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骨文“祸”字新证 被引量:9
1
作者 黄锡全 《汉字汉语研究》 2018年第1期20-29,共10页
殷墟卜辞中有一个表示灾祸之字,早期作■、■、■、■等形,晚期黄组卜辞作■、■、■、■等形,释读颇为分歧,至今未有定论。本文根据新见西周金文■字构形,主张郭沫若先生释读为"祸"之说,认为■由■演变,上部从"户"... 殷墟卜辞中有一个表示灾祸之字,早期作■、■、■、■等形,晚期黄组卜辞作■、■、■、■等形,释读颇为分歧,至今未有定论。本文根据新见西周金文■字构形,主张郭沫若先生释读为"祸"之说,认为■由■演变,上部从"户",乃"冎"字变形音化;右旁当为豕,为从豕从冎之或。■、■、■等为牛之肩胛骨形,或上有卜兆,即冎,■为■、■、■的进一步省变。这一争议至今的重大疑难问题或有可能因此而得到学术界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新证 铭文
下载PDF
释清华简《越公其事》中的“伋(及)”
2
作者 张新俊 《出土文献》 CSSCI 2022年第1期61-68,75,156,共10页
清华简《越公其事》简74中有"天加祸于吴邦,不在前后,丁伇孤身"一段文字,可以与传世文献《国语》对读。但简文中的"伇"字该如何理解,学术界迄今没有定论。从楚文字中用作偏旁的"殳""支"每多相... 清华简《越公其事》简74中有"天加祸于吴邦,不在前后,丁伇孤身"一段文字,可以与传世文献《国语》对读。但简文中的"伇"字该如何理解,学术界迄今没有定论。从楚文字中用作偏旁的"殳""支"每多相通来看,所谓的"役"可以看作是从"支"的"■"字的异构。从上博简中"汲""伋"的异文从"支"来看,"■"应当释作"伋"字,在简文中读作"及"。传世文献中"及"经常与"祸""难""灾"等词连用,表示"遭遇灾祸"一类的消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公其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