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清HIF-1α和IL-17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吴薇薇 陈鸿敏 吕洪萍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8期118-122,共5页
目的:研究分析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HFNC)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以及对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白细胞介素(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 目的:研究分析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HFNC)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以及对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白细胞介素(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经鼻持续正压通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HHFNC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及血清HIF-1α和IL-17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66,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R、RR、PaO_(2)、PaCO_(2)、SaO_(2)、血清HIF-1α及IL-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两组患者HR、RR、PaCO_(2)、HIF-1α及IL-17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6,t=8.660,t=5.101,t=7.599,t=8.851;P<0.05);治疗3 d后两组患者PaO_(2)、SaO_(2)水平均有所上升,且观察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25,t=2.976;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7,P<0.05)。结论:HHFNC能提高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利于改善临床症状及氧合情况,降低血清HIF-1α及IL-17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hfnc)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 Ⅱ型呼吸衰竭 疗效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白细胞介素(IL)17水平
下载PDF
新生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撤离后预防拔管失败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文英 乔爱琴 吴春艳 《河北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正压通气(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HHFNC)在新生儿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机械通气撤离后预防拔管失败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将接受机械通气的93例诊断为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 目的:探讨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正压通气(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HHFNC)在新生儿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机械通气撤离后预防拔管失败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将接受机械通气的93例诊断为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成HHFNC治疗组48例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照组45例,比较两组患儿拔管失败率、病死率及并发症如呼吸暂停、开奶时间、腹胀、鼻粘膜损伤、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结果:HHFNC组患儿在呼吸暂停、腹胀、鼻黏膜损伤、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明显低于NCPAP组,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有意义,在拔管失败率上与NCPAP组无明显差异。结论:HHFNC在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经呼吸机治疗撤机后也可代替NCPAP,作为一种新的无创辅助通气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研究和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 新生儿呼吸衰竭 并发症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氧疗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任涛 唐以军 +1 位作者 王梅芳 王汉生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氧疗(HFNC)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对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呼吸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以指导ARF治疗方案的优化。方法:选取在医院治疗的80例ARF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 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氧疗(HFNC)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对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呼吸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以指导ARF治疗方案的优化。方法:选取在医院治疗的80例ARF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布地奈德气雾剂,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HFNC,均连续治疗14 d。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测定并比较两组呼吸动力学指标[呼吸频率(RR)、平均气道压(Pm)和气道阻力(Raw)]、氧代谢指标[氧合指数(PaO_(2)/FiO_(2))、血氧饱和度(SaO_(2))和氧输送(DO_(2))]以及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MVV)和用力肺活量(FVC)],治疗期间记录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RR、Pm及R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14 d后,RR、Pm及R均较治疗前降低(t=178.918,t=158.114,t=34.750;P<0.05),对照组治疗14 d后RR、Pm及R均较治疗前降低(t=108.703,t=108.923,t=38.045;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13,t=3.030,t=3.382;P<0.05);观察组治疗14 d后,PaO_(2)/FiO_(2)、SaO_(2)及DO_(2)均较治疗前升高(t=91.854,t=43.634,t=76.461;P<0.05),对照组治疗14 d后,PaO_(2)/FiO_(2)、SaO_(2)及DO_(2)均较治疗前升高(t=137.605,t=32.125,t=73.178;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2,t=3.172,t=4.571;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基础上联合HFNC,更利于改善ARF患者呼吸动力学和氧代谢,患者肺功能明显提升,且联合治疗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衰竭(ARF) 布地奈德 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氧疗 呼吸动力学 氧代谢 肺功能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艾滋病并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乐 唐理斌 +3 位作者 夏加伟 李云珍 韩留鑫 吕正煊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35-839,共5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HFNC)在艾滋病(AIDS)并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AHRF)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在大理大学附属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成人AIDS并AHRF患者65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HHFNC组、无创正压通气组(NIPPV组...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HFNC)在艾滋病(AIDS)并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AHRF)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在大理大学附属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成人AIDS并AHRF患者65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HHFNC组、无创正压通气组(NIPPV组)、普通吸氧组(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耐受性、舒适性、漏气率、腹胀发生率和治疗效果。结果①HHFNC组和NIPPV组呼吸困难消失时间[(2.1±0.8)d、(2.2±0.7)d]、紫绀消失时间[(1.7±0.5)d、(1.8±0.6)d]和住院时间[(14.6±0.9)d、(15.1±0.8)d]均较对照组[(4.9±1.1)d、(4.2±0.9)d、(22.3±1.7)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HHFNC组耐受性(1.5±0.5)分、舒适性(1.8±0.5)分较NIPPV组[(2.7±0.9)分、(3.1±0.9)分]和对照组[(2.1±0.6)分、(2.9±0.8)分]更好,对照组耐受性(2.1±0.6)分优于NIPPV组(2.7±0.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HFNC组[0(0)、1(5.0%)]和对照组[0(0)、1(4.0%)]的漏气率和腹胀发生率较NIPPV组[7(35.0%)、9(45.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HHFNC组和NIPPV组治疗后各时间点呼吸频率(R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HFNC组治疗后12 h、24 h的RR改善[(23.1±3.4)次/min、(21.6±2.7)次/min]较NIPPV组[(26.3±4.7)次/min、(25.9±4.1)次/min]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HHFNC组[16(80.0%)、2(10.0%)]和NIPPV组[15(75.0%)、3(15.0%)]较对照组[14(56.0%)、9(36.0%)]治疗有效率更高,有创机械通气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HFNC治疗AIDS并AHRF疗效优于普通氧疗,较无创呼吸机及普通氧疗具有更好的舒适性和耐受性,腹胀发生率和漏气率更低,在早期治疗降低RR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一种适合推广的无创呼吸支持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hfnc) 艾滋病(AIDS) 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AHRF)
下载PDF
两种经鼻通气方式早期应用于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越 高薇薇 +3 位作者 陈运彬 叶秀桢 张永 龙芳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3年第4期13-14,共2页
目的比较经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umidified high-flow nasal cannula,HHFNC)与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早期应用于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对出生... 目的比较经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umidified high-flow nasal cannula,HHFNC)与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早期应用于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对出生后早期使用HHFNC或nCPAP辅助通气的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其72h内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临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HHFNC组与对照组比较,72h内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气漏及NEC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HFNC是另一种适于在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早期使用的通气模式,具有与nCPAP同样有效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早产儿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无创性呼吸支持模式
下载PDF
经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66例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越 高薇薇 +3 位作者 杨杰 聂川 黄晓睿 徐龙昌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年第14期2081-2083,共3页
目的 探讨经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FNC)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66例诊断为Ⅰ~Ⅱ级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早产儿采用经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FNC)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初始参数设置:Flow 2~8 ... 目的 探讨经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FNC)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66例诊断为Ⅰ~Ⅱ级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早产儿采用经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FNC)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初始参数设置:Flow 2~8 L/min,FiO2 0.21~0.40.观察记录患儿治疗后72 h的临床情况:若患儿血气分析PaCO2>65 mmHg,FiO2>0.5;出现严重呼吸暂停(1h内出现3次伴有心率减慢的呼吸暂停,或出现1次呼吸暂停需要正压通气)考虑为使用该辅助呼吸支持模式治疗失败,需气管插管机械辅助通气.结果 66例患儿中,59例经治疗后顺利撤除HHFNC,另外7例需转为气管插管机械辅助通气.结论 经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FNC)能对轻度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进行呼吸支持,改善其低氧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湿化高流量鼻塞氧疗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无创性呼吸支持模式
下载PDF
加热、湿化经鼻高流量氧疗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7
作者 王华 许志有 +1 位作者 林鲁飞 张余转 《临床肺科杂志》 2019年第5期815-818,共4页
目的观察加热、湿化经鼻高流量氧疗(HHFNC)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治疗的124例RDS新生儿。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鼻塞式持续气道... 目的观察加热、湿化经鼻高流量氧疗(HHFNC)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治疗的124例RDS新生儿。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观察组:HHFNC+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比较两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治疗前氧合指数、PaO_2、PaC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后观察组氧合指数和PaO_2为352.34±45.17和86.52±11.43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2.08±41.34和77.48±9.62mmHg(P<0.05),观察组PaCO_2为30.87±4.36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27±5.63mmHg(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7%(55/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6%(45/62)(P<0.05)。观察组无创通气时间为83.15±10.34 h,显著短于对照组的98.46±12.17 h(P<0.05)。观察组改为有创机械通气率为6.5%(4/6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1%(10/62)(P<0.05),观察组治疗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为11.3%(7/6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2%(15/62)(P<0.05)。观察组鼻部损伤和腹胀发生率为3.2%(2/62)和8.1%(5/6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7%(11/62)和19.4%(12/62)(P<0.05)。结论 HHFNC治疗新生儿RDS疗效显著,使用安全,可显著降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湿化经鼻高流量氧疗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