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浑河流域降水与径流变化特征及同步性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刘伟 何俊仕 陈杨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0-154,共5页
为了科学预测浑河流域降水对径流的影响,利用浑河流域1956—2011年56年的逐月降水与径流资料,借助累积距平、滑动平均等方法分析了浑河流域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及时间尺度上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浑河流域降水集中在6—9月(7月最... 为了科学预测浑河流域降水对径流的影响,利用浑河流域1956—2011年56年的逐月降水与径流资料,借助累积距平、滑动平均等方法分析了浑河流域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及时间尺度上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浑河流域降水集中在6—9月(7月最大),径流集中在7—8月,且流域降水年内分配的不均匀性由上游至下游逐渐递增,而径流年内分配的不均匀程度总体呈现由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小的趋势。(2)浑河流域降水量与径流量的相关系数为0.682,累积距平曲线和滑动平均曲线均显示浑河径流量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趋势是一致的,70年代之前好于70年代之后,丰水年份好于枯水年份。结合累积距平曲线和滑动平均曲线分析得出浑河流域降水量和径流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可为浑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区域社会经济的永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径流量 变化趋势 浑河
下载PDF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浑河水体中重金属污染来源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鸿龄 孙丽娜 赵国苹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5期5-9,共5页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浑河水体中7种重金属Cd、Pb、Cu、Zn、Hg、As、Cr的分布情况和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浑河水体中重金属的分布可由3个主成分来反映,其贡献率分别为F1(Cu和Cd)33.780%,F2(As和Hg)23.431%和F3(Pb)18.951%.通过因子得...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浑河水体中7种重金属Cd、Pb、Cu、Zn、Hg、As、Cr的分布情况和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浑河水体中重金属的分布可由3个主成分来反映,其贡献率分别为F1(Cu和Cd)33.780%,F2(As和Hg)23.431%和F3(Pb)18.951%.通过因子得分进一步对浑河14个断面污染进行综合排序,发现抚顺区段水体中重金属污染重于沈阳区段,特别是七间房作为抚顺市的出市断面,其重金属污染最严重,其次为章党和东洲河口,而浑河上游段的出库口、古楼和阿及堡重金属污染最轻.该分析结果从整体上认识和评价了浑河水体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为保护、管理浑河水资源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浑河 重金属 污染来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浑河沿岸污灌区地下水中PAHs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跃进 朱书全 +2 位作者 肖汝 王娟 李发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1,共5页
在浑河沿岸沈抚、浑蒲污灌区采集23个地下水样,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氢火焰检测器(SPE-GC/FID)方法,对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优先控制的16种多环芳烃(PAHs)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地下水受到PAHs严重污染,苯并[a]蒽(BaA)、苯并... 在浑河沿岸沈抚、浑蒲污灌区采集23个地下水样,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氢火焰检测器(SPE-GC/FID)方法,对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优先控制的16种多环芳烃(PAHs)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地下水受到PAHs严重污染,苯并[a]蒽(BaA)、苯并[k]荧蒽(BkF)检出率分别为100%和82.6%.土壤剖面研究结果表明,BaA和BkF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比较均匀,显示其在土壤中具有很强的迁移能力.研究发现其原因在于BaA和BkF的沉积物-水分配系数(Koc)较大,其对数值lgKoc分别为5.30和5.74,在土壤-地下水粗分散系统中,容易吸附于大颗粒胶体有机质上,形成悬浮液、乳浊液或者泡沫等,并在布朗运动力推动之下发生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河 污灌区 地下水 PAHS 分布
下载PDF
Combining CLUE-S and SWAT Models to Forecast Land Use Change and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mpact at a Watershed Scale in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15
4
作者 LIU Miao LI Chunlin +3 位作者 HU Yuanman SUN Fengyun XU Yanyan CHEN Ta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4年第5期540-550,共11页
Non-point source(NPS) pollution has become a major source of water pollution. A combination of models would provide the necessary direction and approaches designed to control NPS pollution through land use planning. I... Non-point source(NPS) pollution has become a major source of water pollution. A combination of models would provide the necessary direction and approaches designed to control NPS pollution through land use planning. In this study, NPS pollution load was simulated in urban planning, historic trends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land use scenarios based on the Conversion of Land Use and its Effect at Small regional extent(CLUE-S) and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 models applied to Hunhe-Taizi River Watershed,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Total nitrogen(TN) and total phosphorus(TP) were chosen as NPS pollution indices. The results of models validation showed that CLUE-S and SWAT models were suitable in the study area. NPS pollution mainly came from dry farmland, paddy, rural and urban area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N and TP exhibited the same trend in 57 sub-catchments. The TN and TP had the highest NPS pollution load in the western and central plains, which concentrated the urban area and farm land. The NPS pollution load would increase in the urban planning and historic trends scenarios, and would be even higher in the urban planning scenario. However, the NPS pollution load decreased in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scenario. The differences observed in the three scenarios indicated that land use had a degree of impact on NPS pollution, which showed that scientific and ecologically sound construction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NPS pollution load in a watershed. This study provides a scientific method for conducting NPS pollution research at the watershed scal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control, and a reference for related policy mak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version of Land Use and its Effect at Small regional extent (CLUE-S) hunhe-Taizi river Watershed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SWAT)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浑河中上游水源涵养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景红 郑晓 +1 位作者 樊俊美 赵斓林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905-3912,共8页
浑河中上游流域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8%,是辽宁省饮用水的重要水源保护地。本研究基于SWAT模型和影子工程法,评估2000—2019年浑河中上游流域的水源涵养量及其服务价值,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的原因,以期为流域内生态补偿和生态恢复提供依据。... 浑河中上游流域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8%,是辽宁省饮用水的重要水源保护地。本研究基于SWAT模型和影子工程法,评估2000—2019年浑河中上游流域的水源涵养量及其服务价值,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的原因,以期为流域内生态补偿和生态恢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000—2019年浑河中上游水源涵养量及其价值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年均水源涵养总量和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分别为24.6亿m^(3)和150.4亿元;研究区水源涵养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清原县和新宾县,低值区集中于沈阳市辖区;不同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差异较大,森林的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远高于草地、农田和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 生态系统服务 SWAT模型 浑河
原文传递
基于GIS的浑河冲洪积扇地浅层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 被引量:11
6
作者 崔健 李霄 +2 位作者 都基众 杨泽 马宏伟 《地质与资源》 CAS 2011年第2期137-140,共4页
以DRASTIC方法为基础,结合浑河冲洪积扇地区的实际情况,利用AHP法重新确定了防污性能评价指标的权重.充分借助GIS软件,进行了浅层地下水防污性能的综合评价和编图.评价结果与区域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基本吻合.
关键词 防污性能 浅层地下水 AHP GIS 冲洪积扇地 浑河 辽宁省
下载PDF
浑河河水及其沿岸地下水污染特征 被引量:10
7
作者 崔健 都基众 王晓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60-1869,共10页
选择沈阳地区重要河流浑河及其沿岸地下水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并探讨了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在内的水质综合污染特征。结果表明,浑河河水中氨氮、硝氮、亚硝氮和酚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15.8、1.5、82.4和1.8倍,检测... 选择沈阳地区重要河流浑河及其沿岸地下水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并探讨了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在内的水质综合污染特征。结果表明,浑河河水中氨氮、硝氮、亚硝氮和酚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15.8、1.5、82.4和1.8倍,检测出的11种卤代烃、氯苯和六六六等有机物均未超标。浑河沿岸地下水中氨氮、硝氮、亚硝氮、化学需氧量、酚和铅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超标率分别为31.6%、10.5%、26.3%、36.8%、47.4%和26.8%,检测出的4种卤代烃和六六六等有机物均未超标。河水及其沿岸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尤其是有机污染物种类和浓度高值基本出现在城西的谟家—大祝断面之间。浑河水质主要受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排放的影响,沿岸地下水的污染来源包括工业生产或农村居民生活造成的地表污染物垂直入渗式的点源污染、浑河水侧向渗透补给式的线源污染以及农药化肥使用产生的面源污染,而有机污染物主要通过点源污染地下水。浑河各区段的使用功能、包气带岩性及沿岸水源地开采井布局等因素都为受污染的河水对沿岸几百米范围内的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提供了条件,造成浅层地下水的污染,对当地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河 地下水 无机污染 有机污染
下载PDF
河道泄水建筑物下泄水流噪声特性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胡志华 郭维东 +5 位作者 谢芳芳 李晓东 刘旭冉 庄益朋 徐喆 屈晨晨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2-74,共3页
随着城市河流治理,河道上泄水建筑物产生的水流噪声开始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而噪声产生的机理和防治研究相对较少,以浑河为对象,对其上橡胶坝、翻板闸及滚水坝3种类型泄水建筑物下泄水流噪声进行监测,测量不同类型泄水建筑物下泄水... 随着城市河流治理,河道上泄水建筑物产生的水流噪声开始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而噪声产生的机理和防治研究相对较少,以浑河为对象,对其上橡胶坝、翻板闸及滚水坝3种类型泄水建筑物下泄水流噪声进行监测,测量不同类型泄水建筑物下泄水流在相同的条件下噪声变化。结果表明:在相同流量条件下,3种泄水建筑物噪声,橡胶坝最大,其次是渠首滚水坝,最后是翻板闸。泄水建筑物噪声都属于中低频噪声,且距建筑物距离越大噪声值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河 河道治理 下泄水流 噪声
下载PDF
TOPSIS方法在地表水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张瑞棉 张铁源 +1 位作者 韩志娟 李恩宏 《东北水利水电》 2006年第7期51-53,共3页
本文介绍了TOPSIS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评价过程,并将其应用于浑河沈阳城区段的水质评价。通过对各污染因子指标值的极值归一化处理,使评价结果符合客观实际。用该方法评价水质简单直观,可用于对各种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关键词 TOPSIS 水环境 质量评价 浑河
下载PDF
浑河干流防洪能力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许艳 唐德善 蒋吉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7年第8期581-582,586,共3页
分析了影响浑河干流防洪能力的原因,提出了一些有效防洪途径,从而达到提高浑河防洪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浑河干流 防洪能力 影响 分析
下载PDF
改进的BP神经网络在浑河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蒋福兴 田立慧 白国峰黑龙江省计算中心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6-617,共2页
采用改进的动量-自适应学习率调整的 BP 神经网络,以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作为训练样本,以黄河流域的大汶河水系的水质监测数据作为检验数据建立了一个多前馈网络数学模型,应用此模型对浑河沈阳区段的水质进行评价,由于网络的改进有效地... 采用改进的动量-自适应学习率调整的 BP 神经网络,以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作为训练样本,以黄河流域的大汶河水系的水质监测数据作为检验数据建立了一个多前馈网络数学模型,应用此模型对浑河沈阳区段的水质进行评价,由于网络的改进有效地提高了训练的速度、节省训练时间,并且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 BP神经网络 水质评价 浑河
下载PDF
浑河沈阳段水质污染特征分析及治理建议 被引量:7
12
作者 康利荥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08年第7期47-49,共3页
通过分析浑河沈阳段水质污染特征,找出水质污染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关键词 污染特征 治理建议 浑河
下载PDF
沈阳市规划中心区地下水利用优化管理模型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维 王恩德 边大忠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07-910,共4页
通过对区内多年地下水动态的分析,地下水系统的储存和释放功能特征的研究,建立了地下水系统状态模拟模型·对该模型采用模型分解技术,求出非线性响应矩阵,再利用迭代解法将非线性响应矩阵用一系列线性响应矩阵来叠加,生成二级混和... 通过对区内多年地下水动态的分析,地下水系统的储存和释放功能特征的研究,建立了地下水系统状态模拟模型·对该模型采用模型分解技术,求出非线性响应矩阵,再利用迭代解法将非线性响应矩阵用一系列线性响应矩阵来叠加,生成二级混和响应矩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地下水利用优化管理模型,目标是控制区内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与降落漏斗扩展,控制污染地表水体对地下水的影响以及满足浑南新区的供水需求·优化结果表明可新增地下水开采量12.98×104m3/d,为提供合理的区域开采井布局和地下水位约束提供了技术支持,达到了对本区地下水系统进行优化管理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动态特征 功能特征 模拟模型 优化模型 冲洪积扇 浑河
下载PDF
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浑河流域水资源利用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秀颖 刘和平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0-55,共6页
用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计算浑河流域2005~2013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并基于各评价指标对浑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5~2013年浑河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呈现不显著的下降趋势,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呈现波动变... 用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计算浑河流域2005~2013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并基于各评价指标对浑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5~2013年浑河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呈现不显著的下降趋势,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呈现波动变化;流域一直处于水资源生态赤字状态,仅在2010年出现盈余;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指数低于可持续发展足迹指数范围,但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持续下降。总体来看,流域水资源利用处于不可持续状态,但2010年后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并向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生态足迹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 浑河 水资源利用
下载PDF
2016—2023年黄河呼和浩特段重点流域水质评价与讨论
15
作者 李英 李国庆 +1 位作者 石宏奎 张颖 《环境与发展》 2024年第2期37-42,共6页
本研究以黄河呼和浩特段大黑河和浑河的国控考核断面2016—2023年间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2个国控考核断面水质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大黑河整体水质逐年改善,浑河整体... 本研究以黄河呼和浩特段大黑河和浑河的国控考核断面2016—2023年间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2个国控考核断面水质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大黑河整体水质逐年改善,浑河整体水质显著提升;3种方法是定性和定量评价的有机结合,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黑河 浑河 单因子评价法 综合污染指数法 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
下载PDF
浑河水环境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来源解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鸿龄 孙丽娜 +2 位作者 孙铁珩 赵国苹 李卉颖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87-91,共5页
根据浑河水环境中多环芳烃的监测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对水体中16种多环芳烃的分布情况和来源进行了分析.通过因子得分对浑河14个断面污染状况进行综合排序,发现七台子、七间房PAHs污染最严重,主要以交... 根据浑河水环境中多环芳烃的监测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对水体中16种多环芳烃的分布情况和来源进行了分析.通过因子得分对浑河14个断面污染状况进行综合排序,发现七台子、七间房PAHs污染最严重,主要以交通和炼焦源为主;其次为东洲河,主要为石油类产品和化石燃料中低温燃烧源.而作为沈阳市的污水排放渠的于台断面中多环芳烃污染较轻.表明浑河流域水体中多环芳烃污染来源于面源污染,主要由大气沉降、路面上残留的汽车燃烧产物被雨水冲刷后带入水体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浑河 PAHS 来源解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沈阳市内浑河河段中硅藻数量及种群变化规律 被引量:4
17
作者 杜宇 周哲 +2 位作者 蔡洪洋 李鹏飞 夏俊苓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337-339,343,共4页
目的:观测沈阳市内浑河河段中硅藻数量及种群的变化规律,为法医学溺死鉴定及判断落水地点提供技术帮助与科学证据。方法2011年全年对沈阳市内浑河河段布观测点,每月采集水样并观测硅藻数量及种群的变化规律,每周采集水样并观测硅藻... 目的:观测沈阳市内浑河河段中硅藻数量及种群的变化规律,为法医学溺死鉴定及判断落水地点提供技术帮助与科学证据。方法2011年全年对沈阳市内浑河河段布观测点,每月采集水样并观测硅藻数量及种群的变化规律,每周采集水样并观测硅藻优势种群的变化规律。结果沈阳市内浑河河段中硅藻数量、种群及优势种群均随时间、地点而变化;硅藻数量及种群数12~2月最低,之后逐渐升高,5月达高峰,略有下降10月达第二高峰期,之后迅速减少;硅藻优势种群4~11月同一采样点相邻两周间变化明显,7~8月同一周内不同采样点变化不明显。结论河水中硅藻变化规律复杂,受环境、水文等多种因素影响,在法医学溺死鉴定及落水地点推断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硅藻数量及种群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溺水 硅藻类 浑河
下载PDF
基于季节性肯达尔检验法的水质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房鑫 《黑龙江水利》 2017年第2期55-58,共4页
浑河是辽宁省的中部地区的重要河流,流域内城镇处于高速工业化阶段,污染状况比较严重,且有进一步加重趋势。文章基于季节性肯达尔检验原理,利用PWQTrend水质分析软件,对浑河干流抚顺段3个主要监测断面的主要污染因子,进行了水质变化趋... 浑河是辽宁省的中部地区的重要河流,流域内城镇处于高速工业化阶段,污染状况比较严重,且有进一步加重趋势。文章基于季节性肯达尔检验原理,利用PWQTrend水质分析软件,对浑河干流抚顺段3个主要监测断面的主要污染因子,进行了水质变化趋势研究。研究提出的水质保护举措,对保障浑河干流的水环境安全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河 季节性肯达尔检验法 水质变化趋势
下载PDF
浑河水体中挥发酚、石油烃的空间分布及季节性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鸿龄 孙丽娜 +1 位作者 马国峰 李卉颖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6期438-442,共5页
为了初步了解浑河流域有机污染状况,在浑河清原段、抚顺段和沈阳段共设置14个采样断面,分别于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三个时段进行样品采集.研究了浑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水体中溶解氧、挥发酚、石油烃及大肠菌群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显示,... 为了初步了解浑河流域有机污染状况,在浑河清原段、抚顺段和沈阳段共设置14个采样断面,分别于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三个时段进行样品采集.研究了浑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水体中溶解氧、挥发酚、石油烃及大肠菌群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显示,浑河水体中挥发酚和石油类污染物浓度都表现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而水体中粪大肠菌群浓度则在丰水期时最高.从上游至下游,浑河水体中挥发酚和石油烃浓度均呈现增加趋势,其中污染最严重的点位是Z5断面;而作为抚顺、沈阳地区重要的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的大伙房水库出库口断面H3,其水体中均未检测到挥发酚和石油类污染物,而且粪大肠菌群浓度也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河 挥发酚 石油烃 大肠菌群 季节变化 空间分布
下载PDF
浑河上游蒸发皿蒸发变化趋势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杜亚进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8年第10期15-17,14,共4页
本文利用距平法、5a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检验法、相关性分析法对浑河上游北口前站、营盘站的蒸发皿蒸发量和日气温、日降水量、日平均风速、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及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浑河上游存在"蒸发悖论"现象... 本文利用距平法、5a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检验法、相关性分析法对浑河上游北口前站、营盘站的蒸发皿蒸发量和日气温、日降水量、日平均风速、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及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浑河上游存在"蒸发悖论"现象,且10月、11月更为明显;造成浑河上游"蒸发悖论"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日平均风速的减小。该分析可为辽宁省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评价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悖论 影响因素 Mann—Kendall检验 浑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