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翘散加藿朴夏苓汤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随机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朱奕豪 王真 陈婉姬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448-449,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小儿轻症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以西药抗病毒、对症治疗为主,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汤剂银翘散加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两...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小儿轻症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以西药抗病毒、对症治疗为主,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汤剂银翘散加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两组均连续观察3~6d,观察主要临床表现和住院时间,对比总结临床疗效,并观察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显效65.2%,有效30.4%,总有效率95.6.%;对照纽显效15%,有效50%,总有效率65%,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无效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病人在发热、手足口皮疹及口腔疱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轻症手足口病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银翘散 藿朴夏苓汤 中西医结合 小儿 治疗
下载PDF
从“湿去热孤”论藿朴夏苓汤分消上下之应用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晓丽 吴长军 +1 位作者 阴永辉 宋振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2289-2291,共3页
“湿去热孤”为清代温病学家叶桂提出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对和法的发展。藿朴夏苓汤是治疗湿热为患的常用方剂,是“湿去热孤”治法的体现。文章以“湿去热孤”治法为理论基础,论述了藿朴夏苓汤治疗湿热病证的作用机制为分消上下之湿邪,并... “湿去热孤”为清代温病学家叶桂提出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对和法的发展。藿朴夏苓汤是治疗湿热为患的常用方剂,是“湿去热孤”治法的体现。文章以“湿去热孤”治法为理论基础,论述了藿朴夏苓汤治疗湿热病证的作用机制为分消上下之湿邪,并举病案以佐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朴夏苓汤 湿去热孤 分消上下
下载PDF
银翘散加藿朴夏苓汤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被引量:16
3
作者 周辉 吴厚琼 黄敏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10-312,共3页
目的:探讨银翘散加藿朴夏苓汤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0年3月-2012年12月将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银翘散加藿朴夏苓汤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银翘散加藿朴夏苓汤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0年3月-2012年12月将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银翘散加藿朴夏苓汤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银翘散加藿朴夏苓汤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正恰中病机,并根据患儿病情在此基础上随症加减,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减轻病人痛苦,缩短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翘散 藿朴夏苓汤 小儿 手足口病
原文传递
藿朴夏苓汤加味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肠道湿热型腹泻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易纪杰 胡仕祥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第10期1769-1772,共4页
目的观察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患者应用藿朴夏苓汤加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肠道湿热型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 目的观察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患者应用藿朴夏苓汤加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肠道湿热型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藿朴夏苓汤加味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采用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排便频率、肠道菌群变化及中医证候积分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两组治疗前后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排便频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计数在治疗2周、4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藿朴夏苓汤加味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患者的疗效确切,可减少患者每日腹泻次数,改善大便性状,减轻肛门灼热、排便不适感等症状,改善肠道菌群,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泻 藿朴夏苓汤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藿朴夏苓汤文献回顾与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曙光 常丽萍 +3 位作者 吕军影 阙铁生 黄李平 卓冬婷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1年第11期3-4,6,共3页
藿朴夏苓汤是清热祛湿法的代表方剂之一,有解表化湿之功,原用于湿温初起,湿重于热者,是临床常用治湿之良剂。通过对古代医籍的文献回顾以及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论述了藿朴夏苓汤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扩大于内、妇、儿、皮肤各科湿热合邪... 藿朴夏苓汤是清热祛湿法的代表方剂之一,有解表化湿之功,原用于湿温初起,湿重于热者,是临床常用治湿之良剂。通过对古代医籍的文献回顾以及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论述了藿朴夏苓汤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扩大于内、妇、儿、皮肤各科湿热合邪所致的疾病,有的疾病虽非属湿温范畴,但也可取得很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朴夏苓汤 文献回顾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藿朴夏苓汤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痰湿证的临床疗效及对中医证候评分、血糖水平和腰臀比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媛 杨宇峰 曲静 《河北中医》 2022年第1期74-76,81,共4页
目的观察藿朴夏苓汤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痰湿证的临床疗效及对中医证候评分、血糖水平和腰臀比(WHR)的影响。方法将112例2型糖尿病痰湿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6例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治疗组56例... 目的观察藿朴夏苓汤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痰湿证的临床疗效及对中医证候评分、血糖水平和腰臀比(WHR)的影响。方法将112例2型糖尿病痰湿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6例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治疗组56例予藿朴夏苓汤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血糖水平及WHR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64%(53/56),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44/5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脘腹胀满、易饥多食、形体肥胖、肢体麻木、心烦口苦、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 _(1c))水平及WHR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藿朴夏苓汤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痰湿证,可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及WHR,减轻相关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中西医结合疗法 藿朴夏苓汤
下载PDF
藿朴夏苓汤合玉屏风散治疗肥胖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杨小翠 徐红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藿朴夏苓汤 玉屏风散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融合“通路-靶点-活性成分”探讨藿朴夏苓汤治疗新冠肺炎炎症风暴的网络药理学机制与初证 被引量:8
8
作者 赵凰宏 詹向红 +5 位作者 马振 关东升 韩冠先 杨柳 雷励飞 曹钰珂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36-551,共16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藿朴夏苓汤治疗新冠肺炎炎症风暴的有效化合物成分和潜在机制。方法首先通过《中药大辞典》中获取藿朴夏苓汤的药性与归经,然后运用TCMSP、BATMAN-TCM、TCMID数据库,检索该复方各味药的有效成分和...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藿朴夏苓汤治疗新冠肺炎炎症风暴的有效化合物成分和潜在机制。方法首先通过《中药大辞典》中获取藿朴夏苓汤的药性与归经,然后运用TCMSP、BATMAN-TCM、TCMID数据库,检索该复方各味药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并将经过Uniprot数据库检索的靶基因官方名称及检索出的相应中药成分、中药名称输入Cyoscape3.7.1软件,使“药物-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可视化。其次,运用STRING平台和BioGPS平台获取药物关键靶点和基因表达的器官组织,构建“关键靶点-器官组织”网络图。然后,将藿朴夏苓汤关键基因和新冠肺炎炎症风暴的靶基因取交集,获取“药物-疾病”基因,并对其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藿朴夏苓汤治疗新冠肺炎炎症风暴作用机制和主要有效化合物成分。最后对主要化合物成分运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药物-有效成分-靶点”网络涉及10味中药、53个有效药物成分,210个靶基因;网络拓扑分析结果显示,有79个相互密切作用的关键基因,根据BioGPS基因定位显示,这些基因主要在肺、心、肝、心肌细胞、支气管上皮细胞、CD34+细胞等器官组织内高表达;按照P<0.05的标准,GO富集到细胞对细菌起源分子的反应、白细胞与细胞粘附的正调控、炎症反应的正调控等938个条目,KEGG富集到甲型流感、IL-17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非小细胞肺癌等与新冠肺炎炎症风暴相关的130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木犀草素、黄芩素、利卡灵A以及卡维丁等有效成分,具有和推荐药类似或更好的与ACE2受体、2019-nCoV spike glycoprotein结合的能力。结论藿朴夏苓汤的有效化合物成分槲皮素、木犀草素、黄芩素、利卡灵A以及卡维丁等能通过多脏器组织与ACE2结合,作用于RELA、CALM1、IL6、IL4、IL2、PRKCB、PRKCA、IL1B、CDK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炎症风暴 藿朴夏苓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藿朴夏苓汤内服联合贴敷治疗湿热型小儿腹泻60例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兰 胡欲晓 +1 位作者 何红霞 杜燕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79-182,共4页
目的:观察藿朴夏苓汤加减内服联合贴敷治疗小儿腹泻(湿热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白介素-10(IL-10),白介素-23(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将小儿腹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 目的:观察藿朴夏苓汤加减内服联合贴敷治疗小儿腹泻(湿热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白介素-10(IL-10),白介素-23(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将小儿腹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思密达内服;观察组采用藿朴夏苓汤加减内服联合贴敷神阙穴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 d。对两组临床疗效、治疗1,2,3 d后每天的腹泻次数以及大便常规检测进行比较;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10,IL-23和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3.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2,3天观察组患者的腹泻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大便常规检测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后患者WBC和RBC异常例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IL-23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藿朴夏苓汤加减内服联合贴敷神阙穴治疗小儿腹泻(湿热型)临床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升高IL-10和降低IL-23,TNF-α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朴夏苓汤 贴敷 小儿腹泻 白介素-10 白介素-23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痞满从湿论治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缪顺莉 邓海霞 陈更新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2364-2369,共6页
痞满是临床常见的脾胃系疾病,湿是导致痞满发生的常见病理因素。湿邪所致痞满有寒湿和湿热的不同,临床常见脾胃湿热、肝郁湿热、脾虚湿热、阴虚湿热、寒湿困脾及阳虚寒湿6种证型,治疗可分别采用清热祛湿、和胃消痞,疏肝行气、清热化湿,... 痞满是临床常见的脾胃系疾病,湿是导致痞满发生的常见病理因素。湿邪所致痞满有寒湿和湿热的不同,临床常见脾胃湿热、肝郁湿热、脾虚湿热、阴虚湿热、寒湿困脾及阳虚寒湿6种证型,治疗可分别采用清热祛湿、和胃消痞,疏肝行气、清热化湿,健脾益气、清热利湿,滋阴以清热祛湿,健脾燥湿、散寒除痞及温补脾肾、散寒祛湿之法。临证处方时,脾胃湿热常用藿朴夏苓汤、三仁汤、连朴饮等加减治疗;肝郁湿热常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四逆散等加减;脾虚湿热常用六君子汤、藿朴夏苓汤等加减;阴虚湿热可用七味白术散、益胃汤等加减治疗;寒湿困脾常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正气散、厚朴温中汤等加减治疗;阳虚寒湿常用附子理中汤、吴茱萸汤、金匮肾气丸等加减治疗。同时需注重日常起居、饮食及情志调摄,日常调护尤需顾护脾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痞满 湿热 寒湿 藿朴夏苓汤 柴胡疏肝散 六君子汤 辨证论治
原文传递
藿朴夏苓汤对潮汕地区湿热质人群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震东 黄启祥 +3 位作者 王晓青 吴芳汀 陈权韩 杨楚徐 《新中医》 CAS 2012年第2期35-36,共2页
目的: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采用藿朴夏苓汤对湿热体质人群进行干预,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以探索出一套适合潮汕地区人群治未病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将136例湿热质人群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隔天给予中药藿朴夏苓汤口服,对照组... 目的: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采用藿朴夏苓汤对湿热体质人群进行干预,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以探索出一套适合潮汕地区人群治未病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将136例湿热质人群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隔天给予中药藿朴夏苓汤口服,对照组给予休息、加强锻炼、心理治疗等。疗程为2月。采用症状问卷积分评价疗效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症状总积分明显减少,与对照组干预后的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干预前后的主要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藿朴夏苓汤能有效改善湿热质人群的各种症状,对人体无明显的肝肾毒性,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预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朴夏苓汤 中医体质 湿热质 潮汕地区
原文传递
藿朴夏苓汤加味治疗脾胃湿热型胃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崔娜娟 《光明中医》 2017年第5期675-677,共3页
目的观察藿朴夏苓汤化裁方对脾胃湿热型胃炎治疗的疗效情况。方法随机将70例脾胃湿热型胃炎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服用藿朴夏苓汤化裁方,对照组服用西药奥美拉唑肠溶片、枸橼酸铋钾胶囊,Hp阳性者服用奥美拉唑肠溶片、枸橼酸... 目的观察藿朴夏苓汤化裁方对脾胃湿热型胃炎治疗的疗效情况。方法随机将70例脾胃湿热型胃炎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服用藿朴夏苓汤化裁方,对照组服用西药奥美拉唑肠溶片、枸橼酸铋钾胶囊,Hp阳性者服用奥美拉唑肠溶片、枸橼酸铋钾胶囊、克拉霉素分散片、阿莫西林胶囊,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胃黏膜炎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胃黏膜炎症改善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多于对照组。结论藿朴夏苓汤化裁方治疗脾胃湿热型胃炎疗效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痞满 藿朴夏苓汤 脾胃湿热 胃炎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藿朴夏苓汤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患者的效果
13
作者 杨令湖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6期105-108,共4页
目的:观察藿朴夏苓汤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该院收治的70例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给予奥... 目的:观察藿朴夏苓汤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该院收治的70例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藿朴夏苓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肠激素指标[胆囊收缩素(CCK)、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和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33/35),高于对照组的74.29%(2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脘胀满不适、胃脘疼痛、口干口苦、大便不畅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CK水平低于对照组,MTL、GA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藿朴夏苓汤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湿热中阻型慢性胃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胃肠激素指标水平,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朴夏苓汤 湿热中阻型 慢性胃炎 中医证候积分 胃肠激素 炎性因子
下载PDF
银翘散联合藿朴夏苓汤治疗风热夹湿型感冒的临床效果
14
作者 谭文 何红梅 +1 位作者 陈艳琼 蒲跃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4期100-102,共3页
目的:分析银翘散联合藿朴夏苓汤治疗风热夹湿型感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5月南充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风热夹湿型感冒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分析银翘散联合藿朴夏苓汤治疗风热夹湿型感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5月南充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风热夹湿型感冒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银翘散联合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口渴、干咳少痰、咽干咽痛、倦怠乏力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体温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翘散、藿朴夏苓汤治疗风热夹湿型感冒的效果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症状及炎性反应,且治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翘散 藿朴夏苓汤 风热夹湿 感冒 炎性反应
下载PDF
藿朴夏苓汤临床运用体会 被引量:4
15
作者 盛生宽 盛全成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9-20,共2页
藿朴夏苓汤世人皆以治外感温热病,笔者在临证多用于内伤杂病,每收奇效。该文治验四种病证,为胃炎、乙型肝炎、胆囊炎、膀胱炎,皆以本方治愈。并提出运用本方治疗内伤杂病时要抓住要点,虽以四诊合参,但以舌诊为凭,舌苔白厚腻或黄厚腻皆... 藿朴夏苓汤世人皆以治外感温热病,笔者在临证多用于内伤杂病,每收奇效。该文治验四种病证,为胃炎、乙型肝炎、胆囊炎、膀胱炎,皆以本方治愈。并提出运用本方治疗内伤杂病时要抓住要点,虽以四诊合参,但以舌诊为凭,舌苔白厚腻或黄厚腻皆为用本方的辨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朴夏苓汤 胃炎 乙型肝炎 胆囊炎 膀胱炎
下载PDF
厚朴酚对脂肪酸诱导HepG2细胞脂质积蓄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钟艳花 林重 +1 位作者 钟映芹 唐东晖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171-177,181,共8页
目的:研究藿朴夏苓汤中主要成分之一厚朴酚改善OA+PA诱导HepG2细胞脂质积蓄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分析筛选藿朴夏苓汤中各成分对CPT1α-luc荧光素酶活性的影响;采用分子对接研究厚朴酚与PPARα的相互作用;采用... 目的:研究藿朴夏苓汤中主要成分之一厚朴酚改善OA+PA诱导HepG2细胞脂质积蓄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分析筛选藿朴夏苓汤中各成分对CPT1α-luc荧光素酶活性的影响;采用分子对接研究厚朴酚与PPARα的相互作用;采用免疫荧光分析测定HepG2细胞的PPARα蛋白表达。将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DMSO)、模型组(OA+PA)、厚朴酚低、中、高剂量组(2.5,10,40μmol/L)和非诺贝特组(10μmol/L)。1 mmol/L的OA+PA处理HepG2细胞24 h构建脂质积蓄细胞模型,2.5,10,40μmol/L厚朴酚处理24 h。油红O染色观察脂滴聚集情况,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与脂质合成、摄取和氧化分解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厚朴酚通过Cys276、Lys358、Thr279等氢键方式与PPARα的LBD进行分子-蛋白质相互作用,提高CPT1α-luc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厚朴酚通过促进PPARα核易位,提高PPARα和CPT1-α的mRNA表达水平。油红染色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HepG2细胞内红色脂滴聚集和TG水平明显增加,模型组细胞内主要脂质合成和转运基因(FAS、CD36、FABP1和FATP2)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脂质氧化代谢基因(PPARα、CPT1-α和ACO)则显著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厚朴酚中、高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细胞内红色脂滴聚集和细胞内TG水平,抑制脂质合成和转运基因FAS、CD36、FABP1和FATP2的基因表达,而提高脂质氧化代谢基因PPARα、CPT1-α和ACO的表达(P<0.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PARα敲减实验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厚朴酚失去了降低细胞内红色脂滴聚集和细胞内TG水平,以及失去对脂质合成、转运和氧化代谢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藿朴夏苓汤成分厚朴酚通过激动PPARα信号,提高脂质氧化分解作用,并降低脂质合成、摄取,从而减少HepG2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朴夏苓汤 厚朴酚 PPARΑ 脂质氧化分解 脂质合成摄取
下载PDF
藿朴夏苓汤合桑菊饮加减治疗感染后咳嗽临床观察
17
作者 张开泰 张焕华 +1 位作者 丁明罡 张婷婷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0期1811-1814,共4页
目的 观察藿朴夏苓汤合桑菊饮加减治疗感染后咳嗽(湿热型邪郁肺卫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口服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观察组予以霍朴夏苓汤合桑菊饮加减,治疗7 d后,... 目的 观察藿朴夏苓汤合桑菊饮加减治疗感染后咳嗽(湿热型邪郁肺卫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口服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观察组予以霍朴夏苓汤合桑菊饮加减,治疗7 d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咳嗽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咳嗽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显著下降(P <0.05),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 <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 <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8.33%(P> 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藿朴夏苓汤合桑菊饮加减可以有效提高感染后咳嗽(湿热型邪郁肺卫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咳嗽 湿热 藿朴夏苓汤 桑菊饮 邪郁肺卫证
下载PDF
银翘散加藿朴夏苓汤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吕嫒嫒 《光明中医》 2021年第10期1647-1649,共3页
目的探讨银翘散加藿朴夏苓汤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4月收治的68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开展研究,采用单双序号法,划分对照组(34例,利巴韦林)和观察组(34例,银翘散+藿朴夏苓汤)。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消退... 目的探讨银翘散加藿朴夏苓汤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4月收治的68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开展研究,采用单双序号法,划分对照组(34例,利巴韦林)和观察组(34例,银翘散+藿朴夏苓汤)。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疱疹、发热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应用银翘散加藿朴夏苓汤,临床疗效显著,患儿的疱疹、发热等症状在短时间内消退,安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翘散 藿朴夏苓汤 手足口病 利巴韦林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曾普华教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核酸转阴迟缓经验
19
作者 李克雄 郜文辉 +6 位作者 肖文明 翦慧颖 邓天好 刘靓 郭玉星 管聘 曾普华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11期130-134,共5页
总结曾普华教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核酸转阴迟缓经验。曾教授认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属中医“疫病”范畴,病性属风热夹湿,蕴久化热伤阴。初起病位在肺及膜原,中期下传阳明,肺脾同病,累及肝肾可转为重型。核酸转阴迟缓... 总结曾普华教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核酸转阴迟缓经验。曾教授认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属中医“疫病”范畴,病性属风热夹湿,蕴久化热伤阴。初起病位在肺及膜原,中期下传阳明,肺脾同病,累及肝肾可转为重型。核酸转阴迟缓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情绪,治疗依从性下降,增加病情转重风险。曾教授指出,核酸转阴迟缓的基本病机为正气不足、疫毒内恋,两湿相合、壅遏气机。治疗上应以疏风清热为法,兼顾利湿化浊,宣肺醒脾,固表养阴。创“古丹路1号方”,有效促进核酸转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奥密克戎变异株 曾普华教授 核酸转阴 银翘散 藿朴夏苓汤 玉屏风散
下载PDF
藿朴夏苓汤加减对感冒夹湿患者的疗效分析
20
作者 陈银花 刘龙辉 +3 位作者 胡国新 陆德海 陆志巧 刘锦垣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藿朴夏苓汤加减对感冒夹湿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4月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中医院收诊的70例感冒夹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予以藿朴夏... 目的:探讨藿朴夏苓汤加减对感冒夹湿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4月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中医院收诊的70例感冒夹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予以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愈情况、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恶寒、鼻塞流涕、发热、咳嗽咳痰等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恶寒、鼻塞流涕、发热、咳嗽咳痰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感冒夹湿患者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的效果确切,能改善其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冒夹湿 藿朴夏苓汤 中医证候积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