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特点及其评价 被引量:9
1
作者 秦中云 王兰会 +1 位作者 赵天忠 田书荣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6年第3期93-97,100,共6页
从植物、动物、昆虫的资源、水资源以及旅游资源等方面论述了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特点;以自然性、多样性、稀有性、典型性、脆弱性、面积适宜性等为指标对该保护区的自然生态质量进行了评价,又从生态、社会、经济上对保护区的效益作... 从植物、动物、昆虫的资源、水资源以及旅游资源等方面论述了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特点;以自然性、多样性、稀有性、典型性、脆弱性、面积适宜性等为指标对该保护区的自然生态质量进行了评价,又从生态、社会、经济上对保护区的效益作出了评价,并通过保护区的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讨论而对其管理给予了评价。据此,强调了加快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壶瓶山 自然保护区 资源特点 评价 旅游资源
下载PDF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秦中云 赵天忠 田书荣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3期55-58,共4页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自然性、多样性、稀有性、典型性、面积适宜性等特点;评价了保护区的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阐述了保护区目前存在的管理体制不顺、基础设施落后、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分析了加快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综合评价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保护 稀有性 典型性
下载PDF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珙桐群落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海洋 金晓玲 +3 位作者 薛会雯 张程 石求辉 张日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36,41,共7页
为了解湖南省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内野生珙桐资源的分布和植物群落情况,采用样方调查法,对野生珙桐资源的分布、植物群落特点和生境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珙桐群落中共有维管束植物65种,隶属37科59属。植物区系组成以东亚分布最多,... 为了解湖南省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内野生珙桐资源的分布和植物群落情况,采用样方调查法,对野生珙桐资源的分布、植物群落特点和生境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珙桐群落中共有维管束植物65种,隶属37科59属。植物区系组成以东亚分布最多,达16属,占27.1%。其次是北温带分布,共12属,占20.3%。珙桐群落区系的温带成分所占比例大于热带成分,其种类组成具有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2)群落垂直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乔木层及灌木层不发达,草本层较发达。群落根据Raunkiaer生活型谱划分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32.3%),与其它亚热带常绿落叶林生活型谱各项比率相近似。(3)群落中珙桐的重要值为70.3,为群落中优势种;Simpson指数(D)和Shannon-wiener指数(H)草本层均高于乔木层和灌本层;Pielou均匀度指数Jsw,Js乔木层均高于灌本层和草本层。(4)种群年龄结构及空间分布格局显示,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珙桐群落未达到一个稳定状态,整个种群呈集群分布。珙桐自然更新能力差,种子萌发率低,实生苗少,主要以萌芽更新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 群落结构 空间格局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质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邓仁健 李文健 任伯帜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92-96,共5页
对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水环境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水质主要超标指标为NH3-N,TP,COD和Pb2+,其水体富营养化较严重.同时分析了水质污染的原因,提出了改善水环境的措施,为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壶瓶山 自然保护区 水质分析 水质评价
下载PDF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的时空格局 被引量:6
5
作者 田书荣 杨存存 +3 位作者 蒋博文 杜静 廖庆义 李迪强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25-834,共10页
本研究利用2013至2016年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监测数据,评估壶瓶山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水平。壶瓶山保护区在8个监测站点布设了25条两栖爬行动物调查样线,进行常规监测,其中,日间样线14条,夜间样线11条,日间样线平均长度... 本研究利用2013至2016年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监测数据,评估壶瓶山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水平。壶瓶山保护区在8个监测站点布设了25条两栖爬行动物调查样线,进行常规监测,其中,日间样线14条,夜间样线11条,日间样线平均长度4 km,夜间样线平均长度0.75 km。每个月,每条样线平均调查3次。4年共调查到62种两栖爬行动物,占湖南省两栖爬行动物总种数的38.04%。逐月计算各监测站点的alpha多样性指数和整个保护区的beta多样性指数,按季节比较不同站点间物种组成的Hellinger距离。结果显示,保护区不同位置间、不同的监测站点间以及年际间的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没有显著差异,提示保护区环境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个别位于实验区或邻近实验区的站点,物种组成有着剧烈的波动,表明人为活动影响了两栖爬行动物的分布。另外,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有着显著的季节差异,这与两栖爬行动物的生物学特性有关。以上结果说明,壶瓶山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的多样性结构具有稳定性和敏感性的特点,可以考虑用作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水平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纲 爬行纲 生物多样性 空间格局 时间格局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灌木植物资源调查及墙体绿化应用潜力分析——以湖南壶瓶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柳青 范艳丽 周琪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8-135,共8页
为了解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灌木植物区系特征,调查可应用于墙体绿化的灌木植物,2014年以来多次对壶瓶山进行实地调研,结合现有的资料,对保护区内灌木植物资源区系及其墙体绿化应用潜力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保护区共有灌木植物84科... 为了解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灌木植物区系特征,调查可应用于墙体绿化的灌木植物,2014年以来多次对壶瓶山进行实地调研,结合现有的资料,对保护区内灌木植物资源区系及其墙体绿化应用潜力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保护区共有灌木植物84科217属598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5属8种,被子植物80科212属590种。保护区内灌木植物科属组成较分散,植物组成较为复杂。灌木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具有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其中的地理成分主要以热带成分为主,占总属数的50.69%,温带成分占总属数的44.71%,显示了该区北亚热带植物区系的特征。根据墙体绿化的特点总结灌木植物筛选原则,讨论不同生态类型灌木植物的墙体绿化应用策略,并从壶瓶山灌木植物中筛选出72种在墙体绿化中具有应用潜力的种类。该区观赏灌木植物种类丰富,但很多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及应用前景的的灌木植物还未在墙体绿化中得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木植物区系 墙体绿化 开发利用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木本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曹基武 刘春林 +1 位作者 祁承经 廖庆义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2-196,共5页
对湖南省壶瓶山野生观赏木本植物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共有野生木本观赏植物81科180属432种,其中乔木273种、灌木111种、木质藤本48种。分析研究了该区野生观赏植物区系特征,按类别列举了各类重要的观赏树种,同时提出了12个重要观赏树... 对湖南省壶瓶山野生观赏木本植物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共有野生木本观赏植物81科180属432种,其中乔木273种、灌木111种、木质藤本48种。分析研究了该区野生观赏植物区系特征,按类别列举了各类重要的观赏树种,同时提出了12个重要观赏树种。并对野生植物资源利用的前景提出了建议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观赏木本植物 壶瓶山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质评价与预测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文健 邓仁健 +1 位作者 张建云 谭超群 《长沙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14-17,共4页
提出了自然保护区水质的模糊分析方法,根据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原理,对水质进行了或多级综合评判.然后由最大隶属度原理决定水质的好坏;并利用查值给出所需要的数据进行预测.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内主要的超标指标为TP和非离子氨;最后提出了... 提出了自然保护区水质的模糊分析方法,根据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原理,对水质进行了或多级综合评判.然后由最大隶属度原理决定水质的好坏;并利用查值给出所需要的数据进行预测.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内主要的超标指标为TP和非离子氨;最后提出了改善水环境的措施,为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 模糊综合评判 水质评价
下载PDF
湖南省鱼类新记录种——西昌华吸鳅
9
作者 唐耿超 程心 +6 位作者 张佩玲 唐甲 张法明 于桂清 康祖杰 田书荣 黄太福 《湖南林业科技》 2022年第2期67-71,共5页
2021年7—8月,笔者在对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标本室的鱼类标本进行整理时,发现在2007年、2016年和2020年采集于渫水黄虎港河段的4尾爬鳅类标本,经鉴定应属于华吸鳅属的1种。其主要特征为胸鳍x~xi-12~15,腹鳍xi~viii-12~... 2021年7—8月,笔者在对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标本室的鱼类标本进行整理时,发现在2007年、2016年和2020年采集于渫水黄虎港河段的4尾爬鳅类标本,经鉴定应属于华吸鳅属的1种。其主要特征为胸鳍x~xi-12~15,腹鳍xi~viii-12~14,吻褶间具2对小吻须,上唇具8~10个乳突,符合西昌华吸鳅(Sinogastromyzon sichangensis)的特征。同时,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壶瓶山标本和西昌华吸鳅聚为一个支系。此次西昌华吸鳅鉴定结果属该种在长江中游的湖南省首次发现,不仅丰富了该爬鳅的基础生物学资料,也提供了该种新的地理分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昌华吸鳅 爬鳅科 新记录种 壶瓶山保护区
下载PDF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前景
10
作者 王永昌 杨仁斌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8年第3期135-138,共4页
森林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旅游必将是绿色旅游的主体。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40个具有国际意义(A级)的自然保护区和具有全球意义的17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理... 森林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旅游必将是绿色旅游的主体。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40个具有国际意义(A级)的自然保护区和具有全球意义的17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阐述了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和开发意义,从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两个方面对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提出了对策和建议,认为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旅游 壶瓶山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利用红外相机对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多样性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31
11
作者 于桂清 康祖杰 +2 位作者 刘美斯 陈振法 邓忠次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4-112,共9页
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在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20个红外相机监测公里网格,对保护区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经过19 592个有效相机工作日的调查,共记录到兽类4目11科21种和鸟类4目8科33种,其中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 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在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20个红外相机监测公里网格,对保护区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经过19 592个有效相机工作日的调查,共记录到兽类4目11科21种和鸟类4目8科33种,其中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种和保护区新纪录兽类1种(红腿长吻松鼠Dremomys pyrrhomerus)。兽类以食肉目种类最多(9种),其次为偶蹄目(6种)和啮齿目(5种)。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野猪(Sus scrofa)、红腿长吻松鼠、小麂(Muntiacus reevesi)和猪獾(Arctonyx collaris)的相对丰富度居于兽类的前五位。鸟类以雀形目的种类最多(25种),其次是鸡形目(5种)和鴷形目(2种)。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和眼纹噪鹛(Garrulax ocellatus)的相对丰富度指数居于鸟类的前三位。此外,本文对红腹锦鸡、红腹角雉、红腿长吻松鼠、毛冠鹿、野猪和小麂等常见物种的日活动节律和年活动节律进行了初步分析。本次调查初步了解了保护区内地栖大中型兽类和鸟类的本底信息,为保护区今后开展野生动物长期监测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 红外相机 动物多样性
下载PDF
参与式乡村评估在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黄文娟 康祖杰 +2 位作者 杨道德 张国珍 田书荣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3-77,共5页
 全球环境基金保护地管理项目旨在解决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该项目的示范区,湖南省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03年9月19日~10月5日进行了准备阶段的PRA调查工作.通过对该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及实验区社区的实地...  全球环境基金保护地管理项目旨在解决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该项目的示范区,湖南省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03年9月19日~10月5日进行了准备阶段的PRA调查工作.通过对该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及实验区社区的实地调查,了解到保护区周边社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对存在的社会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资源利用受限制、经济发展缓慢、野生动物危害、交通不便、基础服务设施差、缺乏农业技术以及退耕还林后未减税是影响当地社区发展的重要因子,并就此次调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如:调查人员理解偏差;当地居民的认识误区、实践与理论的出入、人为因素干扰、第三方参与不足和资料处理提出了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A调查 社区 对策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茶瓶山 保护区 湖南省
下载PDF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棘腹蛙种群初探 被引量:7
13
作者 熊建利 杨道德 +1 位作者 廖庆义 康祖杰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2-316,共5页
2004年5~10月,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标志-重捕法对棘腹蛙种群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发现,棘腹蛙种群在一年之内的种群变化呈“∧”形,即从出蛰到繁殖高峰期呈上升趋势;高峰期后由于气温、人类的捕捉、洪水等的影响呈下降... 2004年5~10月,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标志-重捕法对棘腹蛙种群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发现,棘腹蛙种群在一年之内的种群变化呈“∧”形,即从出蛰到繁殖高峰期呈上升趋势;高峰期后由于气温、人类的捕捉、洪水等的影响呈下降趋势,同时分析了种群数与海拔、生境等因素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腹蛙 种群 两栖纲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人为干扰对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邓敏 廖明玮 +4 位作者 王晨彬 廖承清 康祖杰 马方舟 黄国华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31-939,共9页
为了解人为干扰对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壶瓶山保护区)蝴蝶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调查组于2017–2018年间采用样线法抽取5条样线对壶瓶山保护区的蝴蝶群落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人为干扰对蝴蝶发生规律的影响,并比较了壶瓶山保护区... 为了解人为干扰对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壶瓶山保护区)蝴蝶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调查组于2017–2018年间采用样线法抽取5条样线对壶瓶山保护区的蝴蝶群落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人为干扰对蝴蝶发生规律的影响,并比较了壶瓶山保护区中不同程度人为干扰情况下的蝴蝶发生差异。本调查共观测到蝴蝶6,711只,隶属5科19亚科119属190种,各样线的优势种主要有宽边黄粉蝶(Euremahecabe)、东方菜粉蝶(Pieriscanidia)、酢浆灰蝶(Pseudozizeeria maha)、宽带凤蝶(Papilio nephelus)等。轻度干扰情况下物种多样性最高,其次为无干扰条件,而中度干扰情况下蝴蝶物种多样性最低,即小规模的耕作–居住环境有利于蝴蝶的聚集,而增加现有的人为干扰程度或扩大干扰范围,可致使群落中蝴蝶物种数减少、优势类群数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蝴蝶 群落组成 多样性 人为干扰
原文传递
湖南鱼类新纪录2种 被引量:7
15
作者 康祖杰 杨道德 邓学建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49-1150,F0004,共3页
关键词 鱼类区系 四川爬岩鳅 鳗尾[鱼央]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武陵山脉
下载PDF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变化趋势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6
16
作者 康祖杰 张国珍 +1 位作者 黄建 何克渊 《野生动物》 2010年第5期293-297,共5页
2003年7月~2004年5月和2007年8月~2008年9月,对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与监测。研究结果显示: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的人为活动对该区鱼类多样性有较大的影响;2008年该保护区记录到鱼类41种,与2004年的调查结果相... 2003年7月~2004年5月和2007年8月~2008年9月,对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与监测。研究结果显示: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的人为活动对该区鱼类多样性有较大的影响;2008年该保护区记录到鱼类41种,与2004年的调查结果相比,有10种鱼未发现,且鱼类个体均重小于20 g的有22种(占53.66%)。这表明该区鱼类群落结构变化较大,小型化趋势明显,鱼类资源正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危机,这是由不合理的鱼类资源利用方式、水域生态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造成的。为此,作者提出了如下保护对策:加大保护宣教力度、加强执法和法制建设、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恢复土著鱼类资源、开展鱼类资源保护与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鱼类资源 威胁因素 保护对策
下载PDF
壶瓶山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因素分析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4
17
作者 康祖杰 杨道德 +2 位作者 陈华 田书荣 张国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40,共8页
在全球环境基金(GEF)组织的资助下,2003年8月~2004年10月,对湖南省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和生物资源本底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威胁和限... 在全球环境基金(GEF)组织的资助下,2003年8月~2004年10月,对湖南省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和生物资源本底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威胁和限制因素。为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2005年1月~2007年12月,又对该保护区内的重点保护物种、林火隐患、薪材需求、林木采伐、生态旅游、采矿、猎捕、放牧及道路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监测,并运用逻辑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仍面临的主要威胁与限制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植物保护 自然保护区管理 威胁与限制因素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南湍蛙种群监测 被引量:4
18
作者 熊建利 杨道德 +1 位作者 廖庆义 康祖杰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3-406,共4页
2004年5~11月,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标志-重捕法对华南湍蛙种群进行了生态监测,结果发现,华南湍蛙出蛰以后种群开始增加,繁殖期过后种群开始下降.在壶瓶山当气温低于10℃以下时,华南湍蛙就开始进入冬眠期.种群的存活率从... 2004年5~11月,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标志-重捕法对华南湍蛙种群进行了生态监测,结果发现,华南湍蛙出蛰以后种群开始增加,繁殖期过后种群开始下降.在壶瓶山当气温低于10℃以下时,华南湍蛙就开始进入冬眠期.种群的存活率从出蛰到再次冬眠期间基本上呈直线下降,在8月之前种群中均有新添加的数量,以后未发现.在整个过程中,雌雄性比一般大于1,在繁殖季节基本接近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湍蛙 种群监测 两栖纲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湖南发现四川竹叶青蛇
19
作者 高志伟 齐硕 +3 位作者 钱天宇 黄太福 康祖杰 杨道德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5-291,共7页
2020年7月30日,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碾子沟(30°00′46″N,110°32′18″E,海拔615 m)采集到1号蛇类标本,经形态鉴定和分子系统关系比较,确定为四川竹叶青蛇(Trimeresurus sichuanensis),为湖南省蛇类分布新记录种,... 2020年7月30日,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碾子沟(30°00′46″N,110°32′18″E,海拔615 m)采集到1号蛇类标本,经形态鉴定和分子系统关系比较,确定为四川竹叶青蛇(Trimeresurus sichuanensis),为湖南省蛇类分布新记录种,该标本(CSUFTHPS2007080)存放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动物标本室。此次发现增补了四川竹叶青蛇的生物学信息,也表明该物种在武陵山脉及其延伸地区可能有着更为广泛的地理分布。建议进一步开展该物种种群生态学的研究,以便为该特有种种群和栖息地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分布记录种 形态鉴定 分子系统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湖南省雀形目鸟类新纪录6种 被引量:4
20
作者 康祖杰 刘美斯 +2 位作者 杨道德 邓学建 尹文飞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6-120,共5页
2011年4月-2013年4月,作者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鸟类多样性调查和种群监测的过程中,拍摄到6种雀形目鸟类,经鉴定为长尾山椒鸟(Pericrocotus ethologus)、灰蓝姬鹟(Ficedula tricolor)、光背地鸫(Zoothera mollissim... 2011年4月-2013年4月,作者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鸟类多样性调查和种群监测的过程中,拍摄到6种雀形目鸟类,经鉴定为长尾山椒鸟(Pericrocotus ethologus)、灰蓝姬鹟(Ficedula tricolor)、光背地鸫(Zoothera mollissima)、淡绿 贝 鸟 鹛(Pteruthius xanthochlorus)、点胸鸦雀(Paradoxornis guttaticollis)、高山短翅莺(Bradypterus mandelli),均为湖南省鸟类新纪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纲 新纪录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长尾山椒鸟 光背地鸫 灰蓝姬鹟 淡绿(贝鸟)鹛 点胸鸦雀 高山短翅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