng-shou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3期450-456,共7页
Background The hybrid procedure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mbines minimally invasive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 and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and is an alternative to revascularization... Background The hybrid procedure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mbines minimally invasive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 and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and is an alternative to revascularization treatment. We sought to assess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four risk-stratification models for risk assessment of 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 (MACCE) in patients with multivessel disease undergoing hybrid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 Methods The data of 120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collected and the SYNTAX score, EuroSCORE, SinoSCORE and the Global Risk Classification (GRC) calculated for each patient. The outcomes of interest were 2.7-year incidences of MACCE, including dea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roke, and any-vessel revascularization. Results During a mean of 2.7-year follow-up, actuarial survival was 99.17%, and no myocardial infarctions occurred. The discriminatory power (area under curve (AUC)) of the SYNTAX score, EuroSCORE, SinoSCORE and GRC for 2.7-year MACCE was 0.60 (95% confidence interval 0.42-0.77), 0.65 (0.47-0.82), 0.57 (0.39-0.75) and 0.65 (0.46-0.83), respectively. The cal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NTAX score, EuroSCORE, SinoSCORE and GRC were 3.92 (P=0.86), 5.39 (P=0.37), 13.81 (P=0.32) and 0.02 (P=0.89),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In patients with multivessel disease undergoing a hybrid procedure, the SYNTAX score, EuroSCORE, SinoSCORE and GRC were inaccurate in predicting MACCE. Modifying risk-stratification models to improve the predictive value for a hybrid procedure is nee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 risk stratification model multivessel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原文传递
攻克微创外科最后的堡垒——冠心病微创外科手术治疗的进展及评述 被引量:3
19
作者 邓勇志 凌云鹏 宫一宸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93-497,共5页
冠心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传统的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方法主要分为介入治疗(PCI)及正中开胸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冠状动脉病变的复杂程度及手术带来的潜在风险决定了2种策略不同的适应证。近年来,随着微创心脏外科手... 冠心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传统的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方法主要分为介入治疗(PCI)及正中开胸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冠状动脉病变的复杂程度及手术带来的潜在风险决定了2种策略不同的适应证。近年来,随着微创心脏外科手术的发展以及内外科医生合作的心脏中心的建立,使得冠状动脉外科不断向着微创化的方向发展,微创冠状动脉外科已经成为传统血运重建治疗方式的有效补充。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微创手术可以减轻手术创伤,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运重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左胸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杂交治疗
原文传递
机器人辅助微创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治疗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20
作者 谢玉芊 张丽月 +3 位作者 成楠 董士勇 申华 王嵘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4-730,共7页
目的评价机器人辅助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robot-assisted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RACAB)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的近中期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4月—2021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行RACAB手术治疗冠... 目的评价机器人辅助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robot-assisted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RACAB)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的近中期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4月—2021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行RACAB手术治疗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患者。行RACAB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冠状动脉杂交治疗(hybrid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HCR)患者为HCR-RACAB组,行RACAB多支血管搭桥手术患者为MV-RACAB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及随访期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102例患者,其中男81例、女21例,年龄(61.7±10.8)岁。全组共2例患者分别因突发心室颤动和胸膜粘连转正中开胸手术,中转率2.0%。其余100例患者共获取左乳内动脉100支,右乳内动脉46支,获取成功率100.0%,机器人手术患者前降支均实现乳内动脉搭桥,所有患者平均靶血管干预数(2.5±0.6)支。围手术期1例患者心肌梗死,最终死亡,无脑卒中及二次开胸止血病例,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平均随访时间28.2个月,随访率99.0%,总体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7.0%,其中全因死亡3例(3.0%),心源性死亡1例(1.0%),非致命性心肌梗死1例(1.0%),脑卒中2例(2.0%),再次血运重建3例(3.0%)。组间比较发现,HCR-RACAB组红细胞输注量(P=0.030)和术中出血量(P=0.037)较MV-RACAB组少,而围手术期主要不良事件和随访期内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CAB治疗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近中期结果良好,其中,高质量获取乳内动脉和升主动脉无接触技术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多支血管病变 机器人辅助手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杂交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