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王永全 苗元 +3 位作者 刘静 王丽萍 崔京辉 吴本和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2年第5期215-217,共3页
目的了解近两年北京市西城区5岁以下儿童病毒忡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为病毒性腹泻预防与控制描施调整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4月~2012年3月随机选择北京市西城区两家三级甲等医院,共收集196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进行检测,利用随联免疫试验... 目的了解近两年北京市西城区5岁以下儿童病毒忡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为病毒性腹泻预防与控制描施调整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4月~2012年3月随机选择北京市西城区两家三级甲等医院,共收集196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进行检测,利用随联免疫试验检测轮状病毒,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结果标本总附性率39.3%(77/196);38例检出轮状病毒,阳性率19.4%;33例检出人杯状病毒,阳性率16.8%;8例检出人星状病毒,阳性率4.1%;9例检出肠道腺病毒,阳性率4.6%。分别占总阳性检出的49.4%、42.7%、11.7%和10.4%(其中包括混合感染11例,占总阳性检出的14.3%)。患者主要为2岁以下儿童,男女罹患率没有统计学差异(x2=0.42,P〉0.05)。结论病毒性腹泻病人中4种病毒均有检山,其中轮状病毒和杯状病毒是主要的致病病原体。病毒性腹泻发病高峰为每年10月至次年1月、2—5月份次之、6—9月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 轮状病毒 人杯状病毒 人星状病毒 肠道腺病毒
原文传递
2013-2017年河北省卢龙县监测点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赵文娜 刘莹莹 +3 位作者 于秋丽 苏通 谢赟 齐顺祥 《疾病监测》 CAS 2019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分析河北省卢龙县监测点<5岁儿童病毒性腹泻流行特点和病原类型,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7年卢龙县哨点医院<5岁腹泻患儿粪便标本1 451份,采用ELISA法检测轮状病毒(RV)抗原,RV分型鉴定采用巢式反... 目的分析河北省卢龙县监测点<5岁儿童病毒性腹泻流行特点和病原类型,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7年卢龙县哨点医院<5岁腹泻患儿粪便标本1 451份,采用ELISA法检测轮状病毒(RV)抗原,RV分型鉴定采用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人杯状病毒(HuCV)及其分型鉴定和人星状病毒(HAstV)采用RTPCR法检测。肠道腺病毒(AV)采用PCR法检测。采用SPSS 20.0软件对病毒性腹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 451份粪便标本中,检出至少含有1种病毒核酸968份,总检出率66.71%,混合感染148份,混合感染占全部感染的15.29%。RV、HuCV、AV、HAst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6.59%、18.88%、8.06%、4.14%。腹泻病毒总检出率和RV检出率在12~17月龄最高,分别为76.60%和56.11%,其次为18~23月龄,且不同月龄间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_总~2=52.142,P<0.05;χ_(RV)~2=46.218,P<0.05)。RV阳性检出率高峰出现时间与病毒性腹泻总阳性率一致,均为每年11月开始至次年3月。RV阳性标本,G分型以G9为优势型(79.29%),P基因型以P[8]型为主(85.50%),G/P组合以G9P[8]为主(75.30%)。HuCV阳性标本以诺如病毒感染为主。结论 2013—2017年河北省卢龙县病毒性腹泻以RV和HuCV为主要病原体,秋冬季为流行季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 轮状病毒 人杯状病毒 人星状病毒 肠道腺病毒
原文传递
人星状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永霞 段招军 李宇宁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2-487,共6页
人星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本文回顾了其分子生物学特征、型别、所致疾病特征、致病机制、流行病学特征及检测方法等方面的文献,指出人星状病毒目前存在多种型别,尤其是近年来发现了多种新型的星状病毒,主要的流... 人星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本文回顾了其分子生物学特征、型别、所致疾病特征、致病机制、流行病学特征及检测方法等方面的文献,指出人星状病毒目前存在多种型别,尤其是近年来发现了多种新型的星状病毒,主要的流行型别是血清型1型,不仅引起肠道内感染,还可以引起其他系统疾病,所致疾病特征和其他腹泻相关病毒相似,但是其致病机制的研究尚不清楚,对于几种新发现的星状病毒,其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较少,且未建立完善的实验室检测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星状病毒 型别 病毒性腹泻
原文传递
环境污水中诺如、轮状、星状病毒的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培 陶泽新 +5 位作者 王素婷 周楠 林小娟 王海岩 宋立志 徐爱强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8-483,共6页
为分析城市污水中诺如病毒(Norovirus,NoV)、轮状病毒(Rotavirus,RV)、人类星状病毒(Human Astrovirus,HAstV)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探索环境监测技术在病毒性胃肠炎疾病防控中的作用,本研究在山东省3个城市建立环境污水监测点,从7... 为分析城市污水中诺如病毒(Norovirus,NoV)、轮状病毒(Rotavirus,RV)、人类星状病毒(Human Astrovirus,HAstV)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探索环境监测技术在病毒性胃肠炎疾病防控中的作用,本研究在山东省3个城市建立环境污水监测点,从7份分别采自2009~2015年的污水标本中提取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其中的NoV、RV、HAstV的核酸片段,扩增产物通过TA克隆后转化大肠杆菌JM109并进行序列测定,根据获得的序列分析其型别构成和系统发生特征。共检测出特异性序列210条,分属于6个NoV I基因型、4个NoV II、3个RV G基因型、3个RV P基因型和4个HAstV血清型。GI.2、GII.4、G9、P[8]和HAstV-1是各病毒检测中最常见的基因型。系统发生分析显示GI.3、GI.6、GII.4、G9、P[8]、HAstV-1和HAstV-4基因型内又分为多个传播链。研究结果表明生活污水中含有多种多样的胃肠炎病毒信息,环境监测是监测病毒区域性流行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诺如病毒 轮状病毒 星状病毒
原文传递
宁夏地区2011年病毒性腹泻病例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詹军 马江涛 +4 位作者 陈慧 袁芳 马学旻 刘翔 郝琼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29-732,共4页
目的:了解2011年宁夏地区腹泻病例中轮状病毒(HRV)、杯状病毒(HuCV)、星状病毒(HAstV)及肠道腺病毒(HAdV)感染情况。方法2011年收集宁夏不同地区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A组HRV,阳性标本采用RT-PCR法进行分型鉴... 目的:了解2011年宁夏地区腹泻病例中轮状病毒(HRV)、杯状病毒(HuCV)、星状病毒(HAstV)及肠道腺病毒(HAdV)感染情况。方法2011年收集宁夏不同地区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A组HRV,阳性标本采用RT-PCR法进行分型鉴定;采用RT-PCR或PCR法检测HuCV、HAstV和HAdV。结果共收集腹泻病例粪便标本690份,其中HRV占2.17%(15/690)、HuCV占21.74%(150/690)、HAstV占3.19%(22/690)、HAdv占6.52%(45/690)、混合感染占4.20%(29/690)。15份HRV G血清型与P基因型以G1、G3、P[4]型为优势株。结论2011年宁夏地区病毒性腹泻主要以<2岁婴幼儿为主,HuCV是主要病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 轮状病毒 杯状病毒 星状病毒 肠道腺病毒
原文传递
吉林、兰州地区婴幼儿人星状病毒腹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姜盛 李建名 +2 位作者 张星 吴炜 杨雪萍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607-609,共3页
目的:研究吉林、兰州地区婴幼儿人星状病毒(HAstV)腹泻流行情况和分子特征。方法:对吉林地区417份和兰州地区290份腹泻标本采用one-step PCR方法检测HAstV,用HAstV基因组ORF1b区部分核苷酸片段初筛,再用ORF2区部分核苷酸序列分型。结果:... 目的:研究吉林、兰州地区婴幼儿人星状病毒(HAstV)腹泻流行情况和分子特征。方法:对吉林地区417份和兰州地区290份腹泻标本采用one-step PCR方法检测HAstV,用HAstV基因组ORF1b区部分核苷酸片段初筛,再用ORF2区部分核苷酸序列分型。结果:707份腹泻标本中共检出HAstV阳性17例,总阳性率为2.4%,其中吉林地区和兰州地区分别检出7例和10例。12份HAstV ORF2区阳性的样本均为HAstV 1型,除1株属于Lineage 1a群,其他均属于Lineage 1b群。HAstV主要感染2岁以下婴幼儿,在吉林春季为主要流行季节,而在兰州春季和秋季为主要流行季节。结论:HAstV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HAstV 1型是主要的流行株,2岁以下为感染发病的高危人群,不同地区HAstV流行季节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星状病毒 儿童 腹泻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人星状病毒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再生水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杨丽 何晓青 +4 位作者 韦玉梅 朱轶 程莉 王子健 黄文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6期600-606,共7页
为快速高效地检测人星状病毒,建立了一种新的试验方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technology,LAMP),并对人星状病毒LAMP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镁离子终浓度为4mmol·L-1、甜菜碱终浓度... 为快速高效地检测人星状病毒,建立了一种新的试验方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technology,LAMP),并对人星状病毒LAMP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镁离子终浓度为4mmol·L-1、甜菜碱终浓度为1mol·L-1的25μL体系下65℃反应90min为其最佳反应条件。对扩增终产物进一步进行酶切分析得到的条带大小与预期的结果(84和135bp)吻合,以人星状病毒、轮状病毒及诺如病毒为模板进行特异性测试亦没有发生交叉反应。将人星状病毒质粒等倍稀释后分别用LAMP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其灵敏度,结果表明,LAMP与PCR的灵敏度分别达到5.04copies·μL-1和50.4copies·μL-1。用改良的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及逆转录PCR(RT-PCR)检测12个再生水水样,其中人星状病毒检出率为分别为41.7%(5/12)和33.3%(4/12)。以上结果证明,LAMP是一种检测程序简单、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的检测手段,在人星状病毒的快速检测方面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星状病毒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 HNB 焦磷酸镁 再生水
下载PDF
山东省11株人星状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特征分析
8
作者 陈萌 徐明怡 +5 位作者 刘尧 林小娟 许金珂 王素婷 徐爱强 陶泽新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7,共8页
目的了解山东省人星状病毒(HAstV)的全基因组特征。方法收集山东省2020—2022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的粪便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AstV核酸,针对阳性标本应用下一代测序技术对HAstV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进行型... 目的了解山东省人星状病毒(HAstV)的全基因组特征。方法收集山东省2020—2022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的粪便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AstV核酸,针对阳性标本应用下一代测序技术对HAstV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进行型别鉴定,使用BioEdit和Mega软件进行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生学分析。结果共检测了667份标本,14份为HAstV核酸阳性(2.1%),其中HAstV-1基因型6份,MLB1基因型6份,MLB2基因型1份,VA2基因型1份。共有11份标本获得了全基因组序列。其中,6株HAstV-1型本地序列之间的核苷酸相似性为98.2%~99.9%,与其他地区HAstV-1的全基因组序列的核苷酸相似性为87.6%~98.6%;4株MLB1型本地序列之间的核苷酸相似性为99.1%~99.9%,与其他地区的MLB1型全基因组序列相似性为92.2%~99.4%;1株VA2型本地序列与其他VA2型全基因组序列相似性为96.0%~96.3%。基于ORF2编码区的系统发生学结果显示,HAstV-1型本地序列与日本株具有较为密切的亲缘关系,且与基于ORF1a、ORF1b序列的系统发生树拓扑结构不一致。结论共获得11株HAstV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发现了VA2型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基因扩增 人星状病毒 宏基因组测序
原文传递
广州检出星状病毒4型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冰 钟家禹 +5 位作者 李潇 陈翊 林涛 吴灶和 周荣 龚四堂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26-928,共3页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儿童感染的星状病毒基因组分子结构特点和基因型。方法参考GenBank上的星状病毒基因组设计分段扩增引物,进行RT-PCR分段扩增星状病毒基因组,克隆于T载体上,序列测定,用Clustal W和DNAStar软件分析基因组序列。结果星状...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儿童感染的星状病毒基因组分子结构特点和基因型。方法参考GenBank上的星状病毒基因组设计分段扩增引物,进行RT-PCR分段扩增星状病毒基因组,克隆于T载体上,序列测定,用Clustal W和DNAStar软件分析基因组序列。结果星状病毒HASTVgz01全基因组为6721bp,提交到GenBank上的序列号为DQ344027,其中5′端非编码区(5′UTR)长82bp,3′端非编码区末端长81bp,病毒基因组编码区全长6558个核苷酸,分别编码ORF1a、ORF1b、ORF2,ORF1a基因长2763bp(83~2845nt),ORF1b基因长1557bp(2785~4332nt),其中ORF1a、ORF1b两基因有71个核苷酸的重叠区;ORF2全长2316nt,位于基因组中4325~6640nt。ASTVgz01与GenBank中8种基因型星状病毒的ORF2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发现,HASTVgz01与4型的同源性为93%,其他的同源性在61%~70%之间。结论广州地区儿童腹泻感染的星状病毒HASTVgz01全基因组为6721 bp,GenBank序列号为DQ344027,HASTVgz01与4型星状病毒的ORb2基因氨基酸序列比较同源性为最高,确认HASTVgz01是4型星状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病毒 基因组 4型基因型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二代测序技术分析2018年济南市污水中的人星状病毒基因特征
10
作者 赵云 林小娟 +5 位作者 刘尧 纪峰 张丽 徐爱强 陶泽新 温红玲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2-58,共7页
人星状病毒(Human astrovirus,HAstV)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致病病毒之一,为了解HAstV的型别分布和遗传变异特征,本研究于2018年在济南市按月采集12份生活污水样本,浓缩处理后提取RNA,进行HAstV部分ORF2编码区的PCR扩增,阳性产物进行... 人星状病毒(Human astrovirus,HAstV)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致病病毒之一,为了解HAstV的型别分布和遗传变异特征,本研究于2018年在济南市按月采集12份生活污水样本,浓缩处理后提取RNA,进行HAstV部分ORF2编码区的PCR扩增,阳性产物进行下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分析,探索HAstV各型别的动态变化和系统发生学特征。结果显示所有污水中均检出HAstV核酸,NGS分析显示所测读长分属于HAstV-1至HAstV-6共6个型别,其中HAstV-1型占比最大(27.4%),但不同月份的优势型别有所差别。系统发生学分析显示HAstV-1、HAstV-2、HAstV-5型山东株序列属于多个遗传分支,提示这些型别有多个传播链在当地循环。本研究描述了2018年济南市本地流行的人星状病毒基因型分布和序列特征,研究结果证明基于扩增子NGS的环境监测是探索人群中HAstV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人星状病毒 下一代测序 系统发生
原文传递
基于下一代测序的污水中人星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11
作者 赵云 纪峰 +4 位作者 林小娟 刘尧 徐爱强 陶泽新 温红玲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75-1479,共5页
目的了解生活污水中人星状病毒(HAstV)的型别分布及遗传多样性。方法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山东省济宁市按季度采集6份生活污水样本,通过阴离子膜吸附洗脱法进行浓缩后,提取核酸,进行ORF2完整编码区的RT-PCR扩增及扩增产物下一代测序,... 目的了解生活污水中人星状病毒(HAstV)的型别分布及遗传多样性。方法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山东省济宁市按季度采集6份生活污水样本,通过阴离子膜吸附洗脱法进行浓缩后,提取核酸,进行ORF2完整编码区的RT-PCR扩增及扩增产物下一代测序,对产生的干净数据使用CLC Genomics Workbench 12.0软件de novo组装后,进行基因定型、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生学分析。结果检测地区生活污水中HAstV的检出率为100%,共获得HAstV序列43条,分属9种基因型,分别为HAstV-1、HAstV-2、HAstV-3、HAstV-4、HAstV-5等经典型和MLB1、VA1、VA2、VA3等新型HAstV,其中HAstV-5(47.53%)占比最高;基于ORF2完整编码区的系统发生学显示山东株与国内外其他参考株在一些分支上聚集在一起,表明不同型别在世界不同地区的传播。结论本研究证实了基于NGS的环境监测有助于提高对HAstV遗传多样性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星状病毒 下一代测序 环境监测
原文传递
辽宁省腹泻患儿中人轮状病毒和人星状病毒的检测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作虪 韩悦 +1 位作者 安淑一 郭军巧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643-645,共3页
目的:了解辽宁省腹泻患儿中人轮状病毒(Human Rotavirus,HRV)和人星状病毒(Human Astrovirus,HAstV)感染情况。方法:采集5岁以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131份,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人轮状病毒,阳性标本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目的:了解辽宁省腹泻患儿中人轮状病毒(Human Rotavirus,HRV)和人星状病毒(Human Astrovirus,HAstV)感染情况。方法:采集5岁以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131份,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人轮状病毒,阳性标本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血清G分型和基因P分型。用RT-PCR检测人星状病毒,阳性标本进行测序、碱基序列比对,并构建开放读码框ORF2进化树。结果:131份粪便标本中,人轮状病毒PAGE检测阳性29份(22.1%),其中G血清型:G3型13份(44.8%),G1+G3型2份(6.9%),未分型14份(48.3%);P基因型:P[8]型18份(62.1%),P[4]型1份(3.4%),未分型10份(34.5%)。人星状病毒RT-PCR检测阳性2份。通过对这2株人星状病毒ORF2基因核苷酸碱基序列进行比对及进化树分析,发现它们与在日本流行的基因1型人星状病毒参考株高度同源。结论:人轮状病毒是引起我省散发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检测到的2株人星状病毒属于1型人星状病毒,这是我省首次检测出人星状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轮状病毒 人星状病毒
原文传递
城市污水中人类星状病毒的检测及变化规律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进宏 王晓昌 张崇淼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6-682,共7页
人类星状病毒是典型的水媒病毒,可引起腹泻等疾病.为了明确污水中人类星状病毒的分布及去除规律,利用常规PCR和定量PCR方法对西安市3个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和出水进行了为期1 a的监测;采用特异性引物,确立了人类星状病毒在环境水体中的定性... 人类星状病毒是典型的水媒病毒,可引起腹泻等疾病.为了明确污水中人类星状病毒的分布及去除规律,利用常规PCR和定量PCR方法对西安市3个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和出水进行了为期1 a的监测;采用特异性引物,确立了人类星状病毒在环境水体中的定性PCR和荧光定量PCR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人类星状病毒在进水和未消毒二级出水中呈较高的阳性率,分别为91.5%和36.6%.经过核苷酸测序鉴定,人类星状病毒的主要血清型为HAst V-1和HAst V-4.人类星状病毒在进水和未消毒二级出水中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47×104和1.03×103copies/mL,污水处理厂对人类星状病毒的去除率为93.15%.污水处理厂进水中人类星状病毒浓度呈季节性变化,春季和冬季较高,夏季和秋季较低,这一分布规律与该地区历年人类星状病毒的流行规律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星状病毒 常规PCR 实时定量PCR 城市生活污水 污水处理厂
下载PDF
南宁市腹泻患儿人星状病毒检测及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梁亮 韦敬航 +5 位作者 邓丽丽 马宇燕 韦一知 秦月 钟革 刘巍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409-412,共4页
目的了解南宁市腹泻患儿人星状病毒的基因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南宁市某医院儿科门诊腹泻患儿粪便标本201份,采用实时荧光PCR法进行人星状病毒检测,阳性标本再用PCR方法扩增开放读码框2(open reading frame2,ORF2)部分片段并送测序,通过... 目的了解南宁市腹泻患儿人星状病毒的基因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南宁市某医院儿科门诊腹泻患儿粪便标本201份,采用实时荧光PCR法进行人星状病毒检测,阳性标本再用PCR方法扩增开放读码框2(open reading frame2,ORF2)部分片段并送测序,通过Blast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序列的基因特征。结果 201份粪便标本中检出6份星状病毒阳性,检出率3.0%(6/201);其中5株测序成功,经Blast比对显示2株为1型,其余3株分别为2、4和5型,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1型均为lineage 1a,2型为lineage 2c,4型为lineage 4a,5型毒株与参考株的同源性为94.0%~99.0%,不进行lineage划分。结论南宁市腹泻患儿存在人星状病毒感染,其基因型呈多样性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星状病毒 婴幼儿 腹泻 基因型 实时荧光PCR
原文传递
吉林省2017—2020年腹泻婴幼儿中人星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响 许爽 +6 位作者 卢欣荣 姜洪波 孟婷玉 马英伟 吴东林 张晶莹 魏雷雷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了解吉林省2017—2020年婴幼儿腹泻患者中人星状病毒(human astrovirus,HAstV)的分子流行特征。方法采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小于5岁腹泻住院婴幼儿粪便标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 目的了解吉林省2017—2020年婴幼儿腹泻患者中人星状病毒(human astrovirus,HAstV)的分子流行特征。方法采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小于5岁腹泻住院婴幼儿粪便标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将粪便标本核酸进行扩增,对阳性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收集粪便标本共2019份,HAstV阳性总数71份,阳性率3.5%。HAstV阳性标本中,42份存在与其他腹泻病毒的混合感染,占阳性总数的59.2%,其中50%为轮状病毒(rotavirus,RV)和HAstV的混合感染。2017—2020年HAstV检出阳性率分别为4.69%、1.98%、5.93%、0.43%,每年出现2个流行高峰,每2年出现1次流行高峰年。36~47月龄阳性率最高,其次是0~2月龄。共获得55份序列,经过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均属于经典型HAstV,其中42株HAstV-1a亚型,8株HAstV-1b亚型,5株HAstV-5型。结论HAstV是吉林省5岁以下儿童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流行规律有明显的季节和年龄差异,流行优势株以HAstV-1a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星状病毒 基因型 流行病学 腹泻
原文传递
2017年深圳市宝安区一起人星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亿雄 罗莉 +5 位作者 冉陆 连怡遥 高志勇 刘娜 靳淼 李苑 《疾病监测》 CAS 2020年第5期451-455,共5页
目的探讨2017年深圳市宝安区一起学校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病原体和传播危险因素。方法2017年10-11月,按照定义搜索深圳市宝安区某学校一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并选择罹患率较高的5个班级作为调查对... 目的探讨2017年深圳市宝安区一起学校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病原体和传播危险因素。方法2017年10-11月,按照定义搜索深圳市宝安区某学校一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并选择罹患率较高的5个班级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调查269名学生的病例接触史、就餐、饮水习惯等暴露情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流行因素。采集患者的粪便或肛拭子,以及直饮机水、桶装水、厕所洗手水等水样,运用试剂盒检测病毒核酸。结果2017年10月20日至11月17日,共搜集病例98例,总罹患率为3.21%(98/3052),男、女性罹患率分别为3.59%(61/1698)和2.73%(37/13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82,P=0.181)。第三教学楼学生罹患率最高,为3.94%(6/152),其次是主教学楼学生,罹患率为3.62%(84/2319)。各教学楼学生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37,P=0.049),主教学楼不同楼层学生罹患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61,P=0.713)。回顾性队列研究共调查269人,饮直饮水(RR=6.975,95%CI:1.871~26.027)和接触病例(RR=6.514,95%CI:2.314~18.358)是危险因素。粪便和肛拭子样本星状病毒核酸检测总阳性率为28.00%(7/25),水样本均阴性。结论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断为一起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引起的人星状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建议学校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尽可能减少健康学生接触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星状病毒 急性胃肠炎 暴发 学校
原文传递
人星状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悦 田赛 +3 位作者 李银霞 刘鸿博 邱少富 段广才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5-200,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人星状病毒TaqMan实时荧光定量RT-PCR(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根据人星状病毒ORF1b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扩增引物和特异性荧光探针,建立星状病毒TaqMan实时荧光定量RT... 目的建立一种人星状病毒TaqMan实时荧光定量RT-PCR(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根据人星状病毒ORF1b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扩增引物和特异性荧光探针,建立星状病毒TaqMan实时荧光定量RT-PCR快速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稳定性进行评价,同时应用该方法对实际临床样本中的星状病毒进行检测。结果所建立的人星状病毒TaqMan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稳定性,灵敏度可达10^(2)拷贝/μl,对星状病毒临床样本检测后,检出率达100%。结论本文所建立的人星状病毒TaqMan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的特点,可应用于临床星状病毒的病原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星状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TAQMAN探针
原文传递
昆明市某医院2013~2014年住院婴幼儿感染星状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思达 任禹衡 +4 位作者 邓丽丽 杨景晖 熊永英 井申荣 李利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52-757,共6页
探讨昆明市某医院2013-2014年住院婴幼儿星状病毒(human astrovirus,HAstV)腹泻的感染情况,分析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通过逆转录RT-PCR法,对63份婴幼儿腹泻样品和42份非腹泻样品进行星状病毒分型鉴定;并扩增1株HAstV全基因组序列。结... 探讨昆明市某医院2013-2014年住院婴幼儿星状病毒(human astrovirus,HAstV)腹泻的感染情况,分析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通过逆转录RT-PCR法,对63份婴幼儿腹泻样品和42份非腹泻样品进行星状病毒分型鉴定;并扩增1株HAstV全基因组序列。结果在63份样品中,HAstV检出率为41.27%(26/63),以HAstV1型为主要流行株;42份对照组中,HAstV感染率为2.38%(1/42);扩增获得1株HAstV全基因组序列,进化树分析为HAstV1型。本研究获得了昆明地区婴幼儿星状病毒腹泻流行病学数据,为昆明地区星状病毒腹泻的感染、控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腹泻 星状病毒 分子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人星状病毒临床分离株感染CaCo-2细胞的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立梦 滕峥 +6 位作者 刘晶 张曦 崔晓娴 林庆能 吴寰宇 袁政安 谢幼华 《微生物与感染》 2016年第2期79-86,共8页
人星状病毒(human astrovirus,HAstV)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但其致病机制及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数据非常有限。本研究旨在了解HAstV感染细胞后对宿主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影响。首先,利用临床分离HAstV毒株感染CaCo-2细胞... 人星状病毒(human astrovirus,HAstV)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但其致病机制及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数据非常有限。本研究旨在了解HAstV感染细胞后对宿主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影响。首先,利用临床分离HAstV毒株感染CaCo-2细胞,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病毒总RNA,结果显示接种后9~24h病毒总RNA拷贝数明显增加。然后,利用转录组测序全面比较感染与未感染HAstV的CaCo-2细胞转录本,筛选两者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应用KEGG信号通路富集性方法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相关的信号通路。结果显示,差异基因富集在两条信号通路上(P〈0.05),分别为轴突导向通路和Ras信号通路。本研究首次利用深度测序技术分析了HAstV感染对宿主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HAstV致病机制等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星状病毒 转录组测序 转录组
下载PDF
人星状病毒I型非结构蛋白nsP1a及其C末端蛋白nsP1a/4的原核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文慧 阚丽丽 +4 位作者 崔永胜 谭李倩 梁雪雪 李新 赵微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6-50,共5页
人星状病毒(Human Astrovirus,HastV)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体。HastV非结构蛋白nsP1a及C末端蛋白nsP1a/4含有各种保守的功能结构域,在星状病毒的复制、转录,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为获得nsP1a及其nsP1a/4蛋白,为后... 人星状病毒(Human Astrovirus,HastV)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体。HastV非结构蛋白nsP1a及C末端蛋白nsP1a/4含有各种保守的功能结构域,在星状病毒的复制、转录,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为获得nsP1a及其nsP1a/4蛋白,为后续蛋白相关研究提供平台,本研究在E.coli系统中进行人星状病毒非结构蛋白nsP1a及nsP1a/4蛋白的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首先将nsP1a及nsP1a/4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构建nsP1a及nsP1a/4蛋白融合表达质粒;在E.coli BL21(DE3)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摸索两种融合蛋白表达的最优条件并对表达蛋白进行免疫印迹鉴定。结果表明nsP1a蛋白在30℃,1mM IPTG诱导12h时,蛋白表达量达到最高;nsP1a/4蛋白在20℃,0.5mM IPTG诱导8h时,蛋白表达量达到最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两种融合蛋白既可与nsP1a蛋白免疫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也可被GST标签抗体所识别。本研究成功利用原核系统表达并鉴定了人星状病毒非结构蛋白nsP1a及其C末端蛋白nsP1a/4,为进一步研究星状病毒非结构蛋白的功能及病毒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星状病毒 非结构蛋白nsP1a nsP1a/4 原核表达 融合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